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了凡四訓  (第二十六集)  1978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19-003-0026

  請掀開經本,我們接著底下看:

  【壬辰歲。予入覲。晤夏建所。見其人氣虛意下。謙光逼人。歸而告友人曰。凡天將發斯人也。未發其福。先發其慧。此慧一發。則浮者自實。肆者自斂。建所溫良若此。天啟之矣。及開榜。果中式。】

  在《了凡四訓》裡面,前後照應得非常的周到,在第一篇「立命之學」裡面是以功名發起的,到這個地方,末後以謙德來做總結,它還是歸結於功名。由這裡我們也能夠看得出它前後照應得周密,雖然看起來是四篇,實際上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最後這一章,所謂唯有謙德才是斷惡、積善、立命之保障,失去了謙德,換句話就是很難保全。這個道理昨天我們也曾經說過,了凡居士舉了好幾個例子,都是當時他所見到的這些人。壬辰這一年,了凡居士他自己說,他去見皇帝,在從前帝王召見叫『入覲』。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一個朋友,這個朋友叫夏建所。『見其人氣虛意下,謙光逼人』,看到這位夏先生非常的謙懷,這也是不容易多見的。「氣虛意下」,這一句的意思是他能夠下人。第二句就是說他的風采,這種謙敬的光彩,叫別人見到他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逼人」,這是動人的意思,所謂說是內有謙敬,外面表現出這樣的風采。

  『歸而告友人曰』,他回來之後告訴他的朋友,就將夏建所的風度在他朋友面前稱讚不絕。內容是這樣的,說『凡天將發斯人』,這是說的天意,俗話就是老天爺要想叫某一個人發達,『未發其福,先發其慧』,這是福報機緣還沒有成熟,但是消息已經透出來了,消息是什麼?智慧發了,這就是俗話所謂是福至心靈,福還沒有到,心已經靈了,心靈後面福一定接著來,這就是「未發其福,先發其慧」,他的智慧開了。諸位想想,智慧是什麼?智慧是謙虛恭敬,這就叫智慧。絕不是傲慢、自高、自大、自滿,那不是智慧,那可以說是愚痴,愚痴一現前就迷惑顛倒,後面災難就要跟著來。所以諸位要記住,謙虛恭敬才是慧相,是有智慧之相、福德之相。

  底下這個說得很好,『此慧一發』,這是真智慧,這個智慧一發,『浮者自實』,浮是平素輕浮之人,智慧一發自自然然他就誠實了,人就改樣子了,就改變了;『肆者自斂』,肆是平素放肆,什麼事情都馬馬虎虎、隨隨便便的,到這個時候他樣樣都懂得收斂了,能夠小心謹慎,人就變了,智慧一發人就變樣了。『建所溫良若此,天啟之矣』,這是夏建所這個人溫良到這樣的地步。孔老夫子他的學生讚歎他老人家的德行,五個字,溫良恭儉讓,這是當時夫子的學生讚歎老師。了凡居士見到夏建所,也看到溫良的德行,這是「天啟之矣」,老天爺給他的啟示,他有這麼好的德行。『及開榜,果中式』,他到京城裡面去求功名,開榜的時候果然他考中了。

  【江陰張畏巖。積學工文。有聲藝林。甲午。南京鄉試。寓一寺中。揭曉無名。大罵試官。以為瞇目。】

  這又見一個人,底下這一段說的是改過自新,這個裡面我們讀了也能長學問。『江陰張畏巖』,這個人是江陰人。『積學工文』,他的文章很好,讀書讀得很多;換句話說,也是飽學之士。『有聲藝林』,此地所說的藝就是現在我們所講的學術界,在學術界裡面很有一點名望,有點聲望、有點地位,大家都知道他的文章寫得好。『甲午』這一年,『南京鄉試』,從江陰到南京,過去路程也不算遠,現在交通發達是無所謂,以往也有相當一段路程,他到南京去參加考試。『寓一寺中』,這就是前幾次給諸位說的,從前的讀書人許許多多都是住寺院的,寺院不但是出家人掛單是理所當然,在家的,尤其是讀書人,也常常到寺院裡面去跑單,住幾天、住幾個月,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他就是拿這個寺院當現在的旅館一樣,住在寺院裡面,在南京趕考。到揭曉的時候,他沒考中,火氣就發作了,『大罵試官,以為瞇目』,這個考試的主考官簡直瞎了眼睛,我這麼好的文章,沒有被錄取,心裡面是憤恨不平。

  【時有一道者。在旁微笑。】

  這個道者當然不是別人,寺廟裡面的出家人,看到他在這裡發脾氣,心裡面氣憤不平,罵這個考試官,他就在旁邊笑了。

  【張遽移怒道者。】

  就遷怒到道者了,他在那裡罵,旁邊有人在笑話,轉過頭來,目標就對著這個道人了。

  【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這個出家人也很不簡單,不但有道,而且也有學,就直截了當的批評他,說你的文章大概不怎麼樣。

  【張益怒曰。汝不見我文。烏知不佳。】

  這位張先生一聽到這個道人講的這個話,火上澆油,脾氣就更大了,你沒有看到我的文章,你怎麼曉得我的文章不好?這話說得很有道理,一般說批評文章,總是文章拿在面前你才可以批評,沒有看到文章就能夠批評,諸位想一想,這又高了一層了。他從什麼地方批評?也說得很有道理,他這一反問的時候,道人就說了:

  【道者曰。聞作文。貴心氣和平。今聽公罵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雖然沒有見到文章,這是從理論上來推想,你的文章一定不怎麼樣。為什麼?他說我雖然不會文章,這是道人的謙虛話,你看古人常講,「學問深時意氣平」,那個有學問、沒有學問就看他是不是處世心平氣和?性情暴躁,談學問,難,太難太難了,可見得不容易,這一句話可以說是至理名言。他說我聽說作文最要緊的是要『心氣和平』,我現在聽到你罵考試官,你的心是很不平,脾氣暴躁如雷,像這樣粗暴的心情,怎麼能寫得出好文章?『文安得工』,你的文章怎麼能夠寫得工整?這個張先生,說實在話,還是了不起的人,為什麼?他雖然脾氣不好,但是這個人還講理,這就難得了,聽到人家說得有道理,他心裡還服。

  【張不覺屈服。因就而請教焉。】

  聽到這個話不得不服氣,確實是如此。諸位同修要懂得這個道理,今日之下,常常自己誇耀自己學問文章的人多得是,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你就曉得他那個學問是真的還是假的。這跟我們前面積善一樣,善有真假、有半滿、有偏圓,學問也是如此,也有真假、也有是非、也有半滿、也有偏圓,你就能看得出。看得出可不能叫你隨便去批評,為什麼?批評的時候對方要能接受,對方要不能接受,說了沒用處。所以我們看這一段,這個張先生他所以了不起的地方,他能夠接受,這是很難得的。知道自己錯了,回過頭還能夠就教於道者,尤其是難得。我們看底下這個道者這一段話: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該中。文雖工。無益也。須自己做個轉變。】

  這幾句話一點都不錯,說實在的話,文章好不好是另外一樁事情,能不能中,命裡頭的,文是屬於其次。過去科舉時代,能不能考中第一個條件是在陰功,就是在積德,命裡面沒有,文章再好也沒用處。這個理,世法裡頭,只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佛門裡面就把所以然的道理說得非常的透徹。文章之好壞是屬於慧,功名是屬於福,可見得這是兩樁事情。在因地裡面,修慧不修福,他會有世間第一等的文章,但是怎麼樣?他一生就沒有功名、沒有富貴,他前生沒有修因,這一生哪有這個果報?這是一定的道理。有的人前生修的有福,福修得很大,這一生沒有修慧,這一生他一樣也中,也做大官享厚祿,他有沒有學問?沒有學問。沒有學問怎麼會享那麼大的福報?諸位打開歷史來看,你看過去多少朝代那些帝王,王太子,皇帝死了之後,他九五之尊做了皇帝,飯桶一個,他是皇帝,福報比哪個都大,一切事情底下人替他辦。你要看起來很不服氣,不服氣有什麼辦法?人家前世福修得多,命好。命是自己修的、是自己造的,不是天生的,諸位要懂這個道理。

  還有很多考中功名的,學問是平平常常,考中了。換句話說,正如同我們現在考試一樣,說個老實話,那些考取的未必個個是真才實學,考不取的未必是不行。裡頭就不知道有多少考大學的,他什麼都不懂,他就只知道那幾個題目,還剛好碰上了,他就高高考中了;還有是一肚子學問,書念得很通達,單單就那幾個不會,就碰上了,這種情形多得是。可見得陰功,不但是過去,現在也不例外,這是我們年輕同學你們自己同學當中比較比較,考學校情形是不是如此?可見得修因與這個果報是一定相應。這個道者當然懂得佛法,因此他這個說理說得比一般就更要透徹了,幾乎與了凡先生遇到雲谷大師是相彷彿,教他把這個命運轉過來。諸位要懂得這個道理,可見得修因比什麼都重要。

  尤其在今日之下,諸位要曉得,這一、二年以來,我們佛教衰了,比不上過去幾年。不但衰,現在還有不少妖魔鬼怪在作亂,這對我們佛教是大大的不利。你看這兩天的報紙,好像有一個學校老師在家裡面設壇,被教育當局查到了,現在學校也免職,把他解聘了。這些都是邪道。但是社會上邪正不分,把這些妖魔鬼怪都算作佛教,我們佛教就跟著倒楣了。過去這些學校有不少的老師、學生對於佛教都有很深的信仰,現在不敢學了。我聽有個同學告訴我,在去年,像這個家庭裡面私設的佛堂,就是鸞壇,數字大概有六、七百之多,今年幾乎有二、三千。所以現在政府注意了,妖言惑眾,不得了!許多這些知識分子,一般人被這個欺騙還情有可原,受過高等教育依然這樣的迷信,實實在在是值得惋惜。這對我們佛教當然有很大的影響。可是話得說回來,我們要追究責任,我們佛教本身應當要負責任,我們自己做的宣傳工作不夠,所以才叫社會一般大眾對於佛教誤解。佛教的道理雖然是深,但是並不是不能接受,並不是不能理解,只要詳加解釋,人人都能聽得懂,都能夠接受。

  所以追根究柢是我們正法弘揚不力,沒有人提倡。過去道安老法師在世的時候,他老人家還注意到,極力的提倡,今日之下我們再找一個像道安法師這樣的人,哪裡去找去?老法師在世的時候我們不覺得,去了之後我們才曉得關係太大了。拿大專佛學講座來說,當年在台北市想成立一個大專講座,幾乎沒有一個人贊成的。那個時候焦國寶帶了一群大專學生到處去磕頭,去求法師們出來發心,沒有一個答應。找到松山寺的時候,道安法師一口答應,別人不肯辦,他來辦。當時我們也有一些老同修還記得,在松山寺那個棚子裡面,那個時候還沒有建房子,現在旁邊建的這個,那個上面的寮房,關房上面的寮房,過去那個地方搭一個棚子,下雨天上課裡面都漏雨,一百多個人在那個地方上課,台北市大專講座是這樣起來的。以後老法師接善導寺的住持,才跟佛教會談妥,借用這個地方,這是老同學們都知道的。

  大專講座我們法施會的同仁出了很多力量,這個講堂可以說除了佛像、佛龕、講台之外,其餘的這些設施都是我們法施會捐出來的。老法師過去了之後,你看在佛教弘揚上就走下坡了。我聽說外面現在鬧得很厲害,台中李老師弘法也受影響,他的寒假、暑假講座都不敢辦了。這些都不是好現象,我們同學要認識清楚。換句話說,腳踏實地認真的依《了凡四訓》、依《感應篇》來修學,腳踏實地的去做,絕不可好高騖遠,老老實實的修行。經上常說,共業裡面還有別業,哪個人修哪個人可以免這個災難,你能多勸一個就多救一個。我們再看這個文裡面,這是教他自己做個轉變。

  【張曰。既是命。如何轉變。】

  既然命裡頭注定的,命裡面注定的還能轉得了嗎?給諸位說,能轉。

  【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

  這就教他改造命運的方法,跟前面雲谷禪師教給了凡先生的是一個宗旨。命運固然是前生所造之因,這就說之為天然,可是佛法裡常說,因要遇到緣才能結果,如果要沒有緣,雖有因不能結果。如果要講造因,可以說每一個人十法界的因統統都有,你有成佛的因,你有成菩薩的因,你也有生天的因,你也有三惡道之因,統統都有,真是可以說萬法具足。在現在我們所得的果報,這不過是阿賴耶裡面業識的種子,這就是因,無量無邊的種子,一個現行而已。這一樁為什麼現行?這一個遇到緣了,遇緣才起現行。但是緣我們可以控制,因不能控制,因是過去造的,沒有辦法控制,果也沒有辦法控制,緣自己能控制,既能控制緣,就可以控制果報,佛法裡面講轉變因果的道理就在這個緣字上。這個理佛經裡面講得太清楚了,過去世我們造的惡因,現在我們不要給它惡緣,雖有惡因,不結惡果;過去世還有一些善的因,現在世再給它善緣,善因就有善的果報。可見得轉移命運完全在緣上,這是佛法特別強調的,叫緣生論,專門有一本書說這個道理。

  這個『立命』,立是說建立,也就是有改造的意思,建立是自己的意思,自己可以做得了主宰。怎麼樣建立?『力行善事,廣積陰德』,前面說過,積善不必讓別人知道,這叫陰德,德要積,善事要力行。『何福不可求哉』,真正是有求必應,求什麼就得什麼,沒有求不到的,求功名得功名,求富貴得富貴,乃至於求長壽得長壽,沒有求不到的,沒有得不到的。問題就是你肯不肯,你會不會,你懂不懂這個道理,你是不是認真去做了?你看《感應篇》裡面講,《感應篇》給我們講的期限是三年,你只要認真的去積善,三年一定有果報。三年不是很長的時間,人人都能做得到。像這一種書,說老實話,比講佛經有受用。為什麼?固然佛經講的理論高深,高深是高深,果報長遠,講的成佛、講的作祖,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以後,這個地方講的求功名、求富貴,三年就得到了,這個距離近,只要肯修,立刻就獲得,看的果報是小,但是由這裡能夠看出效果來。張先生就說:

  【張曰。我貧士。何能為。】

  一談到行善積德,你看從前人跟現在人都是這麼想法,我沒有錢,我沒有力量,我心裡面雖然想行善,我沒有力量,這都是誤會。

  【道者曰。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且如謙虛一節。並不費錢。你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

  這個行善積陰德有許多不要花錢的,不花錢也能做得到,也能做得很圓滿,可見得我們懂不懂這個道理,願不願意去做。所以要曉得,這個地方就是前面所舉的「積善之方」裡面的十種,十大網領,十大綱領是叫我們常常存這樣的心,這就不得了。「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乃至於「敬重尊長,愛惜物命」,心裡面常常有,遇到了就做,遇不到的時候,有心,這就不得了,這就是大善,這就是廣善,念念不忘這個,這就叫廣積陰德。所以說『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就記住這兩句話,這就是改造命運的祕訣。下面舉一個例子,就好比謙虛這一樁事情,這個不要費錢,你為什麼不自己反省反省?你怎麼可以怨天尤人,去罵那個試官,罵那個主考的人?這是就他的毛病,對症下藥。經過道人這一番開示教訓之後,這個人不容易,他就能夠改過自新,就能夠依教奉行。從此以後:

  【張由此折節自持。】

  這個底下有小註,「深服道者語,從此力改前非也」,就是我們佛法裡面所講的,從此以後他就真改了,改過自新,依教奉行了。能這樣做,當然: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這是必然的道理。

  【丁酉。】

  諸位看,從甲午到丁酉,整整滿三年,三年圓滿了,換句話說,他積了三年的德,修三年善,積三年德了。

  【夢至一高房。得試錄一冊。中多缺行。問旁人。曰。此今科試錄。問。何多缺名。曰。科第陰間三年一考較。須積德無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係舊該中式。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後指一行云。汝三年來。持身頗慎。或當補此。幸自愛。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這就是講效驗,確實非常之顯著。諸位要是信得過,你就從今天起試試看,我們現在可以說這三樣東西都印出來贈送諸位了,《了凡四訓》、《感應篇》、《德育古鑑》,就照這個去學,學三年,必然有求必應。這得要認真幹。你看過去人個個都有效驗,沒有一個人是落空的,我們去做當然也不落空,要緊的就是我們要生清淨的信心,依教奉行。他在夢中遇到這麼一樁事情,到一個很高大的房子裡面,看到一卷考試的名冊,一看這個名冊,當中很多空白的,行都有空的,就問別人,這是什麼東西?人家就告訴他,這是這一次考試的錄取名冊。當中怎麼缺了這麼多的名字?這個人就告訴他,『科第陰間三年一考較』,換句話說,三年一考較就是三年要調整一次,哪些人該中,哪些人不該中。就是說他前生所修的,這是講種的因,前生培的福,今生命裡面是考中的,命裡面中的第幾名,都是有安排的,絲毫不勉強。如果你要說沒有天地鬼神,那真是你自己迷信;相信天地鬼神的,不是迷信,為什麼?確實有,你不相信那才叫迷信,你自己吃虧。命裡面該中的,如果他在這一生當中做了缺德的事情,那個名字就除掉了,勾掉了。命裡面不該中的,但是這個人今生積的有德,他這個人積了三年,他的心願就想考取功名,雖然你命裡頭沒有,但是你這個三年積的德,別的那一邊有被開除的,這個空缺就可以把你填進去,他就中了。

  再給諸位說,過去如此,現在也不例外,所以說「一飲一啄,皆是前定」,有人說是「莫非前定」,真有道理!我學人剛剛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給我講一個故事。老居士現在還在台中,這兩年身體不太好,他大概也有差不多將近九十歲了。我那個時候剛剛學佛,常常去拜訪他,他常講故事給我聽。他說在抗戰之前,他在蘇州做一個銀行的經理,他一生是在金融界的,搞財政的,抗戰期間他做四川西康的稅務,管財稅的。在抗戰以前,他在銀行做經理的時候,有一個朋友,常常在一塊玩的,這個朋友是走陰差的,白天跟我們人一樣,晚上就到陰曹地府去辦公去了,是個走陰差的。因為他們關係很好,所以有的時候他晚上辦的什麼事情他也給他們說,有個三、四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常常聊天。他這個走陰差,職務很小,傳遞公文。在陰間裡面,蘇州的城隍是江蘇省的都城隍,好像那個省主席一樣,管一個江蘇省,這個生死簿都經過他那裡。所以他說世間的人沒有一個是冤枉死的,統是注定的。

  他說有一次他從上海送來一批生死簿,送到蘇州來,他偷偷的看了看,他一看,很奇怪,這個名字很特別,有四個字、五個字、六個字,統統是這樣,送了一大堆來,他就說出來。朱老居士他們那時幾個人,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學佛,他學佛是抗戰期間到四川才學的佛,那時候還沒學佛,怎麼樣也想不通,我們中國名字,四個字的名字有,很少,哪有說一本裡面都是四個字的,沒有這個道理,都是三個字、二個字的多,怎麼會有四、五、六個字的?他說大概是三、四個月以後,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他恍然大悟,日本人該在那裡死的名冊,三個多月以前就報到都城隍那裡去了。連打仗打死的名冊,你看看幾個月以前就送去了,造冊子送去了,哪裡有冤枉死的,沒有一個。所以老居士到以後學了佛,他說這個事情千真萬確,他說我在沒有學佛以前遇到過這個事情,遇到很多,親眼看見的,半信半疑,懷疑的是什麼?與科學理論不符合,信的是什麼?它真有其事,它一點不假。

  諸位想想是不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舉頭三尺有神明,你騙誰?你能欺騙哪一個?這個裡面講的句句話都是老老實實的話,跟《金剛經》裡面講的,「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不誑語者」,如果不相信,這叫大愚痴人。講大經都喜歡來聽,講這個不來聽,這是薄福之人,他沒有福報。大經的理論他做不到,聽了一場空歡喜,這種腳踏實地立刻就得利益的,就得福的,他不能接受,空過了,你想想看這多麼可惜!老居士給我講的故事很多很多,我舉出這一個例子出來,不要把這個事情看作無稽之談。後面俞淨意遇灶神,那不假。諸位曉得,周邦道的太太遇到地藏菩薩,這個人過去沒多久,沒有幾年,這都是事實。這是講陰間三年要調整一次,考試的功名調整,一切的事情都是常常有鬼神在調整,吉凶禍福都在常常調整。由此可知,不但佛法裡面不講宿命論,世法裡頭也不是宿命論,真的,你的吉凶禍福是你自己心行感召得來的。

  這底下就有一個原則了,這是講功名,『須積德無咎者,方有名。如前所缺,皆係舊該中式』,本來是有他的名字的,應該要中試的,『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最近這三年以內,三年考一次,三年考一次當然三年要調整一次,在這個三年當中他做了缺德的事情,喪德,做了惡業,把他去掉了,從榜上的名單上把他去掉了。『後指一行』,空白的這一行,『汝三年來,持身頗慎』,就是你這三年來修善積德很慎重,『或當補此』,可能會補在這個地方,『幸自愛』,幸是囑咐的意思,也是勉勵的意思,希望你特別的自愛。『是科果中一百五名』,果然他中了。這是一個事實。我們再讀底下幾句,說:

  【由此觀之。舉頭三尺。決有神明。】

  這是我們應當要知道的。

  【趨吉避凶。斷然由我。】

  換句話說,都在自己的造作,心善、口善、行善,三業皆善,所在吉祥,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說是心惡、口惡、行惡,三業皆惡,必然遭殃,決定逃不掉。三業裡面以心為主,口善、行善,心要不善,還是不行。外表善,裡面不善,是假的,沒有感應。到我們這一篇講完如果還有時間,我們講到這個星期六,還有時間的話,我們把《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那篇文講一講,那篇就是說明俞淨意先生他這個人做人,就是口善、行善,意不善,他那個修善,那個厚道,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才遭的大難。遇到灶神以後改過來,他還有一點良心,換句話說,他還有可取的地方,知道自己過失了,他還能夠徹底的就悔改,這種人有救。如果說是知道自己過失而不肯悔改的,那是沒救了。所以《了凡四訓》常常後面附帶有這一篇,很有道理,確確實實以彌補《四訓》之不足。這是講『趨吉避凶,斷然由我』,這個話說得多麼肯定。

  【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於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氣盈者必非遠器。縱發亦無受用。】

  這個道理說得很透徹,福德的基礎就是在自己的心行,自己的心行皆善,不得罪於天地鬼神。如何不得罪?諸位去看《感應篇》,《感應篇》裡面寫得非常的清楚。底下,『虛心屈己』,這是非常的重要,就是說你要謙虛、要懂禮,禮是講曲,委曲婉轉,自己要多受一點委屈。你看看《禮記》裡面所講的,「禮也者,自卑而尊人也」,禮的精神就是如此,自己卑下,尊重別人,這就叫禮,這個屈己就是這個意思。你這樣做,天地鬼神沒有不尊敬你的,這才是受福的基礎。那個福報來了,那是真正的福報。『彼氣盈者』,氣盈就是盛氣凌人,盈是充滿的意思,『必非遠器』,他不會有遠大的前途。縱然他有福報,他也沒有法子享受;換句話說,富而不樂,他雖然有富貴,他不快樂,他很痛苦,很痛苦就是不能享受。富貴要快樂,那才叫真正的福;富貴不樂,那倒不如貧而樂。

  【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

  這是說稍稍有一點學問的人,有一點見識的人,必定不忍心『自狹其量』,就是把自己的心量界限畫得那麼窄小,心量小的人沒福,福報之大小與心量成正比例。佛的福報為什麼那麼大?你看佛的心量多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佛的心量。為什麼把自己的心量畫得那麼小,兩個人都不能相容,還談什麼福報?那個福要從哪裡修起、從哪裡積起?諸位要想修福,你看這個地方就告訴你,你一定要把你的心量拓開,迎接你的福。心量窄小是排斥自己的福報,福來了也把它拒絕掉了,這叫真正的無福之人,真正是個愚痴糊塗人。

  【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這是再結歸到謙德,這一篇的題目是「謙德之效」,結歸到謙德。謙是什麼?『受教有地』,謙就是地,有謙就能夠接受別人的指教。效果呢?『取善無窮』,能夠接受別人的善言、接受善行。所以說『尤修業者』,修業就是求學的人,『所必不可少者』,這是非常重要的。

  【古語云。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這是末後一段,這幾句很重要。佛法裡面講得更清楚,「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們學佛在佛門裡面有求不應,佛菩薩不靈了,不但怨天尤人,連佛菩薩也怪起來了,也有了不是了,這個罪過就大了。不是佛菩薩不靈,是我們自己沒有依教奉行,所以他才不能感應道交。果然感應道交,當然是有求必應。你看《普門品》,你看看《楞嚴經.觀音圓通章》,都是講三十二應身,求什麼就得什麼,這是世法裡頭說的,世法也是據佛法而來的,世出世間法在理上講是通的。諸位讀《金剛經》應當明瞭,四相不破這就叫世法,破了四相、破了四見,那就叫出世,可見得理事皆相通。所以說,『有志於功名,必得功名』,這就是你自己修善積德,這是因,而你的願望?我積善積德,我願意得功名,功名是果報,必然會結果。如果你修善積德,你這個志願不在功名,你在富貴,我不願意做官,我想經商,我想發財,你一定發財。三業修善之因是一樣的,果報是隨心所願,想求什麼就得什麼。人不可以無志,要立志,『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志向既然立定了,就得好好的修。志就是願,我們佛法裡面講的願,先要發願,發了願之後要修行。

  『須念念謙虛』,這是行裡面最重要的,換句話說,謙虛兩個字一刻都不可以離開的,要念念存在心裡面。『塵塵方便』,塵塵是說的無微不至,最微小的,塵土是很微小的,也就是講的事事要方便,要開方便之門。這樣『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可見得謙虛方便就能感動天地鬼神,而造無量福。這一句豈不是又反過頭照應前面第一句所舉的《易經》裡面的謙卦,六爻皆吉,《書經》裡面講的,「滿招損,謙受益」,前後照應得很周到。

  【今之求登科第者。】

  這就是當時的話,現在一些求取功名的人。

  【初未嘗有真志。不過一時意興耳。興到則求。興闌則止。】

  這就是講一個人意志不堅,換句話說,他沒有一個正確的目標,所以他一生不能成就。舉科第這一端,其餘的大家就以此類推。所以一個人一生要有志,志不立,好比那個大船在海裡面航行沒有目的地、沒有方向,諸位想一想,那個船走到哪裡去?他怎麼會有成就?凡是有成就,他一定有志,而且有堅強的意志,換句話說,非達到不可。佛門裡面講願力不可思議,有願必成。那個惡願堅強都會成就,何況是善願?善願還有天地鬼神加持,惡願天地鬼神不加持,不加持,你那個心地要堅決,還是會有成就。可見得這個願很重要,願是領導行的。這是說世間一般沒有成就的人,追究其原因,絕大多數的因素是志不堅固。他是舉當時這些求登科第的,說『初未嘗有真志』,並沒有真實的志願,不過是一時意興,看到別的朋友去考了,我也去試試,這麼樣去的;換句話說,沒有真正誠心去。『興到則求,興闌則止』,意氣用事,歡喜了,好,去;興趣沒有了,算了,所以一事無成。

  我們學佛也是一樣,學佛跟此地求登科第的,實在講沒什麼兩樣,應當要發心,立定一個目標,求生淨土,決定生淨土;求明心見性,決定明心見性,他這樣才會有成就的。念了幾天佛,那個說參禪好,好,念佛是老太婆的事,沒什麼意思,參禪去;參了幾天禪,那個人說學密好,即身成佛,好,我就到那裡學密去,學了一輩子,還是三心二意。你問他認真學什麼?不知道,他怎麼會有成就?從來就沒有一個目標。看看古人,念佛念了沒多少天,得一心不亂了,我們為什麼得不到?因為從來就沒有發個心,我要想求個一心不亂,所發的心都是古人講的露水道心,太陽一出來就曬乾了,沒有了,就是這麼個道心,還會成就嗎?同修們當中我也見過不少,像研究教的,研究個幾天不幹了。所以說意興來的時候就想求,心裡很高興,興闌就完了,所以不能成就。

  這樁事情確確實實不但是要謙虛,而且要有耐心,目標定了,怎樣艱難困苦都得要忍受下去,才會有成就。諸位看看《禪林寶訓》裡面,多少寶貴的教訓、例子,古來這些大德哪一個不是吃盡了苦頭?你看人家那一種忍辱、忍耐的精神,我們今天能不能比得上?而後就曉得我們為什麼沒有人家那樣的成就,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願沒有人家的堅強,我們沒有人家那麼謙虛,沒有人家那樣的忍耐,如果這三個條件跟古人一樣,你的成就絕不在他之下。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齊其庶幾乎。予於科名亦然。】

  最後引孟子的兩句話做總結,底下有一個小註,註孟子這兩句話,「將力求快適之心,擴而充之,作與民同樂之舉,安有國運不大昌者乎」,這兩句話就是這個意思。『王』是指國王,他所喜歡的,他所愛好的,要把他的愛好推廣到一切老百姓,『齊』是整齊,就是跟我一樣,沒有分別,我怎麼樣樂,他也得到怎麼樣樂,這個齊就是指國民,這樣國家才能夠長治久安,國運昌隆。所以說與民同樂,就是這個意思。『予於科名亦然』,他拿這個話來結束的時候,就是說了凡先生他對於「科名」,科舉功名,是有這個志願,他非常的愛好。他命裡面是沒有的,但是他得到了,他愛好,他得到了,他把他命裡面沒有也能得到的這個理論、這個方法寫出書出來流傳給後人,凡是喜歡功名、愛好功名的人與我同樂,我也把我的樂遍及一切求取功名之人。你想想看,他這個家怎麼不盛?做國君的人與民同樂,國運昌隆,他的家一定興盛。這叫大善,把自己的善因善果普遍波及一切志趣相同的人,雖然是只指求取功名的,實在他這個理論可以說遍及一切法門。

  《了凡四訓》到這裡講完了,明天我們講《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如果再有時間,我們把這個裡頭附的有雲谷大師的傳也可以講一講,雲谷大師實在也是個了不起的人,是出家人一個非常好的模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