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一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五十二集) 2007/11/10 台灣桃園孔廟 檔名:52-180-0052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們上一節課談到義是本分,是我們當下在家庭,以至於在我們在工作上的一分本分。我們曾經聽日本的保險界,因為在幾十年前,日本的經濟發展得很快,那時候很多保險公司都把保戶繳的保費拿去買股票,拿去投資。而這個行業本身就有個規定,它的預備金都是留一定的金額,是保戶一出現狀況的時候趕快能夠去幫助他。這也是保險業成立最初的一個精神,就是互助的精神,集合大眾的力量來幫助出現人生一些不幸的人。結果因為經濟發展很快,有時候會泡沫化,就讓人的貪心起來,所以一波一波好多保險公司都把這個錢挪用,其實這已經違背了這個行業的道德。有人移動了又賺到錢,那更多的人守不住了,都跳下去。
我們看到很多現在發生的一些貪污案,那都不是一個人,很多是集體掉下去。所以人生的福分往往在面對這些誘惑能夠不動搖,這樣的人必有後福。而真正跳下去貪到的,都是蠅頭小利,都是刀頭舐蜜。就好像一把刀前面有一滴蜂蜜,我們被蜂蜜引誘了,舔了一下,嘗個甜頭,很可能連舌頭都割掉。我們看到那些貪污用不法手段賺到錢的,其實那個都禍延子孫,他們想不到那裡。我們有位長輩,他自己在公務界一、二十年,那些工作不認真,退休又運用很多手段去拿到更多退休金的人,往往退休以後,他的退休金都留不住,很快的被騙了,或者被孩子拿去花掉,種種現象都有。
所以人算不如天算,天算就是符合道義,人算就是用貪心、短視近利。《大學》告訴我們,「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這個財貨用的是不正當的手段,它很快的還是會流失掉。我們遇到一位企業家,他事業也做得很大,他談的生意已經有相當的數目。他就回想到他自己做生意這幾十年,只要是運用小技巧,不是很光明磊落的方法拿到的生意,都很快的就賠掉,賺的那筆錢都留不住,很快就賠掉。反而他是光明正大去做的這些生意,愈做愈興旺。他是從自己做生意當中感悟到,真的,還是要遵循正義、道義,這才是長久之計。
日本的這個保險公司,他看到大部分的保險公司都進去了,但是他們卻如如不動,完全不動心。就在保險業幾乎全部投入這些投資、買股票,想要額外快速賺一筆錢,在那一刻剛好日本經濟垮下來。一垮下來,保險公司影響的面又太大,國家又不能讓它倒,那就得讓還存在的保險公司去把它們併過來。所以他們沒起貪心,結果那波經濟風潮的一個情況,讓它成為日本以至於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險公司。就因為他不貪,他的事業變成第一,因為他的形象受到整個社會大眾的認同。該是我們的福跑都跑不掉,不是用貪貪得來,起貪心的最後的下場都不好。
後來這個公司又到大陸開始去經營他們的事業,他們在設計商品當中,已經請很多人設計他們都不是很滿意。結果找到一位我們認識的朋友,因為這個朋友他對法律比較專精。這個日本保險公司的領導人就跟他談到,說我到大陸來,他們怎麼給我設計的保險商品,都是把收款寫得很清楚;當客戶出現狀況,我們應該趕快去賠這筆保險費的,都寫模模糊糊。這個朋友一聽,就跟他開個玩笑,這樣對你們不是很好嗎?收錢都寫得一清二楚,賠錢的時候都模稜兩可,你就可以硬是不賠他,他也沒辦法,那不是對你們很有利嗎?當下這個日本保險業者就說,不是,他是要把我們給毀了,假如這麼幹下去,我的社會信用都沒有了。人家做生意是時時想著,我做這個事業的義務是什麼,是真正去幫助遇到災難的人,而不是為了賺錢而已。是服務大眾,大眾對我們支持,我們自然就有一分穩定的收入才對。
聖賢人教誨當中特別強調,做任何事業要「正其誼,不謀其利」,一定是先遵循這分道義才對。而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它能夠五十年、一百年都不衰,最主要的一定是堅守它這個行業的本分,因為這分堅持,會讓社會大眾對它的信任愈來愈高。所以其實我們聖賢人所講的這些道理,它並不是很遙遠、很高的東西。有位先生跟他太太在談話,他的太太都是在教育孩子學《弟子規》,他就對著他太太說,妳是要把孩子教成聖賢人是嗎?諸位長輩、朋友們,你們要把孩子教成什麼?是教成不犯法就好了,是嗎?假如標準是不犯法,請問他一不小心就幹嘛去了?你定的目標是最低的目標,他當然會跌下去。這個父親說,妳是要把他教成聖賢是嗎?那個口氣是你幹嘛把他教成聖賢?我們不把孩子教成聖賢,不然要把他教成什麼?我們連目標都定那麼低,那我們下一代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
其實我們要很冷靜,這個父親講這句我們並不陌生,因為我們已經誤解了這些聖賢人的教誨好像是理想,是束之高閣的。我們整個求學過程,就覺得那些都是供起來拜的,跟我們有沒有關係?我們人生的目標就沒有成聖成賢。什麼是成聖成賢?在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在工作當中盡忠職守,對社會、對民族有責任、有仁愛心,這每個人都能做得到。所有聖賢的教誨就是生活,完全跟我們的生活融成一片。所以仁當下就可以做,我們時時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走在路上看到老人家一個人過馬路。現在紅綠燈設計真的都要顧及到老人家的速度,我們這個社會急、急,什麼都要快,連紅綠燈轉得都很快。其實當我們所有開車的人、走在路上的人,當我們看到一個老人家因為過馬路速度比較慢,因為他還拄著拐杖。剛好走到一半已經轉成紅燈,兩邊的車子快速通過,他要進也不是,要退也不是,站在馬路中間都有點瑟瑟發抖了。我們看到這一幕,我們當下的內心有什麼感受,我們是嫌老人走得慢嗎?
我們有可能坐在車上的時候,是這樣的態度想著這件事。可是我們沒有想到,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會老,我們老了以後是什麼樣的命運?其實不難推斷,我們現在怎麼對待老人,我們以後老了就是這樣的命,甚至是比他們更不好的命。因為學好,可以一代比一代強,學得不對了,一代比一代更嚴重。所以這些社會現象都值得我們反思,而這分仁愛的心,就很可能在我們過馬路看到了這個老者,我們馬上可以過去比個手勢。而那個手勢我們要用很真誠的眼神看著那些開車的人,那個開車的人被我們真誠的眼神也會感動。我們可不要比著手,然後罵他,你幹什麼?這還是都要靠我們的心去帶動整個社會這種溫馨、祥和的氛圍。
有一位母親,她也很用心教她孩子,她女兒看到長輩,她就叫她女兒:給長輩問好、鞠躬。孩子都有點心不甘情不願,有時候還得她把她壓下去。每次孩子見了一些長輩,回到家裡都說「累死我了」,做得很不甘願。在馬路當中看到老太太,她媽媽也都說「妳趕快去牽那個老人」,孩子也是在那裡耍賴不想去。後來她開悟了,不是從要求孩子,是自己先做,她心念一轉,自己就很自然的走向前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個長輩也是別人的父母,我們也應該關懷她,很自然的向前去牽著這個老太太往前走。她的女兒就很自然的,也向前去牽住老奶奶另外一隻手。
仁從我們做起,也可以把它傳下去,仁、義、禮、智、信,完全不離開我們的生活。禮在古書上提到,「禮者,天地之序也」,天地萬物間正常的秩序;離開了禮,整個社會就會動亂。而禮完全含攝在人與人的關係當中,在父子關係當中,「冬溫,夏凊;出必告,反必面」,這個人生的態度就是落實了父子關係的禮。而我們很冷靜的來看,一個孩子假如從小守禮,他能時時體恤父母生活當中的需要,他的細心、他的柔軟就出來。能守住從小對父母就這麼恭敬的人,他以後有沒有可能犯上作亂?不可能。所以《論語》當中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很少;「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那就不可能。他對父母恭敬,他對領導、長輩會恭敬,他不可能去作亂。所以「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孝悌就是做人「其為仁之本歟」。我們今天看到這麼多人不尊重領導,背叛他的單位,原因還是在沒有教孝道,因為忠臣出於孝子之門。
我們冷靜來看,就是因為這種父子有親的禮沒有真正去推廣,沒有真正去落實,現在是變成殺父害母的情況愈來愈多了。真的沒有禮,天下大亂。而父子有親現在變成無親,子殺父,父殺子愈來愈多,所以禮不教,只是增長功利的時候,連父子都相殘。我們就想到《孟子》一開端,梁惠王就問孟子,你來到我們國家,用閩南話講,有什麼好康的要給我?是不是有什麼利益可以帶給我們?孟子馬上抓住這個機會,說國王,你怎麼只談利?假如每個人的腦海裡只有自己的自私自利,那一個擁有一萬匹馬車的國家,一定會被擁有一千匹馬車的政府官員給滅掉。擁有一千匹馬車的國家,也會被擁有一百匹馬車的卿大夫給滅掉。上下都只有爭利,這個國家就危險!
而我們這個社會更可以明顯看出來,「上下交征利,而家危矣」。現在是父母跟子女爭錢,兄弟爭錢,夫妻爭利,很亂。夫妻爭利還不是結了婚以後才爭,婚前就要財產公證。那個跟夫妻的禮,夫妻是一體,不分的,是道義的,現在都退到變成爭利,值得我們深思,禮不可廢。所以在《禮記》當中說到,要把一個國家徹底滅掉,武力是沒辦法的。我們冷靜來看,談到一個民族優秀,往往都會提到以色列這個民族,猶太人。猶太人經歷了幾千年的戰亂,多少國家都要用武力把這個民族給滅掉,滅了沒有?沒有,反而它愈來愈團結。我們這個民族在這幾千年也遇到多少的戰亂,但是這個文化都沒有被滅亡。但是我們很冷靜來看,我們的文化,仁義禮智信不傳的時候,這個民族岌岌可危。
猶太人他們成年禮的時候,是背《聖經》。諸位朋友們,現在我們的下一代,十八的孩子成年禮做什麼?成年禮不是打通電話,感恩父母十八年的教育、養育之恩,很可能是跑到飯店去狂歡一晚。禮不見了。成年禮不是去作樂,成年禮是告訴我們:你已經長大,你對這個家應該有責任了,你對社會應該去付出了。那是很莊嚴肅穆的禮儀,現在沒人在強調這些禮了。所以在《禮記》當中說,要滅掉一個民族,「壞國、喪家、亡人,必先去其禮」。禮只要拿走了,人跟畜生就差不了多少!畜生還不會殺父害母,但是當沒有禮,這個時候父子、兄弟甚至夫妻相殘的情況,那就是數不勝數了。
這幾十年,我們華人很多誤解了自己的文化,甚至於輕視、毀謗自己的文化,喪失了民族自信心。在全球華人當中,我們每次都會提到馬來西亞的華人,最令我們佩服,他們是真正不忘本。印尼雖然他們對自己民族文化的承傳沒有像馬來西亞這麼好,但是並不是他們沒有那分飲水思源的心,是因為他們受到印尼政府強制的限制,不准他們學。他們還偷偷的學,很多人因此而受了牢獄之災的都有不少人。結果現在開放了,印尼的這些華人都非常積極的在學習。
其中印尼前總統瓦希德先生,我們也非常敬重這位長者,我們的老師去到印尼,還去拜訪這位長者。這個長者當知道我們來了以後,那種好像是他鄉遇故知的心情,因為瓦希德先生的祖宗是福建人,他好像看到從自己故鄉來的好朋友一樣。更讓我們吃驚的是,這位長者那半個多小時談什麼?談我的爺爺他有什麼德行,談我的曾祖父、曾祖母有什麼德行,一直談到好幾代前,如數家珍。說到這裡很慚愧,自己連第四代祖、第五代祖可能都說不出來了。而人家一個已經旅居在海外的長者,他時時都不敢忘懷自己祖宗的風範,希望透過自己的立身行道,能夠讓祖宗感到榮耀。這位長者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福可以當總統?很重要的一點我們了解到,飲水思源,就是不忘祖宗;最折福的就是忘恩負義。
馬來西亞的華小,他們有一個組織是校長職工會,在十月中一團三十多個人一起到廬江跟我們做傳統文化的交流。這些校長非常認真,因為他們希望把《弟子規》、傳統文化在全國的華人小學推展,總共是九百八十四間學校,他們這四天都是聚精會神。上完以後,因為我們十二月十六日到十九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有一場可能將近一千人左右的教師培訓。這些校長上完以後非常認同,他們很積極要回去推展。他們就問到說,因為名額有限,一個學校只能一個校長、兩個老師去。他們就跟主辦的人員說,這樣好不好,我已經聽過課了,我把我的名額讓給我學校另一個老師可不可以?他馬上要把這些機會再給更多的老師來學習。這些校長們更可愛的是什麼?他說我讓給我的老師,但是我也很想聽,我去做義工,我去倒茶、去端水。我們聽了非常感動,校長有這樣去成全老師的心,希望更多的學生得到利益。而這些校長們他們送給我們的禮物,就是寫著「育人為本」,絕對不能忘記我們走向這條路最重要的使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最後一天結束了,我們送校長們上車,突然職工會的主席就告訴大家,來來來,統統下車。三十幾個校長統統排成一列,我們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校長馬上說:「謝謝所有講課還有服務的老師,一鞠躬。」就一連鞠了三個躬,我們是誠惶誠恐,就看到一堆人在那裡互相鞠躬。這讓我們感覺到,校長時時都能看到別人的付出,都能感謝別人的付出,有這樣的校長去帶動一個學校,我們相信這個學校的孩子一定都會懂得感恩、報恩。所以,真正能時時不忘本、念祖的,這個地方的人有福氣。
我們剛剛提到的,禮真的是不可以廢掉,而我們對於禮的重要性重視度不夠。其實我們忽略掉了,禮背後是不斷的在陶冶人的性情,在長人的善心。之前幾次跟大家交流到,比方說婚禮,每個儀式都讓人提起這分責任心。現在婚禮沒有了,大家都覺得太麻煩了,隨便一點。當結婚很隨便的時候,離婚就更隨便了。我們聽到很多訊息,這都是一個社會莫大的危機,可是我們現在都沒這個警覺。我們現在警覺性只止於我的薪水能不能多一點而已,溫室效應愈來愈嚴重了,我們沒有注意到;教導孩子愛護環境比什麼都重要,可是沒有被重視。
之前聽到的訊息是,離婚率是二點二對就有一對離婚,夫妻的禮都潰散到快要不存在了。在經典當中告訴我們,夫妻的禮是「外內位正,和而有別」。我們可以很明顯的了解到,外內其實它就是一個分工,人是群居的生命體,所以家、團體都是這樣。一個家庭裡面最重要的兩個任務,第一個就是經濟生活、物質生活,另外一個就是精神生活。外內位正其實有時候也是一種順應自然,因為男女的特質不大一樣。今天假如大家看到一個小女生,人家在搬水泥,你看到這個女生說我就喜歡幹這個,拿著水泥一包一包抬。大家看了有沒有覺得怪怪的?和你看到一個男孩六、七歲,他說我就喜歡刺繡,在那刺。也沒有說不好,就看起來,說不上來,因為男女的特質本來就不相同。但是我們並沒有反對刺繡,不然喜歡刺繡的男生來找我,我就麻煩了。
現在假如說太太喜歡到外面去創事業,先生就喜歡照顧小孩,這樣也行,只要這個合作能夠讓家庭最重要的事情都能夠上軌道,我們也贊成。而順應男女的特質,一起同體的來經營好家庭。我們常說到女子是相夫教子,而女子所做的事情則影響一個家族的延續。今天假如孩子教不好,那父母所有的努力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他多少都有些起伏,他可能今天做錯事了,你沒有適當的把他糾正,他可能這一天的心態不對了,慢慢的他的人生態度就愈偏愈大。而母子連心,當一個女子的心是完全放在照顧家人、教育孩子、打理好家庭,她的心是很安的,很敏銳的。孩子今天上完課回到家裡,一看孩子的眼神,就知道他今天在學校一定發生了一些事。馬上過來安慰、呵護他,孩子心上什麼事很直接的就會告訴母親,母親適當的趕快引導他正確的態度。所以治家無祕密,母子之間什麼話都直接就講出來。
現在問題是這種天性的交流溝通,因為父母太忙,慢慢的默契愈來愈淡,愈來愈遠。現在很多的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心裡在想什麼,連孩子心裡在想什麼都不知道,我們怎麼引導他,你無從引導起。所以很多家長就很無奈,也不知道他想什麼,講也講不聽,因為你不能理解他,就很難跟他溝通。也有父母,其中有位母親,她的女兒到什麼程度?女兒告訴她說,我要殺了我爸爸。這個時候她母親才覺得事態嚴重,把她的工作才辭掉,女兒都已經十七、八歲了才知道教育偏頗太大。假如辭掉工作能早個十年,絕對不會是這個結果。辭掉以後,帶著她的女兒到了湯池,然後全心全意教她的女兒。後來女兒有轉變了,先生感受到了,說錢可以先不賺,孩子的教育太重要。她的父親也跑來在當地做義工,夫妻一起同心協力經營好這個家庭。人生的智慧在哪?輕重緩急取捨很重要。
孩子有需要,因為母親的心是放在這個家庭,馬上就可以幫助他,這是教子。再來是相夫,先生在工作當中也會有些不如意,會有些無奈、情緒,假如憋在心裡,久而久之整個身心狀況就不好。當我們今天看到先生走進門來,臉一看臭臭的,這個時候假如太太說,回家裝個臭臉幹什麼?先生馬上:那我出去!但假如這時候太太馬上很敏銳,察言觀色:坐,我先給你倒杯水。水就拿過來。我今天聽了兩個笑話,我講給你聽。講講講,先生稍微嗯兩聲,這個氛圍起來以後,「有什麼不高興的,講給我聽」,先生就開始講。這個時候太太馬上說「我就知道你以後會有大成就,因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麼給他鼓勵一下。「沒問題,我支持你,心放寬一點,事情就過去了。」幾句柔軟的言語,很可能先生在事業當中的瓶頸就突破了。所以,太太的角色太重要了。
但這些工作假如都不做,那先生不知道在想什麼,孩子也不知道在想什麼,這個家會變成什麼?所以我們看到「和而有別」,別是別在承擔的任務、承擔的工作不一樣。但是和從哪裡來?這個和就是時時看到對方的付出,先生感謝太太,太太感謝先生的不容易,自然就和氣了。而這個道理,其實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當我們在公司裡面、在單位裡面也要有這樣的心境。比方說一個公司裡面,可能有業務、有內勤、有銷售部門,他跑外務的。怎麼我講錯了你們也是好像很認真聽,我剛剛是講內務是嗎?諸位老師們,有錯你們一定幫我提出來,因為我是趕鴨子上架,常常會有錯誤。
我以前在海口的時候,有一次講課時間快趕不上了,海口有個交通工具就是坐摩托車,我戴上安全帽,坐摩托車不會塞車,很快的到了講課的現場。我連做其他事的時間都沒有,直接快步踏上講台,剛好七點開始,我這麼一講,兩個小時講完了。鬆了一口氣,走下來,走到化妝室去,一走進去看到鏡子裡面有一隻公雞。因為坐摩托車,頭髮都吹得翹起來。我馬上走出來對著我們同仁說,我講兩個小時當公雞,你們都沒告訴我。諸位朋友,人家都不告訴我們是結果,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我們平常做人太刻薄,人家都不敢給我們提意見,所以這還是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人再怎麼厲害,也只能看前面、看左右,後面看不看得到?看不到。假如現在後面有個人拿著榔頭要往我的頭敲下去,今天都還沒站起來,站起來活動活動。假如後面有個人拿著榔頭要敲下去了,這個時候會發生什麼事?你們居然沒反應,你們還有良心嗎?會怎麼樣?你們會說危險,是吧?我突然聽到你們喊危險,我馬上跳開,他就敲不到我了。所以人很大的福分,「福在受諫」,人再怎麼樣也很難看到自己的臉上面有污垢,還得要別人提醒你,你才不會丟臉。丟臉事小,做出來的行為讓人家指指點點,讓人家瞧不起,那更嚴重。我怎麼講這裡來了?
剛剛講到跑外務的,跑銷售的,這就好像分工不一樣,一個是顧家,把家裡面這些手續都弄好,工作做好,一個是出去外面努力奮鬥,創造企業的發展,彼此都是盡心盡力。但現在問題來了,外務就說我外面比較辛苦,內務就說你沒有我做不成,兩個都覺得他才有功勞,他才有辛苦,內外就不和。所以家如是,單位亦如是。跑外務的買些好吃的回來:謝謝你們,就是因為你們都做得這麼好,我們在外面才輕鬆,才沒有後顧之憂,感謝你們。這麼一感謝,做內勤的人就覺得受肯定、受尊重,他支持力度更高。互相瞧不起,到最後天翻地覆,互相感恩一團和氣。做內勤的人也時時感覺,這些跑外務的人還要看那麼多人的臉色,刮風下雨都得出去,我們也感念他們的付出。
以至於同仁心情不好,很鬱悶,走進單位裡面來,我們也要察言觀色。看到了,伸出友誼的雙手引導同仁,算了,量大福大,你就別跟他計較。很可能同仁之間常常這樣相勸,常常這樣互相關懷、互相引導,整個公司的氣氛都是比較祥和,家和萬事就興。假如我們看到同仁很難受,發脾氣,家裡面出了一些事情,我們都不主動去關懷。彼此縱使在同一個單位也不親切,疏離感也會很強,甚至於這種疏離感強到上班都有恐懼感。當然一個單位的溫馨的氛圍要經營得好,也是要領導人君仁臣忠來帶。所以在君臣關係當中,「上則恩賜有嘉,下則鞠躬盡瘁,禮行於君臣矣」。真正領導者愛護,這個愛護不只是關心員工個人而已,甚至能關心他的家庭,關心他的下一代,那下屬會非常感動。
其實我們常常想到,幫助人,去捐錢給一些貧窮的人,這是一個助人的方式,但是這助人的方式很難長久;長久真正讓人脫離苦難,那得要他們自己的思想改變。真正的窮不是經濟的窮,人沒有志向那是真正的窮,沒有責任心,他就不會去上進,那就變成扶不起的阿斗,你愈幫他,他愈依賴。有很多從事慈善事業的朋友就跟我們交流到說,奇怪了,我們幫助最多錢的地區反而最不感恩。他們也很納悶。後來我們舉《孝經》裡面的話跟他們交流,「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他連他的父母都不懂得孝敬,他怎麼會感恩你?他怎麼會感恩國家?所以真正的救濟還得從教育下手,才能走得長久,一個人的福分也要靠他自己的心去耕。
而一個企業家假如今天員工一、兩千人,很多年輕人來了,他們對人生的價值觀都還懵懵懂懂,這個時候能引導他到倫理道德的路上來,那真的是利益了多少的家庭,這是真正功在社會。把仁愛心都傳給他們了,他們的家庭會經營得很好,他們會給社會一個好的榜樣。還是我們把這一、兩千個年輕人帶到欲望的追求裡面去,不懂得孝順父母,那我們面對跟員工這分道義就沒有盡到。所以一個企業主,底下有這麼多部屬,真的是可以給社會莫大的幫助,很可能這一千多個孩子懂孝以後,安了他一千多個家庭。所以,企業家在這個時代是最能夠做好事,修功德的。
禮的重要性,我們從整個五倫的狀況可以感覺到,父子、夫婦、君臣。現在跳槽那麼多,甚至於賺了錢捲款潛逃,不顧這些員工死活的,都是因為君臣之義這個禮忽略掉了。包含朋友之間的道義,朋友跟朋友之間應該是互相切磋,互相提攜。朋友之間言談都是不談這些邪知邪念,都是談倫理道德,這才是盡了朋友之間的道義。我們還沒學以前,跟朋友聚會的時候,談的內容都是什麼?我們常講,我這個人可有道義了!假如真正明白道理,這個話太汗顏,自己差得太遠了。朋友叫你你就去,就叫道義?朋友叫你去喝酒,去不好的場所,那哪是道義,你把他引到墮落的方向去了。甚至於他的親人、他的太太想到你就咬牙切齒,我們哪有盡到道義?朋友之間能夠共同成長,能夠如切如磋,能夠互相成就彼此的德行,這叫朋友的道義。兄弟之間能夠長幼有序,兄友弟恭,這也是盡兄弟的禮。所以禮不可廢,從我們開始力行這些禮,能夠把禮重新在我們社會復興起來。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