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文化與生活漫談(八)  周泳杉老師主講  (第八集)  2018/7/26  台灣台北市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  檔名:60-010-0018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午安,阿彌陀佛!好,我們接著上午,我們還有幾個問題提問,我們把它解答完了之後,我們再來看《常禮舉要》。其實這些問題都能夠與我們的課程相結合,也其實沒有離開主題。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問題。他講到這兩個問題,第一個,請教真(就是真假的真)及法性。何謂法性?法性就是真,你已經講出來了。真是不變。我們能夠接觸得到的,感官接觸得到的叫物質現象,另外還有個精神現象。不管是物質現象,還是精神現象,都是無常,都是生滅,都是因緣和合暫時生起來的一個幻相,都不是真實的,所以叫虛妄。它的虛妄是因為因緣和合,剎那生滅,這個剎那講得都太長了。我們看到佛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念,叫念念相似相續。那個「念」我們說過,三十二億百千分之一彈指,這麼短的時間。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法性,法性沒有生滅,法性是我們的真心理體,每個眾生都是由這個真心理體裡面所變現出來的,所以我們修道就是見性而已。這是講法性。法性沒辦法講,因為我們能說的、能形容的是物質現象,我們能思考的是精神現象,而法性不可以言說,不可以用思考去攀緣到它,所以叫不可思議。所以不可思議不是說這個事情你很驚訝,不可思議,不是這個意思。不可思議是方法,也就是告訴我們,你不思不議的時候,你能放下思議,你就能見性,你就見到它了。所以法性沒辦法講,也就是見性的人都講不出來,換句話說,他能講的都是什麼?方便。

  所以世尊告訴我們,涅槃四個性德,你看這也是形容個彷彿而已,常、樂、我、淨。常就是不變。所以什麼是常?樂就是常,無常就是苦。所以你見到真常,那個樂不是苦樂的樂,是無有眾苦。你看《彌陀經》一開始就講,「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所以那個無有眾苦就是樂,無有眾苦就是常、就是我。所以我是什麼?我是自在,我是主宰,我是唯一,是一,是不二。所以你從這個定義上來講,你在事相上找不到我,因為所有的現相都是因緣所生的,它哪裡有唯一,哪裡有不變,哪裡能主宰?我們對這個身體都沒辦法主宰,如果能主宰,我們希望怎麼樣?年年十八。這做不到,這做不到的。你肚子痛,叫它不要痛,它聽不聽你的?它不聽你的,因為你沒辦法主宰。所以那個法性就是我,法性就是淨,就是沒有染污,被什麼染污?煩惱,起心動念就染污了。所以這些都是甚深的道理。

  我們知道我們有真如本性,我們才願意修行。所以《三字經》一開始就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已經不善了。我們昨天告訴大家的,善惡都是染,所以那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那個善是什麼?讚歎,讚歎到了極處,就是那個本性美好到了極處,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福報。福報,佛法用相好來做代表,相好就是代表福報,用那個來代表。智慧德相,佛見性的時候講「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個德就是才藝、就是能力,相就是福報,就是《大學》裡面說的明德,一個意思。我們知道我們有這個,我們就願意修行。可是本體不能說,說不出來,也不能想,你一想就不是它,因為它不可思,你一說就不是它,說似一物即不中。那怎麼修?對,也不能講,也不能想,那怎麼修?修行的功夫就在這裡,從作用上,本體上你沒有辦法,不可思議。所以聖人教學有善巧方便,他講作用。所以剛剛講那個東西,強名曰道,「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強名曰道。但是道不可說,不可說怎麼修?所以聖人不得已教我們,因為它會有起作用,它不是死的東西,它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可是它還能感而遂通。它能感通表示它有作用,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它有作用。

  順性起的作用叫德,所以道德這兩個字很難講。我們說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這六個字都很難講。所以它順性起的作用就叫德,那德就可以講了,因為德有作用就有相,我們叫德相。德就有相狀了,就可以思,就可以議了,所以所有思議的都是德。而當我們從德的作用去學習的時候,學習德,不定什麼時候入這個本體,就契入道了,所以這叫即用顯體。從作用當中去顯出那個本體,你就有門路了。所以道沒辦法講,聖人告訴我們德,德因為太微細了,所以聖人再下降告訴我們仁,所以仁是德再粗一點的狀態。德在內,仁半內半外。而以什麼來展現仁?你說仁者愛人,好,不能空口說白話,用什麼?用藝。「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是孔子說的。你要拿一句話來代表整體的中華文化,哪句話?這句話就能代表。「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都沒有漏掉,完全沒有漏掉,傳統文化講的東西,就是這個東西,一個字都沒有漏掉。

  道,我們剛剛說的,不可思,不可議。就是剛剛我們講無思也,無為也,這孔子在對《易經》定本體的時候,他是這樣講述本體的,他說它「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思,就是它不是精神現象,我們叫非精神,它不是精神現象,這個本體不是精神現象。所以你想想不到,你說你讓我想一想,你想什麼都不是它。也就是說,我們的心跑到的地方,它就沒有了,叫心行處滅。你心能夠跑到的那個處所就不是它,因為它不是精神現象。再來無為也,為是什麼?為是造作,這個為就是作,作為。你看這個筆是被誰做出來的?被人做出來的,創作出來的。所以人能創作的東西叫什麼?叫物質。所以它非物質,它不是物質現象。所以我們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能碰觸到的都不是它,第六意識能想的也不是它,所以我們六識接觸到的六塵現象都不是它。你看沒辦法講,也沒辦法想,那怎麼修?對,就是這個問題。怎麼修?也不能討論,也不能思惟。對,你要進入這個狀態,你就見性了。

  那進入這個狀態怎麼做?放下起心動念。那這個我們做不到,我們現在凡夫做不到,好,等一下有方法。所以它不是精神現象,它也不是物質現象。然後說它寂然,寂就是什麼都沒有,不動,自性本定。這都透露信息,告訴我們你要見性,一定要以定為什麼?樞紐,因為它不動。它的不動是哪裡不動?是身不動嗎?不是,心。法性,這就是法性。但是你說那死人也不動,木頭、石頭也不動,也寂然,難道自性是木頭、是石頭嗎?不是的,它有作用,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它的作用是什麼?感通。通是什麼?通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福報,就是通。感,就是眾生有感,它會反應,它會起反應。這叫妙用,它的作用叫妙,就我們上一節課告訴大家的中庸。中庸,庸是什麼意思?庸就是用。所以中庸就是用中,中就是不偏不倚。「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對每個人來講,都不偏不倚。這個作用妙不妙?妙。它為什麼有這個作用?法爾如是。所以這個作用就叫慈悲,就叫做慈悲。這都是強名。所以大家了解到,道沒有辦法講了,才說「道可道,非常道」,你要能講得出來就不是常道。怎麼辦?失道而後得。那個失是迷失,不是真正失掉。所以沒有辦法下手處,對不對?聖人起慈悲心教化眾生,要用我們眾生能夠理解的來教我們,所以他起的教學都叫方便,全部都是方便。所以他教什麼?教德。所以德是道起的作用,應該說德是道的相,應該是這樣講,就是道是體,德是相。或者是說,德是相,仁是作用,是總作用,作用是總,藝是作用之別,別作用。換句話說,德在內,仁是半內半外,藝是完全顯在外面的,顯在外面,外顯的。換句話說,你怎麼能夠入道?從德入道,從仁、從德入道,因為仁跟德是道起的作用,是道的形相,就是它顯現相的時候就是德,就是德相。

  所以見性的人從自性當中起作用,就一定是與德相應,一定與德相應。所以戒是什麼?戒是佛行,戒就是佛行。一定與德相應,就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我們學是從哪裡學?從德、從仁來學,從這個地方學。所以,你看我們學仁,譬如說仁者愛人,好,你怎麼愛人?你不能說只有一個口號,從哪裡展現出仁者愛人的那種作用?從藝,從外顯的才藝。對不對?所以才藝裡面有百工,我們現在做的各行各業是不是藝?藝是什麼?藝就是仁術。你看我們到醫院裡面,我們看到一個匾額叫什麼?仁心仁術。所以醫生那個醫術叫仁術。可是仁術從哪裡來的?從仁心,有仁心才會有仁術。如果這個心不仁,這個術變成什麼術?變害術,害人的。所以他那個手去殺人,難道是那隻手壞嗎?把那隻手剁掉就好了嗎?不是,是心壞。所以他要改的是心,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現在最大的麻煩是什麼?我們現在的學校,大多數世間的學校,這裡把它割掉,道德仁不要了,它只要這個,都在教才藝,哪個科系教什麼,醫學系教醫學,文學系教文學,它都在教藝。可是裡面有沒有仁?這就是最大的問題,也就是說他把它割裂了。換句話說,百工都可以修道,不管他是哪個行業,只要他修道的時候,把他的那個藝加上仁的元素,他就能入道,就這個道理。所以職業沒有貴賤,他不管什麼職業,什麼職業都是藝,只要加入仁的成分,他就能夠往道德方向走。

  所以配合我們這次的教學,藝是什麼?藝就是生活,生活教育;仁跟德就是生命教育;道就是生死,生死教育。也就是說,你在生活當中,歷練你的生命的時候,你看我們做各行各業是不是生活?我們是不是要生活?在那當中怎麼歷練生命?你在你那個行業裡面加入了仁、加入了德就對了,你就起這個作用。而這個作用即用,就慢慢能顯出本體,因為這個本體起的就是這個作用。所以即是什麼意思?即是不離的意思。也就是說你在生活當中,你不管是哪個行業,你在生活當中,只要不離開仁跟德的作用,什麼意思?念念為眾生,這就是不離開仁的作用,不離開德的作用,不定什麼時候你就入道,就這個道理。

  所以道不是用講的,講經不能了生死。我們在上面講,講得天花亂墜,不能了生死,因為道不是講的,因為它不是精神現象,它也不是物質現象,你講怎麼能夠了生死?所以要怎麼樣?要做,要落實。要在哪裡落實?生活,它沒有離開生活。所以必須要一直提升你靈性的高度,你在這個生活當中起的作用,都與仁跟與德相應。只要不相應的就不行,你就要淘汰掉,不相應的都要淘汰掉。所以從這個當中,你就知道為什麼要學習,你就要學習什麼?什麼是跟仁相應的行為,什麼是跟德相應的行為。你看我們中國人整理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就是跟你德相應的行為。要不要學?不學怎麼會?不接受教育怎麼會?所以我們的生活不是只有技能,不是只有混飯吃而已,不是的,它還有生命教育的提升。所以我們在這個課程當中,因為同學問法性,我就乾脆就把這個東西先講出來,這個東西有沒有離開我們課程?沒有。因為藝的開頭,六藝的開頭,就是禮打頭,禮、樂、射、御、書、數,禮打頭。所以沒有離開禮,沒有離開常禮。所以不管大家學多廣,最後都要「博學於文,約之以禮」,都要從禮來抓。所以最重要的元素是什麼?是恭敬。而恭敬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把「我」放下。你做不到,做不到你就沒有辦法入道。不是做不到的,做得到的。為什麼你覺得你做不到?因為你沒有聽經,你不知那個理路是什麼?怎麼修?你不曉得這個道理。怎麼辦?照做,不知道道理的時候照做。照什麼做?《弟子規》、《感應篇》。所以《弟子規》是什麼?《弟子規》每一條都是禮。我們今天講《常禮舉要》,大家回去對對《弟子規》相不相應?你能找出一條不相應的,那佛不就妄語了嗎?不可能,一定是相應的,哪裡有矛盾的!

  所以,不管你是哪個行業,都可以修道。所以一定要找什麼行業?正命。有沒有?你去讀《孟子》,《孟子》有個故事,它說一個是做矛的,一個是做盾的,兩家生意都很好。兩家生意都很好,可是兩家以後的前途會不會一樣?會不會一樣?生意都很好,都很賺錢,為什麼前途會不一樣?為什麼?因為做矛的那個人,天天在想的是什麼?怎麼研發出世界上最利的矛,可以穿過世界上最堅韌的盾,他天天在想殺人。而做盾的那個人,天天在想什麼?天天在想怎麼救人。所以那個做盾的就是仁術,對不對?這樣大家能體會嗎?所以兩個人生命的品質一不一樣?不一樣!怎麼會一樣?所以在用心,就是你的心在哪裡,是善還是惡?還是染還是淨?還是妄還是真?昨天不是講這三個層次?好像沒有講過,怎麼都沒有印象?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是不是三個層次?是不是都是心的層次?對!那個心的層次是不是生命教育,對不對?在哪裡歷練的?在生活,在生活上歷練的。最後要解決什麼問題?生死問題,生死問題才能觸碰得到道。你要沒有觸碰到道,跟生死是不相干的。跟生死不相干,那就是浪費生命,浪費時間。那就是人身難得,結果你把它給糟蹋了。

  所以中華文化就是講這個,你說法性,法性就是這個道。你叫我怎麼講?不能講的。但是勉強要跟大家說,就要設施這些名相,是這個意思。我本來是想說講到《群書治要》再來講,沒關係,這個問題問就把它講出來了。所以其實都沒有耽誤課程,大家不要說這個問題怎麼這麼多,耽誤課程。沒有,沒有耽誤,這個我本來都要講的,因為這都很重要的概念。跟禮有沒有關係?有,藝的打頭就是禮,禮、樂、射、御、書、數,沒有禮,什麼都沒有用了,藝都落空了。因為沒有禮的話,它都跟仁、跟德扣不上關係,怎麼可能入道?不可能的。所以修道絕對沒有僥倖的,決定沒有僥倖的,也沒有偶然的,不可能。所以對道理一定要透徹,修道哪有不明理然後盲修的?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所以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說你修得很好,我嫉妒你,我能不能把你修行的成果拿過來給我享用?不能,做不到的。所以我羨慕你、我嫉妒你都沒有用,我要真修才有用。所以絕對不是說我們開一帖藥,然後我吃下去之後,我立刻就入道了。然後這個楊過,遇到一個老人,把一甲子的功夫灌給他,他就很厲害了。有沒有這樣?沒有的,修道不是這樣子的,修道要下真實的功夫。

  所以一定要聽經。但是問題是很多人說,海賢老和尚也沒有聽經。對,沒有錯,孔子告訴我們兩種人,有兩種人教學不用循次第,「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就是上上根跟下下根的人不用循次第。我們不是這種人,我們是中間的那一群,所以我們必須要循次第,不能躐等。所以老和尚開給我們的藥方是什麼?《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先扎三個根。然後《三字經》告訴我們,這叫小學,有沒有?「小學終,至四書」、「四書熟,孝經通,如六經,始可讀」,從四書到六經。從六經再到什麼?「經既明,方讀子」,有沒有?然後「經子通,讀諸史」,次第。所以你要做學問,第一個就是小學,第二個就是四書,第三個就是經部的,第四個子部的,第五個史部的。而《群書治要》裡面有什麼?有經部的、有子部的、有史部的。所以《群書治要》是研究所的課程。就是說我們經部都不懂,我們怎麼讀子部?怎麼讀史部?因為子部的不純粹,史部的也不純粹,你經部的根要是不熟的話,你怎麼判斷子部跟史部?所以要循次第的。那你說我不是讀書的。沒有關係,你不要懂這麼多,你只要把三個根扎好,然後一句佛號,真信切願,你也能解決問題。這是捷徑,這都是捷徑。所以你要懂這些道理,你不可能不念佛,你不可能不求極樂世界,不可能不求淨土,不可能。所以就怕你不透徹,不怕你透徹。所以經教一定要很熟,一定要很深,但是還要依教奉行,一定要真修。你修一分,你就真實得到一分,實得的。所以這個是提醒大家,很感謝這個同學問法性。

  第二個問題,請教如何捨掉感受?

  這個問題,學人告訴大家,我們千言萬語都在教這個。我們不是告訴大家,總原則是什麼嗎?擴大心量。其實要捨掉自己的感受,我跟大家講一個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念念想別人的感受。就是說為什麼我們這麼重視自己的感受?因為你忽略別人的感受。我隨便舉一個例子。各位做母親的人,妳在生產的時候,當妳生完小孩的時候痛不痛?陣痛非常的痛,可是生完小孩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是痛嗎?不是,我的孩子健康嗎?就是她有在意自己的感受嗎?她如果在意自己的感受,我痛得要死了,那個小畜生害我痛得要死。這樣你懂嗎?媽媽生產完是不是那個念頭?不是的,都是我的孩子健康嗎?她還記不記得自己的痛?根本忘記了。但是還是真的很痛,可是她所想的,她一直在想孩子。所以為什麼《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要用「如母憶子」來做比喻。所以我們是沒有去想別人的感受,而不是你捨不掉自己的感受。是我們太自我了,我們心裡面根本沒有別人。大乘佛法教我們什麼?念念為眾生。當你念念為眾生的時候,你怎麼會執著你自己的感受?就是我們太自私了。我們天天在想是你給我好受、你給我難受,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曾經給人好受嗎?我們在給別人難受的時候,我們會警告自己,我不能再這樣了嗎?我們有這樣的想法嗎?所以如何捨掉自己的感受?很簡單,想別人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很簡單,你跑到公共廁所,一闖進去,哇,你看到整個馬桶全部都是糞便,你會怎樣?你大便的心情都沒有了,你會不會覺得很難過?會!所以當你上完廁所的時候,你會不會想到如果我沒有把它清乾淨,我就這樣跑掉了,下一個上廁所的怎麼辦?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有,你絕對不敢弄得亂七八糟然後就走掉。你一定會怎樣?把它清乾淨,對不對?讓下一個使用者進來的時候很舒服。大家能理解嗎?這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以為什麼我們這麼在意自己的感受,因為你忽略別人的感受。大完了之後,反正這是公共廁所,反正下一個來的人也不知道我是誰,反正我好受就好了,我還去清那個,那個太髒了,我很乾淨。你在意你的感受,你就忽略別人的感受。你要重視別人的感受,我不可以這樣,我一定要把它弄好我再走。我們坐火車、坐飛機,那個椅子可以這樣靠下來對不對?問題是你很舒服對不對,後面那個人呢?後面那個人位置就變小了,他就要委屈,對不對?所以如果我要很舒服,那後面那個人就得不舒服。可不可以?不可以。你就知道這個位置已經很舒服了,不要再躺了。這樣大家能理解嗎?你想到別人,或者是說你躺沒有關係,可是到站的時候怎麼樣?先豎起來,因為人家有的人要過,要出站,你不能讓他不方便。就是你想到別人的感受,你怎麼會在意自己的感受?所以重點就在於,這個禮就是這樣。《常禮舉要》裡面非常多這樣的例子,禮為什麼會教一套一套的?這就是捨掉我們的感受。你真正能夠循禮去做的時候,一開始練當然勉強,有沒有?為什麼勉強?因為有習氣,那就叫習氣。你在那個勉強當中看到什麼?看到我很差,我怎麼習氣這麼重?你要看到這個,是責備自己,而不是說那個人怎麼那麼討厭,那個人怎麼那麼麻煩,不是的。

  「不挑剔食之美惡」,你看《常禮舉要》裡面有這一條。為什麼不要挑食之美惡?因為食之美惡是感受。好吃的誰不喜歡多吃點?可是我多吃一點,是不是別人就少吃一點。你如果重視別人的感受,你就會少吃,你就不會多吃,你就怕給別人添麻煩。我們過去台灣人,台灣人很怕給人添麻煩,就我們老一輩的,台灣的傳統。因為經常聽我們長輩講,不要給人家添麻煩。然後給人家添一點麻煩會覺得怎麼樣?(很歹勢)很不好意思。真的,都是這樣子的,都覺得好像給人家添了很多麻煩,給別人造成很大的壓力,不願意這樣子的。所以你訪客的時候,人家在看手錶了,你看《常禮舉要》有這個,你還要繼續賴在那裡嗎?人家在看手錶,什麼意思?很晚了,人家要休息了。為什麼我們沒有神經?沒有敏感度?台語意思就是沒神經。為什麼這個人沒有敏感度,因為沒有禮,他太重視自己,他在那發表得很快樂,結果他忽略了別人要睡覺。可不可以這個樣子?不可以。

  可是,為什麼我們捨不掉自己的感受?為什麼?對!找到答案了,因為從來沒有去想別人的感受。做兒女的為什麼頂撞父母?為什麼忤逆父母?因為他不知道父母的感受。他要懂得父母的感受,他敢不敢忤逆父母?不敢,他不要忤逆父母,我要讓我的父母好受,我希望我的父母無憂無慮,他想的都是這個。古代的父母對子女也是這樣,為什麼教訓子女?為什麼?希望他以後好,都是從這個出發點出發的,真正的愛護對方。所以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其他的道理都不要講太多了,這裡面就有大學問。《常禮舉要》,說老實話,每一條你去對照,有沒有離開這些原理原則?有沒有離開念念為眾生?沒有,都沒有。所以你只要把這個重點抓住了,其實我們條文不用念,大家也都懂了。問題在於什麼?還要克服煩惱習氣,真正去把它做到。我們下次到任何公共場所,任何公共的地方,都想到別人,我們就不會做出讓別人討厭的事情。所以公共場所能不能大聲喧譁?不能。為什麼?有人要休息。你在那邊發表高論,你只重視自己的感受,你有沒有想到有人要休息的感受?對!我們買東西要不要排隊?要。你去插隊,那後面人怎麼辦?你有沒有想到別人的感受?所以這些道理我們都懂了之後,常禮,常禮就在這裡了,就是心裡真的有別人。所以這個同學問的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再來,從粗淺的方面來講,從粗淺的方面,粗淺的,就是感受是什麼?感受就是情緒。你看我們世間人都要做情緒管理,世間很多的教學都教我們要情緒管理。能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這是過去成德法師在家的時候,他講《弟子規》有一句很有名的經句,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什麼人不能掌握情緒?感受很重的人,就是自我感受很重,好受、難受很重的人,他能不能掌握情緒?不可能,決定不可能。美國過去有個新聞,有個三歲的小女孩,有一天她用石頭在車子上面亂畫,因為小女孩她不知道。她的爸爸一回來,看到這個車子,很生氣,妳看我的車子怎麼被妳畫得這麼花?很生氣。怎麼辦?他拿這個,在車庫裡面有鐵絲,就用鐵絲把她的兩個手綁起來,吊起來,氣沖沖的跑去喝酒,跑到酒吧去喝酒。一喝酒,忘了,忘了這件事,所以那個小女孩的手就一直被綁著這樣,用鐵絲纏繞。等到她爸爸從酒吧回來的時候,發現這個小女孩的手怎麼樣?發黑了。所以趕快送到醫院,怎麼樣?截肢。三歲。她從手術房出來的時候,恢復之後醒來的時候,舉著兩隻手問爸爸,爸爸,我怎麼沒有手?她的爸爸非常的難過,非常的痛苦,拿槍舉槍自盡。

  好,這個故事我要請問大家,這個爸爸自殺有沒有解決問題?問題更嚴重,為什麼?這個女孩就變孤兒了。對!更嚴重。為什麼他會這樣做?他的命運為什麼會朝向這個方向?為什麼?情緒,就是感受,是不是就是感受?他從頭到尾都很在乎誰的感受?自己。他看到車被畫花了,他什麼感受?憤怒。對不對?其實車子是不是我?不是,是我所。他知不知道,他有沒有智慧知道這一層?沒有,他沒有智慧。他有沒有智慧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哪有可能有這種智慧?他的心量有沒有大到那種心量?沒有。他有沒有想到小女孩的感受?也沒有,因為小女孩很可愛,她拿石頭畫,她是在做什麼?是在遊戲。她有沒有惡意?沒有。但是什麼東西障住了他的智慧?憤怒,憤怒障住了他的智慧。第二次,他看到女兒沒有手了,什麼東西又把他的智慧障住了?悲傷。悲傷也是情緒,是不是又把他的智慧給障住了?所以這個愚痴的情緒牽引他去做什麼?自殺。

  所以這一幕有沒有其他的選項?有。譬如說他一進門看到他的車花了,他可以怎麼說?哇,妳畫得真是非常的漂亮,妳真有繪畫的天才。可不可以這樣?因為已經不能挽救了。然後再告訴她,以後要畫在畫布上,不可以畫在這裡。可不可以這樣教她?可以。這就有其他的結局了,生命不就有其他的選項了嗎?這不就是命運嗎?轉變命運在轉變什麼?是不是就是轉變情緒?這是不是就是與智慧相應的生活?對,為什麼不這樣做?學人這個故事是用一個張力很大的結局來告訴大家,其實我們的人生每一天都面臨這種抉擇。你跟人事物相處的時候,都面臨你到底是要用感受,還是要用理智,都面臨這個抉擇,有沒有?你與人相處,與事相處,就是緣跟事,就是境緣。所以為什麼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那個好醜起於心就是你的感受,境緣哪裡有好醜?境是人事環境,有惡緣、有善緣;物質環境有順境、有逆境。所以順逆皆佳境,善惡咸良緣,那是誰?那是有智慧的人。那是他的生活跟他的生命結合在一起,已經歷練出一個高度品質的生命。所以你問怎麼捨掉感受?就是拓開心量。

  再來,你從因果上去看,為什麼現在這個人讓我很難受?為什麼?沒有別的,因為我過去也讓他這麼難受。對!所以怎麼辦?逆來順受。他逆著來,我順著受。所以從因果的角度,因果教育就是在化解你對感受執著的一帖良方,可以這麼說。可是我們今天學校沒有因果教育,所以現在年輕人對自己情緒的處理的能力,強不強?很弱,非常的弱。不但是小孩很弱,現在成年人都很弱。所以一個對自己情緒控制非常穩定的人,這個人叫成熟的人;一個對自己情緒無法控制,很在意自己感受的人,這個是幼稚的人,就這個人太幼稚了。他的心智那麼幼稚,請問他的生活會幸福嗎?他會有福報嗎?他會有德能嗎?不可能,決定做不到。

  所以你說《常禮舉要》,《常禮舉要》就在學這個的,它絕對不是教條,它也不是威權。我們今天用這些態度去看它,這都是邪見。可是我們現在又不能罵人家,不是罵,不能說他邪見,因為邪見確實不是罵人的話,它只是陳述一個事實。但是因為大多數人現在不理解,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辦這樣的教育課程?就是說我們來參加這個課程,我們真的要非常感謝,首先感謝我們大和尚,感謝我們華藏學會、儒釋道學會,我們要感謝這個學會。為什麼?因為它讓我們把這個斷層補起來,把它補起來。就短短的五天,其實我們要講的東西太多太多了,學人現在已經有點趕進度了,因為真的講不完。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所以就不能簡單的講。所以大家要了解說,因為這個概念不是很單一的,所以一定要靜下心來學習。

  而今天大多數從政的人,從事政治的人都很忙,誰有辦法在這裡坐五天?因為他們沒有辦法了解,他們如何制定一個好的教育政策?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培養師資。現在最重要的,國家有兩個重要的系統要建立起來,一個是師資培育系統,一個是官員的培育系統,官員的養成系統跟教師的養成系統,這兩個系統要先建立。所以才會有正見、正思惟,才能引導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精進、正定,你才能引導百工,以仁術來過生活,提升生命。所以學校就不會流於只是知識跟技能的傳遞而已。現在嚴格講,這個學校不能叫學校,應該叫什麼?應該叫知識技能傳習所。它沒有學校的功能,它傳遞的只是知識跟技能而已,它不但跟生死不相干,它跟生命都脫節。就這個生活跟生命脫節的時候,人叫什麼?人叫禽獸,叫行屍走肉。我們這樣怎麼對得起人?人家把子弟交給我們,我們不把他的生命完整,不讓他去碰觸生死的問題,我們會墮十八層地獄,不,十九層,會墮十九層地獄,因為聽說十八層是做醫生的,做老師的在第十九層。很可怕的!這真的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大家了解這個道理,就是說捨掉感受這個太重要了。

  修行,感受捨不掉,你不可能入門的,還差得很遠,色受想行識,差得太遠了。所以,除非你不想修行,但是不可能,因為你沒有修行沒有出路。所以你只有一條路,就是捨掉感受,不要執著自己的感受。從什麼地方開始做起?從放淡。我們給大家兩個字,一個是讓,一個是淡,淡化,從淡化進入到完全捨掉,讓。所以要在生活當中練,歷練。在家庭裡面先練「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兩個人為什麼會吵架?少說一句話就不會吵架了。所以夫妻之間要開始吵架的時候怎麼辦?我出去走一走。這樣了解了嗎?有修行的人先說我出去走一走。這樣就好了,避開不就好了嗎?少說一句就好了。淡,先淡化,有沒有?對。然後去走一走,十分鐘之後回來就沒事了,就忘記了。這樣也是一個方法。你說我修養沒有那麼好,修養沒有那麼好先避開,對不對?暫時避開,這樣就好了。所以方法很多,可是我們一定要有信心,就是我一定可以做得到;你要沒有信心,你一定做不到。所以這個問題很好,問得很好。

  再來,有個問題他說,「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乎心性」,解釋這兩句話。

  其實我們剛剛在講心性,我們其實已經講了這個問題,就是我們講道,道是「道可道,非常道」,有沒有?這個道叫做真空。然後真空因為它能起作用,所以叫真空不空。然後起的作用叫妙有,妙有又是假的,所以叫妙有非有,這叫做談玄說妙,這叫善談心性。可是有沒有用?沒有用。因為它是在作用上面即用來顯體,所以善談心性者能不能棄離於因果,事相上的因果?不能,因為你必須在作用上即用去顯本體。所以善談心性能不能棄離於因果?不能,因為它是從作用當中去顯本體的。所以一定要在生活當中去怎麼樣?去磨。往往都是磨得很辛苦,磨得很厲害。為什麼磨那麼辛苦?為什麼?因為我習氣很重,要起慚愧心。所以能不能離於因果?不能,還是得在因果上好好的修。然後深信因果者,就是作用上面,好好的在仁跟德上面,好好下功夫,必大明乎心性,就是它能顯體,就這個道理。所以這個問題我們就講過去了。

  下面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網路上的一個問題。他說,善惡如果不能抵消,那命運如何被轉?行善為什麼可以轉命?其中的原理是什麼?

  善惡不能抵消,就像種子。譬如說古代有個公案,有個老和尚他就教小沙彌,他說這裡有一包種子,這包種子就是我們講荊棘的種子,這兩片土地,你把這個種子撒下去。其中有一片土地,你給它灌溉、澆水,另一塊土地,你每天去把它踩踏,然後澆石灰,不要澆水。結果過了好幾天,澆水的這塊地是不是發芽了;澆石灰的、去踩踏它的,那個就沒有發芽,沒有澆水就沒有發芽。過了一個月之後,荊棘就長出來了,沒有灌溉的,荊棘就沒有長。他就告訴這個小沙彌,你看,我們的惡念就像這個荊棘的種子,如果你一直澆灌它,你用什麼在澆灌它?用相續的惡念。相續的惡念在澆灌它,它是不是就會發芽?這裡雖然你下了惡念的種子,但是你不澆灌它,你不用相續的惡念去澆灌它,它是不是就不長,對不對?它自然就不長了,對。所以改變命運的方法就是像這個比喻很好,就是你為什麼一直行善就能改變命運?並不是你把惡的種子抵消了,不是的,而是你讓善的種子一直發芽。但惡的種子是不是還在那裡?對,還在那裡。或者是說,惡的種子已經發芽了,已經長了,但是你開始不給它澆水,它是不是就會枯萎,是不是就會爛掉?對。這個就是善惡不能抵消,可是行善會改變命運,就是這個道理。所以這是很淺顯的道理。這是講到命運轉變,所以善惡不能抵消,不可以抵消。但是這個都是從不了義的角度來講,真正自性裡面,說老實話,也沒有善,也沒有惡,我們是從不了義的角度來講。這個比較深,你就聽你懂的那個部分就好了。

  第二,如何觀察自己內心的狀態是善多惡少,還是惡多善少?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重要,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了凡四訓》裡面,了凡先生講善惡是八對。所以分辨善惡容不容易?很不容易。可是中峰禪師他的開示,有沒有告訴我們怎麼分辨善惡?凡是有利於人的就是善,有利於己的是不是就是惡。是不是剛剛學人一直說的那個,就是說我們念念想自己的感受,這就是惡;你要能想別人的感受,善,那就是積功累德。所以這裡告訴我們,善惡就是一個是想自己,惡是想自己;善就是念念想別人,為別人著想,想要利益別人。好了,你懂得這個分辨之後,你就要看你一天下來有多少念頭是為自己?有多少念頭是為別人?那不就善惡多少是不是就知道了嗎?對!

  所以為什麼我們不知道自己善惡有多少?第一個,因為我們連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都不知道。第二個,你連善惡都不知道,那你怎麼會知道你現在的起心動念是善還是惡?所以這種人生是一種什麼人生?是一種糊塗的人生、愚痴的人生,是一個醉生夢死的人生。這樣的生命品質會高嗎?不可能。可是我們從小到大的教科書裡面,從來沒有一本教科書教我們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們怎麼期待我們現在教出來的小孩知道善惡?你怎麼期待這件事情?你弄得他善惡不分,他渾渾噩噩的過日子,這個社會會好嗎?不可能!你將來的政權就要交給他。這個政權我們沒有對不對?我們講得更實際一點,你是爸爸媽媽,以後你要死在誰的手上?你要死在你兒子手上。聽得懂嗎?聽不懂。他怎麼幫你辦喪事?對,就你要死在他手上。如果你教出來的兒女連善惡都分不清楚,你會怎麼死?你會死得很難看。我講的都不是詛咒人的話,都是一個平鋪直敘的事實。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好像都在走這條很不好的路,因為「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你不怪他,可是他還是要走這條死路,你會覺得捨不得,覺得很捨不得這樣的事情。所以年輕人一定要發願,人生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弘法利生,把這個福音你要傳到全世界各地,這真的是福報的聲音。我們這裡有這麼多的年輕人,大家一定要發一個大願,雖然這條路很漫長,可是很有價值。你說你這一生做這麼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你的生命沒有白來,你的父母將會為你而感到榮耀。這就是什麼?這是「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就是最大的盡孝。

  所以這是講到善多惡少,你怎麼去觀察,你一定要先認識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還要觀照自己的心念,然後你才能知道,我今天是善多還是惡多?是佛念多還是妄念多?你能知道,你就知道自己的前途去處,因為可以預測,因果是可預測性的。所以自己能不能往生,要不要問別人?有人就問老和尚,說老和尚你看我能不能往生?老和尚告訴他什麼?你一定不能往生。因為你糊塗,就你連自己的善惡念、佛念妄念多少你都不知道,那表示你是糊塗、迷到底了,你怎麼可能往生?就像你今天中午吃飯,吃完了你問他說,你看我飽不飽?我有沒有吃飽?那不是糊塗話嗎?所以我們怎麼都問這些糊塗話?因為沒有智慧。所以開智慧很重要,非常的重要。

  往下看第三題。作惡,果報感受到痛苦的時候,應該怎樣減輕痛苦?

  怎麼減輕痛苦?還債。也就是這個痛苦就是還債,我應該還的。所以因果的道理是什麼?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有沒有殺人不用償命的?不可能,國家的法律可以逃得過,因果決定逃不過。所以殺人一定要償命,欠債一定要還錢。金錢債好還,什麼債難還?感情債最難還。說要跟人家搏感情,這個國語怎麼講?糾纏感情,那個不好。我們跟人以法來做什麼?來做媒介,結法緣,把家親眷屬都轉成法眷屬,這就吉祥,非常吉祥。恩愛夫妻怎麼辦?我告訴大家,約他去極樂世界相會。恩愛夫妻,我們一定要離開,沒關係,我去那裡等你;或者你先去,你到那裡等我,我們在極樂世界再繼續約會。這有沒有出路?這就有出路了。不然沒有出路,人在愛欲之中會怎麼樣?「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真的就沒有出路。所以有極樂世界真好,對!就有出路了。你看家親眷屬都可以到極樂世界團圓,不是很好嗎?對!

  所以很多人說迷信什麼等等的,我告訴大家,如果就很簡單的道理去講,很簡單,我們每個人最終的結局是什麼?死。是不是死?好,如果沒有方案,對一個老人來講,他的生命叫什麼?叫黃昏事業。黃昏,夕陽無限好,可惜近黃昏,有沒有?因為黃昏了。所以他的心會不會覺得很沉重?會。因為我要死了,該死了,時間快到了。你看是不是很沮喪?怎麼解決?極樂世界!是不是?所以你看有極樂世界,黃昏事業就變成什麼?希望工程。是不是充滿希望,我要往生了,我過幾天就要往生了,你看一不一樣?一個叫往生,一個叫去死,那個差太多了。這樣了解嗎?你要選擇哪一種?往生。對,再笨的都要選擇往生,怎麼會選擇去死?所以大家從這個角度去思考,這個不是很高的智慧都能想得出來的。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說它是迷信?為什麼你要打擊那麼多的老人?就你給他一條希望工程,這樣對不對?然後你的家親眷屬結法緣,以後都可以到那裡去見面多好!這不是安慰人的話,這是真的。《彌陀經》開始不是二有嗎?對不對?「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講得這麼清楚。所以我們今天這個課程,除了講禮之外,最終引導大家去哪裡?極樂世界。所以你說怎麼減輕感受,減輕感受就是說,在這個世界怎麼樣?「雖一世精進勤苦,須臾間耳」。所以再怎麼苦,就這一生而已,這一生是我在這娑婆世界最後生。所以再怎麼苦,要不要咬緊牙關?要,為什麼?因為過幾天我就要往生了。過幾天?對,就過幾天。一年不是三百六十五天嗎?十年呢?三千六百天。一百年呢?三萬六千天。三萬六千的人民幣十分鐘就數完了。不用十分鐘。這樣了解了嗎?不是就過幾天而已嗎?像我這個都半百的人,你們看不出來嗎?我半百了,我棺材已經進了三分之二了。你以為我還有很多時間嗎?真的,這不是假的。我還能再活半百嗎?不可靠。是不是過幾天就要去了?對。你在意這個做什麼?你計較做什麼?全部讓你贏,你又如何?所以怎麼減輕痛苦?馬上要見佛了,痛苦就減輕了。然後再來,我該受的,因為欠債還錢,殺人償命,該受的,有什麼好痛苦的?我們在逼迫別人的時候,別人痛不痛苦?對!從因果的角度,從心量打開的角度,逆來順受。這個都不是消極,學人跟大家講,你看當你接受了,你才能積極的開創未來。這樣大家了解嗎?你就不會造新殃,你是在隨緣消舊業。所以哪是消極,這是很積極的作為。

  第四個,感受到果報的痛苦的時候,要如何來對待?

  這是同一個問題,就是用因果來對待,用須臾間耳來對待,就是我們在這個世間,該還的我們要還。所以在這個世間要善了因緣,讓一切的因緣要了得很善。父子的因緣了得很善,夫妻的因緣了得很善,乃至於有君臣、朋友的因緣,都要善了。怎麼樣才會善了?怎麼樣了才會善?敦倫盡分。你敦倫盡分,對方不敦倫盡分,你善了,他不善了,他繼續搞六道輪迴。我要不要覺得很痛苦?不需要,因為我到極樂世界,我隨時可以回來幫助他,這是講真的,所以你就不會急躁了。所以逆來順受。

  我們看下面這個問題。他說因為四年前壓力太大,沒有辦法排解,導致精神錯亂,被醫生判定精神分裂症,需要吃藥。請教老師,因為父親的言語很刺傷我,又沒有身教,讓我很難信服,內心裡面感到痛苦。我應該如何去轉念和學習?平常應該如何修學?要在哪裡修學?

  其實精神上的疾病,都是因為沒有辦法排解負面的情緒而來的。而負面的情緒,第一個會造成我們身體負能量的累積。負能量的累積會讓我們虛,虛耗,身體就會比較寒、比較虛,邪的東西就會乘虛而入,就很容易產生精神疾病。乘虛而入大家聽得懂嗎?有的是附體,有的是受眾生的干擾。像陽氣很重的人,他就不會有這些問題,正氣很凜然的人,不會有這些問題。像大和尚在這裡跟我們講幾個公案,有沒有?有一個他不是去住在鬼屋嗎?那個鬼進來的時候,披頭散髮,舌頭吐出來。他說頭髮只是比較亂而已,舌頭只是比較長而已。他把那個頭拿下來。他說有頭我都不怕了,何況無頭?那個就是正氣非常足的人,大家能理解嗎?那個邪就侵不了。結果這個鬼弄了老半天沒意思,怎麼樣?就走了。他是不是沒意思就走了?對!所以,這樣的人怎麼會得精神病?不可能的。所以你要知道,你的精神的耗弱是來自於什麼地方?是因為你太虛了。而你為什麼這麼虛?因為你的負面能量太重。所以發脾氣是害誰?是害自己。也就是說你對你父親的不能諒解,其實是你自己沒有辦法處理你的情緒產生的問題,不是你父親有問題。因為你跟你父親是因緣,注意!是因緣,佛法講因緣。就是為什麼我生下來,這個就是我爸爸,這個就是我媽媽,為什麼?因緣。

  有次我跟我太太,跟一個出家人在請教,我太太就問這位師父,她說師父,你為什麼出家?師父怎麼說?師父指著我,他說妳為什麼嫁給他?師父反問她。注意!師父很有智慧,這兩個問題是兩個問題嗎?是一個問題。然後師父就告訴她說妳會嫁給他是因緣,我出家也是因緣。這樣理解了嗎?所以我為什麼被你生到?是幾個問題?還是一個問題,因緣。就是因緣,你有什麼好怨的。對,她嫁給我,我有什麼好怨的,因緣。她如果跟我沒有因緣,根本不會相識,連在路上這樣走過去,一面都有之緣。也就是這樣走過去,都有因緣;在同一個巴士上面坐,都有因緣。所以能不能怨,就是在那個緣當中,要不要加入任何的情緒反應?不需要,善了就可以了,敦倫盡分就可以了。這樣大家能理解嗎?所以學佛就是學這個。所以你看胡小林居士,過去也有精神的疾病,他怎麼好的?吃藥嗎?不是,他是聽到師父上人講,「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他就放下了,病就好了,沒了。所以問題很簡單,你說在哪裡修學?你家裡就可以了。你說我家裡那個磁場不好。沒關係,你暫時可以離開。但是我說是暫時,但是不是因為你排斥、因為你的對立而離開,不是。這樣理解嗎?所以平常應該怎麼修學?放下,學習放下。

  好,時間到了,還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回答得其實還沒有很完整,下一節課再說,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