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三時繫念精華—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第八十八集)  檔名:29-518-0088

  『作禮』,作禮是感恩,「感大恩德」。感恩絕對不是言語能表達的,要有行動,行動是「投身歸命」。整個身心皈依彌陀,皈依淨土,不但是盡形壽,生生世世,永遠不離彌陀,永遠不離淨土,這是真的感恩!幫助阿彌陀佛,幫助一切諸佛如來,普度眾生。普度的方式,就是世尊在經教裡面常常教導我們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特別重視那個演,演是表演,是做出樣子來給人看,別人看了有所感動。如果沒有感動,是你做得不夠好,你的心不夠誠。至誠感通!為什麼別人沒有感動?你的誠意不夠,你的誠意要是夠了,自然就感動了。古人講的話是正確的,是真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金石是礦物,不是植物,就是說你的真誠達到極處,連石頭都感動。

  我們佛門裡面有個公案,「生公說法,頑石點頭」,這就是金石為開的一個例子。可不可能?現在我們知道,這個事情肯定是可能的。為什麼?植物、礦物有法性,法性的特質,它有靈知,也就是說它有見聞覺知。不過它的見聞覺知非常遲鈍,你精誠到極處,它也能感動,也能隨著你的心意產生回應。江本勝博士研究水的結晶,水也是礦物,跟石頭比較起來,我們很明顯能感覺得到水靈敏,石頭遲鈍,泥沙石頭比水要遲鈍多了。所以水在顯微鏡觀察之下,反應很快、很明顯。同樣一個道理,我們就相信泥沙石頭,如果我們真誠到極處,它的反應也是很快、很明顯。依報隨著正報轉!

  但是有情眾生,他有個麻煩,麻煩在哪裡?業障。他有很深重的業障,有時候比頑石還困難。你講經頑石會點頭,人不點頭。他染上了邪知邪見,所以比石頭還難度化。度頑石容易,度一個冥頑不靈、邪知邪見的人,難!總歸要真誠心,要長時間,沒有不能感化的。所以,自度度他,先決的條件要肯定,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無情眾生皆有法性。儒家講的人性本善,這是基本的概念,就是肯定一切眾生性善,本性是至善。

  『而去』,作禮而去,「去」不是就沒有事情了,去幹什麼?去依教奉行。所以「依教修持,一往不退」,這是「而去」。你看看末後這幾句話,「歡喜信受,作禮而去」,這裡頭的意思太豐富了。絕對不是說我們現在的一般人在聽經,聽完之後,作禮而去。出去幹什麼?出去就胡思亂想,就胡作妄為,把剛才在講堂所聽的忘得一乾二淨。真正聽懂了的,聽明白的,斷疑生信的,開發願心的,人家作禮是感恩,身心歸一;「而去」,是去「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他真幹!最後,我們引用圓瑛老法師的幾句話,《彌陀經要解》,圓瑛法師有講義,他在最後有這幾句話,勸勉我們。

  「從今日起,世間名利,拋去撇去,切莫走向其他路去」。他講了五句,這是第一句。世間名利是假的,不是真的。貪著世間名利,那個心是輪迴心,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叫輪迴業。輪迴心是迷惑,輪迴業是不善業,果報六道輪迴!真正明瞭、覺悟的人,這個東西要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五欲六塵的享受要放下,日常生活隨緣,決定不要計較。人家給什麼吃什麼,好吃的很好,不好吃的也好,從這個地方,把你那個好、不好的這種分別心斷掉,你的平等心現前。

  

  節錄自:20-015-0039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