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確指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二集) 2013/12/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20-016-0012
《西方確指》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們這個月的佛七,今天是第二天。這個時間我們還是依照上個月佛七的課程表繼續來跟大家學習《西方確指》。請大家翻開課本第三十六頁。我們網路的同修如果沒有課本,就大家專心聽講,如果有需要再跟我們聯繫,跟我們華藏淨宗弘化網聯繫,我們會寄給各位。上一次我們學習到三十五頁這一段,這一段我們大概簡單再來複習一下。
【眾欲積田為修行計。菩薩曰。汝等欲矢志同學。久聚不散。謝絕世故。於衣食所從。不復為求人計。故發此議。】
這一段就是大眾向覺明妙行菩薩請示,大家要『積田』,這個「積田」就是去買地,自己有一些積蓄來做為修行的計劃。這是中國自古以來叢林道場他們都有田地,一般租給佃農耕種,道場收這個田租來維持道場的道糧、道場的開銷,這樣不用擔心這個道場沒有道糧。因為道場一旦建立是長期性的,不是短期性的,所以必須要有個計劃。自古以來,古時候道場大部分有這樣的一個田地財產。現在我們淨老和尚在澳洲圖文巴也買了很多地,也買旅館租給人家,收了這個租金來維持學院的開銷,還有買地種菜。這個特別是在外國的道場,不像我們中國大陸、台灣有很多居士他知道供養道場,在外國華僑供養也有限。因為大家住在國外就像寄人籬下一樣,縱然很有錢,他們也常常想到,如果一旦哪一天錢用完了,他們生活就面臨斷炊的情況,所以他們也害怕、擔心,也不敢怎麼布施。那外國人更是沒有這種觀念,外國人可以說沒有。因此在海外的道場,如果自己沒有經營一些生產的收入,的確很難維持長期開銷。現在在中國地區也是有需要,因為道場有道糧,他就不用向信徒化緣。如果這個道場裡面修行人一天到晚在外面化緣,一天到晚在操心這個道場經濟上的問題,那就沒有心修行了,對修行來講就形成一個障礙。
這裡大眾大家提出這個計劃向菩薩請示。菩薩開示說,你們大家要在一起共同修學,能夠長期在一起修學,『久聚不散』。『謝絕世故』,就是不攀緣,不對外攀緣,對於衣食所求的也不要去求人。因為道場的確都要看信徒的臉色,所以現在很多道場真的不敢得罪護法,因為得罪,他不來了,他就不護持你,你這樣道場它就會面臨經濟上的問題。所以『不復為求人計』,不用去求人,你自己有這個經濟來源。『故發此議』,所以大家發起這個議案,要來購買田地,積田。菩薩講:
【以我觀之。念頭雖好。】
他說以我觀察,你們大家發這個心,這個念頭雖然是很好。
【然畢竟是貪戀塵勞。非清淨法。】
『然』就是說這個事情還是『貪戀塵勞』,這也不是清淨的辦法,的確也是這樣。因為有道場,這都有正反兩面。正面來講,的確有了一個田產,大家可以安心辦道,這是正面的,對大家有幫助,大家長期共修,不用為這個道場開銷、經濟來源操心去攀緣,去攀緣護法,這是正面的。負面的,如果住在這個道場的人不是真正在修行,弄到最後大家在這個地方就爭權奪利,那就變成塵勞,變成「貪戀塵勞」。如果道場愈大,收入愈多,這個塵勞就愈嚴重,貪戀塵勞的這個念頭就愈嚴重。這也是我們現前看到很多道場的確是有這樣的情況。所以不是『清淨法』,不是清淨的辦法。
【何以故。街頭一飯。塚間一宿。先佛道範。若必藉田而修。倘一不就。則汝諸人終無修行之日矣。】
菩薩舉出佛陀當年在世的生活方式。『街頭一飯』,就是我們平常經上看到的日中一食,到街上給人家托缽。樹下一宿,在郊外一個晚上住一棵樹,明天還要換另外一棵樹,一棵樹不能住兩個晚上。這是『先佛道範』,佛在前面修道給我們做一個示範,他什麼都沒有,向人要飯。『若必藉田而修,倘一不就』,如果一定要買這個田地才能修行,如果萬一這個因緣不具足,那你們這一輩子就永遠沒有修行的日子,就不用修了。這的確也是非常重要的開示。
【又若言自無其貲。將出自募化。更為不可。佛一代教。無此二字。蓋自末世不識禮義。不懼因果。不知廉恥之徒所為。真修道人。生死念切。斷斷不作是想。】
自己如果沒有錢,就是去募款、去化緣,菩薩講的『更為不可』,更不可以。說佛陀一代時教,沒有化緣、『募化』這兩個字。現在有,不只現在,在過去,早在明清時代就很多,化緣。菩薩是出現在明末,明朝末年那個時代。菩薩講這是因為末法時期,這些人『不識禮義』,不認識這個禮,不知道道義。『不懼因果,不知廉恥之徒所為』,這不是真正修行人,他才會做這樣的事情,到處跟人化緣。真正修道的人『生死念切』,什麼叫做修道人?他一心一意就是為了了生死,了生死這個念頭非常懇切。『斷斷不作是想』,他決定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不會去給人家化緣,也不會去累積一些財產,所謂「積財喪道」,不會有這種想法。所以真正修道人他這個念頭不是放在上面,放在了生死這方面。
【然更有一言。汝諸人但執持正念。各各努力。是即不聚而聚。若身心散逸。事無常恆。是雖聚而實散。苟明此意。止應隨分隨時。莫去閒思預計。】
菩薩又更進一步勸大家說,『汝諸人但執持正念』,說你們各人應當「執持正念」。那什麼叫執持正念?我們念佛人講執持名號,執持這句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正念,使二六時中這個正念執持沒有忘失掉,這就叫執持正念。不管在什麼地方,在任何的場合,這句佛號執持不間斷。『是即不聚而聚』,就是說雖然你們沒有住在一起,沒有聚在一起,但是心都聚在一起。因為每一個人大家都執持正念,在念佛,雖然這個身體沒有住在一起,但是這個心念它是聚在一起,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執持正念,所以這就是「不聚而聚」。
現在像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起,他現在他說沒有道場,一個小攝影棚,那個攝影棚小小的,裡面大概坐四、五個就客滿了。錄下來,放在網路上直播,放在衛星電視播放。有很多有心要修學的人,的確有很多人沒有跟他本人見過面,都是在網路電視上見面,有的修得很好,修得很好目前還沒有跟老和尚見面的還一定有。因為現在這個網路、衛星電視傳播太廣了,要跟他老人家見面的人很多,他也沒辦法一一接見。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他也不會去打擾他老人家。像東北劉素雲居士,那是老和尚看到她的光碟,自己打電話去找她,她從來沒有打電話去找過老和尚。他們真正修行、真正修學,雖然沒有住在一起,但是他心是相應的,就不聚而聚。
『若身心散逸,事無常恆』,如果身心懶散放逸,「事無常恆」,事無常恆就是說沒有恆心、沒有長遠心,大家修學沒有恆心,修個幾天不想修了,有的就想往外跑,或者身勉強住在那裡,心早就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雖聚而實散』,雖然這個身大家住在一起、聚在一起,實際上並沒有聚在一起,是分散的,各想各的,這個道理我們必定要知道,這「雖聚而實散」。『苟明此意,止應隨分隨時,莫去閒思預計』,「苟明」,就是如果真的明白這個意思,菩薩的開示真正明白。『止應隨分隨時』,隨自己的本分,隨時隨地,隨每個時候的因緣。這句話就是隨緣,我們平常講隨緣,有這個因緣我們大家就住在一起,聚;沒有這個因緣就不要去勉強、不要去強求,就是這個意思。
像我們這個道場,我也是秉持這個態度,就是隨緣。有很多同修希望有個道場,也希望有個彌陀村,我們是有這樣的一個期望。但是這個彌陀村的成就,的確要具備很多因緣、條件才能成就。不要說彌陀村,就是我們一般一個小道場,也要有一些條件。像陳永信居士提供給我們雙溪,現在是兩棟農舍,這還是他跟洪平和居士兩個蓋的,他們兩個人發心。台北信義路的道場,他發心要給老和尚。我出家就是想走老和尚的路子,學講經說法,從來沒有想到要做法會,更不想蓋大道場,沒有這個想法。所以離開華藏圖書館之後,韓館長往生一週年我就離開了。老和尚送我到彰化淨宗學會去當會長,掛個名,會長掛名,實際上我沒有去管事。跟我弟弟在基隆百福社區,他跟人家蓋房子,有一間大概二十坪左右,在三樓,我說那你那間就借我住。現在館長往生,我離開圖書館,不再管道場了,住了十二年,不再管道場。我想回歸到我當初出家的意願,來講經說法。有人邀請,我去講講經,講完回來有個地方居住就好了,跟我弟弟借的。我說我只要使用權,不要所有權,借我住。裡面有個小錄影室、一個小佛堂,兩個房間,小小的,我說我這樣夠了,我一個人夠了。
住了半年。陳永信居士看到老和尚回來,住在來來飯店,華藏圖書館回不去了,很傷心。所以提供信義路現在這個二樓,最早二樓這個地方,要請老和尚回來住在那裡。老和尚當時在新加坡弘法,辦培訓班,也沒時間回來,問我要不要?我就跟師父報告,我說師父,我也不需要,人家是要送給你的,不是送給我的,他是要送給師父,回到台灣有個地方可以落腳,師父你需不需要?如果師父你需要,你回來台灣要住,那我就答應把它接下來管理;如果師父不需要,那我也不用。老和尚就講可以,以後回來可以來住。老和尚既然這麼講,我就答應接下來。到現在就做老和尚的後製,現在工作也滿多的。這都不是我蓋的道場,也不是我當初的意願。包括現在我們這個地方,這也是佛菩薩安排的。所以這是隨緣。
現在有很多同修希望有個彌陀村,當然這個也需要,這還是要隨緣。我們總不能指望說,有彌陀村我才要往生西方,那彌陀村沒有我就不去,總不能這樣的想法。有沒有彌陀村,我們統統要往生西方。因為人命無常,不曉得無常哪一天到,彌陀村還沒蓋好,我們壽命就到了。你這一生遇到淨土法門,我們就要往生淨土比較重要,真正的彌陀村是在西方,那是真正彌陀村。
所以菩薩這個開示,「止應隨分隨時,莫去閒思預計」,就是隨緣。我們有這個願,發這個願,不要常常去想,想也沒有用,想是打妄想。因為這個事情是大家的福報,大眾的福德因緣具足,自然就成就;如果福德因緣不具足,那沒辦法,要等待,這是大家的,不是我們個人的。所以「莫去閒思預計」。還是不管你在什麼環境,執持正念,二六時中佛號提起,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才是最重要。好,我們接著來看下面這一段:
【菩薩又告眾曰。汝等慮身纏世網。念頭不得乾淨耶。我有一法。汝但發個遠離求度之願。將牢牢歸向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之心。換卻奔走利名之心。便能即塵勞而覺路矣。】
這一段這是菩薩主動告訴大眾,菩薩看到大眾有這麼一個共同的問題,人家沒有問,菩薩主動就跟大家講。這個問題在明朝時代,在過去更早的時代,有這個事情,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這個事情就更普遍。這是講學佛念佛的人有這個問題。我們老和尚佛學答問,也常常有人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不止一個人提,常常有人會提這個問題,都是重複的一樣一個問題,說明這個問題是很普遍的。為什麼?因為我們大家都是想,我們在家居士要在這個世俗裡面生活、要工作,又有家庭,在世俗裡面,世俗的人一天到晚追求的就是利、名,名利,為了三餐大家在忙碌,為了賺錢養家活口,所以做一些事業。做事業你不得不操心。所以大家就會考慮到這個『身纏世網』,很想擺脫這些。但是沒辦法,為了現實生活沒辦法,這個身心被這個世間的這些世俗的事情纏縛著,像那個網一樣,纏得緊緊的,擺脫不掉。
這些問題,有很多居士有這麼一個問題。現在不但是在家居士,連出家人也不例外,「身纏世網」。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說現在出家是出一個小家,入一個大家,那更忙。所以俗話講,「未穿袈裟閒事多,穿了袈裟就事更多」,沒有穿袈裟,好忙,事情那麼多;袈裟一穿,更多,面對的人更多、更複雜。本來想要擺脫,那現在愈擺脫就愈多。這當然會考慮到,我真要念佛修行,但是這個俗事太多了,干擾我不得清淨,我念頭不得清淨。但這個問題是我們目前佛門裡面在家出家四眾弟子大家共同的一個問題。
那怎麼辦?菩薩教我們一個方法。『我有一法』,他說我有一個方法,你們遇到這個問題,我有一個方法。『汝但發個遠離求度之願』,「汝」就是你們,只要發一個,就是發心,遠離求度之願,遠離什麼?遠離這個娑婆,求度,這個度就是度脫,度脫六道生死輪迴這個願望,發這個願。這一句就是,我們看《無量壽經》講,就是「發菩提心」。菩提是印度的梵語,它的音譯,翻成中文的意思是覺悟、智慧的意思,覺悟了。那怎麼樣覺悟?一個人如果想要遠離求度生死,這個願望生起來,這個人就覺悟了,真正覺悟。他想要了生死出三界,不想在這個六道裡面繼續搞生死輪迴,太苦了,他知道苦,知道苦就是覺悟;如果人在苦中不知苦,還沒覺悟。嘴巴講很苦很苦,但是心裡就還不想出離,既然那麼苦你為什麼還留戀這個世間,還不想去極樂世界,還想多住幾年?那說明還沒覺悟,還放不下。
但是「汝但發個遠離求度之願」,這句話念起來也不難念,也不怎麼困難,但是要發這個願,那是要真發才管用。發這個願,就是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常講的「放下萬緣」,那放下就是把你心裡的牽掛、憂慮、恐懼、控制、佔有這些念頭放下,一心一意求度脫。『將牢牢歸向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之心』,這一個願望就是一心一意只是想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其他都放下了。這個世間順境、逆境都不放在心上,每天面臨的、面對的這些世俗的事情都不放在心上。為什麼不放在心上?因為他已經轉換要去極樂世界,他的心是向著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他這個心只有這個念頭,其他沒有了。那是真放下,真把這個世界放下了。這就是《彌陀經》講的信願,真信發願,放下身心世界。
過去在大陸上,台灣可能也有,在大陸上我聽到就好幾個,聽我們淨老和尚講,這個身,這個統統要放下,什麼都帶不走,統統放下。有同修聽了之後,第二天工作辭掉,什麼東西都處理掉,沒有了,都送光了,第三天就是跑到香港,他說沒飯吃,去找老和尚,沒飯吃。老和尚說,你們都沒有把我話的意思聽清楚,說教你們是你心裡那些,真正障礙你是你那個心,不是事,不是外面這個事情,是你那個心、你那個念頭,障礙是那個,是叫你放下那個,不是叫你什麼工作也不要做,飯也不要煮,衣服也不要洗。
我那天到彰化淨宗學會,法喜師說,老和尚不是教我們念佛就好嗎,只要念佛就有飯吃了?我說念佛,當然你真念佛,真要求生淨土,那的確有人會護持你,是有飯吃;如果你不是真正想去西方,剛開始可能有人供養,但是後來人家看看你不是真的想去,我看他也會退心。因為人家看久了也看得出來,你是不是真的想去西方,你念佛的功夫有沒有得力,人家一接觸,他會了解。那什麼叫功夫?如果你念佛,你說要去西方,常常還發脾氣、還罵人,那假的!保證是假的,真的要去西方的人不會發脾氣。這個世界都放下了,發什麼脾氣?好也好,不好也好,他發什麼脾氣?他沒必要發脾氣,他沒必要跟任何人過不去,因為我到極樂世界去,這個世間他都能夠隨順。這個人是,如果遇到這個人他沒飯吃,你去供養他,那真的福報會很大,這大家搶著供養。問題你是不是真念佛,真想去西方?煩惱一大堆,是非人我一大堆,說念佛就有飯吃,我說要自己煮,你自己不煮。
如果你是真正發心的人,人間沒有人煮,那天神也會送來。關鍵是你是不是真念佛!真念佛也不是你想像那麼容易,要真放下才行,放下是非人我。你看蕅益祖師講,真念佛人六度齊修,真念佛人,「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身是這個身體,心是這個心裡的憂慮牽掛、控制佔有種種的念頭,他統統放下了,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這個大布施不是我們拿了一點錢,拿了多少錢,那小布施,那不是大布施,放下身心世界那才叫大布施。真念佛人,「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是非人我他不去計較了,人家讚歎也好,毀謗也好。真念佛人,「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就是他是不會起瞋恨心了,貪瞋痴慢這些煩惱控制住了,縱然沒斷也控制住了,不會發作,這大持戒。真念佛人,「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念佛人,「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不再打妄想了,妄想也伏住了,大禪定。真念佛人,「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他歧就是各種法門、各種言論、各種誘惑,他如如不動了,大智慧。
所以我們聽老和尚常常講,民國初年諦閑法師的徒弟鍋漏匠,修無師,四十年前我們台南將軍鄉一個老太婆,這阿公阿婆念佛三年,自在往生,預知時至,這些人都是真念佛人,他一句佛號,六度齊修。蕅益祖師又跟我們講,如果念佛的人,身心世界猶未放下,是非人我還是一大堆,貪瞋痴慢還是一直冒出來,修學還是會夾雜,妄想還很多,那其他的言論、各方面還是會被迷惑,他講這就不是真念佛人。所以他這個念佛人,念佛人跟真念佛人有這個差別,真念佛人,一句佛號,六度齊修。我們現在有沒有符合這個標準?如果符合這個標準,你是真念佛人;如果沒有符合這個標準,我們是念佛人,還在學,念佛人。我們學什麼?學真念佛人。
所以這個地方簡單一、二句話,這個意思一定要明白。汝但發個遠離求度之願,關鍵就是發這個遠離求度之願,這個心發起來就叫發菩提心。將這個心「牢牢歸向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這個心就是向著極樂世界,只是一心一意要見阿彌陀佛,其他沒有第二個念頭、沒有第二個想法。如果念頭定在這上面,這個世間的順境逆境、好壞他都不會計較,也不會放在心上。
『換卻奔走利名之心,便能即塵勞而覺路矣』,把這個心,去把那個一天到晚奔走名利之心,把它換過來,叫做換心。過去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常講,引用李炳南老居士以前在台中蓮社常常跟學生開示,說要換心,那個心把它換過來。換不過來我們就跟世俗人一樣,一天到晚,出家也不例外,也是一樣,奔走追逐名利,出家也不例外。在家人追逐名利,出家人也是追逐名利,這雖然出家,雖然修行,還是世俗,還是身纏世網,還是擺脫不掉。如果能夠發個遠離求度之願,將牢牢歸向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之心,把那個心換成這樣,「便能即塵勞而覺路」,把這個心去換那個奔走名利之心,把那個心換過來。心換過來,看這裡講的,他沒有教你不要做你的事業,也沒有教你不要賺錢,你錢一樣賺,事一樣做,你心態不一樣,關鍵是那個心態不一樣,錢還是可以賺,事還是可以做,你心換過來就可以了,不是說教你那個事情不要做。
所以有一些同修把老和尚的話沒有聽清楚,他什麼事都不做,他以為這樣就擺脫了。其實那就沒有真正把經典這個意思聽清楚、聽明白,造成誤會,也造成彼此大家的困擾。你說他那個事情都不做了,事業也辭掉,那沒飯吃再找老和尚,那不是給老和尚找麻煩嗎?所以我到大陸去,很多人說,師父,我那個所有的錢都布施了。我說你要留一點,不然你明天沒飯吃要來找我,那我不是很麻煩嗎?
所以菩薩教我們這個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為什麼?你不這樣修,也沒辦法,你也擺脫不掉。所以關鍵把我們的心換過來,你在什麼環境都可以到極樂世界,都能修行。心換不過來,換句話說,你到寺院道場也沒辦法修,因為他那個心沒換過來、沒有轉過來,一個很清淨的環境給你修,你還是生煩惱,一天到晚生煩惱。為什麼生煩惱?他那個心沒有換過來,還是那個煩惱心,所以到什麼清淨道場也不行,對他也沒幫助。這個心換過來,你住在道場,住在世俗的家裡,都能修行,都沒有妨礙。所以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常講,事沒有妨礙,事對你沒有障礙,主要那個障礙是我們那個心在障礙,境界它沒有好壞。所以蕅益祖師講,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至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就是這個道理。好,我們這一段學習到這裡。我們接著再學習下面這一段:
【有問念佛不能一心。當作何方便。菩薩曰。汝但息想定慮。徐徐念去。要使聲合乎心。心隨乎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證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須多念。從千至萬。心無間斷。則根器最易成熟。若強之使一。終不一也。時達本於座下。忽戄然念數聲。菩薩曰。如是如是。】
『有問念佛不能一心』,有人請問,問念佛念了很久,還是不能達到一心不亂。這個問題明朝那個時代有,我們現在還是一樣這個問題,我們很多同修來念佛,也是有這個問題。這是大家共同的問題,念這麼久了,這個心還是很亂,總是一面念佛,妄念控制不住,不能達到一心。『當作何方便』,應當作什麼方便,有什麼方便法能讓我們念佛能夠達到一心?『菩薩曰:汝但息想定慮,徐徐念去』,「汝旦息」,就是止息,止息什麼?止息這個妄想,「定慮」,心定下來,心靜下來、定下來。你看我們三時繫念第一個讚,戒定真香,心定下來。佛法八萬四千門,大乘小乘、顯宗密教,都是修定,修定的方法門徑很多,八萬四千。八萬四千一展開就無量無邊,八萬四千就很多了,就是說明修定的方法很多。就是光我們一個念佛就四種念佛,我們現在用的是持名念佛。
我們現在用的持名念佛也有很多種,有六字二音的,有六字四音的。六字四音的,一樣是四音,調不一樣,速度不一樣;六字二音,也調不一樣,速度不一樣,那又不同。有人喜歡這個調,有人喜歡那個調。所以你喜歡哪個調,要念哪種方式去念,只要能夠把你的心定下來,念到一心,那就可以了。原則就是你要念到一心,念到心定下來。念佛也是修定的一個方法。念經念咒,修種種法門,都是修定不同的方法,目標都是修定。
這個「息想」就是止息妄想。妄想我們也很想止息,但是愈想把它止息下來它就愈多,這我想很多同修都是有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也不要刻意去想,它自己就冒出來,一面念佛一面冒出來。古大德教我們就是說不要去理會那個妄想,不要去在乎那個妄想,不要去害怕那個妄想,不要再去回憶那個妄想,因為既然是妄想,你一直去回憶它、一直去在乎它、一直去害怕,這個妄念又加妄念,妄念就愈來愈多。所以古大德教我們,你不要理會,你把這個注意力,專注念的佛,專注在念佛,不要去理會那個妄想,那個妄想起來就讓它起來,好的妄想、壞的妄想、奇奇怪怪的妄想一概不予理會,理會這句佛號就好。這樣念久,妄想就會減少,慢慢會減少。所以定慮,心定下來,你只要心定下來,不理會妄想,這句佛號念得清楚、聽得清楚,守住這個原則,不管你念什麼調。
『徐徐念去』,這個「徐徐」就是說不急不緩。古大德教我們念佛就是不快不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慢了拖板,念了不好念;太快,滑口而過,念了聽也聽不清楚,效果也不好。所以不急不緩,保持一個適中的速度,這是最標準。所以徐徐就是不急不緩。最重要『要使聲合乎心』,這個念佛的聲音要合乎我們的心。那怎麼樣叫做「聲合乎心」?你要用心去聽那個聲音,用心去聽。現在有念佛機,你用心去聽那個佛號的聲音。夏蓮居老居士在《淨語》裡面講,你用心去聽佛號,「聽久轉凡能入聖」,你聽佛號用心去聽,聽久了,你凡夫就變成聖人了,變成佛菩薩了。要用心去聽,不是只有耳朵聽,要心聽。你『心隨乎聲』,你那個心要隨那個聲音。這樣念,『念久自得諸念澄清』,要用心,如果你不用心,妄念很多,止不住,用心聽就能止住妄念,「諸念澄清」。
『心境絕照,證入念佛三昧』,我們聽到這個念佛號的聲音是境,境界,境,我們能夠聽這個叫心,一個能、一個所,我們所聽的佛號,我們能夠聽的心,能聽的心、所聽的佛,一個心、一個境,絕照就雙融了,就「證入念佛三昧」了。念佛三昧,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受的意思,正定就是正確的禪定,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用念佛這個方法達到三昧。大家要知道,三昧它是一個共同的名詞,共同的,不管你修哪個法門,功夫一得力,就是先得三昧。三昧就得定,你得禪定,心定下來了,你這個定功深了,定久了,他忽然開悟,開智慧了,開啟自性的般若智慧,靠戒定。戒定是手段、方便,開智慧是目的。
我們念佛人如果得三昧,那往生就決定有把握。這個三昧它功夫淺深也不一樣,有的人功夫比較深,就是定功有的人比較深,有的人比較淺。縱然我們得到最淺的三昧、最淺的定功,往生就有把握了,不要人家助念,你可以預知時至。像那個將軍鄉的老太婆,美國舊金山甘老太太認識那個也是一個老太婆,鍋漏匠、修無師。這些人都不是什麼讀什麼書,讀什麼高學歷的,都是一般的,也有不認識字的,鍋漏匠不認識字。預知時至,自己知道哪一天走,他也不驚動別人,自己私下安排好,走了,不需要人家助念,他得三昧了,得念佛三昧,自在往生。
這是菩薩教我們念佛要得一心就是這樣念,徐徐念去,所以念佛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我們現在念佛打佛七有一個,我現在念佛,因為在下個禮拜一香港要打佛七。以前都是放念佛機,現在胡居士去請天目山五個年輕法師,他們以前在金山寺跟著我學三時繫念的,現在來香港學打佛七。我說這個機會讓給你們去練習,練習法器、練習領眾,不然那部念佛機放下去就好了,就是給機會給大家練習。所以上次佛七,這次開若師一個人敲,我就把我以前在圖書館錄的那個六字二音、四字五音的那個速度,我說你能夠照這個速度去敲。他照我這個速度去敲,那個佛七打下來,他一個人從頭敲到尾,敲七天,效果不錯。為什麼?徐徐念去,因為他定一個速度,他那個速度是平均的,就定。打法器也是要功夫,法器打得好的確能幫人家念佛提升它的效果,大家念得心會定下來,法器很重要。我們現在都是提供給大家練習,不是你敲會了再讓你上場,就是利用這個機會讓你練習,你不上場練,永遠不會。
古時候叢林那個法器,他不隨便給你摸的,敲一個鉿都不讓你敲的。以前韓館長在世的時候,請一些大陸的老法師到圖書館教我們法器,我記得好像大智法師還是見如法師,大智法師已經往生了,見如法師如果還在也很老了。他說在以前在大陸叢林,這個鄉下有人家的兒子去寺院出家,出家很多年,寺院安排他敲鉿,他們俗家聽到這個消息都放鞭炮。我們現在敲這個鉿,那隨便人拿來都可以敲,放什麼鞭炮,有什麼稀奇!說明以前那個法器,你不會他不讓你隨便去動的。那我們現在沒人,不會敲,他要來敲,我們就阿彌陀佛,非常感恩,以前不是這樣的。
法器,特別是木魚,它是定心魚,木魚是最重要的。你看我一九九0年到北京,老和尚叫我去拿那個黃念祖老居士《華嚴念佛三昧論》他的講稿去給他校對,請教他這個問題。他說那個木魚最重要,以前夏老師在,在解放前親自領眾,他敲法器,自己敲法器,打一個佛七,這個佛七打下來,這個拜墊全部都是舍利。他說那個木魚速度、輕重最重要,輕重緩急,速度。木魚敲得好,能夠出神入化,你很散亂的心給你帶到一心,叫功夫。敲木魚由慢而快,不能先快後慢,先快後慢就不好念。真正的高手,我有碰到過,真正敲木魚的高手、敲地鐘的高手,先慢後快,慢,到後面讓你不知不覺的快,讓你感覺不出來他快,念到後面你才發現這麼快了,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感覺不出來。這個叫師傅,有功夫的。所以這個法器都是幫我們修定的,這不能亂敲,亂敲就是亂眾,擾亂大眾。所以徐徐念去。以前我聽說菩妙老法師在世,打佛七,大家很喜歡參加打佛七,他自己敲地鐘。
我們每一個字、每一句要念得清楚、聽得清楚,這是原則。我們現在為了要培訓人員,我們要修忍辱波羅蜜。以前我在圖書館,我們那些師弟剛出家,要讓他們練法器,他們敲木魚像劈柴一樣,恨不得把那個木魚把它敲破,不會敲,聽了真的是不但心定不下來,是生煩惱,很煩躁,那不會敲。後來我調整心態,這個好像實習醫生一樣,實習醫生你要讓他實習,你當白老鼠要讓他實習,他才學得會,總是要有人犧牲。以前我去台大醫院,也是抱著去給那些學生做實驗,我這個門牙掉了,去裝兩個假牙。那個台大慈光佛學社江醫師給我介紹一個牙醫學院出來的一個女生,很年輕的女生,幫我裝假牙,她幫我裝上去,我走到門口就掉下來了。我想一想,這是什麼?後來想一想,就讓她練習,就是我當實驗品,讓她學,不然她永遠不會。我走到門口掉下來,我手接著,又是兩個空空的。後來我去找那個小小的,那個小診所,去找那老醫生,那個才搞得定。到大醫院那個實習醫生,我到台中去給實習醫生搞得好像下拔牙地獄。
練法器也是這樣,要讓他練,你不讓他練他不會。但是練要進步。我上個月到上海去唱三時繫念,有一個居士,他八月份有來參加我們國際會議中心。他說悟道法師,你是不是練過聲樂?我說我什麼都沒有,什麼聲樂!後來我心裡在想,我是在圖書館被師父跟館長罵來罵去,練什麼聲樂,是被罵來罵去,不是練什麼聲樂。你人如果不接受人家的罵就不會。當時心裡有點不平,我師弟都不罵,都罵我一個。館長跟我講,你看那個梅蘭芳。我說什麼梅蘭芳,我心裡實在嘀嘀咕咕,我出家要學講經說法,什麼梅蘭芳,我又不是要去唱那個平劇。人家那個梅蘭芳一唱戲,外面車子繞那個停車場擺三圈。這個我聽都聽不進去,這現在沒辦法,要聽妳的,老和尚也是叫我要學,沒辦法。我們有些師弟受不了就跑掉了,我還在這邊接受,調整自己心態。所以自己在這個當中去揣摩。所以人家的指導,他跟你講,我們能接受就會改進,如果不能接受我們就不能進步。
所以以前我們學法器是被罵來罵去,學唱念被罵來罵去,學講經也要被罵,不罵真的是不會。那如果一個人他不能接受人家的一個批評,他學不會。那現在學這些東西的,你敢罵嗎?開玩笑,講都不能講,還罵!這是不行的,人家明天不來了,人家不來,不來敲,悟道法師你一個人自己敲吧!到時候我只有把我的法寶拿出來,念佛機,放念佛機,大家跟著念佛機念。所以這都是要練、要學的,這有大學問,不是這幾行念一念你就會了,不是這樣,這裡面有功夫的。我是搞了很多年,現在有一點點心得,被罵來罵去,有一點點心得。所以你念佛你可以實驗看看,不然明天我們來實驗,可以試看看。
所以我上一次八月份到香港帶一次,大家說,一開始都沒有什麼感覺,後來我帶下來,那個副總幹事尤榮玉本來他都忙得不得了,他都是沒有心情坐在那裡念佛,那天他就坐下來,念個半天,很有受用。不是說念得很快,或者念得很慢。有的人念得太慢,像老牛拉車一樣,拉不動,那個也沒效果。有的人念得太快,滑口而過,字句不清楚,效果不好。在古晉報恩念佛堂那個悟忍師,他就採取蘇月娥那個說丹田念佛,用喊的,很大聲喊,阿彌陀佛,這樣喊。我說那些都是老菩薩,他有多少力氣可以喊?喊到現在沒有人,跑光光了,不聽我的。現在有,我這次去古晉,有剩下念佛機在念。《淨語》裡面講,那個叫厲,嚴厲那個厲,那是不正確。不聽人家的,他自己要去想一套。什麼樣的念佛,現在老和尚身邊有很多人來,老和尚現在大慈大悲,「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一看這個情況我都知道,我都不能講。反正人家高興就好,你去試,試看看,最好你能夠念到一心不亂是最好。所以它這是有一個標準,有一個原則,這我們也是需要學習。
所以這個「要使聲合乎心,心隨乎聲」,《淨語》裡面夏老講的那個非常重要,所以那是我們學習唱念法器的一個標準。我們根據這個標準來練習,那就對了,我們就會學到正規、正確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必須先有個規矩。你看夏老講,在《淨語》講,「要知節拍即妙用,妄念全憑音節控」,他說妄念全憑那個音聲節拍來控制。你說這個重要不重要?你現在妄念控制不住,那個沒抓到。現在我們讓大家練習,每個人敲的輕重不一樣、速度不一樣。
以前我在圖書館也是這樣,我們那些師弟敲的,各人心情不一樣,有時候他在發脾氣在敲,我們也聽得出來他在發脾氣,有時候在昏沉在敲,那個心情不一樣,敲出來也會跟著他心情,受他心情的影響。所以心你定下來敲,跟心定不下來敲,那是不一樣。「心隨乎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你現在你要心去聽那個聲音,你這樣試看看,心去聽那個聲音,聽久了,你感覺就不一樣了,妄念少了,要用心聽。如果你不用心聽,它這個心很容易跑掉,妄念一直起來,你控制不住,你用心聽。用心去聽,我們現在只有耳朵在聽,你透過這個耳根要傳達到心,那心聽才最重要,這夏老在《淨語》給我們講的。這樣就能「證入念佛三昧」。
『然平日必須多念,從千至萬,心無間斷』。以上講的是一個原則,念佛的一個原則,「聲合乎心,心隨乎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證入念佛三昧」,這是一個原則。但是「平日必須多念」,就是有時間就多念佛,「從千至萬,心無間斷」,關鍵在這個心沒有間斷,就這個心。我們這個口念佛會間斷,但是心念沒有間斷,這個心這句佛號,執持這句佛號,沒有間斷。心你能夠做到沒有間斷,二六時中一直提起這個佛號,『則根器最易成熟』,根器就很容易成熟。『若強之使一,終不一也』。你要用這樣的原則,這樣去念,這個功夫到了,瓜熟蒂落,那個瓜成熟了,它自然就掉下來,你不要勉強。如果你功夫還不成熟,「若強之使一」,急著要讓它一心,「終不一也」,那個總是達不到一心。這個原則我們必定要知道。
『時達本於座下,忽戄然念數聲』,「戄」是突然急忙、驚恐的表情念了數聲。但是他這個怎麼念的,聲音怎麼樣、音調怎麼樣,我們也不知道。那只有當時的人、在場的人,還有覺明妙行菩薩聽到說『如是,如是』,說是這樣念。那怎麼念、那個音調怎麼樣不知道。文殊菩薩他是五會念佛,這個五會念佛根據我們老和尚講經的時候講,也失傳了。我們現在這個念佛有五會念佛,現在還有配音樂的。最近,我在去年,我也拿到一捲四字四音配音樂的,還有鳥在叫的,啾啾啾啾啾,鳥在叫的,現在流通也很廣。
善果林那時候心印法師,他拿那個在共修,那時候共修林長請他當堂主,他在共修,用那個共修。我也不便去講,他們沒來問我,我也不便去講。我心裡在想,用那個音樂共修就不適合,以前我就試過,不適合。那個是你開車的時候,或者在家的時候,欣賞用,或者度初機用,初學的人你叫他來念佛,他也不會來念。配那個音樂就像唱歌一樣,他能接受,那個可以度初機,還有欣賞用。那個用在共修就不適合,欣賞可以。後來也是念到最後,念到大家生煩惱,現在那個心印法師也跑掉了。這是我親自看到,之前我就知道這個支持不久,因為他們沒有按照那個標準去修。因為共修跟你平常在欣賞那是不一樣,性質不一樣,你在打佛七、念佛會,那是不一樣的,這個一定要知道。所以現在很多、很多種音調,我們需要有個原則,你用那個調,但是不能違背這個原則,才能達到我們大家共修的效果,能夠達到幫助我們功夫成片,一心不亂,我們目標在這個上面。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到這一段,下面我們明天晚上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