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第十六集) 1986/11 美國達拉斯 檔名:09-005-0016
請掀開經本,看「參請機緣第六」,法達禪師這一節。上一次我們把這個講了一半,今天我們從偈子看起:
【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從這個偈頌看起,這是六祖大師開導法達禪師,糾正他修學上的過失。他也非常的難得,聽了祖師開導之後,就能夠懺悔,改過自新,所以他能有成就,這都不是偶然的。他是一個念《法華經》的人,所以這一段開示當中祖師就經以及他自己的名號,直截了當的給他指出他這個病根之所在。偈頌也就是這一番開示的結論,總結。『心迷法華轉』,「轉」就是被境界轉,因為你不悟,你念經就被經轉。所以總是被外境所轉,也就是我們中國俗話說「死在字裡行間」,叫讀死書,書呆子,這個就是被境界轉,他不悟。『心悟轉法華』,你要是開悟,開悟你就能轉《法華》(這個「轉」當活用講),《法華經》裡面的道理方法你完全能夠活用在自己生活上,那就是轉《法華經》。所以心迷的時候,處處被經文束縛著,死的。『誦經久不明』,你念經念了三千部,換句話說,你念了十年,念十年都不開悟。『與義作讎家』,「義」就是經義,經中的義理你不悟!不悟,你的心思、言行與經義都相違背,這就好比是冤家。天天念《法華經》,天天跟《法華經》作對,不能體會經義,不能活用經義,就是違背經的旨意,等於是仇家,仇家就是冤家,就是這個意思。
『無念念即正』,「無念」是沒有做作念經的心,有心去念經這是有念,不容易體會到經義。無念就是正心念經,念經是每天的功課,天天應該要做的,這個裡面沒有什麼值得傲慢的,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這是日常功課,就跟穿衣、吃飯一樣,你把功課念經就當作穿衣、吃飯,這就是正念。『有念念成邪』,這就是邪念,所以他就被經所轉。譬如有許多人念經、拜佛,他用的什麼心?好勝心。我每天很精進念佛,為什麼念佛?我比別人念得多,別人都不如我。凡是屬於這一類的就錯了,心就不清淨,這是「有念」,有這些不正的念頭,這就是邪念。『有無俱不計』,有念要把它打掉,無念也要打掉,這個才是真正的正,真正的正念。到這種境界,就跟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上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有無都放下了。『長御白牛車』,「御」就是駕駛的意思,「白牛車」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就是比喻作大乘佛法,白牛就是馬。古時候馬車是最大的車,馬車可以坐十幾個人,比鹿車、羊車都要大。所以從前是最大的車,比喻作大乘,大白牛車就是大的馬車。
【達聞偈。不覺悲泣。言下大悟。】
法達禪師聽了祖師的開導,又聽了祖師以兩首偈頌來做總結,『不覺悲泣』,「泣」是流眼淚沒有音聲,就是哭了沒有哭出聲音,悲泣。『言下大悟』,他開悟了。
【而告師曰。法達從昔已來。實未曾轉法華。乃被法華轉。】
祖師這麼一開示、一指點,他明白了,過去十年念《法華經》,確確實實是死在《法華經》裡頭,念的是死書,念成個書呆子,還貢高我慢,還目中無人,『乃被法華轉』,確確實實被法華轉,沒有能夠轉《法華》。
【再啟曰。經云諸大聲聞乃至菩薩。皆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
這是他提出,他自己的疑惑。《法華經》是講成佛的經典,所謂一闡提也有佛性。佛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把真實的話給我們說出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能成佛。所以在佛法裡講平等,到法華會上才講到徹底究竟的平等。一闡提,在從前佛講一闡提不能成佛,那是權說的、方便說的、鼓勵大家說的。在法華會上宣告,一闡提也有佛性,一闡提也能成佛。所以後來的人認為這部經叫成佛的《法華》,講成佛之道講得最圓滿。他這個疑問就在此地,經上說『諸大聲聞乃至菩薩』,這是講那些大阿羅漢與這些明心見性的菩薩們,他們總共起來,大家來思惟、來度量,想想佛的智慧到底有多大?佛說都不可能,沒有辦法能夠測度佛的智慧。這是經上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法華經》上說的。
他的疑問就在底下這一句,『今令凡夫但悟自心』,現在我們是凡夫,凡夫位,凡夫只要是自己開悟,開悟就是悟了自己的心性。這個開悟最簡單、最明白的說法,就是你一下覺悟過來之後,我過去從早到晚待人接物錯用了心,用妄心,知道錯了。而今而後我用真心,用真誠之心,這就是開悟。一切虛偽心都沒有,這是開悟的意思,因為這個心跟佛心沒有兩樣,這個心就是佛知佛見。可是一悟之後你就得用,就得要用真誠之心待人接物。如果說徹底的開悟,跟諸位說,徹底的開悟就是真正相信阿彌陀佛、西方淨土,而今而後一心一意求生西方,這叫徹底開悟。前面雖然講用的真心、誠心待人接物,要想出三界還是不容易。但是可以說不墮三惡道,那是決定有把握的,來生有人天福報,不會墮三惡道的。真正要出三界、了生死、成佛道,只有念佛求生淨土。所以蕅益大師說,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發無上菩提心。這是正確的,是沒有疑問的。所以凡夫但悟自心,就叫做佛知佛見。『自非上根,未免疑謗』,自家不是上根利智,聽了這樣的話,聽了佛經上講的,聽了大師說的這番話,免不了疑惑,要毀謗。這是一個問題。底下又說:
【又經說三車。】
這是《法華經》上的比喻。
【羊鹿之車。】
這是比喻小乘,羊車比喻聲聞,鹿車比喻緣覺。
【與白牛之車。】
白牛車比喻大乘,比喻菩薩。
【如何區別。】
就是大乘、中乘、小乘,怎麼個分別法?
【願和尚再垂開示。】
這是求祖師再給他說明。
【師曰。經意分明。汝自迷背。】
《法華經》裡面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你自己迷失了,你自己違背了經意。
【諸三乘人不能測佛智者。患在度量也。】
這真是一句話點破。為什麼佛在經上講,這些大聲聞、這些諸菩薩統統合起來,思惟、度量佛的智慧都不可能,原因在哪裡?就在度量。度量是什麼?他用分別心、用執著心,當然不能測佛智,這是違背自性。
【饒伊盡思共推。轉加懸遠。】
愈推愈遠,決定沒有辦法知道真相。怎麼樣才曉得佛知佛見?你把思量、推想統統打掉,當下就是。所以凡夫能把一切思量、分別、執著統統都打掉,當下就是佛知佛見。
【佛本為凡夫說。不為佛說。】
這個兩句話很重要。佛在《華嚴》、《圓覺》裡面說得清清楚楚,「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所說的是平等法,這是我們要明瞭的。這個法門是圓頓法門,凡夫能不能成佛?當然能成佛。你說凡夫幾時能成得了佛?悟了就成佛,迷了就是凡夫,佛與凡夫就是迷悟之間而已。所以《法華經》是為凡夫說的,不是為佛說的。
【此理若不肯信者。從他退席。】
《法華經.方便品》裡面有五千人退席,退席隨他退,他不肯相信,退席吃虧的是他自己。
【殊不知坐卻白牛車。更於門外覓三車。】
這是《法華經.譬喻品》裡面說的。『三車』是權說,「三車」就是比喻三乘。大白牛車比喻的是一真法界,一佛乘。「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佛傳給我們,實實在在講就是一佛乘,不肯相信的,再對他說大乘、中乘、小乘;肯相信的,用不著那麼麻煩。今日之下說實實在在的話,肯相信西方淨土,肯發願往生極樂,當下就成佛,這就是一佛乘。不肯相信的,再講禪、講密、講教,再講其他的法門,那是不肯相信。所以這個我們自己要明瞭,別人信與不信,與我們自己總沒有關係。不要因為什麼?別人不信,很多人都不信,大概這個靠不住。諸位要知道,真正識貨的人少,不識貨的人大多數,識貨的人他佔便宜,不識貨的人他吃虧。所以決定不要因為多數人都相信別的法門,都不相信念佛法門,那是他不識貨。
【況經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無有餘乘。】
這是《法華經.方便品》裡面說的,「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假如佛要不是這樣說法,佛對不起眾生,眾生不信,再說別的,這是能說得過去的;眾生要相信,再給他說別的,那是講不過去的。
【若二若三。乃至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詞。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
『省』就是覺悟,你怎麼不省察?《法華經》裡面講有許多比喻、講有許多故事,統統講的是一佛乘。所以《法華經》初學的人不大容易看得懂,你要看的時候都看故事,就像法達一樣,都被《法華》轉了,《法華經》好,好在哪裡不曉得,念了十年,也不知道這個經好在哪裡。
【三車是假。為昔時故。】
要曉得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是在晚年。他老人家一生講經講了四十九年,我們中國祖師把它分作五個階段,四十九年分作五個階段,就好像一般辦學一樣,有幼稚園、有小學、有中學、有大學、有研究所。我們祖師也是類似這樣的分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華嚴時,《華嚴》因為佛在定中所說的,我們世間凡夫都看不到的,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打坐,不知道他在那裡講《華嚴經》。所以《華嚴》是二七日中講完的,就是十四天講完的,定中講的。所以現在一般外國人他不承認,他對《華嚴經》不承認,他們講原始佛教,從小乘講起。像現在一般學校裡面開課,講佛教課程,講原始佛教,都從阿含小乘講起,他們不承認《華嚴經》。因為他們不相信佛定中說法,他們不相信,他們完全就事論事,佛從定中起來之後,這才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講四諦法,這是現在外國人承認的,這是原始佛教,好比佛教的小學。阿含講了十二年,再講方等,方等講了八年,方等好比中學,由方等再講到般若。般若講的時間最長,講了二十二年,換句話說,也是佛教課程裡面主要的課程,講了二十二年。般若以後這才講到法華,《法華經》也講了八年。所以《法華》是最後的階段,好比是研究所一樣。這就說了,講三乘是過去,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這三個階段裡面講的三乘法。
【一乘是實。】
在《法華經》講一乘法,這是真實法,所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一乘經典除了這部經典之外,就是《華嚴經》,這兩部經在佛法裡稱之為一乘經。
【為今時故。】
這是講現前這個階段,因為大家都有幾十年薰修,可以接受大法,可以接受真實法。
【只教汝去假歸實。】
這是講真實法。
【歸實之後。實亦無名。】
『名』是假名,這連我們中國老子都曉得,「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假名,說不出來的。
【應知所有珍財。盡屬於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做子想。亦無用想。是名持法華經。】
所有『珍』是珍寶,『財』是財富。這是《法華經》上的比喻,比喻什麼?比喻我們的自性、我們的真心、我們的誠心,你要能夠在生活當中以真誠待人接物,那就是無盡的寶藏,盡情去受用。受用的時候『更不作父想』,「父想」是比喻諸佛恩德給我們的,你也用不著這麼想,你這樣想法就錯了。『亦不做子想』,「子」是指眾生。到這種境界真是無佛、無眾生,雖然一切受用自在,也不做受用自在想,這就叫三輪體空。由此可知,大師說的話不多,我們能夠體會到是把整個《法華經》的經義完全用在生活上。所以這叫做持《法華經》,這就轉經了,不是被經轉了。
【從劫至劫。手不釋卷。從晝至夜。無不念時也。】
這個就說明讀經沒有妨礙,讀經有什麼妨礙?與你自己生活、行為、用心,統統沒有妨礙。不是說我悟入之後,我就可以不要念經,那也是執著,也錯了。所以這個幾句開示,我們多想一想,因為它這個都是原則性的,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統統用得上。
【達蒙啟發。踴躍歡喜。】
法達承蒙祖師啟示、開發,也就是他真正覺悟了。所以,『歡喜』!非常歡喜的時候就不知不覺的『踴躍』,所謂手舞之、足蹈之,歡喜到極處。
【以偈讚曰。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經過大師一句話指點,他就把平常那個仗勢一下都忘掉了。
【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
『出世旨』就是《法華經》上講的,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現在這個世間,出現在這個世間宗旨何在?他雖然念了三千部,他沒有明白。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在前面六祖大師給他說明白了,這過去他不曉得。這個一大事因緣,就是到這個世間來度眾生的。開示悟入,這是度眾生的四個層次,四種方式。因為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沒有辦法止住多生多劫狂妄的習氣。這都是懺悔的意思。
【羊鹿牛權設。】
這是講佛教化眾生,不得已而用這些權巧方便法,說三乘、說五乘。
【初中後善揚。】
不管佛怎麼個說法,佛總是顯示第一義。這個要在佛的言語、文字當中去看他的善巧,體會他的真實義,然後你才曉得,不管他怎麼說,統統說的第一義,統統說的是一乘法。這就是指《法華經》,比喻也好,因緣也好,故事也好,統統顯示一乘是實。
【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
『火宅』,這是《法華經.譬喻品》裡面講的,譬喻我們這個三界,「三界火宅」,就是我們現前的環境。雖然是個火宅,煩惱重重、生死不斷,可是你要是一悟,那問題就解決了。由此可知,一悟,現前這個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一迷,那就是十法界。十法界裡頭是人法界,人法界裡頭還是五濁惡世,可見得這個迷悟的關係太大了。所以一悟才曉得原來自性就是法王。法王是什麼?法王是佛,佛稱之為法王。
【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
你現在是通達、開悟了,從今以後你可以稱得上是個念經的僧,以前還不行。
【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他從這個之後,他悟了,『領玄旨』,「領」就是領略、就是領會,也就是我們講的開悟。開悟之後他天天還是念經,每一天還是念一部。《法華經》裡面講法師有五種,裡面就有一種「讀誦」,他是屬於讀誦。我們再看下面第四位,第四位是智通禪師:
【僧智通。壽州安豐人。】
這個地方在現在的安徽省壽縣,『安豐』是一個小鎮,在壽縣的西南方。
【初看楞伽經約千餘遍。】
所以我們讀到這些地方,就能看到古人的功力,他為什麼遇到一個善知識,他會開悟?你看法達,實在講法達念了十年《法華經》,跟我們一般凡夫,普通法師沒有兩樣。一遇到六祖他就開悟,這個道理在什麼地方?就在他專。我們今人比不上古人的地方,就是不知道專。現在人好高騖遠,要樣樣都想通達,結果是一樣都不通,這是大病、大病。我們看到六祖底下開悟的這些人,我們就能夠發現,實在講他沒有別的祕訣,就是一個專,一生專攻一部經,鍥而不捨。他這一門,一悟了怎麼樣?一悟就一切都通了,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那是真通了。像六祖,六祖開悟了,他不認識字,不管什麼經論你去請教他,你念給他聽,他就給你講,他沒有一樣不通。怕的是不悟,不悟是樣樣都不通,悟了是什麼都通,這都是我們的好榜樣。人家『看《楞伽經》約千餘遍』,《楞伽》是唯識經論裡面也是個重要的經典,唯識是六經十一論,這是它根本的經典。六經裡面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經》,其次的就是《楞伽經》,所以這在唯識宗裡是很重要的經典。他念了千餘遍,古人常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所以他經過六祖這麼一指點,他馬上就貫通了,都是根底深。千餘遍念了:
【而不會三身四智。】
這是《楞伽經》上所講的,『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四智』是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底下會講到。這是《楞伽經》裡面很重要的思想,他雖然念得很熟,他不會,所謂不會就是沒有辦法把「三身四智」應用在生活上。諸位要曉得三身四智應用在生活上就不叫凡夫,這個人就是菩薩。
【禮師求解其義。】
『禮』就是來參拜,特地到曹溪來拜祖師,求祖師給他說明意思。
【師曰。】
你看,這六祖真不得了,實實在在不得了,《楞伽經》好難懂!六祖非常簡單就把三身四智給我們講清楚了,我們馬上就用得上。
【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
你看,一句話道破了,就是自家的真如本性。我們的真如本性在哪裡?《楞嚴經》上說得詳細,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曰嗅,在舌曰嘗,見聞嗅嘗就是本性,所以叫見性、聞性。佛菩薩跟我們凡夫不一樣的,他眼睛也見,我們眼睛也見,我們用眼識見,佛菩薩用見性見,就這點不相同。我們也聽,佛菩薩用聞性聞,我們用耳識聽,用六識的就是凡夫,用六根根性的就是佛菩薩。那個菩薩不是普通菩薩,是明心見性的菩薩,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用的是六根根性。用根性跟用六識,有什麼不相同的?性是平等的,性裡面沒有分別。六祖前頭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見性裡面本來無一物,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就好像鏡子照外面境界一樣,照得清清楚楚,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絕對是平等的,這是見性見。我們凡夫見外面境界是眼識見,眼識是分別的,這一分別裡面就有好惡,有好惡就有貪瞋,所以這個煩惱就連帶起來了。用見性見,不生煩惱,只生智慧,不生煩惱。所以六祖見五祖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他為什麼常生智慧?他就是會用見性,會用六根根性,所以他常生智慧,他不生煩惱。我們今天的病在哪裡?我們用六識。用六識見色聞聲,分別執著、計較度量,貪瞋痴慢統統跟著起來了,這是凡夫。
【圓滿報身。汝之智也。】
『智』是什麼?「智」是性的起用,智慧。你只要會用六根根性,所起的作用都是智慧,常生智慧。這個智慧是般若智慧,這種智慧不是學來的,不是博學多聞得來的,這個智慧是從本性裡面透出來的。所以你要會用六根根性,智慧自然現起來;你要不會用,這個智慧求也求不到的,沒法子求。
【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
『行』是行為,一切的動作、一切的行為,就是「千百億化身」。這講的一點都不錯,要知道我們現前這個身,是剎那生滅的相續相,所以它不是個真的,就好像我們看電影一樣。電影裡面的影像,你看到有動作,也很靈活,其實是什麼?它是相續相。你看看電影的底片,你就曉得了,它是一個相接著一個相,相續相。所以《楞嚴經》上講,我們現前世界、我們這個肉身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所以你要說這個身相是真實的,那你是誤會了,徹底誤會了,它是個相續相,就跟電影銀幕裡頭的相一樣。為什麼我們不能覺得它是假的?它生滅得太快了。我們看電影,現在電影片放映,它是一秒鐘二十四張,鏡頭開關就二十四次。鏡頭一打開,放一個影片在銀幕上,立刻關起來,再打開放第二張,一秒鐘放二十四張,你就不曉得那是假的。
佛講我們現前生滅的速度太大了,佛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就是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裡面有九百生滅。如果我們彈得快的話,我想一秒鐘彈四次沒有問題,就算四次,這是不算很快的,四乘六十再乘九百,你們想想,那一秒鐘多少個鏡頭、多少開合,二十多萬,二個十萬八千!所以我們沒有辦法覺察到,我們眼前這個一切相,依正莊嚴是生滅相,我們覺察不出來。我們就算最笨的這個方法,一秒鐘彈四次,就有二十多萬個生滅,我們怎麼能夠覺察到?我們眼前身心世界是個虛妄的,原來是個相續相,根本就沒有這回事情,所謂是千百億化身。這是講的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三身是一而三、三而一。
【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
這就是凡聖的區別,也就是智通禪師他迷悟關鍵的所在,他就在這個地方。如果說是『離本性』,另外講三身,這三身是『有身無智』。「智」就是講四智,四智不離本性,離四智而說三身,那就是祖師這一句話「有身無智」。你要是悟了三身,『三身無有自性』,這個「自性」當自體講,無有自體,這就叫『四智菩提』。為什麼?三身從一自性而生,不是三身當中各個有自性。這就是《華嚴》裡面所說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現、所變統統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所以佛法講,「萬法皆空,無有一法可得」,就是從這個道理上說的,也就是這是事實真相,從事實真相上說的,無有一法可得。所以佛菩薩他心清淨,眾生因為迷惑顛倒不知道,患得患失,患得患失心不安。佛菩薩曉得沒有得失,實實在在沒有得失,所以心安,理得到了,他理明瞭,心安理得,道理他明瞭。
【聽吾偈曰。自性具三身。】
每一個人都是如此,每一個人現前都有三身,就是你自己悟不悟?你要覺悟了,就是佛菩薩;迷了,就叫凡夫。
【發明成四智。】
『發明』是什麼?起作用。覺悟三身,起的作用就是『四智』。
【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
凡夫有見、有聞,這就是六根起作用,六根在六塵境界上起作用。佛菩薩也是如此,也是六根在六境上起作用。剛才講,凡夫起作用,是由於我們迷了真性轉變成八識,八識起作用。這個麻煩就大了,諸位要看看《百法明門》,你就明瞭了,把自己的四智變成了八識。八識裡面與它相應的心所,不相應的心所一大堆,無量無邊的煩惱統統從這起來的,這是迷。悟了怎麼?悟了轉八識成四智,就是煩惱心所統統沒有了,煙消雲散,『超然登佛地』。迷了就是凡夫,悟了就是佛,這真的,一點都不假。
【吾今為汝說。諦信永無迷。】
『諦』是你要真正相信,你要把所聽的道理真正搞通,確實沒有疑惑,你相信了。
【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
這是教誡他。『馳求』是什麼?向外去求,向六塵境界裡面去求。那只是嘴皮上的佛法,『終日說菩提』,「說菩提」,實際上他不覺,天天說覺,說覺自己還迷惑顛倒,他不覺,這個沒有用處的。所以佛法要向內求,不能向外求,從內心裡面去求,向外求就錯了。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
【通再啟曰。四智之義。可得聞乎。】
前面講了三身,『四智』還沒講,「四智」的意思能不能請祖師給我們說說?
【師曰。既會三身。便明四智。何更問耶。】
『三身』要明白了,『四智』自然通達,還有什麼問的?
【若離三身。別談四智。此名有智無身也。即有此智。還成無智。】
這個幾句話說得很有味道。可見得『三身』跟『四智』是有密切連帶的關係,悟三身,必定它起作用的時候就是四智;如果沒有三身,單單講四智,這四智也是名字而已,不過解釋解釋名相而已。縱然你也會說,說得也沒錯,跟佛講的沒錯,你還是『無智』,因為什麼?你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顛三倒四,你並沒有智慧。由此可知,祖師是希望我們真正悟三身,而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皆是四智,這個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復偈曰。】
智通有問,祖師非常慈悲,既問了,當然還是要給他解釋。這個地方這首偈子,把法相唯識的道理說盡了。他是禪宗,從這個地方我們格外的相信,真是「一經通一切經通」,他心通了,法相也通了,沒有一樣不通。而且通達之人說來真是簡單、明瞭,言語簡單,意思非常的圓滿。
【大圓鏡智性清淨。】
自性清淨心就比喻作大圓鏡。所以古人也常講「用心如鏡」,我們平常用心要像一面明鏡一樣,這就是『大圓鏡智』。鏡子裡頭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個心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家的佛性。所以「大圓鏡智」就是真心的本體,下面三種智是起作用,就是你的真心起用。明心見性的菩薩,在日常生活當中他用的心就是這個,這是他跟我們不一樣的,他用真心,他不用妄心,他心永遠清淨,一塵不染。
【平等性智心無病。】
『平等性智』是什麼?就是第七識。第七識覺悟了,第七識覺悟了就叫做「平等性智」。沒有覺悟,怎麼樣?不平等。一切眾生都是如此,他有我執、有法執,既然有我,我比別人總要高一點,所以他就有我慢。如何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這個心能夠對一切人、對一切事、一切物平等,末那識就轉過來了。末那識是最不平等的,末那識轉過來之後,對佛、對一切眾生完全一律平等,就是說不管在什麼境界裡面,心決定不起分別執著,決定沒有執著。執著是大病,分別執著是大病,末那識也就是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本,所以這個東西要是不轉過來,你就沒有辦法了生死、出三界。
【妙觀察智見非功。】
『妙觀察智』是轉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功能是分別心最重。這怎麼轉法?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樣樣都明瞭,雖然明瞭裡面不起亂想。只是明瞭而不起亂想,你的心就自在,自在明瞭就叫做「妙觀察智」。我們今天用的第六意識不一樣,第六意識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它起胡思亂想,想前想後。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樣樣明瞭,裡頭沒有胡思亂想。所以諸位要是把這個綱領把握住了,你就曉得我們真正作功夫,修行用功怎麼個用法?就用四智。逐漸逐漸你這樣學,時間學久了,自然而然的就不轉而轉,就把八識轉成四智。
【成所作智同圓鏡。】
它這個效果等同大圓鏡,它是能夠成就一切的事業,所以叫『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什麼?指前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因為意是妙觀察,轉過來就是妙觀察。由此可知,如果你覺悟了,你的眼耳鼻舌身是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假如你要是迷了,眼耳鼻舌身造罪業。誰去造罪業?當然是眼耳鼻舌身,沒有眼耳鼻舌身你怎麼造罪業?你沒有東西造。所以一覺悟了,眼耳鼻舌身就是教化眾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叫成所作智。下面第二首:
【五八六七果因轉。】
『五』是前五識,『八』是第八識,『六』是第六識,『七』是末那識。『果因轉』是前五識跟第八識果上轉;第六識、第七識是因上轉。轉八識成四智是有次第的。所以我們功夫用在哪裡?功夫要用在六、七識,因為它是因上轉。所以我們首先要覺悟,我們要以真心、要以誠心來修行,這個修行裡頭包括待人接物,要用真心,要用誠心。怎麼做法?那就是第六、第七,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樣樣要明瞭,樣樣要清楚,絕對不能胡思亂想。我們平常在講席當中說得比較容易懂一點,我說四句話,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時候你用的心就是四智,就是妙觀察智,就是平等性智。我們接觸外面境界會想前想後、想東想西,這個完全落在八識裡頭,落在生死這一邊,而不是落在菩提那一邊。
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的確很難。可是怎麼樣?如果我們真正想了生死、出三界,那你不能不做,你要不做,我們這一輩子出不了三界,我們念佛往生西方,跟諸位說,當然可能,沒有把握。如果你平常就這樣幹,你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現在有把握。為什麼說有把握?你對這個世間的情緣看得淡,你在這裡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世緣就淡;世緣淡,往生障礙少,沒有障礙。世緣要重的話,你看《彌陀經要解》蕅益大師講,凡夫生死一關最難透脫。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平常要看得淡。淡不是不負責任,要負責盡職,事上要做到,心裡要淡,心裡要沒有執著。所以我常常勸勉同修,把家庭看作道場,把眷屬看作同修,這樣就好。為什麼?心是平等的,縱然不平等,它慢慢會拉平等。道場同修很多,我們以對待同修,愛護同修、幫助同修這樣的心情對待家親眷屬,幫助他成就。
看家庭,要像道場一樣愛護。可是現在一般人,他這個觀念錯誤了,他對家愛護,他對道場不愛護。這個他是沒念過《地藏經》,念過《地藏經》,他就曉得那個罪過很大,因為道場的東西是十方常住,糟蹋掉的時候罪過無量無邊。家裡不會結罪,譬如家裡面,我茶杯打掉了,打掉就算了。道場打掉茶杯,錢是十方常住,十方眾生來貢獻的,你打掉了你要去賠誰?十方眾生凡是佛門弟子供養的,他都有分,這個罪就結不清。所以常住物不能盜!你看戒律裡也是如此,為什麼說盜常住一線、一針、一草,罪過都要墮阿鼻地獄?最初我們看到,哪有這麼嚴重,怎麼會這麼嚴重?到以後想想,我想通了,真的是如此。譬如這個東西是我的,人家把我的偷去了,他只欠我一個人的,他將來還的時候也只還我一個人。如果我心量大,算了,免還了,他罪就沒有了,就不需要。但是,譬如說這一個市政府,市政府公共設施,像台灣現在有人偷電話,公用電話被人偷去了,這個不得了。為什麼?這是全市老百姓納的稅來建設的,你把這個東西偷去之後,你偷了誰的東西?你偷了全市老百姓,每個人都有一分,你這個債還不清。這個都市裡頭有一百萬人,換句話說,你就欠一百萬個人的債,這個決定划不來。如果這個東西是國家建設的,好了,那你負一國人的債,這個不得了,決定不能幹這個事情。
佛門更大,佛門比國家範圍還大,為什麼?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諸佛弟子,在家出家的佛弟子統統都有分,所以這個債務說不盡、還不清。這就是講,常住物決定要愛惜,要比自己家裡東西格外愛惜。現在人不懂這個道理,寺廟常住的東西隨便糟蹋,這不是我自己家的東西。對自己家的東西很愛惜,對常住,認為這不是我自己的東西,無所謂。所以這觀念上有很大的錯誤。佛講的話沒有妄語,這個結罪非常非常之嚴重。所以對常住物愛護,功德無量無邊,《地藏經》上都有,維護舊的比添置新的功德還要大。所以轉識成智就是在日用平常待人接物之間,我們要把那個心換過來,錯誤的心要改正過來。分別執著、感情用事,這是錯誤的;我們要不分別、不執著,要理智用事,這個就與四智菩提接近。轉的時候,諸位要曉得:
【但用名言無實性。】
轉什麼?換個名字而已,並不是說變了一個人,不是的。你看,我看書還是用眼看,我用眼睛看書,一面看書,一面在想裡頭的意思,這就是用的眼識,第六意識;我用眼睛看書一直看下去,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裡面什麼意思一概不去想它,這就是用妙觀察智。思惟裡面的道理,往往意思愈想愈遠,想錯了。什麼都不思惟,會開悟,會有悟處。所以用思惟、用思考,不會開悟;不用思考,用定心,用清淨心,會開悟。這個也是許多人不曉得,他們怎麼去看經?都是用思惟,用猜測,用推想,這不行,這不會有悟處。為什麼?他落在八識裡頭,八識是暗的,不是明的。四智是明,不是暗。
【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這兩句話很重要。心迷了就叫識,心要是悟了就叫智,一悟以後永遠不退轉,就叫做『不留情』。情是迷,不留情就是悟了以後再不迷,一悟永悟,不會再迷,不會再退轉回來,你就成功了。『繁興』,「繁」是繁雜,「興」是興起,就是我們今天處這個社會,看這些人事環境、這些物質環境,非常非常複雜。雖然複雜,怎麼樣?境界雖然複雜,你的心不動,在這個複雜的環境裡頭,能夠如如不動,這就叫定。真正禪定是這個意思。『那伽定』,那伽是大定。「那伽」是梵語,翻成中文有龍的意思,龍叫那伽,象也叫那伽。龍我們沒見過,象我們見過。你看象牠站在那個地方,身體很大,都好像很定的樣子,走路也慢吞吞的,牠總好像很定,牠不慌不張的。所以佛法講大定都舉這個比喻,龍、象,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我們仔細觀察大象,佛常用牠來做比喻。「那伽定」就是這個意思,處再繁雜的事情,心不亂,都像在定中。大師把四智,你看簡簡單單用八句話說得這麼清楚,這實實在在不容易。
【通頓悟性智。】
智通禪師聽了以後恍然大悟,三身四智他明白了,不但明白,他也真正不辜負六祖大師。他這一明白之後,他果然是「於轉處不留情」,他就得到「繁興永處那伽定」,他大徹大悟。他能夠徹悟,悟了之後境界立刻能夠轉過來,而且能夠不退轉,這是得力於讀經一千多遍的功力。他心裡有疑惑,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經過祖師這一點,他就大徹大悟了。
【遂呈偈曰。】
這個偈子也就是他開悟的心得報告。
【三身元我體。】
一體三身,並不是在這個身體之外,另外有個法身、有個報身,不是的,法、報、化身是一體,就在現在這個身體裡面具足三身。
【四智本心明。】
注意這個『本心』,「本心」是真心。本心起作用,明明白白就是四智,四智不要到外面去找,可見得三身四智統統具足。
【身智融無礙。】
『融』是圓融,三身不礙四智,四智不礙三身,三身四智圓融一體,而且互為體用,三身以四智為體,四智以三身為用,體用不二,所謂是「圓融無礙」。
【應物任隨形。】
這一句話就跟《華嚴經》上清涼大師所說的一樣,四種無礙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起修皆妄動。】
『起修』是什麼?你起心動念要去修,那個就錯了。起心動念去修,這是本來有的,你修什麼?沒有得修;所謂修就是去毛病、去障礙而已,恢復本來面目。四智三身到哪裡去修?本來有的哪裡去修?去掉這些障礙,本有的三身四智就現前了。所以說你起心動念要想怎麼個修法,那是錯誤的。
【守住匪真精。】
『守住』是什麼?他雖然不起心動念去盲修瞎練,他執著,他守住,聽說三身四智是本來有的,那以後就不要修,那也錯了。諸位這兩句話要好好的去思惟,換句話說,修,錯了,不修也錯了。到底怎麼才對?那要自己去參。修是要修,修裡頭不要起妄想,不要胡思亂想;守也要守,不能執著,一定要破執著。
【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污名。】
這種玄妙的意旨是因祖師開示,『曉』就是覺悟,他才恍然大悟。如果沒有祖師這麼一指點,雖然念經念了幾千遍,還是茫然不解;換句話說,跟法達禪師差不多,得不到受用,被經所轉,不能轉經。所以這是一下開悟了。『終亡染污名』,這個『亡』跟無的意思相同,從此以後不再染污了,不但有不能染污他,空也不能染污他,凡不能染污他,聖也不能染污他,可見他這個心真正清淨了。智通法師這一段就到此地,再看下面是第五位智常禪師。
【僧智常。信州貴谿人。】
這個地方就是在現在江西省貴谿縣,在江西上饒附近。
【髫年出家。】
這是很年輕的時候,童年的時候就出家。
【志求見性。一日參禮。】
這個很難得,出家之後,唯一的宗旨、期望,就是想明心見性。像我們前一次念到,上面的法達禪師念《法華經》,祖師問他宗旨。我也特別提示到,我們一個人一生當中一定要有個宗旨,要有個目標,我們人生就有意義。否則的話,這個人一生真正是醉生夢死,糊裡糊塗來,糊裡糊塗去,實在是很可惜。人身難得,得人身還一輩子糊裡糊塗,這個真是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有方向,要有目標。所以像他這就是有志,他有一個一生、畢生努力奮鬥的方向。因為他有志,所以什麼樣的艱難困苦阻撓不了他。有志跟沒志不相同就在此地。有志的人什麼樣的艱難阻礙不了他,這個路不通,他還有那個路,所謂是善巧方便很多,他的方向、目標不變。他有一天也來參禮:
【師問曰。汝從何來。欲求何事。】
問他,你從哪裡來,你到這來想求什麼?
【曰。學人近往洪州。】
『洪州』就是南昌,距離他家鄉不太遠。他從洪州:
【白峰山禮大通和尚。】
『白峰山』裡頭有一位法師,也是在那邊弘法利生。
【蒙示見性成佛之義。未決狐疑。遠來投禮。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他參大通和尚,也請教他明心見性怎麼個修法,大通和尚跟他說了一些,他還是懷疑,所以特地到曹溪來,求祖師給他指示。
【師曰。彼有何言句。汝試舉看。】
『舉』是教他,大通和尚怎麼教你的,你說說,我聽聽,就是這個意思。
【曰。智常到彼。】
就是到大通禪師那裡去。
【凡經三月。未蒙示誨。】
到那裡去三個月,求他開示,大通和尚也沒理他。
【為法切故。】
就是為法心切。
【一夕獨入丈室。】
有一天晚上,他獨自跑到方丈室去找老和尚。
【請問。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
他提出這麼一句話,請大通和尚指點他。
【大通乃曰。】
大通和尚聽了他這個話,就跟他說:
【汝見虛空否。對曰。見。】
這個意思好懂。
【彼曰。汝見虛空有相貌否。對曰。虛空無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猶如虛空。返觀自性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了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無有青黃長短。但見本源清淨覺觀圓明。即名見性成佛。亦名極樂世界。亦名如來知見。】
這是大通和尚給他這麼開示。這麼開示他聽了之後,他還是囫圇吞棗,不懂。當然這個開示有問題,而這個問題在哪裡?所以這個開示的人,本身如果要沒有見性,他沒有辦法幫助你見性。他自己本身見性了,他決定能幫助你見性,只要你能夠聽得懂,能夠會得到他的意思,他就能幫得上忙。他說的這些也都是禪宗裡面,所謂講的這些公案、套語,像這些公式一樣,你把《五燈會元》、《傳燈錄》多念念,你碰到人也會說,這叫口頭禪,說得很像那回事情,實際上不管用。為什麼不管用?我們看看祖師底下,他就把這個病指出來,他這底下說:
【學人雖聞此說。猶未決了。】
雖然聽到大通和尚這一番開示,自己還是懷疑,猶豫不決。
【乞和尚開示。】
『和尚』是指六祖大師。
【師曰。彼師所說。】
『彼師』是指大通和尚,他所講的:
【猶存知見。】
他這個裡頭知見沒斷,沒除,還有知見在。所謂知見就是見惑,見惑要沒有除,當然不行。
【故令汝未了。】
所以你聽了之後,你當然不能夠明瞭,不能夠悟入。
【吾今示汝一偈。】
祖師底下就開示告訴他。
【不見一法存無見。】
這就是大通和尚開示的那個病就在此地,『不見一法』。前面祖師也曾經說過,「本來無一物」。諸位要曉得,如果我們心裡存著本來無一物,這就存了一個『無見』;本來無一物這個知見也沒有,才是真正無一物。佛法講的無,不是有無之無,有無之無去掉那個有還有個無,還是一個障礙。佛法裡面講無,是有無二邊都離開叫無,無知見也無無知見,這樣才行。所以大通和尚不徹底,他落在無的這一邊,他有那邊離掉了,他無這邊執著了,他這邊沒有離掉。所以,這一關不能夠透過,當然不能見性,這是障礙。
【大似浮雲遮日面。】
這是從比喻上說,就好像一塊浮雲,依舊把太陽遮住,太陽比作本性,你真如本性還是有障礙。
【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
這都是指出大通和尚開示不究竟的處所。因為大通和尚教他執著『空知』,教他「了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這個不行,這還是落在知見裡頭,你要是執著這個,這叫「守空知」,落在空裡面去了。『還如太虛生閃電』,「太虛空」比喻真心,真心裡頭本來什麼都沒有,裡面還有「閃電」,閃電還是有。
【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
大通所講的這些知見還有,你還存在,『瞥然興』,「瞥然」就是暫時,雖然是短暫,就是雖然不很嚴重,但是這一種見解還在,還沒有能夠把它斷除乾淨。『錯認何曾解方便』,這是錯認以無知無見就是真如本性,這個錯了,這是錯認了。
【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這兩句話是指導他悟入之門。你自己應當一念自知非,『自知非』的意思,就是自知「見」與「知」都非。你有一個見,你有一個知,就是麻煩事情。你看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請教釋迦牟尼佛,無明從哪來的?釋迦牟尼佛答得很妙,「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無明從哪來的?無明的根本是什麼?就是有知有見。所以我們一般人,世間人天天求知求見,天天要求知識,天天要求見解,見解、知識都要比別人高一等,這種人永遠不能見性,他所成就的就是佛法裡面所講的「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出來的,有沒有知見?沒有知見。所以《般若經》裡講得好,「般若無知」,般若裡頭無知無見,這是般若之體,就是清淨心;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這就對了。體是無知、清淨,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我們凡夫是情識,凡夫心是有知有見,結果變成知見不圓滿,就是有所不知、有所不見,因為你有知有見;你幾時心清淨了,到無知無見,你就無所不知,無所不見。所以這講的,「汝當一念自知非」,你只要有心求知求見,這個就錯了。『自己靈光常顯現』,如果說把求知求見的這個心斷掉,你心清淨了,清淨心生智慧。六祖是如此,六祖沒求過學、沒念過經,他也不想到外頭跟哪個學,也不想到外面去研究、去學東西,他不想,他就是修清淨心。念佛人也一樣,能夠老老實實,一生就一句彌陀念到底,什麼妄念不想,這個人將來要成大功,那個成就不可思議!天天到外面去參學、去研教,那決定比不上他,因為天天參學、研教,他的知見沒有斷除,這個人已經知見打掉了,這兩個人的成就不能相比。
【常聞偈已。心意豁然。】
他聽六祖這一開示,他就開悟了,豁然大悟,可見他平常很用功。
【乃述偈曰。無端起知見。著相求菩提。】
這個真的,這是講他過去的毛病。他這種毛病,我們想想,可能我們自己也有,一天到晚想東想西,這是『無端起知見』,清淨心裡頭本來沒有的。『著相求菩提』,就是存著有無見,守著有空知,都是著相,著了空相、著了無相,著空相、著無相要想求明心見性,這是做不到的。
【情存一念悟。】
『情』就是私心。這個私心是什麼?我怎麼還沒有開悟?我怎麼還沒有得一心?這個都是「情存」,這個都是得一心、開悟的障礙。所以,一句佛號念下去,管它開悟不開悟,這樣才行。常常掛著我怎麼還沒有得一心?諸位想想看,他怎麼會得一心?一心裡頭還有個:我還沒有得到一心。這不就亂了嗎?哪裡還能得一心。開悟的心,悟性是清淨的,他常常說:我怎麼還沒有開悟?這就把開悟障礙住了;我怎麼還沒有得一心?就把一心障礙住了,就得不到。所以這個叫情存,不可以有這種妄念。
【寧越昔時迷。】
因為他常常有這個念頭在,所以他怎麼能夠超越得了迷惑顛倒?這是第一首偈子,說他過去在修學裡面所犯的錯誤。
【自性覺源體。隨照枉遷流。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
這首偈是講他開悟。『自性覺源體』,「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也就是自己的真心、誠心,是覺悟的根源,是萬法的本體。『隨照枉遷流』,「隨照」是隨著知見起作用;「枉」是冤枉,天天在起作用,沒有功德;「遷流」就是念念遷謝,就是剎那不停。你看我們眼見色、耳聞聲,心裡面胡思亂想,當然最重要的是第六識、第七識,第七識是隨著六根在執著,第六識隨著前面六根在分別、在打妄想。諸佛菩薩也是隨照,人家隨照都成了功德。我們隨照,這是冤枉了,不但沒有功德,搞了一身的罪業,搞了是無量無邊的煩惱。這個原因在哪裡?就是佛菩薩隨照覺,他起覺的作用,我們隨照迷,差別就在此地。所以迷悟不相同,隨照沒有兩樣,都是自性覺源體,諸佛如來是自性覺源體,我們凡夫還是自性覺源體,就是隨照的迷悟不相同。『不入祖師室,茫然趣兩頭』,如果不經過祖師這一指點,不是迷在有,就是迷在空,「兩頭」。不懂修行的人,一般凡夫都迷在有,著世間名聞利養,著這個相;學佛的人,著了法相,著了空,多半著空。哪裡曉得空有是兩頭,兩頭統統是障礙。所以經過祖師這一指點,把這個兩頭才打掉。時間到了,後頭還有一段,智常的還有一段。我們把它念下去,念到帶子完了為止。
【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
『三乘』是小乘、中乘、大乘,小乘是阿羅漢,中乘是辟支佛,大乘是菩薩,『最上乘』就是佛乘。所以《華嚴》跟《法華》講,「唯有一佛乘」,這是講最上乘的。『弟子未解,願為教授』。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
這是教給他。
【法無四乘。】
連最上乘,『四乘』。『法』哪有?「法」沒有。
【人心自有等差。】
所以佛講這個四乘法是什麼?是從眾生迷悟淺深上說的。法哪裡有?法沒有。
【見聞轉誦是小乘。】
這就為他說了,小乘人見聞轉誦,小乘不開悟。諸位要知道,小乘能得定,小乘不開悟,這是一點都不假。小乘的功夫能夠修到九次第定,超越三界,不開悟,所以他不能見性。
【悟法解義是中乘。】
緣覺比他高,比小乘高,他有相當的覺悟,他悟法,他解義,但是他不是徹悟,依舊還是不見性。所以小乘人著重在讀誦,緣覺他聰明,他能夠有相當的覺悟。
【依法修行是大乘。】
徹底覺悟之後,能夠把義理應用在生活上,這個叫修行,這是『大乘』。「大乘」能把心性本具的智慧、德能,統統顯露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大乘。
【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所以講一乘法,一乘法就是講的這個,確實《華嚴》跟《法華》都是講這個,『萬法盡通,萬法俱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一切不染』。外離相,內不動心,外不著相就是此地講的『離諸法相』,『一無所得』是內不動心,這是『最上乘』。
【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