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德生童子章  (第八集)  1991/8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12-010-0008

  請掀開經本:

  【爾時善財童子白言。聖者。我今已知一切善法從善知識生。云何能於諸善知識善法之中速得圓滿。速得清淨。得不退失。】

  從這段經文以下,是說大乘菩薩法裡面的十二頭陀行,清涼在《疏》裡面說「舊經所無」,舊經就是指的《八十華嚴》,就是前面這段經文在《八十華嚴》裡面,德生童子章諸位可以看得到,當然文字此地詳細,《八十經》裡面比較上簡略,是有的。但是十二頭陀行這章在《八十華嚴》裡面沒有,所以八十舊經所無。這段我們看看善財童子啟請的幾句話,就曉得它的重要性。第一句話是總結前面的意思,他現在曉得,一切善法都是從善知識生的。上一次我們看善財童子教我們發三十一種心,起四十種念,要以這樣的心意來求學、來修道才能有成就。一切善法確實是從此中生,所以這個善友他的德號叫做德生、叫做有德,到這個地方來我們可以完全的看出來,所以萬德從此生。前面這個三十一種心、四十種念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具足;換句話說,大乘法裡面不得其門而入。具足這樣的心意,這才有個入門之處,換句話說,菩薩法裡面堪稱為法器。

  底下這幾句這是啟請的話,『云何能於諸善知識善法之中速得圓滿』。諸位想想,這種願望凡是學佛的人,我相信都有,所謂說快,很快的就叫我們圓滿,不要再耽誤時間了,就是快快的成佛,快快的證果。『速得清淨』,「清淨」是德,『得不退失』,不至於退轉,不會喪失掉。看看這個問,可以說正是問到我們心裡面所想的,正是問到我們自己的願望。往後這經文就是德生善友給他開示,答覆他這三個問題,怎麼樣快快圓滿,怎麼樣快快的得到清淨,以及得不退轉。我們先看經文,看了經文回過頭來再看這個註疏。

  【時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告善財言。有二種戒。具足受持。則得圓滿善知識法。何等為二。一。菩薩戒。二。別解脫戒。持是二戒。則能圓滿善知識法。】

  我們一句一句的來說。一開端就給我們說『戒』,註疏裡面清涼有幾句話,說上面的問意,就是善財童子問這番話的意思,是說「善及勝行,無量無邊」。我們在四弘誓願裡面念到,「法門無量誓願學,煩惱無邊誓願斷」,都是無量無邊的。要想無量無邊的善行、善願,要得到圓滿不失,用什麼方法?這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底下德生就答覆說,要修淨戒。戒要稱為淨戒,要著重在淨這個字。持戒持得再好,不一定算淨戒,為什麼?著相的持戒就不清淨,那不是大乘佛法。小乘佛法是著相的持戒,斤斤兩兩的計較。大乘佛法這個戒是持在心地裡面,心地清淨;換句話說,戒律非常如法,心地裡面既沒有分別,也沒有執著。讀到底下十二種頭陀行,諸位就明瞭。

  所以要想成就無上菩提,一定要著重在淨戒上,換句話說,淨戒裡面同時有定有慧。三學不能分家,一就是三,三就是一,戒就是定、就是慧,定就是戒、就是慧,慧就是定、就是戒,這才叫做淨戒。所以與小乘戒,人天的小戒是不相同。我們現前就是受比丘戒、受菩薩戒,我們所持的都不清淨。為什麼不清淨?我們有人我、有是非,幾時能夠做到像《金剛經》上說的四相空了,四見除了,這個時候的戒才叫清淨。誰能持戒?我能持,戒是所持,有能有所就不淨,諸位要明瞭這個意思。但是要懂得,落在能所裡面這叫有漏的善法,有漏的善法不能證果,不能斷煩惱。但是,他有福報,來生他能夠得到人天有漏的福報。現在世間這些做大官的、有地位的、有財富的,都是過去世戒律精嚴,這個精嚴就是有漏戒,有我能持戒,我的戒持得很好,有所持的戒,有能有所。是非人我沒有了斷,他這種的福報報在人天,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

  不是說有漏持戒既然不好,那我們就不持了,不持就更不得了,不持怎麼?三惡道去了。修福的人很多,有很多人到惡道裡面去享福,那不如人天。所以淨戒非常不容易,必須要到心地清淨,要把四相破除,然後你修五戒,五戒是淨戒;你修比丘戒,比丘戒是淨戒;你修菩薩戒,菩薩戒是淨戒。只要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淨就沒有了,只有戒,而沒有淨,大家要特別注意這點。所以我們持戒還要修慧、要修定。要懂得戒的目的是什麼?戒的目的是達到定,要有這樣的目標這就好。定的目標是什麼?定的目標是開慧。慧開了這才能入佛知見,在《華嚴》裡面才能夠入一真法界。所以要想開慧必須要修定,要想修定必須要靠戒律來幫忙。

  這個戒律裡面有兩種,本經裡面說的,『菩薩戒』與『別解脫戒』這兩種。什麼叫「菩薩戒」、什麼叫「別解脫戒」,底下有解釋,清涼告訴我們,「假如不持戒,尚不能得疥癩野干之身,何況人天,又何況菩薩道」,這三個很重要。野干是狐狸一類的,比狐狸小,也是野獸裡面很聰明的。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很多,這個東西牠也通靈性,牠也會修行。疥癩野干之身,這個野干長了一身病,就是連這樣一個畜生身都得不到,你怎麼能得到人身?怎麼能得到天身?又怎麼能成菩薩道?特別的強調戒律是修學的根本,千萬不可以疏忽,我們應當要修,修學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要精進不能夠後退。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得一天比一天清淨,清淨心就定了,心定了智慧就增長,這是一定的道理。

  在第一段裡面說明這兩種戒,菩薩戒是大乘法門,小乘法裡面沒有。小乘戒跟大乘戒的特色在什麼地方?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大乘戒重在意地。你看菩薩戒,心裡面動念就犯戒;小乘戒不然,小乘戒要有事相,起心動念不算犯戒。譬如說殺生,小乘一定要把那個眾生命斷了,這才成立破了殺戒。大乘戒不如此,大乘戒你遇到這個眾生,心裡起一念想殺牠,這就破了戒。所以菩薩戒難持,比丘戒容易持,雖然比丘戒二百五十條容易持。為什麼?它跟我們世間法律一樣,起心動念不算犯戒,必須有行為才算,所以菩薩戒很不容易。當然意清淨,身口一定是清淨的;身口清淨,意不一定能清淨。所以菩薩戒三聚圓滿,菩薩的精神是以利益眾生為第一,縱然是自己不利沒有關係,自己就是縱然要墮地獄我甘心情願,只要他能夠超生,我甘心為他墮地獄,這是菩薩戒裡面的精神,先人後己,先成就別人,自己慢慢的來。

  小乘戒恰恰就相反,先成就自己,以後再慢慢度人,所以這一發心就不相同。大乘特別得到我們讚歎之處也就是在此地,他的慈悲心特別的重;換句話說,小乘人比較上要自私一點。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發心,所以菩薩比較上容易破四相,容易斷四見,《金剛經》上講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他比較上容易破,為什麼?心量廣大容易破。小乘人沒有辦法破,這個四相很不容易破,為什麼?他執著有我,我要先度自己,我要先成就自己,我成就之後再來度別人。所以他是非人我的界限是非常的堅牢,很不容易突破,因此,小乘人成就當然比大乘人要慢得多了。這個慢實在講,就是他這個關突不破,不肯把人我、四見、四相放下。再看這第二句:

  【如佛所說。自不持戒令他持戒。自未調伏。令他調伏。無有是處。若諸菩薩具足圓滿頭陀功德。如是二戒悉得清淨。不失善法。】

  後面這兩句我們一讀就曉得了,可見得戒律是必須要修學,如果不修學不能成就。但是戒律是一部很深、很廣大的學問,絕不是那個戒條上看看就了事的,縱然說五戒十戒,加上比丘戒、菩薩戒總共也不超過五百條。諸位想想,要是那麼簡單,佛教這《大藏經》何必要有個「律藏」?它能夠獨立成一個系統,有幾千卷的經典,就不是那麼容易事情。因此,要想研學,諸位必然會連想到,近代弘一大師對於律學非常的留意,以他的聰明智慧,他一生當中對律學也不過是摸索一個大概而已。因此我們要想成就菩薩法,依照戒律來修學,絕不是簡單事情,諸位要懂這個道理。世尊滅度之後,他老人家的法運裡面,在《金剛經》曾經講過五種堅固。佛滅度後第一個五百年戒律成就,第二個五百年之後戒律就不能成就,禪定成就。何況我們現在是第五個五百年鬥諍堅固的時代。

  諸位想想,有漏的戒律都不容易修學,何況無漏清淨的戒律?這是我們自己必須要明白的。明白了之後,曉得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曉得我們自己的根性,這才便於選擇法門。戒律那個法門,我們修的不能成就,佛跟我們說要修淨土法門,末法時期,佛在《大集經》裡面講淨土成就,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說淨土成就就是勸你念佛,念佛不是叫你不守戒的,不是的。以念佛為主,戒律輔助,助修,念佛是正修,要懂這個意思。尤其要著重、要懂得戒律精神的所在,戒律是諸惡莫作,「別解脫戒」的精神;眾善奉行,「菩薩戒」的精神。諸位要能把這兩句做得圓滿、做得究竟徹底,整個的律藏無論哪一條戒你都清淨。因為什麼?不出這兩個原則。此地就是什麼是惡、什麼是善,戒律就是標準,符合戒律的是善,違背戒律的是惡,不懂這個道理,戒律是沒有法子奉行。

  『調伏』是講自淨其意,自己意地不清淨,要想教別人清淨,沒有這個道理。換句話說,佛菩薩教化眾生在在處處都是以身作則,怎麼樣說他就怎麼樣做,做一個樣子給眾生看,叫眾生相信他的言教,效法他的行持,這才能真正做得到普度眾生,做到利益眾生。末後這就是正式答覆善財童子所問,你想得到圓滿,想得到清淨,想得到不退轉有辦法,不是沒有辦法。你要『具足圓滿頭陀功德』,就行了,確實圓滿、清淨、不退轉可以很快的證得。下面這就說十二頭陀行,請看經文:

  【善財童子白言。聖者。云何名為頭陀功德。童子童女告善財言。善男子。言頭陀者。謂諸菩薩十二頭陀。】

  『頭陀』註疏裡頭有解釋,「頭陀」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是抖擻的意思。譬如說我們這個衣服,出門的時候灰塵太多了,尤其冬天穿大衣,回來之後把它抖一抖,髒的灰塵就抖掉了。頭陀就是抖擻的意思,抖擻什麼?煩惱。要把你的煩惱抖掉,你修這十二種法門就可以斷煩惱;你要不肯修這十二種,斷煩惱就不容易。註疏諸位自己去看,我們還是要爭取時間。

  【何等十二。第一納衣。】

  『何等十二』,這是徵問,也就是請教,這十二頭陀行到底是哪十二條?我們先看註解,註解十二個名目都在這個地方。『第一納衣』,第二是「但三衣」,第三「不隨染衣」,第四「常乞食」,第五是「一坐食」,第六是「一食」,七是「住阿蘭若」,第八是「樹下坐」,第九是「露地坐」,第十是「依止塚間」,「十一常坐,十二隨坐」,這是十二種名目在此地。底下一個註解說,因為一切經論有些翻譯所說的名詞不一樣,名目雖然不一樣,但是意思是相同的。

  「若瑜伽論二十五」,二十五就是二十五卷,《瑜伽師地論》有一百卷,第二十五卷裡面所講的「與此大同」,本末大同小異。「此中納衣」,《瑜伽師地論》裡頭講納衣叫糞掃衣。「此不隨染衣」,它那個地方叫「毳衣」。這個地方講的一食,《瑜伽師地論》裡頭說的「先止後食」。在於乞食之中分兩種,一個是「隨得乞食」,第二是「次第乞食」,這個我們在《楞嚴經》裡頭曾經說過,我們不必詳細的來說。「隨坐名為如常處坐」,這就是說明兩種版本裡面所說的名詞大同小異,讀多了你就明瞭,並沒有什麼牴觸。這個十二種必須要知道的,小乘有十二頭陀行,名詞跟大乘菩薩的十二頭陀行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兩樣,但是在內容旨趣上不相同,這個不相同。

  清涼在此地給我們列出來,這個地方這可以說從綱領上的講法,大乘具足五種意義,這是小乘沒有。第一「為成於菩薩戒故」,小乘沒有菩薩戒,沒有發菩提心。大乘頭陀行的目的在哪裡?目的是為圓滿成就菩薩戒。不像小乘頭陀行,小乘頭陀行它的目的是達到滅盡定,目的是在那裡,斷煩惱成就滅盡定,證得小乘人的偏真涅槃而已,這是第一句說法目標不相同。第二「為總成善友行故」,無量無邊的善知識,他們的開示、他們的教誨,我們一一依教奉行。唯有修這十二種頭陀行,才能夠教一切善友這些大行,我們都能得到圓滿清淨。

  第三個意思,「皆有悲心為物軌故」,軌就是軌範、模範、典型,物是說的一切有情眾生,為一切有情眾生做個模範、做個典型。譬如說菩薩心裡已經非常清淨,一塵不染了,他為什麼還要持這個戒律,還要這個戒相那麼樣嚴持?做給別人看的,是叫別人照樣子學,這就叫悲心,大悲心。第四「以無所得為方便」,這跟小乘人是完全不相同,小乘人是有所得而為方便,大乘人是無所得而為方便,這是不相同的所在。第五「釋相中多約理故」,解釋這個名相偏重在理論上,而不是偏重在事相上,小乘人偏重在事相。大乘人偏重在理性;換句話說,一一行無不稱性。「義如下說,文中十二頭陀」,有十二段經文。綱領在此地介紹了之後,向下這也就很容易懂。

  「第一納衣」,納衣是百納衣,《瑜伽論》裡面叫糞掃衣,可見得這個衣絕不是好衣服。在古時候衣很不容易得到,為什麼?那個時候的紡織都是靠手工的,諸位想想,一天的工作能夠織多少布匹?一天恐怕還成就不了一件衣,不像現在機器,因此衣就相當的貴重。出家人要想得一件衣,是相當難的事情,因此佛教給出家人,衣之乞得不要從一個人乞,因為一個人不見得有這個力量來供養你一件衣。用什麼方法?一般人這個衣要是破損了,他不要了,你把它切好來,哪個地方還可以用的,就把它剪下來,不能用的廢棄。這樣子有個十幾塊、二十幾塊拼拼湊湊,湊在一起縫起來做一件衣。有的是向人乞的,有的是人家丟掉的,有的是垃圾堆裡面撿的,這樣把它拼湊起來。

  拼湊起來當然這個衣的新舊不一樣,這一塊新,那一塊舊,顏色也不相同,因此湊起來之後再把它染,染衣,一染這個顏色就成一個了。所以你看出家人穿這個衣服,這不是我們這個衣服,這個衣服是中國衣服,印度人不穿的,印度人穿的我們現在稱袈裟,也稱作福田衣,一塊一塊割截的。諸位看到法會裡面大法師穿的紅色的袈裟二十五條,每一條裡面四段,三長一短,一塊一塊湊起來,這都稱之為納衣。但是現在這個衣是一塊整布拿去剪碎,再把它拼拼湊湊的湊起來,意義是完全不相同。但是現在這個衣是種紀念的性質,為什麼?生活隨著時代在改變。現在的物質比過去充實得太多了,不必再去垃圾堆裡面撿破布來縫衣服,用不著。但是,諸位曉得,精神之所在一定要記住。請看經文:

  【善男子。云何納衣。】

  這句話還是德生童子、有德童女說的,叫著善財告訴他,什麼叫做『納衣』?一看經文就曉得,是理論上講的,不是從衣上說的。

  【若諸菩薩具十種法。則得圓滿成就納衣。】

  『納衣』,有十種表法,諸位要明瞭這個意思。出家的同修,你袈裟披上之後,你就要有這個觀照,在家受過菩薩戒、受過五戒的有搭縵衣,這個縵衣搭上你也要想到這個意思,這才叫功德衣,才叫福田衣。你連這個意思都不懂,只有形式、只有個軀殼,沒有功德,衣搭了之後你心裡頭不起作用;你明瞭了這個道理,衣搭在身上它立刻起作用,這就無量功德。所以說這就是佛法薰習我們的心田,能夠滅除煩惱,增長功德。下面說:

  【何等為十。】

  這是這個底下十二段都是這樣的性質,所以我們要特別的注意到。

  【一者。勤修令得堅固。】

  這就不必一句一句細說了,『勤修』的是戒定慧,要叫戒定慧一天一天『堅固』。

  【二者。令心常自謙下。】

  糞掃是外面撿來的,一家一家化來的破布,普通人是不穿這個衣服。過去在大陸上,出家人老納穿的衣服是補補丁丁的,一件衣服總補幾十個補丁。你們看看,虛雲老和尚的照片,他老人家穿的海青,那也是納衣,為什麼穿這個衣服?一穿這個衣服心裡想我要謙虛、要謙下。換句話說,這個衣服一穿謙敬忍讓之心自然就生起來,謙敬忍讓斷除貢高我慢,這叫做「納衣」。諸位現在就是我們自己無論你穿得怎麼華麗,你要能想到這十條,你現在穿的就是納衣,沒有納衣的形式有納衣的作用,有納衣同樣的功德。你要不懂這個意思,穿上百納衣也沒有功德。諸位想想,菩薩穿衣跟我們一樣嗎?不一樣。小乘人裡面穿納衣的多,你看得到,你看到哪一尊菩薩穿納衣?沒有。諸位看看,觀世音菩薩不穿破破爛爛的,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都不是。但是人家那個衣都叫納衣,為什麼?人家有這十種法。所以說有這十種法穿得再華麗還是納衣,這就是大乘納衣跟小乘納衣不相同,大乘納衣是在理論上講,小乘納衣是在形相上說的。小乘人一定穿得補上十幾個補丁才能算是納衣,大乘不必要,具足這十法就是。

  【三。於身心無有疲厭。四。於衣服心不染著。五者。常樂堅固遠離。】

  『遠離』一切染法。

  【六者。成就堅固功德。七。不自顯殊勝德行。八。於他人不起輕慢。九者。護持淨戒圓滿。十者。堪任一切親近。】

  這是納衣的十種法,這個十句是把納衣十法,在理論上都說的是義理。底下這段從:

  【善男子。此是菩薩住淨信心。具足圓滿。】

  從這一句之下,這在解釋其下,換句話說,他為什麼能夠具足這些功德?我們一看經文也就明瞭了。

  【由此心故。聞說如來清淨言教。不惜身命。勤修佛法。不破不毀。以勤修故。身心不動。令於所得堅固成就。】

  就是前面十句的註解,並不難懂,一讀就明瞭,我們念過去就行了。第二句說:

  【以心堅固。常自謙下。】

  心常謙下,可見得要想真正做到謙虛,做到下眾,自己能夠處在一切眾生之下,不敢先人,不敢在人前面,不敢在人上面。要想做到這樣的德行,一定要有前面勤修堅固的基礎,也就是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要有這樣的基礎。第三句因為:

  【心謙下故。成就無我。得無我已。心無憍慢。得無慢心。謙下力故。】

  為什麼能斷除貢高我慢的煩惱?就是因為你能夠成就『無我』,行了。有我就傲慢,所以這個傲慢,是於第七識與生俱來的四大煩惱常相隨。大家都懂得,修行綱領是在轉識成智,要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這是修行關鍵的所在。你要不能轉識成智,怎麼樣個修法都是修的人間有漏福報,不能成佛,不能出三界,不能了生死。你要想了生死、出三界、證菩提,一定要轉識成智。我們口口聲聲要了生死,要出三界,要成佛道,你不轉識成智怎麼行?要想轉識成智就先修「無我」,怎麼是修無我?先謙下,連個謙虛、連個卑下都不肯,你還能做到無我嗎?做不到。這個道理我們要細細去想,想通了你才曉得,佛教給我們的方法絕對正確,而沒有錯誤。再看底下:

  【人所棄者。悉收取之。澣染成衣。遠離煩惱。心無厭惡。亦無貪著。但取資身。以禦寒暑。修行道業。餘無所顧。】

  這三句說明了對於衣絕不執著,衣的功用不過是禦寒而已,遮體而已,能達到這個目的就夠了,不必要講求,這是我們要記住的。大乘菩薩法裡為什麼這個衣要講求華麗,跟小乘人完全相違背?海青穿黃色的,袈裟用紅色的,為什麼要這樣?諸位要曉得,絕不是貪著。如果是貪著之心那錯了,那不但沒有功德,反而帶來的煩惱。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是為了接引眾生方便起見。眾生喜歡華麗,一看到華麗他就尊敬,假如說一個祖師大德穿得破破爛爛的,在這個講台上講經,底下就瞧不起。你看這個窮苦的他能講個什麼?大家看看,掉頭而去,不來聽了。如果這個法師坐在講台上珠光寶氣,他就吸引來了:這個法師了不起,很偉大。你叫他走他也不走;換句話,就是這些東西是接引眾生的工具,絕不是執著,絕不是貪愛。所以要懂得這個道理,一切都是為了自利利他。剛才講過,菩薩是以利他為先,所以只要眾生歡喜的,他都考慮第一優先,為眾生。

  【於此納衣。不見過失。不念麁弊。但見納衣所有功德。離貪欲者。乃服此衣。服此衣者。心無煩惱。是諸聖種順菩薩行。諸佛如來之所讚歎。由此因緣。不自貢高。不貢高故。不嫌他人。離高嫌故。淨戒圓滿。戒圓滿故。堪任親近。諸佛菩薩之所護念。諸天人王及剎帝利。婆羅門等城邑聚落。一切見聞無不歡喜。恭敬禮拜。咸共讚美。稱揚其德。而作是言。我等有福。感如是人居此國土。同梵行者咸皆歡喜。善男子。是為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納衣功德。】

  後面都是解釋前面十句的,解釋得相當詳細。修行人千萬不可以自欺欺人,讀了這經文裡面,大乘菩薩可以穿最好質料的衣服,我是大乘菩薩,我是度眾生,你們應當以最好的衣服來供養我。你要起這個心、動這個念就錯了。菩薩度化眾生絕不起心動念,諸位要記住這個。到那個時候你需要了,自然有龍天八部把這個寶衣送你,不要你去求,你去求,你的心就不是清淨心。所以講的是感應道交,自己的心沒有清淨,德行沒有成就,人家送給我,我也不敢接受,我也不敢用,怎麼可以去求?到你法緣成熟了,確實需要這些工具,不求自然有人送給你,送給你想想現在是不是時候?如果正是需要的時候,沒有過失;不是正是需要的時候,送給你了還是過失。

  我記得我學人,剛剛到台北來講經,就有人送我一件祖衣,大紅的袈裟從香港帶來,聽說要二千多塊錢一件,總是十五年前那很不容易。我心裡一想,我剛剛出來講經,這個衣搭在身上折福,不敢。正好隆泉老和尚拜託曹居士,請他到香港給他帶一件衣,我說我這裡正好,我就供養他。別人來問我,他說法師,人家供養你這個衣很難得,這麼多錢不容易。人家供養你,你為什麼供養老和尚?我現在不敢要,沒有德,到將來有的時候,人家會再供養我。諸位要懂這個道理。所以縱然有人供養,要想想自己有沒有這個德、有沒有這個福分?千萬不要折福。這懂得納衣的精神。再看底下第二段:

  【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成就三衣。】

  『三衣』,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大衣、七衣、五衣,大衣是從九條到二十五條,在出家人來說是大禮服。七衣就是七條衣這是常服,通常禮佛、見客、誦經都披七條衣。五衣是工作服、作務衣。但是現在我們這個「三衣」,可以說都不是原來的衣服,都變成禮服了。五衣用處就很少,也可以說只是一種紀念的意思,七衣一般佛事上用得多,大衣除非在大典裡面才用,不是大典,要不是住持、主法的和尚就很少用。三衣,印度是個熱帶地方,一個人具備三衣他就足夠用,不必再多添衣服,多添衣服是增加負擔,增加累贅。三衣不但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缺乏,就是連晚上睡覺大衣,可以當作被子蓋,也不缺乏。諸位現在看到佛門裡拜佛用的具,那是什麼東西?那是晚上睡覺的被單、墊被,墊在地上的,叫臥具。出家人這些行頭三衣一個具,穿的、睡的都在,所以從前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是過的這個生活。這是修頭陀行的必須要具備的,不能缺少,多了就是過失。這個在大乘法裡面,當然也是著重在義理,著重在精神上,不著重在這些事相。我們看看它這個裡面講的是十種什麼意思。

  【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成就三衣。何等為十。一者。成就知足。】

  『三衣』,這是『知足』,多了,多就是長貪心,這是修行人最忌諱的。修行人不能夠少欲知足,道業不會成就的。你要想道業成就一定要少欲,一定要知足,知足常樂。

  【二者。成就少欲。三者。離於多求。】

  『多求』苦,世間法裡頭也說了,「人到無求品自高」。可見得世間人裡面講求清高,凡是清高之士皆是『少欲』,皆是知足之人。他粗茶淡飯能吃飽了,他就滿足了,他的生活悠閒自在,他不求。我們修道的人更應當如此。所以同修當中真正想學,我們必須常常記住,要認真的把它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別人爭,我們退讓,忍讓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這是世間淺見的人他不知道。爭是煩惱,爭是過失,忍讓是德,經論裡面,你看看有多少讚歎,我們為什麼不肯修?

  【四者。離諸積聚。】

  從前《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我們讀到,「積財喪道」,絕不能積。沒有,沒有人供養,明天餓死,餓死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太好了。這個世界這樣苦,還捨不得離開嗎?為什麼要打算著我明天要預備什麼吃的、穿的、用的,何必?不要想這些東西。我們印光祖師教學生教學人,要天天把「死」字貼在額頭上,我就要死了。你想到你就要死了,一切放下,心才能專、才能夠一,才能夠相應,所謂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如果有明天打算、明年打算;換句話說,你根本沒有了生死的心,你道業怎麼會成就?你怎麼肯忍讓?少欲知足那是做不到的,必然是多求,多『積聚』。

  【五者。遠離喪失。】

  怎麼說『遠離喪失』?你有積聚才有「喪失」,你沒有積聚哪有喪失?喪失就是得失之心,沒有得當然就沒有失。沒有得失多自在!

  【六者。遠離身苦。七者。遠離心憂。】

  拿這個衣服來說,衣服多了你行動就不方便,你攜帶那麼多行李,苦,身苦。積蓄太多,心裡負擔太重,心苦,身心皆苦。

  【八者。遠離於惱。九者。遠離取捨。十者。向漏盡道。】

  『向』是方向,向著漏盡的大道精進,這個不容易,『漏盡』是無漏的善法。這是把十法列出來。下面跟前面這個句法、章法是一個格式,再加以解釋。

  【善男子。如是菩薩心少欲故。趣得三衣。無所揀別。成就喜足。】

  『喜』是歡喜,『足』是滿足。諸位想想,我們現在比起古時候的這些大德們,可以說富足得太多了,古時候人看我們現在的人,沒有一個是真正修行人。為什麼?積蓄太多,貪心太重,嗜好太多。怎麼能成就道業?如果說能成就道業無有是處。那真正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沒有這回事情,與法完全不相應。

  【得喜足已。遠離多求。】

  知足他就不求了。

  【離多求故。無諸積聚。離積聚故。不怖喪失。】

  沒有得失之患。

  【無喪失故。身得無苦。身無苦故。心亦無憂。心無憂故。遠離於惱。】

  『惱』是煩惱。

  【惱不生故。遠於取捨。】

  沒有取捨。

  【遠取捨故。】

  這才能夠:

  【向漏盡道。善男子。是為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三衣功德。】

  這個地方這些開示,可以說句句都非常重要,我們要不把它記在心,不能夠依教奉行,確實就連往生極樂世界都靠不住,為什麼?患得患失的心太多、太重。諸位萬萬不可以說,我要是現在沒有房子、沒有財富,我生活成問題了。你有此一念大大的差了,為什麼?護法神就遠離了,不再護持。換過一批來的是「惡鬼屯門」,來照顧你,是妖魔鬼怪來照顧你、來護持你,準把你拖到阿鼻地獄,這個絕對不假了。心要向著道,境界上隨緣,絕無攀緣。攀緣容易起心動念,我想怎麼樣、我願意做怎麼樣,這個心就不好。隨緣,一切隨順環境,心裡面像《金剛經》講,「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個多自在!有得吃就吃,有得穿就穿,有能遮蔽風雨的就可以,不要去營求。真正說為了眾生,可以。從前祖師建大道場,度一切眾生,我們今天建什麼道場?何況建道場諸位要曉得,那一個地方的眾生有福,因緣成熟;因緣不成熟,佛菩薩他也如如不動。

  今天試問,諸佛菩薩為什麼不在台北市建個大講堂弘法利生?換句話說,我們現前人沒有福報,真有福報,佛菩薩就建道場。沒有福報,勉強建成,勉強建成之後增長鬥諍堅固,這種例子太多了。我那個時候,過去出家沒多久有個寺院請我去講經,大概講了十幾天我就離開,為什麼離開?裡面住眾爭當家師,天天吵架、打架。廟蓋起來了,那個說我化了多少多少錢,他說我化的錢比你多,當家主是我的,那個人不服氣,我化得也不少。化緣的時候都是菩薩發心,廟建好了,就要爭住持、爭當家、爭位置,所以那個道場什麼道場?名副其實的鬥諍堅固的道場,不是度眾生的。這是我親眼看過的,裡頭一打架了,這個經還怎麼講法,不能講了,只好走路,經只講了三分之一我就得走路。旁邊人告訴我,法師你趕快走,你不走,恐怕要打破你的飯碗,只好走路。所以我一想,佛菩薩現在不到我們這裡來建道場,有道理,有智慧。大家修福,有福的人多了,諸佛菩薩就來,感應道交。

  底下一段也是講的衣,換句話說,十二頭陀行,十二頭陀可以說多半是從衣食上來著眼的。因為修道人可以說除了衣食之外,可以無所求,衣食能夠維繫最低的需求也就夠了。清涼把這十二段歸納為三大綱領,衣服、飲食、臥具、房舍,這是出家人所謂是資生之具,滋養生命之具不能缺少。但是絕不可有貪心。這三種最容易引起貪心,因此要特別的提高警覺,要戒除。我們看下面一段經文,這段經文不長。

  【復次善男子。菩薩有十種法。具足圓滿而得成就不隨染衣。】

  『染』是染污,就是貪心。有一件衣服,嫌這個衣服不好,再去做一件,看到別人穿的衣服比我這料子好,顏色又好,我也想辦法做一件,這就叫「染衣」,染是這個意思。清涼註子裡頭有,諸位可以看看,不隨貪染衣的意思。

  【何等為十。一者。不隨貪欲所行。】

  在六根接觸六塵動了貪心,就是隨著染衣。眼見色,耳聞聲,乃至意緣法,一有貪心就錯了。不但在世法裡頭不起貪心,佛法裡頭也不起貪心,心才清淨。為什麼說佛法裡面也不起貪心?《金剛經》給我們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又告訴我們「佛說法有法喻者」,古德教給我們過河就不用船了,佛法是船,過了河要把它丟掉,不能再貪求。過了河還把船背著走,要懂這個道理,佛法都不貪了,何況是世法,『不隨貪欲所行』。

  【二者。不隨瞋恚所行。】

  貪不到就生瞋恨心,煩惱起來。度瞋恨心就要忍,一遇到逆境馬上就要想到修忍辱行,那個逆境正是我們忍辱的境,要沒有這個逆境,忍辱行到哪裡修?要忍,要忍到底,要忍、要讓。忍是講無理的要求,無緣無故的侮辱都要忍,不忍不能成無上道。你要想忍辱修得圓滿,當然你要明瞭大經的經義,《金剛經》裡面說得很詳細。要明理,忍辱才不會有障礙,才不會有毛病。

  【三者。不隨愚痴所行。】

  你看看前面這三句,貪瞋痴;換句話說,就是教給我們時時處處不可以隨順貪瞋痴。不隨貪瞋痴,貪瞋痴的反面就是戒定慧,第一段裡面給我們講戒定慧。

  【四者。不隨忿怒所行。五者。不隨很戾所行。六者。不隨嫉妒所行。七者。不隨慳吝所行。八者。不隨憍慢所行。九者。不隨名稱。讚譽。眷屬所行。十者。不隨親近供養財利所行。】

  換句話說,這個十句前面三句講根本煩惱,後面七句講的隨煩惱。讀過《百法明門》,我這麼一說大家都很清楚,這就教我們不隨順煩惱行。怎樣才能夠做得到?就是要念念覺悟,境界現前,心一動就曉得,那是煩惱,我的心被境界勾去,為境界所轉了,你只這一覺就好,一覺就能回頭,回頭是岸。不覺必然隨著煩惱去了。末法之所以稱為末法,所以稱之為鬥諍堅固,就是二六時中統隨煩惱行,從來沒有隨清淨法,沒有隨菩薩法,這是我們不能成就的地方。諸位還要明瞭,我們講堂曾經講過無數次,不要管別人,你要管別人你就隨煩惱行了。管自己,管自己才是修菩薩行;管別人準定生煩惱行,某人如法、某人不如法,這就煩惱了,分別執著就起來了,貪瞋痴就起來了,隨煩惱就跟著起來了。這不是佛法,這是不善運用佛法,拿到佛法幫助你造罪業。

  古德說,佛法可以救你,也可以害你。你要是懂得佛法道理,依教奉行,佛法救了你;你要不懂得佛法,錯用了佛法,佛法害了你。為什麼?不懂佛法不造罪業,懂得佛法罪業造得更多。不懂佛法至少他不知道毀謗三寶,懂得佛法處處毀謗三寶,處處破和合僧,豈不是佛法害你,佛菩薩負不負責任?不負責任。你自作自受,佛菩薩沒教你這麼做,你自己曲解經義你能怪誰?這些道理必須要懂。

  【善男子。由此不隨貪等行故。】

  一句話把前面十句都總括了,前面十句容易懂,所以解釋就不必,也常常講。

  【不為四魔之所屈伏。】

  『四魔』是五陰魔、煩惱魔、天魔、死魔,確實真做到這個十條,不但天魔對你無可奈何,生死魔也無可奈何。

  【遇諸毀辱。心不怯弱。】

  毀謗、侮辱心地不動。

  【設有尊重。亦不貢高。】

  別人讚歎你、尊重你,自己心裡也很平靜,絕無貢高我慢這個念頭。

  【由此名為心不隨順諸染惑行。善男子。是為菩薩具足十法。圓滿成就不隨染衣妙行功德。】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