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第十一集) 1986/11 美國達拉斯 檔名:09-005-0011
請掀開經本,我們從第二章後面的偈頌看起,先念一遍對對地方:「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恩則親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上一次我們講到這個地方。今天接著往下看,向下都是在日用平常當中,教給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來修行。大師所給我們指示出來的,都是我們平常可以說是時時刻刻在犯的毛病,這些毛病有些我們自己能夠覺察得到,有些是很難覺察到的;即使是覺察到,也沒有認真的去把它改過來。經過大師這一次的提示,我們應當提高警覺,時時刻刻要把這些毛病改過來,改過就叫做修行,修正我們的行持。
【苦口的是良藥。】
『的』是的確,就是確確實實是良藥,這是比喻。什麼人『苦口』?諸佛菩薩,像祖師真是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
【逆耳必是忠言。】
祖師講的這些話,許多當然都是與我們心之所思、身之所行,恰恰相反的。所以我們聽了,知道是好;能夠聽到,知道是好,就不錯了。可是知道這是好話,一定要依教奉行。
【改過必生智慧。】
這就是能夠依教奉行的人,這是有智慧的人。
【護短心內非賢。】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句,哪一個人不護短?明明知道是錯的,他也不肯承認。所以前一句是陪襯的話,人要能夠不護短,才真正能改過。如果還是護短,即使改過也改得很有限,改得不夠徹底,這是我們要留意到的。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饒』是豐饒;『益』是利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平常生活當中,我們念念都要想到利益眾生,盡心盡力去幫助別人,使別人能夠得到最大的利益,這個就是修道。所以說『成道非由施錢』,並不是只限於拿著錢財去布施供養,除錢財之外多的是,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有這個心,常常要有利益別人的心,盡心盡力去做,這就是功德圓滿。後面兩句說: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可見得六祖教導我們的,就是時時刻刻要以真誠之心,要存好心,要做好人,要說好話,要做好事,一切都要從內心去求,向外面攀緣那是緣不到的,這一句話千千萬萬要記住。佛家常講外道,何謂外道?所謂外道都是心外求法,這叫外道。他不曉得向自己心地裡面去用功夫,而向外攀緣,好奇騖怪,這個是錯了。『聽』是聽祖師的開示;『說』是你自己理明白了,你自己在日用平常當中修行功夫得力了。所謂得力就是時時刻刻提得起警覺,同時真正能夠改過自新,這個就叫做功夫得力了。得力之後要為人說,能說多少,這就說多少。
今天下午,加拿大有一個居士打電話給我,他現在也在那裡講經說法,很難得。我這一次到加拿大,聽了我講經之後,我鼓勵他出來弘法利生。他打電話來跟我說,他說他沒有師承,拿著這個經典;又聽說,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怕自己說錯。我就告訴他,所謂的邪師是心邪,我說你的心不邪,你說法並不是向聽眾要名聞利養。他說這個倒沒有。我說你沒有就好了。凡是邪師他都有企圖,都有他的目的。我說你既不求人恭敬,又不要名聞利養,你只把你自己看的、讀的,你能夠體會到的,你可以說給同修們聽,勉勵大家共同來學佛,這樣就對了。初學講經依照古人的註解來講,決定不會差錯,這是我特別提醒他。心邪,說法也就邪了,行為也就邪了。心正,言行都正。
所以我們不但要聽,而且要發心說,要『依此修行』,能照這樣做,西方就在眼前。這個實實在在是六祖大師苦口婆心,他老人家從理上來發揮,就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所以說『西方只在目前』。而我們從四首半的偈頌來看,可見得六祖是道盡世人的通病,那就是不肯認真的去修孝悌、忠信、忍讓,不肯修這些,不能忍,不能讓。像這個樣子的話,念佛要想生西方的確不容易,西方極樂世界絕對不會有不孝、不義、不能忍讓的人。《彌陀經》上講得明明白白,說「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上善之人是指什麼人?我們在《彌陀經》裡面說過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哪有不孝,哪有不義,哪有不忍、不讓的人?所以我們要想念佛求生淨土,如果自己有這些毛病,從今天起,我們要認真的把它改正過來,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這就是說明煩惱不能斷,要能伏,要把它伏住。再看後面一段文: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
『不相待』,意思就是說,佛法的機緣不容易遇到,真是法會緣聚一瞬間,勸勉我們要依照這個偈子來修行。要知道『見取自性』,就是要明心見性,『直成佛道』。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說,就是一定要求一心不亂,要想成就一心不亂,必須得放下萬緣,我們才能夠達到一心不亂。
【眾人且散。吾歸曹溪。】
這是跟大家告別。他到大梵寺來大概是住了一天,頭一天是講開示,第二天是答覆大眾的問題,而這個裡面提出三個問題,與我們都有很重要的關係,他答得非常的清楚。
【眾若有疑。卻來相問。】
他要回到曹溪去了,如果大家有疑問,可以到曹溪去看他。
【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這個文到這個地方,就等於說是一部經,這是有一點像流通分。以上這個兩章都是在大梵寺所講的,可以說是全部的記錄,非常的珍貴。從第三章以後就是「定慧一體」,第三章以後就不是一次講的了,而是大師一生當中所說的,弟子們把它分類記錄下來,有一點像儒家的《論語》,這個性質相同。《論語》是孔老夫子一生教學當中,弟子們所記的心得筆記,以後也歸類編成了一部書,稱之為《論語》,《壇經》性質跟《論語》非常的相像。我們看第三章:
【定慧一體第三】
禪定是體,寂而常照;智慧是用,照而常寂,體用不二,所以叫做定慧。實在說定與慧可以互為體用,定是體,慧就是用;慧是體,定也可以作用,它可以互為體用。過去祖師有一個簡單的解釋,解釋戒定慧,什麼叫戒?防非止惡這是戒;六根在六塵境界當中而不染著,這叫定;心境俱空,用心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得外面清清楚楚,能照之體、所照的境界都是空寂的,這叫慧。這個解釋是又簡單、又透徹,解釋得非常之好。在這一段裡面,六祖大師要給我們說明定慧的定義。
【師示眾云。】
這個可以說大師三十七年當中,時時刻刻開示大眾的。
【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
這一句話就把禪宗的宗旨說出來了。我們念佛法門是以信願行為本,比起禪宗是要容易得多。『定慧』,我們一生當中不一定能得到,就像祖師所說的,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不是真的能夠做到不染、不著了?這個話說得容易,做起來不容易,不是容易做得到的。定都不容易了,那慧就更難。所以這個淨土法門的信願行,說實在的話,人人能做得到,不識字、沒念過書的也能做得到,他相信。像這個禪,信了不行,單信不行,一定要得定,一定要開智慧,那才行。念佛的人沒有得定,沒有開智慧,他能往生。他只要把這一句佛號念熟,二六時中心裡面都有佛號他就行了,到時候決定感應道交。再看下面經文:
【大眾勿迷。言定慧別。】
這個千萬不要迷失了,如果說定慧有差別,定不是慧,慧不是定,這就錯了。定慧是一體的,因為它可以互為體用。底下大師跟我們說得很清楚:
【定慧一體。不是二。】
實在講是一而二、二而一,所以說不是二。
【定是慧體。慧是定用。】
有體,有用。
【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可見得定與慧是分不開的,如果把定跟慧要是分開了,那就不是達摩祖師傳來的這個學派、這個宗派,那就不是了。再看下面:
【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
千萬不要錯了念頭,定與慧是同時的,不是先修定後開慧,或者是先開慧後入定,那都不是這個法門的宗旨。
【作此見者。法有二相。】
如果你有上面的見解,你這個法是有二相,為什麼?定慧是二,它不是一。前面我們在第一章裡面所看到的,六祖大師對答印宗法師的話,印宗法師問禪定解脫。他老人家就說,禪定解脫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如果我們在此地,把定慧也分作兩個,那定慧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諸位要曉得,這個不是佛法,就不是高級的佛法。六祖大師所接引的人是上上乘人,換句話說,他是高級的佛法。譬如我們講藏教、通教,那的確它這個戒定慧分得清清楚楚,因戒生定,因定開慧,它有層次。不像六祖此地所講的,它是一體,是同時修學的,這個裡面沒有階層的。
【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
如果有上面的見解,他的病就在此地,口裡面說善,心不善,這就是心口不相應。什麼叫定,他也知道;什麼叫慧,他也曉得。可是他自己實在講,即無定,也無慧,口裡面所說的叫文字般若,所謂是口頭禪而已。定慧要等,這是自己的境界,自己入進去了。沒入進去,當然沒有這個境界。所以下面說:
【若心口俱善。內外一種。】
就是內外完全是一,表裡如一。
【定慧即等。】
這個時候定慧就均等了。凡是定慧到均等,他就入境界了,這也是最難的。
【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
這個也是學佛人的通病,我們一定要戒除,佛法是自悟、自修、自證,不要跟人爭論。人家說這個法門殊勝,那個法門比不上這些,這都是爭論,我們遇到這些人,我們不要跟他爭。他說,他那個法門高,說淨土是老太婆教,我們就承認。我們對他尊重,對他恭敬、歎讚,他高,我不如他。只要老老實實念佛,將來必定有成就,這種成就確實不是一般人所能夠理解的。所以決定不與人爭,與人爭心就不清淨。所以只要爭,『即同迷人』,凡是相爭,兩個都迷。如果當中有一個悟的,悟的人不跟迷人爭,悟的人能忍、能讓。迷人不肯忍讓,所以他才有爭。有爭就有勝負,一有勝負,『卻增我法』,「我法」就是我執,就增長我執,執著。『不離四相』,《金剛經》上講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但四相不能除掉,四相天天在增長,這是大病。凡是有四相,你定慧怎麼能均等?這是我們要曉得的。再看底下一段,講「一行三昧」。
【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
這就叫『一行三昧』,他講的實在是簡單明瞭。『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就是說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無論做什麼事情,統統都要用一個直心,這就叫做「一行三昧」。『直心』是什麼?真誠之心。誠到了極處,這個叫「直心」。在一般佛法裡面講,就是菩提心。能用直心,自己一定清淨,自受用一定是清淨,待人一定慈悲。因為直心是體,有體當然就有用,自受用就是清淨心,他受用就是慈悲心,這個就是菩薩。這是一行三昧,最簡單的解釋。下面,他老人家又引經來證明。
【如淨名經云。】
《淨名經》是《維摩經》,經上說:
【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
所以心淨則土淨。原來經上它有菩薩兩個字,「直心是菩薩道場,直心是菩薩淨土」,大師省略了兩個字。可見得直心重要,人能夠時時刻刻不失去真誠,他就是常住道場,他就住淨土,而且住的是真實的淨土。你看佛法裡不是說嗎?十法界之上有個一真法界,那是真的。十法界裡面有佛法界,佛跟菩薩、聲聞、緣覺還是不平等,這個十法界有高下、有差別,那是什麼?那是分別心裡頭說,不是真心。如果要用真心,真誠之心,十法界沒有了,就不說十法界,叫一真法界。所以用真心見法界是一,不是二;不用真心才有千差萬別,才有這許多的差別相。所以一切差別相都是從虛妄心裡面生出來的,真心裡頭沒有。六祖前面說,「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換句話說,就沒有四聖六凡。四聖加六凡是有十物,它本來無一物,哪還有十個法界?沒有。跟神秀那個境界確實不一樣,神秀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他在十法界。六祖那個境界是一真法界,他用真心,神秀還是用的意識心,跟我們一樣用的是第六意識,而六祖是用真如本性。所以說用心不一樣,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下面,這是教給我們修學的方法,就是修一行三昧的方法。
【莫心行諂曲。】
『諂曲』就是不真實,心行不一。
【口但說直。】
說直心。
【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
沒真去做,只是口裡頭說說而已,他沒能夠去做到,所謂是有口無心,口說心不行。
【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
這是他教給我們,前面是病,病要把它改過來。應當記住,就是『但行直心』,不要有任何顧忌,於一切法都不要執著,世出世間一切法,眼之所見見得清楚,耳之所聽聽得清楚,樣樣清楚就是你的智慧。可是你不能執著,如果執著,那就不叫智慧,叫煩惱。不執著,煩惱就變成智慧,不執著是定,定起用是智慧。執著是心不定,不定起作用是煩惱,它的原理就在此地。我們在一切法裡不執著,不執著就是常生智慧,六根見聞都變成增長智慧。就像祖師前面所說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咱們問問他,他為什麼常生智慧?他一切法不執著。我們常生煩惱,就是在一切法裡頭生執著。所以聖人跟凡夫不同的地方在哪裡,我們要把它找到。找到之後,把這些不同的地方,咱們改過來,我們這一生也有成聖、成佛的希望了。
【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
這個真的不少人,這個不是假的,自古以來就有這種執著的人。他怎麼樣?他去修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怎麼個修法?底下說的就是他那個修法?
【直言常坐不動。】
他去盤腿面壁。
【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
我們看看這個情形,這是修什麼?這是修無想定。無想定是外道,即使修成之後,將來果報在無想天,這不是佛法,可見得他把一行三昧搞錯了。祖師此地說的『一行三昧』,諸位要記住,就是用真誠之心,一切相不執著,不是叫你不做事情,什麼事都做。日常生活待人接物沒有兩樣,就是沒有虛偽心,一味真誠,一切不執著,樣樣清楚,樣樣明達,樣樣圓滿,這個叫「一行三昧」。所以要是錯解這個意思,像此地講的他以為是「常坐不動」,心裡頭什麼也不想,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個叫一行三昧,這個錯了。
【作此解者。即同無情。】
那你這個修行,你修一輩子,決定修不過大石頭,大石頭你看一天到晚不動,它沒有一切思想。你就是修成功了,也不過是修成一塊石頭而已,這個錯了,大錯特錯。
【卻是障道因緣。】
所以這個是必須要把它這個意思要認識清楚,決定不能錯解。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
此地這個『道』是廣義的,像前面大師在偈頌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各有各的道,而且各個不相妨,彼此沒有互相妨礙的。動物他就要動,他要不動的話,那他與道就相違背,他要動。所以說一定要通流,『道須通流』,「通」是通達,「流」就是流動,它一定要動的。『何以卻滯』,「滯」是不動,每天盤腿面壁,這個不動。所以六祖學的這個禪,他天天在動,他在碓房裡面天天在那裡舂米,在那裡破柴,這是分給他一份工作,他每天都幹,幹得非常勤快。他與他那個禪定絲毫沒有影響,沒有障礙,他在那裡成就他的大定,他在那個地方修的一行三昧。這一行三昧怎麼修的?他用真誠的心,不欺騙,努力的工作不偷懶,真心。體重不夠,身上還綁個大石頭,加重體重,希望多做一點工作,這個是真誠之心。一般人用妄心的,能偷懶就偷一點,反正工作很多人,又不是一個人。
這一個寺廟二、三千人吃飯,你想想看,碓房裡面工作,至少也得有二、三十個人。沒有二、三十個人,天天在那裡舂米、破柴,二、三千人吃飯,那個米怎麼辦?那時候燒柴火。所以那麼大的一個家,可見得人手很多,他要偷偷懶很容易,不難。可是他不偷懶,勤奮的工作,不偷懶,為什麼原因?直心,他用直心。他確實修一行三昧,他不執著,他不著相。因為不著相,所以他也不覺得疲乏,也不覺得勞累,所謂「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作不作都不執著,所以他工作非常愉快。人家在碓房裡做苦工,他在碓房裡天天修禪定,天天修一行三昧,他修的是這個。這就是說明道須通流。『心不住法』,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住就是執著,不住就是不執著,道就通流,就沒有障礙。這個意思,他「通流」兩個字,就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裡面講的「無礙」的意思,「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障礙。
【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縛』是纏縛,就是自生煩惱,執著法,執著在法裡被法所捆住。這是我們要懂得這個原理,要善修,學佛法不要被佛法捆住了。換句話說,學佛法不要死在佛法裡面,那就錯了,要把佛法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成就我們的定慧。定慧在哪裡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用,這個就是菩薩,就不是普通人。所以《華嚴經》的菩薩,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統統都有。凡夫用的是亂心,迷惑顛倒;菩薩用的是真心,有定有慧。有定就是不執著,於一切法不執著;有慧,於一切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是真正的佛法。所以佛法實在是有益於人生,而是人必須要修學的。再看底下這段文:
【若言常坐不動是。】
這是個誤會,如果以為修一行三昧就是要常坐不動,經常在那裡打坐。
【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
『訶』是呵斥。這是他舉一個例子,舍利弗尊者,這個是釋迦牟尼佛弟子當中智慧第一的人,他有一次在樹林裡面打坐,『宴坐』,碰到維摩詰,維摩居士碰到他。維摩詰就問他,你在這裡幹什麼?他說,我在這修定。維摩詰說,定是這個修法的嗎?狠狠的教訓了一番。以後維摩詰示疾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派他去做代表,去看維摩居士,他不敢去。他就告訴釋迦牟尼佛這回事情,他說我在樹林裡打坐,被他罵了一頓,我不願意見他。這就是指這麼一段故事。所以說入定,諸位要曉得,不是在那裡盤腿面壁不動,那叫入定;那也是入定的一種,小定,這定不管用的,不能起作用的。真正的大定是心不住相,這個叫入定。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不執著,這個叫入大定。這是舉佛經上一段公案來說。下面又講當時一些人誤會禪定的修學。
【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從此置功。】
『置』就是種植;『功』是功德。意思就是從這個地方來修學功德,功德也就是定慧。
【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這個是有一些教學的人,對於這個道理沒有真正研究通達,往往修學都修成了毛病,搞錯了。所以倓虛大師說過,修禪,如果對於佛法要沒有相當深刻的研究、理解,往往搞錯了,那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諸位要曉得,打坐「看心觀靜、不動不起」是初學的手段、方法,不是不好,是個方便法,是方法。可是你要執著,認為修禪定就是這個修法,那你就錯了,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是一個基礎,好像叫你小孩上學念書,念了一年級,書念了之後,念書不過就如此而已,以為這個就是念書,看到那些大學生想到他念的跟我也一樣,這個就錯了。所以這些手段、方法要會用,都有很大的幫助;要用錯了,那就是迷惑顛倒。所以說『迷人不會』,他不懂得這個意思,用錯了。『便執成顛』,「顛」就是發狂,狂妄。我們在倓老的錄音帶裡面聽到的,他講諦閑法師那個學禪的徒弟,參禪參了十幾年,以後他就是成為這一類的人,最後他去當土地公去了,修行一輩子,結果換得一個土地公。這個是大錯特錯,他不知道藉這個方便法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要懂得這個道理,不能止於這個方法,更不可以得少為足。再看下面一段: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
定慧等學,怎麼個等法?
【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這是舉個比喻來跟我們說明,定慧是一不是二,他舉燈來做這個比喻。『燈』是體,『光』是用,沒有燈就沒有光,沒有光也沒有燈,燈跟光決定是一不是二。『定』就好比是燈,『慧』就好比是光,舉這個比喻來說,體用一如,體用不二。再看下面一段:
【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
說有個頓、有個漸就有爭執,這就有分別、有爭論,真正來說哪有頓漸?
【人性自有利鈍。】
頓漸從哪裡分的?從人分的,不是從法來分的,法裡頭沒有。
【迷人漸契。】
『契』就是契入。
【悟人頓修。】
可見得人有迷悟程度不相同。有悟性的人,這就是利根;迷人,這叫鈍根。人有迷悟不一樣,法實在講沒有頓漸。法是因人而說的,如果這個人是個覺悟的人,他來看法,法就是頓;如果是迷人來看這個法,法就是漸。所以頓漸是因人而說的。
【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都是方便說而已,無論是頓修,或者是漸契,目標都是要『自識本心,自見本性』。明心見性之後,決定是一樣的,見了性之後就沒有頓漸。由此可知,說迷悟、頓漸,都是在沒有見性之前的那些方便語,我們要認識方便,不要把這個方便當作真實。再看下面經文,底下非常非常的重要: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這是達摩祖師傳來的禪宗,它的宗旨,修學的根本,換句話說,是禪宗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這三句話。三句話實在講就是六個字,無念、無相、無住就這六個字,這就是達摩祖師傳來的這個法門的精髓。『無念』,什麼叫無念,下面還有詳細的解釋。「無念」不是說什麼念頭都沒有,什麼念頭都沒有,剛才講的,那就變成石頭了,那就變成無情了。無念是無妄念,是無邪念。無妄念,無邪念,他就決定是有正念。所以無念就是正念的別名。人活的,不是死的,看得清楚,聽得清楚,這是正念,這個叫正念。看裡面起了分別、執著是妄念,就是不許有妄念,看一切色相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你看得清清楚楚,這個叫正念,正念分明。聽一切法,一切音聲也是如此,聽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也是不分別、不執著,在境界裡頭不起虛妄分別,不起執著,這個叫正念。可見得他是活人,他跟無情決定不一樣,換句話說,有定、有慧,定慧等學就是無念。這是「先立無念為宗」。在念佛人來說,無念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心裡面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別的念頭,沒有一切妄念,無一切妄念,要有這個正念。念佛人就以阿彌陀佛為我們的正念,二六時中不要忘了。昨天台北寄來了一些錄音帶,有四、五十個帶子,五會念佛的,念得還不錯,有些同學已經帶回家去了,沒有拿到的,我們這邊還有,將來我們自己再拷貝一些流通。希望常常聽念佛的聲音,自自然然培養著心中只有阿彌陀佛,這樣就好。
『無相為體』。「無相」就是在一切法相當中不分別,無相並不是說外面沒有相,外面有,內裡頭要沒有,這一條很重要,內裡頭要有,這個事情就麻煩了。對我們念佛人來講很重要,我們念佛目標求一心不亂,如果你內裡頭有相,你怎麼能得一心?譬如說佛、菩薩,阿彌陀佛不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不是大勢至菩薩,佛不是眾生,眾生不是佛,你要常常有這些分別執著就麻煩了。看到佛,看到菩薩,看到一切眾生,看到自己,看得清清楚楚,不要分別這是佛、那是菩薩、那是眾生,不分別。你要不分別的話,他都是平等的,一分別就不平等了。所以你什麼都不分別,這個法界是一真法界;什麼都不分別,你修的叫一行三昧。這樣修很容易得一心不亂。我們現在這個功夫,一心不亂,難,太難了!就是因為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總是分別,而且堅固的在分別執著。所以沒有辦法得一心,沒有辦法見一真,這個也是我們的病根所在。
如果要真正把這個病根拔除,我們在一生當中證得一心不亂,將來往生的時候上品上生。用禪宗這六個字來修學,那利益很大,就是無念、無相、無住,它不但幫助我們得一心,幫助我們得理一心不亂,那真正是了不起的功夫。所以這一部經對念佛人來講有很大很大的幫助。『無住為本』。什麼叫「無住」?無住,實在講就是實相的別名,也就是真空的別名,空就靈了。所以《金剛經》上教給人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也就是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這是無住。底下再就事相上來給我們解釋,使我們更容易體會宗旨的義趣。下面先從無相說:
【無相者。於相而離相。】
可見得相是有,十法界依正莊嚴。我們在相上離相,『離相』就是不分別,不分別這些相。我們用見性見一切相,見性不分別。所以佛法常講明心見性,性裡面沒有分別的;識有分別。識是什麼東西?識還是本性,迷了。所以本性迷了就叫做識。迷了才有分別,覺悟它不分別,分別就見不到真相,這個實實在在的。為什麼?分別裡面有蒙蔽,事實真相就見不到。如果離一切相,對於一切相的真實,那看得清清楚楚,這個就叫不著相。
【無念者。於念而無念。】
這個後頭還要詳細解釋。『於念』而沒有邪念、沒有妄念,可見得他不是完全無念,「於念」,他有念,念裡頭有無念,無邪無妄。
【無住者。人之本性。】
這是解釋什麼叫『無住』,「無住」就是當人的真如本性,這就叫無住。我們再往底下看,底下都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教給我們如何來修,才與「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這三大綱領相應。
【於世間善惡好醜。】
這個都是兩個極端的,最容易分別,最容易執著的。
【乃至冤之與親。】
這也是兩極。
【言語觸刺欺爭之時。】
要在這個時候看你的功夫,言語相接觸,有很重爭執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看你的功夫,看你的修養。換句話說,看你在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放下了,你的心是不是清淨了?這是極不清淨,在這個時候修清淨心。
【並將為空。不思酬害。】
於惡、於醜、於冤,於這些觸刺欺爭的時候,自己確確實實沒有一絲毫瞋恚的念頭,沒有一絲毫報復的念頭,心在這個境界裡平靜的。下面,這就是說無住的定義及其修法: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
眼前的境界不想,『不思』,「思」是分別。
【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
我們犯的病在此地,我們妄念起來,起來它相續不斷,這個念頭一個一個接著繼續的來,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所以就生煩惱,『繫縛』就是煩惱,貪瞋痴愛的妄念就起來了,這個是嚴重的煩惱。如果我們能不思前境,『前念今念後念』,它不相續,雖然有一個念頭起來,念頭起來馬上就滅掉,沒有相續心,諸位想想,你煩惱就不會生,貪瞋痴慢就不會生。
【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不執著、不分別就是這個意思,你就『無縛』、就沒有煩惱了,境界清清楚楚。《金剛經》上「無住生心」就是這個意思,境界不是不清楚,不清楚你是白痴,你愚痴。清楚,不生煩惱,不起分別,不生執著,要這樣用心。所以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就是教我們這樣用心,這樣用心就跟佛菩薩沒有兩樣,這樣用心就叫做佛菩薩。凡夫他不會這樣用心的,凡夫是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所以他生煩惱,他要有果報。這一句話也就是道盡了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本,你有這個東西就是六道生死輪迴,永遠沒完沒了。你要一下覺悟了,要想脫離六道輪迴,你就把這個念頭斷掉,這是妄念,曉得這個不是正念;斷掉妄念之後,正念現前。
所以『於諸法上,念念不住』,「諸法」是有,不是沒有,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有,都在你面前。只要你不住,你心不要住在那裡,住在那裡就錯了,住就是分別、執著,你不要分別它。別人問你,隨語就解答了,隨語解答就跟佛說法一樣。佛說法沒有預備,人家到佛陀面前來向他請教,問題提出來,佛馬上解答。我們看經典的記錄,幾乎絕大多數都是一問一答的,佛沒有預備,沒有考慮的。可見得他沒有一樣不明瞭,沒有一樣不清楚,你不問他,他什麼都不知道,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你一問他,他隨語就給你答出來了,這叫智慧。沒有人問,心裡頭還想著這個,那叫煩惱,那叫邪知邪見。沒有人問,心空空的,什麼都沒有,無住!無念、無相、無住。人家來問的時候有念、有相、有住,為他解答;答完了之後,還是無念、無相、無住。所以他的心永遠是清淨的。希望我們在這裡能體會到這一層深深的意思。再看下面經文: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
可見得不是真的沒有相。『無相』是什麼?就是在一切境界當中(舉個比喻說)男女、長短、好醜等等,不要執這個相,你心就清淨,這個叫無相相。
【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
『法體』就是你的心,心能生法,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所以心是法體。「體」,實在講原本就清淨,哪有不淨的時候?只因為你在相上有染、有著,所以看起來好像是不清淨了。所以佛教給我們離相重要!
【此是以無相為體。】
這是把這個意思解釋出來。下面再解釋無念。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
『無念』是這個意思。一切境界,凡夫的境界、聖人的境界,順境的境界、逆境的境界,心裡頭都不染,這個叫「無念」。
【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
所以這個地方,這些名相的術語,它這個定義,一定要搞得清清楚楚,千萬不要發生誤會。像前面大師所說的「一行三昧」,有人誤會,他就搞錯,錯修了。「無念」也是如此,千萬不要發生誤解。『於自念上』,可見得這是有念,不是完全無念,而在念上怎麼樣?念上離境界,不在境界上生心,這個叫做無念。唐朝時候禪宗裡頭有個公案,也是六祖大師的徒孫,慧海,是六祖大師的徒孫。曾經有一個人問他,問他你修道還用不用功?他說:我用功。他說:你怎麼用功法?他說:我飢來吃飯,睏來眠。我肚子餓了吃飯,睏了睡覺,我就這個用功法。那個人就說:你這個用功法,這世間人哪一個人不是如此?個個人都是這樣的,這算什麼用功?慧海說:不一樣。怎麼不一樣?他說:他們吃飯的時候不肯吃飯,怎麼不肯吃飯?要講究味道、東西,起分別、起執著;睡覺的時候他們也不肯睡覺,怎麼不肯睡覺?要怎麼睡得舒服,要種種講求,所以不同。換句話說,他吃飯沒有分別,他睡覺也不起分別心,沒有任何執著,這個就不一樣。
我們世間人確實如此,有很多人挑剔口味,講求飲食。他在飲食、睡眠裡面起心動念,在境界上起心動念,那是凡夫。他講他這個用功,實在講他是舉兩個例子,穿衣、吃飯,就包括所有的境界,在一切境界裡頭,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做無念。事情做不做?照做,照樣穿衣吃飯,睏了就睡覺,餓了就吃飯,一切都是一樣,沒有兩樣,用心不一樣。凡夫在境界裡分別執著,他造業;他在一切境界裡不分別、不執著,他不造業了。所以這個叫用功。六祖底下這一句話,這是警戒我們,千萬不要錯會了意思,如果認為說無念,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一念絕即死』,「念絕」就是念頭沒有了,就死了,就變成死人了。死了以後,馬上四十九天之後就投胎去了,投胎不曉得到哪一道去投胎去了,這個事情麻煩大了。所以這個大錯特錯,千萬不能夠誤會,『學道者思之』。
【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誤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假如你要不認識『法意』,就是佛法的大義,你要是不能真正透徹明瞭,是你自己錯了,那是你自作自受,活該,不能怪別人。自己錯了,還去勸別人幹,這個罪過大了,所謂以盲引盲,這個罪過很大很大。『自迷不見』,就是沒有見道,沒有開悟,沒有見性,錯解了佛經,就是謗經,『又謗佛經』,這個罪業就造得更重更重了。所以禪宗『立無念為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但世間法不分別、不執著,一切佛法他也不分別、不執著。由這一點來看,我們就明瞭,真正參禪的人,對於佛法其他宗派,決定沒有毀謗的,決無毀謗之理。為什麼?他心清淨、心平等,他一切法都不分別、都不執著,他怎麼謗起?如果要謗其他的法門,他在經典、法門一定起分別執著,他才會自讚毀他。如果心境是平等的,這個念頭生不起來。
【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
『云何』是為什麼。要把所以然的道理,為我們說出來,為什麼要以這個為修學的宗旨。
【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這個話說得非常非常有道理,也是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我們修行功夫為什麼不得力?為什麼不能入門?病根就在此地。那就是什麼?『口說見性』,這句話要是換過來講,口裡頭講佛法,講得天花亂墜,講得頭頭是道,可是怎麼樣?他在境界上有念,他放不下,心裡還是放不下,於一切境界還是分別執著,口裡說得再好也不中用。既然有分別執著,那就會起邪見,既然有邪見,必定有貪瞋痴慢跟著起來,換句話說,迷惑、造業、受報連著來,統統從這生的,這個是病根之所在。所以要曉得,『自性本無一法可得』。《楞嚴》上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心經》大家最常念的,「無智亦無得」,真如本性是一法無得。
所以有得這個念頭,就是個錯誤念頭。凡夫不能了脫生死,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不能成佛作祖,最大的一個障礙,就是他有得失的念頭,他認為有得有失。其實,錯了,沒有得失。真能把得失這個念頭打掉,可以說你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一百里路也走了八、九十。只要有這個念頭在,這就是麻煩大了,沒有法子入門。這是入佛門,就是明心見性的大障礙。不但是明心見性的大障礙,也是我們講理一心不亂的大障礙。有得失,學六祖這個法門,決定不能入門。因為他這個門檻是明心見性,這是明心見性的大障礙,決定沒法子見性的。有得失的念頭,念佛還可以,帶業往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還有得失的念頭。可是諸位要曉得,實報莊嚴土沒有,得失念頭沒有了。所以能夠把得失念頭打掉,念佛往生,生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法身大士。所以要曉得,佛為什麼教我們把得失打掉,因為本性裡頭無有一法可得,把這個念頭打掉,與本性相應,這是真的。得失是個妄念,絕對不是真實的,在《百法》裡面得失是不相應行法,拿現在的話來講,完全是抽象的名詞。
我們看底下的文,『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我們看現在有不少的人,在家出家天天搞這個,都講禍福吉凶,講神通變化,講這些。六祖認為這些統統叫塵勞邪見,「塵勞」就是煩惱,決定是增長煩惱、增長邪見。為了避免這個過失,使大家都能夠明心見性,所以他這個法門『立無念為宗』,道理在此地。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
這把『無』、『念』兩個字分開來講。
【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
『無』的是這個,特別要記住這個『無二相』,特別要重視這個「二相」。二是什麼?相對的,我跟人就是相對的,就是二相。如何能夠把我跟人當中的界限把它消除掉,我與人是一相不二相,天下就太平了,人與人就能相親相愛,就能和睦共處。為什麼?你想想看,凡是有爭執都是二,無二裡頭還有什麼爭的?沒有爭的。拿現在的話說就是把所有一切對立的這些概念統統消除,這個叫無,無有對立。因為無有對立,當然你就無一切煩惱,所有的煩惱都是從對立而生的。
【念者。念真如本性。】
這個容易懂,只要前面無二相,真如本性就現前,自自然然就現前。
【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
這個兩句話說得非常之好。所以學佛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呆板的,它有體有用。
【真如自性起念。】
這就是自覺。
【非眼耳鼻舌能念。】
『眼耳鼻舌』就是講六根,六根它起作用,誰在那裡起作用?是真如本性。
【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一切色相都是真如變現之物,真如是體,是能變;一切色相是用,是所變,能所不二。所以真正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才曉得,確實是無二相,能所不二,能變跟所變是一不是二。所以他教我們用無念,這個有道理的,無念與事實真相相應,有念與事實真相相違,不順自性,無念它是順性的。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
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自在』就是解脫。所以觀音菩薩在《心經》裡面,一開端就說「觀自在」。觀是什麼?觀照,觀就是無念,就是『自性起念』,叫觀。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會觀照,不會觀照起作用就是迷,迷了觀照,迷了觀照起的作用就是著相,分別、執著,就是染污。觀照,照得清清楚楚,不分別、不執著,所以他不染。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所以他在一切境界裡面得大自在。『真性常自在』,心自在,心自在身當然自在。
【故云。】
這是經上說,也是《維摩經》上所講的。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你看看它多活,世出世間一切境界相沒有一樣不明瞭,沒有一樣不清楚,它能分別。我們世間人能分別,不善;怎麼不善?有執著。佛能分別一切法相,他善;善是什麼?雖分別而不執著。雖分別善惡,不執著善惡;雖分別好醜,不執著好醜;雖分別高下,不執著高下,他心裡沒有。心裡頭確實沒有善惡、沒有好醜、沒有高下,平等的,這個叫善。我們分高下,心裡頭真的有高下,分好醜真有好醜,與好他就生貪愛,與醜就生瞋恚,煩惱就跟著起來了。佛雖分別怎麼樣?分別他心清淨,心裡頭不執著、不染著,他不生煩惱,只生智慧不生煩惱,這個叫善。我們叫學『善分別諸法相』,世出世間一切法相要善分別。
『於第一義而不動』,「第一義」也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前面講的直心、真心。真心,決定沒有動搖過,沒有迷失過。這是禪宗的宗旨,也就是禪宗裡面所講的定慧。要想學禪,如果宗旨不明,那就是參一輩子,也是個糊裡糊塗的禪,也是不得其門而入。六祖所講的宗旨,不僅僅是禪宗,可以說一切大乘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即使念佛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念佛人,讀這一章經有很大的利益,用這個方法來助修,使我們能夠得理一心不亂;縱然理一心得不到,還可以得個事一心。古人所謂「取法乎上,僅得乎中」,上面得不到,還可以得個中等,對於將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品位,決定有很大的幫助。好,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