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永嘉禪宗集  (第二十八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28

  請掀開經本第四十四頁,「觀心十門第十」。

  【復次觀心十門。初則言其法爾。次則出其觀體。三則語其相應。四則警其上慢。五則誡其疏怠。六則重出觀體。七則明其是非。八則簡其詮旨。九則觸途成觀。十則妙契元源。】

  這一章裡面十個小段,每個小段挑了一個題目,一看就知道觀心十門的內容。註解說,「十門生起者,凡百修行,入道須悟諦理真實,然後觀門得體,可以全性起修。能如是修,必得相應。」由這幾句話我們就可以明瞭,凡百修行,百在此地不是數字,是形容詞,就是一切修行人,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你只要想入道,入道在禪家講是證入明心見性,這是入道,入道最要緊的是要開悟,要悟三諦之理。悟了以後才起修,叫悟後起修。如果對於三諦之理要是不明瞭,三觀就沒有對象了。三諦是所觀之境,三觀是能觀之智,三諦之境真實,能觀之智不二,這樣才可以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能如是修,必得相應,相應就是前面講的事與理相應,理與事相應,能與所相應,相應就成一個,就是不二法門,相應才能夠契入。

  「苟不相應,則精進者有上慢之失,懈怠者墮疏懈之非」。如果不相應,就有兩種毛病發生,精進的人就生起上慢,他愈是精進,自己貢高我慢的心隨著他的精進心增長,這叫增上慢。也就是世俗裡面常說的,他有所仗恃。或者是仗恃他的學問比人好,貢高我慢;或者是仗恃地位比人高,生起傲慢之心;或者仗恃他的財富比人多,貢高我慢,就是這個。修行人也是如此,他自己覺得他有修有證,目中無人,這就是過失,這叫上慢。他自己是真在修,真在修,只要有貢高我慢,諸位要記住,他不相應。如果要是相應,決定沒有,決定在境界裡頭不生上慢之心。我們在境界裡面自己用點功夫了,我教給諸位的,你們去背《永嘉禪宗集》、去背《楞嚴經》,會背了,背得很熟,瞧不起人了,「你不會背,我會背《楞嚴經》」,你就想想,就在此地,這就是上慢。你有沒有相應?沒有;有沒有理與事相契?沒有。如果要是相契,就不會了。不但沒有上慢,無緣之慈生起來了。可見得佛菩薩,一個真正有道的人,決定沒有貢高我慢。

  世間法還說,「學問深時意氣平」,就講世間學問,一個有學問的人不動意氣,不會意氣用事;換句話說,不會爭執,不會固執自己成見。凡是意氣用事,意氣不平的,縱有學問也有限。這個我們得要認清楚,尤其要常常檢點自己是不是這個樣子。自己是這個樣子要改。別人是這個樣子,我們認識人,你不認識人,說法就不契機;換句話說,你要曉得那個人的病在什麼地方,你用什麼藥去對治它。雖然你很慈悲,對治也要有對治的時候,時機沒有成熟,曉得它是病,這時候不能用藥。時機沒到,一用藥,不但治不好,反而生反效果,這就是機緣沒有到。可見得佛度眾生,看到眾生許許多多的毛病,佛的方法多得是,還要看時節因緣。不是時候,這藥還用不得,用了不對症,不但不對症,反而把那個病加重了。

  可見得觀機裡面相當之複雜,我們將它歸納起來,最低限度你要懂得三方面。第一個要觀他的根性,這是觀機;第二要觀他的背景,他現在生活的環境,他這個病是怎麼生的,從什麼背景裡頭產生的,你要懂這個;第三要觀時節因緣,在什麼時候對症下藥是正當其時,藥到病除,這是相當深的學問。佛菩薩說法契機契理,聽的人一聽就開悟,病就去掉了。這是講精進的一個毛病,不相應的一個毛病。懈怠的不相應也有毛病,懈怠不相應就墮落了,疏懈,疏是與道疏遠,懈是懈怠懶惰,都是過失。

  「前出觀體」,就是第二句『次則出其觀體』,「言略意周」,我們底下會看到,文字很少,只有二、三句話,意思不少,意思是很圓滿。在第六這段,第六條是『六則重出觀體』,怎麼又重出?「義圓法備,廣略相從」,這個重出是補足前面的不足,前面雖然意周,但是言略;再重出,在言語上也把它的略補出來,言亦周、義亦圓。前面是略說,後面就是廣說,廣略相從,「然後造修有路」,叫我們修行人能夠找到修行的門路。「求寶知方」,寶就是比的真如本性、三德祕藏,寶是指這個,我們求寶曉得方向。大師非常的慈悲,「復慮修心,前多歧逕,或執非以為是,或以是而為非」,確確實實是與非非常之難辨別,一定要認識清楚。你看《楞嚴》裡面辨別是與非用了多少文字,諸位讀大經可以看到。這段裡面第七就是『明其是非』,永嘉大師也說了不少話,委曲婉轉來辨別是非。不能以是為非,不能以非為是,以是為非,你路走錯了,本來走的是正路,但是你以為這是錯的,你一定要改方向,終究不能夠找到寶所;以非為是,走了一條錯的路子,還以為是正確的。諸位想想,修行要是對於理路不明,怎麼能成就?智慧不開,簡直是不能動步,一動必然錯誤。

  淨土法門與一切法門比較起來是方便法門,稱為門餘大道。方便法門也不是說不要求解,不求解不行。不求解,給諸位說,一心不亂得不到,有可能怎樣?可能帶業往生,就是功夫成片,不能得一心。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是要修,還是要到那裡去修,要證事一心、要證理一心,還得要開悟,四十一個等級一個也漏不了。可見得解在此地不能成就,縱然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要求解,不解是決定不能成就。既然知道解這麼重要,你就曉得淨土法門裡面不是不求解,也並不是不重視解。它的辦法與其他法門所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其他法門是先解後行,淨土法門是行解同時,一面行,一面可以求解,不必解了以後再修行,不相同在此地。淨土法門持名念佛,念阿彌陀佛,解了之後,你就曉得持名的大主意在什麼地方。

  我們《禪宗集》念到此地,個個人心裡都很明白,念佛、看經、讀經、誦經,所謂受持是什麼?就是求定,無非用這些方法驅逐我們的妄想,息滅攀緣心而已,息滅緣慮心,使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不分別、不執著。分別執著是過失,緣慮是過失,這是講我們內裡面念頭上的過失,障礙了心性,增長無明,慧不能開,定得不到,怎麼會有成就?外面的境界那更是粗重煩惱,所以在修行次第,你看大師教誡我們,觀心之前學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殺盜淫妄首先要斷,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果你要是不斷,殺生的,欠眾生的命債,證了道還得要還。你們不相信,看「安世高傳」,安世高大師在我們中國就還了兩次命債。欠命的還命,欠財的要還錢。不能盜,什麼叫盜?盜叫不與取,人家沒有給你,你就拿走了,這就叫盜。盜的時候,當時你得一點小便宜、小利益,來生、來劫還不盡。不但我們不可以偷盜,人家供養我們多了,我們還得轉供養眾生。為什麼?貪多也是負債,雖然不是盜心得來的,別人恭敬供養你的,或者跟你結緣的,我們要是不了道,還是負債。古德所謂披毛戴角還,既然披毛戴角還,你想想看,豈不是負債!

  盜心取的更不得了,世法裡面的東西盜了罪都極重,三寶裡面的物要盜了,那就不得了,還不盡。所以三寶物,一根針、一棵草,都不可以盜,這常住物、三寶物。為什麼?譬如我一個人的東西你偷去了,你盜去了,結罪,就好像債務,是欠一個人的。見如法師的東西我把它偷來了,我偷來結的罪,我只是負你一個人的債,將來我還的時候只還你一個人。常住的東西不得了,常住的東西是十方常住,不但現前大眾個個有分,過去的、還有未來的,這不得了!常住的一草一木你要是盜去,你結罪就與這個廟裡過去住眾、現在住眾、未來住眾統統都欠債了,這怎麼還法!不要看輕常住物,這條毛巾雖小,盜不得,這本書,不要說這本書,這個時間是常住的,偷不得!諸位看看《戒經》你就曉得,三寶物的結罪跟偷一個人東西的結罪不一樣,三寶物結罪重。再給諸位說,國家的物結罪也重,所以國家之物不可以盜。國家之物要是盜,與全國的人結罪,重得不得了!我們千萬不要輕視,因為國家物那是國有的,全國人大家都有分。這個道理你要是真明白,黃金美鈔在地上你也不敢動,你不要以為沒有人看到,我把它取來,取來將來要還債,負債的!

  外面的境界首先要斷,然後再破裡面的情見,這樣子才能夠入道。是非愈深入愈微細,可以說微細至極。小註說,「最宜明識」,如果要是不要緊,何必用這些言語說這麼多委曲婉轉的話,那他用意何在?就是要我們明瞭、要我們認識。認識之後,凡是非道我們要離開,是道我們要精進。「一切義門,皆憑詮旨」,詮是詮述,旨是宗旨。「詮旨有會,方契佛心,則一一行門無非圓通」,得旨歸宗。這是第八小段裡面所說的『簡其詮旨』,「簡」是揀別,一經之義理就在這個地方。你要是會了,才能夠生起佛心,這就是開經偈裡面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佛說經他的真實義在什麼地方,你把他的真實義得到,這就叫契佛心,這就叫會宗旨。佛心、宗旨契入了,一一行門無非圓通,沒有障礙。「若如是者,則左右逢緣,觸迷成觀」,這就是入第九小段『觸迷成觀』,一切境界裡面都是修行的道場,可以說是法法圓融,頭頭是道。「不執觀以迷旨,不封言而惑理矣」,一切的緣慮、執著統統消失了,最後就是『妙契元源』,「元源」就是指真如實性,這是禪家講的明心見性。這段敘說十門的次第,前後不可以錯亂,要按照這個順序來修學。

  【第一言其法爾者。】

  『法爾』,佛經裡面常用這兩個字,我們初學佛的人對這兩個字很迷惑,什麼叫「法爾」?這兩個字怎麼講法?法爾就是自然的意思。為什麼不說自然?說自然我們很好懂,何必要說法爾?法爾還不是自然,是自然的意思,但並不是自然兩個字能夠完全包括它的意思。為什麼?一聽說自然我們就有個觀念,這個東西自然而然的。自然的反面是因緣,不是因緣生就自然生,自然有的,容易引起眾生虛妄的情執,所以佛不用自然這兩個字。因為自然這個名詞,在過去外道多半建立,外道說山河大地是大自在天造的,大自在天是哪裡來的?大自在天是自然有的,所以外道他的人生宇宙觀是建立在自然上。佛為了破除這種虛妄的執著,佛講因緣,講因緣是破自然的。你看《楞嚴》裡面一再的辯駁,說明真性,宇宙萬法的理體,佛給我們說,非自然、非因緣、非和合、非不和合。可見得,自然、因緣二邊都不可以執著,都要離開。那怎麼辦?佛就講個法爾。

  「謂法法皆爾」,爾就是如是如是,就是這個樣子,一切法就是這個樣子。就是這個樣子,裡面的學問深得很,不是說就是這個樣子就完了,裡面是玄極、妙極了。法爾兩個字代表真如本性的理體,以及從理體裡面變現一切境界相,再包括一切境界相裡面無量無邊的作用,統統包括在裡面,就兩個字,法爾。法是一切萬法,爾這一字,怎麼才能領略到法爾?給諸位說,不動心的時候,心地清淨觀一切法就是法爾;心要一動,看一切法,法就不爾了。這是十門的依據,所以首先提出來。底下還有文給我們解釋,小註我們先看,「法法皆爾,性是天真」,天是天然,真是不虛、不假。「蓋真如之理,法爾不變以隨緣,一切諸法,法爾隨緣而不變」,這是把法爾兩個字稍稍透點消息出來,可見得它不同自然。為什麼不同自然?自然不能隨緣。大經裡面講自然、因緣的定義,因緣是隨緣隨著變,這是因緣;自然是不變不隨緣,這是自然。你看看一切性、一切相,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所以你講自然的定義不符,因緣的定義也不合,可見得說自然、說因緣,都是偏於一邊。佛是用偏這邊的來對治那邊的毛病,以那邊來破這邊的執著,這是用善巧方便,我們萬萬不可以執著。請看經文:

  【夫心性虛通。動靜之源不二。真如絕慮。緣計之念非殊。】

  下面幽溪註解這段很長,為什麼要註得這麼詳細?因為這是「十門觀心」理論的依據,你要不懂這個,憑什麼作觀?法爾就是指的『心性』,就是指的『真如』。「心性,即真如異其辭爾」,心性就是真如的別名。『虛通』是講真如的體德,真如之體是虛的,它沒有一個實體,沒有一個跡象可得。虛不是無,不是空的,不是空無,所以虛在佛法裡叫做真空。真空不空,不空那個空就當作空無講,當作什麼都沒有講,它不是什麼都沒有。為什麼?它能夠隨緣現相,可見它是有的,它不是無。如果果然是無,它隨緣不能現相;它能現相,可見得空不是當作無講。通是說它的德,通是通達,通在此地就是無礙的意思,清涼大師所謂「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是無礙的意思。「此心真如,於三際時,十方處,虛空了無一物,融通毫無窒礙,如大火聚,四邊不可湊泊,爍破一切思慮緣影,故曰心性虛通,真如絕慮。」這是把真性的體用做一個簡單的形容、介紹。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就是要曉得它的實相、它的真相、它的本來面目。這是講一切萬法的理體,本來是虛,本來是通,本來是沒有緣慮的。不但沒有緣慮,『緣計之念非殊』,緣就是緣慮,計就是計度、分別。這是講實相,講真相。

  下面再說眾生迷了,怎麼個迷法?「然而現見眾生有緣慮之心」,攀緣心、思慮心、妄想心,這都叫緣慮之心。「舉則動」,心一舉它就動了,「息則靜,與心性真如二之殊之者」,心性真如它是不動的,清淨的、光明的,現在看我們這個緣慮心跟真心不一樣,二之殊之,不一樣。其原因,「皆迷而不自覺悟故也」,原因就發生在此地,是你不覺悟,是你迷了。「云何謂之迷,又云何謂之悟」,什麼叫迷、什麼叫悟。「須知迷無別迷,祇於諸佛悟處而成迷;悟無別悟,亦祇於眾生迷處而成悟」。由此可知,迷悟也是相對的。說悟,是從眾生那邊建立的,因為眾生迷,佛是悟;說迷,是從佛那邊建立的。佛悟,眾生就迷,相對的。相對就不是真實的,真實怎麼樣?真實是無佛無眾生,迷悟不二,這才入了,才契入。有迷、有悟,沒入;有佛、有自、有生,沒悟。從這裡也能夠考驗我們自己的功夫、我們自己的境界。可見得我們的觀點不是法爾,不是法法皆爾。

  「故一切動靜,遠尋其源,與心性虛通之源莫二」,不二。「一切緣計,遠尋其根,與真如絕慮之心非殊」,一樣的。任何一法裡面,色法也好、心法也好,只要你能夠追根究柢,都能見性,窮徹源泉,都能夠證得實相理體,證得理事不二。也許諸位要問,這個話如果在心法裡面講可能還講得通,色法,物質上也行嗎?行,如果要是不行,《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裡頭從六塵入道的,那就講不通了。六塵是物質,色法,色聲香味觸法是色法。二十五圓通裡面有從六根入道的、有從六塵入道的、有從六識入道的、有從七大入道的,諸位想想,你看看哪一法不是佛法?哪一法不能夠證無上菩提?由此可知,法法圓融,法法不二,法法皆爾。為什麼有能入,有不能入?這個地方一開頭就給我們說明白了。

  看二十五位菩薩,每個人所證的都是第一,沒有第二,每個人所證的比較比較,都一樣,沒有差殊。換句話說,方向雖然不同,路走的是不一樣,但是都到寶所,都到目的地,無論從哪個方向來,最後都到這個所在。既然到了,當然就沒有差別,所以法法皆是第一,法門沒有差別。萬不可以說,這個法門比那個法門殊勝,這是緣慮、是分別。既然法門沒有差別,也許我們要問,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在二十五圓通裡面選擇觀世音耳根圓通?沒有差別何必要選它,隨便哪個法門都行?揀選圓通是為眾生根性上揀選的,不是法門有差別,根性不相同;換句話說,程度不一樣。如果這個法門適合你的程度,適合你的根性,你用這個法門來修,成就得快;不適合你口味的,不適合你程度的,你用它來修,成就得慢,不是不能成就,成就得慢。所以選擇是為根性而選擇,在這邊著眼的,不是在法門那裡,法門沒有兩樣。

  好比什麼?藥鋪裡的藥,藥與藥的功德是無二無別。為什麼?都是治病的,都能夠把病治好,藥的功德,不二法門,都能把病治好。要是不治好,藥店何必要留著它?可見得它有它的用處,都能把病治好。問題你害的是什麼病,再給你去配藥,配的藥正好對治你的病,藥一到你病就除了。如果選的藥不對症,那麻煩就大了,不但治不好你,恐怕病上還要加病。你不能說藥不好,藥沒有好與不好,是你的病適不適合那個藥來對治,問題在這個地方。二十五圓通就是代表一切法門,所以法門要是契機,成就非常之快。佛陀在世,應機施教,所以只要遇到佛、見到佛的,沒有不成就的。佛是善能辨機,好像一位大夫一樣,一看,曉得你病在什麼地方,給你藥一吃,病馬上就好了。佛陀不在世了,留下來的這些經典、法門是什麼東西?從前治病的這些藥方。

  我們現在得到了,藥方得到一大堆,怎麼用法不曉得,藥方的藥性也弄不清楚,危險得不得了!用錯了,毛病就生了。給諸位說,有人學佛法學成佛了,有人學佛法很精進努力,學到阿鼻地獄去了。這不假,確有其事,經上也有說明,這就是得法與不得法,都是佛法,你把它用錯,用錯就成過失,就造罪業。所以佛才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那個智就是世間的世智辯聰,是情見,感情用事,他不行,他不能解佛法。你就是把三藏經典都通了,都會背了,如果你還是在情見上,你不懂佛法,你會背也沒有用處。所以會背,你要曉得你背的目的在哪裡。主目的是幫助你得定,副目的是幫助你開慧,是這樣的。所以叫你背誦,在裡面不要求解義。

  這也跟諸位講過幾遍,懂多少就算多少,看經,乃至於你要是發心出來講經,你看古人註解也不要去深思。為什麼?你要是深思,用的是緣慮心,用的是情見。經一看,我懂多少,我就講多少,不懂的我就不講。如果那部經一打開,很多地方不懂,我這部經就不講了,我再去看別的經。哪部經一看我都懂得,這部經我就可以選,我學講這部經,這就是對的,這就是與心性相應。雖然沒有契合,向著這方向,方向沒弄錯,對準這個方向。換句話說,盡可能的少用情見、少用分別心、少用緣慮心,一看就懂得,這個才行。前面也曾經說過,講菩薩種性,菩薩種性要宿慧,一聞千悟,這才是菩薩種性。我們現在不是這個種性,怎麼辦?我也給諸位說,培養。怎麼培養?就是用這個方法培養,讀誦受持著重的是什麼?求定,由定中去開慧。佛法到中國來一千多年,差不多有一千七、八百年,對中國文化影響非常之深。我們中國古人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個理論依據也是從佛法裡來的,讀書千遍,心定了,沒有妄想,意思忽然就現前。諸位要懂得這一層,將來你自己發心出來講經研教,你要懂這個道理。

  我給諸位同修說,我在台中聽李老師講經,過去當然是有善根,沒有善根不行,我不但聽一遍能夠完全記住,我記不是記語言,也不是記文字,道理我聽懂了。理懂了之後,我也會講了,講的言語跟他不一樣,意思不錯。聽了前面,後面我就懂得,像這個十門,我要是在台中聽李老師講,他只要講一門給我聽,後頭我都會了。這就是此地所講的,過去生中有這一點善根。我看東西看得多,世出世間的東西都看得多,我記不記?從來沒有記憶過,不記。記就怎樣?要用分別心、用緣慮心,不記,只看它的理,理明白就行了。理也不要記,用不著記,到用的時候自然就現前,何必要記它?遇到經有不懂的地方,我也不研究。過去初次出來講經,這情形就遇到了,在預備的時候這段不通,看看人家的註子,好像註子也不能自圓其說,不要講別人,自己也不能心服口服。經本合起來,拜佛,拜上個幾百拜之後,忽然意思來了,拿著筆想寫,寫都來不及,統統都來了。我講《普賢行願品》拜普賢菩薩,講《普門品》就拜觀音菩薩,講《彌陀經》就拜阿彌陀佛,你才能相應。

  誠心誠意去拜,求什麼?求佛菩薩加持這段意思叫我悟出來。悟出來有沒有心?沒有心,「我要悟」,不行,這是障礙。就是心裡頭清淨,什麼都不理會,幾百拜拜下去,心真正定了,意思一下就起來,就貫通,不求自得。求就糟糕,求是障礙,因為你求這個心是緣慮心,這一點道理一定要懂。理從性中悟出來的,行就不錯,正如同此地所講的,一一行門都能夠圓融無礙,都能夠與性相應。行是依據理的,理是從性裡頭起來的,不是分別心裡面的,不是意識心裡面的。大家要向這個方向去求,這才是真正的培養我們自己的善根福德,緣慮心裡面培養的生不了善根,這裡頭就有是有非,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一個是稱性,一個是不稱性。

  諸位無論如何,二六時中讀誦受持,著重在定,著重在緣慮、妄念這個心減少,不讓它滲透進來。平時我們沒有這個功夫,一天到晚打妄想,你心裡背著經、念著佛,妄想就不生了。縱然妄想生了,少了,因為你的注意力是注意在佛號上,注意在經典上,心裡面有經文,心裡頭有佛號。目的求定,目的求一心,其次求智慧。絕不是我記得好多,我懂得好多,我比別人高明,人家都不如我,這就是謬之千里。這樣學佛決定沒有成就,學成增上慢。增上慢就是過失,就是障礙。本來你的障礙已經很重,現在又再製造障礙,你幾時才能見得了性?你幾時清淨心才能現前?小註裡面引用《楞嚴經》一段經文,也是說明這個道理。這段我不要再念了,念了耽誤時間,諸位同學們自己去看,我這段話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總而言之一句話,要想成就,非斷緣慮不可,一切時、一切境界裡頭,要保持心地的清淨光明。清淨就是定,光明就是慧,定慧相資,法喜充滿,這是大受用,這才叫真正的學問,這才叫真正的成就,其餘的統統是假的。這才叫正道,其餘的叫助道,正與助要搞清楚。助道是屬於緣,正道是因,這是正因、助緣,沒有正因有助緣,沒用處的。好比種瓜,瓜的因是瓜子,沒有瓜子,我也有土壤、也有肥料、也有人工,我天天培植它,沒有瓜子你怎麼培植,地上也長不出瓜來。定慧相資是正因,入道的正因,我們要著重在這個,這才叫有道。助緣的範圍非常廣泛,佛菩薩弘法利生是給眾生做助緣的,釋迦牟尼佛示現八相成道是給我們做助緣的,祖師大德建叢林開道場,建寺來給我們做助緣的。如果要是沒有正因,這些助緣有什麼用處?沒有用處。而這個正因是一切眾生個個具足,你要把它點醒。正因就是定慧,定慧相資是正因。這個要是掌握住,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不會錯誤的,方向正確。以這個為重點,這是真正的成就。這一點也沒有,你是盲修瞎練,什麼法門裡頭你要是沒有定、沒有慧,那是盲修瞎練,就不是佛法。佛法就是定與慧,這是一定要記住的。

  【惑見紛馳。窮之則唯一寂。靈源不狀。鑒之則以千差。】

  小註說,這是再以現前的事來證明前面所講的道理,假如動靜的本源與心性虛通要是有二的話,緣慮、計度、分別這些妄念與真如絕慮要是有差別的話,有殊,有差別。「何以故?若惑見紛馳,用觀法窮之究之」,就是你用般若智慧去觀照,你用這個方法去觀照。觀照功夫愈深,曉得「惑見當處銷融,唯是一寂真空」。這是叫我們從事上去體驗迷悟不二、事理不二,這才把前面講的道理證實了。不但心法裡頭你這一觀,觀到後面是寂靜的,是一個寂滅相,一切色法上去觀察也是如此,你要觀到本源,也是清淨寂滅相。所以佛才說,「生滅滅已,寂滅現前」,這是觀照功夫深,色心都是寂滅相。這段是講的念起元同,本來是相同的。第二段說,「靈源者,即上所言心性真如之體也。虛通者,以其絕慮故也。」換句話說,你有慮,就是有緣慮之心,就不通,就是障礙,沒有緣慮之心它就虛通。「故云不狀」,不狀是沒有兩樣。「方其動靜緣計未狀之時,如鏡臺鑑物不差,莫逃其狀,非以心性虛通真如絕慮而然乎。」上面一句是證明「念起元同」,下面這句是證明「離念廓照」。

  這不是用思惟可得,思惟得不到,為什麼?思惟你是用緣慮心,緣慮心不是觀照,緣慮心是迷,你要是愈研究、愈思慮,愈迷愈深,這裡頭透不出來。所以世智辯聰沒有辦法學,他要是在佛法裡頭,他鑽牛角尖,愈鑽愈深,愈迷愈深,到最後他不相信,把佛法否定掉。現在那些學者們學佛,大學教授們學佛,就是走這路子,完全憑情見,我以為是這樣的,我以為是對的,完了。佛在大經裡明明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我們辦佛學院,請老師來給我們說,請什麼人?請大學教授,他來了都教你鑽牛角尖。鑽到最後佛法不要了,假的,騙人的,凡是講到鬼神的地方,這是迷信,當時印度的迷信,佛法也採取一部分。他講的頭頭是道,似是而非,「講的那些天堂、極樂國、地獄,無非是嚇唬嚇唬人的,叫你不要做壞事,哪有這個道理!」全都給你否定掉了。我們要是請那些人來教我們學佛,要是跟他學佛,本來你發心在正道上,結果一個個跟他上魔道去了,全憑情見。

  《華嚴》裡面講,善知識是什麼人?有修有證的人。得到第一等的明師,有修有證;得不到有修有證的,不得已而求其次,有解有行,行解相應,要找這樣的老師才叫明師,靠得住!明師,怎麼曉得他的解行是不錯?拿經對照,經裡面哪個法門都是由定入進去的,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修定,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修清淨心,就是看他的大主意是不是在清淨心。他讀書也好、辦事也好、待人也好、接物也好,一切時中他的大主意是不是在清淨心?如果是在清淨心上,行與解就相應;如果日常生活當中,甚至於研究佛法當中,他不著重在清淨心,這就是錯誤,這就不是善知識。我們在末法時期,現在善知識不撒廣告、不在外廣播,「我是善知識,你們來親近我」,哪有這種道理?沒有這個道理的。你自己要有慧眼,你要能夠辨別哪是真、哪是妄。

  在末法時期學佛最困難的,我們覺得我們沒有福報,就是善知識沒有人介紹,沒有人給我們指點。從前古時候有人給你指點,哪個是真善知識,大善知識,你去參學,人家會給你介紹,會給你推薦。現在不行,現在沒有人給你推薦,現在所推薦的,「我是善知識,別的人都不是,你到我這裡來,他算得了什麼!」你走到哪一家都是如此。這一看,善知識呢?天下個個都是善知識,好,你去親近吧!不像從前人那麼謙虛,那樣會捧別人。我還曾經聽說一位大善知識,這是虔誠的信徒皈依他,接近他。結果另外有位法師到那裡去,也是外地來的,他也很恭敬他,請他吃頓飯。當然他這位師父也在座陪著他。外地法師走了以後,這位師父給他幾個耳光,狠狠的打了他一頓。為什麼?不應該親近他,不應該招待他。諸位想想,難!這就是我們末法時期眾生沒有福報。

  古德常說,「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出家人都是佛弟子,佛門的人,四眾弟子都應當互相讚歎,佛法就興;彼此排斥,互不相容,佛法一定滅,滅就是滅在互不相容。像這種情形,我們初學佛的人要辨別,辨別的方法唯有多讀經。虛雲老和尚他老人家入滅之前的教誡,你看老和尚的《方便開示錄》,一再的勸勉我們讀《楞嚴經》,那是有道理的,《楞嚴》要是熟了,真妄、邪正、是非你就能辨別。換句話說,你能夠學一個看家的本事,學一個認路的本事,路雖然沒找到,但是你曉得哪條路是是,哪條路是非,你能夠認得出,對於我們初學的人有很大的幫助。

  這是說明一切法門的大原則是求定、求慧,除此之外,什麼也不要求。也許同學們又懷疑,又要問了,福報不求不行,你看釋迦牟尼佛不是福慧二足尊,那我們要是不求福,我們只有慧,我們不能圓滿?看看圓瑛法師的「三求堂」,他住的房間叫三求堂,求福、求慧、求生淨土,他三求,那福不求怎麼行?給諸位說,福是又其次的,定慧要是得到,福是自然現前,不求也來。怎麼不求也來?因為你本願裡頭有福。怎麼說本願裡有福?你本願裡四弘誓願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就有福了,你有這一願就有福,沒有這一願沒福。有這一願,不要求,福報就現前。為什麼?要度眾生,度眾生沒有福不能度眾生。可見得定慧是為主,福是其次。

  如果沒有定慧,福報現前不得了,福報現前是幫助你造罪業。換句話說,福報現前的時候,就是大魔王的鐵鍊勾著你,慢慢的牽你入地獄。枷鎖鐵鍊來了,以為我的福報來了,這麼大的枷鎖枷著我,這麼大的鐵鍊來捆住我,我的福報很大,那豈不是迷惑顛倒?一定要懂得這個,就是你的福報與你的定慧要成正比例,沒有定慧,福報寧願不要,有那個東西就迷惑顛倒。福報什麼時候現前?定慧相資,生了根,有力了,境界現前如如不動,這時候福報自然現前。那是誰給你現前的?護法龍天擁護你,護法龍天真照顧你,曉得這時候給你,你不迷,這時候給你,不受害,福報就來了。你沒有定慧的時候,福報現前,你會迷在裡頭,你會受害,那個福報誰給你的?魔王給你的,不是護法神給你的。魔王把這份禮物送給你是害你,居心不良,我們要懂這個意思。

  也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時候福報現前,你曉得這是三寶加持,護法龍天送來的。如果福一到面前心動了,生歡喜心了,你馬上覺悟,這絕不是三寶加持的,絕不是護法龍天送來的,魔王送禮來了,你上當了。聰明的人拒絕,不要,福報一來馬上送掉,轉手送掉,自己不能存,不上當,這叫聰明人,這叫真正佛菩薩加持。所以你要辨別,福裡頭有是有非、有正有邪、有真有假,你要是不能辨別怎麼行!因此,我們在觀念裡面,重點第一個是求定,此地講初入門的人,第一個是修定,第二個求慧,福報不必求。圓瑛大師雖然有求,是求而無求,無求而求,我們要能體會到這個意思。他老人家一生還是在定慧上用功夫,所以才有這樣的成就。再看底下經文:

  【千差不同。法眼之名自立。一寂非異。慧眼之號斯存。理量雙消。佛眼之功圓著。】

  這就是常說的五眼圓明,為什麼有說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有這麼多區別?這些五眼的建立也就是這個道理。註解說,這是果德上大用現前。法是千差萬別,一一都能曉得即空即假,這是『法眼』,法眼知道假,知道一切法是幻有,不是真有。『慧眼』是了真空,曉得一切法是當體即空。『理量雙消』,這是『佛眼』,佛眼功德才是圓滿的。一切皆如,雙遮雙照,二邊不立,中道不存,這是佛眼。

  【是以三諦一境。法身之理恆清。三智一心。般若之明常照。境智冥合。解脫之應隨機。非縱非橫。圓伊之道元會。故知三德妙性。宛爾無乖。】

  前面道理要是明白,這個地方不講也懂。此地要是在修功上來說,功夫是相當之深才能夠入這境界,才能夠證實『三諦一境』的『法身』、『三智一心』的『般若』、『境智冥合』的『解脫』,真解脫,「境」是事,「智」是理,理事不二,這是真正的解脫。底下舉個『圓伊之道』,「伊」是梵文,這個字的寫法是三點,是這麼寫法,我們念音念伊,或者這麼寫,念伊,這是音,字就是這樣子的。本來這部書筆畫不清楚,大概印刷廠給我們描了一下,他看到這個字又看不懂,他當中把它畫了一畫,所以現在又變成「六」字,諸位改過來。我把這三個字指出來,四十六頁翻過來,小註裡面第一行最末尾一個字,那個六字是個伊字,他當中畫了一畫,你把它改過來,這是個錯誤,六就不通了;小註裡頭第五行的第一個字,那個六也是個伊,把它改過來;第八行的第二個字,把它改過來。這個文諸位自己去看。下面還有兩句,我們把它念掉,這是一段,十段裡頭第一段。

  【一心深廣難思。何出要而非路。】

  小註說,「一心深廣者,則豎窮橫亙」,就是豎窮橫遍的意思。「無心不三智也,無境不三德也,無塵不三解脫也。如是微妙不可思議,逢緣對境,無非出生死之要,舉足生心,何莫入菩提之路。」這就是講,理上既然是一樣的,可見得頭頭是道,法法都是門,問題就是你會不會。會了,觸類旁通,毫無障礙,不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是以即心為道者。可謂尋流而得源矣。】

  這個結,結得很好,修道修什麼?修心,什麼心?清淨心。清淨心在此地分得細,境上講一心三諦,智上講一心三觀,全是在一心上,所以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小註諸位自己去看。到這個地方,永嘉大師把「法爾如是」解釋出來了,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什麼叫法爾如是。而後一切所修的,全是以此為依據,所謂是門門皆是入道之門,法法皆是入道之路。今天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