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禪宗集 (第二十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20
請掀開經本第十三頁的後一面:
【定中三。應須別。】
前面說過「戒中三」,三種戒必須要具備,不能夠缺少。『定』也有三種,這三種必須要能夠區別,就是你要能夠把它分得清清楚楚,它有三類的定。開頭小註就解釋定的定義,「定以正簡尋伺昏沉為義」,尋、伺是《百法》裡面的兩個名詞,也就是念頭起伏不定,粗的念叫做尋,細念叫做伺。由這個定義上看,所謂定就是離開尋伺與昏沉,這才叫定。定有許許多多種,在它的作用上不外乎三大類:
【一、安住定。謂妙性天然。本自非動。】
小註說,「此安住定,在諸經中立名不同,華嚴稱為法界」,這就是常說的一真法界,「《法華》稱為佛慧,《楞嚴》稱為常住真心,《圓覺》稱為圓滿覺性,《涅槃》稱為三德,《起信》稱為本覺,《大智度論》稱為三諦等」。它的名字是真不少,這是略舉幾種出來說,你要細細的舉大概總有一百多種,說的是一樁事,就是講清淨心、真如本性,這叫『安住定』。底下引用荊溪大師一段話說,「三諦者」,這是天台家所講的,「天然之性德也,即當人妙心」,當人就是我們本人,我們本人的妙覺明心,「含生本性」,一切眾生的本性。「修禪定者,先能悟此,方可全性以起修,全修而在性」,這就是說明白,為什麼修禪的人先要大徹大悟。大徹大悟他悟的是什麼?就是悟的自家有一個本具不動的常住真心,天然妙性,就是悟這個。這個就是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都是說這樁事情。
悟了以後,就是以這個大定為目標來修行,無論修哪一行都稱性,為什麼?修功的目標指著見性,這就叫「稱性起修,全修在性」。我們把話再講得粗淺一點,便於用功,這都是用功的前方便,這三種修法這是預修,預備功夫。我們拿念佛法門來說,「安住定」就是一心不亂,在念佛法門裡面講就是一心不亂,諸經所說不同,《彌陀經》裡面是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如果我們念佛,把我們念佛的目的安住在理一心不亂上,無論你怎麼念,為什麼念,為求理一心,念念都在求理一心,這就叫「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沒有其他的目標,就在證一心不亂,證得一心就入法界。可見得這個理非明瞭不可。你要把目標弄錯,或者目標不明,功夫用的就不得力;如果說沒有目標,你的功夫就白費了。所以修行一定要有個方向,要有一個目標,目標在哪裡?就在安住定上,換句話說,要求得我們的本來面目。
『妙性天然,本自非動』,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一切的修為、一切的功夫統統是為了這個。禪家常說「直心是道場」,一心一意只為這個,沒有其他的,這個心就是直,心直言直。如果再要其他附帶,還要求別的,那就麻煩大了,委曲婉轉。再給諸位說,性要是見到了、證得了,無論你求什麼統統現前。為什麼?本性裡面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功德、無量的能力,十方佛國土都是清淨心中變現之物,你把能變的得到,所變的還不是隨心所欲?愛變什麼就變什麼。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他的心裡面不存任何妄念,換句話說,不打任何妄想。他要是告訴你,對面山上阿彌陀佛在那裡,真正修行人在此地心如如不動,阿彌陀佛他是他,我是我,我的清淨心沒現前,我見他有什麼用處?他又不能叫我清淨心現前,如如不動!凡夫一聽阿彌陀佛在對面,趕緊到那裡去看他,心就動了,心就沒有辦法安住。我們想想看,我們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這個慧解?是不是在一切境界上如如不動?邪魔外道、邪鬼邪神變個把戲,凡夫都迷了,著迷了,何況佛菩薩一現神通,那還得了!所以佛菩薩不以神通為佛事,而以音聲為佛事,你看看這多麼慈悲。
此方人的根性是耳根最利,所以用音聲為教體。叫我們聞法、開悟、起修、證果,按照這個順序有條不紊,才能有一個真正的成就。這種定不是修來的,是本有的,我們一切眾生個個都有,個個都具足,現在就是失掉了。是不是真的失掉?不是的。真的失掉就不能叫「本自非動」,並沒有失掉,是我們不覺,不曉得我們有天然妙定,《楞嚴》裡面講的大佛頂首楞嚴定,楞嚴大定。楞嚴大定是含生本具,個個人都有,從來也沒有失掉。沒有失掉是講沒有失掉體,現在作用我們迷了,我們作用失掉了。所謂修行修什麼?恢復大定之相用。體是不會失掉的,體要是失了,那修也沒辦法,也修不到的。下面一段這就講修定,修什麼?就是把天然妙定的作用顯現出來,再恢復。
【二、引起定。謂澄心寂怕。發瑩增明。】
小註說,「理定本妙,迷而不知」,理定就是前面的安住定,我們本有的,本來就妙,迷了還是妙。可惜的就是我們迷而不知、不覺,不曉得自己有個本定。而我們的本定與十方如來是無二無別,跟十方諸佛比較,我們並沒有比他差一毫,完全是一樣的。所以佛眼睛裡看一切眾生都是佛,為什麼?你的楞嚴定跟如來的楞嚴定沒兩樣,完全相同。在什麼地方?就在六根門頭放光動地。悟的人看得清清楚楚,迷的人不曉得,真叫做冤枉。這個定究竟是什麼?佛在《楞嚴經》裡面跟我們說得很清楚,我們現在六根的作用,眼能見、耳能聞,能見、能聞的能就是「妙性天然,本自非動」,如如不動的,從來沒動過,這是本能。可是我們在能見、能聞裡頭,又摻雜分別心、又摻雜妄想執著,這就叫迷。
諸位想想,如果離開妙性,你的分別妄想執著從哪裡生起?沒有地方生,沒有根。妄想依哪裡而起?依妙性而起。雖依妙性而起,與妙性不相干,性是性,妄想是妄想,是兩回事情。性是真的,常住不動的,《楞嚴》裡面稱「常住真心」;妄想是動的,就是一會兒生、一會兒滅,生滅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不生不滅是真的。我們能見的見性是不是不生不滅?在《楞嚴》裡面,「十番顯見」就是從十個角度裡頭去觀察,你才了解真性是常住的、是不滅的、是不動的,是不會為外境所轉的。我們睜著眼睛我們能見,閉著眼睛還是能見,經上說清楚了,睜著眼睛見明,閉著眼睛見暗,見明是見,見暗也是見,不能說眼睛閉著就沒有見。眼睛閉了,給諸位說,沒有眼識,不是沒有見性。眼識是會中斷的,眼識要具足九種緣,缺少一種緣眼識都不能生起,耳識要具八種緣,這個在唯識學裡面說得很詳細。
可是見性什麼緣都不要有,聞性什麼緣都不要有,永遠常在,就在我們一身之中,就有真、就有妄、就有妙性、就有楞嚴大定,我們要恢復是恢復這個。要恢復這個,日用平常當中要以妙性做主,要以妙性用事,再不要用識去用事。識當主人,妙當奴隸,這個就苦了,這就叫凡夫,迷惑顛倒。佛菩薩,妙性是主人,八個識是聽差的,替他辦事,他自在,真正找到主人公。我們現在顛倒,偌大的一個家業,底下傭人做主人,我們反而聽他指揮,他叫你做什麼就做什麼,這不就冤枉,賓主顛倒,這叫迷!幾時你覺了,「我原來是個主人,我為什麼要聽他的,他聽我的才對!」那就自在了,那就是佛菩薩。
我們如何恢復?這就需要『引起定』。「今反迷方」,反是反過來,從迷裡頭反過來,「還修上定」,回過頭來再修定,修上上定,這就是修高級的禪定。「澄心息妄」,澄是清淨,首先把心要清淨下來,叫它一塵不染,什麼妄念都把要它斷掉,息妄,心就清淨了。「發瑩智明」,心只要一清淨,心就放光明,光明就是智慧,般若智慧就現前。「增道損生」,道心就增長,生滅心就斷掉,生就是生滅心,生滅心是妄心、妄念。這些話都是講用功吃緊的話,非常重要。你要會了,功夫就得力,不管你修哪個法門,功夫得力;你要不會,一年搞到頭,功夫不得力,吃盡苦頭還是老樣子。這就是由於不明理,不知道修行關鍵的所在。「功由引起」,這個功是功德,功德就是禪定,要是廣義的說,戒定慧就是功德,狹義的說,唯有定是功德,所以叫「引起定」。
「《佛性論》云,道前名自性,住佛性道中,引出佛性」,道前就是沒有證道之前,稱它作自性,住佛性道中,引出佛性來,所以有引起的意思。「余謂」,余是幽溪大師講的。「準此以明三觀」,這是就天台教義來說,「則前安住,乃是三諦」,天台家所建立的三諦、三止、三觀,安住定就是真如本性,天台家說為三諦。「含生雖具,為惑所覆」,為煩惱蓋覆住了,雖然我們人人本具,不能現前。煩惱是什麼?記住,分別、執著、妄想,這個東西把我們六根妙性蓋覆住了。雖蓋覆住,妙性還是照常的用,並沒有斷,只是我們不覺而已,一天到晚都要用它。如果你不用它,那就是死人,說老實話,死人還用它。它永遠是不生不滅的,這才是真正的理體。離開分別妄想執著,本性就現前,你就覺察了,妙觀察智你就見到,所以叫見性。
「荊溪云」,這是天台的祖師,荊溪大師說,「見思阻乎空寂」,見思煩惱障礙空寂的理體。「塵沙障乎化導」,塵沙惑障礙你教化眾生。「無明翳乎法性」,翳是障礙,好像眼睛長翳,我們現在所講的白內障,障礙你的光明,障礙法性。「今修引起」,定是引起的意思。「則以空觀破一切法」,萬法皆空,心裡面一法不立,空觀的作用就是如此。如果空掉之後,怕你怎麼樣?怕你又執著空,病又生了,毛病又生了。所以再用「假觀立一切法」,一切法是假有。前面在不二法門裡給諸位說過,非空非有,空觀就是講的非有,假觀就是說的非空。而以「中觀統一切法」,中觀就能得其大用,要不能統它,那就沒有辦法起作用。起什麼作用?起無礙的作用,就是一真法界裡面,清涼大師所說的四種無礙法門,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要不到統一切法,必然有障礙。
「三惑之昏妄既除,則三德之靜明得顯」,三惑就是見思、塵沙、無明。這三種惑把它除掉之後,妙性裡面有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三德靜明之體,靜是講體,明是講用,就是妙性的體用都顯現出來了。靜與明到後面還會講到,互為體用,但是一般說是以定為體,慧為用。「澄心寂怕,則復乎靜也」,寂泊就是寂靜,心地清淨,清淨到寂靜的時候,恢復到靜,常住真心現前了。「發瑩增明,則復乎明也」,本性裡面的般若智慧恢復了。「引起之禪定修,安住之禪定得」,引起之禪定修就是第二引起定,這是講修功。修的什麼?修的把安住的禪定得到了,有修有得。得到有什麼好處?「能辦大事,莫此為功」,就進入第三個,辦事定,有定力、有智慧,世出世間什麼樣的大事都能辦,辦的一點都不錯亂,事事都合理、都合法。
【三、辦事定。】
這個就是功用,定慧的功用。
【謂定水凝清。萬像斯鑒。】
小註說,「修因趣果,所辦事圓,道後名果佛性」,道前叫自性,道後叫果佛性。「余謂辦事者,至於果地能辦」,這個辦事就是我們佛門裡面常講的佛事。記住,佛事就是覺事,佛當作智覺來講,你看「十四表」裡面第一個表就給諸位說明了,千萬不要把它忘掉。一切事裡面,你有智慧、有覺照,這就叫佛事,『辦事定』就是佛事。辦什麼事?「化度眾生」,教化眾生。這個事,諸位仔細去觀察,你看看,是不是屬於教育?佛事就是教育。所以千萬不可以迷惑,佛事是宗教,那就糟糕了。佛教是統宗教,宗教是佛教裡頭的一科、一系,佛教好比是一個完整的大學,世出世間一切法門統統包括在其中,宗教只是裡面的一門而已,一門不能概括全體,全體包括無量法門,那是一門而已。世間人無知,沒有研究,不懂,把我們也看作是宗教之一,佛教就衰了,佛教就得要滅了。你本來是一個非常好的大學,現在認為你只是一科而已,那你這個大學當然就被人家忘掉,人家就不承認你,你有再大的功能也沒辦法發揮。我們自己要認清,要把佛法本來面目要給它恢復,它是智慧的教育,它是覺悟的教育。智者則不愚,覺者則不迷,它是徹底破除愚痴、迷信的教育,要不是妙性般若智慧現前,怎麼能辦得了這樣的大事?
「禪道駭動,智辨宣揚,無記化化,化復作化之大事也」,這幾句形容佛菩薩設教,設立教育,度化眾生,狀況是如此。教育是世出世法裡面第一樁大事,諸位要認清楚,佛菩薩知道,世間聖人也知道。我們中國建國五千多年,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到今天還能夠屹立於世界,而不會被淘汰、不會被消滅,什麼道理?就是因為我們中國有正確的教育。建國首重教育,《禮記.學記》裡面給我們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國家,領導全體的老百姓,什麼是第一樁事情?教育。教育成功,一個國家興盛,全國國民享福;教育要是失敗,或者教育的目標要是偏差,災難就來了。《仁王經》裡面講的「若國欲亂(世間亂),鬼神先亂」,妖魔鬼怪都亂了,都造反、都妄動了。妖魔鬼怪為什麼他亂動?不聞正法。我們看到這幾句,想想真有道理,要是常常演說正法,鬼神都來聽,鬼神聞到正法,他就不妄動,他的三業就如法如理。鬼神不造罪業,鬼神不妄動,他還能在冥冥當中加持這一方,保護這一方。人也是如此,因為不聞正法,所以才迷惑顛倒。常聞正法,智慧開了,功夫現前,功夫就是定力,他有定有慧。這是說一切災難的根源,根源就是迷,根源就是不聞正法。諸位想想看,弘揚正法是多麼重要的一樁大事情,在當前是多麼急迫的一樁重要的事情。我們同學們要發心,不辭辛勞,不怕苦難,盡一切力量去弘揚,使人鬼都得利益。
「《楞嚴》云,明相精純,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皆是涅槃清淨妙德,此之謂也」,這也是辦事定。明相精純,明相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要是精純透露出來,諸位想想,妙性當然現出來,楞嚴大定已經成就了。它要不能成就,般若智慧不能現前,用必有體。定慧現前,一切變現,不為煩惱,為什麼?煩惱即菩提,一切煩惱都變成佛事了;也就是說明,都變成度眾生的工具,喜怒笑罵,無一不是清淨涅槃,無一不是妙淨菩提。到這種地步,這叫辦事定。我們凡夫這些境界才真正是煩惱,他不是,他用它來做工具。這個理也不要多說,前面都述說過。這是說三類的定,我們要能夠辨別。說了戒與定,底下就是慧:
【慧中三。應須別。】
『慧』就是由定生的慧,慧有三種,也必須要能夠辨別。「慧以靈鑒不昧為義」,靈是靈明,鑒就是照了的意思,一切萬象他不迷惑,清清楚楚,這是智慧。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也沒有妄情在其中,沒有妄念在其中。慧的三種:
【一、人空慧。】
真正的智慧。
【謂了陰非我。即陰中無我。如龜毛兔角。】
智慧現前,曉得四大五蘊不是我,我執破除了,所以叫人空,就是人我空。他有這種智慧,在四大五蘊裡面去觀察,沒有一樁是有主宰的,『我』的意思就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這裡面沒有主宰、沒有自在。真正沒有,這個沒有底下有個比喻,『如龜毛兔角』,是真的沒有,徹底的虛妄。如果這個智慧開了,俗話常講「某人有了自知之明」,這才是自知之明。不到這個程度,對自己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不知道自己的真相。這個智慧知道自己的真相,知道以後,不執著了。知道以後要不要身?要身。為什麼要身?前面講辦事定,要這個身來辦事,替大家服務。換句話說,你這一悟道,智慧一開,給你說生死就了了,沒有生死了,連我都沒有了,哪有生死?有我才有生死,沒有我哪裡有生死?有我才有苦惱、才有煩惱,沒有我哪來的苦惱?哪來的煩惱?所以生死煩惱統統斷掉了。還留這個身體?留這個身體就辦事,給一切眾生做得度的因緣,給一切眾生做得度的工具。多住幾天,你有福,多替你辦一點事情,多替你服務幾天;眾生要沒福,身就不要了,哪個世界眾生有福,就到哪個世界去現身,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這才叫自在,捨身受身都自在。
【二、法空慧。謂了陰等諸法。緣假非實。如鏡像水月。】
這個智慧比前面高一級。如果以三性來說,前面是破了遍計性,曉得相無自性性,開這個智慧。『法空慧』是從依他起性裡面曉得生無自性性,智慧開了,知道五陰等等諸法是因緣所生法,沒有一樁有實體。因緣所生法沒有實體,如『鏡像水月』,鏡裡面的相,水裡面的月。鏡裡面確實有個幻相,假相;水裡頭有月,也有個月的相,不同龜毛兔角,龜毛兔角是真無。小註說,「前龜毛兔角之無,乃無體之無,今鏡像水月之無,乃無實之無」。可見得,人我空與法我空都是講空,但是它空的意義不一樣,也就是說,人我空是無體之空,法我空是無實之空,這是要辨別的。
【三、空空慧。謂了境智俱空。是空亦空。】
這在三性裡面說,就是圓成實性裡面所建立的勝義無自性性,才把清淨心真正的顯露,裡面真正做到一塵不染。「前之人法二境,了達一切皆空,境雖空,而不無能空之智」,有個能空之智在,還是個毛病,還沒有空得盡,你不過只把所空的境界空掉,能空的智沒空掉。『空空慧』就是把能空的智也把它空掉,所以叫『俱空』,能所俱空,這叫空空慧,這才叫圓滿的智慧、究竟的智慧。
這是說的戒定慧,這是修行的大根大本。這個地方用很簡單的文字把它的要領給我們說出來,文字少,便於受持。所以我要你們背,道理就是在此地。你把它背熟了,將來無論你用什麼功夫,修哪個行門,或者研究哪一部分的經義,對你都有很大的幫助。為什麼?你有根基,這就叫根基。將來你在教理上會觸類旁通,在行門上你功夫得法,你如理如法,成就快,不走冤枉路。你想想看這多麼重要,不背行嗎?不行!永嘉大師的東西好處就是在此地,他這個文章不像別人,別人寫的東西可讀可不讀,他寫的東西非讀不可。你不讀,你就自己找麻煩,你就自己找冤枉路;你要讀他的,你走近路,成就快,好就好在此地。除了戒定慧之外,還有一樁事情:
【見中三。應須識。】
這不是叫你去辨別,你要認識它。為什麼?它是個麻煩事情,這個是病。『見』是什麼?知見,病太大了,《楞嚴》裡面說的「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無明從哪來的?無明從這裡來的,哪一個人不以為自己「我有見解,我看的不錯」?這是無明的根本,這是毛病。大毛病也有三類,我們要認識它。認識它怎麼樣?不要犯,自己有這個病,要把它除掉。用什麼方法除?用戒定慧來除。小註有解釋「見」的定義,「見者,增計長非自是為義」,計是計度分別。什麼叫做計度分別?計是心裡計畫,就是心裡面在想;度是度量,起種種分別。計度分別增長是非、增長邪見,自是為義。
這個毛病不但凡夫有,二乘也有,菩薩也有,愈往上面去愈輕,愈是凡夫愈重,自以為是。大聖人他沒有知見,他絕不自以為是。你看我們世間聖人孔老夫子,諸位讀讀《論語》,孔子每到一個地方處處請教別人,不自以為是,「我是聖人,我什麼都懂得了,我還得樣樣都問你?」處處問,學問!再看看已經大徹大悟證入法界的菩薩,不是普通菩薩,明心見性的菩薩,就像前面講的,楞嚴大定得到了,本性裡面般若智慧現前,他怎麼樣?他也是樣樣都問。你要不相信,看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已經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才出去參訪,每到一個地方,見一個人,他都要去請教,絕不自以為是。可見得見解是大病,「我想是這樣,我以為是這樣」,糟了!你前面,給諸位說,戒定慧三條,頂多戒有一點樣子,有一點彷彿,定慧是決定沒有,為什麼?就被你的見解障礙住了。我們看這三種見:
【一、空見。謂見空而見非空。】
「見空者,謂能了達人法皆空也。所見者雖空,而能見者不空,故成空見也」,病生了。這是小乘聖者、權教菩薩往往都犯這個病,人法空的,能見不空;換句話說,在前面這三種慧裡頭沒有空空慧,所以他見不空。
【二、不空見。謂見不空。】
這就是見到俗諦,知道這一切都是假相,假相就不空。
【而見非不空。】
這就是相有見空,前面是相無見有,此地是相有見無,都是偏到一邊。
【三、性空見。謂見自性。而見非性。】
「性空見者,謂能了見自性也,所見雖性,而能見者非性,故成見非性也」,依然是個毛病。這個毛病之產生,在天台家裡面講就是依三諦而起的,第一種是於真諦而起的見,這個見叫邪見,見病。第二種是於俗諦,就是於假法上起的見,第三種是於中道而起的見。「《中論》云,若法為待成,是法還成待」,待就是相對,就是相對待,如果你要說一切法是從相對裡面成立的,這個法必然還是一個相對法。相對就是有能有所。「以其未能忘能所,絕對待故,雖見三諦,而反執成見」,見到三諦起副作用,成三種見病。所以說這是一定要認識的,要曉得這是病。如果我們自己有,要覺悟,要把它捨棄掉,不可以存這種見解。
這四段說完了,再來給我們講解什麼叫偏、什麼叫圓,到這裡才講偏圓。換句話說,前面這四種,戒定慧見是共同科目,共同必修科,此地講的偏圓是共同選修科,前面是共同必修科。偏圓為什麼講是共同選修?修禪非懂得不可,修淨,懂得,好,幫助你證得理一心、事一心;不懂得,我們也可以念到功夫成片,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去得了。這樣說起來,還是要懂得好,俗話常說「取法乎上,僅得乎中」,我們用最上上法來修行,修不成功,還能得個中;理一心不亂修不到,我還能得事一心,這就不錯了。所以一定要有大志,眼光要看得遠,不要自卑,不要自劣。不要以為「我業障深重,我這個頭腦不行,這樣圓頓的道理我沒有辦法接受,算了!還是念阿彌陀佛帶業往生,下品下生就好了」,這個未免自卑感太重一點。我們要奮起,要往上進取,要奮發。我們看偏與圓:
【偏中三。應須簡。】
『簡』就是揀別。底下的小註我們把它念一念,什麼叫做『偏』,為什麼要揀別,這一段就說出了。「此中所簡三德,乃修禪極喫緊工夫」,話說得重要。「悟此,則所修一切皆圓」,圓修圓證,前面講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叫圓修。「迷此,則所修一切皆偏」,不圓、不稱性了。偏圓就非常的重要,偏圓都是講三德,有全有缺,全就是圓,有欠缺就不圓。「若依大部止觀所簡」,大部就是天台《摩訶止觀》。永嘉大師是學天台的,由天台宗再入禪的,他的底子是天台;幽溪大師給他作註,幽溪大師也是天台子孫。所以他這裡面所用的教法與教義全是天台宗的,註解裡面也依天台宗來註。《摩訶止觀》裡面所簡,「先約小乘,後約大乘,以簡三德,縱橫所該甚廣,所論甚博」,《大止觀》裡面說得詳細、說得多。「舊註於此,亦約小乘大乘以簡偏,然皆不當修門,罔知大旨」,這部書經過幽溪大師重新整理、重新修訂,所以舊註古註裡頭有一些不當的地方,他都把它指出來。可是舊註也就仿照天台止觀的方法,就小乘、大乘來揀擇。這個怎麼樣?嫌囉嗦。何以嫌囉嗦?永嘉大師這篇文章就是針對大乘上上根性人來說的,何必還要拿小乘教義來註?用不著。所以說與修門有所不當,舊註的人不曉得大旨。
大旨在什麼地方?「大旨者,正在能觀所觀能所契合,遠塵離垢以明三德也」,這是這一章「簡示偏圓」裡面的大主意。「蓋所觀三諦名為法身,能觀三觀名為般若,能所契合名為解脫,即縱橫不縱橫,皆約此以明也」,這幾句話交代得非常的清楚。在此地我們沒有讀這段經文之前,先把這段經文的要義說出來。法身也就是後面所說的中諦、中觀,大家要把它記下來,這就是這篇把它簡單化了,你一看一目就了然。法身、般若、解脫是三德,配三諦,法身配中諦,配三觀是中觀,配三種涅槃是性淨涅槃;般若德在三諦裡面是真諦,三觀裡面是空觀,三種涅槃裡面叫圓淨涅槃,圓淨;解脫在三諦裡面是俗諦,三觀裡面是假觀,三種涅槃裡面叫方便淨涅槃。你把這幾句話記住,下面就不會錯了方向,脈絡就很清楚了。
【一、有法身。無般若解脫。】
這就偏,不圓,三個你只有一個。我們看小註,小註是第一段註得詳細,後來都簡單,為什麼?它就是這三種關係,扯來扯去的,就是具不具的問題。「欲明三德有無者,須約縱橫二說以明之也,初約境論三者」,從境上看,「所觀中諦屬法身德,真諦屬般若德,俗諦屬解脫德」。「約觀論三者」,這又是一段,可以把它畫一畫,這個地方又是一段。前面是約境論,這個地方再約觀論,「中觀屬法身德,空觀屬般若德,假觀屬解脫德」,到這裡這是一段。第三段,「約能所契合論三者,性淨涅槃屬法身德,圓淨涅槃屬般若德,方便淨涅槃屬解脫德」,到這裡又是一段。
「今言有法身無般若解脫」,這是經文裡面說的,可見得這三者只有一,還有兩個沒有。「約豎論者,知有本具三諦法身,不能全性以起三種般若之修,何有能所契合三種解脫無累之證,故有法身無般若解脫也」,這是從豎來說。換句話說,單獨有『法身』,沒用,不能圓修、不能圓證。「約橫論者,於境知有但中之諦」,約橫論是就觀上講的,約豎論是從境上說的,橫豎是這麼個意思。在三觀裡面講,於境知有但中之諦,但中是只有一種中諦。「不即二邊」,他沒有真諦、沒有俗諦,三諦裡頭他只有一諦,沒有二邊。「於觀但修中觀」,前面講三諦,於境裡面講但中之諦是中諦,在觀裡面但修中觀。「不能即空即假故,有中道法身而無般若解脫,又烏能三諦三觀,境智契合,以得果上三解脫圓證哉」。由這個地方,無論從三德上看、三諦上看、三觀上看,要是不能圓修就不能圓證,有一個缺兩個,不行,偏!應當要揀別清楚。後面一段說,「私謂此中橫豎,橫約即一之三,豎約次第之三,又橫約三法,豎約境觀能所」。這個私謂就是幽溪大師他的看法,這個看法也有他的道理,跟前面所說並無牴觸。他這麼一說,比前面的簡單,也相當的明顯。我一開頭叫諸位自己寫下來,把它列個表解,法身、般若、解脫,配三諦、三觀、三種涅槃。統統具足叫圓,少一個都叫偏。偏,修就不能全性,不能稱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為什麼?你有欠缺;全了就行,圓修圓證。底下這就容易了,前面一段比較繁一點,下面就好講:
【二、有般若。無解脫法身。三、有解脫。無法身般若。有一無二故不圓。不圓故非性。】
小註自己去看,不要多講。這個地方總結一句話,可見得性德是圓滿的,沒有見到圓滿就沒有見性,他叫我們揀別,用意就是在此地。沒有見性要自以為見性,那就壞了,為什麼?把你見性的機緣也障礙住,你自己以為見性了,殊不知你並沒有見性。這個在修行開端一定要把它認清楚,就是怕自己起增上慢。譬如這三種,自以為證得法身的人少,不多;自以為般若智慧開了,有,『有般若,無解脫法身』,跟前面一樣,你還是沒有見性。可見得我們智慧並沒有開,開的是什麼?狂慧而已,不是真正開了。真正開了一定有三種;換句話說,一定是具足三德、三諦、三觀、三種涅槃,這才叫智慧真正開了。在菩薩地位上才是圓教初住菩薩,在《金剛經》裡面說就是破四相的菩薩。《金剛經》前半部所謂「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非菩薩就是不是圓教初住的菩薩。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白的。『有一無二故不圓』,不圓所以不是性,不能夠起三德妙性,三德妙性裡面法身、般若、解脫,你一個也沒有。
【又偏中三。應須簡。】
前面是有一個缺兩個,不圓,假如有兩個缺一個行不行?還是不行。下面的文就是有兩個缺一個,還是不稱性。
【一、有法身般若。無解脫。】
這是第一類。第二類:
【二、有般若解脫。無法身。】
第三類:
【三、有解脫法身。無般若。】
總結一句:
【有二無一故不圓。不圓故非性。】
前面這三段小註自己去看。末後這個地方幽溪大師在這裡設了一個問答,給我們解釋這個問題。「問曰:《圓覺》二十五輪,單複具足,皆屬圓修,今以複修判歸於偏,何耶」,問得很有道理。《圓覺經》諸位要是念過的話,《圓覺》也是講禪,佛說二十五輪,單修一個也是圓修,或多幾個也是圓修,為什麼此地單不是圓,一定要具足才圓?單一也不圓,單二也不圓,跟《圓覺經》裡面所講的不一樣,這是什麼緣故?下面就給我們解釋,「《圓覺》為攝機,故皆屬圓」,它是為了攝受眾生,跟此地的宗旨就不一樣。永嘉大師在此中為顯圓,他是要把圓滿的妙性顯示出來,所以缺一個都不行,缺一個圓滿的妙性顯不出來。一個是為顯性,一個是為接引眾生的,可見得是不一樣。接引眾生的是方便法,接引進來之後要叫他入道,那要給他講真實法,不能用方便法了。方便法可以接引,方便法是初步的修學;這個地方講圓修圓證,那就得用真實法,方便法不行。
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一開口就要求如來給他「妙奢摩他、三摩、禪那」,那是什麼?如來的大定。那釋迦牟尼佛就不能再用方便法,用方便法得不到,這才教給他要用真實法,才能夠證得。這是跟《圓覺》所說不同的地方。《楞嚴》裡面有二十五圓通,都是修楞嚴大定,他為什麼不舉《楞嚴》二十五圓通來說?二十五圓通不一樣,哪一門都具足圓滿的,門門都圓滿。既然門門都是圓具的,諸位也許要問,何必文殊菩薩給我們揀選耳根圓通,而不揀選別的?這個就要契機,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耳根怎麼個修法?修行的方法就在「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這一章在第六卷,第六卷經是《楞嚴經》的精華之所在。你要曉得觀世音菩薩怎麼修成的,你就看那一章,那一章是觀世音菩薩自己說出他自己修行用功的方法。跟《普門品》不一樣,《普門品》裡面是讚歎觀世音菩薩度眾生的功德,沒有修法,修法在《楞嚴經》裡頭。也可以說,《普門品》著重講化他的功德,《楞嚴經》裡「圓通章」是觀世音菩薩自修的功德。自行、化他,大家要把這兩樣東西合起來看,你才能當得了觀世音菩薩,不合起來看不行,你只有一邊。要是只有一邊,給諸位說,得要《楞嚴》這邊,為什麼?《楞嚴》那邊行,自受用,自己能修成。自己修成之後,才能夠像《普門品》那樣子普度一切眾生,自己要沒有修成功,拿什麼東西去度人?先自行,後化他。
「此中為顯圓,故判屬偏。又圓覺悟圓,則脩複脩單皆屬於圓,此中慮未悟者執之為圓,故判屬偏」。《圓覺經》裡面已經是圓頓根性,不要緊,圓人說教,無教不圓,一切法到他都是圓的,單也圓,複也圓。我們現在還沒有圓,沒有圓不行,沒有圓的時候,一定要把偏圓的路子要把它辨別清楚,否則的話,一定是要繞圈圈,要走許多的冤枉路。多走冤枉路要是走成功、走到了,那還好;就怕兜圈子,迷了,迷失方向,找不到目標,那就大錯特錯了。我們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