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功夫系列短片 (第十五集) 2014/12/11 華藏淨宗弘化網 檔名:67-004-0015
佛陀說
愛不重 不生娑婆
因為愛欲
我們生在這個世界
因為愛欲
我們流轉於輪迴之中
在六道生死輪迴裡
每個人都是
獨生獨死
獨去獨來
縱使眷屬滿堂
於生死之際也是
無人相隨
無人替代
佛教我們
在日常生活中
學習淡化情執
轉愛緣為法緣
以清淨心待人
用隨緣心度日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第二十二集) 1991/6 加拿大 檔名:02-009-0022
此地給我們講的完全是事實,這就是說的六道輪迴。人確實是生在『愛欲之中』,佛常說「愛不重不生娑婆」,你會到娑婆世界來投生,為什麼原因來的?你情愛太深了,你就會到這個世間來投生,情愈重愈往下墮落。大家讀過《楞嚴經》就曉得,《楞嚴經》裡說了兩個字,一個是情、一個是想,想多情少就往上升,情多想少就往下墮落。地獄裡頭是純情沒有想,那個情就太深太深了,就墮地獄去了,這個要知道,確確實實生在愛欲之中。西方極樂世界常講,「念不一不生極樂,愛不重不生娑婆」。我們這個愛欲還要不要?要,那就得搞三惡道了;如果要想往生西方世界,這個要看淡,要把它看破,絕對不是好東西。
六道輪迴真的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這就是苦。眼前的家親眷屬,死了之後,這個關係就沒有了,再要碰頭,不曉得到哪一生哪一劫才遇到。遇到怎麼樣?遇到還是冤家債主,要把這個事實真相看清楚。所以,六道裡面實在講是苦多樂少,我們在生活當中能體會得到。想得一點樂,不曉得要付多少苦的代價,不值得!這是警惕我們,沒有人能夠代替的。佛菩薩雖然很慈悲,沒有辦法代替,為什麼?自作自受。不能說佛菩薩不慈悲,佛菩薩勸我們不要作,你就不會受了。
『善惡』是念頭,前面我們看過佛所講的三聚,定聚,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說了這三種,這三種把所有一切眾生都包括了。「正定聚」,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會受外面環境的影響,也就是說這種人學不壞,他有主宰。「邪定聚」,這種人再好的環境他也學不好,我們常講劣根性太重了。「不定聚」的人占絕對大多數,他遇到善知識,他就學好,遇到惡知識,他就學壞了。所謂是「近朱則赤,近墨則黑」,這是一類不定聚的人,因此變化就太大了。這是一定要有個良好的環境。
『強健』,強是指你有能力、你有財力,你能做善事,你不要把這個機會放掉。健是健康,自己有健康的身體,又有能力來行善,這個時候要努力,不要把這個機緣失掉了,這很重要。這一段是勸我們斷惡修善。
無量壽經 (第四十五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45
這是這一品經裡面的第三段。第一段佛為我們說明這個世間眾生普遍都有貪毒,招來「憂苦萬端」。第二段主要是講瞋恚,勸勉我們應當要和睦相處。這個地方是第三段,第三段勸我們要斷惡修善,要知道事實的真相。六道眾生不可能沒有『愛欲』,如果沒有「愛欲」,他就不會在六道輪迴,換句話說,為什麼有六道輪迴?是愛欲裡面變現出來的。所以古人講「愛不重不生娑婆」,生到娑婆世界就是愛欲太重;「念不一不生淨土」,西方淨土的條件是要專一,叫「一心稱念」,要念到一心不亂,這才能往生。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事實真相,六道裡面決定是『獨生獨死』,誰在支配?我們自己的業力在支配,自己一生造作的善惡業,而業裡面決定不能夠輕忽了念頭。這個念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念念在造業。一念善,果報在三善道;一念惡,果報在三惡道,這個念頭剎那不斷。所以我們講造這個六道生死之業,這一天造多少?何況一年,何況這一生,何況過去生生世世,真的是不得了。這個業力在牽引你到哪一道去投胎,去受報,不是其他的力量。即使家親眷屬再恩愛,兩個人的念頭不相同,兩個人造的業不一樣,在六道裡面受的果報也不相同,所以還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苦樂自當』,你的善業成熟,那就是樂果;惡業成熟了,就是惡報,這是自己承當,自己要受,自作自受,『無有代者』。佛菩薩大慈大悲,沒有辦法代我們受苦。普賢菩薩這個十大願王裡面雖然有代眾生苦,這是講供養裡頭有代眾生苦。這有這個願,實際上代得了嗎?代不了。我有這個願,實際上還是沒有辦法代,這個是一定要知道的,誰都沒有辦法代,決定是自作自受。
『善惡變化』,就是念頭,這個念頭變化太多了、太快了。『追逐所生』,追什麼?外面的境界。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起心動念,一會兒念頭善,一會兒念頭惡,善惡交雜,轉變非常快。
『道路不同』,大分,這是六道,六道每一道裡面又可以分為無數道,這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譬如說我們今天到人間來了,這得了個人身,在六道裡是人道,人道不要講他方世界,單講我們這個地球,我們地球上的人,每個人命運不相同,苦樂不一樣,造業也不相同,即使地球上這四十多億人,也分成無數道。
『會見無期』,這是特別給我們說明我們家親眷屬一轉世就不認識了,縱然遇到也沒有辦法記得過去世的事情,縱然是親人也變成陌生人了,何況這一種機會非常非常的渺茫。人間壽命短,其他的幾道壽命都長,惡道壽命長,天上壽命也長,所以即使再碰頭,生到一道也非常非常的不容易,這個機會很少,這都是事實的狀況。
下面佛勸我們,『何不於強健時』,修行一定要身體健康強壯,這才行。千萬不要錯了念頭,「我現在還年輕,等我老的時候再來修行」,這個想法就大錯特錯了。年老想修行,體力不夠,譬如說我們打個佛七,佛七是七天七夜不睡覺,這一句佛號念到底,我們這個身體行嗎?一天一夜都支持不住了,哪裡能支持到七天七夜?所以我們看看中國佛教過去這些高僧大德,這個大藏經裡頭有《高僧傳》、有《居士傳》,你們仔細去看看,過去人修行開悟證果都是年輕人,他才能辦得到。六祖大師開悟,五祖傳法給他的時候,他二十四歲,二十四歲就接五祖的衣缽,就是第六代祖,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一定要身體強壯。我們現在身體還沒有衰退的時候應當要努力,「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你還等什麼?不要再等待了,真正要修,現在就要做。
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 (第二十集) 1994/11 新加坡 檔名:02-027-0020
這是事實真相,必須要明白。一個人在這個世間,在六道裡面,都是自己造的業,自己受報;可以說是無論我們這一生當中是很幸福,或者是很苦惱,都是自作自受,決定不能夠怨天尤人,不可以。都是自己造的業,自己在受報,所以『獨生獨死,獨去獨來』,沒有作伴的。怎樣恩愛夫妻,命終的時候都分別了,再也不認識了,再也不會見面了。這是事實,一定要知道,為什麼?他兩個人造的業不同,他怎麼會跑到一道去?所以『苦樂自當』。這個自當就是自己受,自作自受,沒有人能夠代替。
這是講一個人死了之後去輪迴,每個人,各人隨各人的業,『善惡變化』,善有善果,惡有惡報,『追逐』。這個業力在支配你,讓你到哪個地方去投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所以你明白這個事實,你才曉得西方世界之可貴。西方世界的的確確,我們家親好友、同參過去生中念佛已經往生的,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才常常聚會在一起。如果不生到西方世界,想將來來生再聚在一起,那是你的妄想,不是事實,事實是會見無期,這才是事實。
佛在這裡勸我們,現在我們身體很健康、很強壯,為什麼不趁這個時候努力念佛求生淨土?此地講的『修善』,就是指念佛求生淨土。遵守佛的教誡,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我們淨宗同修,特別提出平常修善的五個科目,五個科目就好記。第一個是三福,三福是大根大本。「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條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三福,第一個科目。第二個科目六和: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六和。這基本的戒條,一定要遵守。從這個基礎上再修三學,戒學、定學、慧學;再學菩薩的處世待人的守則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最後再修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從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到普皆迴向。這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必須遵循的教訓,這就是努力修善。然後再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那你這個善就圓滿了,你的善就不會退轉,那才叫真善。假如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這個善將來可以得人天大福報,來生是人天大福報,福報享盡了,又要墮落,所以那個善就不究竟。我們一定要修真實究竟圓滿之善,決定要求生淨土。
『欲何待乎』。就是不可以再等待!你還等什麼時候?現在就要幹,不可以再等。有一些人,我過去出家沒多久,我有一個長輩,在台灣,我去見他,他那個時候已經退休了,跟他講佛法的好處,他也贊成,對我出家,他也很贊成,他說你這個路走的正確,不錯!我勸他念佛,他說我還要等幾年,現在還有些事情要做,還不行,我再等幾年。才過了兩年,他死了,又去搞輪迴去了,不能等,等不得的!不要以為我現在還年輕,我還有事業,家裡還要照顧,再等幾年,等幾年修。你跟閻羅王立了合同嗎?你知道你還能住世多少年?要曉得一口氣不來就是來世!不可以說年輕,黃泉路上無老少。我們看看那個公墓,看看超度牌位,多少年輕人!所以決定不能等待。我們聽到了,明白了,馬上就要去幹,就要認真努力去修行,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三七集) 2012/7/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437
這句句都是真話。「愛欲指情愛與貪欲」,一般人講情執,對於情愛的執著非常嚴重。這四個字,情愛、貪欲,是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本。所以古人說「愛不重不墮娑婆」,娑婆就是六道輪迴。你怎麼會到六道輪迴來?就是愛、貪太重。還有一句話,是「念不一不生淨土」,我們念佛求生淨土,要一心、要專注,不可以有妄念,不可以有雜念,一心專注他決定生淨土。愛不重不墮娑婆,那就是說,愛我們一定把它淡化,情執要淡化。學佛要轉愛緣為法緣,親愛的人變成我們同參道友、變成同學,這樣子好。我們在一起共修,目的地是同生極樂國,親近阿彌陀佛,這就完全正確了。在這個世間互相照顧、互相勉勵,要不斷提升自己境界,決定要避免墮落。世間的東西應該要放下,生活所需一切隨緣,有很好,沒有也好,不要計較,不要放在心上,不要留戀這個世界,心心嚮往極樂世界。兩個世界的比較,佛在這部經裡頭介紹得很清楚、很明白。
「世人舉體沉溺於愛欲之中」,這個話說得不過分,「於是死此生彼,流轉無窮」。我們從一些寺院有些放生的畜生,細心去觀察,寺院放生這些畜生,多半都是寺院裡頭的修行人,他的愛欲沒斷,臨終的時候墮到畜生道。前世畢竟還有一點念佛功夫,有這一點佛緣,這個畜生被寺院出家人收養。如果靈性高的,跟著出家人在一起修行。像諦閑法師所說的,他在年輕時,住在一個小廟,頭陀寺。廟裡頭有一隻公雞,應該是個修行人,每天早晨起來報曉,叫醒大家上早課。那個時候寺廟沒有鐘,沒有時鐘,完全靠雞叫,牠來擔任這個工作。大眾念佛的時候,這個公雞跟在後頭,跟著大家一起繞佛念佛。有一天牠壽命終了,牠在大殿站在當中,眼睛看著佛,叫了三聲,死了,站著死的。諦閑老法師把牠處理的時候,當做出家人一樣,把牠火化。牠修得不錯,牠那叫了三聲,也許就是牠念阿彌陀佛,牠有靈性。古籍裡頭記這些事情記得很多,真的,不是假的。只要我們細心去觀察,我們用愛心來對待,可以跟這些畜生溝通。最近十幾年我們這個事情做得很多,感應不可思議,確實有六道輪迴。
「縱使眷屬滿堂,於生死之際,生是孤身來,死時獨自去,無人相隨,無人能代」。像這些話我們最好把它寫出來,貼在很顯著的地方,早晚都看看,提高我們的警覺,幫助我們放下。為什麼放不下?沒有想破。真想破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還有什麼放不下?放下就在眼前,不要等明天、不要等後天。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得自在。真正放下了,清淨心念佛,平等心念佛,那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感應不可思議。我們看到念佛功夫成就,自在往生的,決定是真,不是假的。這些人做榜樣給我們看,我們親眼看見,親耳所聞,這些都是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示現,增長我們的信心、願心,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真相。
『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復指苦樂之果報,皆是自作自受,亦無有能替代者。憬興云:自當,即自受也」。無論我們生活什麼環境,都要有感恩的心,以報恩的心、感恩的心來對待一切萬物。
每個人業力不一樣。憬興師說:「善變化即善趣報」,三善道,惡的變化就是三惡道。「《會疏》云:今世雖善果,(所作)業因惡,則來世變招殃過」,現在雖然是惡報,可是所造的業因善,我們後生就化享福報,「千變萬化,不可具述」。「此則變化之又一解也」,這解釋都解釋得好。這一生我們得的善果,我們在人間享受富貴,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的財富,這是今生現前享的善,這個善,善果,是過去生中修的。古人有言,四十歲之前,業因果報是受前世行業;四十歲之後,是自己這一生所造作的善惡果報,這個說法也說得很好。說法,勉勵我們自己,斷惡修善,改造命運。《了凡四訓》就是非常明顯改造成功的典範,為什麼?因為命運是自己造的,命運沒有掌握在別人手中,完全掌握在自己。過去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一生得富貴的果報。可是我們享福的時候,造的是什麼因,這很重要。如果我們享福,造的是善因,來生善中之善,比這一生果報還要殊勝;如果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所造的因是惡的、不善的,這一生的福享盡了,來生就要受苦。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我們要把它想通,要搞清楚、要搞明白,於是我們就能夠掌握來生來世。
現在我們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無比殊勝的果報是成佛,成佛是智慧、福報的圓滿。你看我們常常念三皈依,「皈依佛,二足尊」。二是什麼?一個智慧,一個福報。足是滿足。智慧圓滿,福報圓滿,這個人稱作佛。我們學佛,學的是什麼?求的是什麼?就是智慧跟福德,我別的不求,就求這兩樣東西。這兩樣東西就是兩種享受,智慧是精神的享受,福德是物質的享受,兩樣都圓滿,真正是福慧雙修,沒有缺陷了。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0八集) 2011/7/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508
念老的註解,「右段勸諭世人,捨惡修善」,這是這兩行經文所說的宗旨。『愛欲』,「指情愛與貪欲」,現在所謂的情執,這個很難斷。「愛不重不墮娑婆」,這是古大德講的,「念不一不生淨土」。「世人舉體沉溺於愛欲之中」,這句話是現前可以說是全世界社會的寫照,這不是一個地區,全球性的都沉溺在愛欲之中。情愛、欲望,這個情裡頭真有愛嗎?假的不是真的,佛法說永恆不變是真的,見異思遷是假的,今天這個社會上真有愛情嗎?真正有愛情還情有可原。都是虛情假意,大家互相欺騙,一絲毫真誠都沒有,今天這個社會不像人間,有人說人間地獄,這個話我們愈想愈有道理。地獄在哪裡?今天人間是地獄,人倫基本的道德觀念都喪失,完全喪失。我們講五常,確實今天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中國過去社會這五常是底線,任何人都得要有的,沒有你怎麼立足於社會?不能不講究這五個字。仁是推己及人,想自己就要想別人,從哪裡想起?先從父母想起,然後想妻子兒女,然後想兄弟姐妹,一層一層擴大。要盡自己的本分,要愛護這些人,要關懷這些人,要照顧這些人,要幫助這些人。現在沒有了,現在人只想到自己,除自己之外都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什麼?欲望,情欲。夫妻之間戀愛結婚,你要問這結婚的兩個人,你們兩個當中互相真的相信嗎?他會搖搖頭:走著瞧吧!這個態度是真的不是假的,觀望,不能長保。幾天分手的有,幾個月分手的有,一、二年分手的很多很多,都在造罪業。給誰結了怨?如果他生了小孩,跟這個小孩結了怨,你們不和,他受罪,他的怨恨這一生一世都洗不掉,來生後世有意無意遇到能不報復嗎?
我們看念老這個文,「情愛與貪欲,實為生死之本」,這就古人講的「愛不重不墮娑婆」,這個世間人完全沉溺在其中,這講六道輪迴。「於是死此生彼,流轉無窮」。六道從哪來?就從這來,佛法講的貪瞋痴。「縱使眷屬滿堂,於生死之際,生是孤身來,死時獨自去,無人相隨,無人能代」,故云『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復指苦樂之果報,皆是自作自受,亦無有能替代者」。你一生遇到善緣行善積德,你去的地方好,好也只是人天兩道。如果心行不善,你去的地方就不好,這個不好是指三惡道,苦樂自當,自作自受。「憬興云:自當,即自受也」。『善惡變化』,「善變化」,就是善道,「即善趣報」,三善道的果報,「惡變化即惡趣報」,人變成畜生,變成餓鬼,變成地獄,變化。「《會疏》云:今世雖善果,(所作)業因惡,則來世變招殃過」。過是過失,天災人禍都是自己造作不善的業因所感召的。現在我們雖然是惡報很苦,但是所做的善,來生的時候它就變成福報。「千變萬化,不可具述。此則變化之又一解也」,都能講得通,也都是事實真相。總之,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是真理、是事實,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小心謹慎。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四五集) 2013/12/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45
念老在註解上說,『愛欲』,愛是情愛,欲是貪欲,實實在在是生死的根本,也就是六道輪迴的由來。這個世間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自性清淨心中無有一物,也就是什麼都沒有,這一切萬法從哪裡來的?是由自性所生所現,是由妄心產生無量無數無盡的變化。
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稍稍有些概念了,這個概念是正確的。那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這是淨土,真正的淨土,這是真的,我們稱它作一真法界。自性沒有現象,一真法界有現象,有依報,有正報,實報土。自性清淨心,在淨宗四土裡頭說,就是常寂光。常寂光裡頭沒有依正的現象,實報土有。實報土是心現的,一切諸佛如來方便土、同居土是識變的。識是什麼?我們的念頭,一切法從心想生。同居土是六道輪迴,方便土是四聖法界,換句話說,十法界跟六道輪迴是我們心裡頭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沒有妄想、沒有分別執著,就沒有十法界,十法界是假的。
我們今天墮落在十法界裡頭,而且非常不幸,墮落在六道輪迴裡面,十法界裡頭最差的地方、最不善的地方,我們在這裡。你要問為什麼,我們的念頭不善,我們沒有一個念頭是真正幫助別人的,無條件幫助別人的,希望別人離苦得樂,我們沒這個念頭。我們幫助別人都是有條件的,令別人離苦得樂,我自己先有一分,我沒有得到,你也別想,是這種念頭,有念無念都不出這個範圍。這是什麼?這是習氣,這是煩惱,煩惱習氣太深、太重,扭轉不過來,縱然遇到佛法,聽不懂,不開悟。什麼原因?煩惱習氣做障礙,道理在此地。
念老在此地提醒我們,情愛最難斷,貪欲,無始劫來的煩惱,這是生死根本,六道輪迴的根本,六道輪迴從這來的。這兩個要不能放下,極樂世界去不了。這就是李老師常說的,一萬個念佛人,真正往生只有三五個。什麼原因?那三五個人把情愛、貪欲放下了,他平平安安的去了。如果還有絲毫貪戀不能放下,那對不起,就去不了。佛門常說,「愛不重不墮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這兩句話重要,念要專一,不能夾雜情愛,不能夾雜貪欲。真正想往生的人,一定要跟阿彌陀佛一樣,把所有一切眾生都看成佛。什麼佛?阿彌陀佛。我們敢輕慢阿彌陀佛嗎?我們敢得罪阿彌陀佛嗎?這都是障礙你往生的,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世人舉體沉溺於愛欲之中」,特別是現代人,哪一個不如是。沉溺在愛欲之中,他就造無量罪業,起心動念意在造業,言語在造業,行為在造業。造的什麼業?全是輪迴業,自己要清楚、要明白。「於是死此生彼」,這一生壽命到了,死了,生彼是什麼?依照你的業力去輪迴去了。「流轉無窮」,流轉指六道,不定是哪一道。經上給我們說得清楚,貪愛是餓鬼,瞋恚是地獄,愚痴是畜生。這三種貪瞋痴我們全有,而且沒有中止,時時刻刻起現行。起現行就是造業,造貪瞋痴,這怎麼辦?
下面舉例給我們看,「縱使眷屬滿堂」,你的家大、業大,你的眷屬多,到生死關頭,「生是孤身來,死時獨自去」,這個時候沒有人跟著你,也沒有人能夠代替你。所以經文上,『獨生獨死,獨去獨來』,完全業力在支配你,你自己做不了主,你有真心,真心不管用,妄心、業力在做主。『苦樂自當,無有代者』。你的心善、言行善,你得的是樂。這個樂是什麼?三善道。人道是三善道之一,我們現在在人道,其他道的狀況我們不知道,人道的狀況我們應該非常理解。人道好不好?有小小的樂享受,但是享受的時候無不造業,這個事情可麻煩!特別是人事環境,有意無意得罪人,自己不知道。古人所謂的言者無意,說話的人無意,聊天,但是聽者有心,聽的人以為你在罵我,你在諷刺我,你在損我,他是這樣聽法的,他心裡就有怨恨。你是無心,無心說話的時候讓別人產生怨恨,這就是造業,這個業要自己受,沒有人能代。
所以到這個世間來,離開這個世間,真的是「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這是指苦樂的果報,統統是自作自受,與別人毫不相關。我們把自作自受受得不甘心,去責怪別人,罪加一等,不但你的罪沒有消,你的罪增加了。這都是自然的現象,這都是自然的規律,一般人講叫真理。「憬興云」,自當就是自受,要甘心自受,不怪別人。對別人要有敬意,這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對別人不滿,充滿了怨恨,還要想方法整人,這個罪就重了。一定要想到,來生別人用這個手段來對付我,一定是超過我今天所做的。它是報應,報應總是有添加,生生世世這兩個人報來報去,以後就會有大災難,這個大災難就叫你墮無間地獄。這個例子,《文昌帝君陰騭文》第一段,他說明他過去十七世的業因果報,就是跟這個冤親債主鬥,一世一世遇到,一世比一世厲害。還傷及無辜,不知道有多少人,真叫後悔莫及。以後遇到佛法明白了,這才把心中的怨恨一起放下。
親愛的人『會見無期』,有怨恨的人常常碰頭,怨憎會,愛別離,這是六道裡頭的真相。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善惡變化』,憬興大師說,善變化就是善趣報,你造的善因,善果現前,這就變化了;「惡變化」,造作的惡因,惡報現前,三惡道現前。這就是善惡變化,從因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