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部地區護國息災報恩祈福三時繫念法會開示—供佛是表敬意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五集) 2025/2/22 台灣台東淨宗學會 檔名:WD32-079-0015
我們午供到此圓滿,請放掌。我們佛弟子吃飯前先供佛,還有供菩薩,這是表示敬意。在我們中國傳統是祭祀,祭祀祖先。在《論語》孔子說,我祭則得福,我戰則克。就是我去祭祀祖先就得福報,得到祖先的庇佑,得到祖先保佑。在我們佛法講,我們還沒有吃,先供佛,求佛力加持。佛力加持,我們就得福了,我們就增長福慧,這表示敬意。佛法供三寶,跟我們中國祭祀祖先不謀而合,很相應。
所以過去我們小時候都要拜祖先,我記得小時候,我家父母常常祭祀(做忌),就是紀念已經過世的先人,念念不忘。對自己的先祖念念不忘,對現前的父母更不敢忘記。知道孝順父母、孝敬祖先,這樣就得福報,這是教孝、教敬,這個是教育,我們一定要知道不是迷信。現在人不懂這個道理,以為那個人死了,他也吃不到了,過去有人講,祖先如果會來吃,沒有人敢拜了,就被祖先吃光了。那個都是不懂祭祀的意義,因為沒有人教、沒有人講,他不懂,不知道拜那個幹什麼?所以這個是要教導、要說明,要說明我們為什麼要這麼拜,要懂這個道理。這個也就是報本反始,感恩之心。我們一個人在這個世間,我們生活所需都要靠大眾、靠大家,所以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我們要報父母恩、報師長恩、報眾生恩、報國家恩,我們要吃一粒米、喝一口水,你要多少人去辛苦,我們才有得吃,不是說我有錢就可以。你有錢,沒有這些人種,你吃得到嗎?你有錢也買不到東西。所以要知道眾生於我們都有恩。所以我們吃之前,想到這麼多人的付出,不敢忘記,這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佛弟子吃飯前先供佛,晚上就是沒有供佛,因為佛他是示現日中一食。在我們中國古代叢林,晚餐叫藥石,他當藥,就是不是正餐。因為有的身體虛弱,身體的需要,晚上要補充一些營養,把它當做藥來吃,所以在中國古代叢林,晚餐叫藥石。戒律道場是過中就不食了,只有吃兩餐,有的吃一餐。像南投淨律寺,他們都吃一餐。吃一餐都吃很多,他們用缽吃,那個缽這麼大。我去吃過,這麼大,這麼大個,很深的。那一缽吃下去,三餐當一餐吃,這個就是他們吃的量就比較多,因為只有吃一餐。吃飯,他也是要供佛,那個二時臨齋,我們是佛前大供。你在齋堂,那是二時臨齋,要出食。我們出食,我們在戒場,過去道源老和尚給我們講,我們佛弟子吃飯,如果飯粒菜掉到地上,不要馬上去撿,因為有鬼神會去搶,不要馬上撿,等吃完再去處理,再拿到外面去出生,供養鬼神,或是供養鳥獸也可以。這個我們大家了解一下。所以飯菜掉到地上,不要馬上撿起來。那個時候我們在戒場,在寶來妙通寺受戒,廣欽老和尚在的時候,他傳那一次戒。我那次受戒統統是那些早期的老和尚,所以他有講過這個,提出來給大家說一下,大家了解一下。
我們下午一點二十開始啟請,大眾提前五分鐘,大家到佛前來。我們有新書出版,歡迎大家請。如果需要簽名的,就找空檔,因為我們下午一時只有休息二十分鐘。這個大家帶回去看也可以,不一定我簽,要我簽我就安排時間簽一下,因為時間有限。這個新書大家看看,對大家總是多少有一些幫助,對我們學佛、做人處世各方面的,這些都是經典的教訓,這個非常重要。
好,現在是午齋時間。祝大家禪悅為食,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