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四十華嚴寂靜夜神章  (第二集)  1983  檔名:12-007-0002

  在一十八面第六行第三個字開始,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善財言。大聖。此解脫門為何事業。行何境界。修何方便。作何觀察。】

  從這個地方開始。這一段經文是具足功德寂靜音海夜神,他在本經是代表第五地的菩薩,就是難勝地。前面我們曾經見到善財童子參訪的儀式,以及提出請教的法緣。菩薩首先將他自己所證得的法門,這個名稱說出來了,他這個法門是「菩薩念念出生廣大歡喜莊嚴解脫門」,這個裡面含的意思非常之深廣,五地菩薩得的是圓滿的禪定波羅蜜,因為這十波羅蜜登地都圓滿了。今天這一段善財童子再往深處去請教,也就是說,這個法門它有些什麼作用。問的這四句話就是四個大問題,第一個問的是『為何事業』,這就是問他所起的業用,這個法門所興起的業用。第二問是『行何境界』,這是問他所行的境界。第三就是『修何方便』,這個問是以什麼樣的方便法成就前面所講的業用。末後一句是『作何觀察』,這個「觀察」在佛法裡面所講的觀照,我們在《般若經》裡面常常講的般若觀照,這個觀察就是觀照的意思。

  凡夫在平常生活裡面,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無有不被境界所迷、所惑。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就是裡面沒有般若觀照的功夫。失去般若觀照,念念都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就是第六意識、第七識用事。六、七識都是感情,第六識是分別(當然也有執著,偏重在分別),第七識的執著,這都是感情用事。般若智照這就是轉識成智,假如我們真正能夠做到不用分別心、不用執著心,就是不用六、七識,不用六、七識所顯現出來是什麼?那就是妙觀察智、平等性智。這個就是在此地講的,問能觀之觀,你用什麼方法來觀照,才能成就這樣不思議的功德。善財既然是提出這四個問題了,下面經文菩薩就這四個問題來給他解答。但是次第稍稍有一點不同,在答裡面首先答第三問就是「修何方便」。因為這個對初學人來講,這是入手之處,我們從哪兒下手?方便法是下手之處。

  在此地首先我們提一提綱領,菩薩是以大智、大悲,智悲等運的心,才能夠起無量的方便。這句話我們要仔細的去聽,這種方便是相當不容易做到的。佛門裡頭有一句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我們今天佛門無論在家、出家同修,大家在一起修學可以說太方便了,方便到沒法子成就。人家這個方便法是成就無量的智慧、禪定波羅蜜,我們這個方便就糟糕了,這什麼?所依不一樣。他這個方便是依大智慧,不是感情,是依大慈悲,慈悲是從般若裡面生出來的,沒有智慧就沒有慈悲,因為慈悲是性德。我們沒有明心見性,那個慈悲從哪來?我們一般人所講這個慈悲,那是佛法講的愛緣慈悲,我喜歡這個人對他就很慈悲,我不喜歡就不慈悲了。所以佛法裡講的慈悲有四種,最下這些眾生的就是愛緣慈悲,再高一級就是眾生緣慈悲,這就很難得了,我們世間人能夠做到。世間的聖賢,所謂講仁心,推己及人、愛人如己,這是眾生緣慈悲。這個是世間的。

  佛法裡面講的慈悲比這個高,最低限度有法緣慈悲,菩薩的慈悲;無緣慈悲,那是如來果地,或者我們講的十聖,三賢十聖,十聖位登地菩薩的無緣慈悲。法緣慈悲跟無緣慈悲都建立在般若波羅蜜的基礎上,這個與愛緣慈、眾生緣慈不同,眾生緣慈跟愛緣慈是建立在心意識的基礎上,那個不一樣的。所以佛法裡面講到智慧慈悲,智慧是般若智慧,慈悲是法緣慈跟無緣慈,這個慈悲一定是清淨平等的,從這個裡面起方便,才能夠自行化他。我們今天講慈悲是愛緣慈,講方便就是不守規矩、不守戒律那叫方便,那能成就嗎?他怎麼不墮落!所以這些我們一定要明瞭,答覆第一個講方便,下手之處。

  第二,這是答第一問,這是講底下菩薩答覆他這個順序,第二段的答覆答第一問,就是做什麼事業。菩薩的事業就是度化眾生,如果用現代術語來講就是教學,菩薩事業就是教學。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所謂是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菩薩這三條可以說是圓滿具足。君是什麼?是領導他修學;親是他的保姆,也就好像父母對待兒女一樣,樣樣要照顧好;又是他的老師,樣樣還得要教他,這是菩薩事業。菩薩事業非常之廣大,我們在本經裡面所看到,五十三位善知識他們代表的世出世間各種不同的身分,各種不同的行業,全是菩薩事業。菩薩事業裡面出家人所代表的就好像世間的教員,師範畢業一生專門在學校教書,代表這個。他代表佛法教化眾生裡面一個正統主流,代表這個。在家菩薩可以從事於各行各業,將佛化的精神去佛化家庭、佛化社會、佛化這個世間,這是菩薩在世間唯一的一樁大事業。

  所以佛教的道場就好像是學校一樣,諸位在此地上課,把這個道理聽明白了,這是很重要的。一次我們講這一個半鐘點,你能夠明白一句、二句,把這一句、二句你明天生活上就用上了,你今天晚上這一會就沒有白來。一天要聽一句,一年有三百六十句,三年你就成了活菩薩。學以致用,這個很重要。如果學了之後,學了之後不發生作用,那我們就可惜了,這個光陰也空過了,精力也浪費了。一定要求學以致用,不要貪多。所以佛法的教學跟世間法教學不一樣。佛法講的這些東西,不錯,是要記住,但是它並不強調一定要記,不是的。它主要的要叫你開悟,所以並不重視記誦,我要把它記住、我要把它背會,不是的。古人修學裡頭有背誦,佛法裡面的背誦跟世間人背書不一樣。你看從前,現代不重視背誦了,以前讀書人要把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寶典統統要背過,那是下了不少功夫,都得要背過。他目的何在?目的為了去考功名,目的在此地。為了作文章,為了將來考個進士,考取功名。佛法裡面也有背誦經典,譬如從前有許多宗派,一出家五年學戒的時候,五年學戒,五年就是出家人的等於說新生訓練,出家的新生訓練時間很長,要訓練五年。你們在學校裡,好像考取大學、入了大學,大概新生訓練是二個月、三個月,大概頂多了二、三個月,佛教裡是五年新生訓練。這個五年學生活教育,出家人的生活教育,改變在家這些習氣,同時主修的經論都要背過。他這個背的目的何在?諸位要曉得,他這個背書是修行,是修戒定慧一次完成。跟我們《華嚴》裡面所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在生活上待人接物是行布(是有次第的),這個戒定慧是有次第的。背誦經典它是圓融的,所以他背誦經典目的不是叫你把這個經文句子牢牢的記住,問你什麼你曉得,不是的,它叫你開悟。

  佛法在修學過程當中來說,自始至終都著重禪定,因為沒有定不能開慧。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手段,沒有一個手段不是修禪定的,我們念佛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念經就是修定,你不念經的時候會打妄想,坐在這裡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所以用這個方法來叫你修行,初學的人要過這一關。修戒,戒律的精神,諸位曉得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在念經的時候,你心裡面不想亂七八糟的事情,壞事絕對不會想,豈不是諸惡莫作嗎?你看,戒有了。經典是佛菩薩從心性裡面流出來智慧的言語,那是善中之善,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沒有經典善,你在這裡讀誦經典,那就是眾善奉行。你看看這個戒具足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具足了。你要修定,你要想背這個經典,你要專心,你不專心字就念錯了,句子念漏掉、念錯行了,一定要專心,專心就是修定。把這個經文念得字字分明、清清楚楚,自始而終,這就是修慧。

  所以佛法叫你背誦經典,不是叫你死記文句,是用這種方法,把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所以這個方便實在是太善巧了。諸位如果曉得這個,我背誦經典原來是修戒定慧,戒定慧一次完成,你念經的興趣就提起來了,不會念得枯燥無味,不會念到,為什麼要這麼苦苦的逼我?誰逼你?你不是要修戒定慧嗎?這個方法再好也不過了。所以他跟世間人雖然同樣在讀誦,目標不一樣,方法也不一樣,雖然口念,一個念的時候是要記誦那些文句,是要欣賞它的境界,佛法背誦經典不是這樣的。所以佛法背誦經典的時候,不許在這一句怎麼講、這個是什麼意思,不可以,如果一有這個念頭,你的戒定慧三學都沒有了、都破壞了。所以背誦經典求的那個慧是什麼?無分別智,是求根本智。根本智是無知,般若無知。雖然無知是了了分明,他是求這種智慧,起作用的時候就無所不知,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說教化眾生是以佛陀教育為主流,種種事業都是這個教學的擴大、教學的延伸,教學的具體化、生活化、藝術化,這才真正能夠達到普度眾生。

  第三段他是答第四問,就是「作何觀察」。菩薩在向下經文裡面告訴我們,他是常常觀察佛菩薩,以佛菩薩做榜樣。所以佛陀不在世了,我們供奉佛菩薩的形像,無論是雕塑的,或者是彩畫的,佛菩薩形像一定要莊嚴,這個是第一個原則。莊嚴要如法,像現代有很多藝術家,他們造的東西也非常之美,那在佛法裡面講不如法。我曾經見到一個藝術家塑造一尊,他說是佛像,我們看不像佛像,他說是佛像。他塑造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大丈夫相,非常威武,有一種英雄豪傑的氣概,他說釋迦牟尼佛應當是這個樣子的,是憑他想像當中造的一個印度好像民族英雄那種形象。他不曉得佛像重要的要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給造出來,這個裡面代表因果、代表事理,它表法的。他這個像裡頭沒有。如果做出耳朵雙耳垂肩,世間沒這種人、哪有這種人,他不這麼造法。所以他造的是人像,不是佛菩薩的像。所以這像莊嚴,還要如法。如法,經典裡面有一部《造像量度經》。

  因此這個佛像,我們在前一章講過,造新的像不如修補舊像,我們前面一章讀過,很有味道。中國古代的造像都符合《造像量度經》,因為在最初,譬如像宋以前,造像很多都是出家的法師造的。他不但有一手好的工藝,他在佛法上也有相當修持的功夫,解行相應,所以這些佛像是非常非常的珍貴。即使在近代,像大陸、香港他們這些雕塑佛像的,都有些專家,也是代代相傳,對於佛法的道理他都能通達以理,所以造出來確實是佛菩薩像,而不是神像。我有些地方看到人家造的佛像,你仔細去看,它是神像它不是佛像,那這個造像的人一定是常常造神像的,對於佛菩薩這個道理他不甚懂得,他把佛菩薩也看作神明。所以他塑造那個像,你仔細去看,那是神像,不是佛菩薩像。這個要會看的、內行的一看就曉得,外行的看不出來,他不懂這裡頭道理。

  觀佛菩薩像是什麼?塑造自己,我們每天早晨起來拜佛,這個意義就很深。我拜佛,我要學佛,佛存的是什麼心,我這個心像不像佛?佛他做的些什麼事,我一天到晚做這個事像不像佛?我們早課要提醒這個,這才有受用。晚上做晚課,一天工作完畢了,再去禮佛,禮佛就反省,我今天一天,我的心行像不像佛?佛就是我們的標本,拿他那個像擺在那個地方塑造自己。我供養菩薩就希望自己變成菩薩,供養佛希望自己變成佛,念念不忘,這叫觀察。所以經典裡面教給我們是理論、方法,佛菩薩的形像是給我們做一個榜樣、典型。我們要照這個模型來塑造自己,不要看世間人、不要學世間人,那個人他有錢,怎麼賺來的我們去學他,那你就糟糕了。那個人升了官,把雷根做總統,怎麼選上研究研究,我們將來選舉也能夠得全勝,那就糟了,那就是世間人。

  所以念念要學佛菩薩,跟諸位說學菩薩不難,難在什麼?難在你沒有認真的學,難在這個地方,沒認真的學。我們自己平心問一問,我這一天當中有幾分鐘我是認真的在學?哎呀!學佛好難。難在哪?沒幹過,這難。經典裡面常常教給我們,從凡夫修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為什麼要這麼長的時間?就是沒認真。如果要認真的學,二六時中,淨念相繼,《彌陀經》裡面講,若一日到若七日,就成就了。難什麼?經裡面講的全程肯定,一個字妄語都沒有,你不肯幹那有什麼法子?說個老實話,我們這一天當中,認真的想想,連十分鐘認真的學都沒有,那還談個什麼?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一面念一面還在打妄想,境界一現前馬上就被境界牽走、就轉跑掉了,這怎麼行?學佛、學菩薩這個事情不難,告訴諸位,天下最難的是求人難,這個事情求自己難什麼?自己不肯幹,那沒法子。

  所以學佛沒有外面的障礙,只有內在的障礙。如果說外面有什麼障礙我們的,那錯誤,你搞錯了。內裡面沒有煩惱,外面魔對你就無可奈何。內有煩惱,你說外面人故意搞你、來侮辱你,你脾氣發起來了,「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那是外頭誘惑你的嗎?不是的。如果那個人要罵別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你聽到也不會生氣。罵你,你為什麼生氣?你接受了,你裡頭有魔,內裡頭有魔,外面一勾引,裡面魔跟它裡應外合,這個才把你道心障礙住了。你內心清淨,外面什麼樣厲害的魔對你都無可奈何。所以這個事情成敗要自己負責任,某人障礙我、什麼環境不好,那都是自欺欺人的話,沒這回事情。所以我們要明理,要像諸佛菩薩,要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都能夠如如不動,只要你如如不動,你就能夠降伏諸魔了。魔要沒有辦法折磨你,它馬上投降就變成護法了。也許你聽到未必,我那個冤家對頭雖然把我侮辱一頓,我沒有生氣,他沒有來護法。其實他已經護了法,為什麼?他這樣一來的時候,你自己經過他考一下,果然不動心,那是菩薩了。他不這麼折磨我,我不知道我功夫到什麼境界,那就護了法!

  你們看《涅槃經》,《金剛經》上也引用,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那歌利王是個魔,割截身體,他如如不動,他忍辱波羅蜜圓滿了,妙不可言。如果沒有歌利王,他的忍辱波羅蜜就不能圓滿。歌利王,歌利是梵語,翻成我們中國的意思就是暴君,不講道理的,手段非常殘酷的惡王叫歌利,我們中國叫暴君。他幫助忍辱仙人成就圓滿波羅蜜,他不是忍辱仙人的護法,誰是護法?所以你只要不被魔所動,魔就是你的護法。所以這是我們要曉得,常常觀佛、觀菩薩,心裡要得到受用。見一次,我們的受用就要加深一層,不能說是天天看到佛像,看到就像沒看到,那你供那個佛像就沒有什麼意思。每見一次就把自己提醒了一次,要曉得我們無始劫以來迷惑顛倒,自己要承認,念念都是迷而不覺,見一次佛像提醒我們一次覺悟,覺而不迷。念佛也是一樣,念念覺而不迷,這個佛號念了就管用,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才起心動念,「南無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壓下去。為什麼?起心動念是迷,迷是動的,覺是靜的;覺心是清淨的,迷心是生滅的。經論裡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是不覺,無明是動相,所以覺心是清淨相,叫清淨寂滅相。所以佛菩薩的相,你看那個相莊嚴、寂靜、安詳,值得我們效法。

  第四段他是答第二個問,就是「行何境界」,菩薩的境界不可思議。佛門裡常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菩薩自行化他,一一法無不周遍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一種甚深廣大的境界,不是我們以思惟想像能夠得到的,這種境界唯有以清淨心,現量證得才能夠體會,這正是我們所求的。底下菩薩答覆善財童子這個四問,他問的順序跟答的順序不相同,這個裡面意義都很深。善財童子問他是想顯示能所不同,所以他先問所起所觀,後問能起能觀。菩薩給他答覆的,這個裡頭用意顯示出能所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它這個順序不同裡面還含著有這麼深的意思。在佛法通常一般形態上來說,佛法常講是先講果後講因,譬如四諦法,苦集滅道,果太明顯了,就在眼前,馬上就看到的,所以一般人容易接受。善財的問也是先果後因,菩薩的答覆是先因後果,若不修因,哪來的結果?所以這個味道非常非常之濃,我們要細心在這個裡面去體會,不要輕易的把它看過。你要看出這個裡頭味道,每一句裡頭味道確實是既廣又深,其味無窮。好,我們看經文:

  【夜神言。善男子。我發起清淨平等樂欲心。】

  這個底下一共是有二十句,這個二十句就是答修何方便問。這一段文裡面前面十句是講上求,後面十句是講下化,上求下化。你看這個裡面他用的是什麼方便。方便都是講心,三業裡面意業為主,意清淨了行沒有不清淨的,意覺悟了行業上無不是方便,這是以意業為主,上求下化都從心地上講起。第一句說『我發起清淨平等樂欲心』,這個地方每一句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效法的。最重要的它這個裡頭第一句是根本,這是諸位要記住的,頭一句是根本、是總說,後面都是別說。換句話說,以什麼心為根本?以清淨平等心為根本,這個就是菩提心。清淨平等可以互為體用,清淨心是體,平等心是用;平等心是體,清淨心是用,可以互為體用的,不必執著,無需要分別。

  《圓覺經》裡面一開端文殊菩薩就講到清淨心,宗密大師在註解裡面就註解菩提心的直心、深心、大悲心。所以清淨心重要。在我們現前這一個境界裡,就是我們現前的境界,我們要想修清淨心,清淨心是好受用、是享受,我們的清淨心為什麼得不到?想修清淨心,清淨心不能現前,這個原因在哪裡?心不平等。諸位要曉得,心原本是平等的,原本是清淨的。六祖大師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當然平等,有了一物就不平等;本來無一物當然清淨,有了一物就不清淨。所以宗門裡面講明心見性。跟你說明心,可見得你現在那個心不明,不明,你要恢復它的光明。不明是什麼?裡頭有東西就不明了。把這個裡頭拉拉雜雜東西都去掉、都捨掉,你這個心就恢復光明了,光明的心就是你的本性。換句話說,現在這個無明的心不是我們的本性,光明的心就是我們的本性。

  本性裡面沒有煩惱障,本性裡面也沒有所知障,二障都沒有。不但連這都沒有,連根本無明都沒有。無明是不覺,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說得很清楚,「本覺本有」,本明,「不覺本無」,所以我們要相信本無的我們一定可以捨掉、可以離開,本有的決定可以恢復。我們講信佛,如果連這都不相信,那什麼都沒法子。你能夠真正相信這兩句話,這叫信佛。相信我這個清淨平等心是本有的,決定可以證得,相信不平等、不清淨這個染污心是本無的,一定可以離開,可以把它斷掉。這樣的信心才叫做信佛,這個信心才能起作用。所以我們修行人對於清淨心、平等心比什麼都重要。一定要看破世間,不但世間,連出世間都要看破。看破了之後怎麼?世間法在我們面前,我們可以像佛在《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在世間法裡頭得自在了。出世間法也要看破,要不然就被佛騙了,因為佛所講的一切經論都是方便語,都不是真實的。真實法怎麼?真實法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佛四十九年所講的這一切法是黃葉止啼,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佛法也是方便法,藉這個方便法,悟入自性。佛門常講「借假修真」,那個假是什麼?假是佛法。三藏十二部經典這個是假的,藉這個才能夠修真。這個東西好像是指路牌,那不是目的地,它指示你一個方向,你從這個方向去走,你一定能夠達到目的地。你可不能把這個指路牌就當作目的地,那就大錯特錯了。所以禪宗有指月這個比喻,三藏經教是手指頭,要你循著這個手指頭看月亮,你不要只看到指頭,那就糟了、就壞了。那個月亮是什麼?就是自己的平等心、清淨心,這個東西!這是自己的佛性,這是自己的本來面目。

  從這個裡面生起的「樂欲心」,樂是愛好、樂好,欲是欲望,從清淨平等裡面生的樂欲心是什麼?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個就是慈悲心。這一句是菩薩發心的總綱領。在這一句裡面他的重點是上求佛道,我們想想他真能夠求得到,為什麼?他是清淨、平等、慈悲心去求,怎麼求不到!與無上菩提完全相應,念念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我們不會懷疑,因果相應。所以諸位要想求佛道,佛道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看得太多了、體會得太多了。我們的心如果失去了清淨、平等、慈悲,我們與佛道就相違背。再看底下第二句:

  【我發起離一切世間塵垢清淨堅固莊嚴心。】

  這個第二句就是莊嚴佛國土。如何才是真正莊嚴佛國土?你看還是用清淨心,才能成就真實的莊嚴。清淨心,你看看這個地方,他漸漸都給你提示了,要『離一切世間塵垢』。注意這個「一切世間」,要特別注意這個字。一切世間怎麼講?佛法裡面把它分為三大類:有情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你要懂得這個意思。有情世間跟器世間,我們所講的五欲六塵,這是塵垢。如何去離?眼見色不為色所染,這個染污是阿賴耶裡頭落種子就是染污。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好難。我們說得粗俗一點,就是你心裡頭落印象,就是染。我能說見這個色相不落印象嗎?耳聽聲音不落印象嗎?真正不落印象,這個心清淨,心什麼?用心如鏡,像一面鏡子一樣,面對面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染不染?決定不染。不但不照的時候不染,正在照的時候還是不染,這是明心。這個見是什麼?就叫見性。明心所見的就是性,眼見的是色性,耳聽的是聲性,不叫六塵,叫六性。在眼根,不叫眼識,叫見性,見的是色性,聞性,聞的是聲性,這是功夫。

  如果你心裡面有染,起了分別執著、落了印象,那你就把眼見性變成眼識,聞性變成耳識,外面色性變成色塵,聲性變成聲塵,就糟了!壞事了。這個裡頭就點醒我們,不但不為有情、無情世間所染污,連智正覺世間都染不了你,你高明了。智正覺世間染不了,跟諸位說,是實教的菩薩。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他能夠脫離有情的染污、無情的染污,他脫離不了智正覺的染污。你看看經文就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句,這裡頭有這麼多的境界,世出世間法統統不染污,世出世間法可以受用,不可以分別、不可以執著。就要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六根對六塵,無論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一概都要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的心自然清淨、自然堅固、自然就莊嚴,這是真真實實的莊嚴佛國土。第三句說:

  【我發起於一切事難作能作決定不退心。】

  這個在上求上來說,菩提道長遠。剛才跟你講的這個話,我講起來好容易,你們聽了一下也就明白,那個境界要轉變過來,不那麼簡單。可是境界轉變不過來,沒用處,聽了是好聽,不管用。換句話說,你在二六時中還是起煩惱,還是受苦、還是受罪,將來還是生死輪迴,沒法子。原理懂得了,用什麼方法去把它做到。這個要是做?『難作』,你要能做到;難行,你要能行到,決定不退轉。佛法裡常講的三不退,這個三不退都是有標準的,為什麼我們現在的修行常常會退轉?想想我們的標準確實沒達到。以念佛法門來說,念到功夫成片,這個才是位不退;念到事一心不亂,就行不退;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是念不退。如果就一般通途的法門來說,念不退是圓教初住菩薩以上,法身大士;行不退,要斷見思煩惱以後,才是行不退。像我們講的阿羅漢、辟支佛,這個是斷見思煩惱,如果在圓教菩薩裡面說,七信以上的菩薩,才是行不退。位不退,那就是智者大師講的,五品以上,才能做到位不退。如果在圓教裡面來講,初信以上。十信位的菩薩,初信到第六信是位不退,七信到初住之前行不退,初住以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念不退。不退轉最低限度是把這個事理真正搞清楚,如果我們用念佛法門來講,信願確確實實生起來了,你位就不退。

  我在講《彌陀經》的時候說,今天念佛的人這麼多,一天到晚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信不信?他不信。不信,還念佛嗎?不信,念佛的人多了。那說我信,你信什麼?我信阿彌陀佛,這個不行,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去不了。這種含糊籠統的信不起作用,沒有力量,所以你這一句名號念得不得力。這個就是經教不能不下功夫認真去討論。信裡面剛才講過了,第一個要信自己,信自己本來是佛,信自己無明煩惱這個東西是虛妄的,決定可以斷得了的,我這一句阿彌陀佛決定可以把它念掉,你要相信這個才行。相信我們真如本性法身般若智慧,我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定可以把它念成就,這才叫信佛。蕅益大師跟我們講的「信自」,第一個基本條件。如果你自己對自己不相信,佛的力量加不上。你本身要有自信心,佛的力量才幫得上忙。你本身缺乏了自信心,佛沒法子幫助你。所以首先要建立自己清淨、堅固的信心,然後再相信佛,佛力量會加持我;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統統沒有疑惑了,這才叫信。

  真正信了沒有不發願的,他發願的相看得出來。人真一發願求生西方了,他對於這個世間就看淡了,不會什麼斤斤計較,為什麼?反正我住幾天要回西方極樂世界了,這就好像旅館,我跟你們這些人計較什麼。不計較了,心情就鬆了,煩惱就沒有了,為什麼?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所爭的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我要爭到,要不斷的提升。我所求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間你們愛爭,你們去爭去,你們要求,你們去求去,與我不相干了。換句話說,就是真正看破、放下了!這是發願的相。如果說他發願了,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了,他在這個世間好多事情還放不下,還這也要求名聞利養,那還要求那些財富、榮譽,這個人是假的,不是真的。他還沒真正明瞭一口氣不來,什麼也帶不去。所以,真信切願那個人他不一樣,這樣才能夠說不退心。他這個時候這一句佛號才會得力,句句佛號得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哪有說沒有感應的道理?當然有感應!

  古來大德這些感應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現前把這些障礙給它撇掉,我們的感應也是真實的,再也不會感覺到前途一片渺茫,你會充滿了信心,前途呈現的一片光明,這多自在。所以說是「難作能作」,實際上它不是難,而難在哪裡?我們無始劫以來無明煩惱、懶惰懈怠這些習氣沒有把它擺除就變成難了。如果真正明瞭了,這些習氣不是不能擺脫的,很容易擺脫掉,自己要有毅力、要有決心,要把世間、出世間,娑婆、淨土要認識清清楚楚,你自然就有取捨了,你自己就曉得應該怎麼做法。底下一句說:

  【我發起莊嚴一切功德寶山猶如須彌處金輪上永不傾動心。】

  這一句長句子把它縮短來說就是如如不動,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都不動心。諸位要問為什麼要不動心,動心不行嗎?不動心是真心,動的那個心是妄心。這裡頭要覺悟,妄心用事就是障礙,真心用事裡頭沒有障礙。此地要特別注意的是講心不動,不是講身不動,不是講口不動,如果身跟口都不動了,那釋迦牟尼佛也不要說法了。他老人家當年在世一天到晚到處跑,跑得好辛苦,你看看從出家修道,他的足跡幾乎遍及印度。那個時候交通工具不發達,都是要走路的,到處講經說法,他身要動、口要動,他心沒動,人家的本事就在此地。這個就叫動中有不動,身口是天天在動,心裡沒動,心裡面沒有起一個念頭,沒有一念的分別。那也許諸位要問了,既然沒有一念分別,為什麼給我們分別這麼多法相?這個理很深,佛說一切法,所謂是應機而說,是隨著眾生分別而分別,佛自己何嘗分別了?他要有分別,他就沒有辦法帶我們走上無上道,他是真沒有分別。

  他這個分別就是我們講的後得智,無所不知,佛有沒有學過?沒有學過,我們世間人種種分別是要學,不學他就不會,佛不學就會了。如果你要說我不相信,在我們中國六祖大師就是如此,你看他不學他就會了。他沒有學過經教,這些學教的法師去向他請教,這個經裡頭意思不明瞭向他請教,祖師說你把這個經文拿來念一遍給我聽,我不認識字,你念給我聽,他念了他就跟他講,講了不但叫他聽明白了,講了人家一聽就開悟了,證明他沒學過。他動心了沒有?他沒動心,如果他動心了,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了,他講的這個東西叫人家聽了決定不會開悟。由此可知,諸佛菩薩在世間天天講經說法,沒講一個字,天天分別法相,其實沒動心,如如不動。這一句裡面還有殊勝的意思,這個意思是什麼?都是用在上求佛法上。所以說是『莊嚴一切功德寶山』,「功德寶山」是說的定慧,莊嚴定慧就是定慧天天增長。

  下面是比喻,底下就是『猶如須彌處金輪上』,佛經裡面講的須彌山底下是金輪,講世界的結構,須彌山是座落在金寶輪上。這些事情我們用不著以現代科學眼光來度量,你要是用現在科學來批評佛經、度量佛經,那全盤錯了!錯在哪裡?要念念《金剛經》就開悟了,《金剛經》上說得很明白,佛的一生沒說過一句法,誰要說佛說法了,那就叫謗佛。佛一句話沒說你怎麼去批判他,他有說你可以批評他,沒說。那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這些境界到底有沒有?決定是有。怎麼曉得有?《華嚴》上說得很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一切法是虛妄而不實在的,所以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不要把它當真的看,它不是真實的,它是唯心所造,唯識所變,心識是萬德萬能,哪有不能變現的東西。所以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你一點懷疑都沒有了。佛經上講得沒錯,現在科學上發現的也沒有錯,我們這個心在境界上真正得到清淨,不會有疑惑,不會再起分別、執著,我們才真正得到清淨、平等。這就是念念增長定慧就不動心,這就是所謂的無功用道,這個在修行就是上乘功夫,如如不動當中這個定慧是念念增長。這個在一般講,最低限度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法身大士以下沒有這個境界的。

  【我發起於一切處無所住著心。】

  這個『一切處』包含的境界就非常之廣,就這一段義趣上來說,這一段是講上求佛法,古人常講「有佛處不可住,無佛處急走過」,沒有佛的地方趕快走,有佛的地方不能住,就是這個意思。什麼叫住?就是著相。你們諸位想一想,本來無一物,這裡頭突然有個佛,佛是不是一物?那就麻煩了。佛有沒有?有。要不要去禮拜?要禮拜。要不要跟他學?要跟他學。要不著相,關鍵在此地,你才是佛的好學生,你要是著了相的話就辜負了佛。為什麼?著了相就不能開悟,就把你悟門堵塞了,著了相你就沒法子明心見性,所謂是即相離相,離即同時,不是兩個階段的,是同時的。

  【我發起普現一切眾生前皆能救護心。】

  這一句雖然是他自己有這個悲願,也有這個能力,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所講的「隨類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以什麼樣身來得度。這一句好像是用在下化上,不是在上求上,可是這一段經文是上求。如果從上求上講,當然它就別有用意,這就是求佛加持,而我們在這個經上也看到很多,菩薩教善財童子,前面一定說蒙佛的威神所加。菩薩以無量無邊的身應化在世間,度一切眾生,諸位想想,菩薩說法都要求佛加持,何況現身?他現這個身,當然也是佛力加持。它這一點,我們如果看到許多論典,或者看到古德經論的註解,你看前面一定有作者求佛加持的文字,多半是以偈誦。你看《大乘起信論》、《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一展開前面一段求佛加持的,不是佛的神力加持,怕把佛的意思錯解了,唯有求佛力加持,才能夠不違背佛的真實義,才能夠利益眾生。這種加持是真的,不是假的。

  在台上跟諸位講也要求佛加持,不求佛加持也說不出的,這種加持都非常顯著,譬如說上來的時候,我跟諸位講這一個半鐘點,沒有準備。講完之後下了台,你問我我真的不曉得,你問我講了些什麼我不曉得,你提起來我就知道,你要不提起來我都不曉得,沒有神力、佛力加持不行。在初學的時候有這種情形,確實是有準備,很周密的準備這個講稿上台來講了,有時講到興致起來就離了這個講稿,講出一點道理出來,事後人家問我你講得很好,他不曉得那一段就是佛力加持的。

  過去諦閑老法師講《圓覺經》,那好像是蔣維喬他們一批居士給他記錄,老法師講經有講義,講義是他自己寫的,他的講稿。筆記送給老和尚一看,老和尚一看:不錯!這個話是我講的嗎?他就問他們記錄的,是,是老法師講的。我好像沒有這個記憶,我怎麼會說得出來?所以以後《親聞記》跟他這個講義就合印在一起,《親聞記》裡面有很多很多話都不是講義裡頭有的,這個可以看到佛菩薩非常明顯的加持。這種加持幾乎每一個講經的法師都有,不足為奇的,每一個上台講經的人都有這種現象,有多少,不一定了。這個就是個人自己的清淨心的關係、慈悲心的關係,心愈清淨、愈慈悲,這個感應的力量愈大、愈殊勝。佛菩薩加持決定是平等的,不會厚此薄彼,不會的,而是我們每一個人接收的能力不一樣,有人能力接收的多一點,有人能力接收的少一點。所以說佛菩薩加持的威神決定是相同的、是平等的。這個是佛力加持,救護眾生,還是屬於上求。

  今天時間到了,我想我們就講到此地好了。文雖然講得不多,可是句句與我們修行都有切身關係,我們應當要好好的來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