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六集)  1989/1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02-014-0016

  請掀開講義第三十三頁最後一行「總釋名題」。這個題上面應該漏掉一個字,這是第九。「九,總釋名題」。從這個地方開始,可以說是講到本經。諸位將來如果在外面講經,像前面這樣玄義的部分,現在實在說是不契機。因為一般人如果說很長的時間他都聽不到經文,他就不來了,興趣就沒有了。所以前面的玄義,那麼長的玄義應當一次就把它講完。就等於說第一次介紹全經大義,第二次就得要講經題,頂多第三次就講到經文,這樣很緊湊,聽眾心理能夠掌握得到。如果玄義不講也可以,講一個講經的因緣。把講經因緣跟經題合在一起就是一次講完,第二次就講到經文,這是在一般在外面講經用這個方法最適當。

  對於老同修,那就有細講玄義的必要。真正對這個佛法有修學的人,實在說他不願意聽經,因為經文他自己知道,他讀讀註解沒有什麼問題,他要聽,就聽玄義。玄義是什麼?玄義是你自己研讀這部經的心得報告,他要聽這個東西。這個東西的確可以當作自己修學的參考,換句話,這玄義就是全部經的精華。我們前面曾經講到經律論,宗經論,釋經論;玄義的部分就是宗經論,從經題以後都叫釋經論,解釋經論,按照經文一句一句解釋。所以像這種註解,它這個論兩個意思都有,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

  所以自己要知道,對外面人講要看聽眾的根機,他能不能接受。同時,在講台上講演的時候一定要觀機。觀機就是我們常講察言觀色,看這個聽眾的表情動態,能夠看到他能不能理解,有沒有困難。你看這個表情變化,你講的方法馬上就要變化,這樣才能夠契機。該深的要深,該淺的淺。所以講東西很難說,我們自己預先充分做一個準備,上了台上之後,統統用我準備這個來講,這個講固然是契理,不見得契機,那就好比什麼?醫生先把藥方開好了,然後再給人看病,看了之後,藥方就給人家,這個意思就是你得照我藥方生病才行,哪有這種道理?所以這個雖契理不契機。由此可知,準備是要充分,但是上了講台,可能你所準備那個東西是一樣都用不著。但是準備是不可以不準備的,愈充分愈好。上講台那是千變萬化,不是自己的變化,是隨聽眾的表情態度而變化,這叫契機,這一點非常非常不容易!那要很有經驗,自己常識要豐富,才能夠面面都應付到。初學的人不容易,初學的人還得是照處方給別人,還得用這種方法比較牢靠一點。

  我們這一篇提要也是從黃老居士註解裡面摘錄下來的,這可以給諸位做一個參考。就是註解我們拿到手了,應該怎樣取捨,你會取捨,這個經大概你就可以講了。取捨的標準有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自己真正能看得懂的這部分,我們取它,他註的有些地方我們看不懂,我們就把它捨掉,就不要他的,所以自己一定要能夠看得懂。我懂一句,我就取他一句,我懂兩句就取兩句,用這個方法。第二個原則就是我講出來,聽的人懂不懂。如果聽的人不懂,我也不能講,講出來,要聽的人也能夠理解,也能夠聽得懂,所以取註要守住這兩個原則。

  註解的人跟講演的人不一樣。註解的人是提供資料的人,換句話說,他所提供的資料愈豐富愈好。講演的人是台上表演要觀機的,換句話,有許多資料未必能夠用得上。我們再用一個比喻來說,做註解的人好比是採買的,講演的人好比是廚師。採買的人,那個街上有的是什麼菜,你最好統統都買來。你買得很齊全,廚師要配菜的話,隨手拈來,拈幾道配得色香味具美,但是不一定說把你買的東西,我統統都用上,不一定。可是你採買的時候,不能漏掉,你要漏掉,他要要的話,沒有,這不可以;他所要的,你統統都有,他不要的也都有。所以註跟講不一樣。諸位明白這個情形,你就會看註解,就會取註解。

  初學講經最好自己編一套講義,這樣講起來有體系,不零亂,有條不紊,淺深長短自在,這就是個非常好的標準。取註這個地方特別注意的,就是要取一家的註解,不能取多家,為什麼不能取多家?每個人註解的,他自己修學的,他有一個體系,每個人的不一樣,體系、思想、修行境界不相同。比如同樣一部經,你要是參考多種的註解,必然是雜亂無章,那是吃力不討好的。好像一句經文,我參考十幾種註解,這個註怎麼講,那個註怎麼講,統統講完了,花了很長的時間,這句經文講完,聽的人聽得莫名其妙,不知道你在講什麼,不知道你教了個什麼,不知道,這個弊病就很大!

  所以註解只能取一家之言,也就是我們學習,只能跟一個老師,一個老師帶的路,他會把你這個路帶離出去。兩個老師兩條路,三個老師三條路,你就無所適從。這個在我們中國古時候,所謂的師承就是這個道理,跟定一個老師。所謂是一家之言,他的確才能夠奠定深厚的基礎,由這個基礎裡面開智慧,所謂起大的方便利益。他決定不能夠亂。在古時候世間法教學重視師承,佛法是更重視師承。如果說是一個人親近很多人學來的,這在過去人,對你的看法絕對不會重視。為什麼?你太多了,太亂了。充其量說你知道的很淵博,你沒有中心,你所懂得的說個不好聽的話,都是佛學常識,佛學的皮毛。這是不管學哪一宗、哪一派都要跟一個老師。在古時候親近一個老師,十年、二十年很平常的事情。一般可以說中等以下根性的人,不是上根利智,中等以下根性的人跟定一個老師至少要十年;那上根的人,他時間可以短一點;中根以下,如果說沒有十年的話,很難有成就,這是我們都應該要曉得的。

  我們用這個筆記,講述筆記,諸位可以跟黃老居士的註解對起來看,你就知道我在這個註解裡取了哪幾句,這是我在每個地方講解用這分資料。如果諸位學講經,我這是給你提供參考。你覺得我這裡面講的東西,還有比較新一點的,初學的人難以理解的,你還可以去掉,再參考;換句話說,愈簡單愈好。不要講得太深,不要講得太長,這是我們一般學講的兩個原則。要淺、要短,聽眾能夠掌握得住。譬如說我講這部經,我十天講完,或者更短五天講完,聽眾興趣很濃厚,覺得捧場他也樂意,沒幾天!比如說我一個月、二個月講完,大家聽了一、二次沒有味道,下次不來了,聽眾會愈來愈少,到最後甚至於自己都講不下去了,這是一定要想到的。這種情形,古今中外凡是講演的人都有這個經驗,把聽眾講跑掉了。所以自己要小心、要謹慎。

  還有一點我也奉勸諸位不能宣傳。開始初學講的時候不要宣傳,宣傳麻煩在哪裡?這一宣傳大家好奇,頭天來了幾百人,這一聽沒有興趣,第二天大概一半都不到了,第三天又少了一半,這是什麼?這是道場的衰相。人數一天比一天減少,這是衰相,這些人有衰相,講的人心裡面就感覺到恐怖了,他就很難支持得下去,所以不宣傳。不宣傳,譬如說我講的時候,兩個人聽,他們兩個聽得有興趣,他就拉同學來,第二天有四個人,這是盛了,盛之相,為什麼?人數天天在增加,一倍一倍的增加,二個人、四個人就加一倍了,是不是?六個人就加一倍半了,倍倍往上增加,這對於情緒上有鼓勵的作用,這都是很重要的。所以一般人他不曉得登報紙、宣傳,一次、二次可以,三次的你要沒有能力抓住群眾,最好不要搞這個,搞這個沒好處。我們看三十四頁。第一段就是說明,為什麼講經先要解釋經題。

  【凡經之名題。皆直顯本經之要旨。使學者因名達體。一覽經題。直窺全經大義。是以天台家註經。先釋經名。】

  這說明經典名題之重要性。實在講這部經就好比是一篇文章,經題就是文章的題目,你一看到這個題目,你就曉得這篇文章的內容,這篇文章的綱領你就能夠掌握得到。黃老居士在解釋裡面給我們直接說出來,『顯本經之要旨』,經要的旨趣。『使學者因名達體』你見到這個名題,你就了解全經,就知道全經大意。天台家他們講註的方法是用五重玄義,五重玄義第一條就是解釋經題,他跟賢首家不一樣;賢首家一開頭是講教起因緣。我們這是用賢首家的規矩,分成十大段,叫「十門開啟」。賢首它把這個解釋經題排在第九,第十那就是解釋經文。所以實際上的玄義只是到解釋名題,總共是九個大段。

  天台五個段落裡面,首先就解釋經題,所以他們對於經題非常的重視。第二個段落,這是辯體,相當於賢首家,也是在第二段裡面辨別一經的體性。第三段是明宗,就是宗趣。第四段是論用,討論這個經的用處,就是論用。第五段就是判教。天台家講的東西是精簡扼要,所以後來這講註採取天台家五重玄義的人非常之多,大家嫌賢首太繁瑣一點,沒有天台流傳的普遍,道理也在此地。

  下面我們就正式解釋本經的題名了。在這個經的經題它的來源我們要曉得,因為本經是會集本,夏蓮居老居士根據五種原譯重新編輯的,重新編輯的會集本。他老人家選的這個經題實在是非常之巧妙,他就把五種原譯的經題會合起來,還是用原來的題目,這是他巧妙之處。以前像王龍舒居士,他這個題叫《大阿彌陀經》,《阿彌陀經》這個意思有,古德翻譯的有,這個「大」沒有根據,所以這就是題目是自己撰的。他的題目還是會集的,不是自己撰的,所以這是相當之高明。

  五種原譯本裡面,第一種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這是漢朝翻譯的,最後一種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這是宋朝時候翻譯的,他把這兩個名字合起來,這五個題目是統統都有了,意思都具足了,這是他的妙處。所以他這個題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這一句是宋朝翻譯的,宋朝翻譯的題目等於是他全取了,完全取了;底下是《清淨平等覺經》,這是取漢譯的後譯版,因為漢譯前面有《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那個「無量」,宋譯也有無量,漢譯也有無量,就取一個無量,所以這兩個題目合起來,等於說一個是十二種翻譯。一個是最初的,一個是最後的,這兩個題目合起來恰恰好把十二種的意思統統圓滿的含攝在裡面。所以他這個題目選的實在太好了,題也是會集的,也不是自己撰寫的。在經題裡面,我們把它分成七個段落來介紹,第一個是:

  【佛。】

  這個地方『佛』的意思先要解釋。「佛」這個字的定義,縱然在前面玄義裡面講過,到講到經題還是要細講,為什麼原因?諸位一定要知道,講經跟學校課堂上課不一樣。學校上課學生是固定的,佛堂裡面講經,聽眾不固定,有前頭沒有聽到今天剛剛來的。前面沒有聽到,所以必須要細說,因為什麼?講到經題,也是一部經的開端。前面玄義沒有聽到,從今天開始聽起,也是一整部的經,所以必須要詳細介紹。這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中國古時候社會結構,大眾生活簡單,所以需要用的文字沒有現在這麼多。這個文字是陸陸續續增加的,古時候中國沒有這個字。這個字是佛經翻到中國來之後新造的字,就是佛學裡頭的專門的術語,新造的。

  中國造字有六個原則,我們常講六書。六書就是中國造字有六個原則。這個字是一個會意字,在六書裡頭是屬於會意。沒有人字邊這個「弗」,我們中國古字有,這是一個否定詞,弗就是不是的意思,否定的意思。佛教傳到中國來,這個音跟這個音相同,但是佛是個人,所以就借用,假借借用這個字的音加一個人,這是佛教的專有名詞。這叫假借,六書裡叫假借會意,兩個意思造出這麼一個字來。

  中國人民族性喜歡簡單,不喜歡麻煩,跟印度這個民族性可以說恰恰相反。印度人喜歡繁瑣,中國人喜歡簡單,愈簡單愈好。所以中國的文章,中國人的言語,在古時候講求的原則是簡要詳明這四個字,簡單扼要,還要詳細、還要明白,這樣的言語才是好的言語,這樣的文章才是第一流的文章。所以這個好的文章做到什麼?一個字不能增減,你增加這個字,多餘的可以刪掉,你不能少,少了這個字,它意思不完整,所以文章做到一個字不能加,一個字不能減,這個文章才算是最好的文章。諸位要看看我們一般流通的《古文觀止》,差不多這裡面三百多篇的文章,都夠得上這個標準。這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這許多大文學家他們的文章,選來選去挑選出來的,挑選出第一流的文章,的確做到了這個功夫。所以從前李老師教給我們,他說你們試試看,拿《古文觀止》,你替它改一改看,看看你有沒有辦法改成幾個字,或者把它刪掉,或者你自己增加一點,然後比較比較看看,才知道人家那文章做得好,但是對於自己作文有很大的幫助。梵文原音是佛陀耶,我們中國人喜歡簡單,把那個尾音都省掉了,單用一個佛。是音譯過來的,它是什麼意思?這下面再解釋:

  【義為覺者。】

  意思是『覺』,覺的意思。既然意思是覺,我們就翻作覺就可以了,何必再把它翻成佛?這個在翻經體例裡面,這一個字是含多義。在中國這個覺沒有它完全的意思,只有它這個意思裡頭的一部分,不是完整的。因為這個佛裡頭有智慧的意思、有覺悟的意思。何況這個智與覺跟我們中國智覺的本意淺深廣狹又有很大的差別,這才不得已用音譯再加以解釋。譬如這裡面講智,智是體,覺是用。智裡面它有三個意思,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三個意思在,這都不是我們中國這個智的意思所有的。它覺的意思有: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也有這三個意思,所以這必須要加以註解。我們這個地方取的簡要,把那三種智省掉了,單單講這個覺。第一個是『自覺』,自覺揀別就是不同於一般不覺的人,或者是一般錯覺的人。錯就是雖覺悟,他覺悟是錯誤的,他不是正覺,他是錯覺,揀別跟他們不相同。佛的覺悟是正確的,決定正確。在另外一個術語,我們在經論上常常看到的,就是無上菩提,梵語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自覺就是正覺。正覺跟一般有覺悟而不正,這個差別在哪裡?這總得有個標準。所以佛的標準非常的嚴格、也非常清楚。那就是說你還有見思煩惱,你雖有覺,這個覺就不正,如果這個覺能夠將見思煩惱都斷得乾乾淨淨的,這個覺叫正覺。所以這個標準是既嚴格也非常的清楚,絕對不含糊。

  見思煩惱,見煩惱就是錯誤的見解,思煩惱就是錯誤的思想,你的看法、想法錯了,那當然你那個覺怎麼能叫正?想法、看法都錯了,你這個覺絕對就不是正確。所以這個說法很能叫我們聽了之後服,服他。這個錯誤的見解當然很多,佛把它歸納成五大類,這就是五種見惑,就是見解上的迷惑,就是錯誤的看法。第一個是身見,身體,把身體當作我。佛說這個見解是錯誤的,這我們就很難懂,哪個人不把他的身體當作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這就是每個人見解都有問題,都是想錯了、看錯了。

  第二個問題邊見,邊見拿現代的話來講比較容易理解,就是相對的見解。我們說一個大反面就有個小,說個長反面就有個短,所以我們凡夫是生活在相對的世界裡面。佛說這個見解是錯誤的,錯在哪裡?我們學了佛以後知道,二的世界。真正的世界,一真法界,你始終都有個二,這就永遠到不了一真法界。有二就有三,有三就有四,所以這個見解就非常非常的複雜。所以你想想看,過去印宗問六祖,黃梅有沒有講禪定、解脫?他老人家隨口答出來,禪定、解脫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佛法就是覺法,真正覺悟裡面沒有二,就是沒有相對的。你還有相對的,你沒有入佛的境界,所以這是個錯誤的見解。

  第三個就是見取見,第四個是戒取見,這兩種拿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成見。我們常說某人成見很深,戒取見是修因上的成見,就是修行方法,修因的成見;見取見是果報上的成見。一個屬於因,一個屬於果,兩種都屬於成見。第五種叫邪見。這個邪見範圍很廣,就是除了上面四種以外。用這個標準來觀察自己,自己來反省,我有沒有自覺,這自己就曉得了。用這個標準來看別人,我們心裡就有數了,但是不要去批評人,心裡有數什麼?不會上當,不會被人騙了。我們對他能認識他,他到底是覺悟了沒有,所以不要被人騙了,我有這個本事。所以說沒有本事度人,但是有本事不被人騙,這就很了不起了,這就相當不錯了。

  錯誤的想法就是煩惱。貪,這個貪欲、瞋恚、愚痴、傲慢,對於聖教懷疑,就是對於佛菩薩的教訓懷疑,這是思想上五種錯誤,就這五大類的錯誤。你想想看,這見解、思想一共是十大類,這個錯誤都沒有了,才叫做自覺,才算是正覺。這是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哪一個法門,統統要達到這個標準,不達到這個標準,不算成就。

  你看無上正等正覺,正覺是最底下這個。佛法它有三個階段,這是第一個階段,好比小學,你沒有達到這個程度,你小學沒有畢業。中學是正等正覺,大學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第一關!佛門第一關。這一關通過了,也就是見思煩惱斷掉了,在我們佛法裡頭有一個學位,像現在學校一樣有個學位,這個學位的名稱叫阿羅漢,你證得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果,在佛門裡講,你小學畢業了,佛門的小學我們講小乘,小學畢業了。小學畢業,不要看輕了他,他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輪迴了,絕對不會在六道輪迴裡面打轉,他證得了位不退,三不退裡頭,他證了位不退。我們把這一些理論事實明瞭了,我們才真正理解,佛法各種法門的修學適不適合我自己。我修一個階段,我自己能不能達到這個目標?或者我能夠成就幾成?成就幾成還出不了輪迴!這是佛門裡祖師大德常講的難行道,不容易。

  第二『覺他』。自覺而後才能夠覺他,自己沒有覺悟,要度化眾生,這危險太大了。他的熱情很可佩服,那真是佛都佩服他,但是他所造的結果太可怕了!太恐怖了,這個因果責任他要負。古德有個比喻叫「以盲引盲」,自己是個瞎子不認識路,要幫助別人,替人家帶路,帶一群瞎子相牽入火坑。你不帶路你自己走,那你掉到火坑裡,這個因果責任小,我自作自受;我帶領別人,陪我一起入火坑,這個責任要負。不能說我是好心,我不是故意的,這個不行,這講不通的。這一句話不能夠抵罪的。所以一定要自覺,而後才能夠覺他。所以佛在經上一再的教誡我們,沒有證得阿羅漢果,決定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因為你自己意思是錯誤的。你證得阿羅漢果之後,你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為什麼?你已經自覺了,你已經得到正覺了,你可以相信你自己,這是我們應當要記取的教訓。

  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怎麼辦?佛在世,他老人家可以依靠。佛不在世怎麼辦?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考慮到了,不是沒有考慮到,考慮到了。佛陀不在世,後來這些想學佛的人依靠什麼?佛給我們四句話做依靠,叫「四依法」,你要依靠佛這四句話,等於佛在世。這四句話,第一句就是「依法不依人」。法是佛所說的經典。你依照經典,你不要相信人,就是佛來了也不行,為什麼?佛佛道同,後面的佛所講的經與前面的佛一定相同,不會說一部經裡面完全不相同的,沒有這個道理,佛佛道同,所以堅定要求我們學依法不依人。

  第二條叫我們「依義不依語」。大概佛早已經看出來了,經典將來流傳一定有很多翻譯,翻譯當然人家翻的,用的字詞句不一樣,翻的只要意思一樣就行了,意思沒有錯就可以了,言語文字那上面的講求、變化、多寡、淺深沒有關係,意思不錯就可以了。有這麼依據,那這一部經多少人翻譯,翻譯的文字不一樣,就不會打架了,就不會有爭論了。你翻的這一句不對,你翻的那個字不大妥當,就不會了,只要意思對了就行。同時像後人編這個會集本,也沒有問題了,只要意思對了就可以了。「依義不依語」,免了許許多多的爭執。現在學術界裡為這個爭執的很多,所以一定要找到梵文來校對。梵文縱然找到了,你凡夫的見解比不上翻經那些大德。在中國翻經的這些大德,諸位要仔細去考證一下,差不多都是證到正覺,都有這個功夫的,沒有這種功夫,他不敢翻經,怕把經的意思翻錯了。因為經義實在講,往往是意在言外,你要是依文解義,佛經上有「三世佛冤」,三世諸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都要喊冤枉,為什麼?不是這個意思,你把他意思解錯了。

  譬如說我們前面講的「實相」。這是個名詞。有一年,那一年正好我也在台中,有位美國的學佛的人到台中去請教李老師。李老師給他講了一點佛法,他搖頭,當然有翻譯,他們不服,不以為然。李老師請他講他所了解的佛法,李老師也搖頭,也不以為然,彼此都不服。最後是因為外國人他帶了兩本書,李老師就問他:你那個厚厚的那是什麼東西?他說是《佛學字典》。李老師靈機一動,《佛學字典》,好。英文翻譯的佛學字典,李老師就問他說:佛就講實相,你把這「實相」查查,你講給我聽聽。他翻,翻了半天查到了,通過翻譯解釋給李老師聽,實相就真實的外表,實是真實,相是外表,真實的外表。

  李老師聽了之後,然後又問他一個,李老師就曉得,他們的翻譯完全是從文字表面上翻譯的,李老師馬上就提一個「二足尊」,佛教裡面說佛陀二足尊,就翻二足尊,查到了,兩條腿裡面最尊貴的。李老師笑了笑,不談了,不談了。以後他講經的時候,把這個告訴我們,他說英文翻譯的簡直是胡說八道,這種英文翻譯的佛經糟蹋佛法,這東西你說問題嚴重了。所以不能依這個語,依語就糟糕了,要懂得這個意思。在我們中國,這是初學、淺學佛的人都曉得,「二」是二類,兩大類,「足」是滿足,圓滿的意思,「尊」是尊貴,這兩大類是什麼?一個是福報,一個是智慧,福慧二足尊,如來的福德圓滿了,沒有人能夠比得上,如來的智慧也沒有人能夠跟他相比,這兩樣他都圓滿了,所以這是最尊貴的。怎麼能分兩條腿裡頭最尊貴的?這個就笑話鬧大了。所以這是往往依文解義那個問題就很嚴重了。

  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這是說明什麼?縱然梵文經典,他真的找到了,他必定也是依文解義,錯誤百出。不像中國這些翻經的大師,人家有修、有學、有證!他那個知見也就是跟佛是很接近,差不多的,所以不至於翻錯。現在講外國這些把中文經典或者西藏文、巴利文、梵文經典翻成英文的,只懂得文字,自己沒有修證的功夫,所以才有這個毛病。從文字表面上,他並沒有翻錯,二是兩個,足是兩條腿,他沒有翻錯,這都是望文生義。所以佛在第二句的教給我們的依義不依語。

  第三句教給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一句話非常重要,因為佛在一切經典裡面的確有講到了義,有講到不了義,什麼叫了義?我們用最高的標準來說,能夠叫我們這一生就成佛的,這是了義。叫我們這一生成個菩薩、成個阿羅漢,都不是真正的了義。所以講究竟了義,是叫我們這一生成佛。所以佛法的標準就很多了,有的人學佛為什麼?為了家裡平安,為了升官發財,為這個來求的,求人天福報的。這是真正的不了義,這是最不了義的。還有的人說是人間很苦,天上好,喜歡生天,生天也不是了義,為什麼?沒有能出六道輪迴。天的福報雖然大,壽命雖然長,但是他壽命有到的時候,壽命到了之後,還要隨著業力流轉,所以這個人天是不了義。再往上去,這聰明智慧高一點,知道六道輪迴可怕,希望超越六道輪迴,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了,比人天是了義,比菩薩、比佛就不了義,為什麼?他沒有明心見性。所以這個了義是有比較性的。當然佛講這個話的意思是講究竟了義,究竟了義的經典跟諸位說,就是《無量壽經》。真正講究竟圓滿了義,只有這部經,只有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門。所以《華嚴經》雖然純圓之教,它到最後不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它不能算是究竟了義;後頭因為有這一段,它那個經才是究竟了義。這就教給我們,對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教給你如何取捨。

  最後一句教訓是講我們求學佛的態度,「依智不依識」。智是什麼?拿今天最普通的講法就是理智,識就是感情,學佛的人不要感情用事,頭腦要冷靜一點,要理智一點,你才不至於做錯事情。所以要冷靜、要理智,決定不能感情衝動。看一個問題要多方面的觀察,不能夠爛慈悲。像我在台北基金會裡面,以及過去李老師在台中主持那麼多道場,外面有僧人到我們這兒來的,雖然是學佛的,我們很歡迎,但是我們有很高的警覺性。千萬不要,他是學佛的,學佛的都是好人。不錯,學佛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好人,但是壞人也可以冒充學佛的人。

  所以過去簡豐文居士,他就是熱心過度,只要一看出了家,剃了頭,他都很歡迎,接待,到我們這兒來住。我說:不可以,他說:他到台北來沒地方住,我們給他行個方便。我說:台北市寺廟那麼多,道場那麼多,為什麼人家都不留?顯得我們比別人慈悲。我就警告他,這是個亂世,有些壞人假借佛名來破壞佛教,甚至於別有企圖,將來我們這個基金會受累。這是不能不小心的,因為是個亂世!所以我們一定要知根知底,要曉得他的來歷。他到我們這兒來,什麼人介紹?他什麼關係,清楚了,我們當然很歡迎。不認識很生疏,不清楚的,不能說一看剃光頭的,這就是熱心過度,這個危險,太危險了。這是我們一定都要知道依智不依識,這絕對不是說不慈悲,這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護教。希望佛教裡頭不要有一絲毫瑕疵,不要有被社會人批評、糟蹋的地方,要我們自己謹慎、要小心,決定不能夠感情用事。

  還有像有一次,我看到台中放生的,有些人抓到海龜,大海龜,李老師在圖書館講經,他們就擺到圖書館大門口賣。當然同修一看到這麼大的烏龜,趕緊買來放生。頭一次看到了,這總是至少是十五年前的事情,那個時候就一千多塊。那時候錢很值錢,一千多塊!買下來了。第二天放生了,過了幾天之後,又抓了一個來了,李老師就生氣了,叫大家統統不要買。李老師說,你要買他就會抓,你不買,他下次拉出來沒用,賣不掉,他就不抓了!這就不買了,這是理智,這不是說看牠那麼可憐,見死不救,不是的。你救牠一命,將來不曉得多少烏龜要喪命的,你就讓牠犧牲一條,以後的烏龜都平安了,都沒有人去抓它了。這要智慧,不能感情用事,這個不可以的。

  所以守住四依法就等於跟佛在世沒有兩樣,可見得這個正覺不容易。我們今天佛教裡面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依人不依法。皈依也是的,皈依人不是皈依法,這是大錯特錯。佛法之所以衰,佛法之所以變質,根本的原因不在此地,所以一定是自覺,而後才能夠覺他,才能夠真正幫助別人。覺他,這是菩薩。

  『覺滿』是圓滿,滿是圓滿,圓滿怎麼講法?諸位必須要知道,菩薩度化眾生實際上還是度化自己,這個話怎麼說?我們世間教學裡頭也都說到教學相長,你不肯教,你自己很難有進步。你願意去教,願意跟這一切眾生接觸,眾生奇奇怪怪的這些問題,都提出來問你,你才會真正有進步,真正開智慧;換句話說,你的煩惱盡了,這是無明煩惱都盡了,斷盡了,智慧圓滿了,這就叫覺滿。自行化他都圓滿了,可見得教化眾生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求自己的福慧,兩樣的圓滿,就是二足尊。

  煩惱斷盡是福,一個人沒有煩惱就是有福。像今天上午胡居士帶她婆婆、媽媽兩位到這來看我,來問佛法,我就告訴她,我說像我們這樣年齡,人生的路已經走到終點站了,一切事物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就過來人了。真正的幸福是什麼?你能夠吃得飽,你穿得暖,有個小房子可以遮蔽風雨,沒有憂愁,沒有煩惱,沒有牽掛,我說你快不快樂?她說:是,這是最有福的人!絕對不是有很多錢,有很高的地位,不是的,那些人反而苦。有錢,錢愈多,出門一個人都不敢走,還要帶好多保鏢,為什麼?怕人家殺他,謀財害命,處處擔心,所以那都是苦事。地位高了,有了財富,他精神生活痛苦,他憂慮、牽掛、煩惱很多,那個雖富而不樂。要樂才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的幸福。

  如果能夠念阿彌陀佛,那福報更大,為什麼?永脫生死輪迴,這個福報多大。修學任何一個法門,你這一生未必能夠出得了輪迴。剛才講了,你見思煩惱有沒有能力斷?塵沙、無明有沒有能力斷?我跟諸位說明學密的條件,至少要破一品無明,這是什麼?這是你勉強夠資格學密。真正學密的條件是圓教八地,四十一品無明已經破掉三十七品了,這個時候才是真正有資格。所以跟諸位說,密法是高級的佛法,是佛法裡頭最高級的佛法,等於世間的博士班。決定不能毀謗,那毀謗罪過很重。可是你試試看,你去修修看,為什麼說不成佛就會墮地獄?你是初住以上的菩薩,雖然學不成功不會墮,為什麼?他不迷。凡夫修的,為什麼你不成功就墮地獄?說老實話不成功是真的,決定不會成功,墮地獄也是真的,真的會墮地獄。你不學這個法門不墮地獄,學這個法門准墮地獄,你不會成功的。為什麼不會成功?就是你的見思煩惱沒斷,見思煩惱不斷,這裡面的魔障就不得了。《楞嚴經》裡面講的五十種陰魔,那個五十種是五十種類,每一類裡頭數量是無量無邊。所以你必須要有智慧能夠覺察,認識魔,你有定力可以降魔,你才能成功。你沒有定慧,你走這個路子那是險道,太危險了!這是諸位一定要曉得。

  所以密宗為什麼人家這樣歡喜?因為密宗是事事無礙,等於說完全開放了,我吃肉也可以。吃肉是可以,你有慧有定,你真能夠消得了牠的災,你吃牠,的確你能夠度牠,你有這個本事。牠把這個身體奉獻給你,你的確能夠幫助牠超生,你也有這個能力。如果好,我吃你,我也沒有本事來超度,那將來人家問你討命。我把我的身體供養你了,你救不了我的時候,你這個帳怎麼算法?那個麻煩大,比一般吃肉的問題還嚴重。一般吃肉是什麼?牠是還債,你這個是什麼?牠犧牲供養給你,奉獻給你的,你不能度牠,這罪上加罪!所以大家不知道這個道理,一窩蜂講開放;換句話,殺盜淫妄都無所謂!密宗確實如此,殺盜淫妄都幹。所以你沒有這個本事,你不墮地獄,誰墮地獄?這是跟諸位講真話,我不騙人。所以我佩服章嘉大師,章嘉大師給我講真話,不騙人,絕對不欺騙人。他說你要是學,從哪裡學起?從戒律學起,從戒定慧。慧開了之後,才有資格學密,換句話說,你沒有相當定慧的基礎,你沾都沾不得。所以開心法師講的有道理,他說密宗一興盛,佛教就滅亡,世間就大亂,就大災難就來了。這我是知道,但是我們不敢講。開心法師他敢講出來,我很佩服他,這個見解就很可貴。這個地方,這個佛,就是:

  【本師釋迦牟尼佛。】

  因為這個經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宣說的。如果廣義的講,這個「佛」,可以說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什麼?因為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阿彌陀佛,沒有一尊佛不勸眾生念佛求生淨土。這是在《無量壽經》裡面有,四十八願裡面也有,所以這個佛可以稱為廣義的佛,就是一切諸佛。

  【說。悅也。悅所懷也。】

  『說』跟『悅』在古時候是同一個字,就是我們現在念的「說」字。這個喜「悅」的悅是後來才有的,古字沒有。古字說跟悅是同一個字。所以諸位讀《論語》,《論語》還是用這個古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那個「說」是說字,古時候的這個字是通用的。所以這是心裡面歡喜,喜悅的意思。

  【佛以度生為願。今眾生機熟。堪受淨土大法。究竟解脫。故今樂說。以暢本懷。】

  這些解釋都是黃念祖居士註解裡面的,也是秉承古德《無量壽經》、《彌陀經》註解上講的。佛是以度眾生為本願,佛出現在世沒有其他的願望,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圓成佛道,這是佛的願望。只有這麼一個願望,其他的什麼願望都沒有。看看眾生根機成熟了,就是可以接受這個法門了,佛當然歡喜,所以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道交。

  這個感應一共有四種,這是我們要知道的。就是有顯隱。顯是明顯,隱是自己都不能覺察,是無始劫自己的善根動了我們自己雖然不曉得,佛菩薩知道。佛菩薩他的能力比我們強,我們微弱的一點意念他曉得,我們自己不知道,他知道。所以說顯感有顯應,有顯感有冥應,冥應就是佛來應的時候,我們自己不知道,就是佛菩薩加持。佛菩薩加持我們,我們自己不曉得,這種加持就是隱,就是隱應。另外兩句就是我們自己本身是隱感,我們自己這個感自己不曉得,佛應了。佛應有兩種,一種顯應,一種冥應,冥感顯應,冥感冥應,這是感應有四句要認識到,有這四種現象。

  『機熟』就是感。但是這個機熟,有的時候我們自己不曉得我們根機成熟,佛知道,那就是我們是冥感,佛明顯的加持我們就是顯應,佛加持給我們,我們自己也不知道,那就是冥感冥應。所以佛為我們說這個經典,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說得更為明顯。《要解》裡面說「佛以度生為懷」,懷是本懷,跟這個願的意思相彷彿,是以度生為本懷。說眾生成佛機熟。他這裡只說個機熟,沒有說成佛的機熟,所以《要解》好!《要解》真是把佛的本意說出來。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佛給我們說這難信之法,叫我們究竟解脫,這當然歡喜。

  所以單單講機熟,那個熟就有程度的不同。譬如說有人天機熟、有二乘機熟、有菩薩機熟,最高的是成佛的機熟了。這個熟就是他能夠相信這個法門,能夠理解這個法門,能夠修學這個法門,這就是熟了。這個人根機就熟了,這一個人這一生決定往生不退成佛了。所以把這個成佛的方法就說出來了,那可以說佛四十九年說經,這是最歡喜的,沒有比說這部經更歡喜。因為這部經是度成佛機熟的眾生,所以是無比的歡悅。跟說其他一切經典情形不一樣。其他的經典,大乘是度菩薩的,就是菩薩機熟,小乘經論是二乘的機熟,再等而下之是人天機熟。這個人有一點警覺性,不做壞事,希望來生還得人身,不至於墮三惡道,佛給他講這一類的因果,修學的方法。所以這個法門,我們前面玄義上讀過,無上法門,這部經是一切經裡面的第一經,這都是應當要認識的。第三段就是:

  【大乘。】

  『大乘』是比喻,這個字念古音要念乘(ㄕㄥˋ),因為念乘是名詞,念乘是動詞,它本意是動詞,就是大的車。車是車乘,大的車。我們知道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這個大車就是馬車,一個馬車可以坐十幾個人。我們過去在大陸的時代,這大概現在都很少看到了。我在抗戰勝利之後,我在南京念書,念中學,我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馬車。一個馬車一匹馬拉,坐十四個人,馬車坐十四個人,那是大車。小車?羊車、鹿車,那只能坐一個人。拉一個人的,那是小乘。所以古時候大乘、小乘用這個來做比喻。《法華經》裡面講「大白牛車」,這個大白牛車是什麼車?就是馬車。大乘,大車大它坐的人多,不像小車,所以比喻作菩薩。菩薩能夠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這是大乘。

  【乘以運載為義。】

  這個意思就是運載。

  【此經所示。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者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強名大乘。】

  這個解釋的意思非常的圓滿,比起其他的意思要深、要圓。『能念之心』,就是念這一句佛號的心。前面古德一再告訴我們,能念佛的這個心就是始覺,你真的發心念佛了,你真正開始覺悟了,這是始覺心。所念的這一句佛號是我們的本覺,我們起心念佛就是始覺和本覺,始本不二,這就是究竟覺。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才明白這一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一句話絕對說得不過分,絕對不誇張,是真真實實的事實。才知道念這個佛號功德不可思議。這是能乘、能念的心。

  『起心念佛,是念念作佛』,所念的,所念的這一句佛號。『所乘者大』,因為所念的這個佛號是我們的本覺,說『大乘』這是勉強而說的,實在上這裡面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我們只能夠體會,沒有法子言傳。言語說不出來的,心思也想像不到的,意思你要去體會。這部經是大乘經,而且是大乘當中的大乘,了義當中的了義,所以是一部無上的成佛的經典。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