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  (第二十四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08-001-0024

  請掀開經本第一頁第一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

  上次我們介紹到『與大比丘眾』,「與」是共的意思,就是阿難尊者敘述當時靈山一會,釋迦牟尼佛與這些大眾共同聚集在法會的場所。「大比丘」,是說的修學大乘佛法的比丘,揀別不是小乘比丘。大的意思,我們在大乘經裡面也講得很多,所以在此地我們有許多處所都能夠省略掉的。《楞嚴》裡面講它有多的意思、有勝的意思,所以有大、多、勝有這些意思。「為天王等大人所敬,故言大。超出九十六種外道」,所以他的功德殊勝。遍知內外典籍,這就是多才多藝。也有地方講道大,用也大、智慧也大,或者是說道殊勝、用殊勝、智慧殊勝。大、多、勝的意思非常之繁多,在此地我們不必多說。比丘含著有三個意思,就是「破惡、怖魔、乞士」,這也是我們常講。「眾」,梵語稱之為僧,我們講比丘僧,僧就是眾的意思。僧伽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和合眾,我們通常經上給我們講六和合,或者再加上理和合就是七種和合,這也是普通的常識,不必多說。人數是有一萬二千人,可見這個法會之莊嚴殊勝。這些大眾們都是屬於「影響大化」。本跡那就不是我們淺學所知,他的本地之中有的是古佛再來,有些是大菩薩示現而來,這是有些經裡面佛給我們說過。

  下面這個幾句是說明他們的地位,以及讚歎這些人的德行。『皆是阿羅漢』,這就是地位。這個地方的「阿羅漢」,我們在《楞嚴》裡面讀到,《楞嚴》裡面講大阿羅漢,阿羅漢在一般來說就是道學修圓滿,有這樣一個稱呼,所以它翻作無學。要拿我們世間話來講,就是畢業,你在學校讀書,你的學分統統學完了,學完了就叫無學。所以它是畢業的一個稱呼。小乘法修完也叫阿羅漢,小乘畢業了,大乘法裡面學完也叫阿羅漢,所以名稱是一樣的,程度大大的不相同。譬如說一個小學畢業,一個大學畢業,都是畢業生,可是程度懸殊很大。在這個地方的阿羅漢當然是屬於大阿羅漢。但是經裡面只說是「皆是阿羅漢」,但是前面他有個大比丘,要注意到這個字。阿羅漢也翻作「殺賊、不生、應供」三個意思,這是一般佛學常識裡面都會講到的。這個裡面需要說明的就這個殺賊,有許多人看到阿羅漢的解釋裡頭有殺賊,我都遇到過,人家就問,你們佛教的戒律裡頭不殺生,阿羅漢怎麼可以殺賊?所以他不曉得這個賊是指的煩惱,並不是世間那些做小偷的,或者做強盜的,不是指那些。這講煩惱之賊,在小乘裡面講就是見思煩惱九十八品,就是指的這個,八十八品見惑,加上思惑的十條。在小乘講將見思煩惱賊斷了之後,這是證得小乘偏真涅槃。底下兩種意思在此地也不必說,不生、應供,這因為是普通常識。在前面講的大比丘是在因地上說的,而阿羅漢是在果地上講的。換句話說,我們要想證得阿羅漢之果,必須要修比丘之因,這修因才能至果。

  『諸漏已盡,無復煩惱』,「漏」是煩惱的別名,分配在三界裡面,欲界的煩惱我們稱為欲漏。漏就是破漏的意思,將本性裡面的功德法財漏失了,所以它這個比喻。好像我們的茶杯,茶杯是完好的,這裡面可以盛茶;如果找個茶杯破了,它這裡面的茶水就漏出來,就不能用。所以它是代表煩惱。煩惱就好比我們的法身裡面有了漏洞,法身的功德法財都漏失了,所以取這個比喻。這個字在佛法裡面用得非常廣泛,一切經論當中常常可以看到,諸位要曉得它的含義。欲漏就是欲界的煩惱,有漏就是指色界的煩惱,無明漏是指無色界的煩惱;換句話就是三界九有,用一個諸漏就全部都包括了。經上講「諸漏已盡」,他這個三界煩惱都已經斷盡,所以說「無復煩惱」,煩惱已經斷盡了。

  『逮得己利』,這句是讚歎應供之德,「逮」就是及的意思,及得己利。「己利」是說的煩惱斷盡了之後,證無為之理,成就阿羅漢的地位。換句話就是自己的修學功德圓滿,我們這在講小乘功德圓滿。如果要是大乘,那必須要把無明煩惱斷盡,功德才能圓滿。無明煩惱,諸位要記住,圓教初住才破無明,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到什麼時候才是大乘阿羅漢的地位?無明煩惱要是斷盡了,這是十地菩薩,就是法雲地的菩薩。所以十地菩薩,是第十地,稱之為大乘的阿羅漢,諸漏已盡。他再往上進一級就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還有最後一分生相無明沒斷,斷了這一品就入妙覺位,就是如來位,圓滿菩提。這是大乘的自利,己利就是自利,自己功德圓滿。

  『盡諸有結』,這句是歎不生,不生不滅。小乘人的不生是三界六道裡面的不生,就是分段生死他盡了。大乘羅漢的不生,不但是分段生死他盡了,連變易生死也盡,這是我們講到大乘的不生。『心得自在』,這句是總結歎德,煩惱斷盡,我們就大乘法來講,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斷盡,這個時候心自在了。在一般大乘經裡面講,定具足,心才得自在;慧具足,我們就叫慧自在。這裡面有揀別,慧自在的人未必心自在,可是心自在的人必定是慧自在。所以這個地方講「心得自在」,這就是定慧具足了,所以才能夠稱為心自在。如果從世尊一代時教當中,特別是由這些大弟子當中來看,大家曉得,阿難尊者可以說那是慧自在,確實在我們看起來聰明智慧超過一切人,但是未必心自在,這是很明顯能看得出來,慧自在不一定心自在。我們看目犍連、看舍利弗尊者,這些人是定自在、慧也自在,這能看出心自在。由此可知,佛法是講心自在的,以心自在為主,並不以慧自在為主,這點諸位要特別記住。萬萬不可以偏重在慧學上,要定慧雙修,所謂是定慧要等運,不能夠有所偏重,這樣才好,才能夠幫助我們真正的開悟。

  下面這是列舉上首的德號,一共有二十一位:

  【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迦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阿[少/兔]樓馱。劫賓那。憍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薄拘羅。摩訶拘絺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睺羅。】

  這二十一位上首我們也不必一位一位介紹,為什麼?在我們講堂來說,這些人跟我們都非常熟悉,我們在每部經上都讀到他,可以說交情都很厚了,用不著一位一位特別的介紹。諸位要想知道他們的事蹟,可以讀傳記,可以看這一切經的註疏,就是註解上都有詳細的介紹,我們此地都把它略過。

  【如是眾所知識。】

  『如是』,這是總指,『眾所知識』,「眾」是大眾,這些上首大德們,他們在世尊會下是德高望重,那個時候在五印度,幾乎沒有人不曉得他們的名號。更有許多的人都認識他們,所以是大眾所知,就是所聞名的;所識,所認識的,這些大長者們。底下這句就說明:

  【大阿羅漢等。】

  前面是羅漢,在此地接出來『大阿羅漢』,可見得他不是小乘的阿羅漢,而是大乘的阿羅漢。這句就是總結前面一萬二千人,個個都是這樣的身分。

  【復有學無學二千人。】

  這個地方這一句,這是指的一些有學眾。前面一萬二千人是無學眾的「大阿羅漢」,這個地方有『二千人』是有學眾。『有學』在小乘裡面講就是四果向以前的,我們講四果四向,四果向以前都叫做「有學」,還沒有畢業,還在學地。在大乘法門裡面,九地菩薩以前的算有學,沒有畢業;到第十地才畢業,才稱為大阿羅漢。所以他們還是居在學地上。這個地方所舉的「二千人」,這些人也都是有來歷的,到後來我們會讀到,世尊在大通如來那個時候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因緣。所以他們也在法華一會上,有這種殊勝的因緣參加這樣的盛會,這種因緣不是偶然的。這是講的比丘眾。再看底下是比丘尼眾:

  【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眷屬六千人俱。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亦與眷屬俱。】

  比丘尼眾裡面只舉出兩個人,就是兩位上首,以及她們的眷屬,此地所講的眷屬全都是法眷屬;換句話就是統統都是比丘尼眾,由她們兩個上首率領著。『摩訶波闍波提』,翻成中國意思就是大愛道,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姨母,以後出家,就是大愛道比丘尼。「摩訶」翻作大,「波闍波提」翻作愛道。我們曉得,世尊示現初生下來的時候,他的親生母親就生忉利天了,所以他是由他的姨母扶養長大的,就是大愛道比丘尼。『羅睺羅母,耶輸陀羅』,就是釋迦牟尼佛沒有出家時候的夫人,他的妃子。以後佛出家之後,她也出家了,就是『耶輸陀羅比丘尼』,羅睺羅的母親。這個裡面的這些事蹟我們也不必說,因為這兩位夫人我們也都非常的熟悉。下面再看菩薩眾:

  【菩薩摩訶薩八萬人。】

  這一句是「舉類標數」,類是『菩薩摩訶薩』這一類的,「摩訶」翻作大,就是菩薩是大菩薩。這樣的名詞在佛教經典裡面很普通,我們常常看到,為什麼要這麼稱?因為這樣稱才具足。一般講菩薩是三賢位的菩薩,我們普通講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次的菩薩統是稱菩薩。摩訶薩是稱十一地的菩薩,從初地到等覺,等覺也叫十一地,剛才我們講十地菩薩是大乘阿羅漢,十地上面等覺還是菩薩,我們叫十一地,十一地稱之為摩訶薩。稱「菩薩摩訶薩」就把大乘的位次全部都包含了。人數有『八萬人』。在這一會當中,諸位要特別注意到的,前面所說的無學與有學,比丘、比丘尼,都是小乘,稱為大阿羅漢、大比丘是由小乘裡面迴小向大,人數已經不少了。此地所說的「八萬人」純粹的是大乘,是大乘菩薩。再看看大乘人的德性,比小乘又要高得多了。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這就非常之稀有而難得的,『皆』是統指這八萬菩薩摩訶薩,都能夠『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都能夠『不退轉』。常言說得好,「不退菩薩為伴侶」。不退菩薩,通常我們一般講八地菩薩,這才不退轉。前面我們在聲聞眾裡面說過,他的跡相是聲聞,他的本地有諸佛再來、有大菩薩示現,不是我們凡夫所能夠知道的。這些菩薩眾們他的本跡也是不可測度。

  【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轉不退轉法輪。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歎。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

  到這裡是一段。第一句是說他們的地位,地位都是無上正等正覺,而且是不退菩薩。『皆得陀羅尼』以下都是歎德,讚歎他的德行。在這個地方我們得略略的提一提「不退轉」,我們在《彌陀經》裡面,尤其是《彌陀經》註疏裡面,像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對於經裡面所講「阿鞞跋致」,這是印度的梵文,翻成中文就是不退轉的意思。不退有三,通常我們稱之為三不退,所謂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在這個地方也具有這三個意思。這些人見思煩惱斷盡了,我們從菩薩來說,我們以圓教來說,本經是圓頓大法,圓教在第七信位見思煩惱就斷盡了,所以在斷證上,七信位的菩薩就等於小乘阿羅漢,從斷證的功夫上大家是一樣的。雖然斷德是一樣,但是小乘阿羅漢還是遠遠的不如七信菩薩。為什麼?七信菩薩心大、量大、解大、行大,都超過了小乘阿羅漢,不是小乘阿羅漢所能夠比擬的,這是大乘之可貴處。我們講到三賢菩薩,講到初住,當然他見思斷盡了,這個時候就叫位不退。所以到初住才算有了地位,有住處了;十信位沒住處、沒有地位,好像到處是流浪的,沒有住處。

  這樁事情在《華嚴經》裡面看得特別清楚,你看《華嚴經》十信位的菩薩沒有地位,到初住才有地位,才真正是上了軌道。這是叫位不退,永遠不會退到凡夫的位子上去,也不會退到小乘的地位上去,位不退。功夫更進一級,破塵沙惑,塵沙惑斷掉之後,這個才叫做行不退,永遠不會退失菩薩行。到了無明也斷了一分,這個時候才叫做念不退,就是永遠不會失去正念。正念我們在講堂講得很多,正念無念,有念則不正,佛門裡面常說,「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這是正念。所以正念現前是要破無明,這樣才證三不退。在此地講真正證三不退的菩薩是圓教初住以上,這是見思、塵沙斷了,無明破了一分。到西方淨土裡面來說,給諸位說,這是理一心不亂的人。西方淨土實報莊嚴土的諸上善人才是真正證得三不退。

  但是極樂世界有一個特別的怪事,什麼怪事?凡聖同居土的人也三不退,這就想不通了。因為凡聖同居土帶業往生,無明沒破,塵沙煩惱沒斷,見思煩惱也沒有斷,他憑什麼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這是真正不可思議。但是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裡面三不退是事實。這個經上也給我們說得很清楚,在他方世界,這就是講極樂世界之外的他方世界,惡緣太多了,所以才有退轉。西方極樂世界雖然見思、塵沙、無明沒有斷,但是沒有惡緣;換句話說,沒有使你退墮的因緣。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也是三不退,這個世界實在是太美好了!除了西方極樂世界,諸位可以去查遍《大藏經》,你看看他方佛國土都沒有這麼說法的。他方佛國土一定是跟你這麼講的,斷見思位不退,破塵沙行不退,斷無明念不退,他給你這麼說法。唯獨特別的就是西方淨土,這點我們同修特別要記住。我也是在此地時時勉勵我們的同修們,要真正的發大心,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往哪裡去度?一定要往西方極樂世界去度。《華嚴經》裡面諸位能看得到,非常清楚,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本經,給諸位說,也非常的明確,你看看經文底下列的名字,「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這明白了!觀音、勢至是阿彌陀佛的左右手,你看看《法華經》上,這一開端兩位菩薩就擺在那兒了,《法華經》是不是淨土經?不很明顯的擺在此地了嗎?西方淨土確實是千經萬論處處指歸。《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也是這兩位菩薩代表的特別法門,《楞嚴》是淨土經;《法華經》菩薩眾一擺開、一開頭,也是這兩位菩薩,《法華經》當然也是淨土經。世尊當年一代時教四十九年說法,最初是講《華嚴》,最後是講《法華》,一個開始、一個結束,你看看這個意思。所以我們不相信淨土法門,我們要不認真修學淨土法門,那就是太辜負本師釋迦牟尼佛。證個三不退,諸位想想,談何容易?唯有取西方淨土才輕而易舉的得到三不退。不退轉意思很豐富,我們只講這一句。

  「皆得陀羅尼」,陀羅尼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總持,所謂在一個字裡面能夠通達無量法門,又於一法門中能夠遍攝無量義理,這就叫陀羅尼。古人有個比喻說,看一朵花開就曉得春天到了,一切花都開放;看到一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一葉知秋,曉得秋天到了,天下所有樹葉都凋零。這就是總持的味道,所謂總一切法,持一切意,這是陀羅尼。

  底下一句說,『樂說辯才』,「樂」是愛好、樂好。「辯才」,經裡面常講的四種辯才,也叫做四無礙辯才。四無礙第一個叫法無礙,於世出世間法他說得一點也不錯,這是法無礙。第二個是義無礙,於有為法、無為法、權教、實教等等的義理都能夠通達而沒有障礙,我們就稱之為義無礙。第三種叫詞無礙,詞是言語、文字,流暢通達,所謂是出口成章,口若懸河。第四叫樂說,就是喜歡說,有人來請教,決定不會說,今天疲倦不高興為人演說,沒有。正是所謂小叩則小鳴,大叩則大鳴,雖然是樂說,不叩的他就不鳴,也不是說人家不問,到處給人演說,也不是如此,必須要有人請教。在沒有人請教,在某種因緣之下可以說,那就是觀機,這個機因緣成熟,雖然他問不出來,這時候幾句話就能把他點醒,在這時候也應該要說。這才叫做樂說無礙。佛法裡面說,這是從綱領上來講,也就是從總持上來說,所謂「四悉應機,誨人不倦」。而以四辯,就是四無礙辯才來弘揚、來宣演,令一切有緣眾生之類都能夠得聞,都能夠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這是「樂說辯才」之成就。

  下面一句,『轉不退轉法輪』,這是讚歎菩薩身業的。它這一句句都含的有意思,得陀羅尼是意業,樂說辯才是口業,「轉不退轉法輪」就是身業,身口意三業。「輪」有「運載、摧碾」兩個意思,比喻大乘佛法能夠轉入他人的心中,摧破無明,有這樣殊勝的功德,所以比喻作法輪。說到這個地方,這又是本經所講的,諸位特別要記住,開示悟入四個字。我們在《六祖壇經》,六祖給我們講解《法華經》的大意,也說得非常清楚,轉大法輪是開示,能不能破我們自己無明煩惱,那就是說佛祖、善友的開示,我們能不能言下大悟?能不能一悟即入?如果說不能悟入,縱然有開示,就是佛祖在那裡天天轉大法輪,我們的煩惱沒有被他碾到,漏掉了,沒有被碾到。所以自己要善於悟入,這才會有效的。這是說「轉不退轉法輪」。悟入之後,這就是與諸佛一樣,所謂是「同圓種智」,當然是不退轉,像剛才所說的煩惱斷了,才可以證三不退,所以稱之為不退轉法輪。菩薩自己成就了之後必定化他,所以他跟小乘人不一樣,小乘人自己成就了他不度眾生,他所幹的,《楞嚴經》上所說的,「內守幽閑」,他自己把自己封閉起來,「不說法以自守」,這是小乘人幹的事情,大乘不如此。

  再看底下經文,『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植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讚歎』。這個三句是就「因緣來歎福慧深廣之德」。「供養佛,外為一切勝友攝受擁護,即緣具足」。說到這個地方,這又得免不了要解釋幾句,怎樣供養佛?這點要搞不清楚,佛在哪裡?什麼是佛?如何供養?要是搞不清楚,讀經是望文生義,盲修瞎練,這就迷失方向。佛是什麼?大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是我們自己一念靈知。如何供養他?處境不迷就是供養自性佛。十方三世諸佛人家福慧具足,要我們供養?泥塑木雕之佛同樣也無需我們供養。所以要供養的是什麼?就是在在處處提起正念,不要被境界迷失了自性,這就是供養佛!這樣才能為十方三世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之所攝受、擁護。所以我們要認識佛在哪裡,要懂得如何供養。一念迷,這就失掉了供養,一念覺便是供養。

  「植眾德本」,這是講「內修萬行為資」,六度萬行是要修的,這就是因具足,前面供養佛是緣具足,福慧雙修因具足。但是在此地諸位要特別記住,怎麼個修法?修就是捨,修就是布施。不但布施度裡面含著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是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要是以《華嚴經》十波羅蜜來說,後面的方便、願、力、智,統統都是法布施。可見得六度萬行歸納起來就是布施而已。所以布施波羅蜜攝一切諸菩薩的行門。我們修行抓綱領,綱領只有三大條,就是三種布施,我們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什麼叫無畏?就是叫一切眾生身心都能夠得到安穩,遠離恐怖憂惱,這就叫施無畏,就是布施無畏,叫他在身體、精神上都能夠得到安全感,沒有恐怖。這就是因具足。

  古德給我們說修因,「植眾德本」,是有橫、有豎,所謂橫豎,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有空間或時間。豎論就是時間,「從無量劫,供養無量佛,修無量德,即福深」。橫是從空間上講,「於一念頃,遍至十方世界,供佛修行」,這就是智慧廣大。論到深,「一一行皆與實相相應」,所謂是稱性起修。這個在《華嚴經》裡面,在《彌陀經疏鈔》裡面,念得很多。就廣來說,是「一一門攝一切門」,這是說的廣。德本裡面含著有正道、助道,所謂是正助雙修。拿我們念佛人來講,我們持名念佛這是正修,六度萬行、自行化他那是助修。「一行具足,則成就一德」,無量行具足,就成就無量的功德,所以稱之為德本。具足這些因緣深廣之德,這才真正稱得起是佛弟子,所以才為諸佛之所讚歎,不但為諸佛之所讚歎,是常為諸佛之所讚歎。

  下面幾句話都不難懂,『以慈修身』,可是這些話非常重要,這些話在修行上來講是綱領之綱領。佛門裡面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你看這個地方講修,是「以慈修身」。說到這個地方,諸位要曉得,前頭有「植眾德本」,有根有本這才談得上修身。我們拿儒家修行的方法來說,它也非常的明顯,你看在修身之前是什麼?是正心。正心之前是誠意,誠意、正心就是儒家的植眾德本,有這個德本後頭才能談得上修身。如果沒有德本,諸位想想,拿什麼來修身?而德本從哪裡來?從格物致知來的。格物是修定,定具足;致知是修慧,慧具足。定慧都具足,意才能誠,心才能正,而後這才修身,身修再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天下平,平是平等,平等天下人就享福,就不會亂了。天下人為什麼大亂?不平等他就亂,平等了就不亂。佛法修身,就是以大慈大悲來修身。

  『善入佛慧』。慈裡面就含攝著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這是用一個字,一個字裡面就含攝著有其餘三個字。從初發心到如來地都是以慈悲喜捨來修身,這是修身的四大標準,要以這個標準來修。「觀音品」裡面「慈眼視眾生」,《華嚴經》裡面「大悲為門」,都是講的以慈修身。「善入佛慧」,善就是善巧,善入是「以智導悲」,就是「離相之德」。我們最近在《華嚴經》裡面,剛剛念過不久,第九迴向「無著無縛解脫心」,這就是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大智」是如來果地上一切種智,究竟圓滿的智慧,我們稱之為大智,佛慧就通達大智。在相上來說,所謂是「涉有不礙觀空,即諸法而證實相」。以無得而證,這叫善入,如果是有所得而證這就不善了,小乘人幹的事情不善,大乘人才真正叫善。菩薩心量廣大,以三界為家,以四生為眷屬,用普度眾生的方法來入佛慧,就是《般若經》裡面所講的,「度無量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度者」,這樣才能入佛慧,所以跟小乘人不一樣。小乘人的觀念,他把三界看作牢獄,把四生看作怨賊,他不敢接近,逃得遠遠的,這小乘人。所以跟大乘菩薩的做法完全不相同。大智,如果用唯識的話來說,大圓鏡智,轉八識成四智。

  『到於彼岸』,「彼岸」是如來大涅槃的彼岸,這了生死超三界,這是究竟圓滿的成就,不但是界內的分段生死了脫,界外的變易生死也盡了,這是「到於彼岸」。『名稱普聞無量世界』,這些大菩薩們,他們的威望、他們的名聲,無量無邊的世界都普遍的聽聞,這是名氣之大,也正是他功德之殊勝無人能及。『能度無數百千眾生』,這一句是讚歎他們具體的德能,不是說說而已,確實有這個能力,每位菩薩都有這個能力,度無量無邊的眾生。這些讚歎的話就統指八萬菩薩。

  下面這有十八位上首,這些上首菩薩,我們也念念就行了。其中有有一、二位需要介紹的,其他也都非常熟悉。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

  這就是大勢至菩薩。

  【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寶掌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寶月菩薩。月光菩薩。滿月菩薩。大力菩薩。無量力菩薩。越三界菩薩。跋陀婆羅菩薩。彌勒菩薩。寶積菩薩。導師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我們經文就念到此地。今天時間到了,下次再開講這是陰曆年的明年了,我們今年就講到此地,菩薩眾這一段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