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時繫念精華—一心受度。 (第八集) 檔名:29-518-0008
【一心受度。】
『受度』,就是接受教誨的意思,在佛法通常都講「度」,就是教導。為什麼不用教導,要用度字?度是從果上說的,從成效上講的;教導是因,教學。教學有沒有成就?如果有了成就,這叫度。「度」原本的意思是比喻,像渡河一樣,我們從這個岸渡到對岸,我要過這個河;到達對岸,這叫渡過。所以佛經上常常用這個比喻,我們現在是在迷惑的這個岸,在這一邊,對面是覺悟;我要從迷度到覺,佛的教誨是幫助我們破迷開悟,幫助我們斷惡為善。現在我這是在惡的這一邊,我要度過到善的那一邊去。所以「度」是從果上講的,「教」是從因上講的,度字講得深刻、講得圓滿;「教」有的時候沒有成就,度是已經拿出非常好的成績來給你看。
要「受度」,最重要的要『一心』,「一心」你才能接受教誨,你才真正能把境界轉過來。一心就是真誠,二心就不誠。前清曾國藩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學者,喜歡讀書。他在他的讀書筆記裡面,給「誠」下了一個定義。什麼叫誠?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對這個字很重視,無論世出世間法,有沒有成就關鍵就在你有沒有誠。什麼叫做誠?曾國藩說「一念不生是謂誠」。他這個解釋跟佛法裡面的解說相同。一念不生,那個念是妄念,沒有一個妄念;妄想分別執著這都是妄念,這個妄念統統斷盡了,統統沒有了,這叫誠。如果還有一念,一念喜愛的,一念瞋恨的,你沒有放下,這個字就沒有了!
人是一個好人,非常慈悲,對人、對一切眾生都有愛心。他心裡有一樁事情,或是貪戀,或是瞋恚,永遠放不下,這一念把他那個「誠」破壞掉了。佛怎樣教我們修誠敬?佛知道你的瞋恚、貪愛,是過去生中有瓜葛,不是一生一世的因緣。所以現在外國的心理醫生,這是屬於心病,為什麼他這樁事情放不下,印象這麼深?真的是念念不忘,藏在心的深處。這是修行證果的致命傷,不但不能證果,開悟都不可能。
這個人對我好,我過去生中對他好;這個人對我不好,我過去生中對他不好,冤冤相報!這一想那又何必,算了,這個帳了了吧!結了吧!希望來生後世我們見面做好朋友、不要再做冤家、不要再做對頭,就化解了。
佛有這個能力,佛能知道一切眾生無量劫以前的事情。所以佛說法高明,他能把你心裡面藏在最深處的業習種子,都把你挖出來。讓你覺悟,讓你平息自己內心裡面的(現在人的話講)矛盾、疑慮,統統都給你化解了,你的一心、你的誠敬就現前。有這個條件你可以修道了。一心受度。
節錄自: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第三集) 2003/5/2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20-01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