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一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六十集) 2008/1/26 台灣桃園孔廟 檔名:52-180-0060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說到信,最重要的是不欺騙自己的良知,不欺騙自己的信用。這不單是言語的信用,而是我們的心已經起了這樣的心願,我們終極一生好好去努力,不要放棄。我們有這樣的人生態度,對自己曾經內心許下的承諾,都能堅持找方法去突破,那有這樣的人生態度,就好像孟子說的養天地浩然之氣。對於家庭,對於社會、民族,我們應該承擔什麼樣的歷史使命,我們絕不逃避,直下去承擔。說到這裡,就想到一位女校長的那段話,「社會愈亂,我們愈應該要站出來,沒有難不難做的事,只有該不該做的事。」我們要守住這分忠信,來對待我們的家庭、社會、民族。
在春秋戰國時候,我們很熟悉的一個忠臣,愛國詩人屈原,他在他的文章當中寫到,「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的心已經知道這是該做的事,這是善事,縱使它有九死一生的困難,我都不後悔勇往直前,義所當為。雖然這條路很漫長,但是不管有多少的挑戰,我都會用盡心力上下求索,這個索就是找出解決的方法。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些聖哲人的心境,都是相應的,他們不會畏懼任何的困難,甚至於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個明知不可為,不是真的沒有辦法把事情做好,而是他很可能不是一代人能夠扭轉過來。可是雖不能在自己這一生看到成果,但是卻無怨無悔的奉獻一生,因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現在為家庭、社會,所播下善的種子,很可能是我們離開以後,才看得到開花結果。也由於看不到開花結果,還能始終不渝的去做,才顯得那分可貴。而孔老夫子就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而從此以後,兩千多年來所有家庭的幸福,所有社會安定、朝代的昌盛,都離不開孔子的教誨。
我們信願已發,就是「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這次到馬來西亞去,除了校長職工會組織,六百多個老師的課程以外,我們在另外一個地區麻坡,也有當地有心的華人成立了一個中心,教育中心也要來推廣傳統文化。也有五百多位老師,還有家長、各行各業的人來參加,讓我們感到真是德不孤,必有鄰。在這五天的課程當中,有一天的上午排的課程是五百多個參與者,一起到麻坡去撿垃圾、撿紙屑。那五百多人浩浩蕩蕩,兵分多路去撿,居然還有記者跑來拍照。而在撿的過程當中,我們要讓所有孩子,包含我們的學生,看到我們不是說而已,而且要真正去做!一定是要身體力行來感動他人,所以大家真的是撿得不亦樂乎。其中還有個拿督,算是馬來西亞的一個爵位,是有身分地位的人,他還撿得特別的認真,都衝到最前面撿得特別積極,我們看得都很感動。
而且他上完那幾天課,對著我們說「我是住在檳城,不能只有麻坡成立教育中心,我檳城也要來成立一個。」真的,這個文化道德復興工作,不能只有一個點、兩個點,應該讓有識之士團結起來,能遍地開花。所以後來我們在撿的當中,我是被分配到海邊去撿,突然我遠遠的看到,在海邊都有紅樹林,看到那些樹木,奇怪,因為我們去的時候是耶誕節。這些樹怎麼被裝成耶誕樹?因為我遠遠看有紅色、有黃色,還有綠色。後來愈走愈近,突然明白到原來不是耶誕樹,而是我們人丟出去的垃圾,又被海洋給推回來,然後那些塑膠袋都掛在樹上。諸位長輩、朋友們,其實人生所遇到的情景,都在啟發我們,一切的結果它都有原因存在。我們從這裡看到,就像曾子說到「出乎爾者,反乎爾者」。這句話現在被用錯了,出爾反爾好像是說話沒有信用。它本來的意思是你講出去的惡言,總有一天會回到你自己身上;你所做的壞事,總有一天也會回到自己的身上。
大家很冷靜的去看我們現在的狀況,我們今天動了殺機,要去殺死很多的昆蟲,用一種農藥,甚至於要用兩種、三種來殺,殺到最後,昆蟲死了沒有?沒死。你要牠斷子絕孫,牠偏不要,牠有求生的意志,牠基因突變,你愈殺愈殺不了,後來要噴兩種、三種藥,最後誰斷子絕孫?自己。我沒說,你們說的。你看這麼多農藥,我曾經看幾年前的報導,我們台灣同胞,每年每個人平均吃到的農藥是二點七公斤。大家現在想個景象,我的面前擺了二點七公斤的巴拉松,然後我對著大家說,來,乾一杯!這一吞下去就死了。我們現在是慢性中毒,吃這些毒素,難怪現在癌症的年齡愈逼愈近,現在連十多歲都有人得。這都不是偶然,都是我們對於萬物的毒害,回到我們自己的身上,我們用了多少荷爾蒙,我們用了多少抗生素,我們用了多少逼迫這些萬物來成長,那都不是道法自然,把牠們逼得真的,過得都不是畜生的日子。
牠們應該也是,你看以前的豬,都能夠在田園當中嬉戲的;那個雞,我們小時候的雞,牠都可以在那裡悠遊的成長茁壯。結果現在牠們一出生,嘴巴也被剪掉了,然後住的就是一個沒有辦法轉身動彈的地方。所以這個我們對萬物這麼樣不仁慈,但那一個殘忍也會回到自己的身上來。所以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禽流感,這麼多動物傳染這些病毒來?這都不是沒有原因的。天道好還,我們今天要贏得廣結善緣的人生,首先我們要善意對人,所以人算不如天算。我們今天所有善的存心、善的行為去付出、去奉獻,這些善的力量也將回到我們的自身,甚至於會回到我們的子孫,這叫福佑自己的後代子孫。真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走在馬來西亞,感覺到馬來西亞華人對於自己祖宗、聖賢人的教誨,盡心盡力的承傳,他們有對祖宗、聖賢一分道義,一分信念。我們不管是在大陸、還是在台灣的炎黃子孫,都應該向他們學習才對。我們對自己的信諾守信,同樣的,我們起了信諾對別人,我們也不能違背。
在春秋時期有個賢者叫季札,這個季札他有一次出使魯國。他是代表吳國出使魯國,過程經過徐國,他跟徐國國君交談得非常歡喜,徐國國君一直盯著他身上的佩劍,很喜歡他的佩劍。季札在察言觀色,了解到對方的心意,他在心裡起了個念頭,我從魯國回來以後,要把這把劍送給徐國國君。因為出使,這個佩劍是代表身分,不能現在送給他,這樣對魯國就失禮。後來完成外交任務了,回到徐國,發現徐國的國君已經去世了,他到徐國國君他的墳前上香,祭拜完之後,就把自己的佩劍掛在墳墓旁的樹上。他的僕人非常驚訝,「主人,今天你根本就沒有承諾要把劍給他,而且縱使你承諾,他人已經去世了,你也不用再守這個承諾。」當下季札說到「始吾已心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我一開始就已經承諾給他了,怎麼可以因為他死了,而違背我的良心,違背我的信諾!季札是連自己起的念頭都要去守信諾,絕不因為對方已經去世。這些聖哲人確實演出了,一場一場感動我們心靈的好戲。
包含在古代女子都是非常重視誠信、信義。在漢朝有位女子她叫陳孝婦,從這個稱呼我們也知道,從漢朝以後,多少人因為她的孝行而感佩。她十六歲嫁給了她的先生,她的先生過不久必須去參加戰爭,臨行前交代她,希望假如他回不來,能好好照顧他的母親。這位女子答應了,後來先生陣亡了,她隻身一個人照顧自己的婆婆,生活非常的辛勞。後來她的婆婆看她才一、二十歲,這樣照顧她也不知道要照顧到什麼時候,婆婆也很捨不得她,之後就命令她去改嫁。後來她堅持不改嫁,甚至於她跟婆婆說,「我今天已經答應了我的丈夫,假如我棄託就是不信,背死不義。」我假如沒有守我的承諾,就是不守信,而且先生死了,我背著他已經死了,而不去盡我這分心,那就是不講夫妻的道義。
所以當下她的婆婆非常感動,也就不再勉強她。後來她照顧她的婆婆,到她婆婆八十四歲,她婆婆才離開。後來為了辦好她婆婆的喪事,她連僅有的田宅都賣掉了,我們都可以感覺到她那分至孝的心,完全沒有為自己著想。可能世間人還會講講閒話:你看她照顧完婆婆,田宅就是她的。她連田宅統統都為了辦好後事一個都不留。諸位長輩、朋友們,她吃不吃虧?這樣的孝子來生會是大福報之人。而且不只是來生會有大福,她這一生,因為至孝感動了當地的官員。後來官員把她的孝行報告給了皇帝,那個時候是文景時代,皇帝聽了非常感動,因為皇帝本身就是孝子。
我們都知道,漢文帝為了侍奉好她的母親,把病治好,三年照顧她母親,親奉湯藥。這句「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就是漢文帝的孝行。這幾天我們是從二十二號到二十七號,辦六天的「大專幸福人生講座」,有一百多個大學生來參加,我們也很欣慰,這麼多大學生也是很重視自己道德修養。而其中有個同學就提到,「老師,你們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怎麼又說藥先嘗?」他可能是想說,藥先嘗是全喝下去。所以現在的孩子,沒有真正去做過這些事,這些道理可能都空想,甚至想錯了。這個藥先嘗是怕這藥太燙了,燙傷了父母的舌頭,甚至是嘴巴,所以是先試試溫度,不是真的把藥喝下去。相同的,現在怎麼教孩子藥先嘗?現在很可能父母是吃藥丸,可不可以吞下去?就不行。這個時候是告訴孩子,是端杯開水溫度適中,不要讓父母給燙傷。
所以很多人說《弟子規》有很多句子,跟現代的社會狀況不大一樣。我們領受經文,要領受它實質的精神意義,然後把這精神用在現在整個家庭、社會狀況。縱使是四、五千年的經句,絕對都能用在我們現在整個狀況,而且用得非常的好。我們的傳統文化,就好像一棵五千年的大樹,雖然它歷史悠久,但是它每年都發新芽,新芽都是適應當時候的天氣、空氣、溫度,自然長出新芽來,所以是亙古彌新。後來漢文帝嘉獎這位陳孝婦,頒給她四十斤的黃金。大家不要重點都移到黃金去,精神才重要,黃金是會花完的,但是這個精神已經在我們這個民族,鼎立了兩千年不衰,這是無價,而且榜樣會被她的子孫世代流傳。一個人有真德行,他那個福分遲早會興起,人不要怕付出、怕吃虧。很多時候我們在講解這些故事,現在的人會說,那都是古代人做得到,現代的人做不到。所以說實在的話,一個人不肯做,真的可以想一百個、一千個理由。而我們接觸到的,確實有太多的人,同樣做到這樣的心境。
在東北有個農村婦女,她的名字叫武秀君,她的先生意外死去了,而她的先生本身是經營一家工程公司,負債一百多萬。這個時候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勸她:妳趕快找個人嫁,算了,反正那是妳先生負的債,跟妳沒有關係,妳先生已經死了,這個責任不用負。或許我們聽到這些話,我們用這些話來安慰自己,我們不去負這個責任,但事實上可能我們這一生,都不可能再問心無愧、坦坦蕩蕩的過日子。我們肯去面對它,才能有真的正大光明的人生。甚至於是這個武女士的父母,她的兄弟姊妹都幫她找好了另外一個男人,「妳現在去嫁給他,他的人品我們都考核過了,而且經濟收入也不錯,妳就嫁!」都幫她安排好了。好,諸位朋友們,嫁不嫁?不嫁。好,我們掌聲鼓勵這些我們女同胞們這麼有情義,她後來沒有嫁。她的孩子有個是念小學,一個已經在當兵,先生去世的消息,她不敢告訴她在軍中的兒子,怕孩子受不了,而且又擔心他的母親,孤兒寡母這個日子怎麼過?一個母親深怕孩子擔心,自己完全承擔起了這樣家庭的厄運。
後來她決定要幫先生還這筆債,自己又是個農村婦女沒什麼能力,她自己認真的學習,把這個公司給接下來繼續做。大部分的員工都跑光了,但是她一一的去跟員工講,她下定決心要把事業做下去,要還債。而且還主動的去找所有的這些債權人,她告訴他們,「你們不用擔心,我一定會還你們的錢。」真的,把那分誠意讓對方感受到,其中有一筆錢二、三十萬是給銀行借的,而這筆錢借的時候,都是銀行的幾個朋友幫他做擔保。當這個武女士出現在銀行的時候,這些擔保人對她說,「妳別擔心,那筆錢,我們都已經幫妳墊掉了,畢竟妳的先生遭逢不測,這個我們也是表示哀悼。」當武女士聽到這些朋友都已經幫她墊了,感動得跪下來感謝他們,說「這筆錢我還是會還給你們。」真的,這些朋友看到一個女子這麼有擔當,對她都非常佩服。後來她的誠心,感得當地一些公家機關,都把工程給她做。萬事起頭難,她一開始要做的時候,連自己的父母親人都不看好,甚至都不協助她,她咬緊牙根的幹。
有一天她的小兒子在校園裡面昏倒,她急忙趕到醫院去看她的孩子,她的孩子一看她進門,身體很虛弱,她的孩子因為已經長期營養不良昏倒。那孩子為什麼長期營養不良?因為孩子看到母親為了還父親的債,這麼樣的辛苦,孩子很感動。自己每天省吃儉用,一天省個幾塊錢,省到今天省下了二百一十八塊,結果身體也受不了。當孩子看到母親來了,都沒有想到自己的身體難受,馬上握著兩百一十八塊錢,放到自己母親的手上,對她母親講「媽媽,妳趕快把這筆錢拿去還債!」孩子不知道母親到底要還多少錢,但這孩子被母親的信義感動,也盡其所有的支持他的母親。當場母親忍住淚水,而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知道了這件事情,他們主動的站出來,不願意再看到孤兒寡母在那裡獨自奮鬥,得到了兩邊家庭的支持,她的整個工作事業愈做愈好。
三年過去,就在她先生的祭日那一天來了很多的債權人,不是來討債的,是來對她的先生表示敬意。他的太太回想到,我的先生一生是最守信義的人,曾經他的員工因為回到家鄉,家裡面要辦喪事都沒錢。我的先生為了支持他們,把自己公司的用具賣掉一些,寄錢給他們,對自己員工這麼講信用。現在我先生去世了,我不願意他受到世間人的誤會、世間人的毀謗,我希望守住他一生的清白。我們現在聽起來,可能很難了解到她的不如意,因為其中有個債權人有一天來找她,「你先生欠我十一萬,我現在沒有這十一萬,我的公司也要破產,拜託妳,能不能還給我?因為我看了一下,妳公司的這些用具,賣一賣應該也差不多有這個數。」可是武女士想,我所有的東西賣完了,我這個公司也辦不下去,可是看到對方苦苦哀求,最後她決定把自己僅有的房子賣掉,來還這筆債。賣完以後,她就跟孩子就是租著很矮小的房子繼續生活。所以這些點滴都讓債權人感動,也讓這一方的老百姓、官員感動,最後大家奔相走告,只要有生意都來找她們。她們的這筆債務,在五年之後完全還清。她的大兒子當兵回來知道這一切,流著眼淚跪在自己母親的面前說到,「母親,讓妳受苦了。」
所以我們中華文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精神,現在都在我們社會的各個角落,繼續承傳下去。不只對自己的另一半信守承諾,我們甚至於對於小孩都信守承諾。在漢朝有個讀書人,叫郭伋,他在做官的過程當中,常常巡視一些他負責的地區,遇到一群小朋友一百多個人,看到這個父母官非常的歡喜,親切的問候他。然後對著他說,大爺,您下次什麼時候還到我們這裡來?他算好時間對著孩子們說,下次我是某月某日還會到這裡來。孩子們聽完歡喜的走了。後來郭大人下次到的時候提前了一天,隨眾正準備走入城裡,他說到「我已經跟孩子們說了是明天才到,我不能失信於孩子,今天我就在這野亭子住一宿,明天才進去。」我們感受得到這位郭大人,他連孩童都不忍欺騙,隔天他一進去,發現很多的孩子拿著自己的玩具木馬,都在那裡排一排迎接他的到來。孩子們單純,我們講的每句話,他們都非常信任放在心上,對孩子絕不可失信。
所以整個五倫關係,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我們都不應該失信。在君臣關係當中,我們想到孔明先生,諸葛孔明他答應要出來輔佐劉備,他一生努力了二十多年都不敢有稍有怠慢,稍有閃失,把事辦不好,讓後人取笑他的君王,說他看錯了人。你看那分君臣的信義,讓我們為之動容。甚至於我們看韓劇「商道」,印象很深的,林尚沃他在從事企業,商業的過程當中,他有個都房大爺,有看過「商道」的請舉手?這麼好看的連續劇應該看。我不是鼓勵看連續劇,要看就要把恩義、情義、道義演出來的,連續劇才能看。不是看什麼愛得死去活來、纏綿悱惻,那個劇不要看,愈看心裡愈鬱悶。我的台語講得還挺順的,請大家多多指教,不然有時候在大陸,現在講話都有北京腔。這個母語要學,母語都流露著我們祖宗智慧,祖宗對我們的慈愛,常常遇到一些挫折馬上想到那句,「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你看這個閩南話多好聽,念起來像唱歌一樣。
我剛剛講到哪?所以不能太高興,一高興可能剛剛講的忘了,大家放心我記得。要看好的連續劇,當我們在看「商道」、「醫道」,他們所流露的都是道義人生,都是孝道,都是師道,都是對社會、國家的忠心。我看「商道」的過程,主角林尚沃是東方人當中事業做得最成功,他的成功並不是去跟人競爭,並不是去跟人鬥,而是時時看到別人的需要,看到社會大眾生活的需要,生產能讓人民有更好生活的商品。以至於面對他其他的商團、其他的企業,看到其他的企業面臨瓶頸,很有可能會倒閉,他不只沒有幸災樂禍,還主動的協助這個商團穩定軍心,度過難關。這個時候他整個韓國的商業都是道義相交,互相扶持,這整個商業穩定下來。而不是爾虞我詐、互相爭鬥,鬥到最後誰損失?很可能都是消費者的錢要損失了,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
在這整個戲劇過程當中,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林尚沃先生每次從他方回到自己的家裡面,一見到母親首先就是給母親磕個頭。當我看到這一幕,眼淚掉下來,因為我也是他鄉的遊子。我們都可以感覺得到,我們不在父母親人的身旁,他們都是在掛念著我們。這一個頭磕下去,是感激父母對我們的這分關懷,這分護念。當林尚沃的領導人,他在企業當中他的領導者是洪德銖先生。當洪大爺遇到他事業當中很大的瓶頸,整個企業已經沒有辦法維持下去,他把僅有的財產,給了他的這些跟隨他多年的幹部,讓他們還能做做小生意維持下去,還把林尚沃安排在一個商團裡面磨鍊自己。他自己都已經倒閉了,念念都還是想到自己的下屬,這分信義讓人感佩。而自己的妻子女兒卻租房子,座在很破爛的地方,可是他的女兒並沒有責怪她的父親。
而且他的女兒回想到,她的父親縱使事業曾經做到這麼樣的大,可是父親還是很節儉,還是很勤勞。每天固定都自己拿著斧頭劈材自己燒,她父親深怕自己有了經濟以後,自己安逸、怠惰,每天還是固定的勞動自己的身體,深怕自己好逸惡勞。而且吃都吃得很簡單,每天都是一碗小碗的醬油,在那裡配著吃。這分勤儉的態度深植在他女兒的心中,當自己從一個大小姐,落到現在這樣的貧困,當林尚沃、當他人伸出援手要來幫她的時候,她回絕了。她說我從父親的身上學到,當我還有能力自己生活的時候,我不應該接受別人的幫助,我應該自立自強。後來這個洪德銖先生東山再起,當他走入市集裡面,重新去找回他原來的這些幹部,我們看到這些幹部們一看到自己的老長官,痛哭流涕,按住他老長官的手,高興他的大爺又要出來了,他們那分心情就是一定盡心盡力,再跟隨著這位領導者洪大爺。所以君臣之間的信義,也是演得非常好。
一開始有跟大家提到,我們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這位侯董,他年齡不大,才四十多歲。可是我從他的員工的口裡,可以感覺到,他員工對他非常的佩服,非常的信任。那時候我要坐飛機回安徽廬江,在車上是他們一位高副總開車送我。這個副總回想到,他說以前我還沒有上《弟子規》,傳統文化的課,我都覺得自己很孝順,都覺得我拿回家裡的錢比我其他兄弟姊妹還多,我挺驕傲的。甚至於拿錢的時候,都怕兄弟沒看到,都特別要兄弟到的時候才拿出來。這不是孝敬,這是虛榮心,他現在很能反省自己的存心。然後也反省自己在工作過程,有什麼好的表現,都急著要去給領導邀功。這應該是本分,應該是道義,不是急著去邀功。後來他自己學了以後,還上台去對他的太太表示道歉,他說到「太太這麼辛苦,把家裡照顧得那麼好,我卻連孩子的一件衣服都沒有洗過,都沒有分擔我太太的辛勞。」說完就給他太太道歉、鞠躬。
後來高副總下台來,他的太太主動上台,對著底下的朋友說到,「我整個結婚的過程,這些親朋好友都跟我說,妳嫁了一個好老公、好先生;從來沒有人對我先生說,你娶了個好太太。」她說到這裡就說,「我做得太差了,我先生做得好,所以我今天要感謝我的先生,也要給他道歉。」她也給她先生一鞠躬。我們坐在底下,看到了這對賢伉儷這麼好的表演,所以在機場,我就跟高副總說到:下一次來,我要邀請你們夫妻來講夫妻關係。其實大家要了解,我已經撐很久了,又沒結過婚,常常跟人家談夫妻關係,大家可憐我,你們要把你們的好戲講出來,真誠的流露給大眾好的啟示。高副總說到自己的董事長,他說我的董事長從來沒有發過脾氣,修養非常好,很奇怪,他脾氣這麼好,可是我們都很怕他。我們從這裡就體會得到他那分給下屬的信任,給下屬的威嚴不是凶出來的,而是道德的威嚴。所以真的德者本也,要讓人信任、讓人佩服,不是去求來的,是自己做出來的。
而在歷史當中有很多朋友關係,也都是非常重信義,包含朋友,像在古代有個讀書人朱暉,他在太學裡面讀書,有個同學叫張堪。張堪只是對他說了一句話,「我假如以後有什麼不測,我希望把我的妻兒付託給你。」當下朱暉不敢答應,因為責任太重了,後來張堪去世了,朱暉真的去接濟協助他的妻兒。朱暉的孩子很好奇,「爸爸,我從沒聽過你有這個朋友,為什麼你來幫他這麼大的忙?」他說到「孩子,我跟他確實沒什麼交情,但是因為他曾經跟我說過,他很信任我,希望把妻兒付託給我,當下我聽完他的話,我已經在內心把他當我的朋友了。既然我在內心把他當朋友,他有難,我就應該盡這分朋友的道義。」我們效法古聖先賢這些榜樣,希望在我們的家庭,在我們當前的社會,我們自己的企業,我們自己的公司團體,我們也把這分信義演出來,感動我們身邊的每個有緣的人。讓我們一起走在仁義禮智信的人生大道當中,問心無愧,留取丹心照汗青。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