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二十九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29

  【第二出其觀體者。祇知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

  小註說,「觀者,三觀也」,空觀、假觀、中觀,「體者,三觀出生安立之處也」,也就是說三觀所依據的理體,這叫『觀體』。在這十段裡面,「觀體」有兩段,在昨天給諸位介紹過了。這段我們看文只有四句,所以幽溪大師說「言略意周」,言語很簡略,意思並沒有欠缺,後面到第七門裡面再從言語上給它補足。觀體就是這一念,「祇知一念者,不須緣理斷九,離此一念別求清淨真如也。」觀體就是指現前一念。現前一念,『即空不空,非空非不空』,這是一念的實相。禪家在達摩祖師剛剛傳來的時候,他們用功的方法就是觀心,到後來這種方法漸漸收不到效果。收不到效果的原因,就是觀心要相當的微細,就是要細心,念頭要是粗,緣慮心要是重,現在所謂業障要是稍微重,這個功夫用起來不得力。到後來祖師們就改用參話頭,參話頭比起觀心是要粗顯得多,一般中等根性的人可以入手。觀心,一般講要相當的善根,具足善根才能夠用得上功夫。

  這個地方,小註給我們講這個道理,「一念即空,何般若而不具」,般若真空的智慧,一念中就具足。「一念即不空,何解脫而不有」,體是空寂的,但是相不無,所以他說有,不空,確實有那一念。但是這一念理體上是空寂的,是沒有自性的。「一念即非空非不空,何法身而不圓」。由此可知,只在一念之中,三德祕藏已經是圓圓滿滿的具足,絲毫也沒有欠缺。修道,我們終極的目標所希望證得的就是三德祕藏。三德祕藏就在一念當中就可以得到,問題就是你會不會觀。如果懂得這個理論,也懂得這個方法,在日用平常當中去訓練,就是用三觀的方法去鍛鍊,幾時你的觀法要是得力,三德祕藏就現前,這才是真正的成就。

  「此大師所傳,天台一宗,即陰觀妄,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性具之旨。」底下是校正的文,我們可以不必理會。這個大師是指永嘉大師,永嘉大師是天台門下的,天台祖祖相傳就是用這個方法。一念,前面我們讀過,一念具足五陰,可見得相當之微細,就在五陰裡面觀察到一切都是虛妄的。所以煩惱即菩提,五陰是煩惱,五陰當體即空,那就是菩提;生死是煩惱,涅槃也是屬於菩提一邊的。什麼叫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必須入了道才懂得。沒有入門的時候,性具,一切眾生本性裡面原來具足,毫無欠缺,證得之後才有受用,就是三德祕藏現前的受用。這是修觀之體。如果這個道理不懂,可以說修觀也好,參話頭也好,乃至我們念佛也好,用一切功夫都很難得力。功夫不得力就是不明白理體,可見得理體非常之重要,緊接在法爾之後把觀體給我們說出來。觀體,入觀的時候,怎麼曉得有沒有證入?知道,第三段就說明:

  【第三語其相應者。】

  『相應』就得受用,換句話說,理事不二就有受用。世法裡面常講的享受,在我們佛法稱之為正受,正常的享受、正確的享受,正確的享受就是大定,三昧現前,在此地就是講「相應」,我們梵語「瑜伽」就翻作相應。相應底下就分析得很清楚,心相應、身相應,身心屬於正報,除了正報還有依報。小註說,「空破見思,與般若相應」,這是講三觀的空觀,空觀可以破見思煩惱,與般若智慧相應。「假破塵沙,與解脫相應。中破無明,與法身相應。」至於修法,《禪宗集》裡面是接上乘根性的人,換句話說,修法裡面他特別著重於一心三觀,也就是空假中是同時的,三德祕藏是同時圓證,圓修圓證。底下的文非常重要,先說:

  【心與空相應。】

  與空觀相應。

  【則譏毀讚譽。何憂何喜。】

  文很容易懂。我們現在別人譏刺毀謗,心裡就不高興;一讚歎,歡喜心就生起來,這就是自己心在境界裡面做不得主。為什麼做不得主?與空觀不能相應,縱然是在修,修不相應,到不了這個地步。諸位要曉得,這個功夫一定要相應才有效。換句話說,有什麼樣的效果?前面講的破見思煩惱、破塵沙煩惱、破無明煩惱,你才能夠破除障礙,證得本性裡面的三德祕藏。大家讀過《三昧水懺》,你看《三昧水懺》裡面,悟達國師,傳記裡面記載,十世高僧,戒行多麼嚴,道德多麼高,做了皇帝的老師。皇帝送他一個沉香寶座,供養他沉香寶座,他心裡一歡喜,這就是『讚譽』。心裡一歡喜,歡喜是煩惱現前,『憂』與『喜』都是煩惱,情!世俗裡面講的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就是七情,情就是煩惱。煩惱一現前,他過去的冤家債主找上門,在膝蓋上長個人面瘡,幾乎送了他的命,這是《三昧水懺》前面序文裡寫得清清楚楚。

  這就是說明功夫雖然有,心與空觀相應,不能說他不相應,但是偶爾一下失掉了,這叫失念。功夫沒到家會失掉的,一失掉,冤家債主就找上來了。這就是前面大師告訴我們的,一念相應之後,為什麼叫我們要息五念,要認識六門料簡,說那麼多話幹什麼?說那麼多話的用意,就是叫你一念相應之後你要如法如理的去修學,把相應保持而不失掉。小註裡面同修們自己去看,大意就是說,處順境不生歡喜心,處逆境也沒有憂苦的念頭,為什麼?心與空相應,與空觀合而為一,在這個境界裡面一切都不受。「十四講」裡面給諸位講的觀受是苦,那五種受,苦樂憂喜捨,都不受了。這是空觀成就,換句話說,見思煩惱破除了,這是講心相應了。再看底下一段:

  【身與空相應。則刀割香塗。何苦何樂。】

  這裡也舉《金剛經》有段公案,釋迦牟尼佛做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這段故事。歌利是梵語,印度話,翻譯我們中國意思是惡王,也就是俗話稱之為暴君,是這個意思,不講理的。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時候,有沒有痛苦?沒有痛苦。為什麼沒有苦?『身與空相應』。但是諸位要曉得,相應這三層功夫,最難的是心與空相應。心要是與空相應,身一定相應,心是主。經論裡頭常說「境隨心轉」,依報是疏的境界,正報就是講身,是親的境界,都是外境,心要是與空相應,身當然相應,依報自然也就相應。所以修行重點要在修心,前面一再給我們說明,以修心為主。世間人他是賓主顛倒,他是以修身為主,當然修身也能夠影響到心地,但是心地很難清淨,就是很難完全相應,因此見思煩惱不能破除。這就是賓主的關係,這個意思很容易懂。『刀割』是身的苦受,你要是身與空相應,曉得身是空的、是假的,五陰當中找不到我,縱然在五陰上去觀察,五陰也沒有自性,當體即空,刀割哪裡會有苦!刀割如果有苦,我們身與空沒有相應,也就是說,我們三觀不得力。『香塗』是樂受,也是功夫不到家,你有受。

  再看底下一段,這是依報,依報就是我們物質生活所具備的種種條件,依是依靠,我們依靠它生存。依報,嚴格的說,凡是離開身體之外的全是我們的依報,我們身體穿著一件汗衫,汗衫就是我們的依報,衣食住行一切所需的統統叫依報。

  【依報與空相應。則施與劫奪。何得何失。】

  一相應,得失之心就沒有了;換句話說,得到沒有歡喜心,失去也沒有懊惱之心,你心在境界裡面永遠是平靜的,絕不會生煩惱,絕不會動感情。這叫真心現前,前面都很詳細的說過,真心離念。我們在境界裡面就是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緣慮心用事,這個諸位要記住。真心是絕緣慮的,真心絕慮。學道無非就是要把我們真心恢復過來,使我們在日常用事當中,真心做得了主宰。這就是佛菩薩與我們不一樣的所在,佛菩薩在什麼境界裡面他都是自在的,我們不自在,苦不自在,樂也不自在。換句話說,只要你心裡動了念,你就不自在,你心不動念的時候自在。心不動念,心像止水一樣,自然放光明,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照了。三觀都是依據般若,般若的智慧是照了、照見,它不是分別見,它不是緣慮見。這是與空觀相應。再看底下與假觀相應,假觀還是從正報與依報,身心方面來說,格局是一樣的。

  【心與空不空相應。則愛見都忘。慈悲普救。】

  這是假觀。一般說,空觀這種智慧是從體上說的,拿現在哲學上的名詞,就是觀宇宙人生的本體,本體是空寂的,相應有這樣的享受。假觀是觀宇宙萬有的現象,是從相上觀察的。相是假有,佛法裡面常講幻有,也叫做妙有,所謂妙有就是似有而非有。我們習慣在假有裡面,不知道這個有是假的,不知道這個有是幻妄的,把假當作真,這才吃了虧。如果幾時一覺悟,這一切有的相,像《金剛經》裡面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假觀成就了。又如《金剛經》的偈子,佛教給我們觀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也就是在現象裡面觀其假有、觀其妙有。如果這個觀有力,與心、與身、與依報相應,底下這個效果就產生。『與空不空相應』,與假觀相應的時候,『愛見都忘』,「愛」是講貪愛,「見」就是講知見,換句話說,用這一個字來做代表,就是一切情見都斷掉了。也就是說,在境界裡面,從此以後再不會感情用事,愛見就是感情用事。

  不是感情用事,用什麼?就是理智用事,不是感情就是理智。理智是本性裡面的光明德用,是性德,是本性的光明。它來用事就好,樣樣都不會錯,絕無過失,感情用事免不了有過失。佛菩薩是理智用事,絕不是感情;凡夫是感情用事,談不上理智,為什麼?理沒有證得,智沒有現前,他哪來的理智!只有理智之名,而無理智之實。理智用事是什麼樣子?『慈悲普救』,這就是理智用事。慈悲,跟我們世間講的同情、講的博愛,或者講的仁愛,外表上看是相同。世法裡面講博愛,佛法裡面講慈悲,它為什麼不講博愛,要換個名詞?換個名詞有換個名詞的道理在,因為一說到愛,很容易叫我們誤會是感情。佛菩薩非常的愛護眾生,但是不叫愛,為什麼?怕我們誤會,「佛還不是愛眾生,我們也愛眾生,那不是一樣的嗎?」不一樣,佛菩薩的愛是從理智裡面生的,理智裡面生的,換個名詞叫慈悲;凡夫的愛是從感情裡面生的,感情裡面生的就叫博愛也好、仁愛也好,總而言之,你是從情裡頭生的,你不是從智裡面生的,不同就在此地。

  不要以為學佛學到最後連感情都沒有了。嚴格的說,真正的情,情到了極點,就變成智,這就是理智,那真正到極點了。世間大哲學家他懂得,你看那些大哲學家他們所說的,不是感情最豐富的人沒有辦法學哲學。感情最豐富的人一證得理智,那就變成大慈大悲,所以他才能夠發大心,無條件的普度眾生。世間人雖講博愛,他辦得到嗎?他能夠把一切都捨棄掉、都犧牲掉,為大眾來辦事,完全盡義務而不講報酬,能不能做得到?做不到。這就是慈悲與愛不同的所在。這個愛裡面是有條件的,有施報的,有報酬的;慈悲裡面沒有,完全是盡義務,以一切的方便來利益眾生。利益眾生,最大的利益是叫眾生開智慧,破迷開悟,這是最大的利益。迷破了,智慧開了,他自自然然離苦得樂。苦從哪裡來的?苦從迷來的,樂是從悟來的,破迷開悟就離苦得樂了。由此可知,佛菩薩的教化側重在教,教就是教育,教育的功德就是變化氣質,他在變化。再看第二段:

  【身與空不空相應。則內同枯木。外現威儀。】

  『身』與假觀相應了,裡面怎樣?裡面是如如不動,曉得一切法即空即假;外面怎麼樣?外面還要示現『威儀』,還要裝模作樣。為什麼要裝模作樣,要示現威儀?威儀就是行住坐臥規規矩矩,要示現這個,示現這個是教化眾生的。心裡面有大慈大悲的悲願,有這個願要表現在外面,所以以身教、以言教,「身」就是給眾生做榜樣、做模範,這才能夠化導一切眾生。

  【依報與空不空相應。則永絕貪求。資財給濟。】

  曉得一切『依報』都是假的,山河大地、依正莊嚴全是幻有,全是自性裡面所現的妄相而已。既然一切都是自心所變、自心所現,還有什麼貪,還有什麼求的?不但沒有貪求,凡是眾生所需要的都能夠幫助他,都能夠接濟他。這是依報與假觀相應了。下面講與中觀相應:

  【心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實相初明。開佛知見。】

  我們從這裡一看,三番一比較,你就曉得,怎樣才能夠見性?要與中觀相應才能見性。也就是說明,一定要與中觀相應,前面空、假才圓滿,偏在一邊不能圓滿。『實相初明』,實相就是見性了,真如本性就證得了,開佛的知見了,開佛知見也就是入佛知見。《法華經》裡面說,「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句話要記住,這是一切法門修學裡面最終極的目標。淨土法門裡面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後面的目標也是如此,沒有兩樣的。入佛知見就是成佛,佛的知見。「開居於初,菩薩無明初破,初見實相,能與中道相應故也」,就是與中觀相應。在前面講止觀,「正修止觀第九門」給諸位說過,止觀要均等才能夠一念相應。一念相應就是此地講的「實相初明」,在圓教果位上就是初住菩薩的地位,別教就登地。不但見思、塵沙破了,無明也破一分,這才叫究竟的果位。

  【身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這幾句與《華嚴經》的味道是一樣的,俗話說的神通現前,『一塵入正受』,入定,從一塵入,從諸塵起。《華嚴經》裡面有說過,自己身上入定,可以在一切眾生身上出定,自他不二。所以我們讀《華嚴經》,讀到這段,才曉得經裡面所講的諸佛菩薩以三昧、以智慧、以神通加持一切眾生,這是真實的,這不是假的。為什麼?理論上講得通。理上講得通,事上就辦得到,有事必有理,有理必有事;換句話說,這是真實不虛,一點都不假。小註諸位自己去看。這段總結一句話,就是神通自在。神通自在,說實在話,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就是我們自己本能恢復了,眼見色法沒有障礙了,隔了牆壁也能看得到。

  我們現前隔了牆壁就看不到,不要說隔牆壁,隔一張紙頭都看不見。本來我們見的功能是無礙的,現在變成有礙,變成障礙了。耳根,你看看,不要說他方世界,台北市那邊人講話,如果要是沒有無線電傳播,我們就聽不到了,何況於他方世界。原來我們的耳根是很利的,他方世界的人說話,我們這裡都聽得清清楚楚,不必藉收音機。這是我們本有的能力,現在喪失掉了。為什麼叫我們境界與觀智相應?相應就恢復我們的本能。這在佛法裡面講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宿命、神足、漏盡。神足就是變化,你們看過《西遊記》孫悟空七十二變,那就是神足通。七十二變不稀奇,你要是果然證得,變化是無方的,無量無邊,隨心所欲,不是做不到,做得到的。原因就是我們三諦與三智不能相應、與三觀不能相應,所以我們的本能沒有辦法恢復。你要是明瞭這個道理才曉得,神通不稀奇,很平常的事情。

  【依報與空不空。非空非不空相應。則香臺寶閣。嚴土化生。】

  這也不要多說,你讀《彌陀經》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讀《華嚴經》你看到毘盧遮那佛的華嚴世界,那個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原來依報與中觀相應,自自然然現前的。它種種莊嚴不必人工去建築,不必動頭腦去設計,自自然然就能夠滿足你的心願,所以說化生的。我們由這段講它的相應,相應裡面多半說的是果用,就是證到果位之後所起現的作用。如果沒有這個作用,我們又何必來修學?就是因為大用無邊,功德無量。這是修學的利益,真實的功德。下面再看第四段:

  【第四警其上慢者。若不爾者。則未相應也。】

  第四門只有這一句,這是一段,這段非常的重要。換句話說,我們自己修行,怎麼樣辨別我們所用的功,用的功夫就是三觀,是不是與三諦相應?怎樣辨別?就從前面三番相應當中去辨別,才能夠看出自己功夫是不是真的有成就。假如我們現在被蚊子咬一口還痛、還癢,不行,沒相應,人家刀割都不痛,我們蚊子咬一下還痛、還癢,沒有功夫!你要是果然相應,刀割、香塗都不動心。如果我們得到東西,你心裡很歡喜,得到了很喜歡;你很喜歡的東西丟掉了,很懊惱,這不行,沒有功夫,依然是心為境轉,心隨境界轉。這要曉得自己不行,千萬不可以傲慢,以為自己行了,以為自己成就了,以為自己相應,實際上根本都沒有相應。這是警告我們,防止我們起增上慢,沒有得到以為得到,沒有成就以為成就,這就是一重障礙。如果我們明白,曉得自己現前的境界,曉得自己現前的功夫,這才能夠精進,才能往前進,不至於後退,不至於中止在目前這個境界之中。

  【第五誡其疏怠者。然渡海應須上船。非船何以能渡。修心必須入觀。非觀無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思之勿自恃也。】

  這裡面有喻、有法。比喻裡面告訴我們渡海需要船,船是個工具,並不是目的,但是你沒有這個工具不能夠達到目的地。修心,明心見性是目的,怎樣能夠達到明心見性?必須修觀。換句話說,三觀對於一個修心的人來說決定不能缺少。天台家三止三觀的方法適用於一切法門,千萬不要以為「我不是學天台的,我何必要懂得它的理論,何必要運用它的方法」,這麼一想就錯了。此地告誡我們,用意也就是在此地。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特別勸勉念佛的人一定要懂般若。般若是什麼?也就是三觀之理,實相、觀照、方便,也就是空觀、假觀、中觀。你要是不明這個道理,你修念佛法門,換句話說,不能與心性相應。不相應,就不稱性;不稱性,這種修法算不上是圓修,算不上圓證。換句話說,你要想斷惑證真很難很難,修一點善根福德可以辦得到,明心見性、斷惑證真辦不到。修淨土還要斷惑證真嗎?要。你要是能夠破見思,極樂世界所說的四土三輩九品,功行高下不一樣,破無明的到那邊就生實報莊嚴土,破見思的生方便有餘土,功夫成一片的生凡聖同居土。何況裡面每個人的功夫程度參差不齊,縱然到了佛國土,地位也有高下不等。可見得,入觀、入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師在此地勸我們必須入觀,必須就是決定不能夠欠缺的,一定要懂這個理,要懂這個方法。

  『非觀無以明心,心尚未明,相應何日』,唯有相應,往生才能夠自在。我們以念佛法門來講,這一點千千萬萬不要疏忽,這是真本事、真功夫。世間人臨命終時迷惑顛倒,有功夫的人不然。昨天晚上我們幾位法師還在談論,在台灣我們所看到的這些往生的人。我所知道的,在台北,念佛團的創辦人李濟華居士,這是在家人,他臨命終時,一個月之前他就曉得,他就把這個消息透露給他的好朋友,我快要走了。走的那一天,他們說,跟他太太坐個三輪車到念佛團去,那一天共修,坐三輪車,跟他太太說,我要往生極樂世界,妳會不會感覺寂寞?他太太以為開玩笑,你有本事,那你去好了,沒有關係,我無所謂。他太太同意,答應他往生極樂世界。到念佛團之後,念佛以後講開示,他講《彌陀經》,講了一個半鐘點,講完之後告訴大家,我要回家去了。大家以為他八十歲,年紀老了,說了一個半鐘點的話很累,以為他要回家去了,哪裡曉得他在那裡一坐就往生了。普通人有這個本事嗎?

  我那時候在台中,我有個好朋友徐醒民居士,那時候他剛剛學佛,他看到這個事情,他給我寫封信,「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要好好的幹,真的不假」,果然不假。諸位想想看,哪個有這麼自在?他說的絕不是假話,他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一個多月前他就清清楚楚,就知道哪天要走、什麼時候走,歡歡喜喜的去了。老居士一生弘法利生,最後是現身說法,再要不相信,那就沒有辦法了。你還要對西方極樂世界懷疑,能不能去得成,人家示現的榜樣留在此地,你再要不相信,那有什麼法子!從前《高僧傳》裡、《往生傳》裡記錄的,那是傳說,書上這麼寫的,未必是真的。現在擺在這個地方給你看到了,你還不相信,那就沒法子。他為什麼這麼自在?心相應、身相應、依報相應,所以才這麼自在;我們為什麼不自在?不相應,臨命終時才有病苦。

  再給諸位說,死了以後留肉身、留舍利,都不足以證明他往生,不足以證明他成就了,這個諸位要懂得。真正成就的人,不留的人很多。留下肉身、留下舍利,在一般講只能夠證明他有定功,不能證明他證果,這一點我們要明白。往生這個瑞相是證明他證果了,往生就是證果,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不退轉,成佛無疑,成佛是早晚的事,不會退轉。李老居士能辦得到,我們為什麼辦不到?人家通宗通教,如理如法的去修學,他能辦到。可見得,理論一定要明白,方法一定要懂得,如理如法的去修,成就很快很快。經裡面說得很清楚,《彌陀經》裡面講的,若一日到若七日,那是講真正精進的。上根利智,一天就可以辦到;業障深重的,七天也能辦到。我們用個三年、五載的功夫還不能成就?不能成就是我們疏忽、懈怠、懶惰,所以你不能成就。

  怎麼用功的方法,這幾天也告訴諸位了,就看你們自己肯不肯做。真正在道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個主意,修清淨心,這是特別要注意到的,除了使自己心地清淨之外,什麼都不求,求心清淨。心清淨則身清淨,身清淨則境界清淨,境隨心轉,一點都不錯。這才叫真正修心,真正叫修道,道找到了。道是什麼?道就是清淨心。除此之外,什麼都不是。道就是佛,清淨心就是佛。幾時你心地清淨了,怎樣才叫清淨?相應,與外面境界相應,這是真正清淨,清淨就叫成佛,這裡面哪有迷信!所以相應就是一個考驗,功夫是不是成就了、清淨心是不是現前了。末後這句大師有警誡的意思,也有勉勵的意思,叫我們思之,多想想,千萬不要自恃。

  【第六重出觀體者。】

  跟我們前面一開端所說的一樣。為什麼要重出?底下有說出道理:

  【祇知一念即空不空。非有非無。不知即念即空不空。非非有非非無。】

  「祇知,照也。不知,寂也。」前面在觀體上只說一個照,因為三觀是以照為體,以寂為用。寂與照,可以互相為體,要說體,兩者都是體;要說用,兩者都是用。當我們修觀的時候是要以照為體,以寂為用;當我們修定的時候是以寂為體,是以照為用。小註說,「即照而遮」,遮就是止的意思,就是定的意思,「故即空不空而雙非也」,空、不空二邊都要把它離開,這是即照而遮;換句話說,就是常講的三輪體空。正在用觀照功夫的時候,不能著觀照之相,不能夠起觀照的念頭。我現在有觀有照,那就壞了,壞在哪裡?又落在能所裡頭。能所不忘,觀照的功夫就不能相應;如果要相應,是要忘能所、絕對待,功夫才能夠相應。相應是成就,不相應是沒有成就。這是講雙遮雙非。

  「即寂而照,故雙照也。非去非有,乃是照空。非去非無,乃是照有。」雙照,非有、非無二邊都離開。前面是有無二邊都離開,這是雙遮;非有、非無二邊也離開,這叫雙照。換句話說,真心理地是一塵不染,一念不生,動一個妄念就是錯誤,起一個妄念就是煩惱。起一個妄念就是一重障礙,起兩個妄念是兩重障礙。凡夫所以不能證得,妄念紛飛,與真性理體、與諸法實相不能相應,在一切法裡面不得自在,原因就在此地。大家明白之後要好好的想想,真正的障礙在哪裡?在自己心裡面,不是在境界,境界裡面沒有障礙。為什麼境界裡沒障礙?法空,一切法當體即空;法假,《仁王經》裡面跟我們說,法是假的,受也是假的。所以障礙不在境界上,障礙在我們的緣慮、執著、分別,這在佛經裡面講,無始劫以來的顛倒妄想。只要你能夠拔除,你就能一念相應;只要一念相應,你就得大自在,《華嚴》裡面講的事事無礙的境界。事事無礙,就是六通現前,我們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德能完全恢復了。

  給諸位說,是恢復,不是得來的。所以佛在大經裡面給我們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什麼你也都沒有得到。成佛了,成佛得到什麼?什麼也沒得到。為什麼說什麼都沒得到?因為你所得到的統統是你原有的,不是外面得的,真正不是從外頭得來。也就是說,把你自己過去那些障礙都去掉,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功德現前了。我們在這裡舉個例子說明,好比燈的光明,燈放光是它本來就有光明,燈放光明好比是佛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凡夫是怎麼樣?凡夫不是沒有光,也是一樣的光,外面有了障礙。你要是用燈罩,或者用紙一層一層的把它包裹起來,包得愈多愈厚,它也透一點光,透得少,包得少的,光就透得多;把那個外面所包的紙統統去掉,光完全露出來。諸位想想,透出來的光明跟它重重包裹得很厚的,它裡面光明有沒有減少一分?有沒有增加一分?不增不減。佛的智慧就好比沒有障礙,完全透出來,我們凡夫的智慧好比是包裹重重。

  十法界裡頭,打個比喻,菩薩只包一張紙,所以看起來還滿亮的;佛是完全沒有障礙,光完全透出來。你們不相信可以做個試驗,包一張紙,燈開開的時候,還很亮。緣覺好像包兩張紙,比菩薩差一點;阿羅漢好比包三張紙,光明又小一點;諸天好比包四張紙,我們人道好比包五張紙,五張紙包著這個燈,阿修羅就包了六張紙,畜生包了七張紙,餓鬼就包了八張,地獄就包了九張,包得愈厚,透出來的光就愈少。這是講光明,光明是比的智慧,就是這麼回事情。能力也是如此,能力是指什麼?眼能見、耳能聽,我們六根有六種功能,有六種作用。我們本來眼的功能是盡十方遍虛空法界都能見到,不但能見得到,而且還如對目前。我們晚上看月亮,月亮很遠,看不清楚,如果你要是能力恢復了,你看月亮,月亮就在你眼前,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但就在眼前,而且你還能看透月亮裡面是些什麼。看一個人,你這個衣服穿得整整齊齊,裡面看不出來,你要是能力恢復,裡面五臟六腑都看得出來,眼睛就像X光一樣,看透過去,沒有障礙。

  愈說好像愈玄、愈神奇,其實是我們的本能如此,我們現在喪失了。所以佛在一成道,他第一句話說的是什麼?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有佛的智慧,平等沒有兩樣)、有如來的德相(有如來的功德、能力,有如來的相貌),一切眾生都有,個個不無。為什麼會現出差別相?由於一切眾生有執著、有分別、有妄想,這才現出差別相。妄想、執著、分別就是障礙,好比剛才舉的燈上一層一層紙包裹住,就這個東西。換句話說,一個人妄想少,分別心輕,執著心不重的人,智慧就愈高,能力就愈大;妄想心多的人,分別、執著重的人,他的智慧透出來就愈淺,他的能力就愈小,這麼個道理。所以佛在講修行之前,為什麼先要把那個根本說出來,使我們自己知道,我們的智慧與十方諸佛沒有兩樣,我們的能力也沒有兩樣,完全相同。

  修是修什麼?不是修你的本能,也不是修你的智慧。你要是說,我修行我修智慧,我修我的本能,本能就是神通,那是錯誤的,那是本有的。修什麼?就是把障礙去掉。換句話說,修什麼?修在一切境界裡面學著不起分別、不固執、不執著,在一切境界裡面不生妄念,修的是這個。換句話說,燈的光明是本有的,要你修什麼!把外面包裹的障礙一層一層去掉,去一分,透一分光明,智慧就增長一分。說增長是方便語,哪裡是增長!本有的,增長什麼!多透出來一分而已,能力也就恢復一分。因此,佛的眼睛裡面看一切眾生,個個都是佛;菩薩眼睛裡面看眾生,個個都是菩薩。憑什麼?憑這個理體,憑我們本來如此,前面第一段講的「法爾如是」,就是憑這個。可見得,佛眼睛裡面看的境界沒錯,而在我們產生無量無邊的錯覺,產生許許多多的誤會。由於誤會、由於錯覺,這才造業,造了業就受報。業雖然是空寂的,性也是空的,報也是性空,都沒有自性。雖然沒有自性,你迷在幻相裡面,你有苦樂不同的感受,有這個相在,有這種受在。

  所以佛菩薩教我們離妄修真,所使用的方法是教導。把他一切方便歸納起來,無非是身教、言教、意教,自行化他。因緣成熟的時候,就是各種條件都具足的時候,佛是以言教、以身教;條件不具足的時候,佛有意教。換句話說,心心念念沒有忘了教化眾生,是時候沒到,機緣沒有到。這也有個比喻,好比兒童,他在二、三歲的時候,做父母的就有想教育他的心,但是他太小了,他不能受教育。雖然不能給他受教育,教育他的心沒有一天中斷過,沒有一時離開過。這就是機緣不成熟的時候,意教沒中斷過。這才叫大慈大悲,普度眾生。

  後面這幾句就把這段重出的意思說出來,「前出觀體者,且正顯中」,就正是顯示中道。「重出觀體者」,境界就再高一層,「中亦不立」,你看看這個心慈悲到極處,二邊捨棄,怕你存一個中道,中道又是病。就是在三觀裡面,空觀、假觀是二邊,二邊離開叫中道,如果你再要執著又有一個中觀,中觀與二邊又成一個對立,能所還是不忘。換句話說,實相理體依然不能現前,還是一重障礙。所以在此地再重出告訴我們,二邊雖然要離開,中道也不存。為了言說方便起見,不得已而建立一個中道,中道並不是真正存在;也不是不存在,你要是說不存在,中道是假的,沒有這個東西,又錯誤了。底下一段就是辨是非,主要就是說明這個,真正是難。就是凡夫無始劫以來,執著、分別的習氣他不能斷。如果執著、分別的習氣一下斷了,底下就不要說了,何必這麼多言語,委曲婉轉的說這麼多囉嗦話?原因就是我們不能入。

  「存然亡然,不可得而名焉,斯臻元妙」,到最後的結論,所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才能夠真正的證入實相,也就是禪家講的真正的明心了。明心見性,心是指八個識,唯識裡面講八個識都可以稱之為心,所以叫八心王。狹義的說,八個識可以分為三類,第八識單獨稱為心,第七識稱之為意,心跟意不一樣,前面六識稱作識。明心見性這個心,單指第八識也行,合起來指八個識講也行,都講得通。可是一般講法,單指第八識,指阿賴耶比較上多。因為第八阿賴耶識叫含藏識,含藏什麼?含藏諸法種子,這是唯識學裡頭的名詞術語。要是拿我們現在一般的語言來說,就是含藏一切的印象。我們眼見色、耳聞聲、身一切的動作,它會有個印象,這在唯識裡面是一個種子,你見一樁事情,你心裡頭就落了一個印象。現在人不懂,印象落在哪裡?落在腦海裡頭,腦皺摺的某一部分,落在裡面,這是講不通的。不但真心不在我們腦裡面,妄心也不在,大家讀《楞嚴》七處徵心就明白了。真心之大無量無邊,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妄心也是如此。妄心跟真心是同一個心,不是兩個心,一個是覺,一個是迷而已。覺了就叫它做真如本性,迷了就叫它做阿賴耶,哪有兩樣!是一樣的。

  一個修心的人,首先你要認識心是什麼、心在哪裡?先要了解。明是恢復光明,妄心是迷惑顛倒的,迷就是暗,是不明,所以稱之為無明。明心就是無去掉了,只有明,心明了,把前面黑暗的障礙去掉,恢復到明。明就是性,換句話說,心是迷了的時候,性迷了叫做心,心再恢復光明就叫做性,換個名詞,實際上一個東西。就是迷悟不同而已,體是一個,相是不一樣,有迷的相、有暗的相、有覺的相、有明的相。這是修行人首先要懂得的。為什麼?我們修就是修這個,就是去掉無明,恢復本明。本明就是智慧,智慧無量無邊。不學佛的人也聽到佛門有個術語,「佛法無邊」,大家曉得這麼一句話。法是指一切萬法,「佛」這個意思翻成中國字是智、覺,智是體,覺是用。換句話說,你有智慧,從智慧你就不迷,你就起覺的作用。覺對什麼?覺對一切萬法,沒有一法你不知道,沒有一法你不明白。大學問,確確實實是無邊的,一切法無邊,你的智慧也無邊,你的覺也無邊。這就是我們修行的依據,我們修學的憑藉。

  諸位曉得這個道理,我們的道場、我們的師長、我們的同學,對我們修學來說,這叫做增上緣。老師能不能把智慧給你?不能,老師不能把智慧給你;老師能不能把技能給你?不能,你的智慧、你的技能是你本有的。老師不但不能給你,什麼忙都幫不上。正如同剛才舉的比喻,燈上包裹的那些紙,老師給你什麼?你那個光明跟這個光明一樣,就是上面蓋的那些紙,你把它去掉就行了。去掉要誰去掉?要你自己去掉,老師不能代你去掉。因為這不是外面的事,是你心地裡頭的事情,你心裡面的障礙要你自己去斷。你明瞭這個意思,所以佛說佛不度眾生。佛天天度眾生,佛怎麼不度眾生?佛只能把這個道理給你講明白、方法告訴你,你自己怎樣恢復你的光明,恢復你的能力,全是你自己的事情,什麼人都不能代替你,什麼人也不能幫你忙,道理就在此地。所以功夫要你自己做。禪家有個比喻,「父子上山,各自努力」,哪個也代替不了哪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所得的受用,你所得的享受,別人也不知道。這堂就講到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