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學習系列演講一 承先啟後 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五集) 2007/7/8 台灣桃園孔廟 檔名:52-180-0035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每次我們跟至聖先師孔老夫子行禮,腦海裡都會浮現夫子的教誨,剛才剛好想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這段話是提到,共學就是在一起學習,像我們現在一起在這裡交流,這是共學。可以共學,但學完之後不一定會照著這樣的道理、這樣的正道去走。所以適道是學了以後真正去力行,這是學問第二個階段。立,行道了,可與適道,未可與立,雖然我們在立身行道,但是在遇到境界的時候能不能屹立不搖?可能到時候就晚節不保,這就沒有到立的境界,這又是學問的第三個境界。可與立,他真的能屹立不搖,他時時都記住老師的教誨,但他不見得能夠權變、權通,通權達變是學問最高的境界。
我們可以從一些歷史上的典故,去感受到學問確實有次第、有境界。我們也可以透過,在自己人生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去觀察,我們的孝道是做到什麼境界,我們的信用、我們的禮貌這些方面的態度,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我們是在學、道、立、權哪個境界。像我們很熟悉的在戰國時代孫臏跟龐涓,他們是跟同一個老師學的,這是共學,但是出來以後,完全走的是不同的道。孫臏他比較正直,龐涓他就非常的險惡,這是不同道的。走在同樣的正道當中,假如遇到國家危難,這個時候很多人就很難保持他的節氣。在唐朝發生安史之亂,安祿山的軍隊很快的就把一大片的江山都打下來,那些投降都是讀書人,他們就沒有能夠屹立住他的氣節。其實我們也冷靜來看看,我們從小也都學習倫理道德,那我們在面臨現在社會的一些現象、一些風氣,我們自己有沒有守住這些道德、這些原則?我們要守得住,這一生才能夠問心無愧。我們的孩子現在有沒有這種氣節?這都是值得我們老師、我們父母,應該要去感受孩子現在的人格狀態,有沒有缺乏這些氣節的教育。
我記得到北京一所大學去講課,講了一陣子,有段時間剛好要到海外去講學。所以我就隔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又到了這所大學去講課。學校的老師就很緊張,他就跟我說到,他說蔡老師,我們給孩子上這些倫理道德的課程,真的像救火一樣,不能延遲。他說才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學校有找其他企業界所謂成功人士來講課給學生聽。我們要很冷靜,請問現在所謂成功人士,成功兩個字它的條件是什麼?一般都覺得好像錢賺得很多就叫成功。結果請這些錢賺很多的人來到校園裡面講課,一上台就對底下的學生講:諸位同學們,這輩子你們假如想要事業很成功的話,首先要把道德兩個字放下,只要不殺人、不放火、不犯法,什麼都可以做。這位老師坐在底下是如坐針氈,但讓他更驚訝的是,當學生聽到這番話之後,底下是響起熱烈的掌聲。你看我們現在孩子,廉恥心的根基有沒有紮下去?這個廉恥的心對一個人人生太重要,沒有廉恥的心,生活就會跟禽獸一般。所以我們孩子的德行,能否在現在面臨一些社會的誘惑,能夠屹立不搖,這是我們為人父母、老師一定要注重的重點。因為假如這個根基不牢,他可能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可與立,未可與權。在一個比較混亂的時代,有個讀書人他被朝廷聘他當官。一般讀書人覺得在亂世當中,政治比較不清明,他不願意為一些只為了自私自利的這些政客做事情,所以一般在亂世,讀書人比較會隱退。這個讀書人當人家聘他做官的時候,他笑得很開心。旁邊的人看他笑,這些他一起研究學問的人看著他笑,就很難受,說我看錯人了,他還是那麼喜歡貪利祿,就不想跟他結交朋友,都離開他。後來這個讀書人的母親去世了,他就辭掉工作從此沒有再出來當官。他之前的好朋友,看到他後來都不出來當官,他就馬上感受到原來他當初那個笑,不是因為自己有了官位而笑。是因為他還有個老母親,他總不能自己守氣節,然後給老母親餓個半死,他不願意這樣對待自己母親,所以去當官。但是等到母親去世之後,他就從此守他的氣節沒有出來。這是懂得會權變,我們在權變當中就是能夠顧及到大局,顧及到整個身邊的人,這是很高的智慧。
比方說孝道也是要權變,我們一提到孝道,大家都會想到曾子很孝順,宗聖曾夫子。《孝經》就是曾子請教夫子,然後夫子講述出來很精闢的一本經典。曾子侍奉自己的父親非常的恭敬,父親吃飯的時候都是在一旁侍候。然後父親喜歡吃,吃完問曾子還有嗎?縱使沒有了,曾子都會說有,然後趕快去弄,他歡喜父親喜歡吃。父親喜歡吃紅棗,有一種紅棗叫洋棗。後來父親去世之後,他再也不吃洋棗,因為他一吃就想起父親,心裡就難受。所以非常孝順,以至於跟母親都是達到母子連心的那種心境。
有一次朋友來他們家找曾子,因為曾子上山砍柴,也不知道怎麼找到他。當下他的母親看到這麼多朋友來找他,其實以前的古人都非常厚道,都很為人著想。曾子的母親想,這些朋友趕來找曾子,走路有的都走十幾天,甚至還有上月的都可能有。人家已經走得那麼辛苦,就非常不忍心再讓客人朋友等,當下就咬自己的手指頭。這麼一咬,曾子的心馬上覺得絞痛,深怕家裡有事,就趕緊回來。一回來才知道母親是為了讓他趕回來,所以咬了一下手指。諸位朋友,我們父母身體不舒服,我們感不感覺得到?父母有什麼需要,我們感不感覺得到?其實這種母子連心,是每個人的天分,每個人都有的能力。但是我們假如自私自利,自我太重了,這樣為父母、為他人的這種敏感的能力,就慢慢消退下去了。我們看到這些古聖先賢他們的風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明德、都有本善,都達得到他們這樣境界。只要我們能效法他們的德行、孝心,我們這些能力就可以回來。
曾子他這麼樣的孝順,但他有沒有達到權變的能力?有一次他在幫父親鋤地,鋤著鋤著不小心把瓜的根給鋤斷了,這個瓜的根鋤斷,整個瓜藤都沒用了。父親看到,一下子情緒上來,就拿了一個很粗的棍子就要打曾子。諸位老師,這個時候您會怎麼做?這個時候要不要乖乖的趴下來:父親,您就打吧!一說到這裡大家的腦海裡浮都現什麼?浮現爺爺奶奶拿著一個小棍子,然後我們就在那裡滿屋子跑;還是爸爸媽媽拿個小棍子,我們滿屋跑。讓父母、讓長輩跑得氣喘噓噓的,我們還在那裡覺得很得意,這就很不好的榜樣,很不好的行為,錯的要承認錯誤。曾子很恭敬,他覺得自己錯了,就很恭敬的在那裡等爸爸處罰他。父親因為看了一時間火氣比較大,就一下打下去,用力過猛,就把曾子給打昏。然後曾子就被扛回家裡,躺了一會,後來甦醒過來。
諸位朋友們,當你剛被父親打昏了,然後當下醒過來第一個念頭,或者第一件事會做什麼?看大家的反應,好像都沒什麼經驗,挺好。當下醒過來,那一定是很痛,可是曾子完全沒有顧及到自己的痛,他一醒過來馬上引吭高歌,唱起歌來,而且唱得很大聲。大家想想,曾子為什麼要唱歌?他一醒過來馬上是想到,父親在這個當下一定是非常焦急,失手把自己兒子打了,也不知道多嚴重,現在一定是非常恐慌的狀態,非常擔憂。所以一醒過來,曾子馬上高歌,他父親一聽到:沒事了,精神還不錯!父親馬上就能夠釋懷下來。這裡就可以感受到至孝的心境,完全不顧自己,只想著父親,只想著母親。又到父親的跟前,事後他做些事讓父親看,原來真的沒事。等父親整個表情都已經放鬆、和緩了,這時候曾子才離開父親的跟前。
大家聽到這,曾子孝不孝順?很孝順。結果這個消息傳到孔夫子那裡,夫子就對著大家說,叫曾子不用來找我了,他不是我的學生。夫子的話就傳到曾子那裡,諸位老師們,諸位朋友們,假如你是曾子,你做了這麼孝順的事情,老師說你不是我的學生,你不要來見我了,當下我們的心情是什麼樣的狀態?這都是我們的學處。我們現在面對老師、面對父母、面對長輩,意見不合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自己對,甚至於會頂撞。曾子做的,一般人看都很孝順的行為,他也不知道他哪裡錯,但是只要老師說他錯,他就接受老師說的。畢恭畢敬的,自己主動的到老師那邊去請益、請教:老師,我一定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對父母的孝,對老師的恭敬,在這個故事當中流露無遺。為什麼曾子在《論語》裡面是說「參也魯」,曾子是駑鈍,素質比較不好。但是為什麼他是宗聖?宗聖是得其心法,得其法要叫宗,是非常有成就的聖人,這就是我們要去體會到的關鍵。縱使素質不是很好,但是只要有孝敬的心,只要有曾子那種對待學問的態度,對待父母、老師以及人民這種正確的態度,我們這一生也可以有很高的成就。
後來曾子非常恭敬的詢問老師,弟子到底哪裡做得不好?孔子就說,你父親在盛怒之下,拿這麼大的棍子打你,假如失手把你給打死了,你不是陷父親於不義嗎?你看你死了誰最傷心?當然是你的父親、你的母親,而且會傷心一輩子。所以你要懂得權變,「小杖則受,大杖則走」,小棍子在那裡好好承受,打完之後,記住不要再犯。大棍子就要趕快怎麼樣?溜之大吉,這個時候要懂得趕快先跑。這就是孝道當中還是要懂得權變,比方「父母教,須敬聽」,父母在教訓我們的時候,我們恭恭敬敬在那聽。結果你父親在罵你的時候,愈看到你火氣愈大,這個時候你要會權變,就先離開現場,可能他火氣才能下來。一想到父母教須敬聽,硬杵在那裡動都不動,可能到時候你父親會罵到心臟病都上來。所以權變是很關鍵的。權變的境界我們都可以去體會,所謂「慕賢當慕其心」,我們從這幾個例子去感受一下這些聖賢人的心境。
剛剛也跟大家提到,曾子有很高的境界,在《論語.泰伯第八》裡面,連續有五句都提到曾子,也是曾子的教誨。其中在「泰伯第八」第三篇裡面,「曾子有疾」,曾子生病了,病得很重。諸位老師們,諸位朋友們,我們生病生得很重,當下腦子裡在想什麼?很可能痛得爹娘都叫起來了。但是曾子病那麼重的時候,他是想到什麼?他是想到趕快把學生找過來,找過來做什麼?趕快跟學生講,「啟予足,啟予手」,你們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腳,毫髮無傷。因為夫子在《孝經》裡面教導曾子,「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樣的教誨,曾子聽了之後終身奉行,他時刻不敢傷害自己身體。孝子的心境真是一舉手一投足都非常小心翼翼,不願意因為自己的身體受到損害,而讓父母難受、擔憂,所謂「身有傷,貽親憂」。孝是文化道統的大根大本,曾子把它演出來了,以身教來教導學生。
曾子臨終的時候,他時時想的是父母、是老師。把學生找過來,就是為了要把老師承傳的道統、智慧不能斷在自己這一代,一定要再承傳下去。這就是我們去體會一個聖人他那種心境。當我們時時都想著,我們要用我們的行為去表演,去承傳古聖先賢的傳統文化、智慧,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謹慎,就會要求自己不可放縱,要時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所以有把老師放在心上,有把承傳道統放在心上,這樣的人道德、學問的提升就會快。所以,孝敬的心是把一個人明德開顯,最關鍵的心態,關鍵的兩把金鑰匙。《弟子規》最前面的兩篇,就是教孝敬,「入則孝,出則弟」。
我們看到曾子對自己身體的那種謹慎,也可以體會的到生個病,可能讓父母煩惱、擔憂一個禮拜、兩個禮拜。而他對於身體都這麼謹慎,對於自己的德行就更加的慎重,因為生病是擔憂一兩個禮拜。但是行為偏頗,觸犯法網,或者有損名節的話,那會讓父母終生抱憾。那絕對是一個孝子不願意發生的事情。當我們到孔廟來參觀大成殿,走進大成殿裡在曾子的神位面前,我們要遙想曾子這些風範。這個時候冥冥當中曾子會庇蔭我們,這叫神交古人。一想到這些聖賢人,我們生慚愧,我們好好努力用功。這是孝可以權變。
悌也可以權變,我們在《弟子規》當中,「出則弟」提到,「財務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財務輕,兄弟之間不要計較財物。但是這要懂得權變,不要大家一回去,說不要計較財物,前幾天弟弟才要給我借錢,好,借給他!結果弟弟是個賭鬼。借不借?不能借,借了不是等於害他嗎?所以權變的關鍵,是真的把自己自私自利放下來,去體會到對方的心,體會到怎麼做才能真正利益到對方,利益到親朋好友,這時候就會權變。有一對兄弟叫趙彥雲、趙彥霄,是兄弟。弟弟趙彥霄他是比較有道德學問,他的哥哥就比較奢侈。兄弟一起經營事業,哥哥揮霍得很嚴重,弟弟就提出來,說我們還是分家產吧!以前讀書人都知道兄弟分對家庭不是很好的情況,所謂「父子和則家不敗,兄弟和則家不分」,現在要分,一般人看了說這樣不大好!
在隋朝的時候有三個兄弟,田真、田廣、田慶,他們三兄弟那時候要分財產,統統分得差不多了,突然看到家前面有棵紫荊樹,結果想這紫荊樹也應該分一分。當三個兄弟在那裡打量紫荊樹的時候,紫荊樹突然在很短的時間就整個枯萎掉。古代讀書人他們都是很謙退的,他們都是懂得跟天地萬物學習,懂得從萬物當中的一些現象來反思自己,這叫「觀天地生物氣象,學聖賢克己功夫」。不只跟人學習,跟聖賢學習,還跟萬物學習,你看古代四君子梅、蘭、竹、菊,都是從這些植物當中去反思自己的德行。竹子,竹子是正直,竹子它的心是空的,是空心,竹子它的整個特質,就有很多我們可以去效法學習的地方。我記得有一次問學生,竹子有什麼美德?他們講了一個我想都沒想到的,他說竹葉可以包粽子,那想到吃,還想到住,竹子砍一砍可以建房子,住、吃都用上了。他們說竹子可以蓋房子,葉子可以包粽子,竹荀也可以吃,竹子每個部位都拿出來奉獻了。所以竹子還可以表犧牲奉獻的精神,毫無保留的付出。我們現在對人好都要留幾分,或者計較幾分,這都不是君子風範。
讀書人看到這個情景,他知道萬物跟自己都有感應,一定是自己做了什麼不對,才會讓植物有這樣的反應。所以田真反思,我們要分家,連紫荊樹都可以感覺到這樣做不好,都覺得傷心,那我們怎麼可以不如植物?所以就掉著淚水給他兩個弟弟講,說我們還是團結在一起,不要分家。後來三兄弟就還是和樂住在一起。當他們決定不分了,那種氣氛轉變成和樂的時候,這個紫荊樹很快就恢復生氣。我們以後看到紫荊樹都要想到,「同氣連枝各自榮」,這種兄弟都是同氣,從一個樹幹出來,都是連枝的、血濃於水的親情。「些些言語莫傷情,一回相見一回老」,真的,你看步入中年,說到中年我就有點緊張,我現在也算中年,光陰似箭真的不饒人。前幾天我們有同仁給我拔白頭髮,我都忘了居然真的有白頭髮,這叫功力不夠,煩惱太多。這首法昭禪師對於兄弟之情的詮釋,值得我們深深的來感受。「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不要因小事情起爭端,「眼前生子又兄弟」,我們生了孩子,他們又是兄弟,我們父母當長輩的,應該「留與兒孫作樣看」,好的榜樣給兒孫看。
剛剛講的是田家三兄弟,他們不分了。但是趙家二兄弟,這個弟弟提出來,還是要分,所以後來就分家了。分了家不到五年的時間,他哥哥把家產敗盡了,都已經到了人家要來追債,很落魄、很危險的境界。剛好又遇到除夕夜,當下哥哥大嫂那個形影相弔,非常淒涼。這個時候弟弟帶著他的太太,去請哥哥跟嫂嫂到家裡來吃飯。他哥哥也很驚訝,怎麼弟弟今天來,大家吃團圓飯。弟弟就非常慚愧、懺悔,就跟哥哥講,當初我實在不得已才分家,因為財產是我們歷代祖宗承傳下來,我不能讓這個財產都敗光了。所以當初才提出分家,祖宗之業不能毀在我們這一代。而我自己也經營得還可以,現在這個祖業還算維持一個水平,現在希望哥哥跟嫂嫂搬回來一起住,然後財產完全讓大哥大嫂來管理。當下就把財產讓給哥哥,交給嫂嫂。你看他大哥夫妻這麼落魄,弟弟是完全去接納他們,完全不計前嫌。而且弟弟還把自己私底下存的一些錢,拿出來幫哥哥把債務都還掉。他的哥哥跟嫂嫂非常慚愧,非常感動,而這個真的是做到天下無不是之兄弟。
兄弟這分情誼終身不忘,絕對不把兄弟的過失放在心上,只是時時想著用什麼樣的方法啟發兄弟、幫助兄弟。我們現在還把父母、兄弟、最親的親戚朋友過失放在心上,這樣的心態只會造成自己心理的障礙,也會讓人生這些難得的緣,不會有好的發展。我們記得《弟子規》說的,「恩欲報,怨欲忘」,記住怨不利己,害己也不利人。這樣的事情、這樣的心態不要做,不要提起,因為對任何人都不好還做,那這就是我們的愚痴。
這整個家庭就變得和樂,整個轉過來了。財產都讓出來,弟弟吃虧了沒有?我們人生要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莫問前程的意思是你只要行好事,種瓜就會得瓜。你不要在那裡求,你求會有煩惱,橫生一堆煩惱,到時回收的又不如你當時候求的,又在那裡患得患失,那就是自尋煩惱。只要你是種善的種子下去,人生該是你的福分跑都跑不掉,這是非常重要。《朱子治家格言》後面說到「守分安命,順時聽天」,你守住你的本分,盡心盡力為家庭、社會付出,自有我們的福分會水到渠成。反而你硬抓著這些既得利益跟人計較,心胸狹隘,中晚年之後反而會沒有福氣。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所有的老師都看好他,要把留學日本的機會第一順位就是要推薦這個學生去留學。我們這位朋友他也是我們中心的副主任,他是律師,李律師。他的同學,可能就是僅次於他的優秀的同學,就過來跟他說,這次出國留學的機會,我們兩個公平競爭。同學感情都不錯,同學說我們公平競爭,他聽了很難受。他的同學很想要這個機會,但是覺得好像這個機會已經被他拿走,同學的內心好像不是很舒服。他心裡就想朋友是一輩子的,我看這個機會就算了,他就主動的跟老師說這個機會我不要了。老師都覺得很詫異,後來就是他這個同學去留學了。結果過了沒有幾個月,另外一個更好的留學機會突然出現,這個機會他就水到渠成就去了。所以,人真的愈捨福報愈多,福報愈大。趙氏這個弟弟趙彥霄,後來很快的考上進士,然後他自己生的兒子也考上進士,父子都有很高的成就。你看,都一定會有很好的果報。所以孝、弟。
忠也要會權變,子路有一次他當大官,要去處理一個水利工程,很多人民都來工作,來完成這件事情。在做的過程當中,子路發現這些工人、人民非常的貧困,甚至是在飢餓的邊緣。他看了不忍心,就自己掏腰包開始給他們煮些稀粥,一些糧食送給他們。正做得興高采烈,孔夫子就叫弟子子貢,你趕快去把子路搭起來這些煮飯的鍋灶,統統去把它推掉。所以子貢去了,就把子路這些煮飯的工具都把它給推倒了。子路就很生氣,就來到夫子的面前:夫子,你不是告訴我們要有仁愛之心嗎?我現在對這些人民這麼好,你不只沒有肯定我,還把我的事情給砸了。大家感受一下,曾子對老師的心境,跟子路對老師的心境一不一樣?所以曾子是聖人,子路達到賢人,你看關鍵都是在對老師的態度。但是子路他的心境也是我要講道理,也是在道上,只要老師講得合情合理,子路也是馬上接受,聞過而喜。
夫子馬上跟他說,你在那裡布施恩德給這麼多人,你是不是要讓人家覺得你很有德行?你是不是要讓人家覺得都是你有愛心,你的國君都沒你有愛心,你這樣繼續幹下去不是功高震主嗎?你為什麼不建議你的君王,開倉賑濟他的人民?你幹嘛要把功勞自己攬身上做?你這麼做不就是好像告訴人民,你的國君沒愛心,你有愛心嗎?夫子這麼一說,他才想到。你看當官的要懂得人情事理,人情練達皆文章,有時候這些不夠敏感,做得很認真反而被排斥,甚至被罷黜,自己都搞不清楚。
在明朝嘉興一帶屠康僖先生,屠康僖公他在這方面他就很有智慧。他是在監獄裡面當官,發現很多人他們是冤獄,他很憐惜這些人,在監獄裡面他還花時間去了解這些冤情。了解清楚了,他馬上把這些情況給他的上司刑部尚書報告,尚書看到這個情況,趕快給皇帝報告。然後調查清楚之後,這些冤屈的人統統得到洗刷,統統得到自由。一時間人民都在歌頌,皇帝、尚書非常清明,是我們人民的福氣。他讓名於上,這個讓非常重要。
我們往往不懂得讓的時候,會造成很多人跟人之間的隔閡。你看「讓安於長」,「讓名於上」,把好的名聲給上司,該是你的福分跑不掉的,但是通人情。因為上司是領導我們的,我們這個時候都居功自傲,這樣就不近人情。「讓功於眾」,當事情做得很好,雖然我們付出的比較多,但這個時候好名聲一來,功勞一來,攬身上很危險。因為畢竟還是有眾人參與,這個時候我們好像全是自己功勞,付出的人心裡會覺得有心寒的感覺。反而這個時候你把功勞讓給大家,大家覺得很受肯定,做得很有成就感,這個時候反而力量就愈來愈團結。所以讓是人生的智慧。我們這個忠的權變先講到這裡。這個讓功於眾,所有有付出的人,他會覺得有成就感,被肯定,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團結力就愈強。
還有「讓位於賢」,有賢德的人出來,他能夠利益更多的人,我們馬上成人之美,支持他,把他拱出來。因為我們處在團體、處在社會當中,最希望就是團體愈來愈好。我們做公職的人,是希望人民得到愈大的福祉,所以一有賢德之人應該讓。你說我們讓位於賢吃虧了嗎?人真的是要明理,就會理得心安。我們看到春秋齊國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管仲跟鮑叔牙是好朋友。大家想想,管仲最後是當到宰相,本來管仲是監獄裡的犯人,鮑叔牙是卿大夫大臣。他推薦宰相的位子給管仲做,讓齊國整個復興起來,還九和諸侯。可是大家沒有去研究到,管仲的後代慢慢就沒落了;但是鮑叔牙的後代十幾世都很興旺,因為他那個讓位於賢的德庇蔭他的後代。所以,屠康僖公他沒有邀功,後來因為這件事情他還建議尚書,應該整個國家還有更多的冤獄,他也被派到這個行列裡面去幫全國人民洗刷冤獄。本來好像命中不顯貴,沒有孩子的,因為這樣的德,後來有孩子,又很顯貴。好,這節課我們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