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經疏論節要研習報告  (第二十五集)  1997/12/1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16-0025

  請看講義:

  【經云。宗通自修行。說通示未悟。宗通說不通。如日被雲曚。宗通說亦通。如日處虛空。宗說兼暢。】

  佛在經上說的這一段開示,對我們修學佛法,確實有很大的啟示。我們一定要明瞭佛說的義趣,要能夠掌握到,認真的去修學,不違背佛的教誨,這才是世尊這一番開示的用意。『宗通』跟『說通』,在我們中國通常把它配在宗門教下來說,而實際上此地的宗跟說是超越宗門教下的。佛陀在世的時候,並沒有分禪宗,並沒有分教下。「宗」是講的宗旨,也就是說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要證得這個真相,契入真相的境界,這叫做「宗通」,佛說法的宗旨,你通達了。

  也可以換個方式來講,諸位更容易明白這個意思。清涼大師判《華嚴經》為四分,信、解、行、證。宗通就是證得了。諸位要曉得「信、解、行、證」這四個階層,就好像四層大樓一樣,證是最高的,最高的一定包括下面,下面不能包括上面。第一層不能包括第二層,第二層一定包括第一層。所以到證這個境界,那就叫「宗通」,宗通是證果。沒有證得,你只是滯留在信、解、行,那都叫「說通」,也就是解悟而不是證悟,證悟就叫宗通,解悟叫說通。雖然說得沒錯,但是畢竟自己沒有契入這個境界。這個說法,諸位就比較容易明白。

  『宗通自修行』,這是自己真實功夫。「證」實在說,也不是一下就證得那麼圓滿,經上雖然說有頓證,頓證裡面還是有次第的。通常我們講頓超、頓悟、頓證,實際上是什麼境界?確實這是非常特殊的根機,他可以從凡夫地,不必經歷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二十八層天;不必經歷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他就能契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是什麼果位?那圓初住就行了。初住菩薩就頓超頓證,超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個頓是這個意思。決定沒有辦法頓超一真法界裡面四十一個位次,這是做不到的,這個沒有辦法的。

  實在講,唯有淨宗那個頓超太殊勝了。《無量壽經》上說了好幾遍,不是一遍。凡夫生到極樂世界,都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什麼等級?圓教七地以上,那真的是無比的頓超法門。一般頓超只能超六道十法界,他這個是超越了三賢,又超越了七地;換句話說,在一真法界裡面,四十一個位次,他超越三十七個位次。這是在所有一切經教法門裡面,沒聽說過的,佛從來沒這個說法。這是淨宗無比的殊勝,諸位一定要清楚。

  宗通是自己修行的功夫。功夫的祕訣,功夫的總持法門,我們今天講總綱領、總原則,諸位要曉得就是四個字「看破、放下」。看破是圓滿的般若波羅蜜;放下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前面五度,前面五度都是放下。布施放下慳貪,持戒放下惡業,忍辱放下瞋恚,精進放下懈怠,禪定放下散亂,所以前五度都是放下。由此可知,看破、放下四個字,就是菩薩修行的總綱領。前五度,你修得很好,如果沒有放下,那就不是波羅蜜。布施不叫波羅蜜,那布施是什麼?布施修的是福報,人天福報,不是菩薩道。菩薩道,這五種修學的方法都是放下,放下就成了波羅蜜。所以宗通是修行。

  『說通』是為人演說,特別著重在說,講經說法。說法是幫助那些沒有覺悟的人。「未悟」是沒覺悟,完全迷失在貪瞋痴慢、七情五欲之中,迷失在這個裡面。諸佛菩薩大慈大悲,要為他們講經說法。

  這底下說『宗通說不通,如日被雲曚』。我們初聽這一句好像很難理解。那個修行已經證入這個境界的人,為什麼還不會說法?「說不通」就是不會說法,哪有契入境界不會說法的?可是諸位要知道,還真有!契入境界還真有不會說法的。這是什麼原因?原因可多了,這與自己無量劫的修行有密切的關係。一種雖然自己契入境界,業障沒消盡。這個諸位要知道,不要認為一證果,業障就消盡了,沒這回事情。所以我曾經講過,西方極樂世界帶業往生,等覺菩薩都帶業;不帶業的,只有阿彌陀佛一個人不帶業。等覺菩薩還帶一品生相無明,都是帶業,業障沒消盡,等覺以下的更不必說了。業障人人不相同,不是業障大家都一樣的,不是。於是地位淺的菩薩,像十住、十行位的菩薩,比上面的菩薩,他們差很多。這裡面有很多說法不伶俐的,這是一個原因,自己本身的業障沒消盡。

  另外一種業障就是法緣不成熟。這個問題比前面還要來得廣。縱然成了佛,佛到世間來度眾生,還有什麼話說,宗說都通;但是沒法緣,佛來說法眾生不愛聽。這是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的時候,舉出城東老母,就是沒有善根。不喜歡看到釋迦牟尼佛,看到釋迦牟尼佛就討厭,他有這個業障習氣。一看到佛從這邊來了,掉頭而去;佛有神通化身,那一邊又現一個佛相,他一看到怎麼這邊也有佛來了,往這邊走,四面八方都是佛相,他跑到那裡抱頭大哭,哭起來了。佛就說明,佛度眾生也要有法緣。像當年在舍衛大城,三分之一的人,曾經跟釋迦牟尼佛見過面;另外三分之一的人,聞名沒見過面;還有三分之一的人,名都沒聽說過。同住在一個城市裡面,各人的緣就不一樣。所以我們學佛,要想將來成佛法緣殊勝,現在要把心量拓開,廣結法緣,你成佛的時候,法緣就興旺了,這個非常明顯。

  你看我們這個道場,在這裡講經這麼多年了,現在我們選講《華嚴》,講《華嚴經》經疏論精彩的段片,聽眾要跟講《無量壽經》相比少了一半,這個緣就不一樣。講《無量壽經》,為什麼這一層跟四層樓都擠得滿滿的?阿彌陀佛的緣勝,毘盧遮那的緣就差了。我們今天講這個,毘盧遮那的法緣就差很多,跟阿彌陀佛不能比。我們同樣用這個精神來說法,講《無量壽經》也是如此,講《華嚴》也是如此,為什麼聽眾就相差這麼大的懸殊?這個相差,這不是我的法緣,是毘盧遮那跟阿彌陀佛的法緣不一樣。這個就要知道,講經說法法緣關係很大。「宗通說不通」,一種是障礙沒有消除,另外一種是法緣不成熟。

  以近代的例子來做個比喻,像印光大師,這是我們舉世的佛教徒都景仰的一位大德。在大師《永思集》裡面我們看到,知道他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化身再來的。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第一,化身成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宗通說不通。他出生在中國的山西,山西口音非常重,說話沒人懂,所以他老人家一生沒有講過經,只在上海護國息災法會講過八天的開示。由弟子記錄下來,有一個小冊子,印光法師護國息災法會的法語。所以他老人家是言語上的障礙,不是他不能說。那麼他用另外一種方法,用文字來弘法,這是近代的一個例子,佛門的。不是佛門,世間裡面的也有很多。我過去抗戰期間念書的時候,我們中學校長周邦道先生,晚年學佛,知道他的人很多,真有學問,世出世間法都通達,文章寫得好,講經就不行,沒有口才,這也是一位宗通說不通。下面比喻說。

  「如日被雲曚」,這是日,不是曰這是日。就像太陽,太陽的光明並沒有絲毫的減損,被雲彩障礙了,這是用這個比喻。如果說『宗通說亦通』,這個人解行相應,『宗說兼暢』,那就是『如日處虛空』。像太陽在藍天,而沒有雲彩的時候,它的光明圓圓滿滿的透露出來。世尊在此地,用這個比喻來勉勵我們,讓我們要學習,弘法利生的菩提道上的障礙,自己要知道清除掉。這一樁事情別人幫不上忙,佛雖慈悲,佛也幫不上忙,必須要自己覺悟,自己除掉自己的障礙,與一切眾生廣結法緣。再看底下一段。

  【此經以法界緣起不思議為宗。】

  這個宗是宗旨,這部經裡面,主要的是說什麼?主要的是講「法界緣起不可思議」。現代許多科學家很熱衷的在研究,在探索人類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太陽系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在探索。有很多種的說法提出來了,但是沒有一個說法叫人聽到心服口服。這是一個大事情,這是一門大學問。釋迦牟尼佛講《華嚴經》,實際上就是講這個問題。虛空法界怎麼來的?而它的意思確確實實就分配在經題七個字當中。

  【理實即大方。】

  這個經叫《大方廣佛華嚴經》。『理』是真理、是道理,『實』是真實不虛,在經題裡『大』字、『方』字代表這個。理是決定真實的實相。『緣起』,那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怎麼變現出來的。這在經題是「方」字、「廣」字。所以方字裡面,一半有緣起的意思,一半有理實的意思,理實就是我們講真如本性。「方廣」就是真如本性所現的現象。這個現象會變化,變成無量法界;如果不變,那就是一真法界。為什麼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這個就是題裡面「華嚴」兩個字的意思,「華嚴」代表的是「因果」,華是因,嚴是講的果。

  【龍樹指此為大不思議經。】

  因為無論是理,無論是事,無論是性,無論是相,無論是因,無論是果,裡面都是無有邊際,甚深甚廣,所以只有用「不可思議」來形容它。不可思,佛也讓我們去思;不可議,佛也為我們說出來了,這不叫可思可議嗎?如果真的偏向在不可思不可議,那不是真的不可思議。真的不可思議是「思即無思,議即無議」,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議,《華嚴》的味道才透得出來。所以它是圓融的大法,稱為「大不思議經」。請看講義:

  【若就題中分體宗用。】

  天台大師註疏《法華》,在啟講的時候編了一個體例,也就是編了一個規矩,這個規矩以後就是大家奉為成規,叫「五重玄義」。「五重玄義」第一個解釋經題,然後就是辨體、明宗,一直到判教,分為五個科目、五個項目。這五個項目當中,重要的三個是顯體、明宗、論用,如果以這個方法來看《華嚴經》的經題。

  【理實為體。】

  『理實』是講的真如本性。《華嚴經》上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就是理實。

  【緣起為用。】

  『緣起』就是識,唯識所變。所以佛法講緣起而不講因起,因、緣、果報,特別著重在緣上,很有道理,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因已經形成不能改變,但是因要起現相要起現行,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因如果要結果的話,當中一定要有緣;如果沒有緣,雖有因不會結果。佛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能夠幫助眾生當生成佛。佛憑什麼?憑緣。只要你懂得這個緣,你就有方法。佛告訴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十法界的業因是各個具足,哪個沒有?乃至於餓鬼、畜生、地獄,都具有佛、菩薩、聲聞、緣覺的業因,統統具足。為什麼還會在六道裡面流轉?緣的問題。

  你想想看,現在這個世間人,我們冷靜的去觀察,哪個人沒有貪心?如果我們用天平來等一等看,他念佛的心跟貪心,貪財、貪名、貪色的心,到天平上等一等,看哪個重?一定是貪心重,念佛的心很輕,所以他作不了佛,這是事實,緣的問題。貪心將來到哪裡去?貪心變餓鬼道。連餓鬼道的業因就要貪的緣,加上貪的緣,後面就變成餓鬼道了。餓鬼道從哪裡來的?自己變現出來的自己去享受,不是別人變給你去享受,自己變的,緣的問題。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那麼作佛是什麼緣?念佛,憶佛念佛。天天想著佛,天天念著佛,你阿賴耶識裡頭,有作佛的因,現在再加上作佛的緣,那你不就是一定去作佛了嗎?佛有能力令一切眾生一生成佛,就憑這個。這不是佛的本事,這是我們眾生自己本身具足的,所以佛說:「佛不度眾生」。佛幫助眾生成佛,他不居功,他無功可居,佛只是把這個事實真相給我們說穿而已。我們明白了,所以在十法界裡面,我們想作佛、想作菩薩、想作天人,還是想入三途就看自己了。自己用什麼心,自己在攀什麼樣的緣,後面就得什麼樣的果報。

  【緣起為用,因果為宗。】

  緣起是講變化的真相,十法界變化的真相是緣起;而主宰這個緣起,掌握這個緣起,就是因果。善因一定得善報,惡因一定得惡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再看底下這一段。

  【普賢法界為因。遮那法界為果。因果不離理實法界。】

  這就是講這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是以『普賢法界為因』,普賢法界深廣不可思議。我們看到這一句話,這四個字「普賢法界」,不要以為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那不是的,那是普賢菩薩的十願,不是普賢法界。普賢法界在哪裡?一真法界裡面,起心動念,事事物物,把它用一句話總說明就叫做「普賢法界」。

  普賢法界宗旨是什麼?這個我們必須要曉得。普賢法界的宗旨,是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如果有妄想分別執著,就不是普賢法界了,它的宗旨在此地。離開了妄想分別執著,你就證得一真法界,「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就是普賢法界,所以普賢法界是一真法界。有無明一品沒有破,是決定不能證得的。已經斷了見思煩惱,已經破了麈沙煩惱,你只能在十法界,這不是普賢法界。必須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你就超越到普賢法界。

  普賢法界是什麼樣子?《華嚴經》上華藏世界,毘盧遮那如來的依正果報,那就是普賢法界的樣子。普賢法界具體的德相,就是華藏依正莊嚴。在《華嚴經》上前面十二卷,都是講毘盧遮那依正莊嚴,是講的果報。佛說法他有善巧,有眾生說果他才相信;說因,因幾時才能得果還不知道,總有許多問號在那個地方。所以佛是先說果,讓你們聽聽,讓你們看看,你們覺得很美好,自己生起仰慕之心,然後佛再教你怎麼修因,怎麼樣證得這個法界,所以後面再說因。

  由此可知,《華嚴》末後解分,這在經文裡面佔的篇幅最大,差不多佔了一半的經文,八十卷幾乎佔了一半,在四分裡面這一分最長,這是講普賢法界的因。經文裡面世尊給我們說,十信法、十住法、十行法、十迴向法、十地法,末後講到等覺的法門,都是普賢法界的因。到「離世間品」才教給我們怎麼樣修行,修行的方法,所以『遮那法界為果』。

  『因果不離理實法界』,這一句話非常重要。無論是從因上說,無論是從果上說,沒有離開自性。理實就是自性,沒有離開唯心唯識;換句話說,沒有離開自己,理實才是真正的自己,沒有離開自己。由此可知,華藏世界也好,極樂世界也好,一真法界也好,十法界也好,乃至於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都是自己心裡面變現的,統統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所以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這一定要知道。你真正知道明白了,你那個心量就大了,不會再有小心眼了,你這個心自自然然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所謂大乘,所謂圓頓根性,就在這個觀念。你能夠具有這樣的觀念,那你是大乘法裡圓頓根性的菩薩,這種人修行快速。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這是說明《華嚴經》全經的內容,從因果上來看。

  【五周因果。】

  這是清涼大師把全經區分的。

  【一、所信因果。】

  這是《華嚴經》裡面第一個部分,清涼四分第一分。首先為我們說出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就是開頭的十二卷經,說出來目的是叫我們要「信」。

  【二、差別因果。】

  差別裡面講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是差別。

  【平等因果。】

  差別裡頭有平等,平等裡面有差別。對於圓頓根性的人來說,那就是平等的,這是我們要能夠通達明瞭的。

  【四、成行因果。】

  這是入法界一品經,成就我們的行門。「行」實在講,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由此可知,前面這一大段經文,講「差別因果」,講「平等因果」,是教我們開解,教我們明瞭事實真相。世出世間法都不離因果,所以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是教你覺悟,教你明瞭事實真相。明瞭之後,如何落實在生活上,那就是『成行』,這就是我們講修行。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工作也好,處事待人接物也好,你的思想變了,觀念變了,於是乎你的言行當然也跟著變了,那就是行功夫得力了,行契入境界了。行跟證是離不開的,行一分證一分,行兩分證兩分。所以底下末後是:

  【五、證入因果。】

  證入就是入法界。這兩個段落差別在哪裡?差別在前面成行因果裡面,給你講修行的方法;差別、平等是給你講理論,給你講道理,說明事實真相。成行是教給你方法;證入是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生活就叫做『證入因果」,你才真正得受用。如果沒有落實在生活上,那就是前面所講的「說通宗不通」,「說通宗不通」不是「宗通說不通」,是「說通宗不通」。你能夠說,你自己沒有入這個境界;換句話說,你所說的是道聽塗說,聽佛這麼講的,不是自己的境界,是聽佛這麼說的。必須要自己契入境界,那就是宗說皆通,宗說兼暢。

  所以「五周因果」說明全部的《華嚴經》。全部《華嚴》諸位要知道,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全部的經教,整個佛法。再擴大來說,不但是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九法界眾生所演說的無量經法,也離不開這五個原則,這叫五周因果。

  【而此因果互為宗趣。】

  相輔相成。所信因果是宗,差別因果、平等因果是趣;差別、平等因果是宗,宗就是修學的宗旨,成行是趣;成行是宗,證入是趣。所以它可以『互為宗趣』。

  【一經始終。不離因果。】

  這一部大經自始至終沒有離開因果。佛法也是從緣生。所以古大德講這一部經,他說:

  【故但因果為宗。不違所依法界。】

  這一個觀點,幾乎是古來大德研究《華嚴》,註疏《華嚴》,大家都共同承認的。由此可知,這個看法不是一家之言,是大家公認的。無論是講哪一類的因果,都不違背所依的法界。所依的法界就是「理實為體,緣起為用」,這個範圍就廣了。從一真法界到十法界,從我們釋迦牟尼佛娑婆國土,擴展到無量無邊諸佛國土,沒有例外的,決定不相違背,這是正說;如果違背了,那就是魔說。不違背是什麼意思?不違背就是事實真相。大乘經上常講的諸法實相,我們現在把它變通一下,大家好懂,宇宙人生的真相。一法界,一法界的真相;十法界,十法界的真相;我們人生,人生的真相;只要是真相,那就不違背所依的法界。真相,相雖然不同,理是決定相同的。請看講義:

  【清涼大師遺教曰。勿穿鑿異端。勿順非辯偽。勿迷諂邪心。勿固牢鬥諍。】

  我們先看這幾句。這一段話是清涼大師往生的時候所說的遺囑,囑咐他的學生;也可以說這幾句話,是清涼大師對他的徒眾們的心傳。我們讀了非常感動。此地給我們說了幾樁事情,第一個教我們不要『穿鑿異端』。這個話的意思,老老實實遵守佛的教誨,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人就是穿鑿異端。決定要相信佛所講的話句句真實,別人講的話與佛所講的原理原則相當,可信;如果與佛講的原理原則相違背,決定不能夠相信。以這個做標準沒錯,決定不錯。如果穿鑿異端,不相信佛的話,自己吃虧就大了。這是第一句,就是教我們決定要遵守四依法。

  第二句教給我們『勿順非辯偽』。世間違背佛教的那些理論、形式太多太多了,不能隨順。普賢菩薩教給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幸虧前面五十三位諸佛如來表演給我們看,做個模樣教導我們。五十三參裡面也有非也有偽,有!你看看菩薩怎樣隨順,怎樣隨喜。我們要在這個地方學習。隨順跟隨喜都是依據「般若波羅蜜多」;換句話說,他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感情的隨順隨喜就糟了,你必定墮落。他是高度智慧的隨順,那就沒有問題了。高度智慧的隨順,能夠把非把偽轉成正法,你看那個功德多大!

  可見得他開始是可以給你隨順,以後慢慢在裡頭轉變你,他真正有智慧、有善巧方便,這個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個度眾生是非常手段,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我們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個能力,像非與偽,我們最好避免,聽清涼大師的話。清涼大師的學生,大概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個程度,不可以學甘露火王,不可以學勝熱婆羅門,所以教「勿順非辯偽」。一切要學老實,老成持重就好,循規蹈矩,這樣才能成就。

  用這種非常手段去度這些違逆的眾生,那是大菩薩的事情,決定不是凡夫。我們凡夫遇到這一類的眾生,那就學六祖大師說的「合掌令歡喜」就好。不管他說什麼,我們不要跟他爭論,我們就阿彌陀佛一句話對他,聲聲把阿彌陀佛從他的耳根灌到他阿賴耶識裡去,這個法子很高明,不要用第二句方法。不管他給你講什麼,你都點頭;點一回,阿彌陀佛,再點一回,又阿彌陀佛,就把阿彌陀佛直接灌輸進去,我們用這個態度就好。這是沒有智慧裡頭一個智慧的作法,沒有善巧一種善巧的作法。

  第三句是『勿迷諂邪心』。迷是迷惑,諂是諂曲,邪是不正。這一句裡面講了三樁事情:不要迷、不要諂、不要邪,都是我們凡夫在日常生活當中,最容易犯的毛病,不知不覺它就犯了。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時代,尤其是鬥諍堅固。大師末後這句話就說『勿固牢鬥諍』,固是固執,牢是堅固的執著,不讓人,不肯忍讓,這怎麼得了?

  你看他這四樁事情,在那個時代說的,清涼距離我們現在一千三百多年。我們今天念他四句話,好像就是在現代這個社會對我們講的,句句話都是我們的毛病。希望我們讀他這個遺囑,要牢牢的記住,時時刻刻反省自己的心行,我們要遵守。

  【大明不能破長夜之昏。】

  大明是太陽,長夜之昏是晚上。太陽那麼樣的明亮,沒有把晚上的黑暗破除。這是個比喻,比喻諸佛如來是大明,我們眾生在無明裡頭包裹著,諸佛如來也沒有辦法幫助我們破無明、斷煩惱。破無明、斷煩惱這個事情,是要我們自己去幹,佛對我們,大家要曉得只能做到開示,後頭悟入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佛的能事只能盡到開示,佛有這樣究竟圓滿的開示,我們聽了不悟不入,這就是『大明不能破長夜之昏』。

  【慈母不能保身後之子。】

  對於兒女再疼愛,他的壽命到了,離開這個人間了,還能保護愛護關懷他的兒女嗎?不可能!這兩句話是清涼大師,如果講近一點的比喻,他對於他的學生再愛護,告訴你,他走了也無可奈何,也辦不到了。意思裡面就是要各自努力,他已經盡到他的愛護關懷協助了,往生之後這個事情他做不到。我們讀這兩句,看到大師對後人的垂教,無比的慈悲親切。

  【當取信於佛。無取信於人。】

  我們所依靠的、所遵從的一定是佛。佛在哪裡?經典。佛不在世間,一定要依經論,經論我們還要辨偽。如果是有人假造的,怎麼辦?決定不能依靠。中國自古以來對於經教真偽就非常注意,所以每一部經有翻譯的人,有翻譯的歷史,有翻譯的處所,當時多少人參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取信於後人。

  今天我們要選擇經論,我們要懂得一個原則,決定要選擇《大藏經》裡面有的,已經入了藏的。入了藏的這些經典,都是歷代祖師們公認的,決定真實不是假的;假的東西不可能入藏。在從前入藏是一樁大事情,經過當代高僧大德們認可,都沒有異議了,這才寫成奏摺呈給皇帝,皇帝批准入藏,收入藏經,這個靠得住。這樣的嚴格,就唯恐有疑似假的東西摻到經藏裡面去了。我們中國人做得很認真,但是日本的大藏經,就沒有中國這麼嚴格,這是我們要曉得的,我們可以用它來做參考,但是不能做依據,依據要用中國的。

  而中國最後的一部藏經是《龍藏》,乾隆時候編的《龍藏》。《龍藏》以後到民國編的都不是國家政府批准的。換句話說,編《大藏經》的人,我編《大藏經》,你跟我交情不錯,你的東西拿來,我給你放在藏經流通;沒有經過當代高僧大德的評審,沒有經過這個手續。所以《龍藏》以後的這些藏經,我們也能夠把它看成日本的藏經一樣,做為參考資料,不可以依據。這是希望同修們要特別留意的,「要取信於佛,無取信於人」。

  【真理玄微。非言說所顯。要以深心體解。朗然現前。】

  這幾句話是教導我們,修行證果的重要原則。『真理玄微』,微是微妙,玄是深玄,深廣無盡,不可思議。這是說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言說能夠顯示出來的。言說範圍非常窄小,意思稍微深一層的,言語就表達不出來,達不到,所以言語的能力是有限的。不但言語能力有限,思惟的能力還是有邊界的。思想,在佛法裡面講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分別能力確實很強,它向外攀緣能夠緣十法界,不能說它不廣。言語緣不到十法界,第六意識可以緣到十法界,對外;對內,它可以緣到阿賴耶識。這個在作用裡頭,沒有比它更強的了,八個識裡,它這個作用能力最強,非常活躍。可是它對外緣不到一真法界,對內緣不到自性,所以一真法界跟自性,它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個事情,世尊在《楞嚴》會上講得很明白、很清楚。

  如果我們用八識五十一心所來修行,修行成就最高的,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可以斷見思煩惱,可以斷塵沙煩惱,不能破無明,怎麼辦?『要以深心體解』。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教下講大開圓解,要靠什麼?要靠深心。深心懂得了嗎?菩提心!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你要用深心去體解。因為諸法實相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但說不出來,起心動念也沒有辦法體會它。

  深心是什麼心?深心是真心,真實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這就是深心,決定不許有一個妄念存在。六祖惠能大師講:「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的,那就是深心;有一物就不是深心。所以真正做到了清淨、平等、覺,法界裡頭的依正莊嚴『朗然現前』。朗然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明白了,你清楚了;你雖然明白清楚,你要跟別人說也說不出,也沒法子。只有契入這個境界,就是證得這個境界的人行,無論你給他怎麼說法,彼此都能體會。底下這兩句非常要緊,這真是愈講愈近。我們從哪裡下手?大師教給我們:

  【對境無心。逢緣不動。則不孤我矣。】

  這兩句話豈不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就是這兩句話嗎?『對境無心』,不取於相;『逢緣不動』就是如如不動。換句話說,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樣去用功,怎麼樣去修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是下手之處,這是入門之處。你要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你的修行找不到門路。這兩句話不就是講的看破、放下。所以從這個地方下手,這叫真修行、真用功。大師說:這樣才不辜負我!『我』是清涼大師自稱,你就不辜負老師多年教導的苦心。這一段話是他老人家臨終的遺言,真正是苦口婆心教導他的學生。我們今天展開《華嚴經疏鈔》讀誦研究,也就是清涼的學生,對大師的遺教,我們要直下承當,要時時記住依教奉行。用這種心態讀《疏鈔》,我們才是清涼的學生,才能夠入華嚴境界。請看講義:

  【如來出世。始終不離剎那際。為此定體。稱法界性。更無長短始終。三世總為一際故。】

  這一段話完全是從理上說的,理就是事;理明白了,事實真相才看清楚。『如來出世』,這是講應化。舉一個例子來說,像釋迦牟尼佛示現出生在我們這個世間,從他入胎說起,入胎都是示現。從兜率天宮下降,一直到經論上所說的「八相成道」,最後七十九歲示現入滅,整整七十九年。可是要從事實真相裡面去看,沒有離開剎那際。

  『始』是從投胎,『終』是入大涅槃,沒有離開『剎那際』。這個話,我們初學的人很不好懂,也很難講。我們從一個比喻上來講,大家就好懂。現在科技發達了,照像機很便宜,所謂是傻瓜照像機,人人都會用,按一下就照一張,按一下就是剎那際。如果說這個人從生到死,讓他活一百歲,我們那個照像機對著他,一張一張的按,按上一百年,從他生到死,按到死,那是不是剎那際?沒有離開剎那際。這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電是閃電,是剎那際,這是給你講的真相。幾個人覺察到這個真相?如果覺察到這個真相的話,你對這個世間所有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絕對不會起心動念,絕對不會再患得患失,為什麼?曉得一切法不可得,剎那際,生滅同時,哪有得失?你的心自然定了。

  『為此定體,稱法界性』。這是性定,是自性本定。諸佛菩薩跟我們一般凡夫,不同的地方在那裡?就在這個地方。我們認為時間有日、有月、有年,還有十年、百年、千年、萬年、萬萬年,有這些妄想,有這些執著,不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都沒有。他們住在諸法實相上,我們住在妄想上。一切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不論他是什麼身分,不論他示現哪一個行業,像我們在《華嚴》看到五十三參,他在外表上跟我們凡夫沒有兩樣,衣食住行,工作應酬,看不出來。觀念不一樣,思想不一樣,人家了解這一切法的真相,我們是迷在真相裡面。

  真相,《金剛經》四句話說絕了,「夢幻泡影,如露如電」,說絕了,這才是事實真相。所以他們表現得很積極、很認真、很努力,其實那是逢場作戲而已。我們看到真的,他是假的,他是「水月道場,夢中佛事」,所以他沒有煩惱,他沒有業障。我們有煩惱、有業障,就是我們把假的當作真的了,不曉得事實真相是剎那際,不知道。

  假如我們在一乘了義大經裡面,把這一句話參透了,我們得的受用可就大了。以這個思想觀念,念佛求生淨土,給諸位說,那是生實報莊嚴土。念佛決定證理一心不亂,不是事一心,這種功德利益沒有法子說,總說不盡。不但我們凡夫沒有能力說盡,經上諸佛如來都常說,諸佛如來說也說不盡。所以我們要細心體會,這幾句話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個剎那際就是如來所入的「寂滅定」,比無生法忍還要究竟、還要圓滿,這是性定。在《楞嚴經》裡面講的「首楞嚴大定」,名稱不相同,是同一個境界,同一樁事情。

  『更無長短始終』。如果有始終就有長短,有長短就有始終,沒有長短始終。我們剛才舉的這個比喻,比喻很粗很淺,我們用照相機按一下就有一個底片。人生生命就是一剎那,第二剎那就是又一個生命。諸位如果從這一段經文上要能有所體會,你們家裡掛的一些照片,十年前的照片、二十年前的照片,你一看到剎那際,會開悟。常常看、常常觀想,人會開悟。就在照片上看到《金剛經》上這四句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世總為一際故』。三世是講過去無始、未來無終,再加上現在,無始無終就有始終長短。始終長短是我們一個錯誤的抽象概念,其實沒有,其實就是一剎那、一際而已。剎那是極短的,佛在經上舉比喻給我們說,一彈指六十剎那,《仁王經》上說的;換句話說,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剎那際,佛在這裡還是比喻說,再說短了,我們沒辦法理解,而經裡面給我們講,一剎那裡面有九百生滅,那就更微細了。我們今天按照相機的按鈕,那按一下不曉得多少個剎那,不止六十剎那,六十剎那一彈指。所以你才曉得這個剎那際的生滅,我們常講「生滅即是不生滅」,生滅的相是同時的。所以佛在經上講「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真的,生滅已經看錯了。生滅是從這一個剎那看到那一個剎那去了,這才看到一個生滅,其實這個剎那跟那個剎那不相干。

  前面我們曾經讀過「自類相續」,說「自類相續」,你要曉得這是佛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真實說那就是這個地方才是真實說;真實說就是剎那際,就是這三個字,這才是真實說。但是剎那際很不好懂,說自類相續,我們還比較容易體會,還容易懂。因為剎那際是什麼境界?「無生法忍」。你要能夠契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現前的話,你就是無生法忍的菩薩。無生法忍都七地以上了,七地證的是下品無生忍,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十地法雲地的菩薩證的是「寂滅忍」,那就不是無生忍。

  剎那際是一切法不生不滅,沒有生滅。你看到一切法有生有滅,是大錯特錯了,沒有見到真相;一切法的真相,確確實實是不生不滅。我們對於這一切法不生不滅,這經上雖然常說,我們的概念非常模糊,模糊的概念,所以我們得不到受用。如果我們的概念很清晰、很清楚的話,對於我們修學就有大利益。

  利益在哪裡?《華嚴經》是個例子,「入法界品」,入就是契入,入什麼?剎那際,入剎那際。五十三位法身大士,就是五十三位諸佛如來,加上善財童子,在《華嚴經》末後這一品,這一品的經很長,四十卷,我們叫《四十華嚴》。《四十華嚴》裡面說的是什麼?說的是我們日常生活的狀況,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沒有一法遺漏掉的,圓圓滿滿,他們所表現的是一真法界。由此可知,一真法界有沒有離開我們現實的生活?沒離開!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為什麼它叫一真法界?它入剎那際;我們有始終長短,這就壞了。換句話說,我們有時間跟空間的觀念,只要你落在時空裡面,你就落在十法界裡面。十法界裡頭有時空,一真法界裡頭沒有,不相同在此地。

  我們今天這一會,有幾個人讀了這一段文能體會?有幾個人讀了這一段文,這文不長才一行半,能夠真正的理解?你能夠理解就是大徹大悟。你能夠把這個觀念用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那你就入法界了。你日常的生活行持,就叫做普賢行,你就是行普賢行。由此可知,不入剎那際不是普賢行,為什麼?不能稱性。你落在時空裡面,時空,那是十法界是個界限,你是有範圍的,你是有界限的,不能稱性。你真正透徹了悟剎那際,十法界突破了,所以這是稱法界性,法界性是真如本性,時間不可得,空間也不可得。

  於是我們回到《百法明門論》裡面來看,《百法明門論》裡面把這兩樁事情,列在哪個法裡頭?時分就是時間的概念,方分是空間的概念,列入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是什麼?它與心法不相應,與心所法也不相應,與色法也不相應,它怎麼來的?現代人講「抽象的觀念」,不是事實,抽象的概念。再說的白一點,錯誤的觀念,是從一個錯覺裡面產生的。錯覺不是正覺,正覺裡頭沒有,哪有時分跟空間?盡虛空遍法界原本就是一個,西方極樂世界跟我們哪裡有距離。有距離不就有時空了嗎?不就又有長短了?那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念佛人念到功夫純熟的時候,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打掉了,真的只有一句佛號,所思所議的只有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他臨命終的時候給家人講,西方極樂世界就在我隔壁,就在我房間隔壁。你看看那是什麼味道?那是突破時空的界限。他睡在臥房,臥房外面是堂屋,西方極樂世界就在我家堂屋。我們在《往生傳》裡看到的,這個記載絕對不是虛構,不是虛假的。換句話說,我們就曉得,他的功夫入剎那際了,時空沒有了,才見到一真法界,宇宙人生的真相朗然現前,一點都不錯。

  希望我們同修當中,要真正發心學《華嚴》,《華嚴經》上對這些理事說得多,它經文長,說得多,說得詳細。《無量壽經》、《彌陀經》經文短,說得比較籠統,不太容易了解。讀了《華嚴》,學了《華嚴》之後,希望能幫助我們在一生當中,把念佛的功夫,從成片、事一心提升到理一心。使我們在現實的生活裡面過普賢菩薩的生活,這個經對我們就有大利益了。過普賢菩薩的生活一般人聽不懂,我們換句話說,過高度智慧的生活,大家聽了好像是聽懂了,實際上還是聽不懂。似乎是懂一點了,高度智慧,什麼叫高度智慧?但是話變一變,雖然含糊籠統模糊的概念,他也就能接受了;如果說普賢行的生活,他一下還很難接受。

  這是我們為什麼要發心,許許多多大德同修們要求我講這部《華嚴》,我也就答應他。《華嚴》對於我們自己念佛功夫,可以說是大幅度的向上提升,有這麼大的一個助緣,所以是有好處。何況古大德跟我們說過,《華嚴》、《無量壽經》、《彌陀經》是同一部經,所以《無量壽經》叫中本《華嚴》,《彌陀經》叫小本《華嚴》。我們研究《華嚴》,講解《華嚴》,就是講大本《無量壽經》,講大本《阿彌陀經》,這是一不是三,正是契入華嚴境界。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