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集—草堂集(聖人之心,與天地通)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24/7/17 救國團復興青年活動中心 檔名:WD20-065-0003
《淨土集.草堂集》第一集,請大家看第十一條:
【十一。聲色之娛。電光石火。皆幻化也。懸崖撒手。轉瞬成空。朱顏不駐。白髮已侵。】
我們昨天學習到這一條。這一條的公案就是「寧波吳生,好作北里游。後昵一狐女,時相幽會,然仍出入青樓間」。這個故事就講寧波吳生,一個書生姓吳。寧波在浙江省,寧波也是很有名的一個城市。這個吳生,姓吳的書生,「昵一狐女」,「昵」就是親近,親近狐狸,常常幽會,幽會就是約會。《閱微草堂筆記》記載狐狸、狐仙、鬼狐這一類的就比較多。我們過去也常聽人家講,狐狸精,狐狸牠修練變成人形,會跟人類來交往。這個書生他就是跟狐女交往。但是他還是到青樓,青樓就是我們現在講風月場所。
「一日,狐女請曰,吾能幻化,凡君所眷,吾一見即可肖其貌。君一存想,應念而至,不逾於黃金買笑乎?」有一天這個狐女就給吳生講,她說你還是常常跑青樓,去風月場所,無非是買笑,找一些美女,飲酒作樂,但是要花錢。這個狐女就給他講,在青樓裡面你喜歡看哪一個,她都可以變,變得跟她一樣,那就不用花錢;你到青樓去要花錢,我變了一個跟她一模一樣的給你看,你也不用花錢了。而且「應念而至」,她說你動個念頭想看哪一個,她就變那個女人的樣子到面前給你看。這個不是比你花很多錢去那個地方更好嗎?「試之」,這個吳生他就試驗,到底是不是真的。「果頃刻換形,與真無二」,果然跟真的人一樣。就像現在我們那個AI,聽說可以複製人的聲音、樣子、動作都一樣。以前狐狸牠可以變,現在AI也可以變。所以他就「不復外出」,這個吳生不用再跑到青樓去花那些錢,反正他想看哪一個,他動個念頭,那個狐狸就變那個女人的樣子來到他面前,他就不用外出了,遂不復外出。
「嘗語狐女曰:眠花藉柳,實愜人心,惜是幻化,意中終隔一膜耳」。有一天他就給狐女講,他說「眠花藉柳,實愜人心」,妳能夠這樣變化,變得跟那個真的人完全一樣,當然看了讓人心裡很愜意,感覺很好。「惜是幻化」,可惜我知道這是妳變的,畢竟不是原來真的這個人,是妳變的,是妳幻化的。「意中終隔一膜耳」,他說,妳變的是一模一樣,但是總是跟那個真的還是隔一層,好像跟真的隔一層膜,畢竟他知道是變化的。「狐女曰」,狐女就回答說,「不然」,不是這樣的。「聲色之娛,本電光石火,豈特吾肖某某為幻化,即彼某某亦幻化也」。這個『聲色之娛,電光石火』,先師淨老和尚節錄這一條,就節錄到這一句。「聲色之娛」,聲音、色相這個娛樂,就像電光石火,都是幻化的,一下就沒有了。狐女就講,「豈特吾肖某某為幻化」。她說,你平常在聲色場所,你看到也都是幻化,跟電光石火一樣瞬間即滅,不是說只有我變的是幻化,你平常在看的也統統是幻化,意思就是這樣。你想某某人,她也是幻化的,她也是像電光石火一樣,跟我變的是一樣的。「即妾亦幻化也。即千百年來,名姬艷女,皆幻化也」,她說哪一個不是幻化的?現在還在嗎?「千百年來」,自古以來這些美女妖姬、艷姬美女,現在還在嗎?沒有了。那不是幻化嗎?跟我這個變化的不是一樣嗎?所以皆幻化也。
「白楊綠草,黃土青山,何一非古來歌舞之場?握雨攜雲,與埋香葬玉,《別鶴》、《離鸞》一曲,伸臂頃耳中間」。「白楊綠草,黃土青山」,我們現在看到郊外有很多地方,過去都是一個歡樂場所,古代的建築,亭台樓閣等等的,後來也都時間久了就壞了,房子壞掉、拆掉,都變成黃土,或者長草了。自古以來不都是這樣嗎?還在嗎?沒有,很多都已經變成黃土青山了。這些黃土青山,很多都是古來歌舞之場,那些歌舞的場所(現在講演戲劇的戲院),現在也都是變成黃土青山了。「埋香葬玉,《別鶴》、《離鸞》一曲」,唱歌、跳舞,「伸臂頃耳中間」,「伸臂」就是你這個手臂伸出去再拉回來,就是很短暫的時間,它也就過去了。「兩美相合,或以時刻計,或以日計,或以月計,或以年計,終有絕別之期。及其訣別,則數十年而散,與片刻相遇而散者,同一懸崖撒手,轉瞬成空」。她說人的相聚,有片刻的、有幾天的、有幾個月的、有幾年的,甚至幾十年的,無論時間長短,到最後不都要分開嗎?你再恩愛也是分開了。離別的時候,幾十年離別,跟片刻離別,統統是離別,沒有兩樣,總是要一別。所以說「同一懸崖撒手,轉瞬成空」,到最後都是歸空,都是一樣的。
「倚翠偎紅,不皆恍如春夢乎?即夙契原深,終身聚首,而朱顏不駐,白髮已侵,一人之身,非復舊態。則當時黛眉粉頰,亦謂之幻化可矣」。狐狸就講,縱然你們兩個人相守一輩子,相聚一輩子,人都會不斷的變老,不斷的在變化,能夠永遠年年十八嗎?不可能,不斷的在老化。「非復舊態」,就跟你原來那個不一樣。這個我們可以理解,現在照相機,你今年照的相片跟去年就不一樣。實際上照佛經講,剎那剎那不一樣,它那個變化不是說一下子突然變的,它是剎那剎那一直在變。時間比較長,我們看了就比較明顯,其實變化是剎那剎那在變。所以這個狐女就講,一個人的身體也不可能保持他原來的樣子,也是幻化,那不是一樣嗎?幻化。你去找以前的照片,跟現在的照片不一樣,過去的照片,你看看,幻化了,現在的樣子跟那個時候不一樣了,所以轉瞬成空。人的相聚,恍如春夢,好像一場夢。「何獨以妾肖某某為幻化也?」吳忽然有悟。「後數歲,狐女辭去,吳竟絕跡於狎游」,這個吳生也覺悟了。後來這個狐女就沒有跟他再碰面了。這個吳生,姓吳的讀書人,後來他已經覺悟了,不再去青樓了。因為去青樓看的,跟狐女的幻化,那不是一樣統統是幻化嗎?《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個公案裡面,先師淨老和尚他節錄第十一條,就節錄這個重點,這個重點就是「聲色之娛,電光石火,皆幻化也。懸崖撒手,轉瞬成空。朱顏不駐,白髮已侵」,聲色的娛樂就像電光石火一樣。電光,大家都看過,現在夏天要下西北雨,打雷閃電,一閃就沒有了。石火,碰觸,那個火光一下子出現,一下子就沒有,這是形容很快速的生滅,一下生起來,很快就滅了,生滅速度很快,像電光石火一樣。這一條也是讓我們要回到現實世界上來,我們現在看到這些都是幻化的,都不是真的。《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真的。我們不要去當真,不要當真就自在;當真就很煩惱,在這個裡面起煩惱。所以在《般若經》講到最後一個結論,就是一切法,我們現在看到精神的、物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就是假的。就像我們沒有看到狐狸去變成人形,但是現在AI可以變,用AI去複製人,跟那個人長得很像,但是我們一看就知道這是幻化的。我們看到那個是幻化,你再看看我們現前,眼前這些人事物,跟那個是一樣幻化的,因為它一直在變化,不都一直在變嗎?所以我現在看到小孩子,現在他坐在這邊,以前他媽媽抱在懷裡,那不是一直在變嗎?他不是永遠是那個樣子。我們不斷不斷的在變化,人不斷不斷的老化。所以這個狐狸講得也滿有禪意的。她說我變的是幻化,你現在看的那些不都是幻化嗎?有哪一樣不是幻化的?哪一樣是永恆存在的?沒有。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這個,我們現在看手機、看什麼電動玩具,要知道那是假的,不要迷在上面。節錄這一條,主要是告訴我們,要知道那是假的,你不要迷在那個上面,「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得不到,是空的。所以這一切法你不可能去佔有,你不可能去控制,你也得不到。你怎麼佔有?我們自己這個身體,你自己都不能控制,你還能控制身外之物嗎?如果我們自己的身體,自己可以控制,我們給它控制在年年都十八歲,不要老,也不要生病,也不要死,那多好!事實是怎麼樣?事實你控制不了,你不想老,它就偏偏一直老;不想生病,它偏偏生病;不想死,它偏偏會死,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佛經講這個叫無我,我是主宰的意思,我能夠主宰的,這個一切法我們不能主宰,所以叫無我。第一個就我們身體,佛教我們放下這個身見,就是這個不是我,這是我所,你不要把它當作我。真的我,是自己的六根根性,那是真正的我,那個是可以主宰,那個不會生滅的。你這個假的,無我,它會生滅,那個相是虛妄的,性是真的。
我們學佛,無論學哪一個法門,終極目標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到真正的自己,認識真正的自己。現在把這個假的當作是真的,把那個真的迷失了,所以這個就顛倒了。這個經典上講,我們眾生都迷惑顛倒,把妄當作真的,把真的當妄,迷失了,冤枉受虛妄的六道輪迴之苦。所以佛出現在世,就勸我們要覺悟,要明瞭宇宙人生事實的真相,這是佛法教學最終極的目標。好,這條我們學習到這裡。
我們再看下面第十二:
【十二。巧取人財。必有一意外事耗去。】
這一條這個公案,這個故事就是「獻縣吏王某,工刀筆,善巧取人財。然每有所積,必有一意外事耗去」。「獻縣吏」,奉獻的獻,縣市的縣,吏是官吏,姓王的,王某。「工刀筆」,這個工刀筆就是我們現在講,很會寫訴訟這些狀紙,以前專門幫人家寫訴訟的,就像我們現在文書、律師這一類的。他是當官的。刀筆就是文字,他那個文字寫得很巧,這個筆形容成為刀,那意思就是什麼?你這個筆寫下去的這些內容文字,你會傷人的,刀會傷害人的,所以古時候稱為刀筆,很會寫。他就從這個地方巧取人財,他很巧妙的去取得非義之財,《太上感應篇》講,不合理的財物。在佛經上,五戒講,這個是偷盜,你用不正當的手法去取得別人的財物,不合理的。「然每有所積」,他就是巧取人財,用這種不正當的手法去取得非義之財,當然他就賺了很多。但是他錢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必有一意外事耗去」,他必定就發生一個意外的事情,把它消耗掉。
這個公案,先師淨老和尚他就這個公案取這兩句,這兩句是一個重點。接下去我把這個公案講完,「有城隍廟道童,夜行廊廡間」,有一間城隍廟。過去我們也拍過「城隍廟巡禮」。城隍廟,過去先師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這是教因果教育的一個場所,在古代屬於社教(社會教育),教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現在台灣,我請人調查,包括外島,還有九十六所有正式登記的城隍廟。大家如果有機會去城隍廟去看看,在桃園也有城隍廟。城隍廟都會寫一個對聯,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講這個因果的。城隍廟有道童,我到上海城隍廟去,現在上海城隍廟培養了很多大專學生,大學生他們學習道教,也有頭戴道帽、穿道服。現在上海城隍廟那些道士都是很年輕的,都是年輕人,我看都是讀書人,他們來學道,在城隍廟服務,就在那邊上班。
古時候城隍廟也有道童,就是童子在裡面。「夜行廊廡間」,就是在走廊。他看到「有二吏持簿對算」,這個城隍廟有兩個吏,這個吏就是冥吏,陰間的官吏,拿個本子,兩個人好像在算帳,核對,對算。「其一曰,渠今歲所蓄較多,當何法以銷之?」其中有一個冥吏,他就對另外一個講,他說渠,渠就是這個王某,他是巧取人財。他說今年,「今歲」就今年,他去巧取別人的財物,現在累積起來也滿多了,用什麼方法把他那個不義之財消散掉?「方沉思間」,正在考慮要怎麼樣把他的不義之財消掉。「其一曰:一翠雲足矣」,另外一個冥吏講,一個翠雲就夠了,足夠把他的財統統消散掉了。「無煩迂折也」,就不用麻煩了。「是廟往往遇鬼」,就是這個城隍廟常常看到鬼,「道童習見亦不怖」,這個道童因為在那邊常常看到,看久了他就習慣了,他也不害怕。看到知道這兩個是鬼吏,陰間的。聽到這兩個冥間的冥官在對話,這個道童聽到了,「但不知翠雲為誰」,他講的翠雲到底是誰?「亦不知為誰銷算?」也不知道是為哪一個人要消散掉他的財物。這個算,就是《太上感應篇》講的,人犯了罪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算就是一百天的福報叫一算。亦不知為誰銷算,不知道要對哪一個人要消耗掉他的福祿?
「俄有小妓翠雲至」,這個「俄」就是沒多久,有一個小妓女,她的名字叫翠雲,到了。王某就很喜歡,「耗所蓄八九,又染惡瘡,醫藥備至」,跑來一個妓女,把他不義之財消散了八、九成,被消耗掉差不多了。身體又染惡瘡,身體染了惡瘡就要去治療,要醫藥費。「比癒則已蕩然矣」,等到他病好了,他那個巧取人財的錢統統都花光了、統統都沒有了,他冤枉去受這個病。他巧取人財,那些財物,他也得不到享受、得不到受用,而是花在醫療上,還有被妓女騙走了。「人計其平生所取,可屈指數者,約三四萬金,後發狂疾暴卒,竟無棺以殮」。有人去計算他平生,用這種巧取人財的方法取得這些不義之財,就是去騙人取得不義之財,他所取得的大概有三、四萬金。三、四萬,這個數目相當龐大。後來他發狂疾,後來他得了一個很猛爆性的疾病,這個狂疾現在叫做猛爆性的疾病,就暴卒了,突然就死了。死了之後,他巧取人財這些財物,一毛錢也沒有了,後來竟然落得無棺以殮,連買棺材的錢都沒有。這個公案就是講這個事情。
先師淨老和尚在這個公案裡面就取這兩句,這兩句是重點。這兩句,我們在《太上感應篇》也可以得到一個證明。《太上感應篇》講,「取非義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就是橫取人財,你去搶奪、詐騙,種種手段,不是人家願意給你的,你用不正當手法去取得人家的錢財,這在佛經講叫偷盜;《感應篇》講這個叫非義之財,就不合理的,不是人家願意給你的,你用不如法的手段去取得別人的財物,這樣你不但自己不能受用,而且會有一些意外的事情消耗掉,水災、火災、訴訟。像這個公案也是很奇特的,他是感召一個妓女來騙他的錢,這個就是「巧取人財,必有一意外事耗去」。
我們不要去巧取,更不能去騙取、詐取別人的這些財物。這個《感應篇》講的是很詳細。我們現在看到整個世界上,這種巧取人財的太多了,全世界都這樣。所以《感應篇》講,你取得非義之財,不是有水災、火災、地震,不然就風災,不然就瘟疫傳染病、不然就訴訟,兩個國家互相告來告去的,人與人之間互相告來告去的,口舌;最後一個是敗家子,他到你家來做兒孫,過去世你欠他的,他來討債,把你家的財產都花光。所以我們不取非義之財,合理的我們要取;非義我們就不取。
我們再看下面一個公案:
【十三。人心一動。鬼神知之。以邪召邪。神不得而咎。】
這一條,『人心一動,鬼神知之』,就是我們人起心動念,鬼神就知道了。『以邪召邪,神不得而咎』,「以邪召邪」,就是你動個邪念,招感來就是邪神,看你動什麼樣的念頭,跟你感應的,就是跟你相應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太上感應篇》講,「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你起一個善念,你好事還沒做,吉神就來了,吉神就跟著你;你起個惡念,壞事還沒做,凶神他馬上就來了。所以我們要感召吉神還是感召凶神,都是在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我現在動這個念頭是什麼念頭?對不對?是正念,還是邪念?如果動那個歪念頭,那邪神就來了,馬上就感應邪神來了。
現在跟大家講這些話,講有關鬼神的,一般人都不相信,他說那是迷信,沒有科學根據。實在講,不相信有鬼神才真迷信,因為你不相信鬼神,它是一個事實存在,是有鬼神。我們現在看到很多附體的,那個是不是鬼神?那不是他本人,這個鬼神的事情,我們經驗都很多,我們看得很多。我從小看到老,這個看多了,經驗豐富,確定有鬼神,不是假的。
我講一個我自己的公案,跟大家分享。我以前當兵的時候,一個公案,真的是鬼神,我碰到太多了。只是沒有看到說他變一個鬼,青面獠牙在我面前;但是我去嘗試過,真有。是沒有看到那些形狀,但是讓你感受到真實有鬼神的存在。我當兵,我在外島,那個時候我是當炮兵,我們的營部是在馬祖,我們第一連是在東引,一連四個班,在山上打坑道。有一天晚上,因為我們晚上都要輪流站衛兵,一班就要兩個小時,前一班的衛兵會負責起來叫下一班的。四點到六點那一班,衛兵只有一個,從晚上十點開始就是兩個,到凌晨四點,一班都兩個。那一天我是輪四點到六點的,但是還沒有到時間,就有人來拉我的腳。我們叫衛兵,就拉他的腳,他再不起來,就再拉拉他的肩膀。那一天就來拉我的腳,我就知道時間到了,該輪到我站衛兵了。但是很愛睡,我再睡一下。後來沒多久,又來拉我的肩膀,這下不能再賴床了,可能時間快超過了。不能點燈,起來黑黑的,我就趕快著裝,我就出去了。
出去,那個坑道也黑黑的,也不能點燈。不曉得誰吃的罐頭,丟在路上,被我踢到了,那聲音很響。我前面同班的那兩個衛兵,他們就很驚訝,他說你的班是四點,現在才三點,你怎麼這麼早就起來?我說你剛才去拉我的腳,還不止拉一次,第二次又拉我的肩膀,不是你們去叫我起來的嗎?他說沒有,我們什麼時候去叫你?你看現在時間,我們都是提前十分鐘,哪有提前一個小時去叫你的?我說那就算了,我起來了,就我來值班,我說你們去睡覺。他們兩個人好高興,提前下班。後來我想一想不對,他們兩個人的確沒有去叫,那誰去拉我?後來想一想,那個時候因為要炸坑道,埋炸藥,爆破之後,我們要去清那個石頭,有時候炸藥沒有引爆,到你清石頭它才爆,同一班的人被炸死在裡面;有的是那個坑道石頭掉下來被砸死,死了不少人。可能就是在那邊當兵,炸坑道死的那些鬼魂在那邊,可能這個鬼魂跟我開玩笑,提早叫我起來站衛兵。這個我是親身經歷過,真有鬼,不是假的。
後來我退伍之後,部隊都有發年終獎金,那個時候五十年前,年終獎金幾百塊也算滿多的。退伍了,我們同班的人大家都領到了,我是從台北市徵調入伍的,他們就問我,你有沒有領到年終獎金?原來是在部隊裡面發的,但是我們已經退伍回家了,他就會通知我們去領,去後備軍人那個地方去領。我們同班的就問我有沒有領到?他們都領到錢。我說沒有。他說你趕快去領,我們都領到了,你去台北市團管區領這個年終獎金。後來我就去了,去台北市團管區去問,他那個財務官翻翻翻,沒有林正道這個名字,沒有,他說你的名字沒在這裡,錢不在這裡。我說錢不在這裡,到哪裡去了?我是從台北市被徵調入伍的。那個財務官就講,你現在地址在哪裡?我說現在我搬到台北縣去了(現在改新北市),我說搬到台北縣去了。我就跑到台北縣樹林的團管區去。去那邊,那個財務官名冊拿出來,八三一梯次,拿出來,查查查,沒有!他說你名字不在這裡。我說我不是在台北市就是在台北縣,怎麼會沒有?這麼奇怪,大家都有,就有我沒有?那我就很心不甘情不願。怎麼會沒有?他說,沒有就沒有,我也沒辦法。我就回來了,我就很納悶。
我小時候,年輕的時候,我母親都是拜神的,她就反正有什麼大小事情統統到廟裡去,我們一定要跟她去。那個時候我當兵之前,我母親就帶我們去九龍三太子廟,汐止的一個小廟,那個是扶乩的,有什麼大小事情去問,一些小事情問了都還滿靈驗的。我就想到了,我這個錢去了哪裡?台北市也沒有,台北縣也沒有,我就想到我母親每一次有事情都去問這個三太子,我說晚上我也去三太子那邊問一問,問問三太子我這筆錢跑到哪裡去了?那一天晚上我就跟我母親去了,我說三太子你好,我當兵的年終獎金,人家都領到,我就沒有,我去台北市團管區查也沒有,台北縣團管區查也沒有,到底去哪裡?你幫我查一下。他說,好!我說你怎麼幫我查?他說你明天再去一次。叫我明天再去一次,他說他會跟我去,跟我去查。我說我也沒有看到你,我怎麼知道你有沒有跟我去查?你要怎麼跟我去?我就這樣問。那個三太子就附在一個女眾的身上,他就講了,那女眾就三、四十歲,但是她講出來就是小孩子的聲音。他就講,明天你早上出門前,你先燒三炷香,然後對你家門口向外面,向空中拜,說九龍三太子,我某某人,現在我要去查這筆年終獎金,請你跟我去,去查一查。
第二天我就真的上三炷香,我也沒有跟別人講,就是上上香,那個香插在外面,我就再去台北縣團管區。台北縣團委區那個財務官看到我又去,他說你又來了,你昨天來,就跟你講沒有了。我說怎麼會沒有?台北市團管區說我現在地址搬到台北縣,就是它移到台北縣來,怎麼會沒有?那個財務官講,給你講沒有就沒有。後來我也是很無奈的又回來了。那天晚上又去三太子那邊,說三太子,還是查不到。我說你到底有沒有跟我去?那個扶乩又上身了,他說有,我跟你去了。他說你不是站在外面?那個人就這樣看著你。他說你再去,我再跟你去一趟。
第二天我又再去,那個財務官是很不耐煩,第三次來了,給你講沒有就沒有。我就一臉疑惑,怎麼會沒有?不相信,來來,你進來看,你自己看,叫我進去那個辦公室,然後那個名冊拿給我翻。八三一梯次,我從頭翻到尾,翻了三遍,沒有就沒有。那天晚上我又到三太子那邊去了,我說三太子,還是沒有。我說到底你有去幫我查嗎?他說有,我有去,那個人不是叫你進去嗎?然後你在那邊翻翻翻,那個人還站在旁邊在看你。我說這真的,我也沒有給那個乩童講,誰都沒講,只有我知道。因為當時他說要跟我去,我也是半信半疑,你怎麼跟我去?我怎麼知道你有沒有跟我去?但是我是確定他有跟我去,不然那個財務官叫我進去翻那個名冊,他怎麼會知道?後來我說,但是還是找不到。他說你再去。他說這次一定會幫你找到的。
後來我就再去,那個財務官就跟我講,你怎麼這麼不死心?他說你就算了吧!我也是很不甘願,跑了這麼多趟,都沒有個下落。後來那個財務官突然想到,他說你從台北市的地址移到台北縣,你台北縣很大(現在新北市很大),在全台灣土地最大的就是台北縣。台北縣哪個地方?那個時候還沒有改新北市,我說我們住汐止鎮。那個財務官說,那你住在汐止,汐止離基隆很近,你的錢被轉到那個基隆港海軍那邊去了。我說我是當陸軍的,怎麼把我的錢弄到海軍那邊?他說,要方便你,你家去那邊近。所以我就趕快買了車票,坐汽車坐到基隆海軍那邊去,去海軍那邊那個團管區。那個海軍的財務官把他的名冊拿出來,果然在那邊。果然我的錢從陸軍跑到海軍,從台北市跑到台北縣,又跑到基隆去了。後來這個錢總算拿到了,我才心甘情願。後來趕快買了一些水果,去拜一拜三太子。
所以像我遇到鬼神,如是我聞,不是聽人家講的,自己親身碰到的。我們在大陸做百七繫念,在外國做百七繫念,那個說不完的,寫好幾本書都寫不完。以前我們老和尚講,不要去講那麼多,現在很多人都不相信,他說你是迷信,不相信。但是我們心裡有數,真有,不是假的,這個我們也看得很多。
所以鬼神的事情,在《閱微草堂筆記》這個完整的公案,我簡單念一下:「陳雲亭舍人言,有台灣驛使宿館舍,見艷女登牆下窺,叱索無所睹。夜半琅然有聲,乃片瓦擲枕畔。叱問是何妖魅,敢侮天使?」這個是陳雲亭舍人講的。他講,「有台灣驛使宿館舍」。「驛」是古時候馬車的一個站所,就像我們現在車站一樣。「台灣驛使宿館舍」,他住宿在一個旅館(館舍)裡面。看到一個很妖艷的美女在牆角下偷看。這個驛使,「叱索無所睹」,他就叫,什麼人?之後人就不見了。「夜半琅然有聲」,到了三更半夜,聽到很多聲音。「乃片瓦擲枕畔」,就是那個瓦片丟到他枕頭那邊,他睡覺的地方。這個驛使就「叱問」,妳是什麼妖孽?三更半夜來給我丟這個瓦片?「敢侮天使?」天使就是朝廷的官員,妳也敢來侮辱?「窗外朗聲曰」,窗外就有聲音回應。「公祿命重,我避公不及,致公叱索,懼干神譴,惴惴至今」。她說你這個福報,你祿命很重。以前當官的,都有相當的福報才能當官,現在人也是一樣,他一定有他的福祿,福報大他才能當上官。她說,我躲避你都來不及,我怎麼敢去干擾你?但是為什麼這個鬼魅來給他丟瓦片、來干擾他?她下面就講,「今公睡中萌邪念,誤作驛卒之女,謀他日納為妾」。她說你這個福報太大,我躲避都來不及,怎麼敢去干擾你?但是你晚上在睡覺的時候,你起了一個邪念。他是驛使,驛卒有一個女兒,他看了就心動,動了邪念,想把她納為妾,謀他日納為妾。「人心一動,鬼神知之。以邪召邪,神不得而咎」,先師在這個故事公案就節錄這一段。
下面講,「故投瓦相報,公何怒焉?驛使大愧,未及天曙,促裝去」。這個鬼就給他講,她說人心一動,鬼神就知道了。你動個邪念,「以邪召邪」,你動了這個邪念,所以我才敢來干擾你。不然我躲避都來不及,怎麼敢來干擾你。但是你動了這個邪念,鬼神就知道了,就會去欺負你了。她就講,「公何怒焉」,你何必要生氣?你自己動了邪念,所以我才敢來干擾你,你何必生氣!是你自己動了邪念。驛使大慚愧,畢竟過去還是有讀聖賢書的人,知道自己錯了,所以他才會很慚愧。天還沒有亮,他就趕快走了,很慚愧,沒臉見人。很慚愧,自己起心動念,鬼神都知道了;人不知道,鬼神都知道。這個驛使還是有善根,畢竟過去有讀聖賢書,他有這個概念,所以他知道慚愧,知道自己動了這個念頭是不對的,是錯的,所以他才會慚愧。現代人也沒有讀聖賢書,他怎麼知道自己對不對?自己不對的,認為統統是對的。所以現代的人他碰到什麼問題,他也不知道反省,不知道慚愧,也不知道去懺悔,因為他善惡沒個標準,他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動了惡念、動了邪念,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怎麼會有慚愧心?
所以「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就是這個道理。縱然你學了聖賢的經典,縱然現在還做不到,但是你總是有一把尺,一個標準在。我們犯錯了,佛允許人懺悔,讓我們改過自新,有個標準讓我們來對照,經典就是標準,像面鏡子一樣,讓我們來改過自新。如果你都不讀經,你怎麼改?你也不知道怎麼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裡錯了?錯在什麼地方,統統不知道,那就沒得改,錯就永遠錯下去了,那就很可憐。
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第十四,「草堂集」:
【十四。聖人之心。與天地通。諸大儒闡發聖人之理。其精奧亦與天地通。故相感也。】
這一條也是先師淨老和尚他節錄的。這個公案很長,這個故事,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看,我們就淨老和尚他節錄的重點來跟大家學習分享。『聖人之心,與天地通』,「聖」這個字,所謂聖就是明白的意思,明白人。我們昨天看我們老和尚的影片,二O一八年在香港的開示,學佛、學儒都是要學做一個明白人,知道怎麼做人,做一個明白人。如果我們人不明白,那就是糊塗人,糊裡糊塗的。所以學習聖賢的教誨,學習佛法,主要就是要做一個明白人,不要做一個糊塗人。「聖人之心,與天地通」,這個天地,在佛法講,山河大地,整個法界,都是我們自性所現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聖人心為什麼跟天地通?因為他明白了。在佛法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當然通,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這裡他講的是指儒家,『諸大儒闡發聖人之理』。這裡講這個「聖人」,在儒家以孔孟,以孔子、周公做為我們中國儒家聖人的一個代表。儒家以孔子做一個代表,孔子之前,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都是聖人,到孔子這個時候發揚光大。後來這些大儒,真正學儒有成就的這些叫大儒,來闡揚發明這些聖人的道理。它精奧之處,「亦與天地通」,也是跟聖人一樣,跟天地是相通的。跟天地通,就是我們佛法講相應。『故相感也』,所以他就有感應。因此我們學佛也好,學儒也好,學到最後,儒家講明明德,佛家講明心見性,到最後回歸自性,就通了!《楞嚴經》講「二十五圓通」,通到自性。
好,這堂課時間也到了,祝大家法喜充滿,我們下課。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