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一次宣講)—心清淨了就生智慧 (第六十集) 1987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01-0060
請掀開經本五十八面,倒數第四行,最後一句看起: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於彼岸。】
從這一句看起。在這一章經,說菩薩修持,給我們做一個很好的榜樣。經文第一段裡面說菩薩的自利行,第二段講菩薩利他行。這利他裡面先講說法,再講遊化十方剎土利益眾生。最後這一段是說菩薩德行圓滿,圓滿之相。所以經文雖然不多,全是《法華經》上所講的「入佛知見」,是佛知佛見。『一切法』,不但是世間,連出世間都包括在其中。這一切法,不但體是空寂的,現相與作用也不是真有。像《心經》,《心經》我們常念,《心經》上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法就是此地所講的『生身煩惱』,這屬於色法。這個空就是真性,『空寂』是講的真性。性相既然不二,既然是一樁事情,性空寂,相哪裡會真有?不可能真有。相,大經上都給我們說叫妙有,「妙有非有」,因此佛在一切經裡面教給我們不要著相,著就是執著。為什麼不叫我們著相?因為相是假的,相是了不可得,像夢幻泡影一樣,雖有,不真實。小乘,這個鈍根(根性遲鈍)的人,從一切法當中用分析的方法,我們現在科學裡面用分析的方法,分析到最後,知道一切物質是空的,物質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利根的人、很聰明的人不必用分析,當體即空,佛一說,他就能體會到,空寂的,這是真正認識了一切法的真相。
「生身煩惱」,生身是講我們現前的身體,報得的身體,這是物質,煩惱就是指的精神的一部分。生身是色法,煩惱是心法。『二餘俱盡』,「餘」是講什麼?餘是講習氣,不但煩惱沒有了,習氣也斷盡了。這是什麼境界?佛的境界。李老師在前面上次那個小註講,這是至極境界。至極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人法二空,到這樣高的境界了。所以佛叫我們佩服,叫我們尊敬,他成了佛道,還不捨初心,初心是初發心,不捨初心,他要幫助那些初學的眾生。並不是成了佛,他就跑掉了,不顧眾生了,沒有的,成了佛之後念念不忘眾生,這是了不起。所以『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這個了不起,這個才叫做大慈大悲。三界就是指六道,欲界、色界、無色界,特別著重在欲界,欲界眾生最苦,迷得最深。菩薩不捨因心(因地的心),示現到我們這個世間。譬如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出現在印度,示現修行成佛,其實他老早就成佛了,他是來裝樣子的,這個就是「於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來做個樣子,給我們做一個榜樣。這個樣子,我們在本經的第二章詳細的說過,「捨兜率,降王宮」,這是示現出家修道,八相成道,這完全是示現。
怎麼知道他是示現?佛在《法華經.壽量品》裡面說過,他在無量劫以前就成佛了。不但他是無量劫之前早成佛了,他還給我們說,他跟阿彌陀佛同樣的老早就成佛了,在無量劫之前是大通智勝如來的弟子。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同學,都是大通智勝如來的學生,所以久遠劫前成佛了。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是示現的,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示現的。絕對不是說成佛到現在才只有十劫,他老人家成佛無量劫了,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佛在《梵網經》裡面又明白的告訴我們,他這次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成佛是第八千次,所以說常來,第八千次了。所以他不是一次來,常常來。他常常來,現在為什麼不來?現在來了沒用處。為什麼?大家不相信。佛什麼時候到世間來示現成佛?眾生機緣成熟的時候,他就來了。成熟,大家相信,大家樂意接受、依教奉行,佛就來了,所謂是眾生有感,佛就有應。這種示現,可以說一般大乘經論裡面常講。
「平等」兩個字就不大常講了,這兩個字的用意很深。佛跟誰平等?跟一切眾生平等。所以,佛決定沒有一絲毫貢高我慢,沒有。佛明白的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在一切眾生裡面示現當然是平等。所以,佛法裡面的平等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這是真平等。特別顯示的,印度在古時候是極度不平等的社會,四姓階級,彼此都不通婚,婆羅門、剎帝利這屬於貴族,吠舍、首陀是屬於賤民,是極不平等的一個社會。佛出現在那個世間,四姓出家,就是四種不同階級的出家,一出家統統平等。所以出家人都用釋迦牟尼佛的釋,都用釋這個字,都冠上這個字,代表我們一律平等。這是平等的示現。
在修學裡面,平等心是第一要緊的樞紐。佛法你要想成就,一定要修平等心。平等心裡面決定沒有我執、法執,決定沒有妄想、煩惱,決定沒有,因為你一有這些東西在裡面,你的心就不平等了,不平等也就不清淨。所以這個清淨心是平等的,平等心一定是清淨的。這也是把整個佛法修學的綱宗(綱領宗旨)給我們宣布出來了。人家問問,學佛學什麼?學清淨心、學平等心。這就是真實的佛法。
勤修究竟一乘,李老師小註裡面,「凡聖自他,恆共相應,空假二觀」,他用這個來解釋。天台家用三止三觀的方法幫助我們契入這個境界,究竟一乘就是一佛乘,《法華經》上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個就是究竟一乘法。二乘是講大乘、小乘,三乘是講聲聞、緣覺、菩薩。《法華經》後面說,「除佛方便說」。我們曉得,佛給我們講的二乘、三乘都是方便說,真實說只有一乘。所以,法界真實說只有一真,一真法界。給你說十法界,那是方便說。真實說,法界是一,一不可思議。所以《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在《四十華嚴》的品題,「入不思議解脫境界」,一真法界就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這是一真法界。要用什麼方法你才能夠證得?《華嚴經》上講的,用普賢行願,你才能夠證得。普賢行願的內容是什麼?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就曉得用什麼方法證得了,念佛!念佛是要求得一心,平等就是一心,一是平等,二就不平等,所以就得一心不亂。一心是能入,一真法界是所入,能所不二就叫做究竟一乘。
所以,在所有這些宗派法門裡面,可以說最契機、最方便、最快速、最穩當,無過於念佛。你真的把這句佛號念好了,你這一生要想達到究竟一乘,的確不是難事。可是你要想達到,前面這四個字是非常非常重要,你要用平等心,你要勤修;你心不平等,你修行懈怠、懶惰,那你這一生達不到。所以那四個字是關鍵。我們要用平等心,不但念佛,修學要用平等心,我們的生活,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統統用平等心。二六時中要精進、勤修,這句佛號決定不能放鬆,緊緊的把它抓住。佛號功德不可思議,這部經已經讚歎了很多很多,這句佛號可以說就是這部經的總題目。鳩摩羅什大師翻譯《阿彌陀經》,不用原來的經題,直接用阿彌陀這個名號做經題。小本《彌陀經》,跟《無量壽經》,稱為大本,這兩部經是同部。小本,這一句佛號就是它的整個題目,大本就不例外,亦復如是。
所以大家要牢牢記住這四個字,平等勤修,這個法門就是究竟一乘。我不照李老師的意思講,他講他的,我講我的,我認為這個究竟一乘就是本經,不要指中觀,就是指本經,就是指念佛往生、不退成佛,這就是究竟一乘。下下品往生也是究竟一乘,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圓證三不退,一生決定成佛,這不是究竟一乘是什麼?這個說法大家容易懂,與本經的經義決定相應。我們不要扯得很遠,不要扯到其他宗的講法。
『至於彼岸』,這個「彼岸」就是大涅槃的彼岸。通常講我們的煩惱、生死是此岸,菩提、涅槃是彼岸,了生死、出三界、證涅槃、轉煩惱為大菩提,這就是至於彼岸,這是到達,到達彼岸。
【決斷疑網。證無所得。】
這兩句是我們修行成敗的關鍵。念佛的人很多,為什麼不能往生?為什麼不能成就?他有疑,他懷疑,疑慮不斷,他的修行功夫就不得力。念佛念了幾年,這個行嗎?真能往生嗎?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有嗎?我在這裡念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聽到了嗎?這世界上這麼多人,何況還有別的世界,盡虛空遍法界那麼多人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個人忙不過來,也許把我就忘掉了。懷疑的地方太多太多了,都是拿我們凡夫的情見去度量佛菩薩無量的智慧。所以經上講,疑慮對菩薩是最大的障礙。所以一定要斷疑,要有決心,要有堅決的信念斷除疑網,對於釋迦牟尼佛有百分之百的信任。釋迦牟尼佛對我們決定沒有妄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真實,決定沒有懷疑。祖師翻譯的經典決定沒有錯誤,如果有錯誤,我們歷代哪裡會有那麼多往生的人?這些往生的人都依照這個經典修學的,決定沒有錯誤。
夏蓮居居士會集這個本子決定真實,要相信他。你說經不能會集,現在就有很多人說會集本不好,不是原來翻譯的,有一種排斥的心理。第一個會集的人王龍舒居士,王龍舒居士往生是站著往生的,這個是歷史上有記載的。你要說會集有過失,會集是不可以的,他怎麼能站著往生?他實在講,是給會集本做了個見證,大家看到他站著往生,這就沒有話說了。由此可知,會集是許可的。但是會集要真實,不要改動人家的原文。實在講,王龍舒居士會集本還改動了原文,改動原文還可以站著往生,這就是改雖然是改了,意思還是沒錯。如果意思錯了,那是誤了後來的眾生,這個罪業太重,決定不能往生。但是改動幾個字,後人不服。夏老師它這個本子一個字沒有敢改動,這叫我們看到,沒話說,服了。
我們也是為了這句經文,『決斷疑網』,所以才編五經讀本,才把九種版本統統放在裡面,你自己去看,看了之後才能「決斷疑網」,否則的話,我拿這個本子你不相信。可見得,這一句是我們修學成敗關鍵,這個是修學態度。有了良好的修學態度,一定能夠開花結果,『證無所得』。「無所得」就是得到自性全體大用,就統統都得到了,你要有所得,你只得到那一點,其餘你得不到;無所得是全體都得到了,這個要知道。你看《心經》到最後,「無智亦無得」,無智是究竟圓滿的真智慧,無得是法性法界全體統統得到。所以大家不要什麼證無所得,算了,我這一生修學,到後來一場空,什麼都得不到,那還學它幹什麼!這個就是六祖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你有所得那就有一物,無所得才是無一物,這個時候你的心跟虛空法界一樣大。《楞嚴》上講的,這真的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太虛、沙界你統統得到了,一樣都沒有漏掉。這是究竟證,這是修證到究竟處了,圓教如來果地的境界,也就是我們常講的無上正等正覺,沒有比這個更上了。
【以方便智。增長了知。從本以來。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這個無所得是根本智。《般若經》上教給我們,「般若無知」,後面還有一句,「無所不知」。無所不知就是『方便智』,所以前面無所得是根本智,智慧一定是先得到根本智,然後才有「方便智」。像樹一樣,先要有根,然後才有枝葉。方便智就是枝葉花果,沒有根本,哪來的枝葉?因此,修行人先要求根本智。我們現在這一代,無論在家、出家,沒有智慧,心不清淨,煩惱、妄念不但沒有減少,與日俱增,這怎麼得了?它天天在增長。斷,想斷,斷不掉。絕對不是你想斷就能斷得了,斷不了!為什麼你斷不掉?你沒有從基礎上下功夫。基礎是什麼東西?修根本智。根本智要怎麼修法?就前面講的,平等勤修,你先要修平等心,要從這下手。所以教你念佛、教你讀經,不要叫你求解義,就是教你修平等心,就是教你修根本智。不但佛法如此,連世間法的教學,從前儒家的教學,我們中國可以說自古以來,一直到清末民初,都著重在根本智。只有到民國年間,把這個廢棄掉了,所以這本末倒置,這真正可惜。所以我們的修學要從清淨心下手,一定要把自己妄想、執著、分別把它減低到最低的程度,用這個做基礎。
所以教你讀經,古人所選擇的經,不選擇《無量壽經》,為什麼?太短了。在我們中國,一般讀經最普遍的是《法華》、《楞嚴》,它的分量適中,一天念一部,從頭到尾一天念一部,大概五、六個小時。五、六個小時不打妄想,沒有分別執著,用這個方法來修平等心、修清淨心。要修多久?差不多一般人修行都是十年。這一部經念三千遍,一天念一遍,一年三百六十遍,他念上三千遍豈不是十年。這個人心定,定了十年,這個功夫就相當深了,所以他能開悟,他能夠成就後得智。我們現在人怕念,念不下去,胡思亂想,念不下去,這就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救。念經是藥,念不下去,藥不能救,這個不得了,問題太嚴重了!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反省的。
所以學佛要在年輕。你看六祖大師開悟二十四歲,人家二十四歲到什麼程度?就是經上講的這個程度,他已經是決斷疑網,證無所得,六祖是到了這個程度。人家心清淨,一個妄念都沒有,所有一切人都是好人,所有一切環境都是殊勝好清淨。為什麼?他心裡沒有分別。我們覺得這個人是好人、那個人壞人,其實人哪有好壞?我們自己心有好壞。這個境界現前,好心冒出來,這個人是好人;那個人一見面,壞心冒出來,這個是壞人。所以古德給我們講,境緣沒好醜。你看以前我們印的《無際大師心藥方》後頭有一塊空白,我把蕅益大師的法語節錄一段,就講這個事情。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物質、人事環境都沒有好壞,好壞在哪裡?好壞在我們自己的心對著境界的反應。這個理很深,一般人不容易體會。
如果你能夠念過古書,你看看我們中國舜,堯舜禹湯,舜王,你念念舜王的故事,你就能夠真正體會到佛經上講的境緣沒有好壞,真的沒有。在我們別人看的時候,舜王那個後母真是壞人,壞透了,處處想方法把他害死。可是舜王眼睛裡面是從來沒覺得他這一家人是惡人,覺得好像自己跟她不能相處,總是自己哪個地方不對,為什麼叫她對我有這個責備?沒有想到對方的缺點,反而反過來找自己的毛病,這樣是感動了父母。就是一個心地真正善良的人,外面環境沒有一個惡人、沒有惡境界,這是佛法真正講入平等境界,入一真法界。那個時候佛法沒到中國來,舜王所修行的那是高級的菩薩行,不是普通菩薩,摩訶薩的行持,這個是值得我們效法的,真正是我們的模範。那是一個世間人,我們修學出世間法,修究竟一乘法,連一個世間舜都比不上,那還修什麼!舜王這個故事,我們圖書館過去好像印過《歷史感應統紀》,過去我們還印過一次。這本書非常好,如果現在是沒有了,我覺得說我們可以提倡再印。要讀,歷史是一面鏡子,你看看歷史上成功的人、失敗的人,你看成功怎麼成功、失敗是怎麼失敗的,我們能夠記取這個教訓,自己才有成功的希望。那本書是二十五史裡面選出來的,全都是真實的歷史,不是假造的。
這些要緊的意義,都是希望同修們能夠記住修根本智的重要,千萬不要疏忽了。換句話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清淨心是第一要緊的大事。你說你修行功夫得力不得力,就是說你頭腦清淨不清淨,你的妄想、執著有沒有減少,從這個地方就能夠勘驗你修行的功夫。你修行真是得力、有功夫,你的妄念、分別、執著必定減少,心逐漸恢復到平靜。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方便智,清淨心就照見了,在人事應用上不會再犯錯誤,處事待人接物會做到恰到好處,會做到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菩薩,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
『增長了知』,「了」是明瞭,「知」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常識、知識、知見,這都是屬於後得智。所以方便智、「增長了知」都是屬於後得智。『從本以來,安住神通』,這是說在生活當中,在社會與大眾相處,這種應變的能力就叫做神通。「通」是通達,沒有障礙,像《華嚴》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沒有障礙,「神」,神是神奇莫測。換句話說,超越一般人的常識,一般人想不到,甚至於一般人無法理解的,他能夠應付得圓圓滿滿,這個叫做神通。所以這兩句是說明這些佛與大菩薩們的生活,在三界當中種種的示現,他這麼自在。
『得一乘道,不由他悟』,後頭這一句結論尤其是好,「一乘」是無上佛乘,不是別人幫助你悟的,是你自己悟的。怎麼是自己悟的?這個就跟《華嚴》上講的一樣,歷事練心,在一切境界裡面磨鍊你的心。你的心不平等,在一切境界裡頭把它磨平。我們常講怨親平等,在人事環境裡、物質環境裡,把這個心磨平,磨到對於一切境界現前的時候,真正能夠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於一切境界了了分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是智慧。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定功,定慧等持。等持在哪裡?等持在生活裡,等持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統統都是定慧等持。這叫「不由他悟」,這是佛幫不上忙的。他要能幫助我們開悟,何必我們自己修行?佛菩薩慈悲,應該幫助我。沒有法子,他人幫不上忙,一定要自己悟入,一定要自己去做功夫。這個功夫就是在一切境界裡面生平等心,這是功夫;對於一切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智慧。這一章就講到此地。我們再看底下一章:
【真實功德第三十一】
這一章還是接著前面的,前面一章意思還沒有講完,所以這一章繼續再給我們說明,菩薩自利利他種種的妙行妙德。一開端用比喻來說明: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廣。喻若須彌。自身威光。超於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
我們這兩章說得特別詳細,為什麼?因為我們現在修行用得上,不依照這些教誨去修行,沒法子成就。所以這幾章經文可以說是行經,教給我們修行,我們要怎樣做法,這不是講理論。前面一句是比喻菩薩智慧深。諸位要知道,智慧深就是定功深,因為智慧是從定裡面生出來的;換句話說,是從清淨心裡面生出來的,智慧深,就是說明他的心清淨。『其智宏深』,他的心極清淨,他才會有這個作用。你就想這個清淨心是多麼重要!『菩提高廣』,「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菩提高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現在人講的他高度的覺悟,或者我們講的大徹大悟。比喻作須彌山,他的覺性之高。覺性,我們中國人也稱為悟性,悟性跟此地講的菩提高廣一個意思。他有高度的悟性,一切境界他一接觸就明瞭,這就顯示高度的覺悟。像六祖大師,我們在《壇經》裡面見到,他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一接觸就明瞭、就通達,這個就是菩提高廣。
『自身威光』,「威」是威德,「光」是光明。下面這是比喻,『超於日月』,在我們世間光明無過於日月,拿這個來形容菩薩的威德光明。威是說菩薩的德行,光是形容菩薩的智慧,他的智、他的德超過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心地裡頭沒有一絲毫的染污,用雪山來做比喻。佛當年出生在現在的尼泊爾,距離喜馬拉雅山很近,喜馬拉雅山終年積雪,完全是白的,好像是一塵不染,拿這個來做比喻,心地清淨,沒有一絲毫的染污。這一段是教給我們修學的標準,我們要用這個做標準,希望我們自己的智德都要能達到這個標準。
下面教給我們方法,用什麼方法才能達到這個標準?標準裡面雖然是有四句,智、覺、威德、心地,這個四句是一而四,四而一,隨便你得到一條,一定是其餘三個統統具足,不會說你只得到一個,其餘三個還得不到,不會的。一個得到了,統統得到。方法重要!我們修行的目的,標準是有這四個標準,所以佛法求智求覺、修德修行,這個不可不知。方法裡面,第一句當然是最重要的。
【忍辱如地。一切平等。】
《金剛經》上非常重視忍辱。《金剛經》是般若部,般若裡面講六波羅蜜,一部《金剛經》特別強調布施、忍辱,《金剛經》大家都讀過,特別強調這兩條。由此可知,忍辱非常重要。布施是放下、是捨,是修德。忍辱是成德,如果你不能夠忍,你所修的德隨時會失掉。所以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忍辱的功德不可思議。所以在這裡舉個比喻說『忍辱如地』,大地沒有一樣它不能忍,你把最好的香水倒在地下,地它受了;最髒的大便放那,它也受了,它平等的受了。所以在中國,中國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以四大菩薩代表大乘佛法修學的總綱領。第一尊菩薩,地藏菩薩,地藏什麼?地就是大地,表這個意思。地裡面有無量的寶藏,這個地比喻我們心地,心地有無量無邊的寶藏。用什麼東西去開發這個寶藏?用忍辱。所以,你能夠忍,你的性德就會顯露出來。你不能忍是凡夫,能忍是菩薩。現在就是問你,你要當凡夫還是當菩薩?要想當菩薩,就得要修忍辱波羅蜜,沒有一法不能忍。
原本佛經裡面只是忍,這六度裡頭忍度,翻經的大師把這個忍加上一個「辱」,這是特別對中國人說的,因為中國人把這個字看得很重。我們傳統的觀念裡面,儒家都講「士可殺,不可辱」。士是什麼?拿今天講就是知識分子,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你可以殺他,你不能侮辱他,不可以侮辱,殺頭沒有關係,侮辱受不了。所以,這些翻經的大師看到我們中國人把這看得這麼重,忍辱,辱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那就沒有一樣不能忍。所以特別用這個字來翻忍,忍度。
所以你能夠忍,才能到一切平等,修行用功要在這裡用!我們到不能忍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用這一句把它化解,忍受了。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切法門都包括在裡頭。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想到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教訓,我們要認真去做,像前面所講的「知一切法悉皆空寂」,我們就能夠忍,不要把它當真。
【清淨如水。洗諸塵垢。】
『清淨』是講心,心地清淨,是像水一樣的乾淨。『塵垢』是什麼?是煩惱,煩惱能夠染污清淨心,所以把它比喻作「塵垢」,它把清淨心染污了。我們現在要用慈悲之水、平等之水,把塵垢洗掉,修清淨、平等、慈悲。修慈悲這才能忍辱,修清淨才不染,修平等才沒有高下。
【熾盛如火。燒煩惱薪。】
『熾盛』,這就是比喻的智慧,用智慧之火把所有的煩惱都滅盡了。人為什麼有煩惱?沒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沒有煩惱,有煩惱的人沒智慧,這一定道理。有智慧的人哪裡來的煩惱?所以你要想真正斷煩惱,要開智慧。定不行,定是石頭壓草,是煩惱壓在那個地方,沒有斷根,壓久了,壓久了會爆炸,反而有麻煩。有了智慧,智慧把煩惱化掉、化解了。所以一定要有智慧,才能夠真正斷煩惱、破無明。
【不著如風。無諸障礙。】
『不著』就是不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不執著就得大自在,心裡面所有一切這些所謂的結使煩惱統統解開。凡夫心裡頭常常有解不開的結,不止一個,太多太多了,所謂是心有千千結,好苦!結在哪裡?你能不能把結拿出來,請別人給你解一解?結是你自己結的,還得要你自己解。所有一切千千結從哪來的?執著來的!你不執著就沒有了。妄想執著,所以離開一切妄想執著,這東西統統沒有了,你就一切沒有障礙了,就像《華嚴經》上這些大菩薩們,事事無礙。
這四句是修行方法裡面的原則,教給我們要忍辱,要修清淨心,要求大智慧,於一切法不要執著。佛法裡面沒有迷信,句句給我們說的都是真實話。
下面這一段是講度化眾生之德。實在講,這一段是說度化眾生必須要具備的基本德能,你沒有這些條件,你不能教化眾生。所以這一段還是自利,前面是自己修學成就的根本,這個是準備將來利益一切眾生要修這些條件。
【法音雷震。覺未覺故。】
特別是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教化眾生是以言語、音聲最重要,你首先要求得音聲。所以前面偈子裡頭,阿彌陀佛發願的時候,「願得如來清淨音」,這個重要。音聲,一定要求佛加持。怎樣才能得到佛的加持?以至誠心宣揚佛法,我把佛法普遍的推薦介紹給一切眾生。這裡頭決定不是為自己的名聞利養,如果有一念名聞利養的念頭在裡面,你決定得不到三寶加持。為什麼?心不正,心不真,心不誠。以至誠、真正的心求三寶,三寶一定加持;所以眾生有求,佛必定有應。我們得的音聲幹什麼?『覺未覺故』,我要幫助那些沒有覺悟的眾生,希望他們都能夠認識佛法、了解佛法、修學佛法,為這個,除此之外沒有第二個目的。
【雨甘露法。潤眾生故。】
這第一個字是動詞,這個不念「雨」,雨是名詞,這是動詞,念去聲,就是落下來、降下來,降甘露法。『甘露法』就是大乘佛法。甘露我們的人間沒有,佛在經上說天上有,如果人要得到甘露,飲了甘露,就長生不老。這個是拿來比喻大乘佛法,眾生如果得到大乘佛法,可以了生死、出三界、證大菩提涅槃,所以把佛法比喻作「甘露法」。如果以本經來說,可以說這是一切大乘裡面的第一法門,甘露當中的甘露,的確能夠令一切眾生得了這個法,這一生決定成就。
【曠若虛空。大慈等故。】
這是講心量,心量要拓開,要大,不要小心眼,小心眼不是菩薩。非常非常重要。現在人與人之間許多摩擦,不能共處,原因在哪裡?心量太小了,不能容忍。小心量決定是迷,決定是染,所以修行人一定要拓開心量,心量要像虛空法界一樣,照應前面所講的平等心,一切平等。
『大慈等故』,慈稱為大慈,是因為他心量大,所以叫大慈。我們眾生也有慈,所以佛法裡講慈悲有四種。第一種小心量的,他有慈悲,這個慈叫「愛緣慈」。我愛你,對你就很慈悲,不愛你,慈悲就沒有了,這叫愛緣慈。這個圈子最小,一切眾生統統都有。第二種慈悲叫「眾生緣慈悲」,這個就不是多數人有的,少數人有的,所謂是「推己及人,仁民愛物」,這個仁是仁慈的仁。這個觀念,我愛護我自己,我也愛護一切眾生,是從自己想到別人,這叫眾生緣慈。世間的聖賢有這個心量,這個心量還是不大。像中國的儒家、道家,對人很慈,對動物還是一樣要殺牠、吃牠的肉。雖然也有一點慈悲,說「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殺的時候拿遠一點,不要讓我聽到。可見得這個慈悲心不圓滿,六道裡頭止於人道。但是,這樣的慈悲心,實在講已經是很不容易,不是普通人都有的。
第三種叫「法緣慈」,那是阿羅漢以上的菩薩才有。為什麼?他知道一切法的真相,曉得一切法空寂,所以他有一種平等的慈悲。這個慈悲,佛法沒有到中國來,我們老子也說過一句,「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從這個觀念上出發的,這叫法緣慈。為什麼?他還有法做依據,從這個地方產生的慈悲心。可是如來的慈悲就不一樣了,那是究竟圓滿,『曠若虛空』,「大慈等故」,它叫「無緣慈」,沒條件的。確確實實體認,盡虛空遍法界,不但有情眾生,連一切無情眾生與自己真的是一體;不是這觀念當中想像的一體,真實的一體,這樣才叫做大慈大悲。由此可知,沒有能夠見到性的菩薩,這個慈悲都不能稱為大慈。大慈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菩薩,我們常說「破一品無明,證一分真性」,他所用的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平等的,是真正平等清淨,所以這個慈悲是大慈。圓初住以下的菩薩是法緣慈,不是大慈大悲。
所以學佛的同修要知道把自己的心量拓開,要能容忍,要能容物,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法不能包容,要有這個心量,這個才叫做修大慈悲。大慈悲心就是佛心,你幾時大慈悲心流露,你自己知道自己成佛了。如果自己慈悲還不行,自己要曉得還是凡夫,決定沒有成佛。這個成佛是圓教初住,圓教初住叫分證位佛,天台講的六種佛,分證佛,分證佛是真佛。分證之前是相似即佛,好像是佛,不是真的,相似,那是法緣慈,法緣慈是相似位佛。到這個大慈悲,這是分證以上的。由此可知,觀行位以下,名字位、觀行位都是眾生緣慈,連法緣慈都談不上。這些也能夠勘驗我們自己功夫,功夫到什麼樣的境界,修行到某一個層次,自己都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