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修行下手,即是一捨字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五集)  2020/9/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25

  《金剛經講義節要》。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經本三十二頁,我們從最後一行:

  【十七、法合】

  第十七段就是『法合』,跟前面再合起來講。請看經文: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這段經文是「法合」。前面一段經文是「喻明」,用比喻來說明。說明『無住相布施』,福德就如同虛空一樣,『不可思量』;也就是「無住相布施」,福德就像虛空「不可思量」。我們知道虛空沒有邊際,佛法常用無量無邊來給我們說明,虛空是我們現前肉眼能見到的,所以舉出我們看到的這個虛空來給我們說明。我們看《講義節要》,這一段的第一條:

  【一、虛空無相不礙諸相發揮,正似布施不住相。不住相布施,正似虛空不可思量。菩薩能如此有而不有,空而不空,方是背塵合覺。】

  我們凡夫、二乘問題都是在於住相,住相就執著這個相,凡夫執著有這個相;二乘執著空,他沒有執著有,但是執著空。正確的就是空有都不住,二邊都不執著,這個才是《金剛經》講的不住相真正的意義、真正的意思。怕我們不能理解,所以舉出虛空。我們看虛空,虛空沒有相,空空的,它什麼都沒有,但是在這個虛空當中很多星球。有日月,有很多星球,像我們地球是這個虛空當中星球之一,星球無量無邊很多。在我們現前地球上,這個地球上的這些萬事萬物都是有相,我們看到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這些相,這些相從哪裡來?它是從虛空來的。所以『虛空無相』,無相但是它『不礙諸相發揮』。諸相都是從虛空當中所生的,我們這個地球也是在虛空當中,你在太空看,有個地球、有個月球,有太陽、火星、土星,星球很多很多,這些相很多,都是在虛空裡面出現的。佛舉出「虛空無相」,『正似布施不住相』。我們布施是有相,有能夠布施的我,我所布施的人,當中有布施的物質(錢財、財物等等),財施、法施、無畏布施這些有相,有這個現象。「無住相布施」,就是布施你不要去住那個相,這樣就對了,就是不要去執著布施的相。你不執著布施的相,你一天到晚在修布施,就不執著空;不執著布施的相,不著有。不著有,又整天在修布施,空有他都不執者,二邊都離了,同時都離了。

  『不住相布施,正似虛空不可思量』,好像太虛空沒有邊際。太虛空不可思量,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沒有邊際,我們布施能夠不住相布施,我們的心就像太虛空一樣,不可思量,得的福德當然也是不可思量。所以『菩薩能如此有而不有,空而不空』。菩薩「有而不有」,他不執著有,「空而不空」,不執著有,他也不執著空,他還是一天到晚都在修布施,不執著空。不是說不執著有,我什麼都不做了,不是這樣的,一天做到晚,不執著空;但是一天做到晚,心中沒事,一塵不染,不著有,這樣『方是背塵合覺』。我們凡夫做了一點善事,我今天做了多少好事,念念不忘,這就著有;有,福德就有限量。如果不住相布施,就是布施一分錢,他福德都是無量無邊的,因為他稱性。三輪體空,稱性,好像一滴水,投入到大海,跟大海整個融成一片,不是只有一滴水。如果沒有投入大海,一滴水就那麼一滴水;投入大海,跟整個廣大無際的大海就是融成一片,就不可限量了。所以這個說明從我們能夠體會的這些現象,讓我們去悟,悟什麼叫不住相布施,就是心要空。我們的問題就是出在執著,所有的煩惱(惑業苦)就是著相來的。《金剛經》就是破相,破執著。凡夫著有,二乘著空,兩方面都不能執著,這個才是中道第一義諦。所以我們常常念《心經》,《心經》我們常常念,「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得一句經文,對整個佛法都貫通了。實在講佛法不一定要很多,像《金剛經》,你一首偈、半首偈,你真會了,那全部的佛法都貫通。我們再看《講義節要》第二:

  【二、善男女,既發菩提心,故教以不住相布施。此處教之用功,必須達到真能無住,無一絲一毫之未盡方可。】

  善男子善女人,『既發菩提心』,發心我們要成無上道,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無上菩提心,發這個心也很難得。發了心要怎麼修?『教以不住相布施』,你去布施,但是不要住相。『此處教之用功』,這個地方教我們用功的方法,『必須達到真能無住』。這個也是要練習,我們平常在生活當中修布施,心裡不落痕跡,這個才是無住。我們剛開始恐怕也很難一下子就達到無住,但是還是要修布施,我們布施的時候慢慢把這個淡化。實在講佛法的修學,從開始到究竟都是在修布施。所以《金剛經》第一個提出來就是布施,菩薩六度萬行第一個就是布施,就是要從布施下手。我們修行的下手處就是修布施,布施也涵蓋其他五度。

  我們修了布施,我們世間人總是會住相,特別我們這些善男女到寺廟捐錢,必須要有個名字,要刻上名字。刻上名字,著有,我布施一萬塊,然後把我的名字打上去,這一般人。但是我們這個話也只能對學佛比較深入的來講,一般初學的、剛剛接觸佛門的,我們也不能要求說你就不要去執著那個。因為他還不了解,他願意來寺院接觸,願意來發心捐一點錢,我們也隨喜讚歎,你要名字就給你打上去。有一些居士聽了經,他是不要名字,不要名字也不能執著,你要名字打上去是執著有,你不要名字就執著空。那怎麼辦?所以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用功的地方。有一些地方說他名字打上去,那打上去我們怎麼辦?你也不能一天到晚,「我就不要那個名字,偏偏給我打上去」,你心裡又在罣礙那個,你不就執著空了嗎?是不是這樣?所以打上去就打上去,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也沒關係。統統沒有人知道,也無罣礙;把名字打上去,人家知道,也沒有罣礙,只要你心裡不要去執著那個相就好,外面那個相它就不妨礙。好像前面講的「虛空無相不礙諸相發揮」,你只要不住相,那個相怎麼發揮都沒有妨礙。所以我們布施的錢,你要寫也可以,不寫也可以。你要怎麼寫、公布,我們不去執著那個,一執著就不對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明瞭,般若不好講的地方也在這裡,因為凡夫不是著有就是著空,總是要執著一個,好像沒有抓住一個心裡就沒有依靠一樣,問題都出在這裡。所以我們舉出一個比較實際上的例子,我們從這個淺顯的例子去深入、去體會、去用功,總是要真正體會到經裡面講的真實義。這段經文,《講義》我們淨老和尚節錄兩條。我們再看下面第十八段經文:

  【十八、結示正住】

  『結示』是總結開示,我們應當正確要怎麼住。請看經文: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佛就叫著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如佛教的這樣住。「住」,《金剛經》講的住,馬鳴菩薩講不著文字相、不著心緣相、不著言說相。因為我們一般人(凡夫)總是執著相,言說相、文字相、心緣相,著了相就不能體會如來真實義了,著在那個相。名相是指路牌,好像我們要到高雄去,牌子畫個箭頭,一直下去就是高雄,你不要看到那個牌子以為就是高雄。我們著相,看到那個牌子就是高雄,不是的,是依照那個方向,你一直走下去就到了。所以禪宗有一部語錄叫《指月錄》,指,手指頭指著月亮,是叫你順著這個手指頭往上看,月亮在上面,你不要看到這個手指頭,這就是月亮,這是大錯特錯了。所以《指月錄》就是這樣的意思,但是你執著言說相、文字相、心緣相,這就是月亮,這是完全錯了。手指頭是叫你順著這個方向往上看,那才是月亮。所以要體會言外之意,你不能死在文字上,那永遠開不了悟。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歸結到無住乃是正住,正指應無所住。又答應云何住,意謂但依我所教之二邊不住去修行。本以不住為主。否則非大乘佛法。】

  這段經文就是『歸結到無住』。我們聽到一個「住」,我要住在哪裡?要怎麼住?我這個心要住在哪裡?這裡歸結就是『無住乃是正住』。住在哪裡?住在無住。大家去體會這個意思。你怎麼住?「應如所教住」,教你怎麼住?無住就是正住。『又答應云何住』,回答須菩提問的「應云何住」,應該怎麼樣住?我這個心要住在哪裡?應該怎麼樣住?『意謂但依我所教之二邊不住去修行』,這是說你要依我教的空有二邊都不住去修行,不住有、不住空。這就是不要執著在住,也不要執著在無住;聽個無住,我無住,又落到一邊去了。所以我們從這個當中去體會、去悟佛法,不但是佛法,我們中國的儒、道,聖賢傳的心法重在悟性,重在開悟。悟了它才活用;不悟,它是死的。它不是重在記憶,重在悟性,啟發人的悟性,這個才是佛法真正教學的宗旨。所以「依我所教之二邊不住去修行」,二邊都不要住,你也不要執住有、也不要執住空,這樣去修行。有沒有修?天天都在修。每一天穿衣吃飯,跟一般人生活沒有差別,不同的就是佛不住,我們凡夫住,住就執著,執著有。佛不執著,所以佛得大解脫、大自在,他沒有煩惱;我們一住煩惱就無量無邊。所以二邊不住去修行,修行就在這個上面去修。『本以不住為主』,就是說大乘佛法是「以不住為主」,為主要的修行,就修個什麼?修個無住。『否則非大乘佛法』,如果你有住就不是大乘佛法,大乘一定是空有都不住。因為凡夫住在有,二乘住空,他都有住。所以二乘是偏空,偏在空一邊,他不執著有,他超越六道了,但住空,他不能見性,不能明心見性。應該二邊都不住,才是大乘佛法,所以大乘跟小乘它不同的地方就是在這上面。我們再看《講義節要》第二段:

  【二、降伏及不住,兩事即一事。修行下手,即是一捨字。「捨」,即破我執。究竟捨,我執方破盡。】

  這一段講,『降伏及不住』。「降伏」就是說怎麼降伏我這個妄心,我這個妄心怎麼去降伏?要怎麼樣才是不住?這裡給我們說明這兩樁事情其實是一樁事情。降伏就是不住,不住就是降伏,是一樁事情,不能把它看作是兩樁事情。所以降伏是不住,不住就是降伏。『修行下手,即是一捨字』,這是很關鍵的字眼。現在我們要怎麼捨?內捨六根,外捨六塵,那是深入了。我們現在捨,總是先要從外面捨,外面這些身外之物先捨,捨就是布施。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剛學佛,親近密宗大德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他從布施下手。我們淨老和尚講佛法這麼好,怎麼讓我很快能入進去,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給他講,「看得破,放得下」。從哪裡下手?「布施」。聽到布施兩個字,我沒錢,三餐都勉強維持,哪有多餘的錢布施?章嘉大師跟他講,一毛錢有沒有?一塊錢有沒有?這個倒有。你有一毛錢布施一毛,有一塊錢布施一塊。他就跟他講,給你講這六個字,你去修六年。他真的是依教奉行,有一毛錢他就布施。早期在寺院,人家有要印經、放生、醫藥,有一塊錢隨喜一塊,有一毛錢隨喜一毛,常常布施到身上都空空的。但是愈布施感應就愈明顯,他需要的東西,很奇怪,就有人會送來。所以捨得、捨得,我們中國字都含有很深的智慧、道理在裡面,你捨才有得,這個也是真理。好像你要上樓梯,你要捨第一階,你才能上第二階,你才能得第二階。不然你永遠站在第一階,你永遠不能得到第二階,上不了,你一定要把下面那個捨掉才能提升。所以你錢財愈捨就愈多,愈布施愈多。多,它又回來,又繼續不斷的布施,不能就停在那裡。所以要不斷的捨。

  捨,就是說我們凡夫,我們現前生活需要的你足夠用,多餘的可以去做好事。所以捨也不是說叫你什麼都不要,然後遇到問題了,再來找師父。過去我們老和尚講經講到這個捨,這個也不得不在這裡多說幾句,因為的確有人聽經他沒有真聽明白。所以大陸有人聽老和尚講捨,他回去工作辭掉,錢都布施掉,他的妻子兒女生活沒著落,然後跑到香港去跟師父講,現在怎麼辦?師父說你把我的話全部聽錯了,不是叫你這麼捨的。像這樣的捨,就執著空,他統統不要了。你乾脆衣服也統統不要穿,統統捨了,統統丟掉。丟掉還有這個身體在,身體在怎麼樣?把它燒掉?所以這個不能誤會。所以《般若經》不好講就在這裡,沒有講得讓大家聽明白,產生誤會又偏到一邊去了。所以捨,你看《金剛經》講的就是教你二邊不住,不是捨到空空的,什麼都沒有,捨到什麼都看不見,不是這樣的。那不是又執著空了嗎?所以捨就是根據我們生活,你生活基本需要的,你用足夠了。比如說你不要浪費,不要去買不重要的東西,你多餘的錢財,你就可以去做好事,可以去幫助需要的人,是這樣的。你不能自己生活成了問題這樣去捨,或者還有人去給人家借錢來捨,這個也不對。所以章嘉大師教我們老和尚布施,他沒有說你可以去借錢來布施,他沒有這樣教,他是說你有多少就布施多少,根據你的能力。不是叫你去貸款,還去借高利貸來布施,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過去佛陀時代,佛在經上講貧女布施,她生天了。她窮到自己都沒飯吃,她哪有錢去布施?自己都沒飯吃,她哪有什麼東西多餘的去布施?只有一個空瓶子。迦旃延說,妳貧窮要不要賣?怎麼賣?都窮到這樣,還能做什麼?她說能夠賣貧窮,我當然要賣。她說好,那要怎麼賣?她說我現在什麼都沒有,身上剩下一個空空的瓶子。迦旃延說,妳就拿那個瓶子去河邊,妳裝一瓶的水,倒在我缽裡,妳貧窮就賣掉了。她說這樣我可以辦得到。就到河邊去,裝一瓶清水供養迦旃延,倒在迦旃延的缽裡。後來她死了就生天了,她脫離貧窮身了。沒有教她說妳去向人家借錢來布施,沒有。那個貧女,她這樣就是捨,哪一個人不能捨?我們也沒她那麼窮。佛在經上很多公案,還有布施衣服的,沒衣服穿的,家人輪流穿,誰要出去誰穿,布施衣他也得解脫了。

  所以捨是根據你的能力去捨的,不是叫你去跟人家借錢,不是的。所以這個不能不說清楚。捨,就是心要清淨。我們常常講我這個是淨財,淨財意思就是說我這個不是跟人家偷、跟人家搶的,這是我自己賺的錢,是淨財。那是很好。淨財,你修布施也要淨心,心要清淨,你也不要執著我這個是淨財,那又著一個相。所以淨財,更重要要淨心,心要清淨來布施,就是這裡講的無住布施,關鍵就是在你怎麼捨。這個不能不多講幾句,因為看到這個捨字,這個沒有說清楚,真的有一些人會誤會,他捨的就不如法,捨的自己也困擾,也造成別人的困擾。所以我們先從身外之物捨,我們節省一些不必要的浪費,不急的東西不要買,我們節省下來的錢,我們可以做好事。最大的好事就是幫人覺悟,所以一切布施當中,法布施是最殊勝的。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所以你財施、無畏施都是以法為中心,因為法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所以法是主要的,財施、無畏施,當然也很重要,但是主要是法。所以我們在三寶裡面種福修布施,一般就是財施、法施、無畏施同時都有。比如說你印經典,經你印要錢財,要人力、財力、物力,這是財施;經本身就是法,比如說《金剛經》,《金剛經》它是法,這是法施;學了這部經,讀了這部經,開悟了,你遠離恐怖、顛倒、妄想,了生脫死成佛道,那是大無畏布施。所以在三寶裡面布施種福,這三種布施都圓滿、都具足,這個非常殊勝。當然世間這些善事也需要做,詳細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品,「校量布施功德緣品第十」,這部經列出我們修布施的項目。這些都是屬於事相,事相我們不管做哪一些項目,心不要去住,你住就變人天福報;你不住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不但超越六道,依照《金剛經》這樣修是超越十法界。

  所以「修行下手,即是一捨字」。外捨六塵,內捨六根,從外而內,從身外之物先捨。我們再講一個比較具體的,就是《無量壽經》講的法藏比丘,他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他修菩薩六度。每一尊佛要成佛,必定修六度,「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自己這樣修,也以這個來教化眾生,來幫助安立一切眾生。六度也就是說菩薩他怎麼過日子、他怎麼生活,我們講具體一點就是這樣。菩薩的生活就是六度,六度是菩薩的生活。菩薩怎麼過日子?就是以六度來過日子。每一天就是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每一天生活在六度萬行當中,這就是菩薩的生活。法藏比丘他修行,「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對於「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所著」。國城(國家、王位)、珍寶,妻子兒女、家親眷屬,這些都不執著。王位他能捨,家屬他能放得下,捨就是放下。所以這就是具體做出來了,對這些都不再執著,不再放在心上,那是真正的捨。所以捨從事相去做,主要內心真正的放下,就是捨。

  『捨,即破我執』,就是執著這個我,修這個捨就能破我執。我們凡夫總是著我,所以《金剛經》破四相,不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後面三相是從我相所產生的,你只要我相破了,人相自然就破,就是跟人對立的這個相沒有了;眾生相也破了,不執著眾生相;壽者相,執著這個心也沒有了。我們凡夫執著的心,從來不間斷,這個叫壽者相,念念不斷,這個叫壽者相。所以從捨,『究竟捨,我執方破盡』,就是不斷的捨,捨到最後我執就沒有了,就沒有我了。所以我們常常想,我要怎麼樣,我認為怎麼樣,那個統統是我執;你要聽我的,我貪、我瞋、我痴、我慢,統統出來了,貪瞋痴慢都出來了;你不聽我的,我就生氣了,我。我們在這個當中就是要捨,外捨六塵,內捨六根。外面身外之物要捨,內心這些分別執著要捨,內外俱捨,捨盡了,我執就沒有了。所以我們要練習,我們不要常常我認為怎麼樣,一直保護這個我執,我執愈來愈嚴重。我們修行要進步,就是這個「我」要讓它淡化,比如說我們愛面子,愛面子也是我;常常人家不聽我的,我們就很生氣。「我」,具體的表現就是控制,他要佔有,這個就是我,這個是我執。佛教我們不要有控制人的念頭,不要有控制人事物的念頭,我們不要有佔有人事物的念頭,一切隨緣。所以捨,內外都要捨,我執才能破盡。我們再看第三:

  【三、等覺菩薩,尚有一分法執未破,必至佛果,方究竟捨。故佛法自始至終只一捨字。捨者,正是不住空、不住有。】

  前面是講捨我執,這段是捨法執。阿羅漢他捨我執(人我執),我執就是人我執,就是執著這個身體是我。阿羅漢知道這個身體不是我,身體是四大五蘊假合的,他不執著這個身是我。所以他身見破了,不執著這個身是我。見思煩惱破盡,人我執破盡,他就證阿羅漢果,破四相了,四相破了證阿羅漢,人我沒有了。但是阿羅漢他還執著法執,身體是我他不執著,外面這些萬事萬物,他認為這是有的,這個叫法執。認為萬法是有的,萬法是存在的,執著這個叫法執。但是菩薩我執不執著,法執他也不執著,他知道身不是我,外面一切萬法也沒有,也是虛妄的。所以我法二執俱捨,這是菩薩。『等覺菩薩,尚有一分法執未破』,還有一點點,一分法執沒有破,『必至佛果』,到究竟佛果,『方究竟捨』。所以菩薩我法二執都要捨得乾乾淨淨,才能成無上佛果。『故佛法自始至終只一捨字』,沒有別的,就是不斷的捨,連捨亦捨。你現在捨,心裡我捨了多少,連那個捨的念頭也要捨,捨到統統捨了。『正是不住空、不住有』,也沒有住空有,空也捨,有也捨,捨也捨,這才是真正捨到究竟。講出來這些都是語言文字,你要從語言文字去悟真實義,不能停留在語言文字那個意思,你要從心去悟,悟那個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我們再看第四:

  【四、心量大到無量無邊,方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量大到無量無邊,方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大乘經我們常常念到這一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梵文的音譯,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心量大到無量無邊」,我們看到「心量大到無量無邊」,又是文字相。我們如果這個心我要大到無量無邊,你說你有沒有邊?你只要有這個念頭就有邊。現在我的心已經無量無邊了,有這個念頭就有邊,實際上我們的心本來就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現在問題是在無量無邊當中,我們去產生一些執著的念頭,在無量無邊當中變成有量有邊。實際上都是無量無邊,只要把這個念頭放下,那就無量無邊。我們再講真話,你現在有這些妄念,它還是無量無邊,不是因為你現在有妄念它就變成有邊,實際上還是無量無邊。無量無邊,我們現在把看成有量有邊,是我們的妄念。妄念不是真的,那是錯誤的,我們現在的話講錯解了。我們現在修學,為什麼說從有量達到無量無邊?因為我們執著,執著心量就愈來愈小,小到只有自己,沒有其他的人。我們怎麼來拓開心量?我們本來是無量無邊的,無量無邊的心量表現出來是什麼?就是佛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它是很自然的,因為本來事實真相是這樣的,毫不勉強。我們現在不知道事實真相,不知道我們的心本來都是無量無邊,現在變成這麼小,就是因為執著。愈執著心量就愈小,其實心量有沒有縮小?也沒有。你自己那些妄念把它侷限在很小的一個範圍,就是人的分別執著把它侷限的;人如果沒有分別執著,那什麼問題都沒有,就是極樂世界了。心量小就容不下別人,那他就有分別、就有執著。

  我們就舉出個例子,比如說我們這個地球,你說地球,它自己有說這塊是美國、這塊是中國、這塊是台灣嗎?地球它自己說的嗎?還是人說的?地球它沒說話,都是人在搞的。人去劃分,這裡是我們的國家,這是我家、那是你家,是人的分別執著,是人去劃分的。時間、空間也是人去設定,它本身沒有,不是它自己跑出來說的。所以這個在唯識學裡面,分析得非常透徹。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常講,其實你讀了佛法的唯識學,你看世間那些心理學,真的是講得太幼稚了。你看時空都是不相應行法,時間、空間人設定的,它自己沒有跑出來說,我叫時間、我叫空間,沒有,是你人去給它假設、給它設定出來的。本來是無量無邊,你設定了,變成好像有量有邊,其實它還是無量無邊。你說地球,地球它還是整個地球,它是完整一顆地球。所以人如果打破了分別執著,人就能和睦相處,互相幫助。

  所以心量怎麼擴大?就是起心動念不要只有想到自己。我們凡夫起心動念,第一個想到我。堅固的執著我,我的利益,這個我要的,就執著這個,他就沒有想到別人需不需要。我想吃這個東西,別人他想不想吃?所以我們要從凡事第一個念頭起來先不要想到我,想到別人,有大家來分享。大家來共享,現在叫分享。有什麼東西好的,我們大家來分享,這樣心量才能慢慢擴大。所以在傳統文化的教學,比如說我們有好吃的東西,第一個要先想到父母,好吃的東西先供養父母親,這是第一個。如果能夠先想到父母,這是最至親的,他就能想到兄弟姐妹、親戚朋友、鄰里鄉黨,然後擴充全人類一切眾生。所以他這個根本就是從孝親開始發展出來。我們現在看到好吃的東西,第一個想到我趕快吃,還是先供養父母?有幾個能想到父母?現在很少,不能說沒有。自己吃喝玩樂,自己去享受,有沒有想到父母?現在年輕人吃喝玩樂,去哪裡玩,他有沒有想到請父母去玩一玩?沒有。他只是想到我自己要怎麼樣、怎麼樣,我要享受,這個就很自私。很自私,就是只有想到自己,自己的享受,自己的享樂。他連父母都不想,他還會想眾生嗎?那就不可能了。所以基本上有個原點,「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這是一個原點,所以教學就是從教孝開始。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你看光目女、婆羅門女,這兩個具體的代表。她成為地藏菩薩,她最初發心是什麼動機,讓她發這個大願?就是她媽媽,而且她媽媽還不是好人,是惡人,就是造惡業的。光目女、婆羅門女的母親,都是造惡業的,毀謗三寶、不敬三寶,殺生,造惡業。孝順的女兒學了佛,知道這個果報一定是不好,死了之後不曉得去哪裡,至孝之心,去寺院求佛給她指點。佛真有感應,所以就勸她念佛,一心念佛,後來就到地獄去了。到地獄,看到地獄那個苦相,看到她母親,就發願。她發願十方世界地獄眾生都度成佛,她才要成佛,為她母親發這個願。發什麼願?十方地獄的眾生統統度成佛,她才要成佛。發這個願的功德迴向給她母親,馬上就把她母親從地獄超度到忉利天。所以她的原點就是為她母親發願,而且發這個願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地獄眾生她統統要度成佛,她才示現成佛,為她母親發願。所以我們要找她那個原始點,原點就是孝親發展出來的。所以第一個,為什麼世間聖賢教孝,出世間的佛菩薩也是從教孝開始?他沒有孝心,其他的心他生不起來。

  所以我們老和尚過去也講過,有同修去給老和尚講,我們去做慈善救濟,那些受災難的人我們去救濟他,他們都不會感恩,沒有感恩的心,甚至有的還埋怨。我記得我聽人家說過,九二一大地震,南投大地震,慈濟第一時間就去救濟,送吃的、穿的,幫助他們安頓。聽說有災區的人,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這樣,慈濟是佛教單位,所以送給他們吃的都是素食,災區有一些接受素食的就說,我們地震房子都倒了,都這麼可憐了,還叫我們吃素!他還埋怨:怎麼給我吃素,怎麼沒有送個雞腿過來?他不知道感恩,他還埋怨說,我都這麼可憐,還叫我吃素,應該大魚大肉給我吃。他沒有一點感恩的心,而且還埋怨。我們老和尚就開示,他對他父母都不感恩,還會感恩你?他父母對他的恩是最大的。父母的恩是最大的,因為我們這個身體是得自於父母,沒有父母我們就沒有這個身體。所以在《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他有一段開示,他那段開示講,縱然你的父母把你生下來都沒有養你一天,一天都沒有養你,只是把你生下來,你這個恩也是報不盡的。為什麼?你現在所有的享受,所有受用不是父母給你的身體嗎?他沒有給你這個身體,你怎麼去享受?所以就是從來沒有養過你一天,只是把你生下來,你這個恩都報不盡,何況再養我們?所以養育之恩、生育之恩都是很大很大的。

  所以身,你看《孝經》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身體髮膚是得自於父母,我們才有這個身體,不敢輕易去毀傷、去傷害,這是孝的開始。所以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是孝的開始,不能去糟蹋,這孝的開始。我們現代人沒有學傳統文化不懂,吃喝玩樂糟蹋身體,晚上不睡覺,那是不孝的開始。所以要學傳統文化,我們修學大乘法才有個底子,才有基礎。所以心量怎麼擴大?我們就從有好吃的先想到父母,先給父母吃,有這個心,就不會只有想到自己。好吃的我先吃了再說,連父母都不會想,他還會想其他的人嗎?這個就是自私。所以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修,念頭要從這個地方去轉,要這樣修。所以心量大到無量無邊,就是不斷的擴大,原點就是從父母開始,一直擴大。像地藏菩薩,光目女、婆羅門女就是為她母親,只是為她一個母親,但是她推展出去,天下的母親,一切眾生。《梵網經》講,「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推展出去就是一切眾生,他那個原點就是從現前的父母推展出去,就無量無邊了。所以孝道圓滿就成佛。

  像《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十一句經文,佛在《觀經》講「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諸佛淨業正因,第一句是「孝養父母」,下面還有十句,第二句「奉事師長」,第三句「慈心不殺」,第四句「修十善業」,這是人天福。第二福就是出世間福,二乘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就是皈依、受戒、威儀,二乘福,出世間的。佛法跟世間法,它的分水嶺在三皈依,三皈依就是出世法。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大乘菩薩福。我們仔細去看,第一句「孝養父母」,孝,不但養父母的身,還要養父母的心,養父母的志。不是說供養物質,有吃、用的就好了,還要養父母之志。父母之志,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天下父母,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兒女有成就?還要養父母之心,不要讓父母操心。做什麼事情都想到父母,不讓父母操心,這個就是孝道的擴展。所以我們看這十一句經文,其實孝養父母是大根大本,後面這十句經文,統統是落實第一句孝養父母的。大家想是不是這樣?「奉事師長」也是孝養父母。你到學校去,對老師不尊敬,不好好學習,你說做父母的人操不操心?你就不孝了。所以奉事師長,他也是孝養父母。「慈心不殺」,是孝養父母,你沒有慈悲心殺生,現在還亂殺人,現在連父母都殺。最近報紙報導殺他母親,砍三十七刀,還把頭砍下來,從樓上丟下來,還被判無罪,那是大不孝,忤逆。所以慈心不殺,也是孝養父母;「修十善業」,也是孝養父母。一天到晚造惡業,你說我對父母很孝順,但是我就是喜歡造惡業。你說這是孝養父母的表現嗎?不是。所以你修十善業也是孝養父母。這是世間的孝養,世間的孝養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出世間就比較不容易理解。

  「受持三皈」,入佛門也是孝養父母。「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甚至你受五戒、八關齋戒,出家了,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出家不能在家奉養父母,那不是不孝嗎?出家孝養父母,一般世間人就比較不容易理解,那是出世間的孝。這個印光祖師在《文鈔》也講得很具體。釋迦牟尼佛他父親王位要交給他,他不要,他出家修行,我們世間人看,很不孝,他跑去修行了。他如果在家是盡世間孝道,但出家他成佛度無量無邊眾生,那是出世的大孝。所以出世間的孝,一般世間人不容易理解;世間的孝道,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出世他就是大孝,你出家修行也是要落實孝養父母,你要真有成就才是孝養父母,沒有成就就沒有孝養父母了。然後再提升到大乘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修菩薩行,修六度,那是大孝。所以你看淨業三福後面十句,統統是落實到第一句孝養父母的。我們以佛法來講,你真正達到究竟圓滿的孝養父母,你成了佛孝道才圓滿;你還沒有成佛,孝道總是還沒有圓滿。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所以「心量大到無量無邊,方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學佛沒有別的,就是把心量擴大,擴大到無量無邊。實際上對我們凡夫來講,我們的心量本來就是無量無邊,現在是把我們的分別執著放下,捨就是放下,全部都放下,我們就回歸到無量無邊了,就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好,我們再看下面第十九段:

  【十九、更明所以。問答釋明】

  『更明』就是更進一步說明所以然、為什麼,用『問答』來解釋、來說明。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這一段就是佛再告訴須菩提,『於意云何』,你意下如何?可以用身相來見如來嗎?「不」,就是我們現在的話,你可以用這個身的相來見如來嗎?我們看《講義節要》第一:

  【一、佛意若謂,汝等眾生,能就身相見汝之本性耶?】

  《節要》第一段說佛的意思。『佛意若謂』,佛的意思,『汝等眾生』,你們眾生,能夠就這個身相來見到你的本性嗎?就是問了這個話,意思是這樣。我們看第二:

  【二、此科是將上來所說之理,再說明其所以然。上文所說種種道理,最要緊者,即反覆陳明不住於相,而均歸結到『可以身相見如來』一句。】

  這科經文,『是將上來所說之理,再說明其所以然』,為什麼這樣。『上文』,上面經文『所說種種道理』,上面經文所講的種種的道理,『最要緊者,即反覆陳明』,就是給我們反覆的說明,『不住於相』。講過來講過去就是不住相,為什麼講來講去?就是要啟發我們悟入。啟發我們悟入佛的真實義,我們開經偈念,「願解如來真實義」,所以反覆的來陳明不住相的道理。因為語言文字,我們凡夫往往會去執著文字相、言說相、心緣相,所以不斷的誘導,不斷反覆給我們講,讓我們去悟。『而均歸結到可以身相見如來一句』,就歸結到這一句。前面講了那麼多,這裡是一個歸結,就是再加以說明,歸結到這一句來給我們說明。好,我們再看第三:

  【三、不住於相,要在證性也。執相即著有,不執即著空,是一切凡夫通病。小乘與凡夫相反,了知身相是幻,證得偏空,而了生死、出三界。然又得一病,病在著空,此空仍是相。】

  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段我們下星期再繼續來跟大家學習。這一句也非常非常有意思,很重要。好,今天我們就跟大家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