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集—草堂集(慎勿造因)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集) 2024/7/18 救國團復興青年活動中心 檔名:WD20-065-0006
「草堂集」第一集。諸位老師,諸位同學,及網路前的同學,大家早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今天是研習營的第三天,很快我們三天就圓滿了,今天再一天,我們這個課程就圓滿。明天上午有半日遊,中午聚餐,下午大家就回家了,我們這次的活動就圓滿。這次的這些活動大家都可以提供一些建議,各方面的。另外還有一些疑問也可以寫下來,在我們學習這個課程當中,有哪些地方我們不明瞭的,我們也可以提出來,大家互相研究討論。
我們學習了之後(就是聽了)要去思惟,在佛法講,叫「聞思修」,聽聞,或者見聞,聞了之後,我們要去思惟。在經典上講「善思惟」,這個思惟加上一個善,也就是說,思惟就是理解,我們這個理解不能有偏差、錯誤,不能誤解、不能錯解、不能曲解。所以我們聽聞、見聞之後,我們要正確的理解,理解之後,我們才知道在生活當中怎麼來修行。修行也就是修正我們身口意三業錯誤的言語行為,依照經典這個道理、這個標準,把我們錯誤的思想言語行為,把它修正過來,這個叫修行。聞思修,思算是解。在《華嚴經》講信解行證,我們相信佛法,進一步要去求解;有正確的理解,就要在生活當中去實行,去行就是實驗,把我們理解的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處事接物,用在這個上面。
在佛教裡面,具體的生活上的一些規範行為就是戒律,叫五戒十善。在儒家講叫禮,儒家跟道家都講禮,像雪廬老人編的《常禮舉要》,這個也非常重要。所以我們學了很多,具體要怎麼做?「博我以文,約之以禮」。就是我們學問很廣博,具體在生活當中要怎麼做?就是從禮去做。禮,或許我們還不是很明瞭,但是我們依照這個禮,你就照這樣去做,做久了,你自然就明白它是什麼道理。所以《常禮舉要》,這個也非常重要。先師淨老和尚提倡的《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我們學習從《弟子規》開始。《弟子規》再加上《常禮舉要》,這樣就更好,更圓滿了。禮,總是我們一條一條的怎麼去做,像戒律一樣,怎麼去做比較具體,不然我們學了很多,到底從哪裡下手?我要從哪裡做起?所以文,我們學了很多;約,就是在禮上來做。
昨天我們學習到「草堂集」第一集第二十四,「物之反常者為妖」,我們今天接著來學習第二十五:
【二十五。明鏡空空。故物無遁影。然一為妖氣所翳。尚失真形。況私情偏倚。先有所障者乎。】
這一條是講鏡子,大家都照過鏡子,鏡子很乾淨,『明鏡』就是這個鏡子很乾淨。「明」,我們人去鏡子那邊照,都照得很清楚。鏡子裡面它是空空的,因為它空空的,這個鏡子很乾淨,所以它照這些物相就照得很清楚。『故物無遁影』,「物無遁影」就是沒有辦法隱瞞,在鏡子前面清清楚楚的,無法遁形。我們一般講,在鏡子面前就原形畢露,原形就統統出來了。『然一為妖氣所翳』,但是如果被妖氣所翳,這個「翳」就好像我們人的眼睛有毛病,你就看不清楚。如果被妖氣所翳、所障蔽的時候,『尚失真形』就是說,他的原形也就會失去。『況私情偏倚,先有所障者乎!』就是講明鏡空空,如果被妖氣障礙,就照不到他的原形,何況如果再加上你自己本身就有私情、有偏差(偏就是有偏差),本身就有障礙,當然就更看不清楚他原來的面目。這個也是形容、比喻,好像這個鏡子,它空空的,被妖氣所翳,照不出他的真形,何況你去給它弄一些灰塵、髒的東西上去,當然它就照不清楚。明鏡它是形容、比喻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如果像明鏡一樣,我們看這些人事物,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我們就看得很清楚。如果我們這個心有所偏失,我們這個心有邪念,有自私自利的念頭,外面這些事物,是非善惡、真妄邪正,甚至利害得失我們都看不清楚。看不清楚,往往就是非善惡都顛倒了,把善的看作惡的,惡的都看作善的;對的認為是錯的,錯的認為是對的;邪的看作是正的,正的看作是邪的。人心本來都像明鏡一樣,但是被這些煩惱妄想障蔽了,那你是非善惡就分不清楚了,就顛倒了,人就糊塗了,就造惡業,迷惑、造業、受報,惑業苦。
這一條主要是講這個,形容、比喻我們的心地像鏡子一樣,但是如果你有偏失,被妖氣所翳。現在這個妖比《閱微草堂》裡的妖厲害,你不要看到狐狸,那是妖怪,現在整個網路上統統是妖怪。你看到狐狸變成人你會害怕,看到那個網路亂七八糟的,我們就很喜歡,其實那個妖比狐狸更厲害,大家不知道。這個公案我就簡單講一下,紀曉嵐先生他的外祖,外祖就是外祖父,他媽媽的父親,我們現在講外公。「外祖張雪峰先生」,他的性情很「高潔」,他的要求很高,有潔癖,就是很愛乾淨。他有一個書房,他擺的東西,硯、茶几、桌子都很乾淨,很精嚴,「圖史整肅」,那些圖書、擺的書架非常整齊。他的門戶常常關著,不讓人家進去。「必親至乃開」,都要自己親自去開,他不允許別人去動他的。「院中花木翳如」,他院子裡面的花草樹木,我們現在講園藝,整理得非常好。「僮婢非奉使令,亦不敢輕踏一步」,就是下面的佣人,如果沒有他的命令都不敢進去,他命令才可以去。
「舅氏健亭公」,就是他的舅舅,「年十一二時」,十一、二歲的時候,「乘外祖他出,私往院中樹下納涼」。紀曉嵐講,他的舅舅看到他的外祖父外出,他就偷偷跑進去他那個花園裡面納涼。納涼就是夏天天氣很炎熱,跑去裡面有樹木、有花草,比較涼快,他就偷跑進去。跑進去裡面納涼,「聞室內似有人行」,他聽到書房裡面好像有人在走路。「疑外祖已先歸」,就是他舅舅的父親,以為他父親回來了。那就偷看,小孩子,「屏息從窗隙窺之」,屏息就是連呼吸都不敢太大聲,就是我們講閉氣,從窗戶那個空隙裡面偷看,看是不是他父親回來了,就是紀曉嵐的外祖回來了。但是不是,「見竹椅上坐一女子」,看到那個椅子,那個椅子是竹子做的,坐一個女子。「靚妝如畫」,也就是說打扮得像畫裡的美女一樣。她的椅子對面就有一個大鏡子,「高可五尺」,大概五尺高。「鏡中之影,乃是一狐」,這個女子對著鏡子坐著,他從外面看進去,看到鏡子裡是一隻狐狸。「懼弗敢動」,看了很害怕,不敢動,不敢聲張。「竊窺所為」,就偷偷看,這個狐狸到底要做什麼?「女子忽自見其影」,這個女子看到自己又變成狐狸的原形,「急起繞鏡四圍呵之」,起快站起來,繞著這個鏡子周圍吐氣。「鏡昏如霧」,吐到那個鏡子昏昏暗暗的,好像有一層霧在鏡子上面。「良久歸坐」,過了很久,再回到鏡子前面這個座位,「鏡上呵跡亦漸消」,這個狐狸牠吐那個氣就慢慢消了,鏡子又恢復到清淨了。「再視其影,則亦一好女子矣」,再看到她的形狀,就變成一個很美麗的女子,就不是狐狸了。他的舅舅「恐為所見,躡足而歸」,躡足就是踮著腳尖,不敢太大聲,怕驚動到那個狐狸,他就趕快回去了。
「後私語先姚安公」,後來私下他就給姚安公講這樁事情。「姚安公嘗為諸孫講《大學》修身章」,他曾經給一些學生講四書的《大學》,《大學》修身章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這個。「舉是事曰」,他就舉出這樁事情,說「明鏡空空,故物無遁影。然一為妖氣所翳,尚失真形,況私情偏倚,先有所障者乎?」他就舉出這樁事情,在講學的時候,就像我們在講經的時候舉出這個事例,讓我們去體會《大學》修身章它的道理。我們的心就像明鏡一樣,但是如果被妖氣所蒙蔽,你就看不清楚。何況你自己事先就有一些私情,私心、偏心,那就更看不清楚了。「又曰:非惟私情為障,即公心亦為障」,他說不但自私自利是障礙,就是公心也是障礙。「正人君子,為小人乘其機而反激之,其固執決裂,有轉致顛倒是非者。」正人君子被小人來攻擊,有時候正心誠意,反而為了這個固執決裂,就翻臉了,轉成是非顛倒。所以最後一句講:
【二十六。故正心誠意。必先格物致知。】
這是第二十六條,二十六條也是在這個公案最後一句。先師節錄這兩條,重點是講我們這個心像鏡子,如果被私情,在佛法講,被煩惱妄想障礙,那我們看一切人事物,你就看不清楚了。就像那個鏡子一樣,牠是狐狸,把牠看成一個美女,因為被物欲所障翳。因此儒家的修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要格除我們心中妄想煩惱。儒家講物欲,就是佛家講的貪瞋痴慢,這個就是物欲,要把它格除;格除,你煩惱輕就智慧長。你煩惱減輕一分,智慧就增長一分。就好像鏡子髒髒的,有灰塵,你給它擦一遍,它那個鏡子的鏡光照外面就更清楚一分;擦兩遍,它又透兩分出來;擦到最後,這些灰塵都沒有了,就恢復它原來清淨光明,照外面的景像就絲毫都不會差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都不會差錯。這個是儒家修學功夫,就是格物、致知,佛家講就是伏煩惱、斷煩惱,修行的功夫就是在這個地方。我們接著看:
【二十七。人可欺。鬼神不可欺。佛言一切眾生。慎勿造因。】
我們接著看二十七條,『人可欺,鬼神不可欺』。為什麼說「人可欺,鬼神不可欺」?欺就是欺瞞。我們表現在外面一些動作、言語,表現在外面身口七支造作,一般人當然他看得到,不能欺騙他,已經起現行。但是你還沒有去造作,只有心裡這個念頭、這個想法,還沒有動這個身口去造業,一般人他不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他不知道。因為我們凡夫沒有他心通,有他心通的人就知道你在想什麼。沒有他心通,只有他從身口表現出來,我們才知道;如果他心裡想的沒有從身口表現出來,我們就不知道。所以起心動念可以欺瞞一般人,但是鬼神不可欺。昨天跟大家分享那個公案,就是我們起心動念,鬼神就知道了。因為根據佛經上講,鬼有報得的五種神通,但這個神通不是很大,太遠的事情他不知道,但是近的、時間比較短的事情,鬼神都知道。你起個善念、起個惡念,這個在《太上感應篇》講,「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你起一個善念,吉神就來了;起一個惡念,凶神就來了。我們現在是起善念,還是起惡念?在佛經上講,貪瞋痴慢疑這些叫惡念。一般講貪瞋痴,貪瞋痴就包含其他的惡念,以貪瞋痴來做一個代表。
講到貪瞋痴,我們大概也是有個概念,但是很具體的,可能我們不是很清楚。在《太上感應篇彙編》註解「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舉出幾個公案,其中有一個公案就是以前有一個元自實先生,有一天他非常生氣,一大早拿著刀要去殺一個姓繆的,大概這個姓繆的對不起他,他要去報仇。經過一個軒轅廟,軒轅廟的廟祝(管理廟的)一大早起來要誦經,看到有一個人從廟門口走過去,後面跟了一大堆的凶神惡煞,很恐怖。沒有多久,看到這個人又從廟門口經過,這次回來,後面跟著很多善神,也是跟了一大堆。看到就很奇怪,就把他找來,請問尊姓大名,你剛才是去哪裡?去做什麼?問他這個事情。元自實先生也很坦白跟他講,他說我剛才是準備要去殺人,那個姓繆的對不起我,恨他,要去把他殺了。結果走到他家門口,他忽然想到,對不起我的只有姓繆的一個人,如果我把他殺了,他的老母親誰去照顧?他的妻子兒女誰去撫養?我殺了他一個人,不是等於殺了他們一家嗎?對不起我的只有他,他的家人是無辜的。想到這裡,他的慈悲心就起來了,算了算了,不要報仇了,他就把報仇這個惡念放下了,善念起來了,所以他不去報復了。這個廟祝說我明白了,他就告訴元自實先生,他說你知道嗎?你剛剛怒氣沖沖要去殺人,你後面跟了好多凶神惡煞,都跟著你。你到那邊起了一個善念,把這個要報仇的惡念放下,會替他們家人想,你這個善心起來了,你回來,經過廟門口的時候,我看到很多善神、護法神都跟著你。這個廟祝就勸元自實先生說,你從今以後好好的斷惡修善,你將來前途無量。元自實先生聽到這裡冷汗直流,我都還沒有去行動,具體去殺人,那個凶神惡煞就跟這麼多;起了一個善念,他就感應到這些善神來跟著他。所以《感應篇彙編》舉出這個公案,也很具體的告訴我們,「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就是起心動念,鬼神就知道了,欺騙不了鬼神。
這個公案也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大家可以檢討一下,早上起來,我們動了幾個善念?動了幾個惡念?如果你動善念,你的精神會愈來愈好,因為你感召吉神;動個惡念,你就很不舒服,因為都凶神來,你怎麼會舒服?我們怎麼樣起心動念,就用在人事上面。像元自實先生,就他的仇人,他一想到就生氣,就要去殺他了,但是他能夠把那個念頭轉過來,為他的家人想,他善心起來感召善神。我們每一天,我們對著人事物、對著善人惡人,都用一個善心去對待,用個慈悲心去對待,那你感召的統統是吉神、善神;如果用個惡心、煩惱心去對待,感召的就是凶神。因此我們斷惡修善,從起心動念修,就是從根本修,因為心是主宰,身口都是聽心在指揮的,如果善心,身口也就跟著造作善業。
所以『佛言一切眾生,慎勿造因』,這句意義也很深,從我們比較可以理解來講,「慎」就是謹慎,「勿」就是不要,不要去造因;不要造惡因,這裡要加一個惡,不要去造惡因。如果就佛法的標準來講,這個「勿造因」,不但惡因不造,善因也不造;善惡都不造,你就超越了。講「慎勿造因」,因為造善因,你會生三善道;造惡因,你墮三惡道。無論造善因、造惡因,總是在六道輪迴。三善道當然比較好,比三惡道好,但是總是還在六道。佛是希望我們超越六道,超越六道十法界。超越六道十法界,是不是就不要斷惡修善?不是,不是這個意思,這個不能誤會,不能聽錯了。要斷惡修善,但是不要著那個斷惡修善的相。你斷惡修善,不要求人天福報,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不但超越六道,將來要超越十法界。我們就是不要造六道生死輪迴的因,我們要造什麼因?造超越六道生死輪迴的因,就是不要著相。《金剛經》講,你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你就超越了。事還是一樣,斷惡修善這個事情沒有兩樣,只是用心不一樣,它果報就不一樣,關鍵在心。我們再看:
【二十八。科名先一年亦不可得。彼營營者何為也耶。即求而得之。亦必其命所應有。雖不求亦得也。】
這一條我們大家多讀讀《了凡四訓》就明白了。讀了《了凡四訓》,再回歸到我們自己本身上,我們這一生的遭遇,我們就明白了,這個有命運的。『科名』就是功名,『先一年亦不可得』,你命中有,但是時間還沒到,你要提早得到,那也沒辦法。『彼營營者何為也?』就是說你一直用盡心思去經營,一直去追求也沒有用。時間如果還沒到,你想要早一天得到也得不到,一定要到那個時間才會得到。縱然你所求有得的,『即求而得之,亦必其命所應有』。你求了,好像你求功名,或者求賺錢,你賺到錢,那也是你本來命中就有了。如果命中沒有,你怎麼求,你頭腦再好也求不到,因為命中沒有。如果命中有的,『雖不求亦得也』,命中有,你不去求,到時候你也會得到的。佛法講因緣成熟了,果報現前,你會得到;沒有,你怎麼求也求不到,因為你過去世沒有造這個因。現在好像很多人都想要賺錢,讀哪個科系,將來錢可以賺得很多,做什麼行業最好,現在全世界的人不都把這個放在第一優先?哪一個人不想發財?大家都想,但是實際上有的人發財了,有的人還是沒發財。有的人發大財,有的人發小財;有的人,甚至他做生意都虧本,欠人家一身債。大家都想發財,為什麼結果不一樣?你個人造的因不一樣,果報就不一樣,這個很公平的,你有修就有得,沒有修你就得不到,這個就很公平。
我們原來命中沒有,現在我想要有,要拼命修。先師淨老和尚,章嘉大師勸他修財布施,他就真的修,不然他這一生真的是很窮的。修到最後,我們看到這一生的花報就非常殊勝。這個說明什麼?給我們證實經典上講的絕對沒錯,你只要如理如法去修學,有求必應。求長壽得長壽,求兒女得兒女,求財富得財富,求官位得官位,佛經上這個經文明文都有講了。所以你要當個官,你還是要有那個福報,無論民主制度、專制制度,反正你要當官,你都要有當官的福報。如果你沒有那個福報,民主也好、專制也好,你統統當不了,那是事實。不是說專制的制度你當不了,民主的你也當不了。民主時代,現在很多人想當官,那有大家都去當了嗎?你看選舉就知道,選不上就他命中沒有,選上了還是他命中有的。命中有的,如果你用不如法的手段去選舉,那是很冤枉的,冤枉造惡業,損福報。你不要用那些非法手段,你也一樣可以得到,那何必!所以古人講,「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冤枉。你不用怎麼去爭,你有那個福報,時候到了,福報就現前了。這樁事情,我們多讀《了凡四訓》就能明白。我們再看:
【二十九。心如枯井。波瀾不生。富貴亦不睹。飢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計者。斯為上矣。】
這個就很高了。世間一般人,大多數要求功名富貴、求健康長壽,大部分都是求這個人天福報。但是這是修行人,『心如枯井,波瀾不生』,他就不會去追求世間的這些功名利祿,功名利祿他好像看作像破鞋子一樣,他不要,他不要這些,這個人他就超越了。『富貴亦不睹』,這孔老夫子講,「富貴如浮雲」,好像天上的浮雲,很短暫的。『飢寒亦不知』,「寒」是衣服不夠,「飢」是吃的不夠。我們現代人,這個很重視,要穿得暖、吃得飽,吃的還要有營養,他也不在乎這個。『利害亦不計』,「利害」就是利害得失,他也不去計較,不放在心上。『斯為上』,就是上等人,這樣的人就是佛法講的八風吹不動,那個修行功夫很高。
這個功夫在中國儒家,孔老夫子他三十歲就做到這個,到三十而立,立什麼?我們一般講建功立業,三十而立,就立住腳根,這個根基他立住了。什麼根基?就是這樣裡講的,佛法講八風吹不動,他不在乎這些世間的功名富貴,不在乎這個。但是我們看到孔老夫子周遊列國,想求得一官半職,那個心態跟一般人不一樣,一般人他只是想當官,要自己有榮華富貴,孔子不是,他當官是為了救人民於苦難。因為孔子出世那個時代正是天下大亂,春秋戰國,大家都不聽周天子的,各據一方,互相爭奪,天下大亂,天下蒼生就受苦受難。所以他想當個一官半職,以他的學問來為國家人民服務。所以孔子講,「天道敏時,地道敏樹,人道敏政」,人道辦政治最重要,政治辦好了,大家得到公安;政治辦不好,大家都不安。災難很多,你怎麼會安?那就受苦受難。所以孔子出來當官,他不是追求自己個人的榮華富貴,他是為了救人民,救苦救難,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不是為他自己。列國國君對他很尊敬,但是都不願意去用他。為什麼?用他,他那一套跟他的利益有衝突,他放不下那個利益。所以周遊列國,也沒有一個國家要用他。他到哪裡,大家對他都很尊敬,但是無法接受他的政治理念,所以他後來就回家,到家鄉去教學、去上課。他也想不到,後來從漢朝開始,到清朝,國家都是罷黜百家,獨尊儒家,把儒家的思想做為國家的主流教育,這也是他沒想到的。不但他影響中國,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有個孔子,都知道,對孔子也都非常的尊敬。好,我們再看下面:
【三十。心存誠敬。但知國計民生。不知禍福毀譽耶。】
只有『心存誠敬』,誠意、恭敬,恭敬就表現在敬人、敬事、敬物,就是佛法講為眾生,這個就是敬,心存誠敬。『但知國計民生』,就是只知道要為國為民,佛法講的就是無量無邊,為一切眾生。因為儒家只有講到人道,為國為民,佛法就廣大無邊,為一切眾生。不但為人,要為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脫離苦難,大慈大悲。「悲能拔苦,慈能予樂」,拔究竟苦,予究竟樂,這是佛。儒家的聖人,心存誠敬,他才能夠為國為民。如果心不誠、又不敬,心不真誠,對人民、對國家沒有恭敬心,那這個人就是自私自利,損人利己,他當官也是禍國殃民,只知道自己的利益,不知道民間疾苦。心存誠敬,這是聖賢的功夫,就只有知道國計民主,為國為民。『不知禍福毀譽耶』,他就不計較個人,個人你是得到災禍還是得到福報,人家毀謗你還是讚歎你,這些他都不放在心上,只是為國為民。佛法就是你為眾生,菩薩就要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要犧牲自己,照耀別人,這是菩薩的精神,在世間法就是聖賢的精神,沒有為自己。
【三十一。人心愈巧。則鬼神之機亦愈巧。】
人心會巧詐,但是鬼神他是自然就回應,也很巧詐,你怎麼巧,他就比你更巧。這個一點辦法都沒有,你欺騙不了鬼神,所以前面講,「人可欺,鬼神不可欺」。無論你用什麼奸巧的手段方法,鬼神他比你更巧。我們透過這個故事,整個來講,大家把先師節錄的重點再合起來,體會也會更進一步。
【三十二。孝悌之至。通於神明。】
這是《孝經》講的,一個人心存孝悌,孝是對父母長輩,悌就是平輩,兄弟姐妹大家友愛,互相照顧。在家裡孝敬父母長輩,友愛兄弟姐妹;到外面,對朋友也跟兄弟姐妹一樣。《論語》講,「四海之內皆兄弟」,你就推廣到天下,推廣到整個世界,由內而外。所以『通於神明』,不但通於人,還通於神,跟神就感通了。大家讀讀《孝經》,現在也有傳統文化的老師講《孝經》,這個大家可以多聽聽,對孝悌的道理我們會更清楚明白。
【三十三。聖人之立教。欲人為善而已。其不能為者。則誘掖以成之。不肯為者。則驅策以迫之。於是乎刑賞生焉。能因慕賞而為善。聖人但與其善。必不責其為求賞而然也。能因畏刑而為善。聖人亦與其善。必不責其為避刑而然也。】
『聖人之立教』,「立教」就是建立教化的一些方法、手段,目的『欲人為善而已』,就是希望人都是不要造惡,去做善。聖人立教基本的精神就是「欲人為善」,希望人人都能夠行善,不要造惡。『其不能為者,則誘掖以成之』,「誘」是誘導,用種種的方法來誘導,來幫助他、來成就他。誘導不行,『不肯為者』,還是不肯為善,『則驅策以迫之』,「驅策」就帶有一點勉強。『於是乎刑賞生焉』,就賞善罰惡,賞罰的法律制度就定下來了。迫於刑罰,大家不敢去造惡業;知道修善有獎賞,大家就踴躍去修善。因為聖人勸還做不到,用種種方法來誘導、引導還不行,就用賞罰,刑賞。『能因慕賞而為善,聖人但與其善,必不責其為求賞而然也。』這個賞罰制度出來了,因為做好事能夠得到賞賜,他就去做了,聖人也必定不會去責怪說,你是為了求賞才來做好事,他不會這樣去責備。他還是鼓勵你來做好事,做好事就有賞賜,鼓勵大家為善,不會說你是因為要想得到賞賜才來做善的,聖人不會這樣去責怪他。『能因畏刑而為善,聖人亦與其善。』如果怕法律制裁,怕刑罰,他勉強來做善,「聖人亦與其善」,『必不責其為避刑而然也』,也就不會說你是因為怕被處罰,所以才來做善,聖人也不會去責怪他這個,只要你能來做善。所以種種的方法手段,勸導不行、誘導不行就用刑罰,刑罰如果可以,那也很好,就怕那個刑罰他都不怕了,那就很麻煩。像現在法律定得愈多,作奸犯科的就愈多,這個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這節課時間快到了,三十四我們下一堂課再來跟大家分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