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 (第二十二集) 1978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19-003-0022
「積善之方」這十個綱領裡面的第四段,說:
【何謂勸人為善。生為人類。孰無良心。世路役役。最易沒溺。凡與人相處。當方便提撕。開其迷惑。譬猶長夜大夢。而令之一覺。譬猶久陷煩惱。而拔之清涼。為惠最溥。韓愈云。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較之與人為善。雖有形跡。然對證發藥。時有奇效。不可廢也。失言失人。當反吾智。】
這是第四段。在這一段裡面,了凡居士告訴我們,意思就是說,凡是一個人,縱然是惡大至極,說實在話,還是有良心的,此地所說的良心也就是王陽明先生所謂的良知良能,陽明先生的哲學是致良知,跟這裡說的意思相同。人既然有良心,當然哪一個人不喜歡善行?哪一個人不喜歡善事?既然喜歡善行善事,他為什麼會作惡?底下兩句就把這個作惡的因緣說出來了。『世路役役』,底下有個小註,「有所求而不止也」,這就是迷惑,所謂貪而無厭,病就生在這個地方。所以世出世間的聖人告訴我們,對治這個毛病最好的辦法是知足常樂。知足是什麼?戒除貪心,能夠安於現前的生活方式,這個人他才能夠修善、才能夠積德。如果是貪心無厭,必然容易墮落的,『最易沒溺』,這就是墮落。
可見得,在過去社會崇尚儉樸,崇尚於節儉,現在人的思想跟從前人不一樣,現在人的思想是崇尚於消費,這個跟過去恰恰顛倒。在過去,諸位想想,我們不說別的,就是一件衣裳,很不容易得到的,那個時候的布匹是手工織成的,諸位想想要多少時間才能夠織一匹布?現在機器代替了人工,生產效率比從前超過千百倍都不止;換句話說,現在的物質享受太容易得到了。過去難得,都要節儉,都要知足;現在易得,如果要是懂得這個道理,懂得知足,懂得節儉,那比古人福報就要大得多了。因為人能夠知足,他就不求於人,所謂是於世無求,於世無求自然高尚其人格,做學問、修道德都容易成就。如果說是生活艱難,難在什麼地方?難在不知足,這就難,難在天天跟別人競爭,這又怪誰?一件衣裳,現在講就是一般普通的質料,我看最低限度穿個五年穿不壞的。如果要天天跟人比賽,比時髦、比花樣,那你這一件衣服穿不了兩個星期,為什麼?那個裁縫設計師又有新的花樣了,你一看到,我這個不時髦,落伍了,那你當然要受罪,這是舉一樁來講。所以我們看看從前人,看看現在人,仔細去想一想,到底哪個有福報?從前人有福報,知道有福報;現在人有福報,不知道自己有福,這是太苦了。
就是以我們學佛法緣來講,我過去也一再給同修們提到過,從前要想看經談何容易,那個時候的書本是木刻板雕刻的,一個字一個字雕的。印的時候,你們同修們都沒有見過,我在小的時候還見過,用毛邊紙、松煙,松樹薰出來的那個煙,刷在木板上,一張一張的印。分量多一點的,一天的時間才不過印個二、三本書。所以那個時候的書價值很高,你們看看民國初年這些書籍後面訂的價錢,那個時候所訂的價錢要拿我們現在來比較比較,書就太貴了,《二十五史》幾個人家能買得起?不是豪富人家買不起這部書。現在你看我們普通人家都可以買一部《大藏經》擺在家裡,這是從前人不敢想像的。所以我們現在講佛法的因緣,大比從前人殊勝得太多了,這就是我們比人家福報大的地方。可是從前人得到不容易,得來之後就認真的去修學;我們現在得來太容易了,得來怎麼樣?放在書架上,甚至於放一輩子還沒有翻開來看一看,這種情形太多太多了。這就是我們自己有福而不知道去享福。所以我們自己要細心冷靜的去想一想。
給諸位說,人生最大的福報是休閒,不是一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那個沒有福報,是要有悠閒的時間去讀書、去研學,這叫真福報。從這一點來看,現在人比過去因緣殊勝得多,剛才我說了,只要你生活能知足,你工作一年你就能夠積蓄一年。換句話說,真正聰明人,做一年工作玩一年,休假一年,為什麼?他的積蓄足夠他底下一年的生活了,這才叫真實的人生。現在外國人漸漸也懂得了,懂得什麼?到世界各處去旅遊觀光,年老之後,拿了一筆退休金,到那個時候去玩去了。那是什麼?僅僅是去遊玩消遣而已,不是跟我們從前人做學問,所謂是山林水畔長養聖胎,不是做的這個。既然是今日之下可以說生活比從前容易,日子比從前好過,只要去了貪心,只要懂得知足常樂之道,人生一定是非常的幸福,道業一定能成就,這就是我們都要會把握。
可是話說回來,幾個人懂得這個道理?不要說別的,現在這些家庭,哪一個人家庭沒有個電視機?電視機,給諸位說,有百害而無一利,那是個魔鬼,還歡歡喜喜把它請到家裡來。有了這個東西在家裡,心就定不下來了,看了那些節目心動了,到晚上睡覺還亂作夢,你說這個可憐不可憐!真正的幸福是心地清淨,淨極光通達,心淨極了就放光明,世出世法無法不知。諸位,我們這個小冊子完全是講斷惡修善,就是教我們消業障、培福報,這個書裡頭教給我們的。更進一步,那是講明心見性。諸位可以細細的去讀一讀我們最近印的《永嘉禪宗集》跟《證道歌》,這兩種註解都註得非常之好,諸位細細的念一念,你才曉得什麼叫做真正的福報,什麼是真正幸福的人生,不讀聖賢書決定不知道。所以懂得的人少,不懂的人多。
因此,『凡與人相處,當方便提撕』,這就是跟一般人相處,在一起的時候,要以善巧方便提醒他,叫他覺悟,他迷在五欲六塵裡面,在佛法裡面講,這是值得可憐憫的。提醒他,這裡頭要講求了,要有方便,就是要有技巧。你直接跟他說,他不服氣,不會接受你的,不但不接受,他還要說你老頑固,你跟不上時代了,你落伍了,好像看到你年紀輕輕的,那個頭腦是十八世紀以前的頭腦,這是必然的道理。可見得理論一定要通達,方便必須要具備,善巧方便才能夠開其迷惑,把他的迷夢給點醒。像這些道理,大經大論裡面說得非常的透闢,只要我們虛心的去讀誦、去研究,並不難懂。難的是我們不肯去研究,不願意去接受;換句話說,自甘墮落,那就沒有辦法了。
下面是舉一個譬喻,好比長夜的大夢,你把他喚醒。這是比的什麼?底下說出來了,好比久陷煩惱,這是實話,哪一個眾生不是無始劫以來就為煩惱所障?煩惱這是魔之一,你看佛在《八大人覺經》裡面講四種魔,魔有四類,第一就是煩惱魔,煩惱折磨我們的身心,叫我們生死輪迴,永遠不能見性,不能夠擺脫三界六道。哪一個沒有煩惱?一般來說證得阿羅漢果以上的才沒有煩惱,換句話說,煩惱沒有了,你就證阿羅漢以上的地位了,這就不是凡人,叫聖人了。煩惱能不能斷?給諸位說,決定能斷,不是不能斷,問題就是你願不願意斷?你要願意斷,沒有斷不了的。此地講,『而拔之清涼,為惠最溥』,你能夠幫助眾生拔除煩惱,這個恩惠是最大的。由此可知,佛菩薩弘法利生,我們常說,佛菩薩的恩惠沒有可以比較的,父母對我們的恩惠是一生的,佛菩薩對我們的恩惠是生生世世,這個恩德多麼重、多麼廣大。
底下這是引韓昌黎的幾句話,都是說的勸人為善。說『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一時是當時。在過去,普通的民間鄉里都有講善書的,諸位看看《感應篇》前面所記載的都有,有許多種的講法,一般就是每個月初一、十五,或者在寺廟,或者在祠堂,在這些公共場所,有這些老先生定期在那裡講善書。講這些幹什麼?勸人為善。那些統統都是盡義務的,也不是政府派的,都是民間這些善人、有學問的讀書人自己組織起來的,訂上日期輪流去講,到處去講,「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我們就舉一個比喻來說,古德勸善之書太多,佛菩薩的經典哪一部經典不是勸善?後人給這些經典、善書再加上註解,這就是勸人以書。經論文字非常的深奧,後學很難懂得裡面的經義,有這些古今的大德,他們在註解、闡揚、發明這些道理,使我們一看就明白。譬如《感應篇》,《感應篇》的正文不過一千多字,拿現在的出版界來說,報章雜誌上來講,是一篇很短的文章,只有一百九十二句,但是你看看古人所註解的,那麼厚一本。
而古人著的這些註子差不多都是前清時候人註的,清以前的,註解的還是文言文,如果把這些註解翻成現在的白話文,恐怕又要多上個五、六倍。這是自己有道德、有學問、能發明,著書立說;不能的時候,也得以註疏的方法,就是註解註疏的方法,勸導後人。我們看過去這些古來的祖師大德所作的,多半都是從這方面,自己有修有證,他自己寫文章。譬如《永嘉大師禪宗集》,那是他自己作的,《證道歌》也是他自己作的,這是從他心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也是勸世的,勸我們轉凡成聖,勸我們了生死出三界。永嘉是唐朝時候人,我們現在讀的這個小冊子,註解是明朝時候幽溪大師作的,他將《禪宗集》做詳細的註解,這就是自己不能寫就作註解,勸人為善的心,勸人為善的功德,實在沒有兩樣。這就是說,口說與註疏這兩者都不可以缺少,要同時並進,就近的我們要用口頭上的來勸勉他,遠方的或者來世的,我們就用文字來勸勉他。
『較之與人為善,雖有形跡,然對證發藥』。這就教我們跟前面第一段與人為善比較比較,前面第一段與人為善是舉的舜王的例子,是以身教、是以善行、以道德去感化一切人,不落形跡。此地有言說、有文字,「雖有形跡」,這個勸人為善跟與人為善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除了這一點,這兩條確實是很難區別的。雖有形跡,但是它有它的作用,『對證發藥,時有奇效,不可廢也』,用得恰當,效果非常之大。以身教感化、以德行感化,要相當長的時間,而且對方還得有善根,被他看出來了,心地感動了;善根福德稍微薄一點的,一定要勸他、要勉勵他,他才會覺悟回頭。所以講到與人為善,著重在自己,就是自己的存心,著重在這裡;講到勸人為善,著重在利他,在善巧方便上,必須要這樣做。
尤其是今日之下,佛教被一般人所誤會,原因在什麼地方?講得太少了。如果要是講得多,常常講、時時講、處處講,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對於佛教不至於發生誤會。在過去為什麼社會對於三寶這樣的尊敬,現在這個社會對於三寶毫無恭敬之心?我們不能怪現在人,而是怪自己弘揚不力,原因在這個地方,大家不知道,這才發生了誤會。這些年來,在台灣,可以說我們這個地區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以佛法來說,我們最殊勝。也就是說,在台灣這個地區可以說常常有人在講經,這一點確確實實不容易。其他地區,我們看東南亞、看日本、看韓國,這都算是佛教的國家,日本很久就沒有公開的講經了,沒有,日本的講經僅限於他們自己辦的幾個佛教大學。日本的教育制度跟我們中國不一樣,僅僅在學校裡面研究,你要想懂得佛經的道理,那你就上佛教大學,你不上佛教大學你就不懂得,是這麼一個情形。南洋一帶像我們這樣升座講經的,幾年也許有個一次、二次,時間都很短暫,哪有長年講的?諸位想想,在這種情形之下,你說叫人不誤會,那是不可能的事。
台灣這些年來,可以說最近十年以來,各地方都在辦大專佛學講座,這些年輕人,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他們來從事經典教理的研討,這是開風氣之先。可是我們還沒有把這個工作做到盡善盡美,換句話說,雖在做,沒有認真的去做,多分還是在熱鬧場面上做,沒有說是有計畫真正從事一番研究設計來做這個工作,這就是做得不力,做得不夠。所以目標是僅僅讓這些年輕的同學們曉得佛教裡面是有學問、是有哲理,比一般宗教要高,只能達到這一點宣傳的效果而已,至於在斷惡修善、德行的培養、道業的修學,那還差得相當遠。像這一些我們都應當要留意,都應當要更加努力的。由此可知,學不能不講。
下面有個小註,「以口勸而對症發藥,奇效立致,而所及者近」,這個近就是就近的人他才能聽得到。「以書勸而造福無量,所及者廣,宜兼圖之」,書籍流通的面大,流通的時間長。由此可知,我們自己要沒有能力來寫書,沒有能力來註疏,看到別人有好的東西,我們應當發心流通,以廣宣傳,這也是勸人為善。我們道場同修可以說這一點我們是常常在做,印送經書、印送善書,這都包括在這一條裡面。
下面說,『失言失人,當反吾智』,這裡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這叫失言」。這個意思是說,凡是你看到一個人,他對於善法生了歡喜心,這就是可教、可勸,可教、可勸你要不勸勉他、不獎勵他,這就叫失人。如果遇到一些外道,成見很深,你不勸他還好,你一勸他,招來一些毀謗,對這種人你要勸他,這就叫失言。所以這個我們自己必須要有智慧,又要有方便。「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看到哪些人可以勸他的就得要勸他,不可以勸他,心裡面要迴向給他。前面所講的,與人為善,慢慢的來感化他,什麼時候時節因緣成熟了再勸他。為什麼?現在勸他,他聽不進去,等他幾時因緣成熟了,到那個時候再去勸他並不遲。由此可知,勸化眾生這個心不能沒有,在事不能操之過急,操之過急適得其反,收不到效果。可見得他把勸人為善的方法、態度都教給我們了。下面第五段:
【何謂救人危急。患難顛沛。人所時有。偶一遇之。當如痌癏之在身。速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濟其顛連。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蓋仁人之言哉。】
這一條是說到幫助別人的急難。我們人為什麼會有這些患難?佛經告訴我們,人的苦難是從造惡業而來的。我們六道的凡夫舉心動念哪有盡善的?既沒有盡善,當中一定有惡業,善惡的果報決定不能免。這在前面第一篇「立命之學」我們就讀到了,凡是不能夠轉移自己命運的,換句話說,千真萬確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轉不過命運,就是命運主宰了你。這本書就是教我們改造命運,跳出命運的圈子,自己做得了主,這個多麼自在。改造命運沒有別的,就是斷惡修善,這也是善行之一,救人的危急。剛才講了,人既不是純善,造了有惡業之因,他就有顛沛流離這種果報。「顛,遭大不幸,基業傾覆;沛,遇禍亂時,流離失所」。在我們目前這個時代,這種情形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說日有所聞,天天都有,處處都有。有遭到這些大難的,遇到危急的,我們遇到了,『當如痌癏之在身,速為解救』,這要曉得他的苦難之處,「痌癏」是個比喻,就好像害著毒瘡一樣,急待救拔。『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濟其顛連』,這是舉出一個例子來說,或者人遭了冤枉,你有能力,或者以言語,或者以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使他能夠伸其冤,就是平反他的冤枉;或者他有大的苦難,我們要多方面去救濟他,去援助他。
前面小註子裡有說,如果不是過去世福德深厚,在人生的過程當中,這些苦難確確實實是免不了的。過去沒有修福,現在修福也來得及,現在,這裡頭有一句說,「至心修德」。了凡先生就是一個例子,他是遇到雲谷禪師之後這才開始修,同樣的也能把後半生的命運能夠轉移。諸位要曉得,一個人真正的幸福是在後半世,年輕時候那個福報不算福報,晚年的福報是真正的福報。我們看到多少人,少壯的時候享福,晚年的時候受罪,這種情形太多了。少壯的時候受罪,有這個體力,能夠扛得過去,晚年沒有這個體力,沒有這個精神了,所以晚年的福報是真正的福報。諸位在年輕力壯的時候多吃苦頭,換句話說,過去世所造的惡業要報都在年輕的時候報,過去修的那些善業要享都到晚年來享,這才叫聰明人。年輕人享福絕不是好事情,要照現在一般醫學健康的狀況來說,福報應該留到六十歲以後享,這才是真正之福。
說到這一點,這講「救人危急」,危急是說大的,小的這些苦惱,我們要懂得了之後,就得要留意。譬如說,一般年輕人沒有不討厭老人的,看到老人就討厭,總不喜歡跟他接近,你有沒有想到因果報應?你現在討厭老人,將來你老了人家就討厭你,必然的道理。你想到老的時候,老有老的苦,生老病死苦,耳也聾了,眼也花了,處處都不方便了,你要能夠照顧他,你老的時候必然有人照顧你,果報比什麼都現實。換句話說,你自己得要想一想,我將來希望別人怎樣對我,我現在就如何對一切人,何況說是救人危急?我們在危急當中希望別人來照顧我們,別人有危急我們是不是主動去照顧別人?不種因哪裡會有果?所以常常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能夠減少別人一分痛苦,增加別人一分快樂,換句話說,就是減少自己的痛苦,增加自己的快樂。這個道理不深,知道了就要照這樣去做。
下面說,『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蓋仁人之言哉』。這後面是讚歎他的一句話,恩惠不在乎大與小,問題在哪邊?是濟人之急。換句話說,對方正需要的時候你能夠幫他忙,你能給他解決危難,這叫真實的恩惠,這是仁人存心。下面一條是:
【何謂興建大利。】
這個利就是於眾生有利益的事,大利就是於大眾有利益的。
【小而一鄉之內。大而一邑之中。】
這個鄉是鄉里,邑就是城市,就是我們一個市、一個縣,這都是舉例子來講的。
【凡有利益。最宜興建。】
只要於公眾、於大家有利益的事情,一定要興建。下面舉幾個例子,當然這些事情非常之多,我們應當所謂是舉一隅而以三隅反。
【或開渠導水。或築堤防患。或修橋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飯以濟飢渴。隨緣勸導。協力興修。勿避嫌疑。勿辭勞怨。】
所舉的幾個例子都是常見之事,常有之事,確實於大家都有利益的。譬如說,現在我們住在台北市,曉得我們台北市的下水道不好,雨稍微下大了,好多的街頭都積水,可見得水患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對大眾有危害而不方便的地方太多了。前面這個例子都是舉的治水。『築堤防患』也是如此,這是防範水患,像洪水暴發,防患水災,低窪的地區應當要築堤防。或者是『修橋樑』,修橋補路,『以便行旅』。現在這些事情政府做得很多,在過去,大的工程政府做,有一些小的是地方上這些善人自動的集合財力、人力自己去做的。
『或施茶飯以濟飢渴』,這也是舉一個例子,過去旅行的這些商客不像現在這麼方便,旅館設備得非常周到,真是賓至如歸,飯館幾乎到處都是。從前沒有這麼方便,而且那個時候旅行都是靠徒步,旱路上所謂是騎馬乘轎,水路上以前是帆船,每天所走的路程相當的辛苦,但是還是有限,一天能夠走上個七、八十里,一百里,就走得很遠了,因此走個五里、十里就要休息一下。所以那個時候,有的人家住在路邊上,他就設的有這些茶飯,供給旅途上的人。現在雖然是我們想做也沒這個機緣了,你就是門口擺上茶飯,人家看你衛生不衛生,還不願意吃你的。你要懂得這個意思,現在要做的多得很,譬如說勸善之書我們就可以到處贈送,你家裡是做買賣開店的,我們這些善書很多,你可以多拿幾本放在你櫃台上,主顧來了,買了東西,看到你這個書,看看很喜歡;很喜歡,送你一本帶回去,這就是布施茶飯,滋養他的法身慧命。這些善書放在我們佛堂裡面,不是學佛的人他不到這來,放在一般的這些店裡,什麼人他都會去,我們同修們要想到這一點,這都是布施,法布施。
今天圓覺寺的靜定法師告訴我,他說他們圓覺寺有個怪人,是一位居士,年歲很大了,他一生只做一樁事情,就是做那些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藥師如來那些牌子,走到哪個地方就釘到哪裡,他就做這個事情,全台灣他到處去。他自己所賺的錢就做這個,他不做別的,專門做這個東西,做幾百個,到外面去玩的時候,到處樹上、電線桿上他就去釘。佛法裡面講,「一歷耳根,永為道種」,諸位想想他度多少人,他給多少眾生種善根,今生他在種因,一轉世他要做大法師,他的法緣殊勝,凡是看到這個牌子都跟他有緣,他在哪裡講經聽眾多,為什麼?有緣。可見得與眾生結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為什麼不幹?聽說他出國到南洋去玩,他也做了好幾千個帶到南洋去,到處都釘,連南洋現在也是的了。我們要懂這個意思,盡心盡力的去做,這在因地的時候,沒有成佛道之前必須要做的,不能缺少的。
年初,我們也想一個比他這個方法還要來得容易,他那樣很辛苦,到處跑到處去釘,相當的辛苦,我們現在也做了這些,做的是電影院用的幻燈片,這個多方便。你到電影院去花個幾百塊錢,他給你打一個月,這一個月你看每一場看電影的有多少,那些人不是個個與你都有緣了嗎?我們不受辛苦。「興建大利」,稍稍動一點頭腦,曉得做大功德、培大福報、結殊勝的法緣並不難。我過去講經一再提醒,我們佛門裡面有不少大護法,生意買賣做得很大,到寺廟出功德一出都是幾十萬的,可是這些大護法很少來聽經,我們講堂沒有看到有一個這樣的大富翁來,所以我講了多少次都沒有反應。我勸他們做一點好事不費力,他每天在報紙上登大廣告,電視裡面做廣告,裡面只要加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又不必多加廣告費,你廣告一樣做了,也勸人念一聲佛號,念一聲觀世音菩薩,這是一舉而兩得。他只曉得做廣告,他忘了勸人念佛。不必要多加一分錢,功德多麼圓滿,真是世出世間福報都修了。這是舉幾個例子來說,可見得興建大利,不要以為我沒有力量,我沒有機會,那是錯誤的,只要你有心,人人都有力量,時時處處都有機緣,問題就看你會不會。
『隨緣勸導』,「隨見隨聞,協同勸導,堅人施心,成此美舉」。『協力興修』,「富者慷慨出資,貧者義務工作,曰協力,則出實力相助,不但向人口勸而已」。勸別人做,自己一定要領著頭做,自己要不帶頭做,你勸別人,你為什麼不做?我已經在那裡做,他沒有話說了。所以你要勸別人做,自己先做。剛才我貢獻諸位的,我們法施會,說實在話,每一次印的經書送出去的,剩下來的還很多,你們同修自己家裡要是有店鋪店面的,你到我那裡去拿,你願意拿多少就拿多少,這些好書都是要跟人結緣的,堆在那裡沒有功德,結緣才有功德。這就是說我們現在港口太少了,流不出去,你們能夠拿去,多開闢港口,多開闢市場,這才能接引廣大的眾生。所以希望大家懂得這樁事情,曉得這叫做興建大利。底下一段,「捨財作福」:
【何謂捨財作福。釋門萬行。以布施為先。所謂布施者。只是捨之一字耳。】
這一點,說實在話,懂得的人願意做,不懂得的人確確實實善財難捨,他不曉得捨財是種福。你要不肯捨,你所得來的就有限;你能夠捨,永遠不會缺乏。為什麼?布施是因,得到的財富是果報。你看佛在經典裡面處處給我們說這個道理,不是一部經、二部經,哪一部經不說,財布施得財富。今日之下哪個人不想發財?他為什麼不發財?他不肯施財。他發了財,總是過去有布施之因,現在才有布施之果,他得到的果報。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要三種施都修,那你這三種福都具足。修一種得一種,修兩種得兩種,一點都不假。我們希望得財富,希望得智慧,希望健康長壽,為什麼不種因?捨財就是種福之因。所以說,『釋門萬行』,釋門是佛門,菩薩所謂是六度萬行,這個行當動詞講,名詞稱為行,我們常講修行,行門,修行的方法。這個地方的萬是形容詞,不是數字,換句話說,修行的方法是無量無邊,太多了,我們叫萬行。但是無量無邊的修行法門不外乎布施,所以萬行把它歸納就是六度,六度再要歸納,布施一度就統統包含了。布施什麼意思?捨而已,所謂捨得,捨是因,得是果報,你能捨才有得,不能捨哪裡會有得?下面說:
【達者內捨六根。外捨六塵。】
這是說菩薩的事情,我們凡夫做不到。這個『達者』是講通達之人,是說那些得了道的那些羅漢、菩薩們,他們可以做得到。
【一切所有。無不捨者。】
這是說諸佛菩薩,說這些聖者們。
【苟非能然。】
假設我們做不到,我們凡夫確確實實前面這四句我們做不到的,諸佛菩薩能做到,他才能勸我們。釋迦牟尼佛本身他就示現一個榜樣,他自己出身帝王之家,是王太子的身分,他出家修道,把他的王位捨掉了,富貴捨掉了,他能捨,俗話常說,「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人家都捨掉了,不要了,說今天佛來貪圖我們一點供養,那不是笑話嗎?可見得他叫你修供養也就是勸你捨,這叫培真正的福報。做不到像佛菩薩這樣徹底,這底下就教給我們:
【先從財上布施。】
譬如說,我們以我們自己的能力,一個月能夠賺一萬塊錢,我能夠布施一百塊錢,百分之一,這就算不錯了,為什麼?比那個一毛不拔的人種福是大得多了,勸人要這個勸法。換句話說,對你生活沒有妨礙,你生活一樣過得很舒服,你還是有積蓄,你銀行還是有存款。並不是說除了吃飯你全都捨掉,那你就做不到了,就是在你力量之內,而不妨害,一切都不妨害,你能夠捨。所以在享福當中,你得要培一點福。
【世人以衣食為命。故財為最重。吾從而捨之。內以破吾之慳。外以濟人之急。始而勉強。終則泰然。最可以蕩滌私情。袪除執吝。】
這幾句話都是勉勵我們初學的人。世間凡夫迷惑顛倒,所以把衣食看得最重,我們學布施就從這裡開始,將我們自己衣食減少一點,去施捨給缺乏的人。利益有雙重,對自己,破我們慳貪之心,慳貪是大煩惱,這個利益是無量無邊的;對外,幫助別人之急,人家有急難,有急需要用,我們去幫助他。開始做都是勉強,做久了習慣成自然。慳吝之心,無始劫以來的煩惱,哪個人沒有?要學!我學人學佛,最初章嘉大師就教我布施,我頭一次見他,我問他學佛要從哪裡學起,從哪裡下手?他就告訴我,布施。後來又囑咐我,開始先好好的學六年,叫我學六年布施。我回來之後真的照他的話去做,學了六年。起先真是很勉強,六年布施,可以說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之外,都布施乾乾淨淨了,那個心漸漸平靜了,漸漸自然了,以後才曉得布施之樂。雖然布施得乾乾淨淨,這麼多年來一樣都不缺乏,不但不缺乏,有求必應,多麼自在!我這個不是前世修的,這一世修的,遇到章嘉大師之後,他教我的,我照他這個話做,所以才能得自在。佛法絕不欺騙人,希望諸位認真的去修學。今天我們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