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的智言慧語—法供養者,如普賢大士所說,如說修行、利益眾生、攝受眾生、代眾生苦、勤修善根、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等是也  (第三五O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09-023-0028集)  檔名:29-513-0350

  【法供養者,如普賢大士所說,如說修行、利益眾生、攝受眾生、代眾生苦、勤修善根、不捨菩薩業、不離菩提心等是也。】

  這是《普賢行願品》裡面的,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先說財供養,然後說法供養,一切財供養都不如法供養,跟《金剛經》說法完全相同,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菩薩在法供養裡面為我們舉出七條,法供養無量無邊,這舉幾個例子而已。我們必須要從這幾個例子當中,所謂是舉一反三、聞一知十,而後才能夠在生活上圓圓滿滿的用上,我們的生活才能得自在,才能夠得到美滿。這幾個例子,必須要很清楚、很透徹,就像數學的公式一樣,才能夠帶入在日常實際的生活工作之中。

  第一個是「如說修行」,佛怎樣說,我們就怎麼樣做。行是行為,包括我們思想見解、言語造作,身語意三業的行為,我們三業行為跟佛講的不一樣,那自己就要明瞭,佛所講的是正確的,我們跟佛不一樣一定是錯誤的,要依佛所說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錯誤的行為,我們想錯了要修正過來,我們看錯了要修正過來,我們做錯了要修正過來,我們講錯了也得修正過來,依照佛經上的標準,如說,用這個標準來修正我們身語意三業錯誤的行為,這叫如說修行。譬如佛在本經上所講的,「應無所住而行布施」,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做到?布施範圍很廣,包括我們整個生活的活動,可以說身心活動統統包括在其中。我們錯了,錯在哪裡?錯在有住。我們的心有牽掛、有憂慮、有煩惱、有妄想,這叫有住,而佛教給我們無住生心。如果真正講求修行,那就要依照經上所講的,把我們一切妄想、執著、憂慮、牽掛,統統放下,統統捨掉,那真的做到無住,這才叫如說修行。如果心裡還有住,那你沒修行,你是不如說修行,哪能成功?學佛學了一輩子,學的是假的、不是真的。嘴巴裡說的是佛弟子,實際上是佛的叛逆弟子,不是佛的孝順弟子,是佛的叛逆弟子,這是我們要搞清楚、搞明白的。佛教你這樣做,我們這樣做絕對正確,決定有好處,有大利益。世間人愚痴不曉得,學了佛為什麼還不聽話,還不能把佛所說的都能夠做到、都能兌現?這裡頭有一個原因,對於佛所講的真實義並不了解,不但它的義理不了解,功德利益也不了解。所以他沒有做到,如果真的搞明白了,說老實話,任何力量擋都擋不住,他非要這樣做不可,那就是經後面所講的,信心不逆。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這個利益太大太大了。做不到是理沒有搞清楚,事實真相也沒有搞清楚,所以他做不到。由此可知,這個經的講解就非常重要,要講得透徹,要講得明瞭,使人曉得如說修行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第二是「利益眾生」。怎樣利益眾生?一定要如說修行。這七句就像七層寶塔一樣,如說修行是第一層,沒有第一層哪來的第二層?第二層建立在第一層的基礎上,第三層建立在第二層的基礎上。然後才曉得,如說修行是根,大根大本,不能如說修行,底下都是空的。像蓋七層寶塔,第一層沒有蓋成功,上面六層就別講了。修行從哪裡修起?就從這一句修起。如說,《金剛經》上說得太高了,我們想做真的做不到,可是佛在《觀無量壽經》上,就講得我們很踏實,那個標準就低,讓我們普通凡夫都可以做得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行不行?如果說這四條我還做不到,那好了,你只好往三惡道去了,人天沒分。這四條是人天法,你要不想墮三惡道,換句話說,要想做一個人,在六道裡頭作人,去作天人,他的標準就在這四句;這四句做不到,必定是墮三惡道。我們自己的前途不要去問別人,自己把經典多念一念,反省一下就曉得。我在六道是屬於哪一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貪心重的人是餓鬼道,一般習慣說,人死了都作鬼,人死了不一定作鬼。六道,怎麼斷定人死了都作鬼?但是話說回來,人死了都作鬼,這句話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哪個人沒有貪心,貪心重的墮鬼道去了,所以想想人死了作鬼也滿有道理的。瞋恚心重的人墮地獄;愚痴重的人變畜生,三惡道的業因。人天道是五戒十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人天道的殊勝之因,這四條你要做不到的話,六道裡頭人天沒分,從這個基礎上建立佛法。佛經裡面我們常常看到善男子、善女人,我告訴大家,那個善是有標準的。不是看看我很善,我就是善男子、善女人。你自以為善,未必真善。善男子、善女人最低的標準,就是這四句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善男子、善女人最低的標準,不是《金剛經》的標準。

  《金剛經》上的善男子、善女人,前半部我跟大家講過,須菩提尊者說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真正發無上菩提心,這個人才是《金剛經》上半部的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的標準。下半部更高了,下半部一定要做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後半部那個善男子,那個善比前面善標準也提高了。同樣是一個字,在所有一切經裡頭標準不一樣,不能不認識清楚。小乘經裡面講的善,善的標準是「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小乘的善。大乘善,剛才說了,我們《金剛經》是大乘善,大乘善第一個是發菩提心,沒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是大乘善。「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大乘善。我們要把它做到才行,不做到不行,如說修行,要真的做到。

  佛法重行不重解,重在行門,這個大家一定要知道。淨土宗重行,《華嚴》也重行,怎麼知道重行?你看三聖排列就曉得了。普賢菩薩代表行,文殊菩薩代表解,《華嚴經》上普賢為長子,是重行,文殊為庶男,是老二。解擺在第二,行擺在第一,這不是跟你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嗎?西方三聖,觀世音菩薩表行,大勢至菩薩表解。勢至表智慧,觀音表慈悲。所以佛法重在實踐,不是重在說說而已,那個沒有用處的。通常我們講開悟,悟有解悟跟證悟,著重在證悟。證悟你才得受用,解悟沒有用處。解悟是會說不能行,那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一定是如說修行,然後才能夠利益眾生。尤其是佛與大菩薩們示現在人間,純粹是利益眾生,像釋迦牟尼佛生活當中表演出來的樣子,利益眾生。我們今天如說修行是自利利他,佛與大菩薩他自利圓滿了,所表現的純粹是利他。

  「攝受眾生」,攝受眾生就是剛才說的,為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榜樣,讓眾生看到這個樣子生歡喜心、生羨慕心、生尊敬心,然後生學習的心,攝受眾生。這是我在講席當中屢次提到的,在在處處我都提醒同修們,要認真修學。認真修學,你的樣子就不一樣,你的心跟一般眾生的心不一樣,你的心真誠、清淨、慈悲。這個現在人講,你的磁場跟別人磁場不一樣,眾生只要靠近你的磁場,他生歡喜心。何況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識就是分別、就是想像。經上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心想是識,識會變,會變相。這個人心清淨,真誠慈悲,相貌會變,體質會變。本來你身體不健康,現在你的身體一年比一年好,相貌一年比一年圓滿,一年比一年年輕,人家看到就不一樣了,這是攝受眾生。你怎麼這麼好?學佛好的。你做生意很賺錢,為什麼賺錢?念阿彌陀佛賺錢的。這是攝受眾生,這是真的。可見得都是在修行利益眾生上,才能真正達到攝受。你要是沒有利益眾生的心,沒有真正修持的心,攝受眾生想什麼方法,也沒有辦法把眾生拉攏過來。

  「代眾生苦」,個人有個人的業報,怎麼能代得了?佛也沒有辦法代我們受苦。雖不能代,有等流的,等流是相似的。我剛才說了,以在家同修例子最為顯著,你們在家同修,前生修得不錯,福慧雙修,所以這一生既聰明又有福報,前世修的。你真正明白佛的道理,佛所講的道理,我們把自己物質生活稍微降低一點,把這些錢能夠節省一點,幫助一切苦難的眾生,這就是代眾生苦。我可以住兩百萬的房子,我現在只要住一百萬的房子就好了,那個一百萬就可以幫助一切苦難眾生,減少我的享受,這就是代眾生苦。我可以享受的,我降低,這是屬於等於代眾生苦。出家人當中,接受信眾的供養;信眾好心供養師父,就是給師父改善生活品質的,師父還過這個苦日子沒有改善,拿你的供養去修布施,這也是屬於代眾生苦;換句話說,能省的應當盡量節省,把這些財物用做弘法利生,弘法利生離不開財布施。我們今天印經需要錢財,我們講堂這些設備為眾生的,這個錄相機是最新的、最好的,價錢也是最高的,為什麼?希望畫面品質達到最好;讓沒有機會參加我們現場的人,將來能夠聽到錄音帶,看到錄相帶生歡喜心,這都是利益眾生。我們省吃節用,這是代眾生苦。

  我們自己能夠真正這樣做,誠誠懇懇的這樣做,這是「勤修善根」。善根是什麼?不貪、不瞋、不痴。縱然不能把貪瞋痴三毒煩惱完全拔除乾淨,三毒煩惱的確減輕了。雖然減輕了,要知道還要減,一定要把它減到乾乾淨淨完全沒有了,那就恭喜你,你就成佛了。菩薩善根裡面,除了不貪、不瞋、不痴之外,還要加一個精進。

  「不捨菩薩業」,菩薩事業是什麼?度化眾生。菩薩沒有其他的事情。在《四十華嚴》裡面,我們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法身大士,示現在人間,他的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無論示現什麼身分,目標一致的,教化眾生。給眾生,給某一個行業的眾生,給某一類生活方式的眾生,做一個最好的榜樣。這個最好的榜樣也有標準;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做這個榜樣,做覺正淨的榜樣。跟眾生正好相悖,眾生是迷邪染。這叫菩薩事業,這個叫如來家業。大家要明瞭,絕對不是如來家業是出家人的事情,你要這樣想法,你就錯了。出家人當然要擔起,在家人也不例外。諸位要曉得,佛門四眾是一家。四眾要和合,佛法才能夠久住在世間,才能利益一切眾生;四眾分了家,佛教就完了,就滅亡。如果以為如來家業、弘法利生,這個東西是出家人事情,我們在家人不負這個責任,你就不是佛弟子,你不解如來所說義。如果說在家人沒有這個責任,那你看五十三參,五十三參這些法身大士所示現的,五十三個人裡頭只有六個是出家人,其他的全是在家的,這些人不捨菩薩業,都是在紹隆佛法。所以要曉得,肩負如來家業,在家跟出家沒有兩樣,不分彼此。如果這裡面說有彼此,這是你錯誤的觀念,你錯了,你看錯了,你想錯了,你要把這個錯誤觀念修正過來。四眾密切合作,佛法才能夠常住在世間,才能夠利益廣大的眾生,那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最後一條「不離菩提心」。菩提是梵語,意思是覺悟。不離菩提心,如果要說一句落實在實際生活上的話,就是不離三皈。三皈是覺正淨,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不離菩提心就是不離覺正淨。所以我們學佛一入佛門,先接受三皈,三皈是我們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離開三皈就不是佛法,不是佛弟子。普賢菩薩舉這個例子,最後一條非要這個不可,他不能用別的。如果他用上別的,那後頭還要用這個不離菩提心,不離菩提心是個總結。自始至終,開始是受三皈,最後不離菩提心,你看,徹始徹終沒變樣子,始終一如,告訴你始終是一,這個意思非常非常的深。維摩所說的不二法門,始終不二,這是真的入不二法門。淨宗講的一心,始終是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