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禪宗集 (第六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06
【我行道禮拜。我誦經念佛。我修戒定慧。南無佛法僧。普願諸眾生。悉皆成佛道。我等諸含識。堅固求菩提。頂禮佛法僧。願早成正覺。】
幽溪大師在這一段裡面給我們指出來,這是第二章「發宏誓願」末後的一個總結,總結三種迴向。第一是「迴因向果」,第二是「迴自向他」,第三是「迴事向理」,經文這個意思很明顯的能夠看得出來。『行道』,行是行為,就是身口意三業的造作;道就是覺道,三業的行動都不迷惑就叫做行道。怎麼個不迷法前面都說過,換句話說,三業行動不為外境所轉,不為煩惱所繫縛,這就叫行道,內離煩惱,外離六塵。『我誦經念佛,我修戒定慧』,這一句稱佛是求佛加持的,『南無佛法僧』,求三寶加持。末後六句是發願,『普願諸眾生,悉皆成佛道』,這就是迴因向果,普願諸眾生悉皆成佛道裡面也含著有迴自向他的意思,同時又含著有迴事向理的意思。為什麼?禮拜、行道、修戒定慧統統是事,佛道是理。幽溪大師說,因如果沒有果不圓滿,因不能圓滿,自行而不能化他也不算圓滿,事而沒有理,或者是理而沒有事,都不是圓滿究竟法;必須要有事有理,有自有他,有因有果,樣樣不缺,這才叫做圓滿菩薩行。第二章我們就講到此地。
再接著看第三章「親近師友」。這個次第是不能夠錯亂的,首先皈敬三寶,緊接著就是發願修行,願是領導我們行的;換句話說,願就是我們修行的方向,我們修行的指導。有了願行之後一定要有善友,就是要親近師友,沒有師友不會有成就的。諸位想想看,我們以六祖惠能大師做例子,那真正是無師智、自然智一時現前了,他還要忍大師給他作證、給他印證、給他授記。可見得自悟的人也要老師,沒有老師也不行,沒有老師給你印證你不能成就,何況我們初學的博地凡夫,離開師友怎麼會有成就?在文裡面永嘉大師首先告訴我們:
【先觀三界,生厭離故。】
親近師友,為什麼先說出這兩句話?這兩句話說在這個地方用意何在?這是我們要曉得的。親近師友是幹什麼的?為了修道,不是為別的。可是修道先決條件必須對於三界六道一切的現象要認識清楚。三界裡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一樁事情是真實的,何況裡面罪孽、災難重重,只有苦沒有樂,這是三界的真相。幽溪大師在小註一開頭就給我們說明,凡是要想出三界之家,這是真正出家,一定要具足對於三界要討厭,要願意離開它的心。這種厭離之心怎麼會產生的?一定要先觀察三界統苦。十四講表的「觀受是苦」,把三界之苦講給你們聽聽,要覺悟。脫俗離欲是入道的初門,所以叫你先觀三界苦。
【次親善友。求出路故。】
其次,你要真想出離三界,那怎麼辦?一定要找善知識,『善友』就是老師、就是師友。尋師訪道目的就是要求一條出路,出什麼路?出三界生死之路,要找這條路。下面有十三句,這十三句是事師之道,可見得你要親近一位善知識,你以什麼樣的態度去親近,這是關鍵的所在。你要不懂得這些態度,遇到善知識,善知識也不能教你。這個態度是內有恭敬,自然就表現在外面,不是勉強做作出來的。底下安上『次』,就是次序,就是二、三、四。「次親善友,求出路故」,這一句是總說,下面十二句是別說,全是親近善友、親近師長的。
【次朝晡問訊。存禮數故。】
『朝晡』就是早晚,早晚一定要請安、要問訊,為什麼?這是禮節,弟子事師跟兒女侍奉父母是一樣的。在家裡面,做子女的對父母晨昏定省,就是早晨跟晚上都要問父母之安。現在大概這種禮數也不存在了,家裡面沒有,對老師哪裡會有?從前這個禮節是從小在家裡面就養成,所以他對老師就等於跟對自己父母一樣的。
【次審乖適如何。明侍養故。】
這個通常可以跟前面一個合併,前面一個是講禮節、是禮數,這個地方是問訊,我們早晨晚上都要問問身體好不好、睡得好不好,要問問這些。出家人戒律裡面有兩句話,這是教我們問訊的,「少病少惱不?四大調和不?」這是出家人早晚對於師父問訊的言詞。少病就是身體好不好,少惱是有沒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煩惱的事情,四大調和精神就健壯,這是寺院裡面出家人對自己師長早晚要問的。問了之後,諸位要曉得,如果老師說我這邊身體不太好,哪個地方不舒服,你不能問了就算了,「我已經問過了,你不舒服是你的事情,我不管」,那可不行。哪裡不舒服,是不是要請醫生看看,或者是你給他捶捶,給他弄一點醫藥,要照顧的,不是問了就算了,問了要照顧。他有什麼煩惱,不愉快的事情,要替他解決。這就是弟子事師之禮,要盡心去照顧服事老師。
【次問何所作為。明親承事故。】
第四是問問老師有什麼事情吩咐,有什麼事情交代要我們去做的,不要等師父來找你,你先去問問師父有什麼事情交代要你去做的。師父來找你就不好了,你一定要去問。
【次瞻仰無怠。生殷重故。】
這是第五,說實在話,前面三種都可以說是瞻仰之事,這一句在此地是特別教給我們對老師要尊重,不可以懈怠。恭敬之心要是懈怠,給諸位說,你的道業就懈怠。說老實話,絕不是老師要你這麼尊重,老師也就是個偶像,就好像大殿裡塑的泥塑木雕的佛菩薩像一樣,他要你禮拜?他不要;他要你早晚在他面前誦經給他聽?他也不要。為什麼我們每天在佛前面禮拜?朝暮課誦要在佛菩薩形像面前做?你得懂這個意思,提起你自己精進不懈。對老師也是如此,所以萬不可以為這個老師架子多大,我在家父母也沒有這麼要求過我。你要跟上老師時間短,還勉強過得去,要是跟上三年五載、十年、二十年,心漸漸就懈怠了。俗話說得好,「學佛一年,佛在眼前」,那個心是勇猛精進;「學佛二年,佛在西天」,遠了,馬馬虎虎,老油條了;「學佛三年,佛化雲煙」,沒有了,觀念裡面沒有佛菩薩了。人與人也是如此,親近時間久了,恭敬心就沒有了,所以你道業不成。
你看看《高僧傳》、看看《禪林寶訓》那些有成就的祖師大德,人家盡形壽都能夠保持著不懈怠,真正是數十年如一日,他能成就那還有什麼話說?我們不說別的,就是這一點,這個精進不懈怠的心,我們就不如別人。我們的恭敬心現在能保持三天就不錯了,頭一天見到你很恭敬,第二天就馬馬虎虎,第一天是客人,第二天就不算客人,就不必要對你客氣了,第三天,你自己去照顧好了,用不著我來侍候你。這還行?做老師的也不好意思說你要對我恭敬,你要侍奉我,你怎麼樣問候,這話能說得出口?說不出口的。是你自己要懂這個道理。所以過去這些祖師大德們看到你有這一分資質,是一個法器,但是你對於這些事情不懂,你沒有人教過你,那怎麼辦?你親近這位善知識,這位善知識就教你應該怎麼樣事奉老師,應該怎麼樣伺候。好,我說給你聽了,你去吧,你不要在我這裡,你到別的地方去。為什麼?就是說明我教給你這個事奉事師之道,不是叫你來事奉我的,你另外找一個老師照這個方法去事奉他,你在那裡可以成就。
不是他沒有本事教你,而是他沒有辦法叫你對他恭敬。對他恭敬是對你自己恭敬,是成就你自己的道業,這才把你推薦到另外一位法師那裡去,你到他那裡去有成就。為什麼?你懂得事師之道,是這個道理。諸位在《五燈會元》裡面就看得很多,他能介紹推薦你一位師父,你在他那個地方一定能開悟,一定能有成就。他沒有本事?他沒有本事怎麼能認識你?怎麼能把他介紹某一個人就曉得你什麼時候會開悟?所以我們要明瞭這些道理。現在沒有人講,也沒有人勸你,像這些入門的書就要多看,看了之後要照這個學習。可以說,說得最詳細的是《沙彌律儀》,你看看十戒、二十四門威儀,裡面講事師之道說得多麼詳細,比這個詳細得多。此地是提綱挈領的給諸位說,詳細的你去看《沙彌律儀》,看註解,弘贊大師的《沙彌律儀增註》,註得非常的詳細。這是說的尊師重道。第六句說:
【次數決心要。為正修故。】
這一句就是請法,前面是事師,這以下就是請法,求師友來給我們揀擇決定『心要』法門,這才是所謂講的『正修』。這個心要法門,心與要,意思是相通的,譬如六百卷《大般若》是《般若經》的整體,一卷《心經》就是六百卷的心要,心要就是精華。這是偏重在理論上。譬如研究《楞嚴》,要把《楞嚴》的心要找到,找到之後就請教老師對不對,是不是這個修法;研究《法華》,《法華》的心要在什麼地方,是要你自己去找,找了之後就請教老師。老師不會先告訴你。你要自己沒有用功夫老師就告訴你,這位老師不是好老師。為什麼?你自己沒有下過一番苦功,你不能成就。好的老師是逼著你叫你自己去學、自己去找,一次找不對,你再去找;第二次不對,你再去找,一直到你找對了,他點點頭對了,就是這樣。你自己吃盡苦頭,利益真正得到了。你一問他,他就給你說出來,你自己一點都沒有費過功夫,這說出來,禪家所謂「把你的悟門給堵死了」,你自己永遠不能開悟。這叫教學,不是講學,是教你學習。
講學,給諸位說,是接引初機,都沒上軌道,這才在講台上講,上了軌道,不講了。你們這裡的同修大概也有聽說,煮雲法師要找我教幾個學生,我給諸位說,我到那裡去教十個學生,我給他講了,一年只能教十個。我在台上不是講經,不是像這樣一句一句講給你們聽,不是的。是怎麼教法?是教學,不是講學,經本、註解、字典交給你,你自己去查。查不到、不懂的地方再來問我,問了之後講給你聽,你就上台講給我聽,沒有我上台講給你聽的道理,沒這個道理。所以老師是坐在台下,學生坐在台上,這樣子才能學得會。學的人很辛苦,教的人很輕鬆,教的人沒事情做。台下是「講錯了,重來」。就這麼幹,一遍一遍叫你自己去搞,你才能磨鍊得出來。到能夠把精華、重要的地方找到,那你是有相當的成就,不但是智慧開了,可以說行與解都有幾分相應。
【次隨解呈簡。為識邪正故。】
第七句,『解』是解經中之義,你自己有領悟,你所悟的與古人的著作不一樣,這是真有悟處。你有悟處要把你所悟的要對老師說明白,請老師給你揀別、給你印證你悟的對不對。對就是正,不對就是邪知見,所以要請老師給我們揀別。老師給你揀別,諸位還要記住,你悟的算老師的,不算你的。譬如這段經文我想出一個講法跟古人不一樣,這是你自己發明的,真正講得通,與經義、教理相應,沒有講錯。你想出來之後你去請教老師,老師給你印證不錯,他給你點點頭說不錯,這是老師的,不是你的。你到那個時候不要生氣,明明是我悟到的,怎麼是他的?他給你印證的,他不給你印證,你這個不作數。就正如同軍隊打仗一樣,參謀出些主意,主管官他決定用你這個方法來打,打勝仗功勞是他的。主意是參謀出的,為什麼功勞是長官的?他決定的。諸位要懂這個道理。所以學人的地位就是學人,老師的地位就是老師,你這時候要是不服氣,你永遠不能成就,這一點我們要明白。為什麼?前面一再跟你講謙下,這也是鍛鍊你自己絕不可以貢高我慢,一切成就是別人的,一切過失是我自己的,這是一點都不錯,這樣才能成就。你將來做人老師也是如此,你所教的學生的悟處也都是你的,一個道理,一樣的因果。這一點,今日之下這些學生各個只曉得標榜自己,目無師長,所以他不能成就,他學得再多、說得再多、寫得再多,都是些邪知邪見。諸位你要細細的去觀察,你才能看出你的毛病,似是而非的一些論調。所以邪與正是要善知識給我們揀別,這是看自己的知見、自己的悟處有沒有走錯路頭。第八句是:
【次驗氣力。知生熟故。】
對於什麼叫邪、什麼叫正、什麼叫是、什麼叫非,乃至更其次的,什麼叫有利、什麼叫有害,你能夠辨別,這是你智慧開了,世俗裡面講的學問成就了。什麼叫學問?這就叫學問,能夠辨別真妄、邪正、是非、利害、得失,這叫有學問,這叫見識。見識正確了,立刻付諸於行為,就是三業的造作;換句話說,『氣力』就是我們的能力,我們能不能做到,悟是一樁事情,行又是一樁事情,悟的理很高未必能做得到。為什麼悟的理高我做不到?煩惱習氣障礙著你,如果你自己不明瞭,眼高手低,你就這麼去做了,一定出毛病。這就是古德常說的「理可頓悟」,理論可以頓悟,可是實行起來還得要按部就班,不可以躐等。你看永嘉大師,禪宗裡面是講頓悟法門的,人家還是從皈敬三寶、從發願、從親近師友這麼按部就班的學,他為什麼不一步登天?事須漸修。
「驗氣力之生熟」,就是親近老師久了,老師觀察,看看我們煩惱輕重,我們毛病在什麼地方,我們悟的理應當如何去修學。可見得解門要依靠老師,行門也是依靠老師,沒有老師不能成就。再給諸位說,真正好的善知識他願意教初學的學人,就是你一入佛門你還沒有親近過別人,你也沒有看很多經典,也沒有在外面聽過經,這是善知識最喜歡的。為什麼?一張白紙,他可以有計畫的把你培養出來,來成就你。如果你要是聽了不少經,拿現在來說,念了不少佛學院,你要親近善知識的話,老師頭就大了。為什麼?滿腦袋的亂七八糟思想,給你說這個,你心裡疑惑,「我在那位法師那裡聽的不是你說的這一套,大概你在胡造謠言」,這怎麼辦?聽一個老師指一條路,聽十個老師指你十條路,你往哪裡走?困難太多了。所以真正善知識他不願意教這些頭腦裝了亂七八糟東西的人,他不願意教,他要教單純的。
我們看看古大德參學有成就的都是這樣,他的老師只有一個,跟這個老師二十年、三十年,一個老師教的,所以他知見很單純,老師對他非常清楚。就是說,你學佛以來讀過些什麼書、聽過些什麼講,你的知見、你的行持他都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他指你這個路就不會錯。你頭腦裡頭裝多了,他一樣一樣幫你清除好不容易,尤其是眾生的習性,先入為主,不容易清除。這就是說明入道的因緣,你要有好因緣真的就遇到明師,因緣不好這個地方住幾天、親近幾天,那個地方住幾天、親近幾天,三年,外面混個幾十個寺廟,一個人,完了,不能成就,佛來了也度不了他。為什麼?他的知見太多,他的分別太多、他的執著太多,你說這個道理,他有他另外一套道理,他不能接受、不能容納,這是大病之所在。諸位要是明瞭這個道理你就曉得,佛學院裡頭不能出祖師大德,就是他太雜了,思想混亂,知見分歧,苦在這個地方。
我學人那個時候學佛也聽了不少經、也看了不少經,親近老師的時候,把所聽的經、所看過的經論統統要開個單子送給老師,老師一看,曉得你頭腦裡頭有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然後老師告訴你,你過去聽的、過去看的一律都不作數,全部否定,不承認,你到這裡來跟我學,從頭學起,怎麼教你就怎麼學。你要真正能放得下。老師不承認,那過去所看的都不算,所聽的也不算,跟著老師從頭學起。過去看過大經大論,自己以為很不得了,老師說都不作數。今天來,給你講,我一開始學《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是阿含經裡頭的小乘經,那就得要接受,從頭幹起。你要是不服,老師說你另請高明,我教不了你,老師沒有能力教你,沒有本事教你。你真肯聽話,什麼都放棄,我就從頭學起,這樣才能有成就。我們遇到老師這樣教我們,我們能不能接受?不能接受,確實是沒有辦法教。這是「驗氣力,知生熟」,也就是知道你修學的程度。第九句說:
【次見病生疑。堪進妙藥故。】
『病』就是修學上的毛病,毛病的種類很多,我們舉最平常的兩種說,一種是昏沉,一種叫掉舉。昏沉就是一用功就打瞌睡,好像我們在念佛堂念佛一樣,念佛的時候很起勁,到止靜的時候,有個十五、二十分鐘的止靜,一坐在那裡瞌睡就來了,這就是昏沉之相。另外一種現象叫掉舉,掉舉就是心裡靜不下來,雖然坐在那裡,心裡七上八下,這叫病,這叫見病。或者在行門裡面有疑惑、有疑難,遇到障礙,這時候要請老師用方法來對治,對治就叫『藥』。『妙藥』,就是藥到病除,就把你這個毛病改正過來了,這要依靠老師。一般講,修念佛法門的毛病比較少一點,學禪、學密毛病很多,尤其魔障多,一不小心就上了魔的當。要是有好老師在你面前,你著了魔他知道,他有方法來對治、來救你;你要是沒有好老師在你面前,盲修瞎練,把自己整個前途毀掉了,你還不曉得斷送在哪裡,這就叫冤枉。第十句:
【委的審思。求諦當故。】
小註有一個錯字,第十八面第七行,「止乃為養心識之善資」,這是「為」不是「愛」,愛是個錯字。『委的審思,求諦當故』,這就是老師給你指點、給你開示,給你對治的方法,自己要用功。這句就是叫你用功的,要去思惟,就是聞思修,要去思惟這個道理,就是在理論上求貫通,這樣子才能夠排除障礙。第十一句:
【日夜精勤。恐緣差故。】
這就是精進不懈,一天的時光、一天的命光都要好好的把它掌握住,因緣不容易,要特別的寶貴,我們要特別的看重它,一錯過要想再得到不容易。所以我們遇到佛法因緣了,我們寧可把一切事情統統放下,絕不肯輕易把這個因緣錯過。這一句就是說的這個,這才叫精進、才叫勤奮,唯恐因緣失掉了,『差』就是失掉。
【專心一行。為成業故。】
在行門裡面要專,解門可以博,博學多聞,但是行門不能夠博,不能夠兼修,要專一,專一容易成就,如果修幾個法門不容易成就,為什麼?心力分散了。這就跟打仗一樣,打仗把所有的兵力集中在一點很容易攻破,如果你兵力分散,力量就薄弱,一處也攻不破。我們修行也是如此,八萬四千法門,這講行門,你只能選擇一個。我們以淨土法門來說,念佛的方法也有一百多種,你只能選擇其中一種。譬如選擇持名念佛,你就老實持名,持名裡面帶觀想,或者帶觀像,勉強說得過去,也行,方便法說也行。為什麼?有的時候便於對治煩惱,可以兼一點。如果兼別的法門,我修念佛法門,我又兼一點參禪,或者我再兼一點學密,或者我再兼一點止觀,或者再兼一點戒律,那個麻煩就大了,那就亂了,這樣就不容易成就。
我們看古來大德,你看永明延壽大師、善導大師,這都是我們淨土宗祖師,蓮池大師,他們的修行方法就是一天十萬聲阿彌陀佛。他也沒有經,也沒有咒,什麼也沒有,他的功課就是一天十萬聲佛號,一句他也不少,他能成就,這就是以持名一門深入。你看雲谷大師傳記,在《了凡四訓》後面附的,雲谷大師一天十萬聲觀世音菩薩,也是一門深入。禪宗的大德,大徹大悟之後,他修行『專心一行』,一天十萬聲南無觀世音菩薩,這才能夠成就道業。萬萬不要小看,不要認為念佛是老太婆的宗教,我們天賦很高,聰明智慧超過他們,我們不要念佛。人家大徹大悟的再來人都念佛,這是諸佛菩薩、祖師示現的榜樣給我們看,怕的是言教我們不相信,人家一生就是這麼做,他就是這麼成就的,我們看了還能說不相信?你們諸位要問我用什麼功夫?我跟諸位說,我二六時中觀世音菩薩佛號不斷,我是念觀世音菩薩。得要真幹你才會有受用,才能夠感應道交。
【忘身為法。為知恩故。】
『恩』就是佛菩薩、祖師的恩,這裡面要細說太多了,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間,這是恩德,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是恩德,阿難尊者結集經典是恩德,西方、東土這些祖師,傳法的、翻譯的人,對我們有恩德,流傳經典這些人於我們有恩德,註解經書於我們有恩德。這些都是我們的老師,直接、間接都有關係,所以知恩報恩。怎樣報恩?修法、弘法、傳法,為法忘身,絕不計較身心的勞苦,只要是弘法利生的事情,盡心盡力去做,這樣才能夠報諸佛菩薩、歷代祖師、一切護法之恩。你要不依教修行,不弘法利生,不但對不起歷代這些祖師,諸佛菩薩也對不起,辜負佛祖,也辜負了自己。這是在「親近師友」末後教我們要知恩、要報恩。再看下面一段:
【如其信力輕微。意無專志。麤行淺解。泛漾隨機。觸事則因事生心。緣無則依無息念。既非動靜之等觀。則順有無之得失。然道不浪階。隨功涉位耳。】
這三行經文是教給我們辨別錯誤,就是辨別過失。這些毛病、過失大概在初學的人都免不了,或者有裡面幾條,或者是條條都有。『信力輕微,意無專志』,不但對老師沒有好的態度,沒有好的禮節,學道也不專心,這是必然的。如果你對於道要是專心,你事師的禮節、儀態是不會改變。為什麼?事師的禮節、儀態是外表,這個力量是誰在那裡推動?是道業在推動的,你的道業一天比一天增長,你事師的禮節、事師的這些儀規,一天比一天精嚴,絕不會懈怠。一懈怠就證明你的道業衰了,你的道業退轉了。不要以為我精進了,我現在可以離開老師了,老師有什麼了不起,他那點東西我早就知道了,貢高我慢就生起來了。這就是信力輕微,意無專志,不會有成就的。
『麤行淺解』,這是對於理解的淺,理解的淺,行就不會精,一定的道理。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就是以念阿彌陀佛來說,理解得深的人人家念一聲阿彌陀佛,經上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是不是真的?真的,千真萬確,一點不假。我們念一聲阿彌陀佛,消一樁罪都消不掉,為什麼?我們解得太淺,所以我們行也淺;人家解得深,這句佛號的力量深、力量強大。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想到這個修行解要不要緊?行的方法表面上看起來一樣,等覺菩薩念一聲阿彌陀佛,我們念一聲阿彌陀佛,音聲沒有不相同的,時間也沒有差別,我們兩個肩膀碰肩膀,大家在一塊念阿彌陀佛,人家念念與法性相應,我們念念與事相都不相應,這個功夫怎麼能比較?問題在哪裡?問題在解的深淺。這就是前面說過,也是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一再告誡的,初學的人解重於行。
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學說「知難行易」,跟我們佛法是一樣的,佛法知難,行容易。念一聲阿彌陀佛,哪個不會念?人人都會念。念阿彌陀佛的道理太難!要講到最深的道理,你看看佛所說的,「唯佛與佛方能究竟」,才能夠把理知道得完全,到成佛才行,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疑惑,知道的還不夠完全,可見得不容易。可是念佛太容易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人人都會念,功德之廣狹、淺深就在解理的淺深、廣狹上。由此可知,解是非常重要。永嘉大師一生留了這一點東西,你看他的傳記,他在沒有參禪之前,博學多聞,精通三藏,不但出世間法他精通,世間法他也精通,而後才能一門深入,才有這麼大的成就。『泛漾隨機』,泛漾就是隨波逐流,隨機是隨著境界起妄念,這一句就是講的生心動念。
『觸事則因事生心』,生的心是妄心,遇到事情了,事情順了心生歡喜心,事情不順心生瞋恚心。「觸」是遇到,遇到事馬上心為境界所轉,這是大毛病。幾時我們能觸事隨一切境界生清淨心,那就好了。什麼叫清淨心?沒有喜怒哀樂愛惡欲就叫清淨心,心像一面鏡子一樣,照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它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清不清楚?清楚,你問什麼答覆你什麼,一點也不錯。所以叫照見,而不是分別見,不是執著見。叫你照見,照見是真心用事;一生心,麻煩了,妄心用事,妄心用事永遠不能成就道業。諸位讀《楞嚴經》就曉得。無上道是清淨本然的,清淨本然之大道一定要找清淨本然的心才能修得成功,也就是說,因地心與果地覺要相應才有成就,因地心與果地覺不相應,不會成就的。真心是沒有念,真心離念,我們用個分別心、用個有念的心來求真心、求法性,怎麼會求得到?真心是覺的,妄心是不覺的,妄心是迷的,我們以迷心去求覺,怎麼會求得到?辦不到的事情,佛在楞嚴會上說得非常的清楚。換句話說,《楞嚴》的大主意就是教我們怎樣用心,如何把妄心捨掉,如何去運用真心。真心用事,沒有不自在的;真心用事,法法解脫,解脫用現在的話就是自由自在,絕無煩惱;妄心用事,煩惱重重。這是講觸事。『緣無則依無息念』,這是講佛法裡頭另外一個法門,教你修定,放下萬緣,你放下萬緣,心裡什麼都沒有,這叫什麼?無想定。無想定又錯了,無想定修成到四空天,外道天,當外道去了,當魔去了,入無想天,也錯了。所以緣有你就著有,緣空你就著空,統統是妄心用事,不是真心。
『既非動靜之等觀,則順有無之得失』,這都是病態,都是病相。菩薩動靜等觀,等是平等,什麼叫平等?平等就是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叫平等,一切境界清清楚楚,沒動念,這時候叫平等,這是菩薩的觀法,菩薩的用心。換句話說,我們凡夫日用平常的是八識,這樣講大家容易懂,佛菩薩日常所用的叫四智。四智就是八識,八識就是四智,體是一樣,作用不一樣,四智是靜的,八識是動的。我們凡夫都有意思,意就是心,說老實話,阿賴耶識自己不知道。人人都曉得心,什麼叫心?會起念頭、會打主意的這個就是心,這是什麼東西?第六意識;頑固執著是第七識末那識,咱們用這個當作心。佛菩薩把這個東西轉過來,沒有分別是妙觀察智;不起執著,就是不生執著,平等性智,平等性、妙觀察,動靜等觀。你做不到這一點,一定是順著有無之得失,境界有,你心裡就生有,就生心;境界無,你心裡面就無心,有心、無心都是錯誤。換句話說,佛法裡面所講的生心跟息念是同時的,絕不是分作兩段,如果分作兩截就錯了。《金剛經》裡面說,無住就是生心,生心就是無住,是同時的,一分開就錯了,就不是等觀。同時的這是等觀,這是用根,就是用根中之性,也就是用四智而不是用八識,八識有前後次第,四智沒有前後次第。
『然道不浪階,隨功涉位耳』,末後兩句是總結,「道」確確實實它是有階級的,隨著你功行的淺深來證得果位。在大乘佛法裡面常講的五十一個位次,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是菩薩五十一個位次,第五十二位就是果地,這五十一位都叫因地,最後那個果地是妙覺位,妙覺就是佛果。從因地上說是五十一個位次,五十一個位次是隨你功夫淺深來證得的。《華嚴經》裡面說,「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是有次第的,圓融是沒有次第的。證果位是有次第的,修學是沒有次第的,我們一發心就可以用等覺菩薩的修行法來修學,但是證果位是有次第的。這一點跟我們世間的教科書不相同,世間一年級的教科書二年級不能用,二年級的教科書三年級不能用。佛法不相同,同樣一部經典,一年級也可以用,我們講因地五十一個等級,五十一級等覺菩薩他也能用,這個才妙。這就是前面說過的,「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是佛教的教科書跟世間教科書不相同的。
等覺菩薩他也念《金剛經》,我們也念《金剛經》,等覺菩薩念阿彌陀佛,我們也念阿彌陀佛,沒有兩樣,但是地位不相同,功行淺深不一樣。這就說明經裡面的義趣,給諸位說,講不盡,對初學有初學的講法,就是它可深可淺、可長可短。這部書在此地我們是預定十五天講完,要細講的話十五年也講不完,可深可淺、可長可短,這就是佛經與世間一切書不相同的所在。這也是《華嚴經》裡面所說的,「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世間的聰明智慧決定不能夠解經,他對佛經他只一個講法。關於這一點,我過去還聽到一位大學教授,很有名的教授,現在也是佛學家,了不起,他講《金剛經》我只聽了一次,簡直叫胡說八道。他說我們中文翻譯的經典實在是不好,沒有外國人翻的好,外國人翻譯一句就是一個意思,沒有第二個講法;中國的經典是沒有標準,這樣說也行那樣說也行,到底哪個說法對?這就是外國寫的佛經,一年級就是一年級的課程,二年級就不適用。我們中文的教科書一年級也可以用,小學也可以用,幼稚園也可以用,大學也可以用,研究院也可以用,這個書到底是給誰念的?他就不懂得這個妙處,還是佛學家,還大學教授,我實在是不好意思說他,簡直叫不通,胡造謠言。你要碰到這個善知識,要去跟他學,那就冤枉了。他的徒眾也不少,名氣很大,我不好意思說出名字來,說出來你們大家個個都曉得。
所以一部經百聽不厭。你不要以為這部經我聽過了,下次有人講我不要再聽,錯了。你們諸位想想看,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都聽得津津有味,換句話說,我們從初發心到等覺菩薩都要聽這部經,趣味無窮,你的境界高了,你的學問深了,再看,又看一層意思出來。「十四講表」第二表就是發明這個味道,那都是從淺處說。我們一般人,這是講比較有聰明智慧的人,經典就是解釋一切萬法的,一切法在佛法裡面講,一個有智慧的人至少要看八面,看一面看不到真相,要看八面,就是要看體、相、用、因、緣、果、事、理。這個茶杯蓋子,你要看到八面你才能看到真相,這個真相,給諸位說,叫皮毛的真相。再深入一層,每一面裡頭又有八面,八八六十四面,那就不是普通粗心大意的人能看得到的,還是這個東西,你看到六十四面。再深入一層,六十四每一面裡頭又有八面,一層一層下去,其深無底。佛的智慧還得了!佛也看出來,我們也看出來,我們充其量看八面,佛看的是無數面,天文數字都算不出來,我們怎麼能比得上!
你不能說,這東西我見過了,有什麼稀奇?到你當了等覺菩薩,到你成佛了,見到了還稀奇。世間人哪懂這個道理?粗心大意。不要說一部經義理無窮,恆河沙劫也講不盡,給諸位說,你要是細講的話,佛在經上講,不但一部經恆沙劫講不盡,佛經裡頭一個字的義趣都講不盡。在一般不懂這個理的人認為這是誇大了,哪有這個道理!你學了「十四講表」第二表你想想就對了,你想想這個理真的講不盡,這個話一點不假,這種道理只有佛經裡頭發明出來。這就是告訴諸位要深入經藏,經藏裡頭一個字都得要深入,千萬不可以懈怠,不可以自滿。「《金剛經》我已經講十遍、八遍了,我很熟,我不要再學了」,錯了,十遍、八遍那真是皮毛之皮毛,你哪裡懂得經的意思?這就是教我們永遠要保持著謙虛、保持著謙下,你再往上看看,不如人,我們看祖師,比不上祖師;到你到祖師程度,再望那些菩薩,比不上;到了菩薩程度,再往上看大菩薩,比不上;到了等覺菩薩看看佛,還是比不上。這才能夠鼓起精神,不懈怠、不墮落,不會自滿,一自滿就完了。到了成佛,佛也不自滿,佛比一切人都謙虛,比一切人都慈悲,比一切人都好講話。
小註統統沒有講,留著諸位自己去看。我們在這兩個星期當中,大概照這個進度,我估計差不多可以能夠講得下來。容易懂的我們就少說幾句,不容易懂的就多說幾句。今天時間還差五分鐘,我們提早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