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 (第二十九) 1978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19-003-0029
我們看今天這個「雲谷大師傳記」,這個傳記文也相當長,照一般講法大概總得要講二到三次,今天我們就簡單的說。這篇傳記是出在《憨山大師夢遊記》裡。諸位要曉得,《高僧傳》是仿照《二十五史》那個例子來編的,換句話說,後一代的人寫前一代的,這裡頭沒有感情、沒有關係,寫起來比較上要公正。佛門裡面的《高僧傳》也是如此,譬如說在民國年間,我們要有人發心編清朝的《高僧傳》,不編自己這一代的,這一代的要到底下一代的人去寫。雲谷大師是明朝人,所以明《高僧傳》裡面所記載的都是宋、元時候的高僧,宋《高僧傳》裡面的人物都是唐或者五代時候的高僧,諸位要懂這個意思。《高僧傳》第一輯那都是隋唐以前的歷代高僧,我們《高僧傳》現在有四輯,第四輯是明《高僧傳》。雲谷大師是明朝人,清朝的時候沒有人再編一部新的《高僧傳》,因此他老人家的傳記《高僧傳》裡找不到,真正是一代高僧。憨山大師是個有心人,因為他老人家並沒有著作流傳於後世,有著作就好辦,為什麼?人家一定要追究這個人,沒有著作,怕他這一段事跡年代久遠就湮沒了。所以他給他寫了一篇傳記,在他的《夢遊集》這部書裡面,收在這個裡面。現在這個根據《夢遊集》卷三十裡面抄出來的,憨山大師的《夢遊集》內容非常豐富,值得一讀。好像我們台灣有翻印的本子,分量也相當之大,是一部很好的書,這部書收在《藏經》裡面。我們現在看正文:
【師諱法會。別號雲谷。嘉善胥山懷氏子。生於弘治庚申。】
這個『法會』是大師的法名,稱諱就是我們後人為了尊敬大師,不稱他的名,但是寫傳記必須要寫出來,寫出來上面加一個諱。『別號雲谷』,我們通常稱雲谷大師,這是稱他的別號。他是浙江嘉善胥山人,底下有個小註,就是「嘉興縣」。為什麼這個山叫『胥山』?底下也給我們註明了,相傳伍子胥伐越的時候,大家都曉得吳越之戰,在春秋時代,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當時吳國有一個賢人,伍子胥,他曾經從這兒過,所以稱之為「胥山」。『懷氏子』,他的俗姓姓懷。『生於弘治庚申』,「弘治」是明孝宗的年號,「庚申」就是明孝宗第十三年。
【幼志出家。投邑大雲寺某公為師。初習瑜伽。】
他很年輕就出家,在大雲寺,可見得當代有一些事情都不容易找到了,他出家時的師父是誰,憨山大師都查不出來。憨山大師跟他算是晚輩,大概徒孫一輩,徒孫對師公的事情都搞不清楚,我們現在要去考查當然是不容易。『初習瑜伽』,這個地方講的「瑜伽」就是現在所講的經懺佛事,那個瑜伽底下有註,實際上就是經懺佛事。所以蓮池大師,明末四大師,憨山、蕅益、蓮池、紫柏,這是四個很有名的,中興佛教的四大師。你看他們所寫的文章流傳下來,告訴我們,在明朝末年時候佛法就很衰,就不像樣子。蕅益大師在《五戒經》註裡面就曾經說過,註子裡頭就講過,那個時候皈依已經變質了。從前人皈依是皈依三寶,三寶就是我的老師,對三寶是平等心的恭敬,三寶弟子。但是在明末的時候,我們根據蕅益大師所記載的這些文章來看,已經就是以哪一個人是我的老師;換句話說,不是皈依三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某某大德,這就不成話了。
現在這種情形更普遍,我們也不必深究,為什麼?那時候到現在五百年了,五百年前已經就是這樣子,現在當然變本加厲,這是理所當然。但是諸位要曉得,這是不如法,這是錯誤。皈依三寶那個皈依師只是給你做證明,三寶當中的一個代表而已。大家要曉得,真正如法的皈依,能夠得到三寶的加持、天龍的尊敬,你要如法,不如法就沒有感應。不能說是我皈依這個法師,他是我的師父,那個不是,錯了,這是你沒有皈依。剛剛初出家,他頭一剃的時候,他入了三寶裡,你皈依三寶,他就是你的老師,就是師父,你要以平等心看待。你要不以平等心,在三寶裡頭決定沒有感應,你修一輩子也是白修了。為什麼?你走的是邪道,不是佛道,你是迷惑顛倒,你一點智慧都沒有,諸位要懂這個道理。
這是說到,這個時候,已經就有文字記載,就變質了,不像從前。諸位看弘一大師的《五戒相經箋註》,它裡面就摘錄的引用蕅益大師的話。我們讀了要覺悟,自己要曉得,三寶弟子才尊貴,天人鬼神都尊敬你,你某一個法師大德的弟子,他不理會你這一套,你不是三寶弟子。千萬要記住這一點,這一點搞錯了就錯到底了。為什麼?這是一開頭,一入佛門,開頭就錯了,那是錯到底了。所以有好多新的同修來找我,法師,你給我皈依。我說隨便找哪個都一樣,何必找我?這就好比我們現在國民黨入黨一樣,入黨的時候,派一個老黨員給你監誓,你入的是中國國民黨,你不是入的他的黨,某某人的黨,你要懂這個道理。他給你監誓,你就入了他的黨,那這個國民黨底下黨派有幾千幾百,那不打破頭了?還有這種道理嗎?佛門也是如此,這個例子一開,立刻就分裂了,就不是佛法,那就是掛著佛的招牌幹的是妖魔鬼怪的事,諸位要懂這個。破壞佛法、分裂佛法,那真是前面那個灶神爺給俞淨意講的,你逃禍且不暇,你還想求福?哪有這種道理!破壞佛法這個罪業多重。我沒有做破壞佛法的事。你幹了這一條就是破壞佛法。所以我們不細心想,想想真是心驚膽跳,大家要懂這個道理。
這個道理,說老實話,不在講經場合上平常不好講,講了得罪人,現在都是某人是我的徒弟,某人他是我的師父。那個,那個不是。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希望諸位要明瞭這個道理。真正做一個三寶弟子,凡是出家人都是我們的老師,都是僧寶,一律平等看待,不要偏心,不要有偏愛。賢者,我們親近他,跟他學東西;不是賢者,我們敬他,敬他不跟他學東西就行了,但是那個尊敬之心絕沒有差別。這個我要跟他學東西,那個我不跟他學東西,我尊敬心就不同了,那就錯了。同樣的尊敬,就是一個跟他學東西,一個沒跟他學東西,差別就在此地。大家要學佛從這個地方開始,這開端,你一入門這就走上正道。這是講經懺佛事,那個時候就已經很盛行了。
【師每思曰。出家以生死大事為切。何以碌碌衣食計為。】
他這一念就了不起,想了一想,經懺佛事幹什麼?衣食。實在講那個時候寺廟裡都還有廟產,不做經懺佛事,生活苦一點;做經懺佛事,生活富裕一點。現在寺廟困難,現在寺廟沒有產業,除了經懺佛事之外沒有收入,所以在環境上講大大的不如從前。從前有山、有田,有的時候田地租給老百姓耕種,寺廟收租,有的寺廟出家人自己耕種。百丈大師所謂「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個制度可以說是唐朝時候馬祖、百丈就訂下的,教給我們出家人應當要工作。當時也有人問他,你這個與佛法不合,出家的比丘不可以耕地,不可自己種糧食收穫。好像是百丈大師答覆他,是,他說我不是比丘,我是掛名的比丘,有名無實,為什麼?比丘戒我做不到。祖師的答覆乾淨俐落,承認自己做不到,所謂是名字比丘。真實的比丘那真正是難,太不容易。蕅益大師說,南宋以後我們中國就沒有真正的比丘。諸位看看弘一大師的《戒律三十一種》,你就知道,他老人家講得非常的詳細,勉勵出家人要自愛、要自重,要懂得自己的身分,努力的修學。末法時期不是不能成就,可以成就,問題就在你自己對於道有沒有慧眼來辨別?換句話說,真妄、是非、邪正你要能辨別,你才會有成就;不能辨別,成就就很難。他這一念,這就是個轉機,我既出家了,我以生死大事這是第一要緊,物質上的生活是小事,不必為衣食去勞碌。
【年十九。即決志參方。尋登壇受具。聞天台小止觀法門。專精修習。】
十九歲這一年他受了戒,決定去參學。古人參學的目標就是為明心見性,為了生死出三界,這才叫真正的出家。如果目標不向這個方向,這不能算是真正出家。從哪裡做起?從《小止觀》修起。這個書在台灣很早就有流通,好像在三十八、九年,朱鏡宙老居士搞台灣印經處的時候就印出來,《天台小止觀》、《六妙法門》,這兩樣東西合起來,是鉛字排印的,很小的小冊子。這是從前修禪的人修止觀入門的一部書,要從這個地方學起。他就研究這個東西,研究天台的小止觀法門。諸位要想看這個書很容易,大概善導寺的佛經流通處就有。不過我勸諸位還是念佛好,不要三心二意,看到人家修禪,我也跟他去學去,那個麻煩就大了。將來再看到有學密的,你又去搞密去了。你要是念佛,就老老實實一心去念佛,心無二用,那就是禪,那就是妙禪。他參禪開始的。
【法舟濟禪師。續徑山之道。掩關於郡之天寧。師往參叩。呈其所修。】
當時有一個佛門的大德,就是法舟禪師,濟是他的法名,別號稱法舟。底下小註我們就不要去念它,我們趕時間,諸位自己去看。這個時候法舟禪師在天寧寺閉關。諸位要曉得,閉關可不簡單,閉關,在古時候閉關是兩種人有閉關的資格。第一種人,參方已經開悟了,回來了。開悟了照說是要弘法利生,但是沒有法緣,他想弘法利生,沒有人請他。這點諸位要記住,法是要啟請的,沒有啟請法師就出來跟你說法,沒有這個道理,一定要有請法。換句話說,有個功德主,他懂得佛法,他請法師到這個地方來開道場,講一個月,他做功德,他去啟請。他去啟請,法師就可以說法了。為什麼?你啟請的,我就對你一個人說,對你一個人說,別的人都是旁聽。譬如說我們道場這麼多人,啟請只有一個人,別人都是旁聽,都得到利益,這個功德無量無邊。如果那個地方沒有人懂得啟請,法師想在那裡弘法都沒有辦法。所以諸位要記住,啟請的功德才算是功德主,法師所有的功德都是他的功德。佛當年在舍衛大城講那麼多經,功德主是誰?給孤獨長者,給孤獨長者自己花錢買個道場,把釋迦牟尼佛請來到舍衛大城弘法。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大城弘法那麼多年,得度那麼多人,誰的功德?給孤獨長者的功德。當時沒有一個人懂佛法,哪一個人會去啟請?他能夠去啟請,一個人的福德能夠帶給一個地方,這叫大福!所以請法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真正叫護持佛法。這講沒有法緣,就是沒有人啟請,沒有人啟請怎麼辦?閉關,這是一個閉關的條件,自己徹悟之後沒有法緣。
第二種,名滿天下,接應不暇,應酬太多了,耽誤自己修學,沒法子,閉關,什麼人也不見,這是偷閒,有資格閉關。不是這兩種條件不能閉關。所以閉關的人,大善知識。參學的人,哪一個是善知識?哪一個是好老師?在從前的人,不像現在,現在的人自我宣傳,為什麼?別人不替我宣傳,我自己不宣傳怎麼辦?從前的人決定沒有這回事情,也沒有報紙,也沒有雜誌,也沒有標語,也不拜託人宣傳,而是閉關。只要聽到哪一個人在閉關,這個人就是善知識,他就一切通達。你到那裡去問他,如果他答不出來,關門打開,你出來跟我一樣去參學去,你沒有資格閉關。所以閉關的人就是天人師。他能夠在天寧寺掩關,當然這是大善知識,他就到那裡去參叩,把他自己所修的向老禪師報告,法舟法師就跟他開示了。
【舟曰。止觀之要。】
止觀就是修禪,就是講的參禪。
【不依身心氣息。內外脫然。子之所修。流於下乘。豈西來的意耶。】
一開頭幾句話就把他的毛病指出來了,你參禪路子錯了。參禪的要領,此地幾句話很重要,那就是『不依身心氣息,內外脫然』,也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離四相,無住生心,這樣才正確,這才是佛祖之命脈。他所修的跟這個宗旨恰恰相反,換句話說,著相的修學,樣樣都在事相上講求,怎樣如法,怎樣如法,這個就錯了,要在離相上講求,心裡面不染不著,這才是禪,「內外脫然」。雖然內外脫然,又不是慧,不是法度,不是說不著相,什麼事相都不要,那也錯了,事相還是要,心地不沾染,說的是這個道理。雲谷大師最初參學,事相上都如法,心裡頭都染著,著相,大毛病,絕對不能成就。底下就講了,把重點說出來了。
【學道必以悟心為主。】
諸位同修要知道,我們學淨土也是這樣,這是八萬四千法門,包括門餘大道,哪一個法門都是以悟心為主,你要把這句話忘掉了,那就壞了,永遠不能開悟。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理一心就是悟心,理一心不亂跟禪家的明心見性、教下的大開圓解沒有兩樣,要說兩樣只是名稱不一樣而已,事實境界完全相同。可見得,法門雖然是有千萬差殊,目標沒有兩個,是相同的。這句話我們要記住,學道要以悟心為主,出家要以生死大事為先,常常能記這兩句話,這就叫道心,古人有道心,心裡頭沒有這個,沒有道心。
【師悲仰請益。舟授以念佛審實話頭。】
這就是教他參究念佛是誰,禪宗裡面有這麼一個話頭。
【直令重下疑情。師依教日夜參究。寢食俱廢。】
這裡頭有個小註,這兩個小註我們要記住,「此心不為積習所牽,便是大徹大悟之因」。什麼叫積習?財色名食睡,這叫積習。『寢』是睡覺,『食』是吃飯,這個用功把吃飯、睡覺都忘記掉了,無始劫以來的習氣能夠擺脫掉,這就是人家能悟的一個因素,他能開悟。
【一日受食。食盡亦不自知。碗忽墮地。猛然有省。恍如夢覺。】
你看這是他開悟,他在什麼時候開悟?有一天吃飯,碗裡頭飯吃完了不知道,可見人家吃飯還是在用功,沒有離開功夫,吃完了不知道,碗掉到地下打破了,他開悟了。這個境界只有過來人才懂得,不是過來人,你也吃飯,吃飯也把這個忘掉,你把碗摔碎,摔掉十個,摔掉一百個,大概還是開不了悟。各人開悟的因緣都不一樣,雲谷大師是這樣開悟的,就是二六時中他這個話頭不斷,疑情不斷。換過念佛也是如此,二六時中心裡面都有佛號,吃飯的時候歸吃飯,佛號不能斷,這才叫用功。你要那個心專注在佛號上,你吃飯也就不曉得味道了,那個菜好吃,這個不好吃,不知道。你還曉得這個不錯,好吃,那個不好吃,你的功夫早就斷掉了,斷掉了怎麼會得一心不亂?不會得一心不亂。功夫好的人,睡覺的時候,身體睡在床上,阿彌陀佛沒有斷,這才能成就一心不亂,這是真實功夫。『猛然有省』,省就是開悟,『恍如夢覺』,過去就像作夢一樣,現在一下醒過來了,覺悟了。回過頭來再去請教法舟禪師。
【復請益舟。乃蒙印可。】
問問他開悟的,這個是真的悟還是假的悟,他把這個境界給法舟禪師講,法舟禪師同意,對的,沒錯。
【閱宗鏡錄。大悟唯心之旨。】
這就是禪家的辦事,禪家說不悟不看經,悟了以後再起修。禪與教的方法就這麼一點不同,教下是先從經論裡講解,然後叫你自己去體會,禪宗不是這個樣子,先是什麼經論都不准你看,單單叫你參個話頭或者叫你觀心,悟了以後再看經。所以這個方法不相同,一個是先看經,一個是後看經。但是諸位要曉得,禪接引上根利智,中下人可以說沒分,為什麼?中下人的煩惱太重。你不說別的,我們想不想這樣用功?想,但是一吃飯就忘掉了,這就是業障重。稍微累一點就疲倦,一睡覺也忘掉了,作亂七八糟的夢,那有什麼辦法?這種材料就不是個參禪的材料。諸位要有自知之明,禪那條路走不通,我還有淨可以走,換一條路走,別鑽牛角尖。學禪的人大抵都是心地很清淨,妄念很少,所以他的功夫能用得上力。
因此我奉勸諸位,說老實話,現在多數人業障都很重,確確實實,我們只有接受印光祖師的教訓,用《了凡四訓》、《感應篇》來消業障、來培福。果然這樣做上三年,像俞淨意那樣,動即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生,那就行了。你要能夠做到俞淨意這樣,無論是念佛,無論是參禪,不要多久。如果不能像俞淨意、像袁了凡,我們沒有指望。就算你有福,也不過帶業往生而已,往生得還很艱苦、很困難,不見得有把握。這是我特別勉勵同修們,我們必須要學《感應篇》、要學《了凡四訓》。在目前我們要拿這個做主課,別的聽聽可以,說老實話,做不到。我們真能這樣做,這是印光大師的苦心,他一輩子就弘揚這三樣東西。
《宗鏡錄》這部書古人稱讚它為小藏經,諸位去想想它這個分量之重,被人家重視。這個書相當的大,有一百卷。如果將來有這個因緣,這部書我們可以來印,剛才講了,分量是相當大,當然成本也相當高。我手上有一本,大概像我們過去印送的《彌陀經疏鈔》三本的厚度,將來如果有因緣我們可以印。這部書非常之好,是永明延壽大師將大小乘佛法之精華都編輯在裡面,所以號稱為小藏經,道理就在此地。讀這部書等於說一切經的大意(要義)你都看到了。他看《宗鏡錄》,『大悟唯心之旨』。
【從此一切經教。及諸祖公案。了然如睹家中故物。】
你看看悟後的現象,他有沒有讀太多的書?一部《宗鏡錄》之後,一切教理都通了,一通一切通。祖師的語錄,就是那些公案,像《五燈會元》、《傳燈錄》之類的,沒有一條他不通,他都通,這真正叫大徹大悟。這一點並不稀奇。我們看底下,悟了以後人家是怎麼樣?現在人要悟了那還得了,我是天人師,不但一國人要尊敬我,全世界都要我高高在上,那就錯了。你看看人家。
【於是韜晦叢林。】
「韜光晦跡」,這是幹什麼?回過頭來再修謙德之效,你看看這個謙虛如此的重要,絕沒有一點貢高我慢的習氣,把自己隱藏起來。
【陸沉賤役。】
在叢林裡面做別人不願意幹的事情,像過去叢林吃飯的時候過堂,做行堂,廚房裡面燒火、砍柴、挑水。悟了以後還要消業障,還要培福德,我們沒有悟之前要不消業障怎麼能開悟?不培福德怎麼能開悟?沒有福德不能度眾生。所以悟了以後還是這樣做。
【一日閱鐔津集。見明教大師護法深心。】
《鐔津集》底下有個小註,諸位自己去看,這也是一部非常好的書。他讀這部書,看到明教大師護法的心切,於是乎他也效法。
【初禮觀音大士。日夜稱名十萬聲。師願效其行。遂頂禮觀音大士像。通宵不寐。禮拜經行。終身不懈。】
諸位看這個,『終身不懈』,他老人家的功課是什麼?一天十萬聲南無觀世音菩薩,一天十萬聲,一生就是這樣修行,效法觀世音菩薩。
【時江南佛法禪道。絕然無聞。師初至金陵。寓天界毘盧閣下行道。】
『行道』就是參禪,念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
【見者稱異。魏國先王聞之。乃請於西園叢桂庵供養。師住此入定三日夜。居無何。予先太祖師西林翁。掌僧錄。兼報恩住持。往謁師。即請住本寺之三藏殿。師危坐一龕。絕無將迎。足不越閫者三年。人無知者。】
我們看看雲谷大師,所以這是高僧,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榜樣。他開了悟之後,在叢林裡面做勞役,培福,你看看他修行的方法。以後到金陵,就現在的南京,住在毘盧閣裡面,雖然說的話不多,但是你看這個行道,終身不懈。魏國先王聽到有這麼一個出家人,很有道行,就請他在叢桂庵供養,他在那裡也沒有多久。是憨山大師的先太祖師,就是他的祖師的師父,那個時候他掌僧錄,從前僧錄司相當於現在佛教會的理事長,管各寺廟的,他自己是報恩寺的住持,拜訪雲谷大師,把雲谷大師請到報恩寺去,他就住在報恩寺的三藏殿。雲谷大師不倒單的,『危坐一龕』,所謂危坐,四面沒有依靠。他『絕無將迎』,這個將迎是指什麼?對於任何人,說得不好聽的,不理不睬,無論是貴賤,他用他的功,他辦他的道,他正眼也不看你一眼,是這麼一個人。
『足不越閫者三年』,等於閉關,他在三藏殿,三年不出大門一步。諸位曉得,我們印光老法師在普陀山藏經樓三十年,這些都是祖師給我們的典型,給我們的模範,人家的心多清淨、多定。到處亂跑不行,亂跑得跑出個名堂來。他從前參學是到處跑,為什麼?生死大事。悟了以後,悟了以後就不跑了,跑是為生死大事,不為生死大事不跑,要懂這個道理。『人無知者』,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人。換句話說,也沒有人瞧得起他,看他是庸庸碌碌,苦行僧,成天修苦行,不愛跟人講話,不喜歡跟人打招呼,是個修苦行的苦行僧。
【偶有權貴人遊至。見師端坐。以為無禮。謾辱之。】
也許達官貴人到廟裡面來進香,雲谷大師理也不理他,你什麼大官、什麼豪富,與他都不相干。於是,那些人是凡夫,看到這個和尚不理他,心裡就不高興,別的和尚對他們都是恭恭敬敬的,只有他是不理不睬,免不了人家就要侮辱他,說他架子大,貢高我慢,瞧不起人,這話常聽到。
【師拽杖至攝山棲霞。】
他遇到這些事情遇到過幾次,這不能住了,走了,到棲霞山去。『棲霞』也在南京,大概離南京六十里路。這也是我們佛教的一個古道場。好像去年過世的明常老法師就做過棲霞山的住持。
【棲霞乃梁朝開山。】
梁武帝開山的,梁武帝建的道場。
【武帝鑿千佛嶺。累朝賜供贍田地。道場荒廢。殿堂為虎狼巢。師愛其幽深。遂誅茅於千佛嶺下。影不出山。】
這個時候棲霞山已經很少人住了,所以說這個古廟已經失修多年,他喜歡這個地方清幽,因為沒人去,他就喜歡這個地方,在那個地方搭了一個小茅蓬,住在那裡不出山了。
【時有盜侵師。竊去所有。夜行至天明。尚不離庵。人獲之。送至師。】
這是舉一樁感應的事情,也能夠看到法師的大德。有個小偷,算不了強盜,偷竊之賊,晚上,法師在山上那麼苦,他身邊的衣食非常有限,小偷把它偷去了,偷了之後就逃走,逃了一夜,到了第二天,離不開他的庵,這冥冥當中就有護法神在那裡阻攔著他。到第二天這個小偷被人抓到了,偷了出家人的東西,送到庵裡面去,法師不責備他。
【師食以飲食。】
法師就一個人,還不是自己做一點吃的東西,招待這位客人。招待完了之後,我這地方所有的,你喜歡什麼儘管拿去。
【盡與所有持去。】
你看看他對待強盜土匪是這個辦法。
【由是聞者感化。太宰五台陸公。初仕為祠部主政。訪古道場。偶遊棲霞。見師氣宇不凡。雅重之。信宿山中。欲重興其寺。】
這個時候遇到一個大護法,這個護法是太宰,這個官階相當高了,相當於首相的地位。他偶然之間聽說這個地方有梁武帝建的廟,現在是荒廢不堪,他到這遊覽,看到了雲谷大師,當然一個人有道,仙風道骨,在風采上就不相同,他非常尊重。『信宿山中』,底下有個小註,「一宿為舍,再宿為信」,就是在山上住了兩晚,在這古廟裡住了兩晚上,他就發了心,想把這座廟重修。
【請師為住持。】
他老人家跟我們印光法師是一個態度,一生不當住持。
【師堅辭。舉嵩山善公以應命。】
他推薦了一個人,他自己不幹,推薦了一個人。
【善公盡復寺故業。斥豪民佔據第宅。為方丈。建禪堂。開講席。納四來。江南叢林肇於此。】
這幾句話很重要,佛法能不能興就在這幾句話。這嵩山善公真正也是了不起的人,他有辦事的才幹,有方法、有毅力、又有道心。所以雲谷禪師就把他找來,請他來當住持,現在有太宰陸公當大護法,你來重興這個道場。這個道場就重興起來了。他辦了幾樁事情,建禪堂、開講席、納四眾,四眾是出家二眾、在家二眾,都可以到這參學,都可以到這來掛單,這就是一個叢林。唯有叢林才能夠辦道,唯有叢林才能夠復興佛教,這就是個公務。
【師之力也。】
雖然是嵩山善公他在那裡勞苦,負責任,實際上這個功德是雲谷大師的,因為太宰陸公是看中了雲谷大師,一位有道德的高僧。
【道場既開。往來者眾。師乃移居於山之最深處。曰天開巖。弔影如初。】
道場一開人就多了,人多了,他是一個喜歡清靜的人,找到山的最深處,人跡不到的地方,又藏起來了。那個時候道場雖然熱鬧,沒有我們現在道場熱鬧,現在這是觀光道場,那個時候去的不是觀光的,都是去聽經、去參禪、去進香,是幹這個,不是去觀光的,現在是觀光道場。諸位想想,這個辦道的人,他怎麼辦?
【一時宰官居士。因陸公開導。多知有禪道。聞師之風。往往造謁。凡參請者。一見。師即問曰。日用事如何。不論貴賤僧俗。入室必擲蒲團於地。令其端坐。返觀自己本來面目。甚至終日竟夜無一語。】
這是他老人家接引大眾,你到他那裡去請教,他把個蒲團往地下一丟,一句話不說,叫你坐,坐上一天,坐上一夜,不給你說一句話,就是這麼樣的一個教學法。諸位要遇到這樣一個法師,算了算了,沒意思,到那去陪他坐去,坐上個一天、二天,一句話也不說。了凡先生跟他坐了三天三夜,沒有說一句話。他就是這個家風,這個裡頭味道長,滋味長,比說法的味道長,長得多。諸位要能夠領略這一層,比我們講堂上趣味又要濃厚得多了,講堂裡面趣味很淡薄,這個裡頭趣味非常濃厚。
【臨別必叮嚀曰。無空過日。再見。必問。】
第二次再碰到他,他又會問你。
【別後用心功夫。難易若何。】
我們看到禪師的接引。
【故荒唐者。茫無以應。】
不是真正辦道用功的人,碰到他真是莫知所云。
【以慈愈切而嚴益重。雖無門庭設施。見者望崖不寒而慄。然師一以等心相攝。從來接人軟語低聲。一味平懷。未常有辭色。士大夫歸依者日益眾。即不能入山。有請見者。師以化導為心。亦就見。歲一往來城中。必主於回光寺。每至。則在家二眾。歸之如遶華座。師一視如幻化人。曾無一念分別心。故親近者。如嬰兒之傍慈母。】
這是說法師的晚年,晚年怎麼樣?道成就了,業障消除了,福德現前了,這個時候要以度化眾生為主。度化眾生,在山上是山上的作風,剛才所講的,山上作風,但是市區裡面廣大的四眾也想能夠瞻仰法師的德風,他怎麼辦?他每一年也得到都市裡來一次,來弘化,一年來一次。來的時候一定住在回光寺,他只要一到,德高望重,『在家二眾,歸之如遶華座』,諸位想想,這皈依弟子之多。但是法師眼睛裡面怎麼樣?把那些人都看作幻化人,底下小註說,「四大本來假合,能識得破,自爾超情離見」,超情離見是《楞嚴經》裡面的話,因此他用平等心接待一切眾生。『故親近者,如嬰兒之傍慈母』,都覺得老法師非常的慈悲,又威嚴、又慈悲。
【師出城多主於普德。臞鶴悅公。實稟其教。先太師翁。每延入丈室。動經旬月。予童子時。即親近執侍。辱師器之。訓誨不倦。】
這一段是憨山大師敘述他自己與雲谷大師的關係,他是他的晚輩,大概是晚好幾輩了,剛才講的,他是跟他師公的師父同輩。這是說他早年,年紀很輕的時候,曾經隨著他的師父親近雲谷禪師,雲谷禪師對他很器重,常常教導他。
【予年十九。有不欲出家意。】
他是十九歲受戒的,他那個時候可能是不想受戒,他早就出家了,不想受戒,說的這個意思。
【師知之問曰。汝何背初心耶。】
後頭文長,我們時間不夠,有一些好懂的地方念過去就行了。
【予曰。第厭其俗耳。】
為什麼不願出家?出家人太俗氣了。
【師曰。汝知厭俗。何不學高僧。古之高僧。天子不以臣禮待之。父母不以子禮畜之。天龍恭敬。不以為喜。當取傳燈錄。高僧傳讀之。則知之矣。】
這就是值得雲谷大師器重的所在,他曉得什麼?出家人太俗了,不值得我出家。所以他就鼓勵他,出家學高僧,高僧脫俗,為什麼不學高僧?教他讀《傳燈錄》,《傳燈錄》是禪宗裡面歷代祖師的傳記,讀《高僧傳》,讀書可以勉勵自己,見賢思齊。
【予即簡書笥。得中峰廣錄一部。】
這也是屬於宗門語錄的一種,是元朝天目山普應國師所撰。底下有個小註,「三十卷,禪師號中峰」,所以我們稱它《中峰語錄》。
【持白師。師曰。熟味此。即知僧之為貴也。予由是決志薙染。實蒙師之開發。】
他正式出家受戒就是得到雲谷大師的鼓勵、開導的。
【乃嘉靖甲子歲也。丙寅冬。師愍禪道絕響。乃集五十三人。結坐禪期於天界。】
『天界』是廟的名字,叫天界寺。
【師力拔予入眾同參。指示向上一路。教以念佛審實話頭。是時始知有宗門事。】
換句話說,憨山大師參禪也是雲谷大師教的,就是在禪期裡面,它這個禪期是長期的,教他修這個法門,並且教他參這個「念佛是誰」的話頭,他這時候才曉得有禪宗。由此可知,憨山大師與雲谷老人關係非常的深切。
【比南都諸剎。從禪者四五人耳。師垂老。悲心益切。雖最小沙彌。一以慈眼視之。遇之以禮。凡動靜威儀。無不耳提面命。循循善誘。】
這是我們看到法師晚年的情形,年輕的時候、壯年的時候,所現的是嚴的一面,晚年所現的是慈的一面,非常的慈悲。因為在中年之前是要自成就,自修,晚年是要化眾,行菩薩道,自己成功之後要度化眾生,度化眾生要以慈為主,不以慈不能夠接眾,慈是等慈。
【見者人人以為親己。然護法心深。不輕初學。不慢毀戒。】
初發心、初出家的他都不輕視,都很尊重他,破了戒的比丘他也不敢輕慢,還是一樣的尊重他。
【諸山僧多不律。】
『不律』就是不守戒,破了戒,破了規矩的。
【凡有干法紀者。師一聞之。不待求而往救。】
這一點就是了不起的事情,出家人破了戒,犯了規矩,犯了法,那個時候的僧錄司比現在佛教會的理事長權大,違規犯戒的,他有權出來處分,或者把他送到官府裡面去處分,我們現在佛教會的理事長沒有這個權。他一聽到這個事情,不要人家要求他,他就去救了。
【必懇當事。謂佛法付囑王臣為外護。惟在仰體佛心。辱僧即辱佛也。】
諸位看看這幾句。
【聞者莫不改容。必至釋然解脫而後已。然竟罔聞於人者。】
他去救別人,去給人家說情,還不讓人家知道,那個人已經被人放出去了,還不知道是雲谷大師替他說情放出去的。
【故聽者。亦未嘗以多事為煩。久久。皆知出於無緣慈也。】
法師境界到這麼高,「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佛菩薩的慈悲。
【了凡袁公未第時。參師於山中。相對默坐三日夜。】
前面《了凡四訓》我們看過。
【師示之以唯心立命之旨。公奉教。事詳省身錄。】
前面《了凡四訓》裡面講得清楚得很,這就是袁了凡為什麼能成就,依教奉行,所以人家能改轉命運,能成功。俞淨意也是如此,依教奉行,所以他才有成就。
【由是師道日益重。隆慶辛未。予辭師北遊。師誡之曰。古人行腳。單為求明己躬下事。爾當思他日將何以見父母師友。慎毋虛費草鞋錢也。】
這一段是講憨山大師自己參學,他出家之後也出去參訪。參訪,這是告訴他,你出去參學,要以為求自己生死大事為主,你要不以這個為主,你將來有什麼臉回來見你的父母、見你的師父、見你的朋友?從前行腳穿草鞋,草鞋是沒有幾個錢一雙,由此可知,如果說是參學而沒有成就,買草鞋的錢都浪費了。我們今天出去參學,要是一無所得,所花的這些旅費,這個多少人的供養,再想想古人這一段話,我們怎麼能對得起父母師長,怎麼能對得起這些在家供養的二眾?這些都得要想想。
【予涕泣禮別。壬申春。嘉禾吏部尚書默泉吳公。刑部尚書旦泉鄭公。平湖太僕五台陸公。】
這就是剛才講的那個陸公。
【與弟雲台。同請師故山。諸公時時入室問道。每見必炷香請益。執弟子禮。達觀可禪師。常同尚書平泉陸公。中書思庵徐公。謁師叩華嚴宗旨。師為發揮四法界圓融之妙。皆歎未曾有。師尋常示人。特揭唯心淨土法門。生平任緣。未常樹立門庭。諸山但有禪講道場。必請坐方丈。至則舉揚百丈規矩。務明先德典型。不少假借。居恆安重寡言。出語如空谷音。定力攝持。住山清修。四十餘年如一日。脅不至席。終身禮誦。未嘗輟一夕。】
這一段就是說大師平常的行誼,以及他的接眾。小註諸位自己去看,好在《華嚴經》我們講過不少,《華嚴經》裡面的四法界多少不會太生疏。他教人,在此地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幾句話,著重在戒律,著重在規矩,為什麼?這是入門必須要遵守的,假如不遵守是不得其門而入。所以無論哪個地方去請他講開示,他都特別提醒大家百丈清規,教大家注意古人所建立的模範,不能夠隨隨便便更改。平素他老人家很少言語,沈默寡言,但是他要說話,相當有分量,這是什麼?『定力攝持。住山清修,四十餘年如一日』,前面講的,終身奉持不懈,真的他一生做到了。
【當江南禪道草昧之時。】
風氣剛剛開的時候。
【出入多口之地。】
這個多口就是是非之地。
【始終無議之者。其操行可知已。】
從來沒有人對法師有不好的批評,由此可見他老人家的操行。
【師居鄉三載。所蒙化者以千萬計。一夜四鄉之人。見師庵中大火發。及明趨視。師已寂然而逝矣。萬曆三年乙亥正月初五也。】
他老人家是正月初五圓寂的。
【師生於弘治庚申。世壽七十有五。僧臘五十。】
僧臘是講出家,從出家那個時候算起,他出家五十年。
【弟子真印等茶毗葬於寺右。予自離師。遍歷諸方。所參知識。未見操履平實。真慈安詳之若師者。】
這個地方兩句話是憨山大師對他老人家一生的評價,『操履平實,真慈安詳』,他說他一生各方去參訪,從來沒有見過。
【每一興想。師之音聲色相。昭然心目。以感法乳之深。故至老而不能忘也。】
雲谷禪師對他的恩德太厚了。
【師之發跡入道因緣。蓋常親蒙開示。】
所以前面他怎麼樣入道的,怎麼樣修學的,大概老法師在過去都曾經跟他講過,所以他還都能夠記得。
【第末後一著。未知所歸。】
因為憨山大師到處在外面參學,老法師圓寂了,他沒有在跟前,所以最後的狀況他就不很清楚了。
【前丁巳歲東遊。赴沈定凡居士齋。】
這位沈定凡居士大概設齋供養他,沈定凡居士也是親近雲谷禪師的,這是相聚在一起。
【禮師塔於棲真。乃募建塔亭。置供贍田。少盡一念。見了凡先生銘未悉。乃概述見聞行履為之傳。以示來者。】
了凡先生受雲谷大師的恩德太重了,所以雲谷大師過去之後,當然了凡先生有文字紀念他,但是還有許多事情是了凡先生不曉得的。換句話說,憨山大師看到了了凡先生紀念的文字,裡面還有許多漏掉的,他給他作一個傳,把這些部分統統補充進去,使大家對於雲谷禪師了解得更深切。這都是值得我們效法的所在。流傳於後世,以示來者。
【師為中興禪道之祖。惜機語失錄。無以發揚祕妙耳。】
他老人家一生所說的話,或者是沒有人記錄,或者是有人記錄而失傳了,太可惜了。底下這個附註,這是對於憨山大師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我們也不必說了,諸位自己去看看。今天我們到這裡,這個法會算是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