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八年早餐開示—繼續弘揚印祖遺教 (共一集) 1998/10/20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0-013-0135
今年的佛七法會圓滿結束了,參加這次盛會,在各個方面都比往年有明顯的進步,人數也超過往年。三時繫念的佛事有兩千多人參加,使我們感觸到這個法會每年還是要辦,法會對於社會的安定和平是會有幫助的。世間人之所以投機取巧,不守古聖先賢的教誨,作奸犯科,這裡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道六道輪迴的現象,不知道因果報應的道理,所以他才造業。造業當然要受果報,佛菩薩看在眼裡,是非常可憐憫的一樁事情。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對於近代社會的現象看得非常透徹,所以特別提倡因果的教育,這非常有道理。他是佛門淨宗一代祖師,而一生當中可以說是,用全部的精神力量來弘揚因果,對於佛法的宣揚他還看作次要,這是什麼原因?慈悲心切,只有這個方法能夠挽回世道人心。非常可惜印光大師是生在那個時代,資訊不發達,傳播工具還沒有發明,他老人家只是用文字,在一些報章雜誌上刊登,報章雜誌發行量有限,能夠看到的人並不多,雖然是一片慈悲心,影響力畢竟是有限。但是我們有幸接觸到,就應當發心利用現代科學工具,將印祖的遺教發揚光大。
他老人家教化社會最重要的教材三種書︰第一個是《了凡四訓》,第二個是《感應篇》,第三個是《安士全書》。這三種書當年弘化社,蘇州弘化社是他老人家創辦,佛經善書流通處,印了很多,超出所有的出版。我在一九七七年,有一個機會在香港講經,住在倓虛老法師的「中華佛教圖書館」,看到圖書館裡面蒐集弘化社流通的法寶。我仔細看它的版權頁,這三種書數量印得最多,我概略的估計差不多將近三百萬冊,在當時那個環境,這種數量的出版很不可思議。所以我冷靜的去思惟,老法師對於佛教經典,淨土三經印的量都很少,為什麼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不是佛法;《了凡四訓》是了凡先生對他兒子的教誨,《感應篇》是道教的,《安士全書》前面一半是《文昌帝君陰騭文》的註解,這篇東西也是道教的;為什麼祖師要提倡這些東西?仔細思惟我們才知道,祖師的用心跟我們一般凡夫觀念不一樣。這些東西雖然不是佛教經典,在祖師眼光當中他就是佛法,正是所謂四依法裡面「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這幾樣東西裡面的內容,跟佛的教誨沒有兩樣。
為什麼不提倡佛教,要提倡這些東西?佛給我們講因果報應,是散在一切經論之中,那必須要用時間去把它蒐集整理;而這三樣東西是現成的,自始至終都說因緣果報的道理,事實真相。佛法沒有私心,只要說得跟佛一樣我們就尊重,就把它當作佛經來讀、來受持。這是祖師給我們現代人莫大的啟示,只有一個願望,安定社會,利益眾生。對自己一切犧牲在所不惜,歡喜樂於捨己為人,念念為社會想,念念為眾生想,沒有想到自己,也沒有想到佛教,所以連其他宗教裡面的典籍,我們看到歡喜都全心全力在發揚光大,我們必須要繼續祖師的願望。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時代,佛的經典是比較深、比較難懂,他提倡這三樣東西淺顯易明,如果世間人都懂得這個道理,都明瞭這個事實,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然就會有約束了。
不僅僅是這三樣東西,我們要列在將來佛學院裡面必修的課程,印光大師的遺教我們也應當列入必修課。過去馬來西亞印的《印光大師全集》印得很好,曾經送給我們一些,悟泓法師留意看看還有多少,我們要做為佛學院學生的教材,我們要認真開這門課。這門課的名稱就是「印祖遺教」,希望我們同學在修學課程當中,把遺教好好的來整理研究、註解講演,發揚光大。過去有一些大德已經做過這些工作,像《印光大師嘉言錄》有初集、有續集,還有第三集,後人編的;另外還有一冊《菁華錄》,這都是經過整理的。我們希望在這裡面再精簡,但是一定要閱讀《文鈔》的全文,更簡單、更明瞭加以簡單的註解,讓社會大眾一看都能看得懂;我們的標準是希望初中學生可以看得懂,這樣才能普及,如果能做到小學生也能看懂,那就更好了。
要全心全力來提倡因果報應,讓人真正知道種善因得善果,造惡業就受惡報,有理論、有事實。這些因果報應的事大家要留意,每天報紙資訊裡面都有報導,從這裡蒐集材料,因為這是眼前的東西,一說大家就明瞭;不說沒有留意,含含糊糊就看過去,沒有留意;懂得因果報應的人,看到這些報導感受不一樣。中國、外國各地方這些報導,我們要蒐集起來,將來也可以編印成一個小冊子,做為諸位講經說法的參考資料。過去我做學生的時代,老師教我們剪報,都用一個大的筆記本,每天報紙上看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剪下來貼上。弘法利生舉比喻、舉公案因緣,公案因緣要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故事,真實的故事;取比喻、舉證據愈近愈好,愈是當地的愈好,一說每個人都知道,印象特別深刻。這個課程我們應當列入必修課,每一個同學都要參與學習,至於經典每一位同學可以選修一部,「印祖遺教」應當是必修課,希望我們能夠有這個共識。
現在社會亂了,要以佛法來說「濁惡到了極處」,今天世界上的人,可以說沒有一個人心是清淨、心是安定、心裡有安全感,每一個人惶惶不安,你說這個生活多痛苦?怎樣幫助社會大眾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大問題,安心的問題。過去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初次見達摩,達摩祖師問他︰你來幹什麼?他說︰我心不安,求大師為我安心。覺悟人的話,現在人心都不安,他就不懂得找一個安心之法,這個念頭還沒生起來。我們覺察到,普遍的覺察到,達摩為慧可安心那是一套特殊的方法,我們用不上,我們是凡夫,對於廣大的群眾安心的方法,就是深明因果。我們在這一生生活當中,就能過得心安理得,以這個基礎念佛求願往生決定成就,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進入念佛堂念佛,自利利他。我們這邊念佛,我跟大家講過,我們念佛堂發射出去的叫思想波,現在科學家講思想波,影響全世界;有一些外地同修來跟我講,他們好像覺得有這個感受;能夠緩和世間的劫難,雖然不能夠把劫難化解,我們的功夫不夠。每一個人進入念佛堂誠心誠意去念,就是造福社會、造福人群。特別是出家人,你們在念佛堂裡面穿袍搭衣,給參與的在家同修增長了信心,你有功夫沒功夫是另外一樁事情,形象叫人生起恭敬心。諸位想想哪一個念佛堂,有這麼多出家人帶領?哪一個念佛堂,有這麼多出家人都搭二十五條衣?沒有,這個情形只有我們念佛堂有。諸位要修福修慧,圓瑛法師「三求堂」︰求福、求慧、求生淨土,我們的念佛堂那是名副其實的三求堂,這裡頭修福、修慧、修淨土。只要有時間都去念佛,時間才不至於空過,不念佛就打妄想、就造業,打妄想是造輪迴業,念佛是修淨業、是修佛業,我們要曉得。諸位法師在此地更應當深深的體會世間人的苦難,我們認真努力修學,將佛法發揚光大,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這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本分職責,希望大家共同勉勵。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