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九四年淨空法師早餐開示—學佛要從做人學起  (第六集)  1994/4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20-018-0006

  平常我們講經的這些錄音帶是不是都有人整理?都有人寫出來是?還有哪些沒有寫的?你們可以自動發心去做這個工作。這個寫出來之後,輸入電腦裡面保存,然後可以印出來,喜歡研究的人,每個人可以拿一份,拿去自己去改一改、去刪一刪。我跟你們講這個原則,一萬字的稿子希望能夠刪成三千字。你們自己如果在這上下功夫,不但在寫作上會有很大的進步,在教理、教義上也會有進步。這個教理、教義通達,增長你的道心,自己修行知道怎麼個修法,也能夠幫助別人。

  我跟大家講過很多次,我們這個地方修學環境,實在講是最好的環境。問題就是你肯學,是最理想的環境;不肯學,你在這個地方是一事無成,什麼你都學不到。會學的人是比住佛學院的利益超過十倍都不止;不會學的話,那真的就一無所成,在這個地方把光陰都空過了。像平常講話,你們記錄下來的這些小冊,是不是你們每個人都有一份?有沒有?沒有!所以這就是不會學。要會學的話,每個人自己一份常常看看,不至於話講完之後,出了齋堂就忘掉了。所以在道業、學業這麼多年來,一點進步都沒有,就是聽只會聽,出去就忘掉了,這不能成就!真正有心的人,他會把這蒐集起來常常看,常常去研究、去學習。

  我到台中跟李老師的時候,第一個要求的就是老師過去講演的那些資料、講表,以後印在《弘護小品》裡頭。李老師告訴大家,他說那是個有心人,真正有心要來學的,要蒐集資料。你們東西都在面前不要,那怎麼行!你要想學一部經,我們現在這部經所講的,錄音帶裡面全部都寫出來了,你應該要拿這份資料,從頭到尾仔細看個一百遍、兩百遍、三百遍,這部經你就通達了。你每看一遍就刪改一遍,你把這份稿子改一百遍、改兩百遍、改三百遍,你的文章不能算第一流,在這個社會上決定是能過得去的。不要搞多,一門深入,一部學好了之後,再學第二部,我這一部沒有完成,決定不學第二部,有恆心、有毅力,那就會成功。

  這個東西在現在講就是整理,錄音帶抄下來就是原始資料,你去整理。二、三個人學一樣東西都可以,但是各人整理各人的,不依賴別人,自己才會有成就;依賴別人的,自己不會成就。一定要親手去做,做出來之後,幾個同學在一起,可以把東西會合,這個可以做的。我所整理的、你整理的,我們做個比較,哪些地方我整理得比你們好,哪些地方你整理得比我的好,這樣把它會集起來,就像會集本一樣。

  你們今天不做,美國加州洛杉磯跟聖荷西同修們他們在做,他們將來成績拿出來,你們可以說是非常慚愧。他們發心也非常的難得,他們發心的時候在我七十歲的那一年,出版幾部東西,所以他們日夜盡量在做,希望給我做七十歲的一個紀念。那些居士們有心。悟鎧師那邊看到的,那邊同修們都晚上做到一、二點鐘,全心全力在投注。所以他們現在修學法喜充滿,他們真的入進去了,這一入進去之後,確實是欲罷不能,他嘗到味道了,這是法味!

  我們今天為什麼?是沒入進去,法味、法喜完全沒有,佛法滋味沒有嘗到,是你功力下得不夠,沒嘗到這個味道。我們教學這麼多年,不能夠勉強大家學習;勉強,我常常講過,不能成就的,成就是自發的。勉強、督促,不能成功,尤其在這個時代,所以只有旁敲側擊的提醒大家。所以沒有想到聖荷西有六、七個人這麼發心在做,這是我們這些年作夢都想不到的。我跟館長百年之後,這個淨宗擔子挑在那幾個居士身上,到那個時候你們就喊慚愧都來不及了。實際上人家無論在學、在解、在行,都超過你們太多了!這個要知道,年輕要發憤、要努力。

  我在台中求學那個時代,三十幾歲,不到四十歲,一個星期至少會有兩天不睡覺,一直到天亮的。我是幫別人看稿子,幫別人寫稿子,朱斐夫妻兩個講《普賢行》,裡面稿子是我給他寫的,一個星期要寫八千字的稿子交給他。很多學講經的那些同修們,他們那些資料整理出來的時候,都交給我看,都要求我幫助他。我雖然在那邊我自己沒有機會講,可是我幫他們看稿子、幫他們改稿子,提供他們意見。有精神、有體力。懈怠、懶散不能成功。我們住聖荷西,我就聽說有好幾位,常常晚上搞到二、三點鐘,在家同修。這個實在講是三寶加持,眾生有福報,還有這麼多人真正在用功、在發憤的。當然像這種人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在我相信,大陸上一定不少。

  我們得到一份大陸上寫的,我在新加坡講的《無量壽經》六十卷,人家統統從錄音帶上寫出來,他們也在做!利用簡體字寫的。上次你不是印了兩份?我給了講堂一份,他們送一份給新加坡,那個原稿留在我們這邊,因為我聽說我們這邊也寫出來了,寫出來都是一樣的,做個紀念。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有人在做。學講經,從這個路子可以進去,真正發心,鍥而不捨,一遍一遍去重複,他這個樣子心是定的,定,心就能開智慧;搞多、搞雜了,那個效果就沒有了。一門深入就是修定,就是修一心不亂。這個經上講的憶佛、念佛,這就是憶佛念佛,他所思、所想,心裡面所念的都是這部經,經就是佛名,佛名就是經,所以這真正是憶佛念佛。

  還有你們同修們每一個人都要記住,有些客人來,貴客來的時候,我們對他稍微要有點禮貌,要接待一下。像昨天,中山大學校長到我們這邊來,中午在一起吃飯。我們到人家學校裡,貴賓接待,一樣一樣都照顧很周到。我們在那裡吃飯,桌子上都不能擺個毛巾給人家,沒有毛巾,趕緊到下面去買;不能用個紙碗給人家,很不禮貌!我看到很難過,我到人家裡面作客不是這樣的,人家對我不是這個接待;他到了我這兒來,我們這樣對待他,對不起人!這個就是說什麼?平常沒有教導。如果用紙碗,我跟館長也用紙碗,這就對了,一律平等,沒有話說,人家看到這是平等的;我跟館長也不可以用毛巾,那就對了。你給我這邊擺上,客人沒有擺上,這成什麼話,不像話!所以這一點在台灣任何一個道場,你們都比不上,無論哪個道場你去看,客人去,都招待得非常親切、非常周到,只有我們這個道場對客人是無所謂的,沒有禮遇,這個要不得!

  說實實在在的,我跟館長在此地,如果我們兩個不在的時候,你們這種態度對人,賓客不會到你家來的,道場多得是,到你家來幹什麼!要懂得,以後要記住。這個放毛巾的盤子有沒有?有幾個?對,為什麼不拿出來用?吃飯,有客人在一塊坐著吃飯,我們這裡擺的人家沒有,你說這多難過!對待人太瞧不起了!萬萬不可以。以後要是沒有,統統都沒有;用紙碗,統統用紙碗,這樣才對。你有客人這一桌的時候,你這一桌統統都要擺,沒有擺很奇怪;只有客人擺,自己家裡人就不擺了,這個差別的心、分別心這麼大!你這一桌上有客人,一桌都擺,你這才是對的,人家來看像個樣子。

  我們到佛光山吃飯,跟星雲法師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都平等,不會說是他只帶兩個客人,就兩個客人兩份,其他的沒有,佛光山沒這個做法。所以那些貴賓們願意到他家去,他把你當人待,當然歡喜,當貴賓看待。不願意到我們這,我們沒有把他當人看待,他來幹什麼?來自取其辱。他到這來,我們羞辱他,他自取其辱,人家來幹什麼?他當然不會來。不夠的時候,再去買二、三十個,我想不會太貴的。所以客人來吃飯的時候,在客廳裡坐的時候,我那個地方擺的毛巾,客人就要給他。確實不像話!確實是侮辱人!人家看到心裡不是味道,是不是?嘴巴不好說,人家心裡看到不舒服,下一次還會來嗎?不會來了!基本的一點禮貌都不懂,有什麼法子!

  學佛要從做人學起,天天念十大願王,「禮敬諸佛」,那個恭敬心在哪裡?一點敬意都沒有,這個怎麼得了!這個一定要記住,外頭有客人來、有貴客來,一定要懂得接待。服務台那邊決定不能說人統統離開,不可以。至少要有一個人在那邊,有事的時候,幾個統統都去了,一個人都沒有,這不可以,至少要有一個人。如果你是一個人在那邊,那你就不能走;離開必須有第二個人在接替,人家有什麼事情來接洽、來電話,能夠照會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