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行基礎—《十善業道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一集)  2017/8/26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197-0021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十善業道經》課程進入口業的部分,《十善業道經》,身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四: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三:不貪、不瞋、不痴,口業佔了四個部分,所以口業的修學非常非常重要。像《無量壽經》,將身口意三業依口業排前面宣說出來了,「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因為往生西方要「不再造新殃,隨緣消舊業」。

  可是一個人一天光講話的次數就相當相當多了,假如他沒有在口業當中下功夫,每天不知道要造多少新殃,那怎麼能往生?臨終的障礙一定多,往後人生的障礙也很多。我們從前面的學習就知道,每一件事做完了,結束之後它就是有業在,事業事業。所以口業雖然這個惡話講完了、惡口講完了,但是這一個惡業藏在阿賴耶識裡面,緣分具足,這個惡報就要現前了。所以真正明白起心動念一言一行都會產生業力,那就會戒慎恐懼的護念好自己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為。這叫真正的自愛,不要再造作身口意不善的十惡業,來障礙自己當生成就的因緣,那是真的不跟自己往生的大事開玩笑。

  我們上一次講到口業的部分,妄語。孔子在《論語》當中有說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所以信用可以說是人在這個天地之間,在社會上能夠立足最重要的一個基礎,可以算人的第二生命,沒有信用沒有辦法立足。一個人在家庭裡面常常妄語,很可能連父母子女另一半都不相信我們,那我們還怎麼立足?而一個人所處的位置愈高,他守信,他就凝聚整個團體,他不妄語,他凝聚整個團體的向心力。他假如是一國的國君,他的不妄語,老百姓都歸心。假如一個國君妄語,這個國家沒有向心力,它要瓦解,很可能是一瞬間就會瓦解掉了。雖然那種向心力,那種威信是無形的,但是它確實存在。

  在歷史當中,我們前面學習《三字經》,都有印象到春秋戰國時代,所謂「五霸強」,春秋有五霸,其中一位晉文公,他在不妄語上,有一個在歷史當中給人非常深的印象。在《左傳》當中,他有一次冬天,他領兵攻打原邑這個地方,而且他下命令只帶三天的糧食。結果到了第三天原邑還沒有攻克,他就打算要撤退了。結果他們在原邑城內的臥底就趕緊把訊息回報回來了,說原邑已經打算投降了,身邊的這些幹部就跟晉文公講,再等一會,可能很快他就投降了,我們就先不退兵吧。晉文公談到了,我已經跟士兵承諾三天退兵,假如我三天沒有退,我失信於這些士兵了。整個軍隊假如因為這個事情造成對我不信任,以至於晉文公國君不守信,這些士兵再傳出去,都會造成人民對他的質疑,所以他說不行,還是應該要遵守當時候給士兵的承諾,因為信用才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珍寶。後來他就退兵了,結果他一退,不到三十里,他們才退兵走了三十里,那個原邑就宣布投降了。

  這是身為一個國家領導人,他守信用的一個公案。所以我們「作之君」,做人家領導人,「作之親」,做人家的父母,「作之師」,做人家的老師,都要堅守不妄語。學生也好,下屬也好,孩子也好,都是非常尊重老師、領導、父母的,假如我們妄語,這個對他們的內心是非常大的衝擊,甚至是煎熬。為什麼?父子有親是天性,你看一個孩子小時候會講話,可能十句裡面,他超過一半開頭都是我爸爸說、我媽媽說。等到他到學校讀書了,講話裡面好多都是我們老師說。從孩子的言語當中,都可以感受到他對父母、對老師那種很自然的信任。可是當有一天我們的言語、我們的行為讓他沒辦法信任的時候,那是很痛苦的。

  所以當父母、當領導、當老師的人,面對孩子、下屬、學生不相信自己,可能我們第一個念頭就是生氣。所以人有沒有修養都看第一念,有修養的人第一念會思考,「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人家為什麼不信任我們?這個念頭也是邁向君子的修養。「君子恥不信,不恥不見信」,君子羞恥的是自己沒有做出讓人家信任的事情、信任的行為,而不羞恥別人不相信他。反而別人不相信他,他會藉這個機會去檢討、去反思,他不會生氣。所以有時候發生很多事先別生氣,發生很多事,只要我們心態對了,都是好事。很可能藉由這件事,我們反思到自己還有哪些不足,一反省,「各自責」,自我反思,「天清地寧」,「各相責」,都是指責對方,「天翻地覆」。所以往往一件事情,我們的心態是反思還是向外要求,同一件事得的結果很可能是天壤之別。所以天堂跟地獄不在外面,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所以真正有修養,心態好了,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一般人覺得不好的事一來,可能當下他的反應讓人家佩服,那你說是好事還是壞事?舉一個例子,在日本很有名,松下幸之助,他在企業界,大眾公認成功的企業家,甚至於都覺得他是一個思想家、教育家。有一次他有一個幹部剛好負責一個廠,結果那個廠失火了,那個幹部不在。假如聽到這個情況,一般的領導人我看當下火就上來了,他是一個廠長,怎麼可以離開職守?所以好事壞事,首先在於我們能不能夠控制得了情緒。所以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這個在我們後面,《十善業道經》就是不瞋。

  松下幸之助見到這個廠長,先問他,怎麼不在?結果一了解,因為這個廠長的母親生了重病,所以他在醫院照顧。結果松下幸之助說,他的母親病這麼重,我都沒有關注到,這是我不對,所以就沒有處罰這個領導者。這件事已經發生了,但是松下幸之助沒有瞋恨,他反而反省他自己。其實我們冷靜想一想,這個工廠燒都燒掉了,能回來嗎?可是他是這麼大企業的領導者,他在任何情況,甚至世人覺得很難忍受的情況,他的第一個念頭都還是去關心對方的狀況,這是仁慈、這是厚道。所以很可能他的修養在,錢財在他心中不是很重要的東西,他沒放心上。假如錢財放心上,那鐵定要火冒三丈。

  所以在《論語》裡面,孔子家裡的馬廄失火了,馬廄失火很可能馬就死了。我們要有一個概念去體會這個事例,古代的一匹馬相當於現代什麼概念?可能是一台BMW,還是一台Benz,這個賓士車,可能不知道他要儲蓄多少年才可以買得到。可是馬廄失火了,孔子聽到,第一個反應有沒有傷到人,這是他老人家關心的。所以從這裡我們看孔老夫子的修養,仁愛之心,所有這些身外之物他沒有放在心上。所以從這個事例我們也可以反思自己,在跟人相處過程當中,我們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很可能都是只要損害到自己的一些財物利益,馬上就怒目相向。這個我們可能是把財物看得太重,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看得太淡了,這個就不是道義人生。松下幸之助他沒有去指責,他還反省,看起來他損失了一個工廠,但大家想一想,這個員工他會不感動嗎?他會不感激嗎?他很可能這一輩子就效忠於這個公司。而這個事情可能他上千上萬的員工最後都會知道,大家的向心力就更強了。所以一個國君、一個領導者,我們就可以想像,他假如妄語、他假如瞋恨,這個對團體的影響是非常非常大的。

  這是舉晉文公的一個例子,我們剛剛舉的這些例子也是反思到,跟任何人相處,我們都要設身處地去理解對方,而不是先都以自己的感受為前提。剛剛我們提到的學生不信任我們,下屬不信任我們,孩子不信任我們,我們都是在自己的感受當中,首先就是先發脾氣了。而假如我們是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其實他們不信任我們,他也很難過。他不信任我們,可能是我們之前做的事,已經造成他們信心的動搖了,所以都是要反求諸己。互相設身處地,這個就是《易經》裡面的泰卦了,叫地天卦,地在天的位置上幫它想一想,天在地的位置上幫地想一想。延伸開來,丈夫站在太太的立場上感受一下,太太站在先生的難處當中體諒體諒,這叫天地就相交了,有溝通,有互相理解了。

  所以一個人的成熟表現在哪?成熟不是說我都二十幾了,我都三十幾了,我都多大年紀了。這個成熟不一定跟年紀成正比,有一些人都四十幾歲了,很不講理、很會情緒化,那怎麼能算成熟?成熟,首先他能不能體諒別人的難處,那就表現出成不成熟,他能不能時時替大局著想,能不能體會父母的難處在哪。不能體會父母難處,就常常在那計較、抱怨,那不是給父母添亂?能體諒領導的難處、苦處,能體諒老師、體諒他人,這才展現出一個人的成熟度。常常只是都以自我為中心,這就是很不成熟、不懂事。一個人的成熟,他能考慮到信用的重要、妄語的危害。所以能深刻體會十善業道對自身的影響、對他人的影響,這個人是成熟的,他能考慮到,他就懂得自愛,他也懂得愛人。不懂自愛的人不成熟,他年齡再大也沒用,你看很多人都四五十歲了還在酗酒,讓他父母七老八十了還擔心,那不懂事。所以我們修學十善業道,也是把我們的德行智慧,成熟度往上提升。

  像上一節課講到的兩舌這個部分,我們就能看得到兩舌,因為自己有嫉妒心,自己有貪心,為了謀取名利,用言語去傷害別人,去破壞別人的關係,才會兩舌,這是小人冤枉做小人,這樣的行為不能做。而《十善業道經》告訴我們,『若離兩舌』,可以『得五種不可壞法』,得到五種堅固不壞的殊勝果報。您看這個世間不如意事常八九,世間好像好景不長,這我們好像都聽過。可是你看這《十善業道經》裡面講的,「五種不可壞法」,那代表它能長久保持,甚至還可以不斷提升。所以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那是因為大部分的人沒有堅持斷惡修善,大部分的人沒有堅持廣結善緣、不跟人結惡緣,大部分的人沒有受持《十善業道經》。就像《十善業道經》裡面,我們前面學習到的,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斷了一切諸惡道苦,那他不就離苦了,他不是如意事十有八九?他都是如意事。就像一個人這一生受持十善業,求生淨土,往生作佛,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果報?是心想事成的法界,是真的斷一切諸惡道苦。所以我們有幸接觸到這部經典,相信佛的真實語,進而受持這些教誨,那我們真的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而且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你看這麼殊勝的果報。

  所以我們好好落實《十善業道經》,經文告訴我們,離兩舌了,『得不壞身,無能害故』,得不壞的身體,沒有人能夠傷害。其實所有的事情不離因果,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他離兩舌了,他沒有破壞傷害人的心,種這樣的因得這樣的果,沒有人能傷害。第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得和睦的眷屬,沒有人能夠破壞離間他們親人之間的關係。讀到這裡,我們要深刻體會,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萬法都是因緣聚散,都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但因果不空,並不是說因果它是不會聚散的,不是的。因果不空的意思是說因果它相續不空,它因會變成果,果又變成因;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轉成果,果再轉成因;因果循環不空,它就這麼一直循環著。因為因果也在萬法之中,但是它的這個現象它是不會停下來的,所以相續、轉變、循環,不停歇。所以當我們看到他「得不壞眷屬」的結果,那是他前世修離兩舌。假如我們現在家庭裡面,動不動因為別人講了什麼話,我們就失和了,這個時候不要急著責怪他人、責怪親人,真正理智的人反省自己,依報隨著正報轉,還是跟我有關。今天家庭不和,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這還是因為我前面種了不好的因才會這樣。我從此刻開始離兩舌,相信整個家庭關係會不斷的改善。所以人難就難在明理,他不明理他就不理智,不理智,遇到這些情況,鐵定又是情緒化,又是發脾氣,甚至做出很嚴重無法挽回的事都有可能。所以人生要身修、要家齊、要事業能夠發展得好,統統要回到明理上。理得心安,心安在理智上,安在真理上,心不隨貪瞋痴走,不隨情緒化走,這樣才能扭轉乾坤。

  第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就是對三寶的信心不壞,堅固不退。「順本業」,順自己本來修學的淨業,來成就自己這一生的道業。很多人修學過程當中信心常常會起伏,有時候是對佛菩薩所講的經教,有時候是對善知識不信任。這個是一個結果,原因很可能是我們今生或者前世有兩舌,甚至有障礙人家修行,才會感得現在的果報。所以假如深信因果,不怨天不尤人,而且每一件事都反求諸己,那他就把這個命運轉過來了。本來人家遇不好的事,就開始發脾氣、指責,他現在把心轉過來了、改過來了,每件事都反省,他就不隨業流轉,他是理智。而他真正的動力在成就自己,在要把家庭經營好,對得起親人,把事業經營好,對得起同仁。不然一個領導者狀態一不好,很可能整個企業團體就毀掉了。所以他不隨自己的習氣,他有他的責任在,他有他的願力在,這個願力超過業力了,他就是在行菩薩道了。

  第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得到修行正法的機緣,而且道心很堅固,不會遭到破壞,不會退轉。第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就是得到好的良師,甚至於是益友,不受到欺騙迷惑。這個善知識,禮旭自己當時候看到這個詞的時候,學佛不是學智慧嗎?怎麼這個是知識?所以不能依文解義,不能自己一看了就又順自己的意思去判斷,這個三世佛喊冤枉。所以不能自己順著自己意思,這會誤會佛菩薩,那自己這個罪就大了。所以真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後來上網查了一下,師長老人家有引到《圓覺經》裡面對善知識的一個說明,是「善能知真識妄」,他清楚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妄心。知道真心的人他明心見性了,他很清楚妄心,他知道眾生迷惑在哪。他能「知病識藥」,知眾生的病,然後知道給他什麼法藥,他就能對症下藥,他就能夠得利,這樣才「名善知識」。就像這部《十善業道經》,善知識他就能善能知因識果,他可以看到這個行為,他可能推斷後面會有什麼結果,他從這個結果他可以知道,可能前面是種了什麼因。

  這個不只我們佛門的善知識有這個能力,我們看到《左傳》,還有一些古書有記載。比方看到一個軍隊經過了,這個讀書人就說,他鐵定打敗仗。後來真的敗得很慘,他到底怎麼判斷出來的?因為看到這個軍隊走路的狀況很傲慢,驕兵必敗,如是因當然如是果。所以有智慧的長者,有時候他看年輕人的一言一行,可能就知道以後有沒有出息。所以這個是善能知因識果。所以真正明白因果的人,不用給別人算命,自己可以給自己算命。而且修行人還得去給人家算命,那是白修了,還說算得很準,那代表我們修了老半天,一點轉變都沒有。

  而且人確實要理智,一來人家破壞我們的法緣,可能是過去生的兩舌的因,再加上什麼緣?加上我們很容易懷疑,很容易激動,不懂得冷靜,不懂得客觀觀察分析,才會被人家的話影響。所以有時候我們當弟子也很愚痴,我們的善知識,我們聽善知識講經那麼多年,有時候也有機會親近,再看看他弘法利生如此殊勝,都可以從他的依報推他的正報。可是我們認識這麼多年,人家幾句話就給我們動搖,你說我們傻不傻?愚痴不愚痴?所以這個還是過去生兩舌,這一生懷疑心重,然後很容易激動,不冷靜,才會被影響。

  我們要了解,善知識他承擔弘法利生的任務,那是代眾生苦,眾生都有業力,所以不簡單。所以菩薩四德說普代眾生受苦德,他得要有道力,才能承擔起教化眾生的任務。因為每個眾生都有業力,業看不到,它真的存在。禮旭自己就有深刻體會,有一次同仁父親中風,病危,在加護病房,他趕緊要趕回去守候,護念。禮旭就請問他,你爸爸叫啥名字?趕緊當天盡點綿薄之力,給他父親迴向。而一個人重大的疾病,年紀又大,有生命危險的時候,冤親債主特別多。結果禮旭這麼一迴向,晚上睡不著覺,在那輾轉反側,就是睡不了。後來我想一想,很可能是人家要來討債了,然後我們出來圓場,或者人家吵架了,我們出來圓場,然後對方說,你算老幾?沒你的事,到旁邊去。所以也得要你修養很好了,人家買你的帳,那這個慈悲力道力要很足才行。不然你想幫忙,有時候能力不夠,所以做好事還要度德量力。

  所以自己有了這個經驗,再觀察全世界淨宗的同修做三時繫念,主法都寫淨空老法師。禮旭想說,我才幫一個同仁的爸爸迴向,我就睡不了了。大家看一看,可能一個月裡面,全球淨宗同修做三時繫念就不知道做多少,統統是他老人家做主,你看,這期間攸關了眾生的數量跟業力有多大?假如不是真正有功夫,受不了。所以從一個善知識他弘法的成就,你都要懂得去體會,他的修行不簡單,怎麼別人幾句話就把你給影響了?那我們不是自己都沒有判斷能力了嗎?所以曾經有一個在佛門也很有威望的法師,他剛好到香港去親近老法師,結果他了解了老人家這些年在世界當中做的事情,他看著看著就很驚訝的說到,這個沒有真正般若的功夫,沒有離相的這種修行的功夫,不可能能扛這麼大的事情。禮旭是不懂,但是是剛好這一位法師他在講的時候,禮旭剛好在旁邊,印象也比較深刻。

  這個離兩舌可以得五種不可壞法,這是自受用。再延伸開來,我們能讓我們的孩子建立起不兩舌,你看他的人生,他所感得的身心、眷屬,包含他的修行、包含他的事業,都得到不壞的果報。延伸到我們有緣,都把這十善業介紹給下屬,就影響他們的家庭了。介紹給所有有緣的人,介紹給所有我們帶的學生,這是真正對他慈愛,他往後的學習法緣都會非常好。所以我們的身教很重要,不能在孩子學生面前批評他人,這就惡口了,可能又造兩舌業了。所以身為父母、領導、老師,都要很敏銳,一言一行都要給他人做好榜樣,這是真正愛人的落實。愛人不能只是掛在嘴上,不能只是每一天我愛你講那麼多次,結果事實上所做的事,一言一行根本都做不了榜樣,那就心口不一了。

  接下來講,『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把這個離兩舌的功德,不求世間果報,都迴向無上菩提,『後成佛時,得正眷屬,諸魔外道不能沮壞』,就能感得道心堅固的清淨團體,清淨的僧團,能一起修習正法,這些諸魔外道沒有辦法破壞阻撓。這個是兩舌的部分。

  我們接下來再看下一段經文,是談到不惡口。經文講到:

  【復次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

  佛陀又對著龍王講到,如果能夠離惡口,就能成就八種清淨的善業。我們先對於惡口的定義了解一下,一般我們會覺得口出惡言是惡口,《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上講的,「麤惡語者,謂出惡言」,講了惡言,「令彼熱惱」,等於是聽了我們的話,人家就很煩惱、很難受、很上火了,「所不欲聞而令聞之」,人家很不歡喜聽,我們就一直講。「若能離此」,就不要講惡語,「常以軟語令彼適悅」,常以柔軟語,像《無量壽經》說的,「和顏愛語,勸諭策進」,柔和質直。令彼適悅就是讓他聽了很歡喜,能接受,知道你為他好,這樣才是名為離麤惡語言。所以我們不只不能惡語,我們還要懂得修軟慰語。這裡是講到讓人家聽了之後熱惱,很不舒服,我們假如再細分下去,比方你講的話很狠毒,講的話很粗魯,講的話很挖苦別人,還有講話很粗俗鄙陋,或者講話帶著很強的這種情緒,或者講的話都帶有怨恨,或者講的話會傷到別人,甚至會延伸到傷害到其他的人,這些都算是惡口,都應該遠離。佛門講慈悲為本,剛剛這些言語都不是慈悲為本。所以應該轉變成一講話,讓人家覺得很貼心、很溫暖,然後很柔軟。出言順人心,讓人家聽了很舒服、很願意聽,講的話很文雅、不粗魯,讓人家聽了身心都受到鼓勵,這個用現在話就是正能量的言語。所以做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這個重要。

  而一個人的災禍跟言語非常有關係,這個在歷史當中太常見了。比方說你能力很高,可是你的言語很傲慢,可能都為自己埋下未來的禍患。比方說連他的國君他都不給面子,等有機會了可能國君就報復他。在《左傳》當中有一個記載,記載到魯莊公十年,宋國跟魯國在乘丘這個地方打仗,結果這個宋國的大夫南宮長萬被俘虜了,然後經過宋國的請求,魯國才把這個南宮長萬釋放,他就回到國內了。結果魯莊公十一年,就是這個戰爭隔一年,宋國的國君宋閔公就嘲笑南宮長萬,說我以前還滿敬重你的,可是你在這個乘丘之役,成了魯國的俘虜,實在不值得人家尊重。而且很可能他講這個話的時候,旁邊有沒有人?還有別人。所以俗話說士可殺不可辱,你這樣當眾講他、羞辱他,他會非常非常嚥不下這口氣,很生氣,所以就埋下了冤仇。結果隔年魯莊公十二年,南宮長萬就在蒙澤這個地方,把他的國君宋閔公殺了。雖然這個臣子也不對,但是這個國君他惡口批評了這個臣子,就感得這麼嚴重的果報。其實就像我們剛剛講的,設身處地一下,第一、被人家俘虜已經夠難過了,你還取笑他,第二、你還在眾人面前取笑他,這個冤結就大了。

  我們看到經文講到,能得八種清淨的果報,第一、『言不乖度』,這個乖是違背,度是分寸,代表言語很有分寸,如理如法,恰得其分。其實離惡口的人他就是回歸真心,其實十善業最重要的,還是讓我們都落實這些與性德相應的言行,還有起心動念。透過這些行誼,我們的真心就慢慢顯露出來了。而真心就是真誠,就是慈悲,所以他能徹底離惡口,代表他的言語不會傷害人,會處處替人想。所以人假如懂得從根本修,事實上十善業就是教我們,處處用真心處事待人接物。待人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慈悲心,我們在言語當中都能考慮到別人的接受度、感受,當然分寸就能拿捏好了。而且在講的過程,也會觀察對方的接受度。比方說他已經皺了眉頭,比方說他的表情已經快接受不了了,我們就不能繼續講了,我們得考慮他的接受度,不然會適得其反。所以「言不乖度」,他能掌握好分寸。假如我們的動機不是慈悲,而是帶著情緒跟人家講話,今天我非得罵他個痛快不可,那就結冤仇了。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要學十善業,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學起來會不會很累?這個累都自己想出來的,只要真正掌握最重要的綱領,依此去存心,你每經歷一件事,你就體會到深刻的經驗,也成熟提升得快。綱領在哪?《了凡四訓》有總結行善的十件事,而其中有一件它就是總持的法門,叫「愛敬存心」。我們這心保持在愛人敬人,那就能離惡口了,那就能離兩舌了,那就能離十惡了。真心現前,正念現前,十惡的邪念自然污染不上。而且掌握了這個愛敬存心的綱領,那我們就會掌握分寸,言不乖度,會考慮講話的目的要讓他有得利益。

  所以第二、『言皆利益』。第三,你講的話要是正知正見,不然你誤導他,『言必契理』。第四、『言詞美妙』,你時時愛敬存心,可能在他聊的過程,很多事情就會講得特別合乎人情事理,特別對方能夠接受。有時候講完,怎麼今天講得挺好?那都是三寶加持,因為我們利益人的心念跟佛菩薩的心是相應的。所以《楞嚴經》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裡面有講到,菩薩入了一個境界,上與十方諸佛同一慈力,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那就是你一念利益眾生的心,跟十方諸佛菩薩他的願力就融在一起,他會加持我們。所以師長老人家說年輕人要發心,把身體借給佛菩薩,你雖然不是說有很厚的學識知識,只要你肯發心,盡力去做,不要怕講不好,佛菩薩會加持你。這個是同一慈力。但是下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就是我們的心時時都能念著六道眾生之苦,最具體的,我們在言談當中都能體會到對方的心,對方的接受度,我們就能言不乖度、言皆利益、言必契理、言詞美妙。

  第五、『言可承領』,因為對方感受到你為他好了,所以令人家很容易接受、領受。所以我們看到這裡有所反思,奇怪了,我怎麼勸人每一次人家都不是很能接受?那就提醒我們要離惡口,所以《孟子》有一段話講,「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你去愛護一個人,他跟你還是不親熱,關係還是沒有很好,反其仁,是不是我的仁愛心還不夠?治人不治,你治理,帶領下屬帶領得不好,要反省自己智慧不夠。你去恭敬一個人,他也不是很善意的回應,是不是我內在的恭敬心不夠?所以孟子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我們都有這個態度,就能調整自己的心,就能轉境界。

  六、『言則信用』,因為我們都是慈悲真誠,所以別人能相信我們的話。七、『言無可譏』,言語都是正知正見,無可指責挑剔。這一點我們前面講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我們講話都有經典指導,都有隨順善知識的教導,那應該就不會講錯話,不會讓人家譏嫌。第八、『言盡愛樂』,等於是人家很喜歡聽你講話,聽了他們都生歡喜、都受益。這是因為言語和善,所以人人喜聞,用我們世間話講,讓人如沐春風。而我們學大乘就是行菩薩道,師長老人家說,「菩薩所在之處」,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那就跟離惡口很有關。我們不離惡口,不只人家不能生歡喜心,我們所在之處,讓人家嚇得半死,壓力很大。這個不只不能積功累德,還造罪業。

  『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能夠以離惡口這八種殊勝的功德,來迴向無上菩提,將來成佛的時候「具足如來梵音聲相」。這個梵音聲相也是三十二相之一,是因為不惡口,都是教導正論,不謗正法,言語都是真實慈悲,才會感得這一個梵音聲相的妙相。不知道諸位同學昨天回去有沒有照鏡子?我們昨天講到離妄語,三世不妄語,舌頭可以舔到鼻尖。假如我們舔不到,我們這一生鐵定有妄語,三世不妄語,可以舔到鼻尖。所以假如我們一照,舔不到,這一生對治的一個重要習氣,就是講話要實實在在。這個妄語不是說騙人是妄語而已,更細膩處,講話有應付馬虎,就是虛了,不是實在了。你應付馬虎,慢慢慢慢再嚴重一點就變妄語了。所以下功夫,「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這是《了凡四訓》裡面很重要的一句教導。就像我們持不殺生,殺業是很嚴重,祖師指導我們從哪裡觀照?不惱害眾生,一個人能在心念當中,觀照到不能一言一行惱害到別人,他怎麼可能去傷害到別人?他連惱害都不願意,都從更根本的地方下功夫。

  這個佛的音聲有五種清淨相:正直、和雅、清澈、深滿、周遍遠聞。這個周遍遠聞就是,佛陀一講話,哪一個地方、四面八方都聽得到,再遠也聽得到。這個是確實可以證明,比方說我們看六成就,地點在龍宮,聽眾有多少?大比丘跟菩薩摩訶薩加起來四萬多人。這些蝦兵蝦將都沒算,你看這麼多人一起聽,統統聽得到,這個是周遍遠聞。你說那是佛的五種清淨相,我們學佛,所以我們學佛就要學佛是怎麼存心,佛的一言一行怎麼做的,我們就接近佛。你不能說那是佛做得到,我做不到,那就沒得修了。佛也是修出來的,佛也是人修出來的。因為我們有時候這個妄自菲薄很嚴重,比方說一提到師長做了什麼事,怎麼殊勝,可能我們接一句話,那是師父,師父何許人也,師父不一般,講這個話的背後是我們做不到,所以這些念頭本身有可能都有自己的分別執著。應該生起的是什麼?「縱去遠,以漸躋」,「見人善,即思齊」,「聖與賢,可馴致」。所以時時要提起六祖大師說的教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能生萬法」。所以不能常常給自己台階下,那就變自我寬恕,就很容易懈怠下來了。所以顏回夫子才送我們一句話,「舜何人也?予何人也?」這一句是顏回夫子說的,「有為者亦若是」。印祖是告訴我們,「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

  我們之前提到後漢魏霸,他離兩舌,他底下的下屬批評哪個同僚,他反而講那個同僚的優點,最後他整個部門在他的感化之下,都不批評別人。所以他的口業持得好,他不只不兩舌,他也不惡口。在《後漢書》當中講到,他在漢和帝永元十六年,被徵召將做一個工程主管,結果到了第二年和帝駕崩,他轉而負責建造順陵。當時候正是寒冬,結果朝廷就派使者來趕工。朝廷來的這個使者,好幾次都處罰縣府的這些官員,可能這處罰當眾罵他們、羞辱他們。而魏霸不但不指責他們,反而安慰他們說,對不起,是我做得不好,害你們受罰了,都是我的過錯。他不只沒有惡口,還覺得自己對不起大家,讓大家受累了,他反省自己。結果縣府官員深受感動,都賣力加緊趕工。所以我們看到雖然朝廷的官員惡口,但是魏霸他有修養,所以反省自己,這些縣府的人員反而敬佩他,大家又同心協力把這個工作做好了。

  所以雖然可能在一件事情當中,有些人是惡口,是沒有修養,不過別人對不對那是別人的事,首先自己要做對。別人惡口了,我們就鬧情緒了;或者是別人指責了,我們更把這個壓力壓給下面的人,哪怕是事情做成了,人心離散,這個國家、團體向心力就愈來愈差了。所以我們是藉由做事,每一個人心性有所提升。不能是事情在相上完成了,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苦水,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煩惱,那這個事業做不長久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在一件事情當中,重要的是自己不能情緒化,不能指責別人,都要要求自己。自己真的做對了,自然能夠感動團體的其他人,我們一切時以大局為重,絕不輕易情緒化,更不能惡口。因為這個惡口話說出去收不回來了,「利刃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

  好,我們接著看下一段經文:

  【復次龍王。若離綺語。即得成就三種決定。何等為三。一定為智人所愛。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是為三。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即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

  佛又對龍王講到,若能離綺語,即能成就三種決定善果,就是你這麼修,決定感得這樣的殊勝果報。而『綺語』或稱為無義語,就沒有意義的話,綺這個字原來就是指繡有花紋的絲織品,所以綺語就引申為華麗,花言巧語,講得很好聽而不正的言辭,不正、不實在的言語。印光大師在《為在家弟子略說三皈五戒十善義》一書中有提到,「綺語者,謂無益浮詞」,沒有意義,浮誇、浮華的詞語,「華妙綺麗,談說淫欲,導人邪念」。所以代表不能說不正的話,不能說不實的話,不能說邪語,不能說會讓人起邪念的這些淫語。所以我們所說的一切話,會調動人家的欲望,都是屬於綺語。所以不能講這樣的話,應該要講真實話,應該要講合於時宜的話,就事論事,實實在在。不要都是粉飾太平,明明事情不好,講的一切都順利,都是溜鬚拍馬,這個都是綺語。

  我們看真正離了綺語可以成就三種決定,『何等為三』,第一、『決定為智人所愛』,因為人講話很實在,令人信任,就像《弟子規》上說的,他能「凡出言,信為先」,他能「見未真,勿輕言」,他能「事非宜,勿輕諾」。他不會講得很好聽,統統包在我身上,話都講得很滿,不實在。反而真正有人生歷鍊,真有智慧的人,他一聽這個人講話的態度,他就覺得不可靠。所以真正講話不綺語,真正智人一看,這樣的人才值得栽培,值得重用。在《史記》,所以歷史都可以讓我們長見識,當中有曹相國世家,有一句成語叫「蕭規曹隨」。因為漢朝初年蕭何是宰相,後來是曹參接任漢朝的宰相,他都繼續依循蕭何訂定的這些法令來治國。而他上任之後,他在各個郡國,因為漢朝當時候還有封很多皇族,還有功臣,他們都有所屬的這些郡國。而曹參在這些郡國中,挑選那些忠厚老實但是不善言辭的長者,來任命他們為丞相史。同時對於那些善於言辭,很會講話,凡事苛求深究,就是很苛刻,一心追求聲名的人,就很喜歡名聞利養,觀察到他是這樣的一個人品,就加以辭退。其實孔子說的,「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樣的人做什麼事,目的是為了自己名聞利養,很少有真的仁德之心,這樣的人不能用。所以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正值得你信任的話、真實的話,聽起來沒有那麼好聽,有時候聽了忠言會逆耳,可是他講的是實話,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話講得很好聽,但不一定實在,你不能聽好話,他在粉飾太平,你都判斷不出來。所以曹參用人他就秉持要用忠厚老實言語實在的人,而不是用綺語的人。所以經文講到「定為智人所愛」,曹參就是他有閱歷,有智慧的人。延伸開來,善知識他要培養人才,用人才,甚至要栽培傳法人才,鐵定也會從這裡去觀察,這個人實不實在,看他講話。再延伸開來,其實我們離綺語,佛菩薩是有智慧的聖人,他們都會愛護我們、護念我們。

  第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不綺語的人講話很實在,心是定的,心都是安在經教當中,所以決定能以智慧言語,善巧方便,如實答問,跟人家應對所提的問題。所以今天假如我們平常還會輕慢、亂開玩笑,你真正在跟人家探討佛理,有時候就不能以智如實答問。你平常會開開玩笑,有時候關鍵的時候你正經不起來。第三、『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決定能得到人天的威望,定可以得到人天的信譽,這樣殊勝的果報。「無有虛妄」,等於是得到很高的一個威信,我們所談的話人家都會很認真對待。

  『是為三,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若能把這些功德迴向無上菩提,『後成佛時,即得如來諸所授記,皆不唐捐』。獲得如來的授記,授記是指佛為弟子預記未來世證果成佛時的國土名號壽命,還有教化眾生等事。而且一切的功德皆不落空,「唐捐」就是不廢棄、不落空。其實這一段我們用在自己人生的過程,一個人很實在的時候,反而他的領導者對他很有信心,跟他談話也會很給他肯定、鼓勵。比方說你的領導說,你一定可以把這事做好,你一定這一生道業會有成就的,那是因為領導真正能體會到你離綺語,你是非常踏實的人,沒有虛假的、虛妄的。所以延伸到修行,就能感得如來的授記。

  好,我們再看下一段經文:

  【復次龍王。若離貪欲。即得成就五種自在。何等為五。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是為五。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三界特尊。皆共敬養。】

  這是經文當中提到『離貪欲』的經文。在印祖《為在家弟子略說三皈五戒十善義》一書中,將不貪定為不慳貪。我們就這個定義來深入,不慳就是對自己之財物能夠不吝於布施給需要的窮人;而不貪就是對於他人的財物能夠不起非分之貪念。所以我們這個不貪,從印祖這裡來體會,是自己有的不吝嗇給別人,別人的沒有貪求之心。其實印祖這一段開示,我們看《十善業道經》的經文,也是這樣來教導我們。就像經文裡講,能得到五種自在,是由於昔時不慳嫉故,就是因為過去在自己修學的過程當中,不只是這一世,還有過去世,沒有慳,就不吝嗇,嫉就是不會去嫉妒別人比較多比較好,進而還想去貪求,他的吝嗇跟嫉妒心調伏了。

  所以「離貪欲」,佛門常講對治的方法。因為這個貪瞋痴是屬於意業,而十善業根本在三個意業,不貪、不瞋、不痴,因為在意業上不貪、不瞋、不痴,言語跟行為就不容易造惡了。所以從根本修的話,那十善業的根本在不貪、不瞋、不痴。人假如不貪,他不會殺生;不貪,不會偷盜;不貪,不會邪淫;不貪,不會兩舌、綺語,因為做這些事可能都有目的,都有自私自利在。而三時繫念也說「諸苦皆從貪欲起」,我們這些苦從哪裡來的?貪求。貪不到了,用不好的手段去獲得,就造業了。貪不到了就發脾氣,瞋就來了,所以修學的路上對治貪很重要。

  而在《佛說八大人覺經》中講到,「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確實,欲是深淵,填不滿,愈求愈造業而已。「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菩薩不這麼迷惑,他常常能知足常樂,安貧樂道。所以老祖宗說知足常樂,「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所以知足能對治貪欲。唯慧是業,就是我們真的清楚了,生活當中夠用就好了,不要貪求。而且人這一生身體都帶不走,身外之物更帶不走,應該努力帶得走的,就是我們的智慧帶得走,靈性的提升帶得走,所做一切善業功德帶得走,所以唯慧是業。所以經典讓我們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叫看破,看破了就不幹傻事了,叫放下貪欲,放下煩惱。

  在經文當中提到成就五種自在:第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身口意三業都清淨自在,六根具足,那代表身體、心理都健康。這個可以感受得到,一個沒有貪欲的人身心狀態都非常好。第二、『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財物隨意具足,沒有缺,一切的冤家盜賊不能搶奪侵佔。因為他已經離貪欲,不會跟人爭奪,他就不會造這個惡因感這個惡果。第三、『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他不貪,所以他很有福報,福德自在,財物都具備,隨心所欲,無不成辦。所以不貪的人,該是他的還是他的,他愈修福報愈大。所以很多事就自然都能夠有很好的資源、很好的助緣,就能把事做好。所以佛門講福慧雙修,修福報還是很重要的,有福報才能把事做圓滿,才有財物資源,才有人來支持。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