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華嚴寂靜夜神章 (第十九集) 1983 檔名:12-007-0019
七百三十三面第五行,最後兩個字開始:
【五。修禪定廣大法藏。能滅一切眾生熱惱。】
從這開始。這是菩薩告訴善財童子,修學『十大法藏』,才能夠證得像他在前面給我們所講的,具足圓滿的解脫。「十大法藏」就是菩薩十波羅蜜,在上一次我們將前面的四條介紹過了。今天從第五禪定波羅蜜看起,『禪定』在佛法修學上來說,是它的中心課題,也是修行的總樞紐。我們可以這樣說法,佛門裡面常說八萬四千法門,又說無量法門,這些法門修的是什麼?統統是禪定,沒有一門不是禪定。只可以說它的方法、手段不相同,它所修學的禪定沒有兩樣,念佛,念佛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這個名詞在翻譯裡面來說,叫做梵華合譯,第一個字禪是梵語,禪那,第二個定,這是我們中國字,這個名詞裡頭一個是梵文,一個是中國語,合起來梵華合譯。禪有定的意思,定也有禪的意思,但是並不完全相同。所以譯經的大師將這個名詞這麼個設定,有它特殊的意義在。禪那的本意翻作靜慮,靜就是清靜,跟我們中國的定意思是相通的,可是它裡面有慮。換句話說,它不是一個死定,它是活的定,是活的。所以也翻作止觀,止就是靜,靜止;慮就是觀,實在講觀這個字非常好。因為慮我們講思慮,往往還落在意識裡面,觀照可以說從意識裡面提醒了。但是,禪定在初學,一定要用意識。
《楞嚴經》有很多同修們都非常熟悉,天台家對《楞嚴》很重視,緣分也很深,當年智者大師在世的時候,《楞嚴經》沒傳到中國來。智者大師聽說印度有這麼一部經典,那個時候到印度去一趟不容易,他在天台山築了一個台叫拜經台,每天向西方禮拜,希望這個經早一天到中國來,他拜了十八年,到他圓寂經也沒來,但是,十八年不斷的去禮拜,這種精神、毅力我們不能不佩服。所以以後這個經到中國來之後,天台家的子孫對這部經特別重視,因為祖先拜了十八年都沒看見。原因就是《楞嚴》裡面講的這三種大定,「奢摩他、三摩、禪那」,與天台大師,就是智者大師他老人家所建立的三止三觀,止觀這個法門非常接近。這個緣起,就是當年印度的高僧到天台山去拜訪智者大師,智者大師那個時候首創三止三觀這種修行法。印度這些法師們看到非常佩服,與《楞嚴經》上所講的這個方法暗暗的相合,於是我們中國才曉得,有這麼一部經典。
可是天台的止觀是用意識心修的;換句話說,還沒有到捨心意識,沒有到這個境界。所以《楞嚴經》的古註,幾乎都脫離不了天台的思想,古來大德註解《楞嚴經》,多半用天台三止三觀,來解釋「奢摩他、三摩、禪那」。這個事情到了明朝,交光大師才提出來意見,反對以天台止觀,來註釋《楞嚴經》的這三種禪定,他不同意。他認為《楞嚴經》講這三種禪定是屬於性定,不落在心意識。這個見解也非常的正確,到後來我們就稱交光大師這個註解是新註,交光以前的統統稱為舊註,這個界限就是這麼樣子區分。交光大師所說的實在有道理,他就是以《楞嚴經》的思想,本經的思想來解釋這三種禪定,三種禪定都是屬於性定,雖然它內涵與天台止觀接近,那是沒錯,它也有止的意思,也有觀的意思,也有止觀雙運的意思。意思相同,他們出發點不相同,一個是從意識建立,一個是捨心意識,從真如本性上建立的,這是它不相同的地方。
當然楞嚴大定,要照交光大師那種說法來修行,我們很難成就,那就是佛門常講的,上根利智的人才有分,中下根性的人沒分。如果要是用天台家這個講法,我們中下根性都有分,我們不捨心意識也有分,天台家的標準比較低。交光大師《正脈》那個標準是相當的高,那是法身大士的境界,可以說一個是圓教境界來說,一個是別教境界來說,別教我們中下根性的人,可以下手。由此可知,這是佛法修學的樞紐都是禪定,前面所講的四種波羅蜜,都是禪定波羅蜜的準備功夫,不修禪定不能成就。禪定關係實在是太大,由於禪定才能開智慧。這個智慧現前,它的力量能破無明,能轉八識成四智,要靠智慧的力量才行,智慧不現前就沒有法子。我們今天修定為什麼修不成?也許諸位說,我現在沒修定,你說沒修定那就錯了,你念佛求一心不亂,念佛那是定。研教希望能夠得清淨心、開智慧,那也是定,只要是佛法統是修的禪定,密宗裡講三密相應是定。所以佛法與一切外道不相同的地方,它是修禪定,而且是以性定為終極的目標。外道也有修定的,但是它都是意識,它沒有講到真如本性,而且外道的定,都是伏煩惱,沒有斷煩惱。
佛法這個禪定,它是以斷煩惱為目的,所以禪定功深能斷見思煩惱,它不能破無明。我們今天就能夠明瞭了,所以不能成就,前面準備的功夫不足。我們的布施不夠,布施是捨、是放下,沒捨得乾淨,放下的不多;換句話說,還是障礙重重。我們也持戒,戒不清淨,戒的力量不能止惡,還是造惡業,止不住惡。我們也修忍辱,忍辱功夫也不到家,常常還有忍不住,這個不行。還有修精進,實際上精進是進一步退三步,修的這個境界,難怪我們的禪定不能成就。前面四條都是禪定的準備,第一條做得不圓滿,第二條就有困難,愈往後愈難。頭一條就叫你放下,就叫你要捨,捨得乾乾淨淨,不要害怕,你不是為了要明心見性嗎?不是要想求見性成佛嗎?得捨乾淨才行。捨不乾淨,決定見不了性,也成不了佛;換句話說,決定脫離不了三界六道生死輪迴。一定要捨乾淨,愈乾淨是愈自在。十波羅蜜在《華嚴經》裡面講了幾百次,為什麼重重複複講這麼多遍?這幾百次你還沒放下。講上幾千次、幾萬次都不多,為什麼?還是沒放下。幾時放下了,連放下還得放下,心裡有個我都放下了還不行,還有這麼一樁沒放下,那這樁都是障礙,還是不清淨,這不清淨就是你大定的障礙。所以這個定有事有理,定有事理,你就想到,念佛法門有事一心不亂、有理一心不亂,這是事理。理定那一定是乾乾淨淨,心地乾淨,一個妄念也不能有。
它的功德,『能滅一切眾生熱惱』,「熱惱」就是煩惱,能斷一切眾生的煩惱。煩惱的性質熱,稱之為熱惱,就把煩惱比作火。學佛第一樁事,就是要斷見思煩惱,沒有定的功夫,見思煩惱沒法子斷,見思煩惱要靠定功。我們有了智慧,智慧不能斷煩惱,諸位要曉得,這種智慧不是從定裡面生的,如果從定裡面生的這個智慧能伏煩惱。這個智慧從哪裡生的?從第六意識生的,佛法裡稱之為世智辯聰,世間的聰明智慧。這是我們常常看到的,不但在社會上我們普遍看到,佛門裡面出家在家是非常聰明,看起來很有智慧,他煩惱沒斷。曉得那個智慧說個不好聽的話,叫所知障,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決定是清涼的,是自在的,真智慧決定能轉煩惱成菩提。所以不可以把世智辯聰當作般若智慧,因為般若智慧一定從定當中生的,與定相應。這就說明,戒定慧三學是不能夠躐等的,好像三層樓一樣,沒有通過第二樓,你怎麼會到第三樓去?那是不可能的。乘電梯還是通過,沒有停留就是了,都沒有說是不通過的,沒這個道理,一定要通過。
這就是告訴我們,學佛一定要修定。十方諸佛如來在因地裡頭,統統是這個法子成就的,菩薩在此地講他也是這十個次第,按部就班也是這麼修上來。他把他自己修學的經過告訴我們,提供給我們做參考,給我們做個示範。定的功德決定是斷煩惱的,如果我們修定,修定這個煩惱斷不了,這個時候叫覺悟,你這個定一定是有偏差,不得力。修是修了,可是拿不出成績出來,修了之後沒有效果,這一定或是理論上、或是方法上有了錯誤,出了問題。否則的話,一定有效,這些都是我們要注意到的。愈是甚深的大定,那它就沒有形式了,《華嚴經》是法身大士所修的,它裡面講的禪定,諸位要記住不是一天到晚盤腿面壁,不是這個。這個定是什麼?是我們在一切境緣當中不動心,這叫定,不動心就沒有煩惱了。你在一切境緣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這兩個字把我們所有境界都包括盡了。你在人事物質環境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你生什麼煩惱?當然不生煩惱,這叫做定。
所以這個定,不是說離開人群,離開社會,不是,那是小乘人修的,小乘人修的那是壓第六意識。大乘人修這個定,他是轉八識成四智,因地上特別著重在第六識跟第七識,這叫修定。所以這種定叫甚深禪定,它是不拘形式的,而且這個定的功夫絕不間斷的才有效。我們一天說是修幾個鐘點,一捨掉之後就沒有定了,你這個定是斷斷續續的,所以他很難得定。你在修學的時候,勉強把煩惱壓住了,一起坐的時候,又與外頭境界一接觸,你煩惱又現行了。你的功夫敵不過外面境界的誘惑,你的功夫控制不了你的妄念。因此,菩薩這個定功他是念念都不間斷,二六時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念念都在定中。無論在什麼時候、在什麼處所,接觸什麼樣的境界,他都能夠「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叫修定。這種定才管用,才真正能夠伏煩惱,一得力了就能伏煩惱,煩惱就不起作用,功夫再深了就能夠斷煩惱,再深的時候智慧就現前,因定開慧,智慧就現前。底下一條是第六:
【六。修般若廣大法藏。能遍了知一切法海。】
這個定慧是一體,尤其是在這些大乘了義經典上,佛常常指示給我們,它可以互為體用,相輔相成。定是體,慧就是作用;慧是體,定就是作用,這種交互就在我們平常生活當中。我們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了了分明,這是慧,如如不動這是定。因為他如如不動,所以他了了分明;因為他了了分明,所以他如如不動。這個了了是真了,那就是經裡面講的徹底了達諸法實相,所以他才如如不動。諸法實相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他不動心。因為他不動心,所以才知道一切萬法,如夢幻泡影,它是相輔相成的。換句話說,沒有定就沒有慧,沒有慧也就沒有定,所以這個功夫究竟是哪個是體、哪個是用,不必在那裡執著,執著就錯了。互為體用,都是體、都是作用,不執著就都對了,執著就錯了。
『般若廣大法藏』,就是從博學多聞當中成就的,善財童子在此地給我們做的榜樣,五十三參博學多聞這才能成就,才能夠『遍了知一切法海』,遍是普遍,一法都不漏,樣樣都學,樣樣都通達,他的智慧光明才能夠達到圓滿。如果我們單講六波羅蜜,般若它裡頭,權實兩種智慧都包括在裡面。如果是講十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單講實智,就是講的根本智,後面這四條統統屬於後得智。所以,十波羅蜜裡面,般若波羅蜜一展開為後面的五條,六波羅蜜就是把後面這個四條,統統歸納在般若裡面。由此可知,六跟十在內容上講完全相同,只是講開合不同而已,內容上講完全一樣,一個說得簡單,一個說得詳細,是一樁事情。根本智的修學是非常非常重要,沒有根本智,哪來的後得智?古人用這個根本是用樹木來做個比喻,樹先有根再有那個主幹,那個幹就是本,然後才能生枝葉,才能開花結果。智慧的現前也像這個樣子,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根本智的修學。
而根本智的修學法就是禪定,《般若經》裡面所講的「般若無知」,那個無知就是根本智,無知是真知。所以我們往往被這些名詞迷惑,一看到無知,那個無知大概就是什麼都不知道,好像白痴一樣那就錯了。其實這個無知是樣樣都知道,無什麼?無分別。要是套《起信論》上的話,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或者說無言說相、無名字相、無心緣相,無這種知。我眼見外面清不清楚?清清楚楚。我一句話沒說,沒有起名字妄想這個念頭,看得清楚,這就叫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是說的什麼?那是說的名字、言說、心緣是講的這個。諸位從這個地方去細細體會,你才真正懂得《般若經》裡頭,重要重要的一句話,「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的智慧是真智慧,是自受用的智慧,無所不知是他受用。從無知裡面起分別,就是什麼?從無分別裡面生分別為他受用。自己有沒有分別?沒有。所以分別就是不分別,不分別就是分別,因為它同時的。
什麼叫不分別?自己不分別。為什麼叫分別?為他分別。分別跟不分別同時起作用,自受用的無分別,他受用的分別;自受用的沒有執著,他受用的有執著,這是同時的。不是說我這個一起分別,我心就亂了,那你是凡夫,你不是菩薩。菩薩起分別的時候是為他受用,絕不為自受用,他自己很少有分別,我們從這裡面去體會。所以無分別智他這心裡面沒有界限,沒有障礙,這才能夠遍緣法界。遍緣法界就是遍知法界,盡虛空遍法界都在他清淨心中照了。那個清淨心就像一面鏡子,像一池靜水沒有起波浪,外面境界相統統照在裡面清清楚楚,那就好像根本智一樣,般若智慧一樣。我們根本智沒有現前,就是我們這個心從來沒有寧靜過,總是起波浪。這個波浪有大小,波浪愈大愈沒有智慧,愈小的智慧就現前一點,就是這麼回事情。智慧決定是平等的,沒有大小,只是你用心不一樣。而把你自己本有的般若智慧障礙住,才顯得般若智慧不一樣,其實是一樣的。
這種障礙的停息要靠自己,為什麼?這是你的心水在那邊起波浪,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心地裡面的事情,別人沒有辦法,幫不上忙,諸佛菩薩再慈悲都幫不上忙。因此這個真正修行人,那個妖魔鬼怪再厲害,他也障礙不了你,沒有人能幫忙就沒有人能障礙。人家能幫得上忙的,他就有人能障礙得了,幫不上忙的,所以他也障礙不了你。因此修學成敗與否,自己要負絕對責任,決定不可以怨天尤人。你要怨天尤人,那大錯特錯,這個事情沒人能障礙你,一定要靠自己。所以無論在什麼境界裡求什麼?求心定,求定不管什麼境界,都是修定的好道場,都是修定的好機緣,我們講好機會。順境裡面也修定,不生歡喜心,曉得歡喜是虛妄的。逆境裡頭不生煩惱,順逆都是道場,順逆都是勝緣,最殊勝修行的因緣。如果說有人障礙你,是你自己障礙,為什麼?你取相,取相是障礙。你不取相那怎麼會障礙!境界相現你自己要取,別人不會勉強你取的,是你自己要取的,你自己不取的時候心多清淨。
我們看後面這個後得智,後得智全是他受用,自己要住在三摩地中,自己一定要住在般若波羅蜜中。由此可知,般若波羅蜜是永恆的,是不生不滅的,後面這四種智有時候現,有時候不現,為什麼?它是因緣所生的,就像《楞嚴》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它是有生有滅的,因為它隨緣。般若波羅蜜是順性,本性裡面的智慧,它是體,體是永恆的,不生不滅,起作用的時候有生有滅,為了利益一切眾生。
【七。修方便廣大法藏。能遍成熟諸眾生海。】
經文就非常明顯了,『方便』為誰?為眾生的,不是為自己的。佛為無量眾生,才說無量法門,無量法門,門門都是方便法。到末後法華會上還說「方便品」,我們曉得《法華經》裡頭,最重要的一品就是「方便品」,為眾生說的,那就是顯示出方便波羅蜜。「方」簡單的說,就是方法,「便」就是便利,如果不得其法就不能夠入門。眾生廣大無邊際,每個人他的宿根不相同,宿根就是習性,孔老夫子所講「性相近,習相遠」。性是講本性,本性大家都一樣,相近是接近相同的。習性就不一樣,習性是習慣,而且這個習性不是一生的,生生世世。但是要知道,本性是真實的,永遠不變的,習性是虛妄的。可是我們現前的麻煩在哪裡?本性它的功能我們不覺得,不是說本性沒有功能,本性沒有功能哪有習性?妄自真起。要是以唯識學來講,真如本性是我們的本性,八識五十一心所是我們的習性,習性不一樣。每個人阿賴耶識裡頭,含藏這些不相同的習氣種子,用一個方法是做不到的。這才得用種種法門,這個種種法門就是方便,告訴你,法門也不是真實的,是方便的。
真實法有沒有?沒有,沒有真實法。這個意義很深,那就告訴你,你把你的習氣改過來了,法門也沒有了。習氣好比是病,這個種種方便法好比是藥,藥來了把病治好,藥就不要,不能再執著了,如果再執著這些方便法又變成法執,又變成病。因此,佛在《金剛經》上才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法也不能執著。佛很聰明,也非常可愛,他到最後說什麼?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你要說佛說法了,那叫謗佛。佛四十九年從來沒說過法,沒說過真實法,說過了很多方便法。他說無有法可說,無有真實法可說,不是說無方便法可說,是無真實法可說。方便法當然不是定法,所以說無有定法可說。
正因為實相如此,真正的樣子是這樣的,所以才不可以執著言說,因為它方便;不可以執著名字,名字也是方便。捨一切方便,真實就現前了。不必去找真實,你這有個經去找真實,那就變成真實法的障礙,真實反而不能現前。這個法它的難也就難在此地,求真實求不到,不求也不能現前,不求什麼?你是凡夫,你要求是障礙,這個事情麻煩,求也不是,不求也不是,究竟應該如何?這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了,得從不可思議裡面,這個真實法才會現前。這才是佛給我們講的老實話,沒欺騙我們,絕不是說話模棱兩可,不是的。他這個話裡頭處處都是把我們的妄想給打掉,叫我們契入真實。唯有方便才能夠普遍成熟一切眾生,稱之為『成熟諸眾生海』。成熟很要緊,我們一定要希求這一生成熟,這一生要不成熟還要輪迴,輪迴到來世怎麼樣?跟諸位說,跟現在這一世差不多,不要以為來世比這一世大概進步很多,靠不住,這個話我不相信。
你要問我,為什麼不相信?因為我曉得,每一位同修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你都學佛,你都親近善知識。你在過去生中,甚至於親近過多少諸佛如來、諸大菩薩,到今天還是這個樣子。你再一轉世到來世,甚至於連這一世都不如,這個不可靠。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打這個妄想,這一生不成還有來生,不能打這個妄想,要成就就在這一生。這一生能不能成?決定能成。我是有一年,在梅山禪林寺辦大專講座的時候,藍吉富先生你們有很多人認識他,他在講座裡面做了一個專題講演。講完了之後,下來向我提出一個問題,他問經上講的,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向我提出這個問題。我當時答覆他,亦真亦假。他說怎麼會是亦真亦假?你要是真正覺悟了依教修行,那就是假的,因為你一生就可以成就。你要對於聖教懷疑,不能認真修行,那是真的,那一點都不假。這個事情是在自己,《華嚴經》尤其說得好,時間是不相應行法,「念劫圓融」。你一下覺悟,三大阿僧祇劫一剎那就完成了;你要是迷惑顛倒了,一剎那就變成三大阿僧祇劫。時間可以拉長的,可以縮短的,就在你一念的覺迷,你覺悟了時間就短了。真正覺悟了沒有時間,哪有時間跟空間?有時間跟空間這是落在十法界裡頭,一真法界裡頭沒有時空,十法界裡頭才有時空。所以時空不是究竟法,是不相應行法,是徹底虛妄不是真實。這是我當時答覆他的。
可是佛給我們講三大阿僧祇劫也不是妄語,是真話。我們想想,我們自己修行,無量劫之前我們就開始學佛,不曉得修了無量無邊個三大阿僧祇劫,到現在還沒成佛,這又是怎麼回事情?這個諸位要曉得,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期限,是要你入了門才算數的,你不入門不算數。好比上大學四年畢業,沒錯四年畢業,可是你沒上學,這個四年對你講是空的。你也沒考取,也沒去入學,你四年畢不了業,十個四年你也畢不了業。從什麼時候起?考取註冊上學了,這個時候告訴你四年畢業,從這個時候算起的。佛門三大阿僧祇劫從哪裡算起?從斷八十八品見惑算起,這就是佛法入門一年級,入了門,從這個時候算起三大阿僧祇劫。從這個時候起,天上人間七次往來證阿羅漢,阿羅漢一般經上講二萬大劫之後迴小向大,三阿僧祇劫證藏教的佛,不是圓教。圓教那就是本經裡頭所講的,圓教要無量劫,所以三大阿僧祇劫成的佛是藏教的佛,這是我們要明瞭的。所以佛說話不妄語,講成佛那是真的成佛,不是假的,但是藏教佛。
他為什麼會是這種情形?說個實在不好聽的話,著修叫笨辦法,那是藏教,那是小教。大乘法裡頭太巧妙了,它的速度快,它的成就也殊勝。大乘根性跟小乘根性差別在哪裡?最顯著的一個差別,心量不一樣。小乘人心量窄小,處處時時都是為自己著想,這是小乘,小乘境界相;大乘人心量大,什麼都不在乎,什麼事情大而化之。雖然他迷惑顛倒,他除非不回頭,他要回頭比人快,那就是樣樣他能看得開、他能放得下,他事事不大計較,不太執著,這種人就是屬於大乘根性。他要是入門比別人要來得快,容易覺悟。因為覺悟的障礙就是執著,執著堵塞了悟門,執著解除、解脫了,這個障礙拔除了就開悟。所以執著愈是堅固開悟愈難,這是一定的道理,無論是哪一宗、哪一派,都離不開這個原理。我們要想在這一生當中成熟,一定要拓開心量。
不單是學佛,世間事情那個成功與失敗,也是決定在肚量的大小。肚量太小了不能容忍,他能成就什麼事業?這是要曉得的。我記得大概總是十多年以前,我還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政大有個同學從台北跑到台中來找我。他告訴我,他是念法律的四年級的學生,馬上要畢業了,對於政治很有興趣,希望將來要從政,他來問我。我說我現在學佛,我不懂政治。可是他那麼老遠來的,說是朋友介紹來找我的,我說你既然老遠來了,我也不能辜負你,我說我只教給你一句話,「一定要拓開心量」。我舉個例子,我說你要想做一個市長,你這個心胸要能夠容納這一市,你做個好市長;你做個省主席,你的心量就要容納一省;你要做總統,你的心量要容納一國。佛之所以偉大,他的心胸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他成佛。我說我只教你這一點點,你逐漸逐漸的去練習,把你的胸襟開闊,然後才能夠把政治辦好;不然的話,就造罪業。你不在那個地位上不造罪業,在那個地位上,小心量、排擠人,不能夠選賢與能,用你自己私人把政治搞壞了,多少老百姓受害,那你的罪過就無量無邊。要從拓開心量做起!再看底下一條:
【八。修諸願廣大法藏。能遍遊入諸佛剎海。為諸眾生。盡未來劫修菩薩行。】
這句的意思太好太好了。願是修行的動力,我們憑什麼力量才能精進?世間人天天的精進,他是由名聞利養那個力量在推動。沒有名聞利養他什麼事都不想幹,他為了要獲得名聞利養,拼命去工作、去精進。我們佛法把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都不要,都捨棄了,憑什麼在精進?願力。憑什麼這樣苦修,這樣苦行?幫助一切眾生不辭辛勞,不疲不厭,這什麼力量在支持住?願力,此地講的是『諸願』,很多的願望。本經非常明顯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無量壽經》裡面,阿彌陀佛在因地裡發四十八願,願力不可思議。無量無邊諸佛菩薩他發的願不一樣,多寡也不相同。但是這些大願如果把它分類、歸納,都不出四弘誓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也能夠歸納為這四願,四大類,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也不出這個四大類。四弘誓願就是佛門裡面,所謂諸佛菩薩在因地當中,所發種種願行的總綱領,而這個願是以第一願又為願中之願,他這個力量才不可思議。
「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願中之願,第一願要度眾生。這個眾生有廣義、有狹義,狹義是指自己,自己這個眾生的本意,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做眾生。並不是講,有好多好多這些有生命的動物在一起,叫眾生,不是這個意思。這是引申的意思,它的本意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換句話說,動物、植物、礦物包括一些自然現象,統統是眾緣和合而現的,因此眾生的含義非常的廣大。但是在願王裡面所說的,「眾生無邊誓願度」,那是專門指有情眾生,無情眾生不必要度,專指有情眾生。所以狹義的是對自己,自己是有情的,廣義是對外面的有情眾生,九法界有情眾生。為什麼?苦。自己覺得苦,要想到別人苦,想到這些有情眾生苦;看到有情眾生在受苦,馬上就回過頭來,想到自己苦。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為王子,享福的人,尤其年輕他多麼自在。他到外面去遊覽,在城外遊覽看到生老病死,他馬上就覺悟到他要死,將來我也要死;他要老,我也要老。這是一看到外面境界,自己覺悟了,這是警覺性高!不要以為說人家死,死得那麼可憐,我不會,我現在還不至於,我這個命還長,那就錯了。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在上班的時候,我就有個習慣,我們那些同事、長官看到我都很奇怪。我每天看報紙,我頭一眼看什麼?看訃聞,看今天這麼多人死了。我不看新聞,不看其他篇幅的,一看天天來報告這麼多人死了,我看這個東西。所以人家都說我這個人怪人,很奇怪。天天看到是哪一天要輪到我了,要提高警覺。看到別人衰老、可憐,我們想想,我們自己也有那一天。我們今天嫌棄老人,到我們年老的時候,人家嫌棄我們,因果報應;我們今天敬重老人,幫助老人,到我們老的時候也是因果循環,自然有人照顧我們、有人幫助我們。現在不種因,將來想果報,沒有這個道理。所以我們要把眼光看遠,不能看得太近,看太近了沒有不吃虧的。度眾生這也是自他相輔相成的,有願度一切眾生,這才真的要度自己;真的要度自己的時候,才真發心度一切眾生,這以後才斷煩惱。我要度一切眾生,我自己有煩惱,沒有能力度眾生。斷煩惱跟諸位說,就是我們今天教育裡面講,品德的修養。斷煩惱是德育,修法門是智育,有道德、有智慧這才能幫助別人,這樣才能夠服務於社會,為大眾造福,為大眾解決問題。德育在先!
孔老夫子教學的四科第一門德行,第二門言語,第三政事,第四才是文學。儒跟佛他們兩個事先沒開過會,一個在印度、一個在中國沒見過面。你看他們在教育上構想,想法、做法不謀而合。今天我們這個社會墮落,大家受災受難,教育不是不普及,不是不發達,而是本末倒置。只重視學才藝,拿孔子來講,就是重視文學,重視這個,我們今天講的才藝、技能,重視這個東西,德育疏忽,言語疏忽。言語重要,古人講「口為禍福之門」,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言語非常非常重要。古人防微杜漸,所以他在教育上這兩個是列在重點,這兩門修好了,才能夠學政事,政事是辦事,辦事的能力,我們今天所講的知識,這個政事、文學現在是講知識。我們今天對前面兩條疏忽,注意到後面兩條去,這就是本末倒置。
佛門裡面現在這個風氣,也是如此,研究經教,博學多聞,這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煩惱無邊誓願斷」給忘掉,他不要斷煩惱了。佛是天人師,他在三界裡面是老師的身分。這個老師有學問沒有品德,誰能相信他?他怎麼能夠教化?品德跟學問是一樁事情,說是有學問沒有品德,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真正的智慧是從涵養當中生的,這就是佛門裡講,真正智慧從定當中生的,清淨心當中生的。如果說沒有品德,他那個學問充其量,像「學記」裡面所講的,「記問之學」,下一句說「不足以為人師也」,孔老夫子說得很清楚,不足以為人師。那叫道聽塗說,不是從自己自性裡頭悟出來的,就是不是從自性裡面生出來的。所以品德的修養要特別的重視,世出世間這個教育都重視這點。
西方人有西方的長處,也有它的缺點,我們要認得清清楚楚;我們自己有我們自己的特長,也有我們的短處。今天由於大眾傳播跟交通的便捷,這是個大的轉變,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過去每個地區,每個國家都是封閉的,現在整個開放,全世界各種不同的文化統統會合在一起了,所以每個國家民族都感覺到有點不太適應,無所適從。不但我們,每個國家都如此,我們現在是生活在這個時代,這是個亂世,全世界的混亂。從哪裡亂起的?思想上混亂,知見上混亂。幾時我們的想法、看法一致了,天下就太平。所以今天能夠挽救這個世間,確實只有大乘佛法,你在全世界教給人家你心要清淨,大家都聽得進去。這不是說你要跟我學、我要跟他學,不是的,你自己心地要清淨,不要受外面干擾,這佛法裡面教給我們這一套的。
佛法是叫你自悟、自覺、自修、自證的,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但是不為外境所動。這種教學走到哪個地方,人家聽了有道理,有道理他就接受。教給他在品德上的,要注重品德的修養,然後再來接收新時代豐富的知識,知識才能夠造福人群,才能夠利益眾生,不至於害眾生。所以這個願非常重要,成佛道就是品學達到究竟圓滿,就叫成佛,煩惱斷乾淨,圓滿了,法門也都學圓滿,這就叫成佛。所以「佛道無上誓願成」,不過是煩惱斷盡,法門學圓滿畢業了,不叫我們得少為足,一定要修到究竟圓滿。這是我們精進不退的動力它在裡面推動。所以這種動力是從內心裡頭發的,是自發的,不是靠外面的力量,這才能真正精進而不退轉。靠外面力量來支援會退轉,從內心發的這個力量支持你,這個才不會退轉。
所以它這個後頭這句好,『為諸眾生』,你看『盡未來劫修菩薩行』,在四弘誓願裡面特別側重在第一願上,後面三願完成第一願,願這第一願是為主。我為什麼要斷煩惱?為度眾生,為度眾生拿現在的話說,我為服務一切眾生。為眾生服務,為眾生效勞,我沒有好的品德,眾生不相信我;我沒有智慧,沒有能力,眾生不要我。度眾生就是幫助他,這樣才「修菩薩行」,這個菩薩行裡面,包括的那是太大太大了。所以無論在社會上,從事於哪一種行業,以哪一種身分對社會都是有貢獻,完全為大眾、為社會、為眾生,不為自己這就叫菩薩行。不要把這個菩薩行看得很神祕,那就錯了。妳在家庭裡做個主婦,妳把一家人照顧得很周到,那就是菩薩行;在你本身的工作崗位上,盡心盡力為大眾服務,就是菩薩行。菩薩是覺的意思,行就是行為,一天到晚在這工作、做事都是行。我所作所為是覺而不迷,我在所作所為裡頭,與三學、三慧都相應,這就是菩薩行。工作有程序、有次第,有條不紊,那就是戒;專心一意就是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慧。炒個菜、燒個飯也是戒定慧三學都具足,這樣你才曉得,菩薩行是一剎那之間也沒離開。真是古德所講「道不可須臾離」,你什麼時候不在道上?道就是菩薩行。由此可知,平常我告訴諸位,一句佛號當中具足三學、三慧、三資糧,連炒個菜、燒個飯都是三學、三慧、三資糧具足,這叫修菩薩行。
【九。修諸力廣大法藏。能念念中。現於一切法界教海。於一切剎成等正覺。常無休息。】
『力』是能力,我們所謂的博學多能,世俗所謂的多才多藝,他樣樣都懂,而且樣樣都精通,這實在很難得,這種人不可多得。此地舉的例子,舉例成佛教學,為什麼不舉別的?因為成佛,佛是德學、才藝都達到究竟圓滿,都達到最高境界,再沒有人能超過。所以特別舉佛,顯示他這個能力廣博。能力從哪裡來的?當然都是從前面八條項目裡頭修成的。你有願,願裡面精進不懈修學,能力才成就,有能力才能夠替眾生辦事,替眾生辦事辦到究竟圓滿才成佛,為什麼?成了佛可以替等覺菩薩服務,可以能教等覺菩薩。等覺菩薩不能教等覺菩薩,換句話,你的教學幫助人不圓滿,還有比你高明的,你幫不上忙。成了佛這圓滿,連等覺菩薩的忙都能幫得上,所以這才是「佛道無上誓願成」。由此可知,要想達到成佛,或者在修行當中,要想把這個境界不斷的提升,這一定有能力,能力是從解行相應當中獲得的。有能力不但提升自己境界,同時也能夠幫助廣大的眾生。有能力不能夠藏起來,除非是沒有這個因緣、沒有這個緣分。有能力一定要貢獻自己的能力,要發揮自己的能力,去利益一切眾生不可以慳吝。換句話說,不可以偷懶,不可以懈怠,而且辦事要盡心盡力。還有一點偷安,那就錯誤了,那都是煩惱,盡心盡力才能得到法喜充滿。所以它這裡講,『常無休息』,常精進不休息。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