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講淨老和尚第一次宣講淨土大經解演義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12/7/27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02-007-0023
《淨土大經解演義》。諸位同修,以及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大家好,阿彌陀佛。
我們上一集,跟大家報告到《演義》,「蓮池大師曰: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又曰: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故於所著《彌陀疏鈔》中,凡引證《無量壽經》之處,多取王文,間採原譯」。昨天跟大家報告到這一段,這一段黃老居士舉出明朝末年,淨宗八祖蓮池大師說的話。蓮池大師是明朝末年那個時代的人,他的道場在杭州。他說,王氏所會,較之五譯,簡易明顯,就是說王龍舒居士他所會集的《無量壽經》簡單、容易、明瞭,一般人來讀誦受持大家比較方便,所以流通今世,利益甚大。流通到今天,今世是蓮池大師在當時說的話,就是明朝末年蓮池大師那個時代,從宋朝流通到明朝。利益甚大,就是說利益很大,對《無量壽經》的弘揚有很大的利益。王龍舒他這本在世間已經通行,就是流通一段時間,很久了,從宋朝到明朝,當中也有好幾百年,最少有三、四百年,一般人都有看到他這本,因為流通很廣,讀誦的人也很多。所以蓮池大師他註解《阿彌陀經疏鈔》當中,如果引證《無量壽經》的地方、引用《無量壽經》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是採取王龍舒他會集的《大阿彌陀經》。間採原譯,間就是當中、中間,也有採取原譯本,這是《阿彌陀經疏鈔》蓮池大師他的註解,我們能看到。
下面說,「又幽溪大師更有盛焉」,幽溪大師這都是跟蓮池大師他們同一個時代的人,同那個時代的人,也是淨宗的大德,他有一本著作叫做《彌陀圓中鈔》。《佛說阿彌陀經》,鈔就是註解,他的註解叫做《圓中鈔》,圓滿的圓,中間的中,疏鈔金字旁的鈔。家師淨空老和尚那個時候剛剛接觸淨宗,老師就給他提供這三個註解,這三個註解是《彌陀經》最權威的註解,修淨土的人不能不讀的。第一個是蓮池大師的《阿彌陀經疏鈔》;第二個是蕅益大師的《彌陀經要解》,在《淨土十要》裡面,有將《要解》編進去;第三個是幽溪大師的《圓中鈔》。這三本註解,在明朝末年有出現這三本註解,註解《彌陀經》,可以說是歷代以來《彌陀經》權威的註解,最有代表性的。《圓中鈔》裡面所引用的《無量壽經》經文,完全採取王龍舒的會集本,蓮池大師《疏鈔》大概是採用一半多一點,就是引用王龍舒會集本的經文,其他的多半還是有一些引用原譯本。
「近代印光大師於所撰重刻圓中鈔序中,亦讚王本文義詳悉,舉世流通」。這是我們中國佛教淨土宗第十三代的祖師,印光祖師重新印《彌陀經圓中鈔》,他有寫一篇序文,序文是說明重新印這部《彌陀圓中鈔》的因緣。序文當中讚歎王本,王龍舒的文義詳悉,文義詳細、明瞭,舉世流通,在世間流通很廣。這是近代《印光大師文鈔》裡面有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就在「重刻阿彌陀經圓中鈔序文」裡頭,有這樣的讚歎,這是跟我們說明會集是有需要的,應該要有人出來做。《無量壽經》中文翻譯本很多種,內容出入很大,不知道要讀哪一本?依一本不完整,要全讀有困難,所以才有會集的必要。所以在近代有人批評會集是錯誤的,這就是對《無量壽經》在中國翻譯現在流傳下來的五種原譯本,沒有進一步去讀誦、去了解,以及這部《無量壽經》是淨宗第一經,在中國一千多年很少人去弘揚,沒有去找出這個原因,所以才會說這種話。
下面就說王龍舒居士會集本裡面的缺點,「王氏會經,雖大有功於淨宗,但所會之本頗多舛誤」,就是說它裡頭還有錯誤,這是真的,所以這也要認識清楚。他這裡舉個比喻說,「白圭之瑕,賢者惜之」,白圭是玉,白色的玉,玉裡面有瑕疵,就是有污點、有缺陷,用這個來比喻王龍舒居士會集本,像一塊很美的白玉裡面有一點缺點,譬如缺一角或是一點污點,裡面有這個問題在。賢者惜之,賢者就是有認識的人會覺得很可惜。「蓮池大師謂其:抄前著後,去取未盡」,這後頭有解釋,「彭紹升居士斥之為:凌亂乖舛,不合圓旨」。這是蓮池大師對這個也有批評,就是抄前面和後面,去取未盡,採取的和去掉的部分未盡圓滿,有缺點、有缺陷。彭紹升居士斥之為,凌亂乖舛,不合圓旨,就是整個會集的經文亂,違背《無量壽經》它原來圓滿的宗旨,也就是經文不圓滿。會集,大家讀起來比較好讀,看起來很好看,詳細明瞭,但是還沒合乎圓滿的宗旨,沒有達到這個目標。這些批評都是有根據的,如果我們把五種原譯本拿來對照起來看,你就了解。你如果沒有對照五種原譯本不會知道,這是我們可以去做個對照。
淨老和尚他說看到兩種不同的五種對譯本,做得好,看得很累。這個對譯本,就是說現在有好幾個居士,有做這個工作。這位居士做的,好像地址是住在汐止的一位居士,很用心,他做出來這本,我帶了兩本去香港給淨老和尚看。他是將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哪一字、哪一句是根據五種原譯本哪一本、哪一段,都找出來,都對照出來,對照出來完全沒有錯!做這個工作要很細心,心要很細,也不簡單。五種譯本跟夏老的會集本它的一個對照,這個做出來,也對我們受持夏蓮居老居士《無量壽經》會集本,增長了信心,堅定了信心,確實他會集得好,會集得太妙!比前面幾種會集本確實是好很多。所以現在和最近民國初年夏蓮居老居士會集這本《無量壽經》,一共有九種本子,三種會集本,一種節錄本,五種原譯本,合起來總共有九種。過去淨老和尚把九種《無量壽經》不同的經本印成一冊,印在一起,印在一起名稱叫做《淨土五經讀本》,總共是九種。五種原譯本,後面四種是會集本、節錄本,印在一起,這是當年他在海外講夏老居士的會集本,怕人家有疑問、有懷疑,所以他把九種本子印在一起,你自己去看。你如果有問題、有疑問,這個本子拿給你看,九種都有,都在裡面,這個目的在這裡。
九種本子都在,要都念真的是有困難!世尊講過,法滅盡的時候,就是一切經都沒有了,最後還留一部《無量壽經》在世間,《無量壽經》是哪一本?肯定就是夏蓮居的會集本,這是我們可以肯定的。這個經留下來,留下來就要有人去讀誦、受持,那是留下來它真實的意義;如果經留下來沒有人去讀、沒有人去誦,等於沒有留下來,這點我們要知道。所以說經典,「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去弘揚道,經是要人去讀、去學習、去受持,是這個目的。所以經印出來並不是放在書櫃的,沒有人去讀誦,也沒有人知道,那經印出來只是保存,沒有達到它的目的,這點我們要知道。這會集會集得很好,我們讀了之後,真的對娑婆世界的現狀,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我們有很清楚的認識和了解。最重要的我們能透過會集本的經文,深深去體會這兩個世界的苦與樂,苦是苦在哪?樂是如何樂?我們才能真正明瞭,這樣念佛發願要去西方的願才會真切;如果你對兩個世界認識不夠、認識不清楚,你發願往生西方的願不會真切。所以這部經對我們幫助很大。現在有人批評,批評的人就是他不了解,他對這個不了解,他才會批評。我們也不要去跟他爭論,以後總有一天他會了解,因緣到的時候,他就會了解。現在他批評就是現在他不了解,他不認識,他怎麼不了解?他沒有去深入《無量壽經》,所以他就不了解。
會集,這是說到「王氏會經,雖大有功於淨宗,但所會之本頗多舛誤。白圭之瑕,賢者惜之。蓮池大師謂其:抄前著後,去取未盡。彭紹升居士斥之為:凌亂乖舛,不合圓旨」。這是講王日休他會本的缺點。下面是黃念祖老居士提出他的解釋。「今筆者」,著筆,拿筆寫註解的人,就是黃念祖老居士,「仰承古德諸說」,用我們現代的話說,就是根據古大德他們的講法,「竊計王氏之失」,竊計就是我們私下的相比,我私自的想法,就是我個人的看法、想法,龍舒居士會集至少有三點他失誤的地方。第一個,「王氏會集,僅據四種,未及唐譯。唐譯名《無量壽如來會》,出自《大寶積經》,乃菩提流志大師所譯,多奧妙精要之文,為他譯所無」。他譯就是其他四種原譯本裡面沒有的,確實這在《大寶積經》裡面的「無量壽如來會」,這部經王龍舒居士他沒見過。從這個地方我們就體會到,古時候經書要得到不容易,因為那個時候的經書都還是手抄本,用手抄的,毛筆一字一字抄。所以古傳的經書裡面有錯字,這是難免的,字抄錯了,一部經那麼大的分量,難免會抄漏掉一個字、兩個字,抄錯一個字,這是非常非常難免的。這個經本,就像黃念祖老居士所說的,有許多奧妙精要的文字,是王居士他所看到四種原譯本裡面所沒有的,所沒有的他這本就沒有看到,他會集只有根據四種原譯本,當然《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這部經裡面的重要經文、奧妙的經文,他就漏掉了。這是第一個不圓滿的地方,就是五種原譯本他漏掉這種,這是第一個,第一個缺失。
第二「去取未盡」,這是蓮池大師的批評,說他老人家去取未盡,這是講「取繁遺要,改深為淺」,他犯這個毛病。繁就是繁雜,比較繁雜的東西應當把它精簡,既然要做會集了,這個也很重要,讓人方便、好讀,但是他還是照抄,很繁雜的地方他還是照原本抄下來;重要的地方漏掉了,疏忽、漏掉了,這是舉出一個例子。說這個話不是隨便說的,他還具體舉出哪一段經文,他會集有這個缺點。「例如蓮池大師所責:如三輩往生」,例如蓮池大師所責,例就是比喻個例子,像蓮池大師他所指責的,責就是責備的責。譬如三輩往生這段經文裡面,「魏譯皆曰發菩提心」,魏是康僧鎧,康僧鎧的譯本裡面三輩都有發菩提心,可是王龍舒的會集本只有中輩發菩提心,下輩他說不發,沒有發菩提心,上輩沒說到,「則高下失次,故云未盡」,這就是去取未盡的一個缺點。高下,高跟低,高的也沒有菩提心,低的也沒有菩提心,只有中間的有菩提心,這就是高下失次,故云未盡,沒有盡到經原本的意思。人家說這個話是有根據的。他說「由上例可見,上竟不言」,上是上輩往生,沒有說發菩提心。菩提心很重要!這是「遺要」,把這個重要的遺漏了。下輩也是講發菩提心,他說「不發」,下輩可以不發菩提心,「改深為淺」。這是蓮池大師跟彭紹升居士責備他會集的失誤,這是很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
第三,「率意增文,儼若自著」,率意就是隨意,隨自己的意思,增文就是增加文字,原本沒有,自己再加進去,就好像是自己的著作一樣,自己在寫書ㄧ樣,這個不可以。翻經可以,翻經你是翻譯,你將梵文翻譯成中文,你要用哪一個字,用什麼句讀,你自己選擇,這個可以。你自己要用什麼文字,你自己可以選擇。會集不可以,會集是拿人家翻譯好的經文來做會集,不是自己翻譯的。所以會集一定要根據它的原文,原來翻譯的經文,不能改變人家翻譯的文字,這是印光大師非常重視的。因為隨便改動文字,我認為用這個字比較好,我覺得這個字比較好,我這個字改一下;你看一看,你認為那個字比較好,你也改一下。他可以改,別人也可以改,這個風氣、例子一開,大家跟著改,改經文,改來改去,到以後這個佛經就沒法子看了。所以要尊重翻譯,決定不能改變,縱然認為有問題,可以在它旁邊做個註解,不要改它原來的文字,這是規矩。所以王居士這個地方疏忽了。「故蓮池大師責曰」,蓮池大師責備他,責備他「抄前著後,未順譯法」,沒有順著人家翻譯這個方法。
下面說明,「蓋責其抄引經文於前」,這是抄前,「復又自著文句於後」,就是把自己的意思放在後面,也就好像翻譯一樣,這錯了。不能這樣做法,因為你不是翻譯,你是會集,不是你自己翻譯的,如果你自己翻譯的就可以。後面如果有自己的見解的話,可以用小字註解在經文的旁邊,決定不能跟經的原文混合在一起,這是很大的一個忌諱,這叫抄前著後,未順譯法。譯經有譯經的規矩,這是違背了譯經的規矩,他不是翻譯,他是會集。底下講,「蓋是會集,必須依據原經,萬萬不可於原譯外擅增文句」。這就是說這是會集,你必須要依據原譯本的經文,千萬不可以在原譯本經文裡面自己再增加文句,增加文字、增加經句,這不行。龍舒居士他會集就是犯這個規矩,你是會集,不是翻譯。你自己翻譯,你自己要用哪一個字、要用什麼樣的詞,來翻這個梵文的意思,這是可以的。可是會集就不行,因為你不是依據梵文原本,你是用人家翻譯的經本,人家已經翻成中文,你一定要尊重,要依原經不能改動一個字,這是會集的一個規矩。
所以龍舒居士有改動,改得好不好?改得真好,他國學的程度很好,當時中進士國學的程度很好。但是改得文字好,中國人讀起來比較好讀,意思比較明瞭,但是你破壞規矩,這是不許可的,你不能破壞規矩,不能開這個例子。你可以改,別人也可以改。在他的程度改動文字沒有問題,在佛經上的修養達到這個標準,修持功夫也夠,你改得是不錯,可是這個例子一開,以後的人怎麼辦?以後的人如果沒有他這個程度,他也學他來改,就改得亂七八糟了。所以這個例子不能開,這個規矩不能破壞。如果破壞了,例子一開,大家學他這樣改經文,往後的弊端就出來了。
實在講,王龍舒有這個問題,魏默深也有這個問題。我們詳細看,他改得好不好?改得真好,可是你要想到後面的副作用,很可怕,這個例子開不得,不是說他改得不好,這個例子不能開。要怎樣才能兩全其美?剛才講了,用小字註在旁邊,這是可以的,這就能達到盡善盡美。註在旁邊,表示這是我個人的看法給你們參考,這是可以的。覺得這個字原譯是這樣,註在旁邊,你可以註明如果用哪個字是不是意思更加明顯、更好,註在旁邊讓人家去看、讓人家體會,提供給人家參考,這是可以,你不可以直接改經文。所以這是「故責王氏未順譯法。由上可見王氏之失」,以上根據這些祖師大德的批評,可見王龍舒他的失誤,知道他失誤的地方,他會集失誤的地方,「非是不應會集,而在於會本之多疵也」,瑕疵,疵就是缺點,他有好幾個缺點,所以不是不能會集,因為他的會集有缺點,不能稱為盡善盡美。這都屬於常識,很重要的常識,我們學佛必須要尊重經典,經典的原文不能隨便更改,古大德的註解也不能隨便增加文字或是減少文字。古德能註這部經,能流傳到今天,總有好幾百年,這幾百年當中,讀這個經本的人很多,你看看古人都能夠尊重,保持它的原意,我們怎麼可以隨意來改動它的文字?這是很不道德的事情。我們有意見,可以註在旁邊,這是可以的。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彭紹升居士憾於王本之失」,這是講清朝彭紹升居士看到王龍舒居士的會集本,他也覺得很遺憾,有這個失誤,不完美。「乃取魏譯本而刪節之」,他只取一本,他這個不算是會集,他只採取一本而已,一本原譯本,會集是兩本以上,把它會合起來,合在一起,那才算會集。彭紹升只取魏譯本來刪節,他這本是曹魏康僧鎧翻譯的《無量壽經》。三國時代,曹操當權,曹魏,他的國號叫曹魏,康僧鎧是那個時代的人。所以三國時代佛法已經相當的興盛,魏蜀吳都有佛法弘揚,這些地方都有佛教的道場。「是《無量壽經》之第七種」的經本,前面講王龍舒的是第六種。前面五種是原譯本,第六種是會集本,王龍舒居士這本,彭紹升的這是第七種,第七種它是節本,節錄的,也有流通,人家也喜歡讀。「但此僅為魏譯一種之節本,而非諸譯之會本」。這個節本,在現代這個時代,現代是什麼?叫知識爆炸,你看書的數量比從前多多少出來?你現在去書店看,從前要出一本書真不容易,現在尤其電腦發達,出版一本書是很簡單。
我們到書店裡一看,從前進到書店,氣氛都非常好,進到圖書館、進到書店感覺特別好。現在不行,現在淨老和尚在香港,偶爾到書店去找幾本書,一進入書店,感覺氣氛非常不好,和從前不同了。這什麼原因?正論沒有了,都是邪知邪見,所以這是給我們非常大、非常明顯的感覺。他說年輕時候常常去書店逛逛看看,確實至少古人的東西這些典籍至少有一半,一半古人的,一半現代人的,一半是古人的著作。現在書店古人的著作少了,都是現代人的,我們到書店一看,古人的著作一個小小角落,其他都是現代人的,所以磁場很不好。外國人說磁場不好,我們中國人說氣氛不好。要找一個清淨舒適的磁場、氣氛,在現代可以說找不到了,這是什麼原因?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原因破壞,破壞這些氣氛?科技,這些科學技術,新開發的這些東西,把整個地球自然生態破壞了。
我們細心觀察我們的生活,一般人所吃的,真的是《無量壽經》上說的「飲苦食毒」,吃的都是毒。這些動物的肉,跟六十年前比,不說遠,和六十年前做個比較,七、八十歲的人應該能夠回憶到,你童年所吃的這些肉,跟現在吃的肉是不是一樣?所以他曾經問過方教授的夫人,妳想看看童年時候吃的雞肉和現在吃的有沒有一樣?她想了想,差很多,不同。不要說七、八十歲,像我現在六十二歲,六十年前,或者說近一點,五十年前,吃的肉和現在絕對不同。好,這一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跟大家報告到這裡。多謝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