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三時繫念精華—是以佛即眾生。眾生即佛。且心外無佛。亦無眾生。唯迷悟之有間。故凡聖而迥異。豈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第一五四集)  檔名:29-518-0154

  【是以佛即眾生。眾生即佛。】

  那就是說什麼?心即是識,識即是心,識心是一不是二;迷了的時候叫做識,悟了的時候叫做心。這個裡頭只有迷悟,除迷悟之外,什麼都沒有。所以這裡頭的字,「諸佛悟之,假名惟心,眾生迷之,便成妄識,是以佛即眾生,眾生即佛」,這個『眾生』是指的有情眾生,但是後面這個:

  【且心外無佛。亦無眾生。】

  這個『眾生』範圍就大了,這個「眾生」是包括所有一切眾緣和合而生起現相的,都稱為眾生,連虛空也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生的,這範圍就大了。所以他這字裡行間,我們要曉得,字是相同,名詞相同,在某一個地方解釋不一樣,包括的範圍不相同。

  【唯迷悟之有間。】

  『間』就是差別,間隔就是差別,實在講迷悟有差別。

  【故凡聖而迥異。】

  這才說凡、說聖;迷就是凡,悟就是聖,凡聖是一不是二。還是我們這一個人,我現在還沒有悟就叫凡,哪一天我覺悟了,我就叫聖;悟是這個人,迷也是這個人。所以在一切境緣當中,沒有迷悟,迷悟在人;人有迷悟,外面境界沒有迷悟。再說得親切一點(那個意思就更深,實在講更不好懂),迷悟在自己,不在別人,就是自己一個人。外面境界不但是無情的眾生沒有迷悟,有情的眾生,對我來講沒有迷悟;迷悟是他的事情,對我來講的是沒有迷悟。這個理很深,這是事實真相,細心去參究,希望你能夠悟明這一個事實真相。

  【豈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這一句是把「心佛眾生」的關係給你搞清楚。什麼關係?一而三,三而一。心是能現能變,眾生跟佛是所現所變,能所是一不是二。能現裡面沒有迷悟,這一點要知道,能現裡頭沒有迷悟,所現裡頭也沒有迷悟,但是能變所變裡頭,就有迷悟了。能變所變是妄心、妄境,能現所現是一真法界。這個要搞清楚,然後我們修行就懂得,要修什麼,怎樣遠離能變所變,怎樣保持能現所現?功夫就在此地。

  真的契入境界之後,能所不二,能現所現不二、能變所變不二、能現能變不二、所現所變不二。恭喜你入了不二法門,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就是《華嚴》裡面講的,不思議無障礙的境界;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為什麼事無礙?事上虛幻的,不是真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他沒有障礙。這是最後結論告訴你,『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平等性現前,無障礙的境界現前。

  

  節錄自:20-015-0049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