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  (第六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檔名:08-001-0006

  表解裡面第三段解釋「蓮華」。前面我們將經題「妙法」兩個字是概略的介紹出來。實在說經裡面所講的妙義無有窮盡,智者大師講了九十天,實在也是滄海之一滴,我們也講了不少次,可以說是略說妙義。就教法上講,是機感相應之妙,佛以一乘法教化諸菩薩,這是妙不可言。就理上講,性相皆妙,「觀十法界,一界十如,十界百如,百界千如」,這是性相理妙。如果就修行來說,這因果是妙極了,「但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日本人大概就是看到經裡面這一句,所以日本人非常盛行念「南無妙法蓮華經」。諸位要到日本去,「南無妙法蓮華經」這個牌子可以說到處都是,幾乎每個廟裡面你都能看到,或者是刻在石頭上,或者是刻在木板上,普遍都是。他們不念經只念經題,他們也不研究經裡面的道理,大概只是經上講,但聞經題,無不成佛,好,他們就念這經題,以為自己就成佛。跟諸位說,這個話當然不是假的,只能夠說在阿賴耶識裡面種了一乘佛法的種子,成佛當然會成,不是在這一生。這一生要成佛一定要依教修行,妙因才能成就妙果。這是經題稱之為「妙法」。

  「蓮華」是比喻,因為妙法這個理太深了,淺智初學很不容易理解,理路要是不明,修行就有障礙。所以修行,無論在哪個法門,次第總是信解行證,《法華經》也不例外。所以說是只有信,沒有解,我們的行依舊免不了盲修瞎練。解要解得深、要解得圓,才能破除疑障。理既然太深,佛不得不用比喻來說,所以經上常講「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在教學裡面用比喻是相當廣泛的,世出世間就善於教學的都懂得用這種教學法,藉其他的物相來做比喻,叫我們體會其中的道理。佛在《法華經》一共舉了有七種比喻,七種喻都是顯示開權顯實的道理。七種比喻當然都是比喻妙法,為什麼在七喻裡面單取蓮花做為經題?古德有解釋,七喻裡面蓮花是總喻,其餘的比喻是別說,總可以包括別,這是以蓮花做為經名的理由。亦有大德說,蓮花不能把它當作比喻看,因為蓮花是當體得名。一切萬物本來是無名的,沒有名相的,名相是人為的。在太初,這些聰明人給這萬物一樁一樁都取個名字,後來一些人都依照聰明人取的名字來辨別萬物。所以物本來沒有名。本經「蓮華」之稱就是法華三昧當體之名,意思是說法華的法門清淨無染,因果微妙,所以叫做《妙法蓮華經》,「蓮華」的名稱就是法華三昧當體之名,古德有這麼個講法。這樣講法也很有道理,反正言之成理就行,能講出個道理出來就可以。

  可是智者大師,這是法華宗第一代的祖師,他老人家還是把它當比喻來解釋。所以這部經的經題是法喻立題,七種立題裡面屬於法喻立題。用蓮花來比喻前面所講的妙法。既然是妙法了,我們就不可以求它的幽玄。譬如我們用扇子來比喻月,古時候用團扇,圓圓的,月亮像什麼?你看月亮像扇子一樣圓圓的。那是比喻,扇子並不就是月亮。你要知道,月亮月光很清涼,扇子沒有清涼光,你要在扇子裡面去找光明,到哪裡去找?換句話說,不可以在團扇上求光明是一個意思。蓮花是比喻妙法的,不能在蓮花裡頭求妙法。這是實在不得已的辦法,千萬不要以為妙法大概就在蓮花裡面,那就錯了。尤其今天上午我們講的《六祖壇經》,《壇經》實在說太好了,一切大乘經理論的精華都在《壇經》裡。文字不多,只有兩萬字,兩萬字在今天是小文章一篇,把一乘教義完全含攝在其中,這個實在是了不起,一切經論所說的道理都不超過《六祖壇經》。所以《壇經》確實是便於受持。妙法在一心之中,凡是比喻都是比喻個彷彿,沒有法子比得說恰到好處,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首先要曉得的,用比喻是不得已,有智之人不要著比喻之相,要通其理而悟其理。

  也許有人要問,花的種類太多,像《華嚴經》,「華嚴」是比喻,比喻什麼?比喻「大方廣」。大方廣是法,就同此地講的妙法一樣,它是用蓮花來比喻,而大方廣法是用雜花來比喻。《華嚴經》的經題是省掉了,具足翻譯經題是「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這才是它的完全名字。飾是裝飾,雜花就是什麼花都有,好像這個花園,世界上任何花,只要是有花它那都有,萬花莊嚴,取這個意思,應有盡有。而這部經裡面,在萬花當中只取一種,只取蓮花,而不取其餘的花,這又是什麼緣故?《華嚴經》採取萬花來做比喻,是得其全、得其圓滿;此經用蓮花來比喻,是得其妙。

  花雖然是有多種,可是有粗妙不同,有一些花有花無果,比作外道,外道雖然勤苦的修學,到後來沒有結果。這個地方特別要注意的,外道包括我們自己學佛的,門內的外道,像六祖所說的,心外求法的就是外道。我們皈依佛,如果說皈依心外的佛法僧,我們就是外道。既當了外道,我們勤苦在佛法裡面修學,給諸位說,還是沒有結果,這個要知道的。三皈依是學佛的根本法,試問問我們日常起心動念、一切行為是不是依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清淨?有沒有依這個?如果依這三樣,那你就是真正的皈依三寶。一起心動念是智慧、是大覺,念頭是正念不是邪念,行為是清淨不是染污,你不是佛是什麼?你現前就是佛菩薩。所以這是佛法修行的根本法。我們起心動念是迷惑顛倒,這就沒有皈依佛。起心動念與真性不相應,邪念染污了清淨心,你看與三寶完全相違背,那哪裡叫皈依佛?所以把狂花不結果的比喻作外道法。還有一花多果的,也有多花一果的。一花多果比喻作凡夫,造種種業,受種種果報,縱然修善業,果報也不過是在人間、天上而已,人間、天上沒有真樂、沒有究竟樂。多花一果比喻作小乘,小乘修種種行,修四諦苦集滅道,修三十七道品,種種的法門,而只得到一個果偏真涅槃,這好比說多花一果。還有說一花一果的,比喻作緣覺,尤其是獨覺,他修行是一個法門,離一切相,也能夠得偏真涅槃。

  或者有先開花後結果的,也有先有果後有花的。先果後花,比喻說初果,到了初果以後才修道,初果叫見道位,他見了道,見道而後才能起修。先有花後有果,這是比喻菩薩,菩薩是先修因後結果。可是菩薩修學的法門,先修的是緣因,因緣之緣,見了性之後才叫真修,沒有見性以前都是屬於緣修。菩薩的見道位是在初住,小乘人的見道位是須陀洹,是初果。由此可知,初住以前都是緣修,沒有找到正路,緣修等於是在摸索,這個路究竟對不對、靠得住靠不住?沒有把握。有明師指點你照這個路走,但是這個路究竟對不對自己還不曉得。你要碰到真正高明的老師指出路,那是不錯的,走到了一個階段自己才恍然大悟這條路對。你認識這條路是對的,這是初住境界;在這條路上沒有把握,是初住之前的境界。所以初住之前要依靠老師,等於那個學徒還沒有能力出師,天天得跟著老師,離開老師一定就要走錯路,有老師帶他走。帶到他自己能辨別方向,認識道路,老師不帶了,讓你自己走去,這才叫真修。這些比喻都是粗花粗果,沒有什麼妙義可言。

  蓮花在一切花裡面確實是有些不一樣,第一個出淤泥而不染,出水方清香,文人所謂說「出水芙蓉」,出水芙蓉就是蓮花。蓮花在水裡面不放香,要在水面上開花才放香氣。佛是拿這個來比喻實相在纏的時候,好比這個蓮長在泥裡面,長在泥裡面蓮的本體是清淨不染的,到它長成,離開水面開花,就好比出纏,圓明之體完全顯露出來,香氣遠聞有如名聞十方,這是比「實相在纏」。第二個意思,有為蓮而有花,因為蓮花是花果同時,有花的時候蓮蓬裡面就有蓮子,不是先花後果,也不是先果後花,因果同時。比喻「為實施權」。這個表裡面只寫了大綱,第一個是比作「實相在纏」,第二個比喻是「為實施權」。實是真實的教法,因為眾生心粗,不能接受真實法,不得已而用權巧方便說。如果說真實法,一個就是不懂,一個就是雖然聽懂了也不能接受。《華嚴》、《法華》、《楞嚴》、《六祖壇經》都是說的真實法,我們聽了也點頭,能不能照做?聽懂了也不肯幹。諸位想想,不用權巧方便眾生怎麼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

  所以佛在菩提樹下給那些法身大士講完《華嚴經》之後,《華嚴經》二七日中,佛在菩提樹下定中所講的,我們凡夫沒有一個人曉得,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在打坐,哪裡曉得他在那裡講經?講這麼大的經,沒有人知道,定中所講的,實在是不思議,《華嚴經》是大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今天用我們的心來推想、來猜測,怎麼會不錯?沒有一樁事情你能猜得對的、你能猜中的,沒有,永遠猜不到,這是真實法。可是華嚴境界絕不是一般凡夫能夠接受的,這才不得已到鹿野苑,以小乘法來接引五比丘,為實施權。為了教眾生要證到華嚴不思議解脫境界,目標是在此地。可是看看眾生程度不夠,慢慢來教,一步一步把他的程度提升,提升到《華嚴經》的標準。這就是由阿含,再方等,再般若,再法華、涅槃,《法華經》就是華嚴境界。

  「華開蓮現」,這是蓮花在水上長出來了,花一開蓮蓬裡面蓮子就現前,這是比喻「開權顯實」。這個時候大家的程度都有相當水準,可以不必再用以往的那些善巧方便,直接可以談一乘大法。經文裡面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說二乘這大乘、小乘,說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那都是善巧方便,統統都是權說。十方諸佛國土裡面唯有一乘法,並沒有二乘法,這是說真實的。可是程度、境界,沒有到這個程度,你跟他講一乘法,不能接受,得不到受用,一乘佛法他也不曉得從哪裡下手。由此我們也能看出釋迦牟尼佛教學的苦心,為了要教大家得到一乘佛法,先辦小學,阿含就好比小學;小學畢業再辦中學,方等就好比中學;中學畢業再辦大學,般若好比是大學;最後才到研究所,一乘法,這是世尊一代時教的設施。我們現在道場所講的這個可以說都是一乘法,法雖然是一乘,可是也有五乘講法,不但是二乘講法、三乘講法,有五乘講法,這個也是佛法妙不可言之處。一乘的教義可以用人天的講法,換句話,他就貶值了,貶到人天裡面,變成人天教。雖是人天教,與一乘教又相通,善用心的,有效果;不善用心的,像前面所講,有花無果。

  所謂善用心的,是如法修學的人,特別是中國人,一下手就是一乘法,不走二、三的路子,這是真正了不起。釋迦牟尼佛當年在印度,他老人家親自傳道都不行,都還要從先辦小學、辦中學、辦大學、辦研究所;在中國人,大學以下都不要,直接辦研究所,這是了不起。我們中國禪宗就是這個辦法,就是直接辦研究所。在中國,這些教下,實在講的,小學、中學都沒有,充其量是大學,我們確實要認真去想想其中的道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一九八0年的中國人,不是從前的中國人,從前中國人根性可以從一乘法裡面趣入,現在的中國人有了問題。問題在哪裡?接受了西洋這些邪知邪見的衝擊。如果再要加上崇洋的心理,凡是洋人所說的都是對的,中國祖先所講的都是不對的,再有這個觀念那就糟了。所以我主張,諸位有機會多到外國去玩玩,你去看過之後你就曉得外國人不如我們,我們的自尊心才能提得起來。不到外國去看看,腦子裡幻想總是外國好,總是瞧不起自己。所以中國過去先賢教學的方法一概把它廢棄不用,學起外國人的方法來,我們就受了大害。

  中國人的教學法一開頭就教你求根本智,這就是給一乘教法奠下了基礎。一乘教法裡面決定不用心意識,禪宗裡面離心意識參,教下是離心意識來學,不一樣。禪宗裡面你有疑問,你要發問,那個老師,你問題提出來,打你三十板。你再要提問題,三十板打了,你還沒答覆我?再打三十板,打到你不說話為止。不說話還要打三十板。要打到什麼時候?打到心裡面不起心動念就成了,所謂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我們現在能接受嗎?有理三十棒,無理還是三十棒,這是什麼個教法?諸位想想,西方人能接受嗎?不能接受的。告訴諸位,這是一乘基礎教學法。教你背誦經文,不許研究,為什麼?一研究又落到知見上,又落在心意識裡頭。一乘佛法要的是什麼?無分別智,才能把悟門打開。

  一有分別就是障礙。所以在一切法裡頭,起心動念、起分別、生執著是障礙。那個老師你提出問題為什麼要打你三十板?就是你有障礙。你想答覆是你有障礙,你起心動念。你不答覆你也是障礙,不答覆什麼障礙?也起心動念,起了個什麼心?起了我很清淨,我不動心。那就壞了,你怎麼不動心?你心早就動了,所以也要打三十棒。悟了的境界跟迷的境界決定不相同。今天幾個人能夠相信這個方法,又有幾個人肯照這個方法來修學。中國過去佛門裡面福慧雙修,慧求的是根本智,是稱性的般若智慧,絕不是世智辯聰;福是為大眾服務,老修照顧初修,出家人照顧在家人,不是出家人養尊處優,不是的。出家人在寺院,居士到這裡要來參學,從前寺院有居士參學的,居士在廟裡面住幾個月、住個一年半載,常事。尤其家庭裡面生活能過得去的,對佛學很有興趣的,他就到山上去住個幾個月,住一、二年。他到山上什麼都不曉得,出家人要照顧他。居士在寺廟裡可以掛單的。所以出家人要照顧在家人,四眾是一體,互相要尊敬。

  老師指導的方法全是趣向一乘,根性利的二年、三年開悟,開悟我們俗話講得道,他得道了。他得的什麼道?一切通達了。根性要是遲鈍的,有的人一輩子都開不了悟的,這樣的人也不少,一輩子都不開悟。我們得要問問,那些人為什麼幾年他就開悟了?為什麼另外一些人一輩子不開悟?諸位要曉得,印光大師說得很好,悟與不悟還不在方法,而是在求學的態度。為什麼?方法是一樣,一個老師,在從前教幾千個學生,方法是用一樣的。可是那有悟、有不悟的實在是決定在學生的態度上。學生對老師有十分的恭敬,句句話都能依教奉行,不折不扣,這個人開悟得就快。這個學生對老師所說的是半信半疑,還得研究研究,還得想想老師這個方法對不對,這樣人開悟就很難。所以印祖說一分恭敬心得一分利益,二分恭敬心得二分利益,十分恭敬心得十分利益。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錯,無論是世出世法,你所修學的成果一定與你對老師的尊敬心是成正比例的。你對這個老師沒有恭敬心,說是你在他會上成就了,哪有這種道理?沒有這個道理的。而恭敬可不是外表恭敬,是內心裡面依教奉行,這叫真正的恭敬。可見得是多數的學生對老師不能完全依教奉行,陽奉陰違,表面敷衍,心裡還是不服,所以他不能成就。

  我們讀《六祖壇經》就有個很好的例子,你看惠明,惠明在五祖會下完全用的是分別心,所以沒有成就。六祖得道之後,他也跟一夥人去追他,想把衣缽奪回來。遇到六祖之後,六祖叫他安安穩穩坐在那裡,「不思善,不思惡」,正這個時候,如何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他開悟了。為什麼?他在這一念之間對六祖起了恭敬心。六祖教他什麼都不要想,把一切念頭放下,他能照做,所以一句話點醒了他,他恍然大悟。像這種方法五祖在黃梅不知道教了多少遍,他為什麼不悟?他心沒有定下來,沒有回光返照。可見得悟與不悟是對老師的恭敬心,對老師的教法是不是百分之百的依從?惠明接受六祖的教學是百分之百的,一絲毫折扣沒有打。所以一剎那當中他就能回頭,就把他的茅塞給拔除,心開意解。佛祖教人是平等的,絕不會說偏一個,對這個好,對那個不好,沒有這個道理,都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心。果真說對這個好,對那個不好,他也不是佛、他也不是祖,他跟我們一樣是凡夫,哪有這個道理!教學是公開的,絕無祕密。傳給六祖那個祕密傳法是不得已,那要是公開的,公開人家不服氣,要整他、要找麻煩的,避免這些糾紛、避免爭執,不得已而用的方法。所以佛法裡頭沒有祕密傳法的。

  一乘法是真的,方便法不是真的,可見得所講的聲聞法、菩薩法都不是真實的。但是在一乘裡面才這樣說,你要對一般人來講,阿羅漢法不是真實的,菩薩法也不是真實的,那就麻煩大了。聲聞法、菩薩法都是佛說的,怎麼不真?要比起一乘法它就不是真實的,不跟一乘法比它是真實的。不但聲聞、菩薩法是真實的,五戒十善也是真實,五戒可以確保人身,十善可以生天,可以享天福,那怎麼不真?這就是說我們在哪個境界裡,對什麼樣程度人說什麼樣的法。蓮花長成熟的時候,花謝了,蓮子成熟,這表示什麼?表示的「廢權立實」,這就是法華會。裡面蓮子成熟,眾生的根性成熟了,這個時候可以接受一乘妙法,經文裡面所說,「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在《六祖壇經》也是如此,你看六祖自己所說的,對神秀弟子講,你的老師是神秀大師,接引大乘人,是三乘裡面的大乘,他的對象是大乘人。而六祖的對象叫上上乘人,不一樣,接引的對象不相同。上上乘人是一乘根性的人,不假方便,什麼方便法統統用不上,直捷了當就說最上乘法,為最上乘人說最上乘法,這是「蓮華」所表的意思。

  後面四句從本垂跡,這是「為蓮故華,喻從本垂跡」。經文裡面說,「我實成佛以來,久遠若斯」,在《法華經.壽量品》裡面講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在久遠劫已經成佛了,不是在這一世。而他老人家為了方便教化眾生起見,應以佛身得度者就示現佛身而得度之。在三千年前,在北印度這一帶有許多修行的人,機緣成熟了,應以佛身得度,佛就示現八相成道來教化他們;應以菩薩身得度的,佛就現菩薩身來度眾生;應以人身得度,他就示現人身,完全是眾生機感相應。所示現種種身全是佛的應化身,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千百億化身,包括各種不同的樣子,所以叫隨類化身。本早成佛了,明心見性,證得清淨法身,圓滿報身,這是從本上說。跡相上說,隨類應化,應化的目的是誘導眾生同成佛道,這是佛教學的宗旨。

  「華開蓮現,喻開跡顯本」。這個在教學過程當中,可以說是大的區分,完全垂跡,把自己的本隱藏起來,自己本有的身分隱藏,以垂跡相來應一切眾生,這是教初學的。到學生有相當程度,必須要告訴他自己是什麼身分,令學生起恭敬心、起稀有心,激發他向上,這個用意都很深,生稀有之心。為什麼不一開頭就告訴他這個身分?一開頭告訴他,怕眾生根性劣的害怕,不敢跟他學,把他嚇退了心。所以一開頭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分隱藏起來,跟大家好像是同一樣的身分,於是乎大家相處在一塊都隨隨便便的,好像滿不在乎,這叫方便接引。經文裡面講,佛離開了皇宮到伽耶城,在那個地方坐道場示現成佛,說「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等」,這是「開跡顯本」的意思。到末後這個蓮花就是花落蓮成,這是「廢跡立本」,我們表解裡面的第七句。

  經文上說「諸佛法皆如是」,諸佛法皆如是,所以佛佛道同。為度眾生,無論什麼樣的設施都是真實不虛,像我們前面所舉的,「粗妙、權實、本跡」,種種的說法、種種的設施,都是為了方便接引。而前面所講的這些義趣,與蓮花長成、開花、結果有許多好像是相似,都可以來做比喻的,這才取蓮花來做比喻,所以以蓮花來比喻前面所說種種妙法。所謂妙,並不是講去了粗的而取它的微細之妙,那就不妙。妙在哪裡?就粗能顯微細,就事能顯其理,就相能顯其性,這個才妙。說離了事相來見其體性,那有什麼妙頭?所以一乘不是離開三乘說一乘,三乘就是一乘。

  《華嚴》裡面所謂一真,並不是離開十法界另外有個一真,不是。十就是一,妄就是真,十法界是妄,一法界是真,一與十不二,真與妄也不二,這才叫妙。所以你是會了,就是悟了,你住的是一真法界;你迷了,你住的是十法界,實在講一真法界跟十法界都在此地。再跟諸位說,一真是名,十法界也是名,事是一不是二。為什麼一樁事情有兩種名?一樁事情你的心境有迷悟不同,迷了叫做十,悟了叫做一。說一是對十說的、對迷說的,真正悟了,一與十都沒有了。悟了之後,還真以為有個一真法界,那又糟了,又著了一真之相,還是迷,還不是悟。所以經上常講「會三歸一」,「即粗顯妙」。就好比蓮花「即染而淨」,它生在淤泥裡面,淤泥是染,長在這水裡面,水表示淨,淤泥表示六道,水表示四聖,它的花開在上面,染淨都離開了。雖然染淨都離開,它有沒有離開染淨?它的莖在水裡頭,根在泥裡面,你們諸位想想這個意思,花開在水上面。可見得四聖、六凡跟一法界是一不是二,沒有二、三。佛叫我們就蓮花這個意思去悟妙法,所以這個題目叫做「妙法蓮華」。

  「經」這個字是通題,我們每次講經都要介紹一遍,諸位要聽多了,這個字就可以省掉。在這裡我們也應應故事。這個字古人翻的意思非常多,說得最詳細的《華嚴經疏鈔》,它有十種意思,一個經裡頭含著有十種意思。通常講經是避免麻煩,說十種真是很費事、很費時間,一般講法都用四個字,「貫攝常法」,我們這個表裡面就用這四個字貫攝常法,這是略說。貫是貫穿的意思,所謂貫穿,拿我們今天來講,就是言語文字有條理、有層次而不錯亂。在佛法裡面,老同修都曉得,有科判這門學問,科判就像一條線一樣,把整部經都貫穿,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真是一脈相承。能夠用科判這樣子判下去的,這個文章叫一流的文章。在今天講就是科學的體系,它有整個的一個系統,有個體系,思想是有條不紊,說理說事清清爽爽,這是好的言語、好的文章。文章無枝葉,裡面多一個字,這個字是廢字,可以去掉的;你說少了一個字,少了一個字不行,就不通了。文章的言語文字做到不增不減,這才能獲得一個貫字。

  所以這個貫字不容易,學文章能夠學到貫字,這個文章是上乘一等的文章。過去我們老師教國文,也叫我們試驗,把《古文觀止》搬過來,搬過來怎麼?你給它改改,你給它加幾個字,或者把它刪掉幾個字,看看行不行?試驗一下,給它加上了幾個字,是不必要的,沒有那個可以;刪掉這個,刪掉就不通了,真不行。那個文章就是做到不增不減,就變成我們文章的模範文,範文。言語也是如此,一句話說出來,這個裡面不多一個字,也不少一個字,這是好的言語,這才能做到個貫字。而佛經大部的,像《華嚴》、像《大般若經》,都有科判,科判一展開,曉得這個裡面確實沒有一個字是廢字。你要想把它添一點你也添不進去,人家文章就做得這麼到家。這是說文。文有體系思想就有體系,貫穿義理,文以載道。

  笫二個意思就是「攝」,攝有攝受的意思,就是能夠攝受所化的眾生。攝受就是他的理論、他的言詞好像有一股吸引力,確實能夠教人聽了之後這個心裡面能受感動,念念不忘而嚮往之、效法之,拿現在話講就是能動人心,它有這種力量在。第三個意思是「常」,常就是真理,永遠不變,無論在什麼時代、無論在什麼地域,三千年前在印度是這個道理,三千年之後在我們台灣還是這個說法,永遠不會變更的,這叫真理,永遠不變的,萬古常新的,時代怎麼進步、怎麼變化,它這個理都用得上,都能適合,不會被時代潮流所淘汰的。不但它永遠能存在,它還萬古常新,這是常的意思。「法」是規則,就是原理原則,是方法。十法界眾生共同遵守的方法,依照這個方法才能成就智慧,才能夠得到福德,福慧圓滿的方法。我們求福求慧,要做到最圓滿、最究竟,那個方法就在這裡頭。所以「經」含有這四個意思,合起來稱之為《妙法蓮華經》。經題我們就講到這個地方。下一次我們還要講講玄義,講講經裡面的大意,把經中大意講完之後,再開始講經文。講大意也有好多好處,經文很長,我們用短短幾次時間,把這個經裡面的義趣,重點先提出來,做個簡單的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