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八集)  2021/10/6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32-0008

  大家好,阿彌陀佛。抱歉,剛剛臨時有一些事。我們現在生活當中,確實也難免都會遇到一些臨時要處理的事情。我們前面學到了,我們要練終日隨緣,終日不變。這個心也要練,不能慌張,要從容去應對。甚至於不能起任何情緒,那我們才能很理智的去處理,因為心用對了,事情才往好的地方發展。所以每天都在歷事練心,練這顆真心,練到它不變,練到它唯一真實。

  就像我們一起學習「本經體性」,最後提到《無量壽經》是三種真實。我們假如處事待人接物用真心,這個就是老法師常常提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把佛菩薩的生活表演出來,這是我們的目標。把佛菩薩的生活表演出來,那算不算「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的落實?我們不能說我們就是那個境界,但是我們往那個方向在努力。而且我們的生活一定「住真實慧」,不能感情用事。因為要做出榜樣,不然大眾怎麼相信?所以住真實慧表現出來,「勇猛精進」,一向專志做出榜樣,「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我們當下是一向專志做出榜樣來,處處都能夠表法。我們真的這麼做了,跟我們有緣的人一接觸我們生歡喜了,他相信佛法了,他願意學了,「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就像我們修念佛,能念得很法喜、很年輕,人家看了羨慕。就像老法師當時候在美國,就有當地的美國人主動來跟他們問,「你們怎麼每天都笑嘻嘻的,每天都這麼快樂?」你看他散發出來的氣質吸引人,所謂俗話講的,桃李不語,下自成蹊。

  佛法我們要展現出來,要用出來,佛法管用。你看老法師這句話,「佛法管用」,會思惟的人開始思惟了,管什麼用?自己的身心問題能不能解決?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工作事業能不能解決?自己解決了,就能夠幫助別人。所以管用還得首先先用在自己身上,就好像今天你吃了什麼食物對身體很好,首先你先吃了,然後你去告訴親戚朋友,吃這東西可好了。假如你去請他吃,他問說:「你吃了沒有?」「我還沒吃。」「你都沒吃,怎麼叫我吃?」你展現不出那個效果。

  不過說到這裡還是要提醒一下,我們現在有點熱心過度,一聽到什麼東西好,馬上叫人家吃。你假如叫他念佛沒問題,因為那是阿伽陀藥,三根普被,誰念了誰都有效。但是食品它是有屬性的,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你就一種東西打天下,而且叫他一直吃一直吃,我感覺大家一激動一好心,每個人都變中醫師了。這個不夠理智,會有執著。做好事忘了客觀、忘了冷靜,甚至還逼對方要吃,這做好事變強勢了,愛你沒商量。

  佛法要從根本修、從起心動念處修,所以佛門特別強調的修行要領,這個我們要記住了。蕅益大師慈悲,點出「淨社銘」,淨土宗修行的重要原則,四點。我們在這四點可以再加一點,也是很多祖師強調的。蕅益大師講的「淨土為歸」,那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一經宗趣」,趣就是趣向,我目標,我究竟要到哪?「淨土為歸」,淨土是歸宿,不要留戀世間。再來「持戒為本」,持戒是為了得清淨心,心淨才能國土淨。「觀心為要」,平常就要在念頭當中下功夫,從根本修,不能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而且老法師說,用輪迴心修什麼樣的法都不可能往生,所以心是根本。「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我們的念頭還是隨順貪瞋痴繼續造業,那業愈來愈重,執著、牽掛愈來愈多,阿彌陀佛要拉我們,我們手都不拿出來,拉不上去。這觀心為要。「善友為依」,依眾靠眾,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好的同參道友,很大的福報。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真想學道,自救者天救,我這一生一定要出輪迴,這一念真切,就感佛菩薩、龍天護法,感殊勝的同參道友來到身邊護持。這個是真的,不是假的,佛門的感應非常快。

  這四點以外,我們前面還要再強調一點,「般若為導」。我們沒有般若為導,愈修愈分別,愈修愈執著,那不行。我們剛剛一起學習《大經解》裡面「本經體性」,這個體性就是實相般若,般若為導。佛經裡面提到了「五度如盲」,五度如盲,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還是如盲,但般若為導,這般若就像眼睛一樣,我自己修得對不對?可以看清楚了。

  所以我們修《無量壽經》,要看清楚我修得對不對,我有沒有修得愈來愈真實,愈來愈真誠,愈來愈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愈來愈跟真心相應。這個重要,這是自我勘驗,相應了才能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我們學習了前面,首先「大教緣起」,我們知道因緣稀有難逢,釋迦牟尼佛示現於世太難了、太可貴了。而在他老人家示現的四十九年經教當中,又有一個最殊勝的因緣,而且是多次宣講,一般佛經只講一遍,可是這《無量壽經》,你看十二種本子,七種亡失了,但它真有,留下來五種原譯本,多次宣講。在佛陀這一大事因緣當中,它又是最重大的一個因緣。為什麼重大?「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我們現在進入末法的這九千年,淨土法門那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我們了解這個大事因緣,大事因緣,佛就是為了幫助我們當生成佛。

  「大教緣起」接下來就是「本經體性」,就是入了佛之知見。入了實相就是入了佛之知見,佛出現於世就是要幫我們當生入佛知見、當生成佛。而且往生就是圓證三不退,往生就是阿惟越致菩薩,真是真實的法門,往生就成佛了。就像黃念祖老居士去請教密宗貢噶上師,說「往生淨土是不是就是當生成佛、當生成就了?」貢噶上師還問,「你說的是哪個淨土?」結果黃老說的,「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密宗的貢噶上師說,「那是那是」。

  我們學完「本經體性」,也是要很有志氣,我們這一生就能契入真實。有老法師給我們講那麼清楚,又有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演,那麼多祖師都在表演。我們待會提到很多祖師教導我們怎麼修行,他們也表演給我們看,我們不能白看,我們這一生要取實報莊嚴土。我們不能起一個念頭,「我能夠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就不錯了」。目標這麼定有點危險,有點危險。為什麼?俗話講,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怕了無可得。你一下定那麼低的目標,一不小心沒達到,那誰也沒有辦法承受這樣的結果,那還要再等多久才能再遇到這個法門。決定不能再錯過了,「真為生死,發菩提心」。

  我們已經了解本經體性,就是整個經典這個法門修學的理論依據我們知道了,但理論依據知道了,那我們接著怎麼掌握綱領來修行?綱舉目張,接著我們進入第三「一經宗趣」。

  「宗謂宗旨,又修行之要徑也。趣者,趣向、歸趣也。」

  我們剩下的時間不多,我們能夠把玄義學得夠深入,其實整部經的綱領也掌握住了,再上後面的經文比較能夠很好的相應、領受。當然在進度上我們還是盡量能把整部經上完,以這個為目標。除非說大家上到第二品的時候說不用再上了,我講給你聽,這個就挺好,到時候我們後面就精彩了,就請已經完全明白的同學來講給我們聽,他可以長講、他可以短講。

  我們看宗是宗旨,就是修行的綱領,宗要,就是最重要的路徑,門徑,這個叫宗。趣是歸趣、歸宿。接著講,「體是理,宗是行」。體是指體性,我們前面講到的「本經體性」,就是理論的依據,它依什麼講的,它是依實相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講的。我們學了理論,我們的信心建立起來了,因為我們理解了,西方極樂世界唯一真實,《無量壽經》也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唯一真實。我們的信心建立起來了,但是理有頓悟,事要漸修,如果沒有修行,那我們明白的這些諸法實相,我們不能夠親證,我們沒有辦法得到受用。所以必須證得才管用,我們才能入境界。要想證得,要想入這個境界,那一定要修行。這個宗就是我們修行的總綱領,我們修行的核心在哪,要把它掌握住了。

  接著說,「是故依經宗旨,明其所為,識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為趣」。這一段再給我們詮釋一下什麼是趣,就是我們依經宗旨,依經所講的修學的這些綱領來修行。明其所為,就是我們知道這到底是怎麼樣一回事情,佛為什麼這麼教我們。識其所求,就認識我們修這個法門我們是在求什麼。究其所至,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修行了,將來會得到什麼最高的結果,能達到什麼最高的境界,叫究其所至。這個就是名之為趣,我的趣向到底在哪。所以最後能有所歸趣,那我們就沒有白修,功不唐捐,確實有結果。

  我們再看第二,「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這句話就整個把宗趣完全彰顯出來了。而接下來的很大篇的文字都是解釋宗趣的,我們直接進入這個「明宗」來看。

  首先明宗裡面就提到了,「一、經云:三輩往生之人,莫不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因」。我們先就這個發菩提心,菩提是覺悟了,所以首先我們一定是能看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不會去追求生滅的東西了。就像《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黃老講經的時候提到肥皂泡,這個大家小時候都玩過吧,一吹,有時候有陽光,還帶點彩色的,它吹出來多久?幾秒鐘,嘣沒了,其實我們的人生就差不多是這樣,白駒過隙,人生很短。真體會到了,用這麼短暫虛幻的人生恢復本體、恢復自性,這樣的人覺悟了。而且他知道無常迅速,不能再耽擱時光。所以覺悟的人絕對不虛擲光陰的,一分時光一分命光。甚至於他能體會到輪迴生死苦,而且現在只有這個法門可以出去,唯一的救命稻草,他能認知到這個,那也是真的發菩提心,菩提是覺悟,他不迷了。

  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是能夠往生的人修學的真因,修因得果,果是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修「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其實這個在經文「三輩往生第二十四品」,所有往生的這三輩眾生都是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我們看下一段,「第十九願是發菩提心」,這個是針對四十八願,第十九願有提到發菩提心,第十八願十念必生願是「一向專念」。「故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彌陀本願之心髓,全部大經之宗要」,這句話就了解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的重要性。而且古德也常常跟我們開解,讓我們去體會十八願的重要,發菩提心,十念必生、一向專念的重要。

  比方把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做個比較,哪一部經最重要?首推《華嚴經》,經中之王。《華嚴經》跟《無量壽經》一比較,《華嚴經》最末後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前面學到蕅益大師說的,《華嚴經》也是《無量壽經》的導引,引入《無量壽經》,引入念佛法門,引入極樂世界。所以《華嚴》跟《無量壽經》比,《無量壽經》第一。那《無量壽經》會集本有四十八品,哪一品第一?當然是彌陀發的四十八願,所以第六品第一。四十八願裡面哪一願第一?第十八願第一。

  老法師講到這裡,他老人家就提到,他自己學佛有一個疑問,很多年得不到答案,說人家常講佛是萬德萬能,結果很多大法師他開解的時候說萬德萬能是讚歎的話,佛也有所不能。那我們假如一聽,對佛的能力、佛的信心就會有影響。而且師父上人說,當時候聽了也覺得很有道理,因為《法華經》之前,世尊說一闡提不能成佛,佛也有所不能。但是到了《法華經》開權顯實,佛才講一闡提也有佛性,一闡提也能成佛,所以稱之為成佛的《法華》。

  但《法華經》是從理論上說一闡提可以成佛,但是用什麼方法成佛我不知道。這就是《法華》究竟但不方便,所以方便究竟重要重要。方便,小乘經談很多倫理道德,很方便,但是它不夠究竟;《華嚴》、《法華》究竟,它不是一般的人能修的。所以方便法在本經發現,五逆十惡,臨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這個成佛的方法在本經發現了,這才真正肯定佛的全知全能,無所不能,只要我們肯相信、肯照做,萬修萬人去。你看五逆十惡這麼重的罪業,眼看就要墮阿鼻地獄了,佛都有辦法讓他立刻往生成佛。這個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就有真實的例子,阿闍世王殺父害母,臨終佛勸他念佛,他上品中生,往生作佛了。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第十八願,讓我們體會佛的能力是圓滿的,不是讚歎的話。所以我們從這裡提起信心。而且我們進一步再從四十八願裡面體會,五逆十惡往生,皆作阿惟越致菩薩,不是說他五逆十惡,他就差別境界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神通、道力、受用都跟阿彌陀佛一樣,這個不只是究竟而已,圓滿。這個在一切經裡找不到,所以這個是難信之法。我們常聽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十地菩薩那境界很高,他才能真正明白念佛殊勝。始終不離念佛,始是初地,終是十地,要到這個境界,識貨了,看懂這個法門,真是難信之法。

  所以我們看到,這兩願其實就是整個一經的宗要,是「全部大經之宗要,往生必修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因為用這個方法,三根普被,凡聖齊收。而且這個方便度生之慈航,大家可不要覺得佛用這個方法度眾,菩薩用這個方法度眾,還有什麼?我們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度眾。我們不是往生才能度眾,現在就可以,「受持廣度生死流,佛說此人真善友」。在經文裡面提到,「非是小乘」,「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能夠接觸到這個法門,當下就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行,勸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那也是方便度生之慈航。所以「本經所崇,全在於此」,崇是崇尚,整部經最崇尚、最重要的,就是在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整部經的精華所在。

  所以,「修行要徑,唯斯捷要,故為本經之宗」。這個「捷」是徑路、快捷,「要」是最重要的。你修學,你掌握住了最快速的修學方法、最重要的修學方法,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本經的宗旨。

  那我們接著要談發菩提心。「發心有二義」,接著這段話是天親菩薩的《往生論》裡面教導的,這菩提心要怎麼發。首先指導了,「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這個也讓我們感受到,前面講說,在「本經體性」裡面說的,唯須息見,不用求真。我們得先把障礙我們本有的真心、本有菩提心的這些分別執著給放下,這個真才能顯出來。所以首先把障礙發菩提心的要去掉。我們對於世出世間法不能夠看破放下,這個菩提心是很難發出來的。

  我們接著看,指導我們怎麼來放下這三種與菩提門的相違法。第一,「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智慧是要放下煩惱,煩惱輕智慧才會長。而我們要看清楚,不能求自樂,一求自樂就染著了,要安貧樂道才行。一染著了,我貪起來了,一念貪心起,百萬障門就開了。貪心一起來,就有求不得的痛苦了,每天就苦苦追求,哪還能發什麼菩提心?所以「三時繫念」說:「諸苦盡從貪欲起,不知貪欲起於何,因忘自性彌陀佛,異念紛馳總是魔。」我們忘了阿彌陀佛即是我心,忘了我們的真如本性了,誤認為這個身體是我。所以首先這個貪著就有這個我,有這個我延伸,我的身體、我的房子、我的車子、我的眷屬。你看以前很多貪官,貪了一堆錢,要留給他的子孫。你看有這個我,再延伸出我所,貪的對象可不少可不少了。這個貪欲增長,欲令智迷,利令智昏。所以不能貪,不能享樂,要安貧樂道。那個樂一享,人就糊塗了,我們說享痴福,愚痴的痴,一享福頭腦就不清醒了。我們看現在年輕人,沒吃過什麼苦,一享福,覺得什麼都是應該的,那就愈來愈愚痴了。連父母都不恭敬了,不會為父母想,你看不是愈來愈愚痴了嗎?

  所以這個不求自樂,那是真正有看破。真正知道萬般將不去,還在那追求什麼?唯有業隨身,唯有業隨身!所以知道不能享福,一享福就造業。所以三善道消福報,我們觀察自己、觀察別人,感受就深了。觀察自己,有一天聽一個同修,他說他在家族聚會的時候,突然問所有的親人,大家想一想,我們人生最順的時候,順風順水的時候,是不是造業最多的時候?結果大家聽了,沉思了一下,好像是。不知道我們賈同學回想了沒有?看得出來,您在商場上也是應該有過叱吒風雲。想想那時候,我們想,光是一餐吃掉多少眾生命,尤其吃海產,想起來都後怕,吃牠半斤還牠八兩,欠債還錢,欠命還命,天經地義。所以得趕快往生,不然光是命債都不好還;往生以後再來,命債都變成度脫他的因緣了。這個安世高大師有給我們表演,他還命債度了那個人。所以往生重要,覺悟重要,就沒有壞事了。很多人一聽到還要還債,心情很不好,很擔心。不用擔心,真覺悟了,真往生了,事事都是好事。

  所以不能享福報,不能求福報。當下有福報,不享,給眾生享。人家杜甫就有這個心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你看老人家布施、印經、辦學,不享。

  也不能求未來福報,「達摩祖師傳」裡面,梁武帝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提醒。他做了那麼多利益佛門的事情,但是他有求讚歎。求讚歎也是求福報,《了凡四訓》說,「名亦福也」,「世間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所以世間人不懂,他求名;真正明理的人,他逃名,不只不去求名,人家要給他很多名,他閃開,他不要,盛名所累。所以連行善都不能求福報,要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那就清淨心去做一切善事,那都是功德了。所以《金剛經》特別提醒,「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就是菩薩作而無作,他不會去求未來的福報,他是三輪體空,布施的時候,「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這是我們的學處。其實說實在的,只要感覺是一體,那就不會分你跟我了。就好像左手幫右手,左手鐵定不會一直記在心裡,求右手要還他,因為是一體。父母就是把我們當一體,他對我們的付出完全不要回報,一體。所以我們假如起個念頭,希望誰回報,我們迷了,分自分他了,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就不名菩薩了,就不是覺悟的人。

  我們看,第二是「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我們看現在眾生,覺不覺得苦?真的,你看現在身體癌症的比例那麼高,慢性病,還不少人光吃藥吃了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的都有,所以三界統苦。現在心裡有憂鬱症的比例愈來愈高,有人統計,十九世紀最厲害的心臟病,二十世紀最厲害癌症,二十一世紀憂鬱症。憂鬱症直接在影響的,自殺的問題,一念想不開了,尋短。這不只是自己痛苦了,他一自殺,他得要一直重複那個行為;再來,他的父母怎麼活,我們有時候想一想都覺得,情何以堪。尤其在國內,就這麼一個孩子,養到了十幾歲、二十幾歲,父母得到這個結果,那個真是一夜白髮。所以我們想到《普賢行願品》:「因於眾生而起大悲」,眾生太苦了,我們要見義必為。所以現在眾生,外在的環境染污,苦;外在的天災,你看現在疫情,苦;內在的心裡也苦。

  我們現在要拔一切眾生的苦,首先我們得遠離無安眾生心故。我們會讓眾生不安的,我們一定要放下,這樣才能菩薩所在之處,讓一切眾生生歡喜心。我們帶給眾生有可能會有哪些不安?那首先我們有個我,有個我的,那可能眾生的心就不安。為什麼?我跟他有利害衝突了。你看老法師教我們,「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有個我的,不給你,眾生的心就會不安了。所以菩薩無我,無我所。

  我們跟大眾交流,六和敬「利和同均」,成德說,「利和同均,你的錢還是你的錢,我的錢就是你的錢,你的錢還是你的錢」,那他心安了。但是這個邏輯大家要搞清楚,我的錢就是你的錢,因為我的錢是十方供養我的,所以只要是為十方的,我的錢就是你們的錢,這個時候你們不要跟我客氣。我們一般客人來到自己家裡,都說be my guest(請自便),我把它改了一下,be my family,不要客氣。我的錢就是你們的錢,只要為佛法、為眾生的,隨時可以找我。

  因為菩薩無我、無我所,眾生跟他相處心很安。菩薩心地清淨、心地慈悲,持戒修定。菩薩他持戒,他不會拿人家的東西,所以跟他住在一起,吃東西都不用藏。還要在那裡藏在哪,心也很不安,還要想半天。跟他說:「我這個事你不要說出去」,你還在那裡擔心他會不會說出去,心還是不安。他答應你的事,他不妄語,他持戒。他持戒、他修定,他不會亂發脾氣,所以眾生跟他往來能得心安。脾氣不好的人,人家跟他講話都要提一口氣,還要觀察半天他會不會不高興,這個就讓跟我們住的人很不安。菩薩,眾生知道,即使得罪他,他也不會責怪。所以這個安眾生心要落實在哪?落實在共住當中,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

  一般的人有嫉妒心,這是最令人不安的。因為你的事做得比他好,他嫉妒了,你還得防他嫉妒,心不安。你做得好怕他嫉妒,你做得不好他瞧不起你,他傲慢,你的心也不安。你比方說做菜,做得太好他嫉妒你,做得不好他笑話你,光是去廚房就心不安,做人太難了。所以還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好,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普賢做同學,不只不嫉妒你,隨喜功德,稱讚如來。

  我們說到這裡,就是我們一切會讓眾生不安的,我們都不能做,這正是「柔和質直攝生德」,心地很柔軟去設身處地,防止眾生起心動念,防止他生煩惱。老和尚講經的時候說,他看到我不高興,我避開他,他也生歡喜心。你看老人家的心境,是我們的學處。老人家在講記當中提到,我們這個道場很小,可是聽經的人愈來愈多,坐不下了,但是我們不化緣。為什麼?一化緣,可能來聽經的人想,去還得捐錢,你看他的心有負擔了。所以第一要緊是要大家心安,好事是要做,如果令眾生心不安,這事不能做。為什麼?好事還讓眾生心不安,太攀緣了,做好事也要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而老人家也在表演師承給我們看。我們去台中蓮社,講經堂放了一塊匾,「講經之地嚴禁募款」。大家想像一下,大家在那裡聽經很法喜,然後擺個功德箱在那裡,突然有一個人掏出一張紙幣放進去了,你說後面的人他是放還是不放?所以大家在一些情境當中,也都要有這種敏感度,這都是心要從這些細節處很細膩。比方說我們三個人見到法師,可能可以抓剛好你在的時候供養法師,因為怕人家剛好沒準備,是吧?你一供養,他們心上可能就有不安。所以在境界當中,我們都能考慮到每個人,這也是面對境界要清楚。

  而且老人家講到我們不化緣,還說他曾經在佛經上看到的,雖然忘了出處,但是老人家一看就印在心上了。老人家也表演給我們看,他不說我今天要幹什麼了,開始讓大眾捐錢,沒有這樣的。而且出家人也是遊化,哪裡有緣哪裡去。房子牆壁漏水了,能住就住,不能住搬家。不然你跟人家屋主說修一下牆壁,人家剛好沒那個錢,不就生煩惱了。一切隨緣不攀緣,這樣就不令眾生不安心了。

  所以這一句延伸開來,就是我們能不能時時沒有控制、沒有要求。我們那個念頭一起來,對方就不安了,對方就有壓力。哪怕是好事,不要去要求別人,讓人家自然而然發心,這廣結善緣。

  我也曾經聽到書局印刷廠提到,「我們經營也挺困難的」。然後遇到比方我們佛弟子去找人家印書,結果找人印書,馬上,「你也發發心吧」。人家「呃……」我們怎麼知道,說不定人家這個月剛好孩子的學費繳不出來了,你還叫人家發發心,那他會不會不安、會不會生煩惱?這個煩惱會不會影響他的佛緣?人家在商言商,我們是給這個生意給他做。但是你假如對人沒有要求、沒有攀緣,他跟你接觸一次、接觸二次,人家生歡喜了,肯聽聽經了,一聽,他自己明白,自己發心了,水到渠成。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人情練達,首先要在每個境界當中能感受到人家的心,而不是我想這樣、我想那樣、我非這樣不可,這樣就感受不到人家的心了。愛你沒商量,做好事就強勢,這不妥當。

  第三,「依方便門,憐憫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我們看到方便從哪裡出來的?「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所以慈悲跟方便是一不是二,佛門說不二法門。而種種方便都從憐憫一切眾生心流出來,你設身處地,也會去想方設法,你不會起什麼念要求他要恭敬我。真正都要利益他了,哪還有想說要恭敬自己、要供養自己?所以要「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要把這個心放下,要遠離。

  這裡我們可以想想章嘉大師給我們的榜樣。老人家三個老師都很慈悲,甚至很方便善巧,老人家說他沒有一分錢供養,老人三個老師全心全意栽培他、成就他,甚至於沒有來聽課,章嘉大師還打一通電話,「是不是身體不舒服?」老人家感覺這種關懷,趕快不敢不來了。假如這個老師,學生沒有來,「給你上課了,你還不來,豈有此理!」那那個電話打過去就罵人了,這個學生不敢來了。「這麼不恭敬我,給你上了還不來。」所以這個連要求別人恭敬都要放下。

  可是我們想想,拜師禮還要三跪九叩。那個不是老師要求的,那個是我們承傳下來的禮儀,不是老師要的。是什麼?是讓這個孩子在他父親的帶領之下,從小就把尊師重道的根扎下去,那不是老師要的。所以這個是我們要體會到的。

  我們換另外一個角度,真正有修養的人,不佔人家一點便宜,不給人難堪。跪下去那麼大一個禮,咋受得了?所以我們想一想,古代當老師的他深入經典,他謙虛,可是還受那麼大的禮,為的是啥?不就是學生、小孩;再來,他自己受這麼大禮也是戰戰兢兢。這個是我們從章嘉大師行誼看到的。

  而老和尚做給我們看。我曾經聽同修講,老人家到美國去,我們要體會移民很辛苦的,不管是移民到歐洲、美洲,每一個華人都有一篇血淚史。那剛過來,生活的挑戰、文化的差異、語言的障礙種種,都不容易,賺錢也不容易,都是血汗錢。所以老人家到美國,有一天同修帶他去超級市場,老人家就把一百塊美金拿出來,「這美金到底能不能用?你幫我用用看,幫我用用看」。其實知道年輕人來美國發展不容易,老人家還要編一個理由,到底幫我用用看這個錢能不能用。不給這些信眾壓力,不然跟著法師去了,都他出錢,在無形當中他經濟上也是一種壓力。

  這個再延伸開來,我們縱使受到他人的支持、眾人的支持,我們也不能視為理所當然,也要都能體恤他們的不容易,不能求人家供養,我們一定要離這些心。人忘了初心都是不知不覺的。而只要不能做到不求自樂,只要不能做到遠離無安眾生心,不能做到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那我們要利益眾生就不可能。可是這一念心不容易保持。我們也聽到,當初在廬江跟大眾交流傳統文化,我們沒有收費。後來聽說有一些課程,還沒有去,這個講學的人就派人要跟主辦單位談了,我去講一場多少錢。一開始他講不收費,慢慢慢慢要有錢、要有禮物。同樣一個人,不知不覺。仔細觀察,他也沒有很缺。當然,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的狀況。「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是為了賺很多錢。但是假如沒有經濟負擔,可是本來是做公益的,慢慢也開始改變了,這都在不知不覺中退轉。所以「賢護等十六正士」,得要護好自己的初心、道心,這個重要。

  成德也見過不少同修,尤其台上講學的,確實見了不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得要護好。甚至於我們還聽說,有居士接受人家禮拜,每次見他都要給他跪拜。其實就像我們出家,披了如來袈裟要代佛說法,但是真的有信眾禮拜,我們也真的是頭皮發麻、戰戰兢兢,其實人家禮拜是尊敬佛陀、尊敬三寶,我們自己哪受得起?成德自己還沒有出家以前,假如人家要禮拜,嚇得不行,受不起。所以這些都要從我們自己心源隱微處去防止染污,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

  好,我們這一節課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大家好,上一節課我們學習要放下三種違菩提門的這些錯誤的心態,我們要遠離。接下來是三種順菩提心門,這個我們要修學。這三種都是清淨心,我們學佛,這三種心不能現前,那所學的就不如法了。三種心不能現前,這個是不得力;這三種心能現前,還能不斷的增長,佛法的修學才是得力了。所以這個要檢查,我們的功夫是不是得力了,這個心是不是跟佛菩薩的心相應了。所以這三種心很重要,我們都得勘驗,不然到時候花了很多功夫修學、很多時間修學,到最後沒有成就、沒有結果。所以這三個順菩提心門,也是讓我們很好的來觀照自己。

  首先第一個,「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安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那要無染,看起來很容易,事實上做起來也不容易。但是這畢竟不是求人的事,只要肯反求諸己,我們還是做得到的,就是我們的警覺性愈來愈高了。那染是染著,不但世間法,連佛法都不染著,心自然就清淨了。所以《金剛經》講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連學佛法都不能貪多,變成求知欲了。而且佛法修的就是這顆心,我們遇到佛經是個緣,結果變成貪心因為這個緣增長,那就把自己給賣掉了。所以老法師特別強調,是讓我們放下貪,佛法修學是讓我們放下貪,不是讓我們換對象。跑到佛門來貪求知欲,貪滿足求知的欲望,或者貪恭敬供養,那這個就錯了。所以世法、出世法都不能染著。

  而且「菩提是無染清淨處」,這我們得要善聽、善去體會,懂得佛法的義趣所在。假如有意去躲避,這個有意的心也是染著。這個重要,成德曾經遇過,喜歡給人家東西,人家送他死都不接受。你看這裡面都有自己的那種執著點產生了,這個都是太用力了、太以自我為中心,自己看不到。

  我也曾經遇過,比方說供養法師,當時候成德也還沒出家,還很年輕,坐在一桌上,結果三個居士要去付錢,三個人都願意發心。結果就看到什麼場面?其中一個人把兩個人的手全部按下去,就說「我出就好了」,他很堅持,另外那兩個居士有點不舒服。你看他供養是好事,他在供養裡面產生了控制,你們不能供養,就我供養。所以難就難在不能產生執著點,一執成病。執著點一起來,心就不清淨了,是有染。

  所以有意去躲避也是染著,這個有意,接下來老和尚分析了,如佛教導,不為自身求安樂,所以日中一食,住小茅蓬,修苦行,念佛求生淨土是對的。若有意標榜,「我日中一食,我住小茅蓬」,那就有點炫耀了,那還是染著。所以這裡要特別注意,怎樣才不染著?心清淨就不染著了。心假如不清淨,什麼都有可能是染著的緣分,連日中一食也是染著。所以貪圖物質享受是染著,有意去標榜苦行還是染著。所以護念這個清淨心不容易。

  有人真的持戒嚴格,可是他一看到別人不持戒,他的慢心就起來,那還是染著,還是不清淨。甚至於很強求,自己的身體還受不了,一定要把日中一食表演,結果到最後胃都壞了,那還是產生執著了。所以護念自己、護念他人都不能強求,欲速不達,都要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我們這個時代覺得,好像有些學傳統文化的都特別壯烈,壯烈到人家不大敢學了。這個壯烈當中要謹防有沒有標榜自己,哪怕沒有標榜,也要考慮流弊。你弘揚文化,身體搞壞了,人家看了害怕;你弘揚文化,家裡都沒有照顧好,誰敢學?「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你很壯烈,都出去幫別人,結果自己的孩子沒陪伴。這善惡夾雜,那個善心裡面真有夾雜名利,自己看不到。

  成德曾經遇到一位男士,他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宣布,「我要做終身義工」。後來我一了解,他孩子還小,他也不賺錢,就讓他的太太撐起了整個家的重擔,然後他今天在這個省,改天又在另外一個省,做義工。這都是太自我了,感覺自己做義工很高尚,但是連自己最親的太太、孩子都體恤不到,那這個傳統文化表得了法嗎?傳統文化的目標,首先第一個,恢復父子有親的天性,再從這個天性再延伸開來,來為眾生服務。面對自己的父母、面對自己的骨肉,都不放在心上去關心,然後每天忙得不得了,成德敢斷言,他在忙的過程,很多的讚歎,他都在染污,愈染愈體會不到最親的人的心。所以這一句有意也是染著,有人染著利,有人染著名,要求別人對他恭敬,這個都是染著。所謂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世出世間法都不染著,心才能得清淨,這是我們要修學的。

  成德也見過貪《無量壽經》,結果老人家強調的扎三根他不放心上,老人家強調的弘揚倫理道德因果,他根本也沒有辦法配合,後來都修偏掉了。因為他一貪,他就不是聽老和尚的話了,挑著學,老人家講這個我要,講這個我不用。可是那個挑也是自己的分別執著去挑的,那這樣的心態去理解老人家講的法,能理解對嗎?所以真正要跟著老人家學習,要百分之百聽話,不能挑著學。

  老人家接著引導了,我們要修清淨心,那我們從根本上去觀察,為什麼會染?因為有我,接著就有我所有,那這個是染著的根源。《了凡四訓》教我們,「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奚必枝枝而伐,葉葉而摘哉」,這方法好!所以學佛的人要真正做到不染,那大乘法比小乘法高明得多,的確有善巧,菩薩起心動念不想自己,想一切眾生。所以我們這一次學完《無量壽經》,我們也可以能夠練成在人事的境緣,我們能想一切眾生,不想自己,這有真實的受用。

  所以老人家講,聽經是明理、讀經是明理,但放下是功夫,我們得提升我們的功夫,照著我們學習的內容,體會得一句就落實一句,這樣的態度才能是解行相應的狀態。只有解行相應才能提升,這非常關鍵,不然有解無行,增長邪見,會學出很多邪知邪見。所以章嘉大師教導的,解一分你就去行,行一分又幫助解,兩個輪子,這個車子走得很穩,配合得很好。

  所以菩薩想一切眾生,沒有我,沒有我所,念念為眾生、為正法久住,他沒有念頭則已,有念頭就想如何利益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如何把佛法發揚光大、普度眾生。那這樣我跟我所不需要斷,自自然然淡了,慢慢沒有了。所以無染清淨心不須修,自然就現前,這個法子非常巧妙,確實大乘法的善巧方便。所以師父的妙法,念念為他人著想,我們就能清淨心很快現前。俞淨意公他功夫也下得深,我們看到他三年之後,「靜則一念不生」,一個妄念都不生,「動則萬善相隨」。有念頭了,考慮眾生、考慮正法久住;沒事的時候心清淨,我們最好的方法念佛。有事了,很真心的、很大公無私的去做;事情一結束,佛號趕快提起來。

  我們再看第二個「順菩提門」,是「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能夠安眾生心,使眾生得到平安。眾生為什麼不安?就是不平,不平就苦了。所以平是因,安是果報。其實像成德讀到這裡,馬上跟自己的教學聯繫上,這每一句是理,理落實在哪?落實在事。成德以前在小學教書,常常要提醒自己不能偏心。我們當班主任的人一偏心了,孩子心安不安?假如又對某個學生有成見,那他的心更不安了。所以,要平才能安。為什麼不平?不和。我們看到夫妻假如常常吵架,那孩子的心常常起起伏伏,不平了,因為什麼?沒有和樂的家庭氛圍。所以和就能平,平就能安,安就能樂,這樣才能拔一切眾生苦。所以這些詞都有因果關係,那我們從哪裡?從和下功夫,我們修六和敬。

  所以在三皈依的時候,「自皈依僧」,僧是表團體,「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統理大眾,讓大家都很安樂,來到道場很法喜,但就要從這個六和敬做起。僧團要從六和敬做起,家庭也是,家和萬事興,團體亦如是。講到這裡了,和又要從哪裡做起?見和同解。假如說統統要聽我的,那這個很難和;聽孔子的、聽佛陀的,大家沒話說了。滿清開國這些帝王不簡單,入主中原,我們聽聖人的,大家沒話說了。連孔子都說,「禮之用和為貴」。所以世出世間法,這個和太重要了。所以我們時時想著要拔眾生苦,要讓他安心。

  第三,「樂清淨心」,樂是法喜充滿。要達到法喜充滿,那要把我放下;有我、有我所,那要法喜充滿不大容易。所以是念念拔一切眾生苦,看到眾生苦如同自己苦,要盡心盡力幫助他解決。而且真正都是為眾生在付出,外人看起來很忙,但是他假如能夠不替自己想了,他縱使工作很多,他身心是歡喜的,他會覺得很充實,無怨無悔。

  我們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觀察,假如一個人有福報,他不用奔波賺錢,可是他一天下來東摸摸西摸摸,一天過去了,晚上夜闌人靜,他自己的心也不是很安樂,那個良心有時候會起作用的,也會覺得很空虛。所以看事都不能看外表,要看得深入。你看孔子、顏回,任務多不多?很多,但是孔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裡我們從中都要去感悟,他真的都為眾生,哪怕他任務很多,他心不累,心樂,睡一覺體力恢復過來,又很有力量再去服務眾生了。假如我們是困在自己的煩惱,有時候睡九個小時還不飽,還在那好煩,不想起床。

  所以老法師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能量耗在哪?念頭,貪瞋痴慢這很耗能量。李炳南老師給我們表演了,老法師說,他的工作量,一般的人三到五倍,結果一天吃一餐,精神抖擻。我們看老人家的照片,九十幾歲,那個眼睛炯炯有神。看他老人家留下來的照片,張張都讓我們充電,他那個浩然正氣就幫我們充電。所以感謝他們給我們的表法,這祖師慈悲。

  我們盡心盡力要幫助眾生解決痛苦,我們得把苦的原因找到。惑業苦,因為迷了,迷惑;迷惑,身口意三業會造作,就造了惡業;造了惡業鐵定要受報,受報的時候哪有不苦的?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他雖然受苦了,他不知道問題出在哪,一受苦又怨天尤人,又種了惡因。所以大家觀察,這眾生都是一直墮下去的,他沒有醒過來,他還是迷。

  我們看到聖人給我們表法,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的表演告訴我們什麼?真正要安樂,最大的關係不是有錢沒錢。所以世間有錢人的煩惱,我看平均下來可能是比沒錢的人還多的,因為愈有錢他的我所愈多,我的股票、我的房子,現在物價怎麼樣?股票怎麼樣?房價怎麼樣?你看這沒錢的人都不用想。所以真正的快樂跟富貴不是最大的關係,甚至於可以說不怎麼相關,最重要是迷了;不迷,貧而樂,顏回做出榜樣了。所以最重要的,要讓大眾明理,理得心就安。

  「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生彼國土故。」真的要幫眾生離苦,就是要幫助他覺悟,讓他得大菩提。那現在眾生要真正完全恢復自性,還得求生淨土。我們這個世間進一退九,退緣太多了。蘇東坡先生就是一個例子,他前世五祖戒禪師,修行功夫很高,但是沒有了脫生死,降下來了,再下一世就是個小官,那後來就沒有記載了。所以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生彼國土故。

  我們現在要無染,要安樂,得清淨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從今以後一心一意專念阿彌陀佛,不夾雜、不間斷,清淨安樂就在這一句圓滿了。到哪裡求清淨安樂?在萬德洪名之中。這一個法門、這一部經,一切諸佛之所護念,所以你念這句佛號,十方諸佛都加持,太殊勝了。十方諸佛一加持,我們怎麼可能不清淨安樂?所以佛法的大安樂不是要以後才求得到,當下依教奉行就能得到。

  我們再看下一段開解,都是在詮釋發菩提心,怎麼發。第四,「元曉師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發心有二:一、隨事發心,如四弘願。二、順理發心,信解諸法實相而發心者」。

  這個元曉法師是唐朝時代的,他是韓國人,他在中國留學很久,他修學很有成就。好像他有一個公案,他到東土來求法,到神州大地來求法,結果水都喝不上,太渴了,但是晚上一片漆黑,累到躺下來,剛好覺得有一潭水,他趕緊喝。都幾天沒喝到水了,一喝,覺得這水太甜美了,但是已經累得不行了,就睡著了。隔天天亮了,眼睛一睜開,看到自己躺在墳墓裡面,結果昨天喝的那個水是從那墳墓裡面流出來的,一看到馬上就想吐。結果就在那一刻他回光返照,昨天還喝得特別甜美,今天怎麼就想嘔吐了,明明都是那個水,所以一反觀就悟了。從理上講,開悟一念之間,「聖狂之分,在乎一念」。這個是祖師的一個公案。

  所以提到了,我們要真正往生極樂世界,最重要要修的因是發菩提心。怎麼發?他的指導,首先隨事發心,而且點出來,如四弘誓願。那我們觀察一切佛菩薩都有發願,阿彌陀佛是四十八願,藥師佛十二大願,普賢菩薩有十大願王,那不管發什麼願,若把它歸納起來,都沒有離開四弘誓願。而這四弘誓願就是發菩提心,而且這個四弘誓願也是我們修學的指導原則,它的這個次第很重要。老人家還舉,一部《華嚴經》就是把這四句詳細說明,就把四弘誓願詳細說明。

  我們首先看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剛剛講到要放下違菩提心門的三條,之後還要修順菩提心的三條,這些部分都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它後面的三願都是為了完成這個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因為度眾生不是一時激動,不是空口說白話,所以要度眾生先要度自己,度自己就是學佛,就是好好修行。所以這個次第重要了,從哪裡修起?就是第二願,「煩惱無盡誓願斷」。所以先斷煩惱後學法門,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

  這個四弘誓願沒有看清楚,或者佛菩薩的表法不能看清楚,這個路就走岔了。走岔了,有時候離目標愈來愈遠,這不是開玩笑的。所以老法師說六種佛教六條路,但只有一條路是正確的,不能走岔了。比方企業的佛教、觀光的佛教,那裡面有沒有求恭敬供養?有沒有染著?那個路就走岔了。

  老人家提醒到,沒有把煩惱斷掉,就開始學無量無邊法門,得到的可能都是邪知邪見,不能生智慧。我們進一步觀察,《高僧傳》、《居士傳》,很多古時候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多數五年、十年就開悟了。昨天我們還提到,我們所熟悉的這些祖師,很多都是二十多歲就開悟了、證果了,時間都不長。為什麼他們有成就,我們沒有成就?這都是在這些典籍裡面我們可以看到的,但是我們仔細去研究,因為他們修學的方法,先斷煩惱,後學法門,他們的順序沒有顛倒。

  所以老人家為什麼這麼強調扎根?扎根就是為了格物、為了放下煩惱。從哪裡開始?孝親尊師。為了父母,這個自私自利慢慢淡了;為了老師,退縮也慢慢敢去承擔了,退縮也是一種煩惱。只要念頭首先提起來的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個煩惱放下的速度就快了。所以老法師自己說,他這一生能有成就,就是念念不忘孝親尊師。這個都是老人家和盤托出他修學得力的心得,我們真肯聽,得大受用。

  就像老法師在這一個講記裡面提了很多次,因為他老人家自己走過了一些彎路,不希望後面的人再走。老人家說,我給大家講真話,很多人不相信,不但不相信,還要毀謗。說現代年輕人很多是聽騙不聽勸,信邪不信正。實在沒辦法,所以不得不把《華嚴經》端出來跟大家講,《華嚴經》就是四弘誓願的層次,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總不是假的。老人家說:「我過去盲修瞎練,走了三十多年冤枉路,你們今天肯聽我的話,只需要三、五年就成就了。」所以這是老人家苦口婆心,希望我們要修對,不要走偏。

  老人家接著有開解到,一部《四十華嚴》,善財童子做出修行的樣子給我們看,真是慈悲到極處了,怕我們不會修,表演給我們看。善財是誰?成德有一次問,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是誰?有一個同修馬上回答我,「劉備的兒子」。我說:「對對對,劉備的兒子。」假如我們問說:「善財是誰?」「《華嚴經》末後那一位主人翁叫善財童子,他是文殊菩薩的學生。」那跟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學歷史的,以史為鏡,就有受用了。所以阿斗提醒我們,我們可不能是扶不起的人,自救者天救,不然諸葛孔明來了沒用。這是歷史給我們的啟示,那佛門是高度藝術化教學,那個表法我們得看得懂。善是善根,財是指福德,所以善財就是指多善根多福德的人。他為什麼能多善根多福德?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因為他的態度只有一個人是學生,其他的人都是老師。有這種心態,遇境逢緣,增長善根,因為他「見人善,即思齊」,提升了;「見人惡,即內省」,提升了。這個表法,從名字就是表法,從他的態度就是表法。有這個態度了,一切境緣善根福德都在提升,難怪他表的是當生成就。

  我們發的願,我要往生,往生就是成佛,就是當生成就,那我們現在像不像當生成就的樣子?我們現在像不像善財童子?我們這麼一思惟,那善財童子的表法我們就能時時來受用,我就要做善財童子。所以四大菩薩表修德,我現在要修行,我就要效法四大菩薩,我就要效法善財。我們仔細繼續觀察,他修學是先斷煩惱。他的老師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教他什麼?文殊菩薩是他的啟蒙老師,根本的老師,所以文殊菩薩是以善巧方便成就他的根本智,就是他的清淨心,恢復了清淨心。

  所以老法師在「十年因緣」裡面說到,善知識對我們最大的幫助,幫助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奇怪了,我聽經愈聽怎麼好像有一些新的憂慮牽掛上來了?這個不是善知識願意的,善知識每句話是幫我們放下憂慮牽掛、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一般我們有時候覺得,善知識對我最大的幫助是什麼?把很多經教給我講,我以前沒聽過的,我現在聽過了。那還不是最大的幫助,最大幫助,我們聽一句就去做一句,很多分別執著就放下了,憂慮牽掛就放下了。

  所以假如善知識的話我們都放在心上,從明師受戒,開始做了,心很快就清淨了。老法師給我們表演,我們不說別的,光是聽李炳南老師的一句要求,你從今天開始,只能聽我一個人講;第二,你以前所學一概不承認。所以我們今天要學習老法師一九九O年《無量壽經講記》,再融入一些這些年講《科註》的教誨,那以前所學要放下。

  我也觀察,我們不少同學很愛學習,可能也都是學校的學霸。學了很多,不要放在心上,以前所學一概不承認,要歸零。不歸零,一聽老法師講的,開始抬槓了,自己的一些想法看法都湧出來了。都要放下,要歸零。禪宗有一個公案,有一個人要去參謁,參拜一個祖師,結果去了,祖師給他倒茶,倒倒倒,滿出來了繼續倒。他說,「滿出來了、滿出來了」。禪師說,「滿了那怎麼裝?」所以我們要歸零,才能夠接受善知識的教誨。

  第三,要看什麼書,要李炳南老師同意。因為其實我們接觸的東西,假如他不是開悟的人,我們世間很多書,他假如不是開悟的人,我們一看,拍著大腿,「講得太好了!」有時候是他的執著跟你的執著一模一樣。我們看世間的人,兩個人聊得相見恨晚,我看應該不是兩個人都是明心見性,它那個相應處有時候可能就是他們的執著一樣。比方兩個人特別喜歡聊是非,一聊,聊他個痛快,那可不好。所以老法師為什麼說,印那個版權所有、翻印必究的不要看了,因為他不是開悟的人。不是開悟的人,心生種種法生,那他寫出來的東西有沒有摻雜他的分別執著?所以為什麼說從明師受戒,這一句法我們都不可以滑過去,重要。

  老法師聽話,三個月,心清淨很多,很明顯。結果持到第三年,自己去找老師了,真得受用。老和尚也在給我們表演,聽老師的話,得清淨心,得根本智。然後跟老師說,「我還再加五年」。我們想想李老師當時候聽到這個話,我想也特別欣慰。所以這個是李炳南老師也是以善巧方便成就老法師的清淨心。

  所以根本智是般若無知,根本老師教你無知,心清淨了,無知,無所不知;無為,無所不為。我們剛從「本經體性」過來,應該比較能夠體會到這個意境。無知是寂,無所不知是照,真心起用了,就無所不知了。有知就有所不知,有知就是妄想。所以根本老師開導你斷煩惱,除去一切妄想知見。這個方法印度用了幾千年,中國古代也用這個教學法。中國儒釋道出了這麼多祖師大德,因為他教學的方法對。我們看到這裡,不得不感激老祖宗。

  古時候,小學生從七歲上學到十二歲,這個階段念四書五經。老師教句讀,教你字怎麼念,到哪個地方是一句,他不需講解,要教你念、教你背。當然一些生活規範那個是要講解的,「人不閒,勿事攪」,「父母呼,應勿緩」,「寬轉彎,勿觸棱」,隨時這些生活當中怎麼做人做事,這個隨處、隨機緣機會教育。我們不能聽到這四個字,不需講解了,那這些機會點都不引導孩子,他都不懂事了,那還得了,行為都沒有建立起來,都沒有戒、沒有禮了。教你念、教你背,會背了還要盯著你、看著你,念一百遍,還要再背一百遍。這個就是讓孩子培養根本智、培養清淨心,他一讀經,都在這個經典的磁場當中。小孩畢竟玩性還是強,不這麼督促他,他也會胡思亂想。所以每天叫他念五六個鐘頭,至少五六個鐘頭他不胡思亂想,他心清淨。

  說實在的,現在講這個教學法,你現在去一般的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去問,人家相不相信?所以現在要辦一條龍,三天《大學》會背了,七天《中庸》會背了,那個帶班的老師都嚇到了,他不知道效果這麼好。所以就讓成德想起來老和尚說,說現在的人不如古人聰明,我不相信。真是如此,看有沒有好的方法給他。人之初性本善,有好的方法,都能成。所以真的是做出實驗了,我們心裡才有底。就像跟大眾宣講傳統文化,給鎮民宣講,當時候我們也想可能要很多年吧,沒想到二三個月民風開始轉變了。我們信心大增,人之初性本善,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所以我們傳統的教學法跟佛門一樣,訓練他般若無知,到心清淨了,六根接觸六塵就無所不知。

  我們看到文殊菩薩成就善財的根本智,接著叫他去參學,接觸外面境界了,成就他的無所不知。所以五十三參就是成就他的後得智,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這表演得很清楚。善財在文殊菩薩,在他老師座下成就了煩惱無盡誓願斷,五十三參成就了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遇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佛道無上誓願成。次第擺得這麼清楚明白,我們沒有看出來,真是太冤枉了。

  古代沙彌,十幾歲的人出家,叫他幹什麼?一本《法華經》那麼大,背起來,背個三年、五年,他腦子裡都是,我看睡覺可能作夢都念經文。不知道你們在寢室裡面有沒有,你的室友突然說夢話,在念《無量壽經》,那也不簡單。這個都是先求清淨心,根本智,叫五年學戒。學戒的目的,老師的話要聽,不能胡思亂想,背經,才能得清淨。

  拉回來我們當前,我們怎麼求根本智?要念念不離老師的教誨,然後具體要扎三根。三根每一句都是讓我們放下貪瞋痴慢疑,不放下貪瞋痴慢疑,這一句落實不下去。「聞譽恐,聞過欣」,假如不放下傲慢,不放下貪這個面子,這句話落實不了。老法師特別慈悲說到,我們不扎根,學幾十年的經教,充其量學到皮毛,學到佛學常識。這個話我們不能滑過去的,不能讓歲月空過,功夫一定要下在格物上,下在調伏煩惱上。

  這個是依四弘誓願來給我們開解隨事發心,這我們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第二種,那是順理發心。「順理發心,信解諸法實相而發心者。」我們現在聽到諸法實相,他是真正信解了,所以這個理那就是入了本體,這個要明心見性以後才做得到。所以真正見了性,那這個發菩提心真發。

  所以說這兩種菩提心,隨事、順理,實際上是菩提心的增上。就是我們先從隨事發心下手,一下子讓我們順理不大容易,隨事發心下手,到見性之後自自然然事就變成理,就理事不二了,那是無上菩提心了。

  假如我們從念佛法門來看,信解諸法實相,那這個就是理一心不亂。但是這個淨土法門確實勝過其他的法門,為什麼?因為念佛法門簡單容易,只要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幫助我們達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也是隨事發心,從事上老老實實的念,念著念著,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就像海賢老和尚念到理一心不亂。「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心開就是入了本體,就是順理,而且不假方便,不用其他的方法。所以我們這個法門念到底,就能念到心開入理了。一句阿彌陀佛老老實實念下去,決定明心見性,而且還非常的快速成功。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的表法我們也要看懂,「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五十二菩薩,就是大乘佛法的五十二個階位。從初信,我們看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個階位,他的表法是什麼?你從初信位一直到圓滿成佛,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就成了,「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最快的方法,「憶佛念佛,現前當來」,不是臨終當來,很快速的。

  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