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開敷夜神章 (第十五集) 1986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12-004-0015
請掀開經本七百九十二面,第四行,偈頌裡面的第八首,我們將經文念一段:
【心恆清淨無分別。不著一切如虛空。智燈自在破無明。此無垢者之境界。】
前面曾經說過,諸佛如來的境界不是我們凡夫所能夠思議的,就是不能夠思惟想像在一起言說討論的。經上又特別給我們指出是哪些人,前面都曾經說過,我們把它綜合起來講,煩惱重的人,心地不清淨的人,邪知邪見之人,這些都很難體會佛菩薩的境界。如果是反過來說,也未嘗不能說。但是諸位一定要曉得,只聽說,或者是看經,那只是曉得有這麼一回事而已,有這麼回事情,像得到一點消息,畢竟不是自己的境界。如果自己要能夠悟入,一定要學經上給我們講的標準,我們自己要能達到這個標準,這樣才能夠悟入,悟入才能夠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前面也說了一些,這個地方繼續還要講,這些話都是從綱領上說的。
我們要記住,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處順境、處逆境,學佛的人就是學一個清淨心而已。清淨心就是佛心,清淨心就是真如本性。諸位要講哪個地方是好道場?在我看起來沒有一處不是好道場,處處都是好道場,問題就是你會不會運用,你會不會利用眼前的環境。處順境的時候,不起貪心,不貪、不痴,處順境,心得自在、得清淨;處逆境,不瞋、不痴,這是要真正去做到的。今天這個經上尤其重要,『心恆清淨』,「恆」是恆常,時時都是清淨的。他為什麼會清淨?因為他沒有分別,這點諸位要記住。前面四個字是果報,後面三個字是修因,你要果然能夠修『無分別』,你的心當然就清淨。再告訴諸位,「無分別」決定是正確的,因為所有的分別執著都是虛妄,真心裡面沒有分別。
真心對外面的境界叫照見。你看,《心經》大家常常念,「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人家為什麼得自在?就是因為「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是一切萬事萬物的總綱領,五蘊皆空就是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法不是空的,既然是空寂的,你在裡面生分別、起執著就錯了。可是凡夫無始劫以來我們就迷在這個事實真相裡面,把這個當體即空的五蘊我們認為是真有,我們的病根就在此地,這是一個錯誤的見解、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迷了自性,自性包括自己的清淨心以及外面的一切萬法,因為一切萬法是我們自性的相分。《華嚴經》上佛說得很明白,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我自己真心所現的,「唯識所變」,識就是分別。現相是心的作用,心能現;變,變佛、變菩薩、變聲聞、變六道、變地獄、變餓鬼,那是識,識在那裡起作用。覺悟起的作用就變四聖法界,就是佛、菩薩、聲聞、緣覺;迷了自性就變六道凡夫的境界。諸位要曉得,不管怎麼變,都不是真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幾個人能看得破?這個看破是要功夫。什麼功夫?無分別心才能看破,可見得無分別非常的重要。
底下一句是比喻,『不著一切如虛空』。一切法,包括佛法在內,不執著。我需要不需要?需要它,在日常生活當中我樣樣都需要。樣樣需要,樣樣不執著,你就得自在了。諸佛菩薩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經上有比喻說「遊戲神通」。他怎麼是遊戲神通?就是剛才說的,他在世間跟我們世間人沒有兩樣。佛到人間來,像釋迦牟尼佛也投胎,他母親也是十個月懷胎,生下來之後,也求學,也去學道,也在雪山六年苦行,菩提樹下大徹大悟,以後到處弘法利生,到八十歲入滅。他一生的過程跟我們沒有兩樣,這就叫做遊戲神通。他得自在,我們不得自在。他之所以得自在,他是一切不執著,「不著一切如虛空」,像虛空一樣,什麼都不執著。拿虛空來比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就像虛空一樣,什麼都不執著。
再要說,虛空確實不執著,什麼東西也沒有辦法染污它。給諸位說,我們自己的真心確實跟虛空一樣,從來也沒有染污過,這是真的。你現在是自以為染污了,不是真的有染污,自以為染污了。這種的染污怎麼說不是真的?真的是性。諸位要讀《楞嚴》你就明瞭,《楞嚴經》上佛告訴我們,六根的根性,以見性來說,你的見性什麼時候曾經受染污?確實沒有,本來清淨,本無生滅,這是真的。所染污的是識,我們講第八識,第八識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不受染污,妄心就接受染污。所以說搞來搞去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在六道生死輪迴,你要是把事實真相看清楚,實在很冤枉,這就叫迷惑顛倒。所以事實上是沒有分別、是沒有執著,我們今天在一切法裡要無分別、不執著就對了。
這個意思前面說得很多,怕有初學的同修到這來聽會發生誤會,一切不分別、不執著,那與白痴有什麼兩樣?學佛,誰都想開智慧,誰願意去做白痴?要知道這個無分別、不執著是對內,對自己,就是我們俗話講心裡面沒有牽掛,這個自在;對人、對事、對物要有分別、有執著,事情才能辦得通。這就是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法華經》上常說「不壞世間法」,不破壞世間法,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自己確實沒有分別,隨順眾生的執著而執著,自己沒有執著,這是佛法。所以執著就是不執著,分別就是不分別,因為分別與不分別、執著與不執著是同時的,沒有先後,一個對自、一個對他。對自沒有分別,對他有分別;對自不執著,對他有執著,所以這個世間法也能夠辦得圓圓滿滿,真能夠做到非常的圓滿。為什麼?沒有私心,分別執著是私心,沒有私心,大公無私,這是佛法,這是智慧。所以底下講『智燈自在破無明』,智慧之燈很自在的照破無明黑暗,「無明」就是愚痴、就是迷惑、就是不覺。『此無垢者之境界』,「垢」就是迷惑、煩惱,這樣的人,這是他們的境界。「無垢者」也是指諸佛如來。諸位想一想,我們心裡一天到晚分別,一天到晚起執著,你怎麼能了解一個不分別、不執著的人他的境界?確實很難體會。我們跟佛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除此之外,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再看底下一首:
【以大慈悲覆世間。遍入三世眾生海。隨宜利樂無邊際。此深行者之境界。】
這個偈子裡面句句都是說的如來的境界,果地上的境界。『大慈悲』是從清淨心、平等心裡面流露出來的,是自然流露出來的,這個不是勉強的,不是有人鼓勵的。為什麼?清淨、平等是心之本體,是心之體,有體當然它起作用,起的作用就是慈悲,所以這是自然的流露。如果我們把這三個名詞分作三樁事情來講也非常好,平等心是體;清淨心是自受用,自己的享受,清淨;大慈悲是他受用,是待人接物,別人享受的。所以一體有兩個作用,一個自受用,一個他受用。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你真正想圓成佛道,圓滿的修成佛道,自己的享受是什麼?不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是這些,而是清淨,身心清淨,無比的清淨,這是自己的享受,至高無上的享受。至於物質環境,隨緣,好,也歡喜,也清淨;惡劣,還是清淨,還是歡喜。住在山洞裡每天吃草根、吃樹葉,他也歡喜,他也清淨,絕不會以為這個是太苦了,生活太苦了,他沒有這種念頭。為什麼?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所以說把他放到天宮裡面,他不覺得那是快樂;把他放到阿鼻地獄,他也不覺得那裡很苦。為什麼?他的感受是一樣的,平等的。那就是他沒有苦樂憂喜捨的分別,沒有苦樂憂喜捨的執著。所以他在境界裡能得清淨,對人就大慈大悲,以慈悲去幫助一切眾生,我們今天講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慈悲普覆。
『遍入三世眾生海』,人家確實有這個能力,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不但他的心能夠圓滿的貫注,他的力量也能夠達得到,這一層是不可思議,力量也能達得到。『隨宜利樂無邊際』,「隨宜」就是隨眾生根性之宜。根熟的眾生就要在這一生當中幫助他成就,叫根熟的;根性沒熟的,幫助他成熟。有善根的人,幫助他善根增長;沒善根的人,幫助他種善根。所以佛陀的教化就有三乘、五乘之別。正如同世間學校一樣,有小學、有中學、有大學、有研究所,他是什麼樣的程度,我們給他什麼樣的幫助。沒種善根的人如何來種善根?經上常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在這一生當中能夠見到佛像、能夠聽到佛名,這就是他有善根,阿賴耶裡頭有善根,這是給他種善根。不管他信與不信,這個善根總是種下去了,他心裡頭落了這個印象。這是我們應當要做的,要普遍的去做。
什麼叫根熟的眾生?根熟就是說他這一生有資格作佛,這就根熟了。在我們想像太難了。其實不難,佛法有許多宗派、有許多法門,一般這些宗派、法門確實不容易,到根熟確實不容易。像在我們中國禪宗最著名的就是六祖惠能大師,在中國禪宗史裡面,一生當中接引根熟的眾生,沒有一個人能超過他,他一生度了四十三個人,四十三個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境界依照《華嚴經》來講就是初住菩薩,明心見性是初住菩薩。六祖在曹溪教化三十七年,跟他學的人有多少萬人,多少萬人裡面才四十三個。諸位如果再往上面去看看,達摩祖師辛辛苦苦到中國來只度了一個人,慧可。一直到五祖,辛苦一生,也就度一個人,不容易,實在是很難,根熟難。
可是另外一個法門裡頭根熟就容易了,很容易,那就是念佛法門。念佛這個法門古德常講「萬修萬人去」,問題是你肯不肯信,你肯不肯真的發願要去。如果你真相信,天天念著我早一天到西方世界去,時時刻刻有這個意念,把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事情當作我們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那你這個就根熟了,你這個人這一生決定成功。這是淨土根熟跟其他宗根熟標準不相同。但是這一宗,自古以來,連佛都說,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所以它這個根熟,不說別的,就是你相信,真相信你就根熟了,你這一生決定往生。一往生西方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都是一生成佛。真難信,這個事情非常的奇怪。
我告訴同修們,我學佛最初老師介紹我淨土法門,我是半信半疑,總是不反對就是了,自己不肯認真的去幹,跟著大家唱幾句佛號,那也常常有的事情,沒有真的發願。我對於淨土真正相信就是得力於《華嚴經》,在《華嚴經》上看出了門道。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六祖所度的那四十三個人統統是初住,地位並不高,初住菩薩,圓教的。此地一直到等覺,文殊、普賢、觀音,這些等覺菩薩,彌勒菩薩也在其中,也不例外,在《華嚴經》末後統統求生淨土。因此我就把這個經回過頭來再細看,看善財童子他學什麼法門。結果才恍然大悟,善財童子是文殊菩薩的學生,可以說是文殊最得意的學生。文殊本人念佛求生淨土,我們想想他教他最得意的學生應該教什麼法門?當然是念佛求生淨土,跟老師同一個心、同一個願、同一個志向,這是我們在《華嚴經》裡面發現的。
同時我們還得到一個佐證,這個佐證就是唐朝法照禪師,法照原來是修禪的,他那個時候住在衡山,就是現在的湖南南嶽,住在衡山。寺廟裡頭早晨吃粥,用缽,他在吃粥的時候忽然看見這個缽裡面,就像現在電視螢幕一樣,看到了五台山,整個五台山的景象都在這個缽裡頭,看得清清楚楚。看到大聖竹林寺,文殊、普賢這兩個菩薩在講經說法,有一萬多人在聽經。他看到這個景象之後他就記住,尤其這個路徑看得很熟,他把它記下來,就發願朝五台山。他到五台山,果然他見的那個境界就跟缽裡頭見的一樣,於是他找到大聖竹林寺,見到文殊、普賢,他也聽講經聽了一座。經聽完了之後,他上前向文殊菩薩請教,說末法眾生根性都很劣,修什麼法門能夠成就?文殊菩薩就教他修念佛法門。他就問念哪一尊佛?菩薩告訴他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而且還念了幾聲,做個榜樣,叫他跟著學,這就是五會新聲念佛的方法。現在我們有五會念佛譜,但是這個念法是不是文殊傳的?這個不可靠,但是五會新聲最初是文殊傳給法照的。所以法照從五台山下來之後他不學禪了,他就專門開念佛堂帶著大家念佛,他成了淨土宗的祖師,淨土宗第四代的祖師,他從禪裡頭過來的。這是給我們得一個佐證,就是文殊菩薩必定教善財修念佛法門。
當中五十三參是一回什麼事情?諸位要曉得,這個五十三參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眼之所見、耳之所聞、身體的接觸。五十三是把我們這個世間、這個社會各行各業,一切人物、境界歸納成五十三類,是這個意思,你天天都接觸到的。所以這個善知識裡面,男女老少,出家在家,各行各業,幾乎統統都有,都舉出一個來做代表。一個念佛人可不可以見這些境界?可以,也能見,也能聽,也能接觸。當你接觸的時候,你一切都明瞭,這是增長智慧;雖然明瞭,自己絕不動心,增長一心。一心不亂在哪裡修的?在見色聞聲當中修的,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五十三參裡面,裡頭有三個菩薩代表是逆境,貪、瞋、痴,這我們都念過。代表愚痴的是勝熱婆羅門,代表瞋恚的是甘露火王,代表貪欲的是伐蘇蜜多女。善財童子都去參訪,歷事練心,所有境界明瞭,心裡如如不動,還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到底,念念還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絕對不被外境所動搖。
所以念佛,如何能夠念到功夫成片,能夠念到事一心不亂,能夠念到理一心不亂,上品上生,花開見佛,《華嚴經》善財童子給我們做了一個最好的榜樣。我們今天不如善財童子,什麼地方不如?我們一見色就動心,佛忘掉了,心被色牽走了;一聽聲,阿彌陀佛也不見了,這不行,這不夠資格參訪。善財童子有資格參訪,就是他雖然參訪他如如不動,人家本事在此地。能做到如如不動,增長定慧,一心不亂就是定,增長定慧。我們今天這個心禁不起外面誘惑,一誘惑自己就做不了主,這就退轉,所以不能成就。明白這個事理,為什麼不去學善財童子?要學善財童子,那要認真的來讀《華嚴經》,特別是這一本,這第五冊就是《四十華嚴》,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這是《八十華嚴》最後的一品。所以你要曉得,整個《華嚴經》裡面所講的就是我們現實的生活。如何把現實的生活變成佛菩薩的境界,也在你一念之間。一念覺,現前的生活是佛境界;一念迷,是眾生境界。所以佛法、世法,世間、出世間,這當中沒有界限,界限就是自己心地的迷悟。迷了,就是佛法也是世間法;悟了,世間法也叫佛法。所以說哪一法不是佛法?悟了的人。迷的人,哪一法是佛法?沒有一法是佛法。諸位要想認真的學佛,必須從這個地方去體會。
所以幫助一切眾生要隨順,隨順他的根性,隨順他的程度,隨順他的需要,這樣的幫助他就樂於接受。譬如說我們今天已經曉得,這一切法門裡面淨土最殊勝,還有許多學佛的同修在那裡排斥淨土,他們學禪、學教、學戒律、學密,好不好?好,我們都讚歎。哪有不好的事情?都好。但是我們心裡很明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都好,你能不能學得成功?這是個未知數。遇到這些人,我們也勸他、也鼓勵他認真的去修學,譬如參禪,你就好好的參禪;你學教,你就好好的去學教去。我們不必拉他來念佛,用不著,這樣人家起反感。等到他走那個路走個幾十年走不通了,他要再回頭來的時候他的根性就熟了。到他熟的時候你勸他,他相信了;根性沒熟,就是我們俗話說機緣沒成熟,這不行,做不到的。所以學佛不可以自讚毀他,決定不許可,自己要謙虛,要稱讚別人。你看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個個都是如此,表現真正的良好修學風度,沒有毀謗別人的。再看底下一首:
【心常歡喜無諸著。一切所有皆能捨。樂說平等施眾生。此無著者之境界。】
前面講深行,這裡講無執著。一個一切不執著的人,他的境界心裡面歡喜,叫法喜充滿,這個歡喜是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這是於法真正有所得的時候自然流露。像《論語》裡面孔老夫子也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自然流露出來的,不是受外面境界的刺激,不是的。所以跟底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個樂不一樣,樂跟悅不一樣,樂是外面境界,心裡歡喜聚會的時候很快樂。悅不是如此,悅外頭沒境界,這個歡喜從內心裡面生出來的。所以儒家實在講,也講得非常的深刻。他這個法喜從哪來的?從不執著。有執著就有分別、就有煩惱、就有業障,怎麼能有歡喜心?果然一切都不執著,你心裡面所有的障礙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流露出來的就是慈悲、法喜。
『一切所有皆能捨』,不但身外之物能捨,身也能捨,決定沒有吝惜。我們看到經典裡面,菩薩修布施捨身,捨頭目腦髓。這些經典,諸位讀了之後,你可不能學,你要學,你是個大傻瓜。為什麼?你要去學,你把經上講的意思全部錯會了。佛教你捨這個手,你就把手砍掉,把它燒掉,佛要看到你這樣做,給諸位說,都流眼淚,意思錯會了。你看觀世音菩薩兩個手不夠用,要千手千眼,你只有兩個手,還把它燒掉。「捨」是什麼意思?是無條件的服務於別人。我要幫助人,需不需要手?我用手幫助別人就是我捨手,捨臂;我用這個身來幫助人,來服務於人,這就是捨身;我天天動腦筋,以智慧幫助人,這就是捨腦,要懂這個意思。所以有許多人搞錯了,他真的把它燒掉了。所以佛法裡頭講「燃燒自己,照耀別人」,這是取裡頭的意思,不是叫你真燒掉。你真用汽油澆一澆燒掉,你這一把火能照幾個人?搞錯了。
所以在中國的習慣,受菩薩戒之後燃香,出家人在頭頂上燃香。這個燃就是取這個意思,取捨身為人,我曾經發過這個願,我捨自己為別人。摸到這個香疤就想到,我曾經發過這個願,我今天不能犧牲自己,不能幫助別人,我與自己的本誓願違背了。在家同修這個香燃在手臂上,燃臂香。這都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是這個意思,燃不燃都沒有關係。所以只有中國人燃,世界上其他的佛教徒都不燃。不能說他不燃他就沒受過戒,不是的,實在是他們懂得經裡面說的是取意思,不是叫你真的燒,哪有這種道理的!所以現在人迷惑顛倒,看到人燒幾個手指,這個法師發的願大,你看他的手指燒掉幾個了。手是被燒掉了,大家對他恭敬得不得了,其實都搞錯了。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燒還有另外一個意思,他的手燃掉兩個指頭,在中國近代禪宗裡八指頭陀他就是燒掉兩個指頭。這是什麼?給別人看的,叫別人一看到他就想到我們要捨己為人,做這個樣子給別人看的。所以你一定要懂得這個意義。我燒兩個指頭來供養佛,怎麼供養法?佛要你這兩個指頭嗎?錯了,大錯特錯。佛要你用你的雙手去為眾生服務,佛要你這樣做法。所以說要能捨,要能夠捨己為人。心量要大,不要樣樣都想到自己。凡夫不能成就,另外一個大因素,起心動念第一個想自己,他不想別人。起心動念第一個想自己,增長我見。你看佛法裡說,頭一個要破我見。天天在增長我見,這怎麼能成就?菩薩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覺悟了,他起心動念都想別人,他不想自己,把自己給忘了。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來到世間為眾生服務的,不為自己的。這是行菩薩道,修菩薩行,為別人是真正為自己。
菩薩事業裡面,菩薩是教學。所以佛教是佛陀的教育,這點諸位要認識清楚,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東西方的大教育家,在我們東方是孔老夫子,西方是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都是以音聲為教體。孔老夫子一生講學,到處講學,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所以底下講『樂說』,這個「樂」就是喜歡說。「說」什麼法?說平等法,布施給眾生,無條件的教育眾生,教化眾生。所以佛道是師道,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稱本師,自稱為三寶弟子。所以我們與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這是一定要搞清楚的。宗教裡頭沒有師生關係,只有教育裡頭才有師生關係。所以我們要效法佛,要繼承佛陀的遺志,依清淨平等法說給一切眾生聽,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才是佛弟子。再看下面一首:
【心無垢濁離諸過。究竟調伏無憂悔。隨順佛教能具修。此無垢者之境界。】
『垢』是穢垢,是無明煩惱的代名詞,有染污,無明煩惱染污這個代名詞。心裡面沒有這些東西,所以他沒有過失。『調伏』,「調」是講調順我們的性情,「伏」就是伏煩惱。菩薩雖然有善巧的調伏,但是他並不究竟,到佛果上這才算是究竟,究竟圓滿了。『無憂悔』,「憂」是憂慮,從此以後遠離一切的憂慮,對於世出世間法都沒有憂慮,也決定沒有後悔。為什麼?心清淨了。『隨順佛教能具修』,到這樣的境界,還要隨順諸佛的教導,具足的修學。「具修」這兩個字很不容易,我們不要說太多,就看看我們中文的經典,中文《大藏經》,具是完全修學。咱一看到都害怕,這麼多經典,從哪裡念起?諸位要曉得,這個具修要抓綱領就行了。所有的經論,不但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總離不開三大綱領,照經上來講就是戒學、定學、慧學,戒定慧,總離不開這個三大綱領。
再把它歸納,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三皈依,三皈依就是把佛法修學的總綱領、總方向傳授給你。佛,佛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念念都要覺悟;法是正知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想,不是邪知邪見,正而不邪;僧是清淨的意思,是和合的意思,就是淨而不染,團結一致。今天我們要特別強調這一句,這是佛法修學的總綱領,覺正淨。這裡面每一條都有戒定慧,覺裡面有戒定慧,正裡面也有戒定慧,淨裡頭也有戒定慧。所以你能夠抓到這個綱領就可以「隨順佛教能具修」,你要抓到這個綱領。皈依,皈是回頭,依是依靠,我們從迷回過頭來依覺,這叫皈依佛。佛在哪裡?自性覺,就是自性佛。不是叫你皈依外面的佛,皈依外面的佛就糟了,所謂「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你怎麼可以依靠他?依自性覺就是皈依佛。從邪知見回過頭來依正知正見,這叫皈依法。可見得皈依法是皈依自性正,自性的正知正見。皈依僧也是如此,皈依自性的清淨心,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依自性淨,清淨。這叫三皈依。
所以諸位千萬不要搞錯了,現在皈依,我皈依某一個法師。那個法師成佛了,你該墮地獄還照樣墮地獄,他幫不上忙。你不要說我曾經皈依你的,沒用處,這是諸位要曉得的。你讀讀《楞嚴經》,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阿難是他的堂弟,最小的一個堂弟,你看遇到難了,釋迦牟尼佛也幫不上忙,這個事情要靠自己。所以佛稱之為「無依道人」,不依靠任何人,不依靠外面境界,這是佛教跟宗教不一樣的地方。宗教可以依一個神,佛教不依,佛教依自己,佛教給我們要依自己。所以三皈依叫三自皈,你每天早晚課念誦的時候,「自皈依佛,自皈依法」,三自皈,要曉得這個道理。抓到綱領就能夠具足的修學。
如果就經典來說,《華嚴經》是最好的。《華嚴經》實在講就是佛學概論,它的內容包括了整個的佛法。後來發展的所謂十大宗派,無量法門,可以說都是從《華嚴》流出去的,《華嚴》的支派。這是個根本,所以稱之為根本法輪。在早些年,弘一大師在世的時候,他老人家一生提倡研究《華嚴》,特別提倡研究《華嚴經疏鈔》,這是清涼大師的註解。他的看法,這部《華嚴經》就像一部佛學大字典,如果能從這上扎了根,以後不管學哪一宗、哪一派,都很容易。所以這是「隨順佛教能具修」,就經典來說,這個經很好,學《華嚴》也就是一切都具足了。
這句話在此地意義很深長,因為有許多同修,到稍稍得一點輕安,就是心得一點自在,有一點法喜,他就滿足了,認為他的功夫不錯,到家了,不肯再進步,這是絕大錯誤。要曉得,你得那一點點法喜,你還沒入門。什麼時候才入門?我給諸位說一個最簡單的標準,佛門常講「八風吹不動」,不會被外面名聞利養、苦樂憂喜所動心,這個人才算入門,在佛法這個學校裡頭講是小學一年級,還早得很。我們今天外頭風稍微吹吹,心就動了,所以說得好聽一點,都是在幼稚園,還沒有資格上小學,一定要認真的學習。看下面第十二首:
【心無動亂無分別。能普覺知諸法性。遠離一切諸惑業。此解脫者之境界。】
『解脫』拿現在的話說就是自由,自由自在的人,他得自在,這個人的境界,這裡面有因也有果。『心無動亂』,剛才講八風吹不動,這是剛剛入門,起碼的功夫;『無分別』,在一切境界裡他不會再分別。『能普覺知諸法性』,一個人只要不用分別心,分別心是第六意識,我不用第六意識了,那用什麼?給諸位說,不用第六意識,你所用的就是妙觀察智。不要再去找妙觀察智,妙觀察智找不到的,是因為你有虛妄的分別,把妙觀察智轉變成第六意識。你今天在一切法裡不用分別,換句話說,就恢復你的妙觀察智。妙觀察智不生不滅,是真常的;第六意識是假的,是虛妄的,是有生滅的。所以佛菩薩用四智,凡夫用八識,學佛要會轉識成智。怎麼個轉法?就是不用就行了。我心裡面真的沒有分別,平等了,心裡真不分別了,就是妙觀察;心裡面真的不執著,平等性就現前;心裡面確實不落印象,大圓鏡也開顯了。我們今天幹什麼事情落個印象,印象好深,怎麼樣也去不掉,這是阿賴耶識。再深刻的都不落印象,你的心才會清淨,這叫功夫,這叫轉識成智。這個人他之所以得解脫,就是他會轉識成智。
「心無動亂」,實在講就是不執著,再加上「無分別」,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唯識裡面告訴我們(《華嚴經》是唯識六經之一,它也是唯識宗裡頭必修的),轉識成智,因地裡面只轉六、七,五、八是果上轉,自然就轉了,只要第六、第七轉了,第八跟前五識自然就轉,連帶轉了。所以他得解脫,所以他得自在,他能夠「普覺知諸法性」,這就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他心光明了。他見外面的境界都是法性,眼見色性,耳聞聲性,舌嘗味性,統統是性,不再叫塵,我們凡夫叫六塵,他不叫塵,叫性,這叫見性。性在哪裡?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是,都是自己的真心。『遠離一切諸惑業』,他從此以後不再迷惑、不再造業,因為迷惑、造業都是分別執著而起來的,就是迷惑顛倒。再看下面一首:
【心無疲厭常無退。勇猛勤修一切智。安住增上淨戒中。此大丈夫之境界。】
這個『大丈夫』,還有一個叫「大英雄」,都是對佛的稱呼。這個第一句是講精進。菩薩的善根只有一條,就是精進。講到我們眾生的善根,通常講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痴,這是世間一切的善法都從這裡生出來的。三善根的反面就是貪瞋痴,我們稱它作三毒煩惱,就是無量無邊的煩惱、罪業都是從貪瞋痴這三條根生出來的。所以世間法的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痴,當然菩薩早已經修成了,早就修成了。修成之後他的善根是什麼?就是精進,所以這條講精進。『心無疲厭常無退』,沒有疲勞、沒有厭倦,永遠的能做到勇猛精進不退。這對什麼來說?對修一切智。特別是在這個經上看到善財童子,善財童子到處去參訪,為什麼?就是為了『勤修一切智』。所以我們如果要想成就,要想將來在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高增,你要學善財。那就是無論什麼場合,要去幫助別人,幫助別人就是參學。聽人家講話,那就是開示。你聽人家在講是非,張家長李家短,你聽了之後,增長智慧,增長定力。怎麼增長智慧?聽了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長智慧。你聽的是什麼?聽的是法音。你要一面聽一面分別,一面去執著,一面打妄想,那就造罪業了。你看會修不會修就在你自己一念轉得過來轉不過來,所以這個很妙。
《華嚴》的善巧方便就是會轉,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都是好境界。會用心的人,對於自己都是幫助。孔老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見到善的,我學他;見到不善的,我反省我有沒有,他也是我的老師。他要不示現這一招,我怎麼會反省?也許自己真有這個毛病,自己不能覺察,看到別人有這個毛病,想想自己也有,趕緊改過,那個人對自己還是老師。所以善財,除了自己之外,統統是自己的善知識,都是自己的老師。所以他一生成無上正等正覺,真是了不起!他末後參訪到普賢菩薩,他就是等覺,他與普賢就平等,他與諸佛就平等。你要問他怎麼修成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善財是一生成佛,即身成佛。他為什麼能即身成佛?他會用心,他會學。我們所以不能成就,我們不會用心,我們不會學,差別就在此地。所以念到《華嚴經》,自己的信心倍增,信心增長。善財也是一個博地凡夫,他遇到文殊,他能夠接受、能夠聽話、能夠肯學,而在一生實際生活當中能夠歷事練心,在一切人事環境裡面來練自己的心,練自己的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他練這個。
所以學佛,佛法門路雖然多,八萬四千法門,歸納起來可以歸納成三個門路,就是覺正淨。像禪宗就走覺這個門,他一定要開悟,他走覺門;教下,像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唯識宗,他們走正門,正知正見,在教理上下功夫,求得正知正見,這不容易,要讀很多書;念佛的人從淨門去下功夫,他求心清淨,心淨則土淨。三個門不一樣,入進去都一樣。淨土裡面得一心不亂的,他一定會禪,他一定通教,宗教都通了;禪裡面大徹大悟的,他心清淨,他通達教理;教下大開圓解了,他有禪定的功夫,他有一心不亂的功夫。都一樣的,怕的是你一個門都進不去,就沒有法子了。所以這三個門,淨的確比較容易,覺門跟正門不太容易進得去,淨門比較是容易進得去的。所以你了解了,你對於各宗各派,你會起恭敬心,你不會毀謗,你曉得每個人走的路都不錯。所以這是求一切智,一切智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就是一切種智。因為這個字句它是七個字一句,「一切智」就是一切種智,而不是阿羅漢的一切智。
『安住增上淨戒中』,「增上」的戒品跟我們普通戒不一樣,所以普通戒很多人持戒死在戒條之下,那是錯誤的。諸位要曉得,戒是手段,它的目的是得定,是得心清淨的。如果能夠幫助我的心得到清淨,沒有一樣不是戒,那個幫助就是戒,所以這個戒叫「增上淨戒」。定還是手段,目的是開智慧。所以要曉得戒品在佛門裡它是手段之手段,你要認清它。重不重要?重要,非常重要。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過,斷惡修善,這是最起碼的功夫。你要是不能做到這一點,要想心得清淨、得定,很困難。所以一定要嚴持戒律。但是戒律是活活潑潑的,戒律的精神,戒律的理論,戒律的形象,戒律的方法,戒律的果證,條條都要曉得。你要不曉得,你就死在戒律之中,就死在戒條之下。
譬如現在我們這裡閻瑞彥同學就很難得,他大概還持六齋日,過午不食,這很值得讚歎。可是我怎麼樣?我不讚歎他。你看他人瘦瘦的那個樣子,他這個做法是好,但是要看在什麼環境之下。在寺院裡面做清眾,可以;今天在此地這樣繁重的工作,為一切眾生服務,我們需要體力、需要精神、需要充分的營養。你沒有精神、沒有體力,怎麼能替大家做事?要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這個不是破齋,不是破戒,這裡有開緣,我要替大家做事情。尤其天天接近到廣大的群眾,面色枯黃,人家一看學佛學成這樣,算了,別學了,你看學佛學成這個樣子。是不是?學佛的人滿面紅光,學佛不錯。不一樣,很重要。所以學佛不能不注重營養,看什麼時候,你到深山裡修行,不接觸外頭大眾,可以,那行;接觸廣大群眾,要替大家來服務,修學大乘佛法,你就不能斤斤計較這些小節,不可以這樣的。我們要度廣大的眾生,叫人家看到我們生歡喜心,看到我們就生信心,這樣你想想看度多少人。不要叫人家一見到就把人嚇退了,你自己修得再好也不行。為什麼?你叫多少人退了心,這個不行,這不是佛法。所以,「安住增上淨戒」,這句話裡面包羅萬象,是我們應當要重視的。「此大丈夫之境界」。
今天時間已經超過五分鐘,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