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講述筆記—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 (第十集) 1988/4 美國舊金山 檔名:02-023-0010
請掀開講義第三十三頁,從第一行看起,講到「本經註釋」,就是註解。學佛,佛在四依法裡面告訴我們,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入滅之前,對後人有重要的交代。佛法這個法運是有一萬二千年,距離佛年代愈久弊病就愈多,所謂是以訛傳訛,錯誤是免不了的。佛說四依法,就是教給我們守住一個原則,依照這個方法等於佛在世沒有兩樣,不會被這些假的佛法障礙了。四依法裡面,第一條就是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以經典為依靠,不能依人。那個人就是菩薩再來也不行,菩薩也是人,不是佛,這點要特別注的意到。所以我們遵守是遵守經典,經上講的沒錯就行。
現在我們要介紹本經的註解,本經在一切經裡頭可以說註解很少,那是什麼原因註解這麼少?諸位要看看梅光羲居士的序文就了解,因為它的本子太多了,而在本子裡面出入太大,變得無所適從。因此,修淨土的同修,大家都去學《彌陀經》去了,所以《阿彌陀經》的註解非常的多、非常的豐富,這部經的註解就少了。在中國古代傳下來的註解只有兩種,就是第一種,「無量壽經義疏,六卷」,這是我們中國人的註解,這是隋朝淨影寺沙門慧遠註的。這個慧遠是隋朝的慧遠,諸位要看清楚,不是晉朝時候的,晉朝的慧遠是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的祖師。這個不是的,這是隋朝時候,相隔的年代很久,但是,名字相同,名字兩個字完全相同,我們佛教史裡面稱他作小慧遠。這個註解流通得很廣,在香港、在台灣到處都看到的《無量壽經義疏》,就是這個本子。
第二種本子叫「無量壽經義疏」,註解的名字一樣。是唐朝嘉祥寺吉藏撰的,吉藏是外國人,到我們中國來弘法,他做的註解。他的註子比慧遠的註子要簡單了很多,只有上下兩卷,註得非常的簡略,所註的註解大概還沒有經文多,可見得註得很簡單,因此這個本子流通得很少。這個本子我有一部木刻的版本,這個本子我有。第三種,「無量壽經義述文讚,有三卷,這是新羅沙門憬興著」。這個憬興、元曉都是現在的韓國人,當時在中國留學,專修淨土。他們的註解都是用中文寫的,在中國流通,這幾種註解在中國都有,註得也非常之好。
第四種「無量壽經宗要,一卷」,這個註得也比較簡單,這是元曉註的,也註得非常之好,黃念祖居士註解裡頭也引用得也很多。第五種「游心安樂道」,只有一卷,名字雖然不一樣,內容也是介紹說明《無量壽經》的,所以也算是《無量壽經》的另外一種註解,這都是元曉註的。第六「日本則有了惠、峻諦、道隱、觀徹等數十種之多,遠超我國」。日本《無量壽經》註解恐怕有二、三十種,比我們中國豐富得太多了。由此可知,日本在唐宋的時候,淨土宗非常的興盛,都是這些留學生親近善導大師,受善導大師的影響,把淨土傳到韓國、傳到日本。這個幾種都是註解原翻譯的本子,都是註解這種本子。
「注釋大經校會本者,共有五種」,一直到現在這就是會集的本子,註解會集的本子有五種。第一種「無量壽經起信論」,這個在台灣有流通,這是彭際清作的,他註的是用什麼本子?就是他自己編的《無量壽經》。我們在前面看到的,三十二面倒數第三行,《無量壽經》彭際清節校的,「清朝菩薩戒弟子彭際清節校」。他自己節校本子之後又做了一個註解,作的註解叫《無量壽經起信論》,自己編的自己註的。第二種,就是「無量壽經箋註,有二卷,這是丁福保作的」,這個流通得很廣,因為丁福保的東西很受大家的歡迎。蔡念生居士過去在台灣,將丁福保的這些著作《全集》在台灣出版,所以他這個流通得很廣,是以經註經,採取這個方式。但是,他所用的原本是用彭際清節校的本子,他不是原翻譯的本子。也就是說,丁福保的本子跟彭際清是一個本子,原本是一個本子,就是彭際清他節校的本子。
第三種「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這是清末王耕心作的」。他用的本子是用魏源的本子,就是前面會校本裡面第三種,是邵陽的魏源,邵陽在湖南,加上他的籍貫他是湖南人,這是魏源作的,他是依這個本子來註解的。第四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眉註」,這就是送給諸位的本子,這是民國李炳南老居士作的。第五種,「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一共有四卷,這是民國黃念祖解的」。這個註解現在還沒版,大概在六月到七月間可以印出來。
李老師跟黃老居士用的本子,都是用夏蓮居居士的會集本,這次印出來贈送給諸位,諸位看看梅老居士的序文,你就了解這四種會集本裡面,是夏蓮居會集得最好。好的理由,是王龍舒會集的本子只依據四種,少了一種,這是美中不足。就是「如來會」那一部他沒看到,古時候蒐集經書相當困難,這是我們可想而知的,他只看四種本子就編,漏掉一種。彭際清他是只用一種本子,加以修改、加以修訂,所以他雖然文字上比原譯本好得太多了,進步得太多,可是他有很多本子都沒有採用,這個缺陷比王日休的缺陷還要大。魏源雖然是五種本子都採用,但是,免不了前人的過失,就是經裡面的意思是沒錯的,他自己斟酌用詞;換句話說,沒有完全採取原譯本的文字,他裡頭多多少少有幾個字改動了。這在會集上來說是不如法的,梅光羲居士都在序文裡面說得很清楚。
因為這樣原因,所以夏蓮居居士才覺得有重新會集的必要,他這個會集本子,前人的過失統統避免了。所以這個會集本子裡面,每一個字、每一句都是五種原譯本的,他自己沒有敢改動一個字,只有斟酌,像這段經文哪個本子裡面說的比較容易懂,意思比較圓滿,他就把它抄下來。所以字字都是原譯本的,自己沒有敢改動一個,這是非常的如法。所以這個本子才是真正會集最完備的版本,我們現在特別提倡流通這個本子。這個本子讀起來的確是很方便,看起來也不算太深,意思都能看得懂,念起來也很順口,不覺得艱澀,不覺得艱難。它的優點很多,比原譯的五種、比從前會集的三種都要好,這是值得提倡流通的。
黃念祖居士就是夏蓮居老居士的學生,他親近夏老師二十年,他自己本身家學淵源非常深厚,他是梅光羲的外甥。梅光羲在民國初年,也是中國了不起的佛學家,民國二十幾年時所謂南梅北夏,中國兩大佛學家,南梅就是梅光羲,北夏就是夏蓮居,這兩位是佛教界了不起的人物。黃念祖居士這個註解,我看到的是他的初稿。今天DC打電話來,黃老居士有信寫到美國,而且對註解本子他還有些補充,校正的補充文字統統都寄過來了。我還請他寄兩張照片,他照片也寄來了,夏蓮居的照片跟他自己的照片,我想將來在註解裡頭,都可以把它印上去。這是把這部經淵源歷史,都跟諸位簡單介紹出來了。
下面這段很重要,「總釋名題」,就是這部經的經題。「凡經之名題,皆直顯本經之要旨,使學者因名達體,一覽經題,直窺全經大義,是以天台家註經,先釋經名」。這是說明,講經為什麼先要講經題,實在說這個經題就像一篇文章的題目,所以它是全部經的綱領。經文可以說就是這個經題的註解,經題的說明而已。由此可知,經題是非常的重要。真正把經題明白了,你也懂得怎麼修法,所以它的經義全在這個題目當中。天台家講經、註經用五重玄義,五重玄義裡面第一段就是解釋經的題目,它對經題非常的重視。賢首家這個講法,我們這次研究是採取賢首的,賢首是十門開啟,所以他講的比天台細。但是它的經題放在最後,它的最初一章是教起因緣,從這講起的。天台家它一開頭就講經題,各有各人的長處。
日本日蓮宗就是念經題,念「南無妙法蓮華經」,它就是念這個經題,所以可見得經題的確是非常重要。但是,念經題必須要懂得經義,如果不懂得經義,這個題目就沒有什麼用處。充其量阿賴耶裡面種個《法華經》經題的善根,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太大好處,這是應該要曉得的。念「南無妙法蓮華經」,不如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妙法蓮華經」不行,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修行,要真正了解「修行」兩個字的含義,行是行為,修是修正,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有錯誤,把它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如果說是只是念經或者是念佛號,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沒有轉過來,給諸位說,那都沒有用處,只是種一個善根而已。所以一定要真正起修行的作用,才能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果報。譬如說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也必須要懂它的意義,如果不懂它的意義,他念得很成熟,念得很得法也行,為什麼?他能把他的煩惱妄念伏住了。他一天到晚只有阿彌陀佛,沒有妄念,這個行,功夫念到這個能成功。他雖然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不懂得,行,他可以成功,他能往生。
當然最好是要懂得意思,懂得意思就得研究經,像是《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這是專講阿彌陀佛,專講西方極樂世界的,必須要認識、要理解。我們念這句佛號就會想到這個經,經裡面所講的一切自然會想到。我們把《無量壽經》裡面的理論、道理,這裡面修行的方法、境界,全部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變成我們自己的見解,變成我們自己行為,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變作我們自己的本願,這個人決定上品上生。換句話說,我拿阿彌陀佛做個標本,來塑造自己,使自己像個阿彌陀佛,這修行是最偉大的修行,最不思議的成就應當要這樣做法。《彌陀經》跟《無量壽經》,或者是「行願品」、「大勢至圓通章」,這個五經,其餘的可以幫助你深入《無量壽經》,以《無量壽經》為主,以四經為輔助,《往生論》也可以包括在裡面,四經一論為輔助,使你真正能夠深入。就是一定要把這經裡面的理論、思想變成自己的,不是阿彌陀佛的,也不是釋迦牟尼佛的,也不是這些祖師大德的,而是自己的,我們就成功了。這個成就是無與倫比的,希望大家向這方面去努力。
如果說內容完全不了解,我在日本訪問,日蓮宗的大本山我去參觀,我也給他們的領袖,他們那邊叫館長,大本山的館長,實際上就是日蓮宗的領袖,與他們見面的時候提到《法華經》,他立刻就迴避,他就拿其他的話來搪塞,我提了三次他都這樣迴避,我就曉得,我就不再提,我就明瞭他對於經義不懂,一般的信徒那更不必說了。這樣念佛,如果真正像淨土宗念阿彌陀佛,老實念佛能把妄想伏住,很好,他得清涼、得自在,他可以消罪業,可以增福,可以開智慧,但他不能往生,這個損失非常之大。至於像其他宗教裡面,說只信了上帝就能生天,實在說這是迷信,這是把人害苦了,沒有這個道理的。雖然它經上講信我者得救,但是,信底下後頭還有願、還有行,那才叫信。如果信了沒有願、沒有行,這單單的信那是會落空的。所以他們只著重信,後頭的願行它沒有,所以虔誠的基督教徒能不能生天?未必。
我就見到一個,我過去的同事非常虔誠,一家虔誠的基督徒,他太太死了後到到餓鬼道去了,沒生天。怎麼曉得到餓鬼道?因為我們在台灣住在軍眷新村裡頭,他的鄰居,不是靠在一起,住得很近就是了,住得很近的一個鄰居,隔五家,一排房子隔五家鄰居,是個佛教徒,現在也移民到美國住在洛杉磯。她曾經夢到那個基督徒的太太,一個星期夢到三次,她說夢到她的時候好像很可憐,在外面地上撿東西吃,她沒得吃,遇到她,求她幫忙,問她要錢求她幫忙。她在作夢裡頭忘掉,不知道她已經死了,她說妳怎麼來找我?妳沒有錢應該找妳先生要。她告訴她:她先生沒有錢。連夢三次,這個太太來她就找我,她說怎麼回事情?我說,她說沒有錢對,他們基督教徒不燒紙錢,真的沒有錢。她才恍然大悟,她說我怎麼辦?我說妳給她燒一點紙錢。她聽我的話給她燒一點紙錢,以後再夢不到,這就證明她到餓鬼道去。當然也不好意思跟她家裡人講,跟她家裡人講,他毀謗、要罵人,幫她忙就算了,不要跟她家裡人講。這就是基督徒真正到了餓鬼道,家裡不給她念經,也不給她燒紙,苦不堪言,到處在外頭要飯,很可憐。
基督教能不能生天?難說,他要信,也要發願,也要修行。基督教有十誡,他要照十誡去修可以生天,那個十誡跟我們佛法裡面講的十善業道,差不多。佛跟我們講修十善業道的果報是生天,他們要修十誡,當然也能生天。所以他不能夠忽略修行,認為信了就能得救,這是非常渺茫的。像我們淨土裡面也是重視信,但是信底下有願、有行,缺一條都不能成就,不是單單信了就行,一定要修行。基督教也是如此,他要修行,單單信不可以的。這是首題的意思,我們就講到此地。
下面是解釋本經的經題,本經的題目很長,但是,這題目實在把五種原譯的題目全都會集在裡頭。從這個題目不但是這五種,就連失掉的七種,可以說十二次翻譯的經題全都包括在裡頭,所以這個題目是立得太好了。夏蓮居居士說他這個題目是非常自然的,並不是他創造的,也就是拿過去所翻譯的經題把它整理一下,重新編排一下,將十二種題的意思圓滿的總攝成一個經題,與會集的意義宗旨非常的吻合。
經題,此地把它分成七段來講,第一就是「佛」,佛是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是音譯的,具足的音譯翻作「佛陀耶」,我們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尾音都省掉,單單稱個佛,它是覺的意思,意思是覺。覺的意思它裡面又解釋到,有「自覺、覺他、覺滿」,有三個意思。自覺是對一般凡夫說的,凡夫不覺,佛覺悟,所謂覺悟,就是對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凡夫對於人生宇宙不了解,這迷,迷惑顛倒;佛覺,揀別跟凡夫不一樣。
覺他這是對小乘人說的,小乘人雖然也有自覺,他不肯幫助別人,就是阿羅漢、辟支佛這類人自利而不能夠利他。當然阿羅漢、辟支佛你要去找他,他要歡喜跟你有緣分,他會教你。他要不高興的話他不理你,看你跟他有沒有緣分,他不主動出來教別人,這是二乘人,沒有菩薩那麼慈悲。菩薩是主動的去幫助別人,不像二乘人要人求他的,還未必肯幫助人;菩薩人家不求,主動的幫助別人。你看本經裡就說,「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不請我們就要去,請了當然更要去,不請都要去,這是菩薩的精神。一定要主動,自動自發的去幫助眾生,佛法的術語叫普度眾生。這是覺他,揀別不同小乘人。
覺滿是揀別不同菩薩,菩薩雖然自覺覺他,還沒有圓滿,佛圓滿。圓滿是怎麼個滿法?譬如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這當然是覺滿。我們這些人還沒有覺,他還沒有來幫助我們,怎麼可以說他覺滿了?這個覺滿不是說他教化眾生多少,不從這個地方說;是他自己覺悟圓滿,是從這上說的。所以菩薩為什麼要教化眾生?實在講教化眾生是教學相長,對別人有好處,對自己的好處更多。譬如說你要不教學,實在講有很多問題你自己想不到,自己是不是真的覺悟還不曉得,在教學當中就發現了。或者學生提出問題這也發現,一問這問題難倒了,自己答不出來;換句話說,這個覺還沒有圓滿。所以要想求得自己覺性圓滿,這教學是非常的必要。
譬如說聽經,從前李老師教給我們常常講,他說一般聽眾他來聽經,他頂多能得多少?得一成、二成,就是十分之一、二他聽進去。另外十分之七八就是耳邊風,他記不住,沒有印象,他聽完也就完了沒有印象,只能聽得一成、二成。他說如果要叫你講經、叫你複講,我這裡講一遍你注意聽,聽完之後你再講給我聽,那他就特別注意。特別注意能聽多少?大概可以聽到五、六成,為什麼?他專心能聽到五、六成。那是教我們講經的人,他老人家常常說這個例子。所以說要專心,一個是不專心,一個是很專心,因為他要複講,所以聽的不一樣。
在聽經、在講經、在答覆問題的時候,與人討論的時候,都能夠發現問題。許多都是自己從來不曾想到的問題這時候都出現了,你是不是能夠解答,解答得是不是很圓滿,這都是智慧。所以,菩薩為什麼要作眾生不請之友?說實在話還是要圓滿自己的智慧。他知道要想自己智慧圓滿,不出來講經說法決定不行,決定沒有辦法,所以講經說法人人都要學。我們現在不行,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你還要到十方諸佛世界裡面上求下化。你去供養諸佛是聽佛法,一面聽、一面就教化一切有緣的眾生,所以必定要為人說法,這個覺性才能夠圓滿。所以叫三覺,自覺、覺他、覺滿這稱之為佛。單有自覺我們稱阿羅漢,阿羅漢只有自覺,有自覺、覺他我們稱為菩薩,稱他為菩薩。
到他覺行圓滿的時候,我們就稱他作佛,此地的佛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地方諸位要記住,不能夠忽略,不能大意了。本師是我們根本的老師釋迦牟尼佛,因為佛教是從他傳下來的,他是我們第一個老師,我們稱他為本師,我們自己的身分是學生,是三寶弟子。所以佛門裡面師生地位是平等的,真正的平等是佛法。我們中國人講平等這個名詞,這個名詞是從佛經裡頭來的,我們在生活習慣裡面,許多常用的術語,不知道都是出在佛經裡頭,平等是出在佛經裡面的。
第二就是「說」,說是悅的意思,在中國古時候,說跟喜悅的悅是同一個寫法。你們讀《論語》,你看,《論語》第一章裡面,「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說」是說字,改成用豎心的悅是後來造的。因為在中國漢以前,我們的字不多,少,所以一個字有好多種用法,用豎心的悅是以後再造的。古時悅跟說是通用的、是同一字,喜悅的意思,因為歡喜他才會說。「悅所懷也」,胸懷非常的歡喜。「佛以度生為願,今眾生機熟」,機是根機,他根機成熟。「堪受淨土大法」,堪是他能夠有能力接受淨土法門。「究竟解脫」,這四個字很重要,因為一切法門是講解脫,不是究竟解脫,或者講究竟解脫那是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成功,才能夠達到究竟解脫。不像這個法門,這個法門究竟解脫是一生當中成就的,不要等第二生,而且你真正肯努力,三五年當中可以成就,所以時間非常之短,這才稱為頓超法門,頓教大法,所以這是名符其實的究竟解脫。「故今樂說,以暢本懷」,佛既然要度眾生,希望眾生快快成佛,成佛是究竟解脫,這個機會到了,佛怎麼不喜歡!可以說無比的喜歡來說這部經。
《要解》講「說」字講得非常之好,它說「佛以度生為懷,眾生成佛機熟」,這個味道就濃厚。什麼機緣熟?成佛的機緣熟了;換句話說,成佛的機會到了。佛在說這個經教給你立刻成佛,這種因緣,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裡頭沒有的,一切經裡沒有講成佛的機緣到了,沒有說這個。唯獨這部經是眾生成佛的機緣到了;換句話說,生生世世修行,這一生成熟他有資格作佛了,有資格頓超成佛。佛為我們說難信之法,令究竟解脫,所以喜悅這個說法可以說非常的正確,非常的圓滿。「說」的意思。
「大乘」是比喻,佛用車乘來做比喻。這個字要念古音要念剩,但是現在大家都念乘,我們就念乘,古音念剩。馬車在古時候是最大的車,馬車可以坐十幾個人,我過去小時候在南京念書,上學都是坐馬車,一個馬車可以坐十四個人,坐的馬車是最大的車。小的車有羊車、鹿車,羊拉的車、鹿拉的車,那車只能坐一個人,這是比喻作小乘。馬車是大車,也有牛車,牛車沒有馬車大,馬的力氣大。現在就不一樣,人最多的是火車,火車才是真正的大乘。「此經所示,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我們能念佛的心本來是佛,這就是「能乘者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強名大乘」,能所都大。《無量壽經》在流通分裡頭明白告訴我們,這個法門非是小乘,佛還說得明白,依照這個法門來修的是佛的第一弟子,與前面憍陳如尊者擺在第一的表法,前後相應。所以修學這個法門是如來第一弟子,我們自己要珍重、要明瞭。
「無量壽:梵語阿彌陀」,阿彌陀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無量壽。「阿彌陀三字是密語」,實在講跟密宗裡頭的咒沒有兩樣。「含無量義」,確實是含無量義,佛在經上只用兩個名詞來代表無量,一是用壽、一是用光,《彌陀經》裡面講無量壽、無量光。壽是說什麼?壽說時間,過去、現在、未來;光是講十方,光明遍照講十方。所以說無量光、無量壽,拿現在的意思來說,就是時空,時空裡面一切的一切沒有一樣不包括在裡頭。可見得這句名號就是法界全體,一樣都不漏,所以念一句阿彌陀佛一切法統統念到。你念別的法,念一個漏掉很多,念一句阿彌陀是統統都包括。所以有些同修來問,過去念別的佛菩薩,念了很多經,現在我們修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別的不念行不行?行。為什麼行?因為一句阿彌陀佛統統包括了,並沒有把他漏掉,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你念別的佛、別的菩薩不能包括全體,你包括不到。念一句阿彌陀佛統統包括到,它是個總名詞。實在講前面我們曾經看過的,這個名號就是法界全體的代名詞,是真如本性的代名詞,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阿彌陀佛。所以你要曉得,這個名號的意義它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這個主要是從哪裡起的?是從我們這個世間人欲望上起的。我們世間人都希望長壽,所以佛就用無量壽;我們世間人都希望有智慧,所以用無量光,光是表智慧。是因眾生的欲望而建立的,這是這麼個意思。其實它的含義是平等的無量,並沒有哪個特殊,這才是它真正的意思。主要的意義是我們眾生有這個欲望、有這個希求,總希望長壽。「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這是我剛才講的意思,這個名號無所不包,不但包了法藏比丘,那是阿彌陀佛因地修行出家的法號,諸位讀經就曉得,以及他修行證果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本經所說的這句名號全部都包括了。其實它真正含義,不但這一部經,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這一句名號也包括了。不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無量無邊的法門,這句阿彌陀佛也包括了。盡虛空遍法界這四個字無所不包,你才曉得這個名號不可思議。
我們認識這個名號你才肯念,你才念得什麼?念得踏實,不會懷疑、不會動搖了。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什麼都念到,別的法門再好它統統包括在裡頭,沒有一個是阿彌陀佛之外的,沒有。阿彌陀佛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就是法界全體。所以十方諸佛稱讚,菩薩就更不比說了。《無量壽經》裡十方佛讚歎,《彌陀經》裡六方佛讚歎,六方跟十方意思是一樣的,開合不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讚歎,一切諸佛稱念,一切諸佛弘揚,無不以這個法門接引一切成佛機熟的眾生,他是專對這個的。前面我們看到那個廣攝眾機裡頭,這個法門是專接上根的,的確沒錯。成佛的機會來了,這個人不是上根,什麼人是上根?當然他是上根,成佛的機緣到了。這是值得尊敬,什麼人尊敬?十方諸佛尊敬,這點我們要曉得。所以我們遇到這個法門,自己深信不疑,自己不必自暴自棄,曉得十方諸佛護念,一切菩薩讚歎,我們自己不努力,實在講對不起佛菩薩,也對不起法門,更對不起自己。自己在這一生當中決定要成就。
我跟諸位講這個方法,都是上品上生的修法,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裡花開見佛。這就很簡單的說,把《無量壽經》裡面的思想、見解、行為變成自己,我想的什麼?《無量壽經》。我的見解是《無量壽經》,我的行為是《無量壽經》,把這個經變成自己實際上的見解、思想、行為,這是上品上生的修法。不要天天讀著經,這部經是佛說的經,這樣去念的力量就小了,雖然能往生,往生到西方世界還要很久花才開。一到那裡花就開,那你就照我這個講法去修行,照我這個說法去修,給諸位說,你臨終決定沒有病苦,決定預知時至沒有病苦。為什麼?上品上生的人哪裡會有病苦?沒有的,決定預知時至,這是值得我們努力。
那個世間一切法假的,不是真的,我們很冷靜觀察這個世間人太苦、太可憐了。你看一個小孩長成到衰老這個過程,一切眾生人人不能避免,我們看得這麼清楚,我們來生還幹這一套嗎?來生再幹這一套那是愚痴到極處了。人間苦,天上如何?天上也好不到哪裡去,它不是永生,壽命雖然長一點,但是在天人的感覺裡面,跟我們沒什麼兩樣。你要不相信,你仔細觀察一下,冷靜去想想,你看水上的小蟲蜉蝣,水上跑來跑去的,那個小蟲的壽命只有幾個小時,朝生暮死,牠要是看我們人活上一百歲,還不就跟我們人看忉利天、看大梵天一樣,這個壽命還得了。牠那個幾個鐘點也是牠一生,也是牠一世。所以你從這裡一看就了解,我們這個一百年轉眼就過去了,跟蜉蝣真是五十里笑百里,有什麼兩樣?我們到忉利天,生到大梵天了,感受當中也是如此。你能這樣去想,這樣去體會、去觀察,三界就沒意思了,趕緊出離,那有這麼一個機會太好了。離開娑婆世界往生淨土,上品上生不得了,花開見佛之後立刻就可以到十方世界供佛度生,真正得大自在。
換句話說,我們以前不曉得這個法門是無可奈何,到哪裡去找?心裡嚮往,找不到。現在這個法門碰巧碰上了、找到了,找到要不把它抓住,你想這多可惜。這就是此地講究竟解脫,真正是一生成佛。所以大家學這個法門,不要想下品下生就可以,這種想法實在是你的願力太小,不能說是不好;換句話說,你不應該。為什麼?你沒有遇到這個經,沒有遇到這個法門,你不知道,你那麼想法是可以的。遇到這個經,遇到這個法門,給你講得這麼透徹,你還是甘心我下品、中品就夠了,這個未免對不起自己。所以真正了解,決定取上品上生,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生實報莊嚴土,不是生凡聖同居土。那些說我業障很重,你要曉得真的,你的思想、見解、行為都跟經上講的一模一樣,你的業障都沒有了。你想想看你有業障,你的想法還能跟佛一樣嗎?不可能的事情。你的見解能跟佛一樣嗎?也不可能。你的思想、見解跟佛一樣,佛沒有業障,你也沒有業障。所以你看這個業障不消自然沒有了,這是真正不可思議,所以大家好好的努力。
第五是「莊嚴:經云: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都是《無量壽經》的經文,這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的修行,他的大願大行。又說「莊嚴眾行」,眾行就是一切的行為,沒有一樁不莊嚴。又說「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莊嚴這個名詞要拿我們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真善美慧,真善美裡頭沒有智慧不是莊嚴,真善美慧就是莊嚴。西方極樂世界無論在哪一方面,確實是盡善盡美,充滿了真實智慧的一個世界。「正顯事事無礙法界之圓明具德也」,這個法界最圓滿的是事事無礙,這是華嚴境界,這一真法界,圓滿光明,真是萬德莊嚴,就是圓明具德。
第六段這講清淨、平等覺,「清淨:身口意三業」,身體、言語,意是思想,思想見解屬於意。「離一切惡行」,離一切煩染(煩是煩惱),離一切垢染,離一切是貫下面這個三句的,一切的惡行沒有了,一切的煩惱沒有了,一切的垢穢沒有了,這才叫做清淨。「經云:心淨則佛土淨」,所以我們修行,諸位要曉得,修的是心,心清淨了身哪有不清淨的道理!身清淨了,境界就清淨,為什麼?境隨心轉。你們要改風水要從這改起,從自己內心改起,那就是風水家所說的,福人居福地。什麼是福人?心清淨的人,他一住到那個地方,那個地方的地理就變了,它跟人變。你明瞭這個道理,如果你心不清淨,風水先生給你找一塊很好的地,你到那裡去住,過了三天風水變壞了,確實就這麼個道理,你沒福。所以風水先生要給你看那個地,說你的地不好,要怎麼改,你給他多少錢。你千萬不要上當,那是騙人的,你的錢被他騙去了,他對你也不負責任,這個要知道。真正改風水、改命運從心地上改,你心清淨了,你福報就來了,你智慧也來了,智慧也現前了,福德、智慧統統是從清淨心裡面生的。「表一切即一,一即一切」,這是《華嚴經》上的,一就是心,一切就是外面的相,一切相統統是心所現的,就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是心裡作用,識能夠變外面的境界,心能現外面的境界,外面境界是無量無邊統統是自心變現之物。這就前面我們用作夢、夢境做比喻,諸位細細體會,能體會一個彷彿。
「經云:平等者,名為真如。乃至平等者,即是入不二法門」,這是解釋平等,就是「平等覺」,對於平等非常的重要,希望大家不要疏忽。為什麼?我們念佛剛才說,我們希望上品上生,上品上生特別注重平等,因為平等心是佛性,平等心就是真如本性。不平等是妄心,不平等是妄念,我們一定要避免;要常常以平等心處事待人接物,這個裡頭不要去分高下。平等心就是不二法門,不二就是一,可見得平等是菩提心裡面講的,直心、至誠心,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我們不能夠疏忽的。說平等就是不二法門,這個實在我們自己能體驗得到,實在講這也就是無住生心,的確能入到這個境界裡面。
譬如我們日常念佛,我們當念佛的時候一個妄念都沒有,這個心就是平等心,就是無住心,我心裡頭一念都沒有,有念就有住。這個時候沒念頭,一句佛號清清楚楚、歷歷分明這是生心,就是《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號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心裡一個妄念沒有,那個心海闊天空,法界有多大,心就是多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才動一個念就畫界線,就有分別、就有執著,我們的心就小,這個小就是妄心。真心是法界全體,真心裡頭沒有界線的,你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沒有界線,真心就顯露,所以念佛要懂這個意思。同時要曉得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無量覺,它是整個法界的名號,是我們真如本性的名號。所以說名與體它相應,你懂得這個意義,你去念佛那個功德就很大。
「今題中平等覺」有四種解釋,現在經題裡面,「第一,平等普覺一切眾生,即一切眾生平等成佛之法」。這是講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就是普遍覺悟一切眾生的方法,是叫一切眾生平等成佛的方法,這就說明這個經的性質是這樣子。「第二,以平等法覺悟眾生」,這個平等是究竟平等,是叫你成佛的。正像善導大師所說的,三輩九品是我們遇緣不同才形成的,每個念佛人遇到的因緣不一樣,緣不相同。如果緣要殊勝,哪個不是上品上生?換句話說,上品上生的機會人人都有,你沒有遇到。善導大師那個說法說得合情合理,確實是佛的本意。第三個意思,「平等覺指如來之正覺」,也可以這麼說法,平等覺就是佛,佛心平等,佛心覺而不迷。第四個講法,是「專就本經平等覺」,這個平等覺就是指阿彌陀佛,「亦即極樂教主之聖號」。這在經上我們讀到的,釋迦牟尼佛問阿難,你願不願意見平等覺,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你願不願意見阿彌陀佛?經文上看到的。平等覺本經裡面有這四個意思。
末後經這個字,「經:義為契經」,梵語稱修多羅,它的意思含得很多,它的本義就是線,貫穿東西的就叫修多羅,拿一根線貫穿的意思,這個意思在我們中國人不重視。中國人稱我們古聖先賢的著作都稱之為經,你看儒家的六經、五經、十三經,到以後道家的也稱經,老子稱為《道德經》,莊子稱為《南華經》,這是對古大德這些不朽的著作都尊稱為經典。佛教的典籍到中國來,我們也就把中國這個經的意思稱之佛經,中國人非常尊重的意思。但是,佛經的本意,跟我們中國經的意思稍稍還是有點不同,所以以後翻譯家就翻作契經,加一個契字。這個意思就底下有解釋,「第一是契理」,第二是契機」,這很重要的。什麼叫契理?理就是前面所講的平等覺,也就是講真如本性,決定要與真如本性相應,這叫契理。決定不能違背,因為一切經都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叫契理。
第二叫契機,機是什麼?就是眾生的根機,就是眾生的程度。如果講經要不契機,這個沒有意義,講的雖然契理,大家沒聽懂,得不到受用。所以古人說,契理而不契機叫做閒言語,閒話、空話,大家沒得利益。如果契機不契理,大家聽懂了,都明白了,但是,不合真如本性,那叫魔說,古德這樣的講法。我過去剛剛出家沒多久,聽一個居士告訴我,這位居士年歲也很大,在我們來說是長輩,是個女居士,也很有地位,她告訴我一個故事。她說她聽一個老和尚講經,她是皈依那個老和尚,老和尚也很喜歡她,因為她有地位又有財富,大護法。聽《楞嚴經》聽了以後跟老和尚說,師父,你講的這部經我們都聽不懂。老和尚聽了笑一笑,他說我講的經你們聽懂了,那還值錢嗎?你想想看,這出乎我意料之外。這個錯了,縱然契理,不契機,不契機等於白說了,這不可以。講經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聽懂、希望大家得利益,不是炫耀自己的學問本事,我講講得你們都聽不懂,覺得我了不起,這個錯誤,大錯特錯了。
所以我們想到從前,過去也是有一個老同事,他告訴我一樁事情,就是薛仲述先生,薛岳的弟弟,他在年輕的時候,做過中山先生侍衛營的營長,那個時候在廣州大元帥府,他跟中山先生做侍衛營的營長。他告訴我中山先生很了不起的事情,那個時候演講三民主義,好像蔡元培他們整理記錄,整理記錄的時候,當中有一段文他們聽不懂,請教中山先生。中山先生一聽說他們聽不懂,把那段文就劃掉不要了。他說為什麼?你們都聽不懂,別人還會懂嗎?所以這就不要了。人家這是對的,我講的東西希望各個人都能聽得懂,聽不懂的不要它。不必改,用不著改,這個意思太深了,聽不懂不要了。講到這裡對中山先生非常佩服,這就叫契機。所以佛經一定要契理、一定要契機。
「具貫攝常法四義」,實在它這個佛經裡頭意思很多,你看《華嚴經》它講十個意思,講十種意思,這在一般講經、註解都講這四個意思,就是貫攝常法這四個意思。「貫則貫穿所說之理」,要拿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它這個理論、方法合乎邏輯,就是有條不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貫這個字。這個字可以說除了佛法之外,世間法也能夠做得到,世間好的文章能做到這點,做到貫。像我們看《古文觀止》,《古文觀止》每一篇都做到了這個字,你仔細去研究裡頭的文字,它的章法結構非常嚴整,思想脈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好文章,第一流的文章。所以做到什麼程度?你給它加一個字,這個字多餘的;少了一個字,它就不通了,它就斷掉了。所以文章寫到一個字不能加,一個字不能減,這文章是一流的文章。所以佛經裡頭第一個就是貫。
第二個攝,「攝則攝持所化之生攝」,攝就好像它有一股吸引力量,能夠攝受著你,你讀了還想讀,看了還想看,欲罷不能,就是這個力量。這種力量我們在世間也能看得到,譬如我們小的時候喜歡看小說,尤其是中國古老的小說的確非常高明,它有這個力量。譬如《三國演義》、《東周列國》、《紅樓》、《水滸》、《西遊記》,看了還想看。可是它這個攝受的力量不強,為什麼?你看十遍、二十遍不想再看了,就不想再看,所以它的力量不強。儒家的經書的力量比較強一點,比那個強,真的是百讀不厭,那個分量就不多。你真正能體會到它的義趣,像儒家的五經、十三經,像老莊,確實讀百遍千遍都不厭,愈讀愈歡喜,它有這個力量。這是攝的意思,能夠攝受人心,佛法也是如此,佛法攝的力量就大了,從初發心到成佛、到等覺菩薩念這部經還是念不厭,為什麼念不厭?就是你每念一遍有一遍的悟處。諸位將來經念多了你就曉得,遍遍都有悟處,遍遍都有新的東西。所以我們同樣講這部經,譬如《無量壽經》,我們講十遍是十個樣子,講一百遍是一百個樣子。絕對不會說是講十遍是一個樣子的,那個攝的意思就沒有了。
為什麼講十遍十個樣子?他自己悟處不一樣,遍遍都有新的悟處,遍遍都有新的體會,所以他講的東西就不相同。也正因為如此,從前李老師勸我聽經不要做筆記,原因在哪裡?遍遍都是新的,今天做這個筆記,到明天就用不上,就不要,就淘汰掉,遍遍新、年年新,沒法子記,你記下來是死的。所以由此可知,古大德的註疏不得了,經是活的,他的註解也是活的,這才看到人家的功力,他修行的功力在註解裡面看得到。如果他的註解是死的,你講註解第一遍是這個樣子,第二遍還是這個樣子,那個註解一點價值都沒有。大家要仔細去體會,你會發現今人的註解不如古人,那就是古人的註解是活的,現代人的註解,尤其是白話文的註解,那真是死的,沒有第二個意思。你怎麼看,看一百遍也看不出第二個意思出來,實在比不上古人,看不出第二個意思就不想看,所以那個文章只是看一遍,沒有看第二遍的價值了。古大德的文章能叫你百讀不厭,這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第三個意思「常」,第四個意思「法」,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這個著作、文字,超越時間、超越空間。「常則古今不易」,這是超越時間,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世教誡大眾,依照這個方法修行可以上品上生。經典流到三千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修行,也是上品上生,沒有兩樣,這叫常。「法則近遠同遵」,法是法則,超越空間,從前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在印度講的,那個時候他們那裡很適用。今天我們在現代在美國講的,這個方法還是一樣的適用,沒有一絲毫的改變。所以這叫真理,真理是永恆不變的,不管在哪個國家,不管在哪個時代,統統都是準確的,這才稱之為經。經至少具備這四個意思,貫攝常法。經題的大意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下面再講有七種立題,這是佛經建立經題的一個習慣,它有七種題例。所以我們一看這個例子,就曉得它是不真正的佛經,真正的佛經一定符合這個標準。七立裡面就是以人法喻這是三個,人法喻,像《阿彌陀經》,阿彌陀佛是人,這個裡頭沒有法、沒有比喻,這是單人立題的,裡頭沒有法。《妙法蓮華經》,它有法、有比喻,妙法是法,蓮華是比喻,《妙法蓮華經》。《文殊般若經》,文殊菩薩是人,般若是法,人法立題,這又是兩種。另外一個叫具足,就是人法喻統統都有,我們常常念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它是具足立題,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所以這個題就是人法喻都有。我們這個經題是人法喻統統都有,所以它屬於「具足立題」,就是人法喻全有。
「佛是此土果人」,果是證果的人,究竟果位的人。像菩薩,菩薩是在修因,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果位,所以菩薩是因地的因人,佛是果地的人。「無量壽」是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人,題裡頭有人。「莊嚴清淨平等覺」,這七個字是法,大乘是比喻,所以這個經題裡頭人法喻統統都有,跟《華嚴經》一樣,具足立題。
「諸經皆具教行理」,一切經裡頭你仔細去觀察,它一定有這些。教是什麼?是文字、是教學,教裡頭一定有理論。「本理立教」,這個教是根據理來的,它裡頭有理論,有道理在。「依教修行」,教是教誡,我們依照這個教誡修行。「從行顯理」,從行去證理,全在一部經裡頭。「故須明本經題中別具之教行理」,這個題目裡頭就顯示出來了。「佛說大乘這是教。依無量壽之理體,宣眾生本具之大經」。我先前提出來希望大家依照這部經修,就是把這個經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這經是我們自己本具之大經。佛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裡頭也具足,沒有一絲毫欠缺。所以佛從真性裡流出來,跟我們自己真性流出來沒有兩樣,應該是這樣修法。
「莊嚴清淨平等覺」,這三樁事情是行,莊嚴,我剛才講得很簡單,真善美慧;清淨是心清淨、身清淨、境界清淨;平等,從心地裡面修平等覺。這是我們淨土法門,《無量壽經》裡面主要教我們修這個的。「一句彌陀,莊嚴自心,清淨自心」,即是依教修行,我們明瞭佛號怎麼念法。所以佛號不在乎多少,念多少沒有關係,也不在乎一定要用什麼調子念,不在乎這個。在乎什麼?在乎這句佛號念得我自己心清淨,念得我自己妄念沒有了,這個很重要。不能說一面念佛一面還起妄念,一面念佛這個心還不清淨,這不可以。所以一定要念到自己清淨,念到自己歡喜,法喜充滿,這才叫依教修行。
「無量壽是理,表三際一如」,三際是過去、現在、未來。「涅槃常住之法身本體」,這就是無量壽,實在講就是真如本性。「亦即眾生本具之佛性,是心是佛之本心,實際理體也」。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法界全體。你要認識這名詞是法界全體、是真如本性,所以念這個名號決定可以清淨自心,莊嚴自心,莊嚴自心就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句名號統統念到。我們講念佛,念一切諸佛的名號,我們怎麼能念得了?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統統念到,一尊佛沒有漏掉,一尊菩薩也沒有漏掉,全都念到了,這是真正的莊嚴。
「以經題配三覺」,前面講自覺覺他。「無量壽佛,是我本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以莊嚴自心,是名始覺」。這就是開始覺悟;換句話說,念佛就是覺悟。能念的心是本覺,我們念這個佛號是始覺。「始覺合本覺,直趨究竟覺,即是題中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阿彌陀佛的別號,它的意義跟阿彌陀佛實在講沒有兩樣,這是究竟覺。我們要想達到究竟覺,你就用這句佛號就可以達到。你了解這個題義,全經的綱要你就能掌握到。
底下又有一個解釋,它的意思非常之多,實際上這個解釋也是無量義當中略取一二而已。諸位將來深入之後你自己會悟入。「又可解為:平等覺是我本覺。起心念佛,以自莊嚴,是為始覺,始本不離,直趨覺路,頓入寂光,證無量壽」。可見得它裡面講的始覺、本覺、究竟覺,可以互相用的,所以我們不要執著哪一句一定是始覺,哪一句一定是本覺,不必執著。因為它是圓融,一而三,三而一,你從哪個角度看都講得通,都講得很圓滿。所以說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你會把事事物物看得很圓滿,看得很清楚、很明白,這個真相才看出來,就是諸法實相。「如是則平等覺是我因心,無量壽是我果覺。妙義輾轉無盡,悉在一題之中」。所以經題裡頭的意思無有窮盡,你經文愈熟悉,體會經題就愈深愈妙,在日常生活當中修行,受持就是修行,就有很大的力量,確實轉凡成聖,取上品上生決定是能夠做得到的,這不是一個妄想,不是一個幻相,確實能做得到。「古云:聞首題名字,獲無量功德」。古人有這樣說法,就是你知道經題的意義,這個功德就無量無邊,你就曉得怎麼樣下手去努力。這是玄義前面的九大段。
第十段就是解釋經文,就是講經。講到經文裡面,我們這個本子一共分四十八品,也可以稱四十八章。前面三品是序分,從第一品至第三品為序分。初二品是通序,就是第三品是別序,從第四至第四十二這是正宗分,從第四十三至四十八這是流通分,這是大分。就是一部經分為三個大段落,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個分法是晉朝時候道安大師提倡的,當年道安法師提倡的時候,很多人不以為然,甚至於很多人反對的,到以後親光菩薩的《佛地論》從印度傳過來,翻譯出來,《佛地論》親光菩薩在印度也是這個分法,所以這時候大家對道安法師很佩服了。所以,以後我們在中國無論講經、註經,統統依照道安法師的分法,就是將一部經分成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分這三分。三分都非常圓滿,古人有個比喻「如人食蜜,中邊皆甜」,好像蜜嘗當中的,當中的正宗分很甜,邊上的也很甜,一樣的,味道一樣的濃厚。這個到以後講到經文裡面再敘說。今天我們的玄義到此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