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行基礎—《十善業道經》心得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八集)  2017/8/23  台南極樂寺  檔名:55-197-0018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上一節課進入德行基礎課程第二部經典,《佛說十善業道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佛教基礎的經典。我們都清楚,任何的成就都要建立在穩健的基礎上,儒學如是、道學如是,佛學亦如是。尤其佛法它是要了生脫死,要成佛,但是決定它奠基在做人的基礎當中。所以這幾部經典,對我們這一生成就道德學問非常重要。

  昨天我們講到經題,經題是《佛說十善業道經》。這個經題分兩個部分,「佛說十善業道」是別題,「經」是通題,代表佛陀所講的一切經,都是有這個通題。比方《佛說阿彌陀經》《大方廣佛華嚴經》,都有這一個通題。別題就是每部經,它的因緣、它的內容不同,所以各有差別。而這一部經是講十善業道,而這個別題它是人法立名。佛,是三千年前成佛的悉達多太子,是人;十善業道,這個是法,所以是人法立了這個名。所以它的別題就是佛說十善業道,通題是經。而我們講到這一部經典,是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宣講,有關修行《十善業道經》的一部經典。而有了這一個基礎,十善業道的基礎,不管修學其他任何一個法門,就有修學的基礎。假如沒有這一個基礎,修任何一個法門都不可能成就。用一個比喻,比方說假如沒有根,這個花插在花瓶裡,很快就要凋謝掉了,好看一時,它不能長久。所以這一個基礎,在後面經的內容就有提到,人天的果報以至於四聖法界,乃至於無上菩提的佛果,都是依這個基礎才能夠成就。

  昨天我們談到「佛」,佛是智者、覺者,而這一部經所指的,在因緣上指三千年前,在印度成佛的釋迦牟尼佛。而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他是誕生在迦毗羅衛國,他是王太子悉達多,父親是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他在十七歲的時候,有娶了耶輸陀羅為妻。而在偶然的機緣之下,他在自己所居住的都市的,北門、南門、東門、西門,看到了人生很多不圓滿的景象。看到了老、看到了病、看到了死,就讓他思考,好像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走到這樣的苦惱當中。所以他就體會到人生有三苦、八苦,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八苦是生、老、病、死。

  這個生苦,我們其實生出來不記得了,不然在母親胎中十個月的時間,那個也是受苦。比方我們生下來,上一輩子的事都想不起來了,就好像一個人生了一個太嚴重的病,結果生完病之後,生病前的記憶都忘得差不多了,有這樣的一個情況,那只是生一場病而已。可是我們在胎中的時候,佛在經典上講,譬方說母親喝很冷的東西,那胎兒就像在寒冰地獄一樣;喝很熱的東西,就好像在熱火的地獄之中。所以這個事佛家講叫胎獄,在胎中好像在坐牢獄一樣。所以這個懷孕的婦女,不能喝太熱,不能喝太冷,這個胎兒在當下的感受是很痛苦的。所以我們受了這個苦,前世的記憶不記得了。

  而剛好有一些人,他對前世的記憶很清楚,這有可能屬於他是奪胎。比方有個母親生下了一個孩子,結果剛生下來這個孩子就死了,等於跟他父母的緣、跟他們這個家的緣,就是說只有十個月,結果就緣盡了,死了,神識離開了。剛好有個靈魂看到這個機緣,他的靈魂就直接進到這個胎兒的體內,他就沒有坐十個月的胎獄,所以就沒有這十個月的胎獄,他前世的記憶都在。所以我們都有遇過可以記得前世的人,他有現身說法。這個由他們也可以證明,確實這個生,在胎中是受苦的,把前世都忘了。

  生老病死,怨憎會,過去生惡緣的人相見。愛別離,就相愛的人最後還是要分離,甚至要死別,這愛別離。求不得,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求不得。最後是五陰熾盛,色受想行識,其實就是我們的身心剎那在變化,這個煩惱相續不斷。所以大家冷靜去看,一般小孩笑容天真,科學家有個統計說一天笑一百八十次,甚至於都沒有人跟他講話,他自己也可以自己樂。但我們看,隨著年齡增長,你看他身心受的煎熬愈來愈多,到老的時候,很多人憂愁滿面笑不出來。所以我們觀察自己跟別人的人生過程,都可以體會到這個八苦。所以佛陀看清了這個人生的真相,他想解決自身跟所有親人眾生的苦難,這樣無休止的輪迴解決不了問題,而事實上佛陀他是覺者。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假如很冷靜的來思考人生,事實上我們從生下來那一刻,就沒有一刻停留往墳墓走了,沒有一刻停留的,所以人生最大的事是死生事大,死了之後去哪裡?假如還繼續搞輪迴,那人生這幾十年,再多的風光都是過眼雲煙、夢幻泡影。所以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了脫生死輪迴,「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今生不將此身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所以人生你享受再大的福報,那只是把福報給消完而已。所以師長講三善道是消福報,三惡道是消罪業。所以人真正大的福報不是享福,是能遇到佛法,了脫無始劫來的生死輪迴,這是最大的福報。所以我們佛經最前面都有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很難,「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而佛之所以示現於世間,就是為了幫助眾生脫離生死輪迴。不然佛當時候在印度,印度那時候是宗教之國,很多這些宗教已經都可以修到,欲界天、色界天,甚至無色界天,就是出不了輪迴。那他們有出輪迴的意願,就感釋迦牟尼佛來示現。

  師長老人家在他學佛的時候,是章嘉大師幫他扎下的基礎,我們講這部經,知道它是一切佛法的基礎,所以基礎重要。那同樣的,章嘉大師給師長老人家的教導,也是師長老人家之所以他自己的修學,以至於弘法的事業能這麼殊勝,都來自於他的根基,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所以我們對於師長老人家提到,章嘉大師給他哪一些修學的指導,那這每一句我們都要全神貫注去領納,因為這是最重要的基礎。像章嘉大師給師長講,三皈依很重要,這個三皈依時刻都不可以離,《中庸》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章嘉大師還做一個比喻,就像坐火車,你上了火車那個車票放在身上,到你下車,整個過程這個車票都沒有離開身體。而三皈依就像這張車票一樣,因為我們不依止三皈依,又是隨順煩惱習氣造業,那就回不了頭了。

  章嘉大師給師長指導,學佛要認識釋迦牟尼佛,而且還指導他要看《釋迦譜》《釋迦方志》。那老人家很好學,自己到佛寺去抄,我們現在應該可以拿到這兩本書。而我們要清楚一點,師長老人家根基比我們好很多,老人家的家教,甚至於老人家他們都有做胎教的,家教,還有他成長過程中學校的教育,還有整個社會的教育。師長老人家講經裡面都提到,當時候人心厚道,走到哪裡,在逃難的時候走到哪,人家都會照顧。父母不在身邊,老師像父母一樣愛護學生,同學之間像兄弟一樣。老人家甚至講,老師的影響超過父母,我們可以想像當時候這些老師,對他們人格的影響有多深。你看這整個學校跟社會教育的影響,基礎。所以我們的基礎遠遠不如師長老人家,我們的用功那鐵定要超過老人家才行,不然趕不上。

  所以老人家修學的重點,我們每一個重點都不可以放過,要加緊用功才行。就像師長老人家說《了凡四訓》,他讀了很多遍,他根基這麼好都這麼用功,那我們不能不精進,不能不下苦功夫。不然「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不下功夫最後還是得搞輪迴了,那就糟蹋了這一生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機緣。所以章嘉大師指導的,我們也應該效法。而這兩部書《釋迦譜》《釋迦方志》,文言文寫的,比較深,有些同學程度好,那一定要用心看。真的看不懂,我們可以很用心的將師長在講經當中,提到釋迦牟尼佛的部分,好好的去領受、去體悟。因為老人家在講經當中,常常都會把佛陀一生,怎麼修學的、怎麼弘法的,都會不斷的宣講。

  因為老人家指導我們,學佛就要學釋迦牟尼佛,學道學老子,學儒要學孔子。就像去年冬至祭祖法會,老人家還有一個專題開示,就是「傳統文化老師應當具備的素質」。禮旭覺得師長老人家是非常慈悲,因為傳統文化老師是神聖的,師者傳也,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是假如我們沒有把老師做好,那很可能毀了人家的靈魂,斷了人家的慧命,那這個罪業鐵定是要墮到地獄去的。師長老人家講經都說,斷人的慧命的罪超過斷人的身命。你斷了他的身命,他也沒有造業,他一投胎,二十年之後他又長成人,只是你跟他結了一個殺業而已。可是你斷了他的慧命,斷了他的法緣,他可能又要不知道等多少劫,他才能再有這個機緣。甚至於你誤導了他,他的知見偏差了墮到地獄去,那不知道要多長的時間。所以斷人慧命的罪業,遠超過於斷人家的身命。所以李炳南老師才跟學生們講到,十九層地獄的故事,之前我們跟大家有分享過這個故事。所以我們常常以這個故事來提醒自己,因為諸位同學選擇走弘揚漢學的路,我們走的是一條弘揚正法的路,會在往後為大眾宣講正法,那這個就要在德行當中下大功夫,我們才不會斷人的慧命。

  師長老人家慈悲,護念每個發心的人,所以講了這個專題開示。而傳統文化老師應當具備的素質,老人家就是以釋迦牟尼佛跟孔子,給我們做榜樣,「內學釋迦牟尼佛,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外學孔老夫子,溫、良、恭、儉、讓」。這個專題開示,同學們自己找時間多學幾次,確實學習那不是一次就能完全的領悟,要多薰習幾次。而且聽了之後只要有領悟的部分,一定要去落實,要能解行相應。這個解行相應,也是章嘉大師教給師長非常非常重要的指導。章嘉大師說,你解幫助行,行幫助解。解了,你就知道怎麼去行,行了,又幫助你解得更深。而解是明理,就是看破,行是放下,所以解行相應,也是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又幫助看破。所以這個解行相應,你在菩提道上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你有解無行,增長邪見,就是增長傲慢;有行無解,增長無明,就是像《弟子規》講的,「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那就愈來愈固執,偏掉了。

  所以我們因為時間比較有限,我們以幾點,師長在講經當中常常提起,有關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誼的重點,我們來了解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十九歲的時候棄王位,因為他是未來國王的不二人選,他把這個尊榮放下了。所以出家,我們佛門常講到的,「出田宅之家」,不執著這個房子,不貪著物欲的享受,這個房子可以遮風避雨就好了,不是變成房子跟人家攀比,最後人比人氣死人。還有要「出煩惱之家,出輪迴之家」,然後能夠進如來家,如來家到華藏世界、到極樂世界、到一真法界,那這樣的人就有志氣了。當然下了這個決心得很用功。所以佛陀這個出家,表的就是放下煩惱障。我們一般講煩惱,見思煩惱,有見惑、有思惑,那這些名詞,我們在課程當中我們就不深入去探討。我們先依這《十善業》的內容為主,大家自己有時間可以再去查這些名詞,去聽師長怎麼開解。

  見惑有八十八品見惑,思惑是八十一品思惑,見惑有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煩惱裡面,見思惑第一個身見,把這個身當我。把這個身當我了,自私的心起來了,再來不順自己意的人,你就看他不順眼,他就是討厭的人,他就是敵人。從這個我,就有人,就有你跟他,這個分別執著就起來了。損人利己這個就自私,就造業。所有的煩惱,根源是身見出來了,你迷惑,迷在這個身是我。其實真正的身,是整個宇宙都是我們的身,在佛家叫法身。結果我們現在認為只有這個身體是我,你看小到這個程度,迷惑。接著損人利己造業,造了業之後要受報,所以要墮落就到三惡道去了。

  所以見惑,再來思惑,貪瞋痴慢疑這是思惑,所以出家就是把煩惱障放下了。而學習了十二年,其中各個宗教哲學都學,而且佛陀他資質非常好,學東西很快。而這十二年還包含了六年的苦行,結果還是不能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最後是在菩提樹下進入甚深的禪定,把十二年所學統統放下,最後成佛,這個就表是放下所知障。所以我們修學的過程,就如佛陀的示現,就是要不斷放下煩惱障跟所知障,才能恢復我們的佛性。

  釋迦牟尼佛成佛了,他就周遊五印度,開始講經說法。而且他說法長達四十九年,到七十九歲才涅槃,佛陀一生講經說法都沒有休息,一天都沒有休息。所以師長說釋迦牟尼佛,是最偉大了不起的老師,他都是誨人不倦。師長老人家講到,用現在這個社會來看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是義務的,不拿任何酬勞。因為他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是無條件的,同體的慈悲。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的榜樣,我們佛弟子從事弘揚正法,也依他老人家為榜樣,不能跟眾生談條件。

  所以師長老人家他學佛,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是章嘉大師指導師長,你就學釋迦牟尼佛。而且跟老人家講,你下決心學釋迦牟尼佛,學他老人家出家,你這一生佛菩薩安排,自己不操心。確實,只要這麼發心了,這一念遍虛空法界,所有佛菩薩跟龍天護法都知道了,哪有不護持的道理?尤其總護法韋馱菩薩,他的願不會虛發的。所以師長當時候,完全接受章嘉大師給他的指導。而且告訴他,出家你不用去找哪個人哪個道場,讓人家來找你就好了。對,去找人家,人家不答應,不生煩惱?不用找,人家來找你就好了。

  而章嘉大師指導的就學釋迦牟尼佛,所以老人家也是一生講經不中斷,已經五十九年了,這個是讓我們很佩服的德行、願力。而且確實都是依教奉行,答應章嘉大師的一生奉行,答應李炳南老師要弘揚《無量壽經》,遇到再大的困難毫不退縮,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向老人家學習的地方。而釋迦牟尼佛教學,不拿眾生一絲一毫的報酬,完全免費。老人家也做到了,他一生所有這些書籍,法帶,全部都是免費的,包含現在對於發心弘法的人,都全力護持。

  所以我們要效法釋迦牟尼佛,要效法師長,義務的社會教育工作者。假如我們想藉由漢學,來謀自己的名聞利養,那這個念頭就造罪業了。我們佛家講「裨販如來」,你把佛陀的教誨拿來賣錢,這是很不應該的。佛門他是慈悲為懷,「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我們跟眾生的緣分,我們就要展現佛教的這個精神。所以這個義務的社會教育工作者,老人家這麼樣開解,這個深義,我們走弘揚正法的路要深深去體會。不然我們享了福,釋迦牟尼佛有福報,師長有福報,享了福,結果變成了正法的反面教材,讓大眾對正法沒信心,雖然享了福,但造的這個業太重太重了,叫破壞佛門形象,那這個就等於是破和合僧的這種相似的罪業,就五逆罪當中最重的。

  「說」,這個說代表佛說法都是有機緣的,等於是在這一會,眾生學習這一部經的機緣成熟了。就像我們在《無量壽經》當中看到,「大教緣起第三」,那一品經,你看佛放大光明,「數千百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鏡」,你看這麼樣的殊勝的法相。阿難是跟了佛陀那麼久,沒看過這麼殊勝的法相,所以就祈請這一部經。所以我們可以想像當時佛的高興。所以這個「說」,當中也有,因為感應到眾生學這部經的因緣成熟了,非常歡喜的來宣講。因為這一部《十善業道經》,可以幫助眾生轉惡為善,可以幫助眾生打下成佛的基礎,是任何一個法門修學成就重要的手段,所以佛歡喜。

  而且這一部經不只釋迦牟尼佛宣講,是一切十方三世的諸佛都宣講。所以我們看佛經典,要冠上佛說的經典不多,冠上佛說的,就是代表是十方三世佛都宣講。我們從這裡看《十善業道經》,一切諸佛宣講。我們再觀察,《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這就告訴我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宣講淨土三經。因為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的第十七願,「諸佛稱歎」,他要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是超勝一切諸佛國土,這個是很有志氣。所以我們也要有這個志氣,在任何的因緣,我們現在學習,我們要為人演說帶頭。我們以後在哪一個團隊裡面弘法利生,那我們就要效法阿彌陀佛的精神,我這個團體就要給一切大眾做表法,這個是真正的彌陀弟子。不然我們《無量壽經》,讀了一千遍二千遍,讀下來了,阿彌陀佛他的學處在哪裡,我們都沒有體會到,那就代表我們的心,還不能很好的跟阿彌陀佛的心相應。因為整部《無量壽經》,就是將阿彌陀佛他的初發心,到他整個積功累德,如何修學,如何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給我們完整的宣講清楚。所以應該深入《無量壽經》,就等於是能深刻體會到,阿彌陀佛的願心,阿彌陀佛的行持。然後體會到之後,我們要期許自己心同佛,願同阿彌陀佛、行同阿彌陀佛。

  所以這個三經,一切諸佛宣講。尤其《觀無量壽佛經》當中,有提到韋提希夫人她遭遇家庭變故,她的兒子殺父害母,她覺得這個世間太苦了,她想求出離,希望佛陀給她介紹哪一個國土最殊勝,她想要求生。佛就現了宇宙許多的佛國土,結果韋提希夫人也很有眼光,她就挑選了要去西方極樂世界。而佛在告訴她如何修學能成就往生西方之前,特別強調了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所有過去、現在、未來的諸佛,他修學最後成佛,都要依照這個淨業三福來修學,他才能成佛。而這個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師長講經的時候說,這個第一福做圓滿,不留戀世間,懂得求生淨土,是可以往生的。所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迴向,願生我國」,這是第十八願講的,要心心迴向。不能做了好事有所求,求未來的享受、未來的福報,那這個就是輪迴心,就出不去了。我們修學的人一聽到怎麼樣能往生,耳朵都豎起來,因為這個攸關我們這一生的成敗。所以第一福做到了,不留戀世間可以往生。

  而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前面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孝敬,這是一個人修學的大根大本。一切善根都是從孝敬出來的,沒有這個根基,道德不能成就。所以師長老人家,去年台灣清明祭祖特別的專題開示是,「孝親尊師是圓滿成佛的大根大本」。我們看《地藏菩薩本願經》,這個地藏是代表每個人心地寶藏,他是怎麼開顯的?整部《地藏經》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孝親。我們看婆羅門女,你看為了救她的母親全心全意,而那一分至孝心切,她持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佛號,一天一夜就入了境界了,入了菩薩的境界了。你看那個孝親之心多切?尊師,你看地藏菩薩,他在佛滅度之後,在彌勒佛來之前,這麼長的時間,他代理佛教化眾生,不讓眾生墮落。尊師,對於釋迦牟尼佛種種殷勤的叮嚀,都完全的受持。所以孝親尊師,慈心不殺,慈悲,有孝敬才有慈悲心,對父母老師都不愛敬,怎麼可能去愛眾生?

  但前面,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比較是願的部分,具體做呢?修十善業,沒有落實十善業,談不上孝親。沒有落實十善業,要讓父母操心、老師難過、眾生生煩惱。我們都有不修十善有十惡,不要說利益眾生,鐵定要讓眾生痛苦。所以前面三個行誼,沒有十善業是落空的。所以《十善業道經》是行經,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具體的落實。所以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佛講這部經非常喜悅,因為這個對眾生的修學,是最重要的基礎。佛說十善,在佛法當中,我們在佛經裡看到數字,不能只把它當數字看而已,它都是表法。這個十是代表大圓滿,所以十善就是代表大圓滿的善法。把所有的善法歸納成十個綱領,就是身三業,口四,意三。身,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是身三個善業;口,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意,不貪、不瞋、不痴,這是十善,我們後面經文再就十善仔細來開解。

  「業」,這個業我們好好來理解一下。一切的行為,包含我們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正在進行的時候叫事。這個事做後所形成的結果,形成的影響力稱為業。我們一般一提到業,都業力業力,它是有力量的,它是有影響的。比方儒家講,「出乎爾者,反乎爾者」,這是出爾反爾本來的意思。就好像今天你罵一個人,你罵他這件事已經結束了,好像已經緣聚緣散了,問題是你罵完他,這一件事有沒有變成業?有沒有影響?因為你已經造了這個惡業了。它就像一個種子一樣,不會壞。那什麼時候這個業會產生作用?遇到緣,所以佛門很強調萬法因緣生,緣生法。你突然到一個機緣當中,緣具足了,他有機會了,他報復你,要給你罵回來,而且還要加利息。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必然會報。所以我們修學當中深信因果很重要,而且這個像我們佛門一個公案,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他本來是一個講經的人,可是把一個字解錯了,整個義理就錯誤了,這個是斷眾生的慧命,所以墮了五百世的狐狸。

  所以我們看,把經講錯這個造的這個業,最後產生的力量有多大?而重點在哪?重點在他傲慢,他沒有依佛的教誨講,這個起大傲慢才感這個惡報。所以我們只要能效法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他也是佛佛道同,他所宣講的也是古佛教導的,不是自己創造的。孔子也說他「述而不作」,孔子都述而不作,我們怎麼可以自己去隨順自己的意思講經典?那就會偏掉了。所以師長老人家說他最佩服孔老夫子的八個字,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實老人家是大慈大悲,點出了孔子最重要的行誼,來護持每一個走弘法利生路的人。我們能真正述而不作,調伏我們的傲慢,不然我們這個講幾堂課,人家讚歎多了,飄起來了,慢慢慢慢更嚴重就狂妄了,就依自己意思在講。述而不作對治我們的傲慢,信而好古對治我們的懷疑,所以傲慢是瞋恨的核心,懷疑是愚痴的核心。師長老人家把孔子最重要這個行誼點出來,真是大慈悲,把我們最核心的瞋恨、愚痴的這個習氣斷掉,這樣我們就不會造像這個野狐狸犯的這個錯。

  所以這個業真懂的人不造惡業了,跟眾生廣結善緣。在魏晉南北朝,有一個讀書人叫做陰鏗,這個故事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一個善念一個善行它的力量。當時他跟很多朋友賓客在吃飯,朋友聚會喝幾杯盡興,結果這個服務人員多次來給他們斟酒,他就主動拿酒,拿食物,請這個服務人員吃。其他的朋友看了就笑他,覺得他這個行為很奇怪。他跟朋友就提到,他這個服務人員,不知道幫我們已經倒了多少杯酒了,可能他還沒有嘗過這個酒的味道,所以這樣不近人情,應該讓人家也嘗嘗鮮,嘗嘗這個酒。從這裡我們看得出來,陰鏗是非常厚道的人,對於一個服務人員他還是很恭敬的,沒有一種高下傲慢的態度,所以這個是真正的讀書人。《論語》裡面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我們讀書人應該對一切有緣的人,都當作親人一樣的愛戴。所以哪怕是一個倒酒的人,我們也應該恭敬。

  後來剛好在那個時代,遇上了國家的動亂,侯景之亂,這個侯景之亂,提到梁武帝,大家就清楚了。梁武帝,我們看達摩祖師傳,梁武帝有召見達摩祖師。但梁武帝後來,他的一個大臣侯景作亂,把他困到最後他也死了,困到那個城裡都沒有東西吃了。其實這一個公案也跟業力有關,好像是前世梁武帝在修行,他養了一隻猴子。結果他修行入定,忽略掉了猴子要吃東西,結果那隻猴子就被他活活給餓死了。這是前世的因緣,造了這個業。你看過了一段時間因緣成熟了,這個猴子變成誰?變侯景,給他作亂,把他困住讓他沒東西吃。你看還是得這樣的果報,冤冤相報。所以不能結惡緣,哪怕是無心之過都要避免,畢竟那餓死很痛苦,牠要報復。所以為什麼做什麼事都要謹慎,謹慎護念自己,謹慎不要去傷害到他人。

  所以當時候侯景之亂非常嚴重,結果陰鏗就遇到了賊寇,眼看著他就有生命危險。突然有一個人出來救他,他脫離險境,一看好像不認識這個人。結果那個人說,就是當初給他盛酒,他賜給他酒、食的這個人。所以一念善心,最後這個業、這個影響,遇緣就現了這個善報。什麼善報?救他一條命。所以從這個事例我們可以去感受,一個善做完之後,它的業是有影響力的。所以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遇到成熟的緣,這個業報就現前了,不是不報,時候還未到。

  而我們看到這個業,就想起佛家講的,「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世間連身體都帶不走,身外之物哪有可能帶得走?而所作的善惡業帶得走。修行人境界更高,他修淨業,他行善不著行善的相,不求果報,他修淨業,這個才是真正帶得走。所以人把這個事實看清楚了,他就不會忙忙碌碌去追求那些帶不走的東西。他會努力帶得走的,靈性的提升、智慧的提升,然後廣結善緣。怎麼修?這部經接下來的經文,會給我們很好的指導。然後留留得下來的,什麼留得下來?善業不只未來自己會有福報,這個善業的力量還會庇蔭後代子孫,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這個造的業不只影響自己,還影響後代子孫,甚至還影響祖先,佛門講,一人得道九祖升天,你看這個力量有多大?換另外一個角度看,一個人造很大的業,那他的祖先都蒙羞,都有連帶責任。所以台灣有一個人造很嚴重的罪業,殺人了,做出泯滅人性的事,結果他們家的祖墳就裂開了,你看這個有感應。這件事是在台灣的報紙報出來的,這個是羞辱祖先,不能幹這樣的事。所以《三字經》教導我們,「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應該要做庇蔭子孫的事情。我們的心量不只要庇蔭自己子孫,庇蔭整個人類後代,所以「光於前」是為往聖繼絕學,「裕於後」是為萬世開太平,我們用這樣的格局來學習漢學。

  十善業道,這個「道」就是指宇宙人生的大道,而從事上講就是十法界,人有人道,天有天道,菩薩有菩薩道,你修什麼因就感什麼結果。那假如你修的是佛道,去的就是一真法界,佛法界。『經』,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所以它講的道理方法,不受任何時間空間的限制,稱為「經」。而且它的特質,我們在講《三字經》有提到,貫攝常法。經,它整個內容很有次序,它是前後貫通;攝,它很有攝受力,愈讀愈有味道;常,它是不變的;法,是法則,你依這個法去修學,一定有怎樣的成就,它是法則。

  接著我們看人題,「唐,于闐三藏法師實叉難陀譯」,代表這部經是在唐朝翻譯出來的。因為本來佛經都是在印度結集,是用印度的梵文記錄下來的,必然要翻成中文。這個于闐是代表法師的籍貫,于闐國,相當於現在新疆南疆的和田這個地方。而這個國家也是中國通往西域各國的一個重要的地方,當時候應該也是商業比較發達。三藏法師代表這位法師,他是精通經律論的法師。實叉難陀是他的姓名,這也是梵語,意思是喜學,很歡喜學習,不厭倦的學習。所以法師這一個姓名給我們啟示,要成就一定要好學,不是要別人催促的學。而這個好學,慈悲為本,這個動力在趕緊學好,趕緊有道德學問,就能幫助眾生。所以他不竭的動力,學習不竭的動力在慈悲,在利益眾生的這個願心。

  是實叉難陀法師翻譯,而這個翻譯絕對不是一個人能做成的。在鳩摩羅什大師那個時候,他是譯場的負責人,當然每部經是他拍板,他的譯場有四百多人,到玄奘大師的時候有六百多人。實叉難陀大師,他是在武則天那個時候,是玄奘大師之後沒多久,是他老人家負責翻譯的。我們從這裡就體會到,我們能有一部經讀太不容易了,這部經可能都是九死一生的法師,就像玄奘大師這樣的法師帶回來的。帶回來之後,又是當時候的國家做護法,又有幾百個修學境界很高的人聚集,才翻得出來。所以我們打開每部經,都要生難遭難遇想,都要感這些因緣的恩德,來受持,來深入這部經。

  法師是公元六五二年到七一O年,他共翻譯十九部經典,一百零七卷,主要是《華嚴經》,《八十華嚴》很大的一部經,還有《地藏菩薩本願經》,還有《大乘入楞伽經》。而且武則天女皇還親自幫他寫序文,當時候的帝王跟國家都是護持佛法,所以佛法要興旺,也是要有很重要的護法。佛門都說上報四重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還有國家恩,這四恩不能忘,每天都要迴向這四恩。師長老人家都給我們表法,他講經的地方,都念著父母恩、師長恩,都有掛父母、師長、護法的照片,念念不忘這些恩。包含每一次講經功德,都迴向給這個國家,迴向給我們的祖國,不忘祖國的恩,不忘這一個國家的護持。所以我們當弟子的,得善於觀察師長老人家的行誼,一舉手一投足都有我們的學處。

  我們接著進入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這是經典開頭都有六種成就。首先,『如是我聞』,這個「如」字就代表宇宙人生的真相,用一個如來代表,「是」,代表是依這個事實真相而說。所以「如是」是性成就,代表所說都跟宇宙人生真相相應,我們要相信這一點。「我聞」,代表聞成就,如是是性成就,我聞是聞成就。「我」是代表阿難尊者,他是親自聽佛講經,而且他多聞第一,記憶特別好。而且他出家之後,他有跟佛陀要求,他出家以前佛講的經都要再給他講,所以他都聽過。而當時候結集經典,是五百阿羅漢結集經典,都是已經開悟的聖者。當時候阿難在佛滅度的時候,還沒有證阿羅漢,迦葉尊者就告訴他,你假如沒有證阿羅漢果,沒有資格結集經典。後來阿難尊者反思,然後勇猛修行,就很快證阿羅漢果。之後要進入結集經藏的地點,當時候這個門是關著的,他就直接現神通進入結集經藏的地點。所以佛滅度,從我們凡人看會遺憾、會傷心,事實上佛說法是度眾,滅度也是慈悲,也是度眾。因為一滅度,人才有警覺性,不會覺得佛時時都在,明天再去聽、明天再去聽,最後就錯過聞法的機緣了。而阿難他覺得說佛是他的堂哥,我們俗話講好像有靠山,反而這一念依賴讓他沒有辦法證果。所以佛滅度了,這個機緣就幫助阿難證果了。所以我們要從這裡去體會,佛任何一個行為都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所以我聞就代表聞成就。

  『一時』,這個六種成就,讓我們後世的人一看,確有佛這個人,確有講經說法的法會,都記得很清楚。但是不記某年某月某日,這個就有味道了,因為這個一時就代表,因緣具足,師資道合。所以假如有人的學習態度至誠恭敬,那他也會超越時空,參與這個法會。歷史當中智者大師,隋朝智者大師,當時候他念《法華經》,念到「藥王品」,他入定了,真的就參與靈鷲山的《法華經》的法會,而且他還聽了這一品佛陀的說法,才出來,出定之後告訴弟子,法華這個盛會還沒散。所以從智者大師的這個公案,我們再去體會「一時」,很有味道。所以假如我們至誠恭敬受持《無量壽經》,有可能哪一天入定了,就去參加無量壽會了。

  『佛在娑竭羅龍宮』,「佛」,整個法會最重要的主角是佛陀,所以主成就。在哪裡,這是處成就,把地點記錄清楚了。而沒有用住,而用「在」,這也有深義。用住好像就攀緣了,用在,就是隨緣,哪裡有緣哪裡去。《金剛經》說「應無所住」,無所住就是不能執著,不能攀緣,不能貪求,「而生其心」,所以用在,不用住。「娑竭羅」是指鹹水海,就是苦海,其實這個也是表輪迴的大海,業海。「龍宮」,龍宮確實有,佛是真語者,不可能騙我們。現代科技發達,有潛水艇,那可能世間人就說了,潛水艇到海裡去看沒有看到龍宮,登入月球的人說,月球也沒有看到月光菩薩。這個他們就不了解了,因為宇宙間有不同維次的空間,它是存在的。就好像我們看電視,比方說它有十個頻道,它是存在的,可是你要接通,你一按,那個頻道出現了,你不按,可是它還是存在的,你緣具足了它就現了。在我們這個祖師裡面,像法照大師,淨土宗的祖師,他就有緣到五台山,見到了文殊菩薩的大聖竹林寺,這是菩薩道場,確實有。慈悲三昧水懺的公案,悟達國師,當然這個公案也讓我們知道,不能造殺業。袁盎跟晁錯,晁錯被殺,恨這個袁盎,跟了他十世,就要報這個仇。所以修行人不能造殺業,不然出不了輪迴。最後幸好遇到迦諾迦尊者,化解了他們彼此的冤業。悟達國師就有緣到了迦諾迦尊者,那是阿羅漢的道場。所以不能說看不到龍宮,龍宮沒有。

  而且這個龍王也是護法,他有神力,他在大海之底以神力有化作宮殿。而現世佛法隱沒,龍王他是護法,他有把佛經藏在龍宮,這個在我們八宗共祖龍樹菩薩。他資質非常好,在很短的時間,把當時候世間的佛經都學過了,稍微起了點傲慢心。結果大菩薩來護持他了,大龍菩薩就帶他到龍宮,把龍宮裡面的《華嚴經》給他看。《華嚴經》的分量太大太大了,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你看那個分量太大太大了。所以當他到龍宮去看到《華嚴經》,傲慢心就下去了。所以從龍宮請出來的《華嚴經》,那只是真正《華嚴經》的一小部分而已。佛在娑竭羅龍宮,就主成就跟處成就。

  『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這個是眾成就,法會有這麼多大眾在聽,師資道合,從這裡我們看到這個法會很殊勝。當然這個八千跟三萬二千菩薩,不是只是數字,它是圓滿,都是表法。有大比丘八千,這都是來配合釋迦牟尼佛,這一大事因緣教化眾生。雖然是大比丘,都是古佛、大菩薩再來的,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戴。我們了解這個真相,讀這一句的時候要知道,釋迦牟尼佛以外的這些大比丘跟佛菩薩,都是為了成就自己,他們一起來表演的。讀這一句就知道,有無量的因緣在成就我們,無量的佛菩薩在成就我們。真正知道真相的人,感恩心自自然然就起來了。

  這裡八千大比丘眾,我們看到這個眾字,眾是團體,也代表佛教團體。而佛教團體,依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修六和敬,修六和敬的團體那是眾中、就團體當中最尊貴的。我們念三皈依最後說,「自皈依僧」,這個僧就是指僧團,「當願眾生,統領大眾,一切無礙」。因為這個僧團遵守六和敬,這個僧團的表法會感動眾生,眾生一接觸他們生歡喜,願意學習佛法,願意深入經藏,所以可以統領大眾,一切無礙。所以師長說四個人見和同解,可以把佛法弘傳到全世界,所以這個和合僧團是太殊勝了。佛當時候初轉法輪,五比丘,所以僧團就成立了,佛陀跟五比丘,最後就把佛法弘傳開來了。

  現在佛法這麼衰,所以師長說只要有四個人見和同解,那等於在這個谷底,只要有僧團出現,又能把佛法再次弘傳到全世界。這四個人,我想其他三個人是誰,這個我們不要罣礙,最重要的,其中一個一定是自己,要有這樣的志向、這樣的氣概。不能每一次師父說,四個人見和同解,我們腦海裡馬上想哪四個人?都沒想自己。禮旭印象非常深刻,有一次聽師父講經,講到普賢十大願當中的「請佛住世」,老人家說,「你已經得人身,已經聞佛法,又聞當生成就的念佛法門,有這麼好的因緣,那你不請自己住世,你要請誰住世?」這個開示真是當頭一棒,假如沒有老人家這樣的開解,我們理解佛經都是分別執著,都是想別人,都不是自己要去承擔。我們的念頭裡面根本就沒有相信自己,根本就沒有承擔的態度,根本就是退縮的習性,都在這個念頭裡面。那哪怕是讀經,也領悟不到如來真實義。

  所以善知識難遇,因為他的講經當中,就破我們的分別跟執著。不只師父這麼講解,孟子也是講,「當今之世,捨我其誰」,我們當今遇到佛法跌到谷底了,遇到這麼危急存亡之際,我們再不承擔,那正法就要斷了,所以都要有捨我其誰的氣概。一個禪宗在唐朝,六祖大師傳了四十三個傳人,才把禪宗發揚光大,是一個宗就要四十三個傳人。我們現在遇到的這個末法,我們所期望的,是儒釋道三教都要復興起來。甚至於師父的心量,希望幫助所有宗教都培養出弘道的人才,讓漢學跟所有宗教的經典都能復興。那請問需要多少傳人?在這個大時代,面對儒釋道要斷的時節因緣,我們還不承擔,我們的菩提心何在?我們的孝親尊師何在?我們的慈悲心又何在?所以勇於承擔的人,這一念心必得佛菩薩的加持。

  所以在儒家我們就看到最明顯的例子,曾子,他的資質是魯鈍,可是他最後是傳承孔子的大道,重要的是他有責任使命。從哪裡看出來?《論語》上講,「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他是「仁以為己任」,所以哪怕他資質比較差,可是他有這種責任心,就會把他的整個潛力慢慢激發出來。所以我們要有責任心,我們本自具足的德能也能慢慢開顯。就像《中庸》教給我們的方法,「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家一次會,沒有關係,我一百次,「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十次會,沒有關係,我一千次,「果能此道矣」,真的有這樣的態度,這樣的精神,「雖愚必明」,愚笨也會變得有聰明智慧,「雖柔」,雖然柔弱,「必強」,也能夠堅強起來。這是跟大家分享到,我們也要請佛住世,自我期許,在當前為人演說,在自己所處的團體,帶頭落實六和敬,成就和合僧團,把正法弘傳到全世界。這個就是真正讓師長老人家歡喜,讓諸佛歡喜,真正的報佛恩、報師長恩。所以真正報恩絕對不是嘴上講,要依教奉行。

  我們看接下來經文,提到「菩薩摩訶薩」,就是指大菩薩,摩訶薩是大菩薩的意思。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譯成中文是覺悟的有情眾生,而且他不但自己覺悟,還主動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在佛法裡面也講到,菩薩是「大道心凡夫」,發大心的凡夫。雖然他還在修行,但是他的發心很大。這個大道心凡夫指的是,我們能發度眾生的心,那就跟大乘的佛經相應,能夠去納受,進而去依教奉行。所以假如他發的是真心,那這樣的人也能是行菩薩道的人。

  我們看接下來的經文: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這個時候開始講經典,佛就告訴龍王,一切的眾生因為起心動念的不同,所造作的善不善業不同,『造業亦異』。因為他造的業不同,感得的果報也不同,所以感得的六道輪迴的法界不同。而且這裡用『輪轉』,這個『諸趣』指的是六趣就是六道,人、天、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用「輪轉」就代表善惡業去的道不一樣。而且這個六道會一直輪迴,除非你會修行,不然你到善道來,但是你貪著、縱欲,造新的惡業,那最後可能會墮落。所以佛門有講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第三世墮落。所以真正明白修行的道理的人,他不要享福,都是精進提升靈性。

  從這裡我們就看出來,『心想異故』,讓我們了解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的不同,造的業不同,得的果報不同。師長老人家講經的時候提到,我們造的、想的,比方貪心感得的是餓鬼道,所以這個就是「心想異故,造業亦異」,結果感的他是感餓鬼道,瞋恨心感地獄道,愚痴感畜生道,這個就是三惡趣。五戒十善,我們想的都是五戒十善,做的都是五戒十善,感人道。上品十善,四無量心,感的是天道。修羅道他除了地獄以外,其他的四個道都有阿修羅,他也是肯修福,但是他好勝心太強,他常常在天界跟天神也會發生戰鬥,因為好勝就容易跟人家爭鬥。在人間也看得到,比方說他也很願意做好事,可是喜歡跟人家比,一定要把人家比下去。比方說燒香,他一定要燒第一炷,不燒第二炷,做好事一定要做得比人家多。當然我們聽了這一段,這個好勝的習氣也要去掉。其實這一段話也點出來六道怎麼來的,都是從心想生的。所以《華嚴經》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識就是心想,把一真法界就變成六道輪迴。

  我們接著看經文:

  【龍王。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別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業。語業。意業所致。】

  佛陀也是個好老師,他都以當下的境界來讓大家感受,就地取材。佛陀對著龍王講,你看參加這個法會所有的這些大眾,有大菩薩,有大比丘,還有大海中這麼多的眾生。大家的形色,形,形體,高矮胖瘦,你看大海裡面形體都不一樣;色,膚色,以人來講就很不一樣,黃、白、紅、黑都有。還有種類,像人類,男女老少不一樣。海中的種類就多了,是不是都不一樣,而且差別還很大。而這一切的形色種類的差別,原因在哪裡?『靡不由心造善不善』,就是這一切無不是從眾生,他的心善與不善。而且因心善與不善,他所造的身語意業都不同。所以所想不同,所造不同,最後感得的果報不同。所以每個人的身相,也是他過去生心造善不善,感來的身語意業。所以這段話就告訴我們,什麼都是自作自受,跟別人沒有關係,感得的身相,感得的人際關係,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是自己造的業感的果。所以這一段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不怨天、不尤人,就趕快從因上修,心想異故。所以接下來真明白了,就要照《十善業道經》,晝夜要常念思惟觀察善法,而且要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我們就會得大利益。

  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