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玄義  (第三集)  1989/11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02-014-0003

  前面我們談到念佛這個法門,所謂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通達的意思。這個方法,這個門徑,它與其他的法門不相同,其他法門可以說是有次第的,也就是有層次的,一層一層向上提升,把這個境界往上提升。唯獨這個法門特別。它一下手修因與果地就相應,所以這個法門就稱為不可思議的法門。前面一段話告訴我們:

  【以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之究竟果覺。作我眾生之因心。以果為因。因果同時。】

  這是這個法門最特殊的地方。這些話說得可不可靠?我們看了之後會不會懷疑?這是真正問題的所在。寫這本書的黃念祖老居士,可以說是現代佛教界裡面的泰斗,是一個真正有修有學的大德。至於他是不是有證我們不敢說,但是修學這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而且他有師承,他絕對不是隨便說話的人。他老師的成就,我們也略知大概,夏蓮居老居士的成就。中國俗話說名師出高徒。老師的德學殊勝,他親近老師二十年,不是短的時間,所以是夏老居士的傳人,他的東西我們可以相信。如果你把這個註解全部念完了,我相信你的信心自然就建立了。他所說的話決不是胡造謠言,是引經據典,每句話都有根據,這是非常難得的。假如再有時間,如果我們能夠深入大乘經藏,那你的信心就更堅固,更沒有問題。

  確確實實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我們『果覺』的名號。阿彌陀佛四個字統統是梵文,音譯過來的,如果把它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無量覺。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他不覺,覺而不迷!可見得這個名號確確實實是性德的名稱。法藏菩薩成佛就用這個名號,就用這個作名號。而且他也教十方一切眾生,就執持這個名號,一生就能夠成佛。

  成佛,這有人要問什麼叫成佛?所以這個「佛」的定義我們要搞清楚。有些人說我不願意成佛。這個話說得就是很有問題了。他不願意成佛,那佛是什麼實在講他沒搞清楚,如果他搞清楚,那非成佛不可。我們從很平常容易理解的意義來說,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我們要不要成就?你的智慧不圓滿,換句話說,你能力就不圓滿,你有許許多多問題就不能解決。所以成佛,佛經裡頭有個術語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法所求的就是要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句話也是梵語,完全是音譯。當年在翻譯的時候,五不翻例子這是尊重不翻:意思是可以翻的,為了尊重起見不翻。它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我們要不要求?學佛就是求的這個。

  所以大家把成佛的認識往往認錯了,認為成佛決定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好像那種身分的那個佛,不是,佛法裡頭不是這樣說的,那是形相上的佛。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就同時兩尊佛出現於世;釋迦牟尼佛示現的形相上的佛,維摩居士示現在家居士,他也是佛。一個在家佛,一個出家佛,他們兩個地位完全平等,智慧也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這我們一定要知道的。可以說的是我不願意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的形相這個身分出現於世,那我用任何身分出現在世間都可以。像《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身。那個三十二相是三十二類,每一類裡頭數量就算不清了。就是說他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身分出現在世間,但是他的的確確是佛,這一點我們要記住。

  所謂成佛就是恢復自己的性德,恢復自己的究竟圓滿的智慧。還有一個淺顯的意義,就是成佛也可以說成就平等心。平等心是佛,換句話說,我不願意成佛,那我就不願意平等,我對於一切法我要分高下的,這就是錯誤的。所以成佛就是成就平等心。你看《維摩經》上所說的平等心是道,清淨心是道。成佛就是成就清淨心,成就平等心。在唯識宗裡面所講的,成佛也就是轉八識成四智,講得就更清楚、更明白了。我們凡夫用的是妄心就是八識,佛菩薩不是用八識是用四智,也就是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所以佛菩薩不叫八識叫四智。其實四智就是八識,八識就是四智,為什麼換兩個名詞?一個在迷,一個在覺悟,覺悟了就叫四智,迷了就叫八識。由此可知,所謂成佛就是破迷開悟而已!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這個成佛的定義我們一定要搞清楚。

  「阿彌陀佛」,這四個字確確實實是成就我們清淨心、平等心、無上正等正覺的妙法,最巧妙的一個方法。所以這個法門是因果同時。古人告訴我們,我們能念佛的這個心就是始覺,你肯念這句阿彌陀佛,你就開始覺悟了;你所念這句名號是果覺,你看因與果同時。我們起心念佛,起心念佛這個時候就是佛,所以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成佛。這個關鍵就在「相應」這兩個字,可見得這個相應很重要,而不是把這句阿彌陀佛當作口號來喊,那就錯了,那就不相應了。

  什麼叫相應?就是真正要覺悟。那個名號意思是無量覺,我們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我們能夠覺而不迷。什麼叫迷?諸位要記住我們剛才講成佛這個定義,你心不清淨就迷了,你心不平等就迷了。我們別的不要講,不要講得太多,太多了反而搞糊塗,我們就用這兩個標準。我心不清淨,我不平等,我這一句阿彌陀佛恢復我的清淨心,恢復我的平等心,這叫相應。念佛功夫是這樣做法的。譬如我們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境界,我心裡起念頭,起妄念了,有念就不清淨,有念就不平等。順自己意思的就起了貪愛的念頭,不順自己意思就起瞋恚念頭了,貪瞋是最容易起的,而且是最複雜的、最嚴重的。這個念頭才一起來,馬上我就覺悟我心不清淨了,「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壓下去。

  第一念起來了,那沒有關係,第一念冒出來了,這是煩惱習氣,無始劫以來煩惱習氣;我第二念就轉成「阿彌陀佛」,就把自己這個妄念壓住,把它壓下去,換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平等的念頭,阿彌陀佛是清淨的念頭,這就叫做相應。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就成佛。怎麼叫一念成佛?你這一念心清淨了,一念心平靜了。不管什麼境界,佛境界也好,魔境界也好,善境界也好,惡境界也好,順逆境界現前統統不管,都把它歸到一句阿彌陀佛去,恢復我們的平常心。平就是平等,常是永遠平等。但是我們對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自己心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你看這多自在,所以這叫一念佛相應。你念念都相應,你豈不是念念成佛!佛的心就是這個樣子。

  當然佛那個心是永遠保持這個樣子,我們偶爾一念的時候能夠也達到這個境界,但是這個境界我們保持不久,保持不久是我們的功夫沒到家,努力去做的功夫。你只要依照這個理論,依照這個方法去做,在一般來講,三、五年雖然不能做得很到家,相當的接近。也就是講念佛功夫成就也有三等,我們講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叫理一心不亂,那是真的成佛了。理一心不亂就是成佛。因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以天台六即佛來說,他是分證佛。他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因為他轉識成智。中等的成績就是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沒有見性,但是已經得禪定了,他這個境界跟阿羅漢、辟支佛相等,也就是講他得到九次第定,有這麼深的定功,他見思煩惱真的斷掉了,但是塵沙無明沒破,所以沒清淨。這兩種功夫的確都不是很容易能夠達得到的,但是下等的功夫可以說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淨土宗最殊勝的就是這個下等的功夫,一切眾生沒有一個做不到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煩惱沒斷,煩惱一品都沒斷,他能帶業往生。如果講到事一心、理一心,那不必說,那跟其他的法門都差不多,其他的法門要到這個境界才算成就。所以淨土宗不到這個境界也能成就,這是其他法門裡頭沒有的,就是講的帶業往生。帶業往生是煩惱習氣統統沒有斷,它的方法就是石頭壓草,就是我剛才所講的你個煩惱一起來,念頭一起來,馬上阿彌陀佛就來了,很快就換過來了,絕對不叫妄念增長。一有妄念,阿彌陀佛壓下去,再一有妄念,阿彌陀佛壓下去,始終把你煩惱壓住、伏住。這種功夫在其他法門裡面不行,決定出不了三界,可以到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出不了三界。也就是說,沒有辦法避免六道輪迴。但是淨土宗你有這個功夫就行了,有這個功夫就能夠往生了。所以這樣的功夫的確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而且是花個三、五年的功夫,你認真去念佛,決定會得到。這是說這個法門的殊勝,所以這個法門是:

  【從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議。】

  『心作心是』是《觀無量壽經》上的兩句話,是淨土宗修行證果理論的依據。這留在後面再向諸位報告,後面還要詳細說到。第四:

  【彌陀要解曰。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這段話是蕅益大師說的。蕅益大師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沒法子知道。但是,我們可以從印光大師對《彌陀經要解》的評語能夠推想到一些。印光大師的評語那一段,我們也選擇在後面。我們知道印光法師確確實實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這是我們知道的。他對於《彌陀經要解》的讚歎,他這樣說過:縱然是諸佛出世,佛再來給《彌陀經》做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也沒有辦法超過,這真是讚歎到極處了,沒有法子再讚歎了。從大勢至菩薩親口這樣讚歎,我們想蕅益大師如果不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也必定是觀世音菩薩之流再來的,絕對不在觀世音菩薩以下的。這種話就等於是佛親自說的沒有兩樣。雖然這示現是以菩薩身分、祖師的身分說的,可是他所說這個話還是有理論依據的,絕對不是隨便說的。這個經論在哪裡?實在講就在《阿彌陀經》裡面。

  所以釋迦牟尼佛是怎麼成佛的?念阿彌陀佛成佛的。如果從理論上來講,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都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這是從原理上說。為什麼?無量覺,必須到無量覺才能成佛!哪一尊佛他都證無量覺了,換句話講,阿彌陀佛這個名號,絕對不是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尊佛所獨有的,是一切諸佛共同的名號。每尊佛都是無量覺,是共同的名號,而且在所有共同名號裡面是第一名號。所以確確實實佛是因為念阿彌陀佛才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他是這麼成佛的。他現在教給我們,把他自己成佛的方法直接傳授給我們。而我們是什麼身分?凡夫身分,不但是凡夫身分,而且是五濁惡世的凡夫。

  『濁惡眾生』。我們現在是五濁惡世的眾生。可以說現在我們在這個世間,濁惡到了極處了。「濁」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染污。混濁就是染污。今天大家曉得,環境的染污破壞了生態的平衡,對我們地球上這些人生存有了威脅,大家注意到這一點,注意到這個問題了,但是思想、見解、心理上的染污,這個問題比自然生態的染污還要嚴重。最嚴重的一個問題,現在人還沒有發現。美其名這個時代叫什麼?知識爆炸!知識爆炸就是染污到極處了。

  要想世界和平,要想一切眾生共存,第一個條件是什麼?拿現代的名詞來說就是共識,佛家的名詞來講就是見解要相同。我們大家見解都相同,彼此就沒有爭執也不會有戰爭了,天下就太平。要如何達到這一切眾生大家的見解都能夠相同?這要靠教育。所以我們中國古聖先賢,在《禮記·學記》,《禮記》,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本雜誌,古代的這本雜誌。這本雜誌可以說是一切雜誌裡頭的精華,代代相傳傳到現在。它裡面一篇「學記」,這篇東西就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的教學的可以說教育哲學,就是教學的理想。這裡面有兩句話非常重要,「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一個國家,統治老百姓,什麼最重要?教育最重要。教育的目的何在?就是建立共識。所以中國自漢朝大一統之後,中國的教育就是以孔孟的理想來作為我們的共識。

  孔孟的理想是什麼?最重要就是倫常道德。倫常是講人與人的關係,從最親近、最親密的講起,夫婦。夫婦同一個室,最小的範圍,從夫婦講起。室之外就是家,家裡面有父子、有兄弟,所以父子兄弟這就構成了一個家族。家再外面就是社會、就是國家,國家裡面有君臣。這個君不一定是指皇帝,這諸位一定要搞清楚,君是什麼?領導的,一個領導的人,臣是被領導的。我們在社會上,無論你在公司、行號、機關做事總有長官,現在講有老闆、有夥計,這就是君臣關係,就是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橫的這方面就是朋友、同事,講這個關係。所以五倫十義,各種不同身分的人,他要盡什麼樣的義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仁愛),臣子要盡忠。就是領導的人對於被領導的要慈愛,被領導的人對領導人一定要效忠,他講這個關係。大家建立這樣的共識,這個社會才祥和,天下才太平。

  「團結」這兩個字是外國的名詞,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找不到的,為什麼?五倫就是團結,而且是最基本的團結,最堅固的團結。中國所以在世界四個文明古國裡面,唯一還沒有滅亡的,靠什麼?實在講就是靠儒家這個傳統,五倫十義,這是人與人關係建立的共識。

  道德的觀念就是五常,「常」是什麼?常是永遠不能變的,叫常道。這五條就是仁、義、禮、智、信。什麼叫仁,仁的意思是兩個人,就是兩個人。我跟大家相處,要推己及人,愛人如己,我希望別人怎麼樣對我,我就怎樣對人,這就是仁的意思。我不想別人傷害我,我決定不能傷別人;我喜歡別人尊敬我,我一定先去尊敬別人。仁是這個意思。義是講義務,講道義。我們為一切眾生盡義務,這個盡義務就是不需要報酬的。義比禮高,禮是禮尚往來,禮是有往有來,有報酬的;義沒有,義務,不講報酬的。所以仁義底下是禮,後頭是智。禮是禮節,智是智慧,我們今天來講的話就是理智。絕對不輕易感情用事,要用理智。信是決定要守信,言而有信。這是五種基本的道德觀念。

  中國人,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信守這五條。所以中國在過去,跟諸位說,可以講五、六十年以前,我還記事的時候。我們那個時候住鄉下,抗戰之前,我們這個鄉下人,做生意買賣沒有欺弱的,就是一句話就行,說怎麼他就相信,不要寫字據的。為什麼?大家講信用,都能夠守信。買賣也是如此,我們去賒帳,買個東西沒有付錢,現在沒有錢,什麼時候有錢再還給你,等到我們去還錢的時候,那個店鋪的老闆:你什麼時候拿了我東西?他都忘掉了,可是我們買東西人沒有忘掉,絕對沒有寫字據的。現在人不行,言而無信,契約還定得很詳細,還怕一句話、兩句話有漏洞,怕後來要賴帳的。現在倫常沒有了,這天下大亂。為什麼?沒有共識了。

  在佛法裡面也講求這個意思。佛家講六和,六和裡面第一條就是見和同解,就是見解要和,我們見解要相同。佛法裡面這個見解那比儒家講得就更妙了。儒家的確還有很具體的,五倫、五常、十義,它有很具體的標準。佛法講的就非常之高明,佛法講清淨心,絕對不是要求你要認同我的見解,不是的,佛不是這樣要求我們。佛給我們講,所有一切見解都是虛妄的,都不是真實的。真實法是什麼?真實法是平等法。所以佛教給我們把所有一切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都捨掉,我們大家都一樣了,這個很高明。佛也沒有妄想,也沒有執著,也沒有分別,他也捨掉了,我們也捨掉了;我們的心跟他的心完全相同,所以佛法的標準就是以清淨心、平等心為標準。禪家六祖講的尤其是明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地清淨,本來一物都沒有!這就是真正平等,見解思想真正相同了,大家心裡都乾淨,一念不生,佛法講這個。

  這個比儒家講的高,但是不是一般人都能夠做到的。所以儒家那個標準低,人人可以做得到。中國在過去教育雖然不普及,但是它用別的方法,用什麼方法?民謠、戲劇。所以中國過去這些戲劇、民謠它是教育的工具,它算是教學的。把教育放在娛樂裡,娛樂跟教育能夠合在一起,合而為一,收到教育的結果。所以鄉下老百姓不認識字,他為什麼能夠守禮,為什麼能夠守分?有這些道德觀念,他聽戲聽的。你看中國像平劇,平劇就已經水準講得很低的。在平劇之前昆劇,它的內容,古德講的把它結成四個字忠孝節義,它內容都是這個。而且這個戲劇裡面決定給你講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好人到最後還是有好收場的,惡人到最後還是沒好下場的。教化老百姓知道因果報應,知道安分守己,它有這麼一個共同的標準在。

  今天思想見解混亂到了極處,不但在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全世界歷史上也是史無前例。這個不得了!這的確是有大災難要來臨。我們稍稍有一點覺悟的人,一定要提高警覺。高度的警覺無過於學佛。就是在現前這個社會,他亂我不亂,他複雜我不複雜,這就行了;決定能夠保全自己,而後才能夠利益別人。自己思想見解一亂,想幫助別人,很難,不容易。縱然你心很慈悲,我們古人講「以盲引盲」,自己這個瞎子,引導別人一群瞎子,掉到火坑裡都不知道。這是雖然自己好心,但是做錯了事情,一定要有智慧。

  所以佛實在是太慈悲了,諸位把《無量壽經》好好的去念幾遍,真是能夠覺察到。因為這個經真是普度一切眾生的經典,一直到整個佛法統統滅盡了,這個經最後面,最後還留一百年。可見得這個經的效果是最究竟、最圓滿、最徹底的。我們今天得到這部經不容易,這確確實實如來以『果覺全體』傳授給我們。是佛的境界,正所謂『唯佛與佛,方能究盡』,等覺菩薩都不能夠徹底了解它,何況我們。所以我們只要對這個法門真正肯信,這個人就有福。你不肯相信是沒有福報,你要真正肯相信,你就有大福報。所以『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九法界,這裡頭包括菩薩,六道上面阿羅漢、辟支佛、菩薩,這叫九法界。九法界眾生如果不靠佛力加持,靠自己的力量沒有辦法理解。如果得佛力加持,他能夠理解多一些;不得佛力加持,菩薩都沒有法子。下面:

  【又曰。舉此體作彌陀身土。亦即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可見此經實是如來稱性極談。】

  這個『體』,體到後面會討論到本經的經題。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國土,阿彌陀佛的報身,以及阿彌陀佛的名號,全是真如法性變現出來的;不像我們今天講這個世界,六塵。人家是法性土,我們這個土是六塵之土,他們那邊是法性土,這不一樣,這沒法子理解。的確前面講的「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這是真的。因為什麼?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的,唯獨西方極樂世界很特別,它是法性土,所以它身土不二,名號亦復如是。所以才說出彌陀名號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眾生本覺理性』。理是理體,性是法性,拿現代哲學上的名詞來講就是宇宙萬有的本體。本體是什麼?本體就是阿彌陀佛。自古以來東西方的哲學家很多,講宇宙本體發表了很多意見,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實在講完全用自己的想像力去尋找,都沒有找到。這個東西找不到的!為什麼找不到?不是你思想能夠達得到的,也不是言語能夠說得出來的。所以東西方的知識沒有離開心意識。

  心意識能力雖然非常廣大,差不多也可以能夠接觸到虛空法界,但是,就是不能夠見到真性,緣不到真性。所以要想明心見性,一定要用禪定的功夫。我們念佛就是禪定,就是修禪。所以在原理上講確實這個法門無二無別,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也可以說,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的神咒,就是依這個咒語,就是甚深的禪定。這古德都說過,這一句阿彌陀佛就無上深妙禪,用這個方法達到自己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理清淨心。『可見此經正是如來稱性極談』。如來從自己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純真無二的法門,在一切經裡面實實在在是第一經。因為這個經裡頭沒有一句委曲婉轉,都是直接叫我們證無上菩提,直截了當。底下一段就第五:

  【觀經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即是本來成佛。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來是佛。現又作佛。故言當下即佛。直截了當。方便究竟。奇特殊勝。不可思議。】

  《觀經》這兩句話是念佛法門的原理。念佛法門根據什麼原理?就是出在這經上的兩句話。『是心是佛』,這個「心」是真心。所以佛在《華嚴經》上說,《圓覺經》上也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說這個話是不常說,一切經裡頭很難看到,我們只在《華嚴》、《圓覺》上看到佛這樣說法,「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話是真的,千真萬確的事實。那我們現在是不是佛?佛的眼睛看我們統統是佛,凡夫看佛也是凡夫,佛看眾生都是佛。所以你要問幾時你成佛?你看所有一切眾生都是佛,那你就成佛了。這是一點不假,為什麼?你是佛眼,佛眼看一切眾生統統是佛。實在講這是事實,這個事實佛在《楞嚴經》上講得最透徹。

  《楞嚴經》上有一段很長的經文,叫「十番顯見」。釋迦牟尼佛在我們的人這六根裡頭舉出一條,眼根,講見性。見性就是真如本性,一切眾生都有真如本性,那怎麼不是佛?從真如本性上講那確實是佛!所以現在講你迷惑顛倒了,雖然迷惑顛倒,你的見性起不起作用?當然起作用。如果不起作用,不起作用你怎麼會見?你張開眼睛能見,說老實話是你見性起作用。你閉上眼睛還能見,可見得見性與明暗沒有關係,張開眼睛見明,閉上眼睛見暗,可見得這個見性的確是沒有障礙的。

  我們迷了見性,把見性變作眼識,所以把外面的境界都看走了樣子。佛在經上有個比喻說,他比喻什麼?「用琉璃碗扣著眼睛」。古時候沒有眼鏡,琉璃是透明的,而且顏色是綠色的,綠色透明像玻璃一樣,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翡翠。綠色的玉但是很透叫翡翠,綠得像玻璃那樣透,扣在眼睛還能看到外面。他用這個比喻,把我們正常的眼睛比喻見性,見外面境界,戴上這個琉璃碗扣在眼睛,這就好比是眼識,就變成眼識了。那看外面的東西還是看得見,但是全變綠了,加了一層顏色。我們現在用比喻,現在戴眼鏡就很方便了,戴上太陽眼鏡,戴上黑的看到外面光都暗了,戴上綠色的看到一片綠色的顏色,戴上紅色的,看到外面統統是紅色的,真正的那個色彩看不出來了。如果再戴上玻璃片上有角度的話,看外面形狀都會變樣子,不但顏色變了形狀也變了。

  佛就舉比喻,一切眾生就比好眼睛上戴上好多副的眼鏡,所以看東西看不出真相了。佛是怎麼回事?佛是把眼鏡統統拿掉了,那諸位想想看,縱然戴很多副眼鏡,能夠見得還是你見性見。如果你離開了見性,離開了眼鏡,那個眼鏡本身不能見。所以從這個地方證明,一切眾生真的本來是佛,現在你不是佛,就是你不認識自己,你在一切境界裡頭起心動念,胡思亂想,毛病產生在這個地方。佛是什麼?佛是永遠保持真心,真心裡面沒有念頭。這是佛在大乘經裡面講得很多,「真心離念」。真心裡頭沒有妄念,沒有妄念那叫做正念,人人都有個真心,現在是佛法教學沒有別的,恢復你自己的真心而已。

  所以你成佛了,是不是佛度你成佛?佛沒有度你,《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而得度者。佛沒有度一個眾生,為什麼?佛性是你自己本來有的,你現在恢復了自性還是你自己恢復的,佛並沒有幫助你恢復,佛沒有,佛只是把這個事提醒你,是你自己恢復的。所以佛不度眾生,眾生是自己度自己。佛如果有能力度眾生,何必要我們自己修行,我們自己不要修了,他來給我們撥一撥我們就成佛了,這多簡單!佛說他沒有這個能力,是你自己迷,還得要你自己開悟,這講得很有道理。因為迷是我們自己迷,我們中國人所謂是「解鈴還須繫鈴人」。迷是我們自己迷的,今天把這個迷關解除,還是靠我們自己,佛不能幫助我們。佛只能教導我們,把這個事實真相告訴我們,我們明瞭了,我們自己就有方法把這個結解開,恢復我們的自性,恢復我們清淨心、平等心。

  佛講無上正等正覺是我們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六祖說得很好,「何期自性,本來具足」,本來有的!無量無邊的智慧,無量無邊的德能,無量無邊的神通,無量無邊的才藝,統統是自己本來有的,不是從外得來的。即使你恢復你的自性清淨心,那時候一切智慧萬德萬能統統現前了。所以佛法裡講神通,佛法並不是勸大家就修神通,因為你修得的神通會丟掉、會失掉的,不是你本性的。佛的教學是恢復我們自性的神通,那個你一恢復之後,永遠不會失掉,所以不是修得的。佛講這個能力是我們本來統統具足的,現在你為什麼這個能力不能現前?是因為你有障礙。只要把障礙排除,你這個能力就現前、就恢復了。

  這個障礙是什麼?妄想執著。《華嚴經》上說得很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佛一下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妄想執著是我們不能恢復自性的障礙,這真正是根源!所以你要曉得他這個方法好,我們一起心一動念馬上就用阿彌陀佛,就拉到阿彌陀佛這兒來。這就是用這一念,這個佛的念頭止一切妄念,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到功夫成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條件你取得了,再更進一步就到事一心不亂,再往上一步就到理一心不亂。到理一心不亂,給諸位說,這句阿彌陀佛念頭也捨掉了,也沒有了。因為你清淨心中還有一個阿彌陀佛,那還是一個妄念,但是我們現在需要這個妄念,為什麼?妄念太多了,用這一個妄念來斷一切其他的妄念。

  我們中國古人說以楔出楔的方法,什麼叫楔?從前的家具,像桌子它是榫頭兜起來的。為了它的堅固,要切個薄薄的一片木頭,再把它插進去,那個叫楔,它就非常堅固了,它沒有釘子的。如果你要把它拆下來,必須把這一片木頭打掉,用什麼方法打?再用一塊木頭,從前面把它敲出來,它就鬆了,就可以挖出來。這叫以楔把這個打出來,就是這個意思。

  現在我們這個「楔」,就是妄想雜念太多了,現在用什麼?用阿彌陀佛這個佛號來把它敲掉,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用這一念來斷一切妄念。它的確是方便,是好。比起其他法門用的方法巧妙太多、方便太多了,人人都能做得到。其他法門裡面所用的方法雖然是好,但是不能普遍,可以說要中上根性的人才能夠修,不像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因為它方法太簡單了,一句阿彌陀佛誰不會念?只要你相信,只要你情願,人人都會念。

  凡是會念的個個人都成就,而且是平等的成就,這不可思議。比如說菩薩,菩薩用這個法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一個很愚、很笨的人,一個字也不認識,他也用念阿彌陀佛的方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們地位是不是平等?給諸位說,當然是平等。為什麼平等?菩薩用的是這個方法,愚人也是用這個方法,他們方法是一樣的,方法一樣到那個地方如果不平等,這講不過去,我們方法用得是一樣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不管你是什麼樣的身分,統統用念佛名號這個方法去的。前面講「逕登四土」,他一生一切生,四土同時都得到,就是因為他這個方法巧妙。九界眾生統統用一個方法的,所以這真正不可思議。不像其他的法門,其他法門每個人用的方法不一樣,所以他成就有高下。這個方法,他用的方法一樣,所以成就平等,你看這多自在!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的世界。

  「是心是佛」,《華嚴》上也是這樣說法的,你看《華嚴經》所講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我們通常講十法界,拿現在的話就是講宇宙萬有。宇宙萬有是什麼造的?現在外面宗教說上帝造的,當然現在懷疑這個問題的人愈來愈多了。佛沒有說上帝造的,佛說心造的,「一切唯心造」。唯心所現,心有能力現這個相,現這個境界相,這個境界相裡面有變化,它為什麼會起變化?識起的作用它變化了。唯識所變,識是什麼?識就是分別,識是分別的意思。因為你分別,你有執著,你有妄想,所以就千變萬化。但是千變萬化,你沒有離開這個畫面。好像我們看電視,不管那裡頭怎麼變化,它沒有離開電視螢幕。它怎麼離不開那個?能現相的是心現的,裡面動作變化是識變的,那個能現的跟諸位說是真心,起變化的就是妄心,妄心是什麼?心之迷,心之迷就叫做識。心要是覺悟了,我們叫心,覺悟的時候叫心,迷了時候叫識。迷了它還是心,不能說迷了就不是心,迷了還是心。迷了它起作用就不一樣了,胡作妄為,所以才變現十法界,變現無量無邊的法界。

  法界本來就是一個,一真。所以佛住的法界叫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平等法界。我心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念頭就平等了,我跟佛住的是同樣的平等法界;起心動念,那這就有變化了,這才有十法界。所以十法界是唯識所變,真的法界是一真,一真法界。所以是心是佛。

  「是心是佛」是本來的,這就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心作佛』這一句是講修行。前面一句是性德,本性本來如此!後面這是修德。所以說『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這是講什麼?能念阿彌陀佛的心,不管你對於淨土宗教義了解不了解沒有關係,只要你用真誠心去念,這個真誠心就是佛心,不是虛假的。我是真心想見阿彌陀佛,我真的想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個念頭就是是心是佛,這就是真心,這就是如來的果覺,非常非常的難得。而不是念這個佛號半信半疑,又想去又不想去,這個心就不是真心,就不相應了。如果是真心,決定要見佛,決定求生淨土,這一念純真無妄!這跟一切如來果覺沒有兩樣,所以這個念佛就相應了。所以『即是本來成佛』。

  『此心持名』,我們用這個真心,用這樣真誠的心來念這句「阿彌陀佛」名號,或者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六個字、四個字都可以,你要肯念!念念相續不斷,這就是是心作佛。你看看這十法界,有人想求生天,有人想作阿羅漢,有人想作菩薩,他了不起,他想作佛,念佛就作佛。只要你能作佛,九法界去度眾生,就跟《楞嚴經》上所說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想要一個什麼樣身分你就會變一個什麼樣身分,隨類化身,這才圓滿。所以你想想看這不成佛行嗎?不成佛我要度眾生就不能圓滿,就不得自在,就不能隨心所欲。你真正要成了佛,你就得大自在,喜歡用什麼身分就用什麼身分。

  地藏菩薩變化的身也是無量無邊。我們以前在台灣聽說周邦道居士的夫人她就見過地藏菩薩。她有一篇文章《見地藏菩薩筆記》。那個時候她並沒有學佛,是抗戰勝利之後,她住在南京。南京那時候的房子庭院很深,所以有大門、二門,好幾進的門才能到房子裡面。中國從前古時候的這種建築。地藏菩薩化身一個出家人,是個普通的和尚,到她家去化緣,化香油,要化她五斤香油,她沒有給他。她問:你這個師父,(我們大陸上看出家人都稱師父),師父,你從哪裡來?他說我從九華山來的。你來幹什麼?「我向你來化緣,要化五斤香油。她沒給他,沒給他說了幾句話就走了。走了之後她忽然想起來,這和尚怎麼來的?我們家這麼多道門,沒有開門,走得時候門也沒有開,他怎麼走的?這時才想起來了,幾道門都關得好好的,他怎麼進出的?這個事情一直她就懷疑。

  以後到了台灣,住在台中,見到李炳南老居士,就把這個事情告訴李老師。李老師說地藏菩薩化身。她才恍然大悟,就見到這麼一樁怪事情。她說確確實實跟他講了很多話,走了之後,忽然想起來,沒有人給他開門,他怎麼進來?怎麼出去的?絕對不是看錯眼睛,有這麼一樁事情。這李老師告訴她,這地藏菩薩化身。所以她以後寫了一篇文章,以後念《地藏經》迴向,很後悔那時候沒有給五斤香油。就是你有這種能力度化眾生才方便!所以發大願普度一切眾生,這很難得,但是一定要求生淨土。求生淨土絕對不是小乘,本經上說得很好,求生淨土是如來第一弟子,不是小乘,不要把這個看錯了。

  所以一個真正發心念佛的人,你看他本來是佛,現在又念佛,念佛就是作佛,那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所以是故當下即佛,這就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直截了當,方便究竟,奇特殊勝,不可思議』。這是佛法裡面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可以說這個法門第一殊勝,非常奇妙。直接教你成佛的方法,教你這個修行的方法。再看第六段:

  【淨土諸經中。】

  淨土的經論很多,但是重要的是五經一論。這個經典,我們現在印的《淨土五經讀本》是非常的完備,這也是我們這一代眾生有福。雖然是世間濁惡至極,我們的福報決不亞於古大德,為什麼?古大德淨宗經論未必完全讀過,這是真的。原因在哪裡?就是典籍得到太不容易了。古時候的經書手抄本,你想想看流通量多少?手抄的。到清朝末年民國初年,雖然印刷術開始有了,鉛字排版比較方便了,但是所印的數量有限,印一次大概都是幾百本或者一千本、二千本,得來不容易。最近科技發達,做版很容易,印刷愈來愈便宜。像我們現在印書都不是以一千本為單位,以一萬本為單位,這印的數量就非常之多。

  同時,我們很不容易,費了很多的苦心,費了很多的時間,把淨宗的經典統統搜齊了,我們印《五經讀本》,這在淨土宗的弘揚上是一樁大事。諸位如果沒有拿到這個書的,我們這裡還有幾本,等一下可以大家請回去。淨土宗典籍非常的圓滿,統統在這一本裡頭。像《無量壽經》一共有九種不同的本子,統統都收全了,《彌陀經》有三種。我們通常看到的,《無量壽經》頂多只看到一種、二種,不容易看到這麼多本子,《阿彌陀經》只看過一種鳩摩羅什的譯本,玄奘大師的本子很難得看到,夏蓮居的會集本那當然更不容易看到,我們統統都具足了。所以說:

  【唯此經備攝圓妙。】

  『備』是完備。就是他講得非常詳細,把西方極樂世界介紹得很詳細、很清楚,就是相當的完備。『圓』是圓滿,『妙』是微妙。

  【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

  這個『宗』就是宗旨。所謂宗旨就是修行的綱領,這部經說到修行綱領,他怎麼講?就是八個字兩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什麼叫發菩提心?蕅益大師跟我們講得很好,只要你真心真意想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想見阿彌陀佛,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講法簡單,我們一聽就懂,也就覺得菩提心不難發。這其他宗裡頭講菩提心,會把你講得頭昏腦脹,你摸不著頭腦,跟你講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或者是《觀經》裡面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真的,把我們搞亂了,不知道怎麼發才好。

  蕅益大師這個講法簡單明瞭,真正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就是無上菩提心。他的講法錯不錯?一點都不錯。為什麼?像《起信論》裡面講的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經》裡面講的三心,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如果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統統具足了,不發也圓滿了,妙就妙在此地。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的確印光大師讚歎那是有道理的,愈想愈有道理。他講得那麼簡單,那麼明白,叫人一聽就懂,一點疑惑沒有,一點懷疑都沒有,這是這個註解的好處。「一向專念」,向是方向、目標。我一個方向就是專念阿彌陀佛,你就決定成功,所以就這麼簡單。

  【以彌陀十念必生之大願為本。】

  這就是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有沒有根據?有。根據在哪裡?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的第十八願,『十念必生』。發菩提心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的十九願,所以他這兩句話所根據的理論就是四十八願第十八願、十九願。

  【深明三輩往生之因。】

  『三輩往生之因』。這經上講得很清楚,《觀無量壽經》把它展開講作九品,那就更詳細的發揮,所以三輩九品。

  【廣攝九界聖凡之眾。】

  他接引眾生的對象是九法界,這很了不起。九法界最下面是地獄,最上面是菩薩。從菩薩、辟支佛、阿羅漢、天人、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九法界眾生平等普度,這是他最難的一點。最難是平等度,這是這個法門真正不可思議之處。所以前面講是諸佛境界,憑我們自己想,你怎麼想都想不通。

  所以愈是對於經教有研究的人愈不相信。為什麼?哪有這個道理?好像念書,你也是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慢慢才能拿到個博士學位,哪有一步就拿到的,這不合理!但是西方極樂世界它事實就是如此,它就是叫你真的一下拿到,不必經過這些階級。所以研教的這些法師們都不肯相信。那不能相信實在講那個教沒研究通,他要把那個教研通了,他相信了。

  這個經上常常也舉例子說,註解裡頭舉例子。像馬鳴菩薩、龍樹菩薩、智者大師、永明之流,他們所以徹底荷擔,他們這些人教研通了,他們相信沒有問題,他教通!那個教還沒有研究透徹、沒有研究通達,他執著在理論上,這個理講不通,所以他就很難相信。他可以不毀謗,他也可以說讚歎,他自己決定不修行;他也可能講這個經勸別人修行,他自己不修。他自己為什麼不修?沒搞通,道理想不通。為什麼勸別人修?因為看到很多人真的念佛往生,這是事實擺在那裡,的確是看到。

  真正看到人念佛往生了,他自己還固執、還執著,就是在教理上講,這是沒有法子理解的。人家講得很清楚,蕅益大師講得很清楚,「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你靠你自己智慧能力,決定沒有辦法了解這個事實。所以能夠相信,能夠發願,那真的是大善根、大福德,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很難接受這個法門的。可是你真正一相信、一接受,那就恭喜你,你這一生成佛了。真是即生成佛,這一點不假。印光大師都是這樣說法,淨土的確是即生成佛,但是不這樣說法,你明白這個道理確實是即生成佛。

  【正顯持名念佛之法。直指往生歸元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