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七十一集)  2019/2/1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0-037-0071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八佾篇」第二十二章。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孔子必定是有緣故而說話。」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當時候管仲名聲大,齊強魯弱」,齊國強大,魯國衰弱。「有人說,齊國有管、晏的王佐之才,以為管仲有王佐的大才器,所以孔子說: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儉乎?』「有人聽到孔子這句話,以為器小格局小必定是節儉,所以問:管仲儉乎?」

  『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孔子也不承認,說: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三歸的說法有很多,其中以三處住宅比較妥當,管仲有三處歸宿。而且官事不攝,攝是兼差,家臣各司其職不兼差,一切事都具備。焉得儉?管仲如何稱得上節儉?因為管仲聲名太大。」

  「從前的出家人先讀中國書,再看佛經,再到北京禮部受戒,才住叢林,所謂天下叢林飯如山,內地的叢林規矩極為嚴格,超過儒家的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曾國藩見叢林用齋無人咳嗽,比軍隊還整齊。如今叢林的規矩如何?古代叢林規矩今日已經不復再見,外不淨內如何有淨?今日三壇大戒一鍋熱,沒有叢林的規矩,不足道也。」「我們修淨土法門,其實佛法都要淨,唯佛一人居淨土。學《論語》有助於學佛,因為成佛要以人天為基礎的緣故。」

  『然則管仲知禮乎?』「又有人以為三歸是國君所賜,長者賜不敢辭,所以問:然則管仲知禮乎?管仲應該是因為懂得禮節吧!」

  『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孔子再回答這種誤會,孔子說:邦君樹塞門。古時候的規矩,今日已經變很多,例如鴻門宴中的項王按劍而跽,跽是長跪,日本如今還保存著,台灣也還有樹塞門,門處有木頭當屏風。屏,諸侯設在門外,大夫設在門裡,這是禮貌。邦君應該有屏設在門外,管仲為大夫也可以設屏風,但必須小一些。但是管仲樹立的屏風與邦君一樣。」

  『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邦君有反坫,坫是兩楹間的土台,可以放酒器。國君用反坫,普通人就放置在桌上。反坫,是表示尊敬。至於反坫如何造,考據也不準確。管氏亦有反坫,這與貧富無關,與禮有關,管仲有反坫是僭禮,所以孔子說:管仲知禮,孰不知禮?」

  「另一時侯孔子又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孔子認為要是沒有管仲,中國便亡國了。或許有人誤會,孔子說話矛盾,其實孔子說話是一以貫之,會說不如會聽。」「聽這章經文,必須舉一反三,知道如何對待人。人有長有短,古人說君子各有其長,若直接說就是人才有長有短,全短為小人,全長為聖人,這兩種人很少,多數人是有長有短」,就是我們平常講,有他的優點,也有他的缺點。「孔子說:不以人廢言,不以言舉人。賢者就要鼓勵他,不肖者可以引誘他走上好的路。所謂蓋棺論定,活著時能不變心的人極少,唯有到死時才能論定,不能一概抹殺,否則不能得人才。所以孔子說,吾未見剛者、得見有恆者斯可矣。永遠不變心,要有好大的學問!全天下無道很久了,惡的人要擯除,善的人要嘉獎,為的是給人留一條自新的路,有勸告勉勵的用意。」

  好,這一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