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學習分享  成德法師主講  (第十集)  2021/10/8  英國威爾士蘭彼得  檔名:55-232-0010

  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我們昨天談到「一經宗趣」,這個趣是我們的趣向、歸宿。而我們往生就是圓生四土,徑登不退。我們昨天講到這個「四土」,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昨天我們談到了「常」是法身德,法身常住。成德想到,我們世間人常常說認識自己,那認識自己假如從佛門看是認識真我,真正的我,其實就是我們的自性的三德祕藏,我們真明白,真正認識自己了。所以常、寂、光三個字就是我們本有的德能,本自具足的,不是修來的。為什麼我們現在不能受用?因為有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只要把這個障礙去掉了,那我們這個法身就恢復了。法身常住,常住它就不生不滅。法身,一切法都是我的身,它就不來不去了。這個來去,它還有一個對待,它是一體的,不來不去,不垢不淨,這是形容法身德,它也是一切萬象的理體,就是一切法都是從這個法身所變現的。

  寂,我們看註解裡面講,「解脫德,塵勞永寂故」,這個紛紛擾擾都沒有了。解脫是自由自在,我解脫了。我們現在覺得不自在、不自由。自由自在是本性裡本來具足的,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自由?為什麼不自在?因為我們成天自己伏不住妄想。俗話說「抽刀斷水水更流」,好像這個念頭止不住,做不了主了。所以真正要達到自由自在,從哪裡得來?從清淨心裡得來的,所以從這個寂,寂靜,從寂得來的。寂是心裡一念不生,一個妄念都不生,那就不會被妄念纏縛住了,這才能自在、自由,就解脫了。

  「塵勞永寂故」,塵是指染污。五欲六塵都是染污,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根所對的境界都染不上,你都不染著了,那你的心清淨了,這五欲六塵就跟你絕緣了。其實我們在看這個六塵,色、聲,我們所見容不容易染著?容不容易落印象?聲,聽一些聲音,我們看年輕人聽一些很躁動的音樂,他也很沉迷,很想聽。就像自己反思,以前看電影也看很多,這電影裡面很多暴力、色情的東西,當時候自己也沉迷其中,看了那麼多好萊塢的電影。所以這個六塵要不染,這個得要自己警覺性很高。香、味,都容易染著。觸,還有法,六塵這個法對的就是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我們這個意很厲害的,你面對一切外境,它可以想、聯想,甚至於不是外面的境界,它想以前的事,它也可以妄想紛飛。

  所以這些妄想都能夠止住,讓心清淨,這個都要自己下功夫。甚至於一開始的時候,找一個比較清淨的地方,就像佛門說阿蘭若,代表連牛叫聲都聽不到的地方。你說我們假如剛開始學了,那就在五欲六塵裡面練,可能也不容易。所以佛門的教學都有它的善巧在,都有它應機的方法在,這個我們自己要去體會,這樣我們要護念自己、護念別人才能夠契得了機,不然護念自己變打腫臉充胖子,那可不行。

  我們前面提到,佛在《四十二章經》裡面說了,假如還有一種習氣跟色欲一樣,那人就出不去了。可見這個色欲所產生的染著是很厲害的,出不去就解脫不了,出不了輪迴。我們投胎都跟色欲有關,這色欲還沒有放下。這個色欲當中,你看六根接觸六塵,色,見到;聲,音聲;香,你看那機場裡面都賣香水,甚至於那種香水聞了都會讓人家起邪念,你看香;味、觸、法。在這種色欲的境緣當中,這個愈染愈嚴重,所以得我們自己很清楚,要放下這些東西。

  當然,有同修聽到這裡他就表達了,那我要斷欲了,但是他已經成家了。黃老首先問他,你另一半同不同意?有時候一聽完一個道理,可能又產生了一個執著,不能體恤到另一半。所以學佛最重要不能產生執著,尤其儒家的基礎就非常重要了。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們提到印光祖師教導,「念佛之人,必須事事常存忠恕,心心隄防過愆,知過必改,見義必為」,這段話其實是滿重要的,「方與佛合」,跟佛相應、相合。假如不能這樣處事,那跟佛不相應,「決難感通」。剛剛這一句是做人的態度,假如做人的態度都提不起來,那怎麼去修菩薩道、怎麼去成佛?

  所以為什麼我們近代修學很難成就?好像在一百年前,儒家、道家的基礎還有的時候,成就的人多。因為修行要有基礎,這個我們都要會觀察。我們現在儒跟道沒學過,甚至於我們生出來的時候,還對儒、道、傳統文化誤解,都不了解、都誤解,怎麼可能有這個基礎?所以儒家特別強調忠恕之道,「忠恕違道不遠」,這個代表忠恕跟真心相應。可是這個忠恕我們不能只當一個詞來背,它要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用我們比較容易理解的話,忠,嚴以律己;恕,寬以待人。只要這個心態沒有提起來,我們的心就跟真心不相應了,就是分別執著的妄心在做主。所以現在難難在哪?聽什麼就執著什麼,自己又不覺得不對,所以那個錯誤的認知就一直影響自己的心態。不知道不對,那就是最嚴重的問題。比方說一個人傲慢,他不覺得自己傲慢,要護持他那不可能,因為他不覺得他有這個問題。我慢高山,法水不入,障礙住了。

  所以佛門提到,捨身容易捨見難。我們觀察真正學得執著的人,勸他很難,而且他覺得他對,甚至於他開口閉口都是老法師說什麼。說實在的,一個正確的心態,你要跟人溝通是要靠真誠。所謂「成事在理不在勢,服人以誠不以言」,你看這都是儒家的教誨。成就一件事,不是說你有多高的權勢,是在你要做的事符合真理,真正符合大眾的需要,這你能夠把事做成。「得道者多助」,孟子說的,「失道者寡助」。這個我們都能觀察到,人都隨著自己的固執,甚至是狂妄,最後「寡助之至,親戚畔之」,連親戚都不支持他;「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他的這種一心為公、一心奉獻,慢慢很多的人感召來了。所以成事在理,不在權勢。可是我們觀察自己的心態,好像覺得我提升個什麼我就能管誰了,他都有這些認知,所以對於名、利、權位特別在乎。這個都是過去今生的習氣,這個都要看得到。

  服人以誠,真誠,不以言,不是用言語的強勢,很多引經據典,我懂的經典比他多多了,一個一個搬出來,要把人家壓下去。這個人家怎麼會心服口服?不可能。現在變成什麼?明明是要用言語壓人家,還把老法師給抬出來,要讓老法師背黑鍋。「心生種種法生」,心態錯了,引的是《華嚴經》、引的是《無量壽經》,那還是不對。所謂「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他慢慢慢慢會把它轉過來。

  所以我們從我們現在修學的狀況,就知道扎好儒家、道家的基礎確實很重要。忠恕我們不容易提起來,「心心隄防過愆」,警覺性也沒有那麼高,一些言語行為的習慣也沒有很好的去觀照、去修正,很容易又學到相上。最重視什麼?重視念佛、重視聽經,可能不夠重視在一言一行當中的觀照,還有進一步的修正。觀心為要,從起心動念處修重要,不然有一關破不了,習氣使然,渾然不知,隨順十惡業了自己不知道。尤其其中有一條,妄語挺容易犯的,在犯的時候自己不知道,講習慣了。

  所以也有祖師強調,從哪裡修起?從不妄語始。什麼時候容易妄語?自己推卸責任的時候容易妄語,自己有怕失去名利權位的時候就容易妄語,好自己面子的時候也容易妄語。包含我們可能還沒有到妄語,也有可能好這個面子,人家一提我們什麼,首先就趕快要去解釋,其實這個都是我們對自己面子太在乎,才會有這樣的應對。都要從這些細節處觀照,因為修行、修行,修正行為,修行不能在相上做樣子。我拜了多少佛、我念了多少佛、我讀了幾部經,這是手段,所有的手段就是為了修我們這顆心,愈來愈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甚至於說愈來愈仗義、見義必為了。

  我們觀察有人學佛之後愈來愈只管自己了,敦倫盡分反而更忽略了,我要修行,我要解脫,這個都會不知不覺產生執著的點。成德也見過,每一天念《無量壽經》念很多部,都已經破萬了,但是一接觸,人家說什麼他很難接受。然後人家一聽到你念那麼多了,又讚歎,這一讚歎他又覺得自己很不簡單。有一次請他跟大家分享分享心得,分享完,其實他分享的別人有沒有聽懂我不知道,成德確實是聽不懂他在講什麼。可能其他聽的人程度都比我高,但我確實是覺得他的表達我聽不懂。他才剛開始跟人家分享,他也從來沒有上台去講過課;成德在場,成德剛好那時候應該講課也有十四年了。他剛開始講,成德是分享了十四年,他講完之後,好幾個人都上去讚歎他,他也沒有來跟我討論一下。

  所以不簡單、不簡單,真正要將老人家的教誨去落實,除非是真有心人,真的不揀擇老法師教的東西,不然都是老人家這個我喜歡聽,我就挑這個。聽老人家的東西要全聽,不能挑著聽。以講學來講,老法師說,我們給大家做報告,聽的人都是監學,給大家做報告。老法師說,講完了,與會的有一些老修,要主動的去跟人家請教,看哪些部分還可以再提升。這些很可能我們都聽了十遍、二十遍,可是真正我們有機會分享、上台了,真的會問一些長者、老修嗎?就不一定了。

  所以這個「依教奉行」是四個字,但是要真做,除非真的有放下自己的面子,真的有放下自己的傲慢,不然這一句要做到都不是很簡單。那你一句真做透徹了,很可能就達到觸類旁通。

  成德比方跟大家提到忠恕,忠恕的心我們一直在境界當中練,一直提起來,忠恕的心跟聖賢的心相應,他們講的很多話,你可能一接觸能體會到一些,你還沒有看註解,你就能體會到那個意境。可是假如我們沒有忠恕的心,沒有在生活當中練出來,可是我每天都在備課、都在聽經、都在讀經,說實在的,那分享出來的東西,其實也是學術的傳統文化、學術的佛教,不是從他的忠恕的心流出來、從他自己的真誠流出來,攝受力有限。所以我們看真修的人,我們去觀察老人家一講話,大家都很專注,他那種攝受力自然就出來了。你去看一個學者在上面講,他也引經據典,你看底下的人也很難說很專注在聽。這個都是無形的磁場,但它是存在的。所以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的事物,這個都要用自己的悟性去體會到。

  剛剛跟大家提了忠恕,那我們得觀照自己有沒有隨時在用忠恕。聽到「我要解脫」,所以不能染,那這個馬上斷欲。那可能是一個聞法的機緣,調動起自己只想自己的習氣,調動起自己做什麼事都是很衝動、很猛,用力過猛。用力過猛,這也是菩提道上一定要克服的。就是孟子說的,「其進銳者,其退速」,他進得很快,遇到挫折了,幾乎就提不起勁來了。過與不及,其實人有時候過了之後,一遇挫折了,一下子就調到不及了。本來都是衝在最前線的,遇到挫折了,永遠消失掉了,不再弘法利生了。這都是性格裡面太偏執了,我們說極端。血型,我們現在世間說四種,A型、B型、O型,還有AB型。一般來講,AB型比較容易極端。大家不要聽完我這句話,開始「誰是AB型?誰是AB型?調查一下、調查一下」。好好念佛,不要多事,用心像鏡子,自己去打聽就不像鏡子,未來勿將迎,已過勿留滯。成德就是AB型的。我對AB型挺熟悉的,為什麼?因為我們家三個孩子都是AB型的。我自己感覺,確實AB型的性格裡面比較容易極端。所以我們學佛了,要學圓融的德行、智慧,稜稜角角都要把它磨圓。所以有這個二的,AB它是雙了,就容易出現極端。

  星座裡面也有,有雙子,雙魚可能我覺得比較沒有那麼明顯,雙子比較明顯。我今天剛好聊到這,但是你們不要下去開始去研究星座,這不是我的意思。

  因為人你什麼時候出生,你那個八字,這個跟過去的性情應該都是分不開的,所以每個人生出來性情都不一樣。你看在同一個家庭,父母也沒偏心,但是每個孩子教出來差異很大,因為他本身自己帶來的,父母只是一個助緣而已,對他的影響有多少,也是自己決定的。

  而成德是雙子座的,所以我這個二又乘二,大家就知道我在修行的路上挑戰還是不少的,一下子到A,一下子到B,一下子又是雙子,所以性情上猶豫不決的情況非常的明顯。但是他在相對當中,你比方說雙子,他的思惟很快,所以風象星座的人學佛挺多的,他思惟快,佛陀那個講法痛快淋漓,他高興;但思惟快,定力不夠。我們說定慧等持,思惟快的人,他就容易定不住;比較定的人,他可能思惟就沒有那麼快。你比方說他一念佛,他太定了,馬上就夢到周公了。像我們思惟快的,這睡覺不好睡,思慮太多了;比較定的人,躺下去兩分鐘就聽到音樂響起,睡得很甜了。

  所以我們剛剛說這個三德祕藏,我們本有這個法身、般若、解脫三德,這是真正認識自己。我剛剛跟大家講的,那個都不是真正的自己,那個都是放得下的。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不覺本無,一定可以去掉。修行人不能講一句話,「我這個人就是這樣」,講外行話,自己砸自己的場子,不覺本無,一定可以去掉。而且「哎呀,對不起,我這個人就是這樣」,這種話也不對,給自己找藉口。所以認識清楚了,該恢復的要恢復,該放下的要放下。在境界當中,不對的念頭起來了,不對的性情、態度起來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要調整。

  所以這個忠恕重要。包含我們都聽過不少人,比方說她一聽吃素好,不能再造殺業了,不然吃牠半斤還牠八兩,她一聽激動了,回去之後,這個太太說了,「我從今天開始不給你們煮肉吃」。一下全家炸開來了,還沒有感受到佛法的好處,已經感受到佛法對家裡面翻天覆地的影響。

  所以成德觀察,我們學佛的人,家裡面很支持他的比例不算太高。你說明明佛法這麼好,覺悟之法,他學了之後,他依教奉行,家裡的人應該認同、歡喜,理上絕對是這樣。學傳統文化,絕對家裡的人支持。哪有說我們學了之後,你孝順,你父母反對,不可能;你學了之後,友愛兄弟,你兄弟反對你,不可能;你學了之後,愈來愈體恤人,家裡人反對,「你不要這麼體恤我,我好難受」,那也不可能。所以都是學到相上了,甚至因為學產生了更堅固的一些認知、執著,自己又覺得自己對,那就麻煩。

  所以這個捨身容易,我可以為正法犧牲,很多人可以做得到,捨見難。這個我都遇過,可以一天只睡四個小時、五個小時,完全為大眾服務,可是他的認知不對,你怎麼勸勸不動。比方說跟人對立起來了,他又是長輩,我得善巧提醒他,我就剛好這幾句教誨非常好,這幾句教誨就是不要跟人對立起來,不要瞋恨心重。結果他一看,他馬上,「你看他們就是這樣!」我還要提醒他,他一看,你看他們就是這樣,其實他當下瞋恨心已經起來了。真不容易,所以修行人這個高度的警覺性重要。

  剛剛是跟大家從我們說這個色欲是很嚴重的習氣,它那個染著度很高,我們延伸到可不能一聽這個又執著,沒有去顧及到另一半、顧及到客觀的狀況。用力過猛,對自己、對別人可能都有負面效應。所以不能太激動,要很冷靜的循序漸進的去做,善巧方便的去做,要能體恤人心,不能苛刻要求。所以念念為他人著想,你不能一聽欲望要放下,就忘了念念為他人著想這一句。所以法跟法之間它是圓融的,我們一舉起這一法,另外一法就顧不到了,那個是舉起這一法的時候產生執著點,所以顧不到另外一法。

  所以你的心清淨了,五欲六塵就跟你絕緣了,雖然天天接觸它,而不染著,那這就高明了。我們前面講到的「即相離相」,你就在這個境界裡面,但你心上沒有,修行就是往這個清淨的目標在走。

  那十二因緣裡面,十二因緣就是我們整個為什麼會輪迴,講得很細。其中這十二個輪轉裡面有三個:愛、取、有,因為愛產生取,因為取產生有。可是你從愛把它斷了,你就不輪迴了;或者你從取把它斷了,你也不會輪迴了;或者你有取,但是你沒有有,你也把輪迴斷了。所以功夫下在這裡,他心裡頭沒有「有」,這個就有味道了。所以我們以後要觀照,自己要觀照,那是我的,這個念頭一起來自己要觀照到,要放下了。比方說我們出家了,你看老法師在講經的時候都強調,只有使用權,不要有所有權。這個就是很重要的心態,所有,我的,我所有,這個是六道的因,出了家盡搞輪迴,那就麻煩了。

  諸位同學,你們出了家沒有?依《維摩詰經》說的,「發菩提心,是名真出家」。所以四弘誓願真正發出來,這個就是發菩提心了。我們前面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隨著學習的,真把眾生無邊誓願度要發出來。

  心上沒有有了,「塵勞永寂」,所以日常生活中處事待人接物一塵不染,也沒有勞苦、也沒有勞累。所以這每一個字其實都能夠讓我們來觀照,當信佛經語深,這個都不能滑過去。你看一個「塵」,我們對外境有沒有愛、取、有;一個「勞」,我們自己有沒有好累、好忙、好辛苦。世間的人稍微做了一點工作,很疲倦、很勞累,為什麼?因為心不清淨,心要是清淨,再多的工作量也不累。這個李炳南老師給我們表演,他做三到五個人的工作,精神很好,看老人家九十幾歲照的照片精神抖擻。

  老法師,記得成德當時候剛開始學的時候,有聽《阿彌陀經要解》,師父站著講,在美國。站著講一天站多久?四五個小時有,甚至還有站八九個小時的。老人家那時候六七十歲了,精神好。心清淨,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所以他不累,他身在做,他心裡沒有做。老法師這裡舉了個例子,像現在機器人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它不會累,因為它沒有妄念,這個是比喻。所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能量耗在念頭上,因為有妄念會累、會老。你的心要真正清淨,那就不疲不厭不倦,身體就健康強壯。這個是本能,不需要用藥物,也不要練氣功,都不需要。近代科學家說念力的祕密,念頭不是妄念都是正念,你身體就很好。所以這個是從根本修,練氣功、用藥物來幫助,藉外面的力量來刺激身體的反應,而且時間也比較短。所以影響最大的還是念頭,因為身體、物質是念頭變的,念頭相續產生物質現象,所以從根本下功夫。

  心清淨了,身體也長住在世間,那是願力。我們看到海賢老和尚活到一百一十二歲,他心清淨,但他活那麼長他有任務。老和尚在這裡舉個例子,像大迦葉尊者,釋迦牟尼佛告訴他,別人可以入涅槃,你不能入涅槃,你要替我辦一件事,釋迦牟尼佛把袈裟交給他,衣缽交給他,等彌勒佛下生的時候,交代他把這個東西交給彌勒佛。大迦葉尊者現在還在人間,三千多年了,在雞足山,有機會去,心誠,應該會遇到迦葉尊者來護念你。彌勒佛要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才下生成佛,他等到這個時候。大迦葉尊者命很長,因為他心清淨,他有寂定的功夫。所以我們要修長壽、要修不老,長生不老藥就在《無量壽經》,真正念佛就恢復無量壽了。所以好好修,不但長生,而且不老、不病,還有不死,是活著去的,看到阿彌陀佛跟著走了。就像我們海賢老和尚,一百一十二歲,最後一天還工作了一天,然後說:「幹完我就不幹了。」當天晚上就走了。這個是我們的學處。所以我們心要清淨,可是念頭很多,不怕,「妄想千般都不管,一聲佛號要分明」,「境緣無好醜,佛號一掃過」,真肯念,三五年我們的心也會清淨下來。

  這段話讓成德想到了一點,佛陀讓大迦葉尊者,你不可以入滅,你要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你把袈裟交給彌勒佛,把衣缽交給彌勒佛。諸位同學,假如是你,你幹不幹?我早一點入滅,清淨多好。曾經聽老法師說,「我沒有人,我一個學生都沒有」。學習上,老人家,我一個學生都沒有;工作上,我沒有人。我們當弟子的聽到這個要省思,我是聽經的時候聽到,假如是在老人家面前聽到,那我得要磕頭磕到流血才行,太懺悔了,居然讓師父給我講這樣的話,那太不孝了。

  所以現在不容易不容易在哪?找到聽父母話的人就不容易,找到能聽老師話、聽領導的話不容易。當然這個聽領導的話,也不能又執著說領導說什麼我就幹什麼,是領導一心為公,你要盡力配合他,不能有自己的設想、打算,要君臣一心為人民服務、為眾生服務。對領導,我們要念著他的栽培之恩、知遇之恩。那領導也還在修行的話,我們又不是遇到堯舜禹湯,那是聖王,同時兼天子,他是聖人兼天子,我們做臣子也要「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甚至於我們現在遇到的父母、老師,也不是說他完全修行都圓滿了。所以為什麼傳統文化會讓人家詬病?因為我們學的人沒學圓融,也偏執,「你們愚忠,你們愚孝」,我們表現出來讓人家不能接受了。

  《孝經》裡面提得很清楚,「諫諍章」說的,「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所以是父母為我們好,我們還不一定聽話;老師為我們好,我們也不一定聽話。《格言聯璧》說:「竭忠盡孝,謂之人」,人格裡面最重要的,忠孝。《感應篇彙編》有很大一個部分就是講這兩個字,佔了很大的篇幅,這個我們都要去體會到。

  所以我們得表好法,做個好兒子、好學生、好下屬,進一步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而且要把好兒子做好,也得作之君親師,父母才相信你。不然他覺得你還是個孩子,他怎麼可能肯接受你的提醒?你要做得讓他安心了、認可了,甚至於是覺得你的修行比他好,你再勸他,比較容易接受了。所以每一個角色,在五倫的每一個角色,真正要把它做得很圓融,君親師的精神一定要展現出來。

  我們看,「光,般若德,智光遍照故」。光是光明、是智慧。智慧也是我們的性德,也是我們本性裡具足的,不是外面來的。所謂「從門入者,不是家珍」,你從外面學來的,那不是珍寶,內心裡面恢復的是珍寶。我們不只圓滿具足,而且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完全是平等的,可惜我們有無明煩惱蓋覆住了本性,雖然有般若智慧,透不出來。所以我們現在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它就能夠透出來。一透出來,那我們也都是佛知佛見、入佛知見。

  這個是跟大家談到「涅槃三德,如來密藏」。

  等覺大士他是歷盡了四十一品無明,更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所以他的法身全顯。因為入了圓教的初住位,我們說十信,這個還沒有見性,接著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四十一個階位,他無明是破了,還有無明的習氣在,他是在放下這個無明的習氣。在佛經裡面比喻,這一罐酒,裡面沒有酒了,甚至於你還給它烘乾了,再聞一聞還是有酒味。確實沒有酒了,習氣還在。那這個怎麼辦?慢慢放著,放著放著最後就沒有了。這是法身大士他們還有四十一個階位,慢慢最後到了等覺菩薩,然後破最後一品無明,然後「法身全顯,圓證三德,徹本心源,究竟清淨,證入常寂光土」。

  但是常寂光土,我們在《淨修捷要》第四拜,「一心觀禮,清淨法身,遍一切處,無生無滅,無去無來,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極樂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眾生,離娑婆苦,得究竟樂」。常寂光,眾生以清淨心感它,它現清淨相,它也是應的;眾生以染污的心感它,它現染污的相,就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即現什麼身而為說法。就像朱鏡宙老居士他提到,他雖然聽到很多佛門的道理故事,他還是半信半疑。你看這個念頭還是有染污,半信半疑。結果有一天晚上打麻將很晚,回去半夜了,結果走啊走啊,前面有一個女的,走了一二個小時了,他起個念頭,這麼晚了,怎麼還有個女的在這裡走?結果一看沒有腳,把他給嚇了一大跳,後來就開始相信佛法了。後來老居士說這個女鬼可能是觀世音菩薩變的,來度他的。你看恆順眾生,用什麼方法讓他能夠轉變他的認知、讓他相信,這個也都是感應。

  我們再看第三,「凡夫帶業往生同居土,以親聞佛訓故,無退轉故,壽命無量故。故必於此一生,圓斷諸惑,圓淨四土」。前面這個說明了為什麼他能夠圓斷諸惑、圓淨四土,因為他可以親自聽到阿彌陀佛的教誨。這個我們感覺一下,有親近過老和尚的應該有一個感受,見到老和尚,聽他講話,我們其他的妄念沒有,他老人家的這種慈悲威德攝受的,離開了就不一定能保證了。這是親聞佛教誨。而且這個環境,諸上善人,不會退步。這所有的緣都是讓我們提升的,那不會退步,「無退轉故」。再來,「壽命無量」,不會死。死很厲害,死魔讓我們修行要從頭再來,所以不能再死了,要往生。因為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有這樣的殊勝,雖然我們是帶業去的,但是還是可以一生成就。生了同居,亦是即生上三土,所以是圓生四土。我們看,生了,那跟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都在一起的。

  「又此土修行難,退緣多故。故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麟角也。」接下來這一段也講到極樂世界跟我們娑婆界的不同。極樂世界成佛易,因為沒有退轉。極樂世界勝於十方者,最凸顯的首在帶業的凡夫,他一往生,「一生彼國,便不退轉」。這是極樂世界殊勝的地方,首推最殊勝的地方。

  這個不退這裡有說明,「有三」。第一個,「位不退」,他證得這個位置了,「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夫」。像小乘初果,他就是位不退,他不會再變成凡夫了。第二,「行不退—斷見思,伏塵沙,恆度生」,他這個度眾生的願行不會退了,所以「不墮二乘」。那這個也不簡單。當時候舍利弗尊者聽了佛講大乘的殊勝,他捨小向大,也發菩提心。結果有個天神就變成一個小孩來給他考試,然後就哭得很傷心,「我媽媽病得很重,醫生說要用眼珠做藥引才治得好」。舍利弗當下把眼睛挖下來,「來,你拿回去給你媽媽治病」。這小孩說:「你的心太急了吧,我是需要左眼,不是需要右眼。」舍利弗尊者又把另外一個眼睛抓下來。結果這個小孩看了一下,這個東西太髒、太臭了,就把它扔在地下了。結果舍利弗說:「眾生太難度了。」所以要能保持菩提心、菩薩道,這才是行不退。「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接著,「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念念流入如來覺海」。這種境界那就是見性了,他般若智慧起用了。

  接著第五,「此土修證三種不退」。以位不退,我們後面會講到分教,有賢首宗,還有天台宗,天台宗分藏、通、別、圓,位不退是藏初果,通見地,別是初住,圓是初信位;行不退,通的菩薩,別的十向,圓的十信;念不退,那是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這個後面我們再說明一下,都也順道了解一下。

  第六,「要解云:『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這不可思議,五逆十惡,十念往生,還是三不退。很多菩薩不相信,就是這個原因。「又『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所以一定是靠彌陀的願,不然他的業那麼重。「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這個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在果地上的成就,然後讓我們在因地上修,念這一句佛,就攝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功德。「方能深信名號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因為我們前面也提到了,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是眾生本具之理性,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好,我們先休息一下,謝謝大家。

  大家吉祥!這一段期間剛好跟大眾在交流,都會提到考試沒有愈考愈簡單的。我們想一想自己讀書的過程,發了一張考卷,這以前都會的,怎麼還發這個考卷給我寫?所以考試沒有愈考愈簡單的。講給大眾聽,現在想想確實是這樣。不只講給別人聽,也是提醒自己,確實考試絕對沒有愈考愈簡單的。菩提道上,關關難過,關關要過。就像剛剛跟大家講的,最重要的是勸自己,不是勸別人。剛剛才跟大家分享到般若,還有解脫,塵勞永寂,所以不會勞累。自己現在覺得還挺累,所以這個功夫差太遠。很抱歉,剛剛中場休息躺了一下就睡著了。沒有作而無作,所以還是累,這是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很多功夫得要下才行。跟大家表示抱歉,阿彌陀佛。

  第七,我們看到「極樂不退之因緣有五」。第一個,「彌陀大悲願力攝持」。這個還沒往生,真念佛人都感覺到了,佛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第二,「佛光常照」,所以我們「菩提心增進」。稱名即是遇光時,我們在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佛光常照。「一心觀禮,無量光壽,如來世尊,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眾生有緣遇斯光者」,現在就能遇,「垢滅善生……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如是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所以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佛光常照,我們菩提心增進。

  第三,「六塵水鳥悉演妙法,增其正念」。六塵,「德風」,風也說法,「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六塵水鳥悉演妙法,所以沒有退的緣,皆是念佛、念法、念僧,增其正念,「或樂說法,或樂聽法,或現神足,隨意修習,無不圓滿」。

  第四,「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我們讀著讀著,我們現在外魔內障無人不具。釋迦牟尼佛知道這個五濁惡世久後轉劇,勸我們趕緊求生淨土,「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當勤精進,生安樂國,智慧明達,功德殊勝,勿得隨心所欲,虧負經戒,在人後也」,輪迴路險,趕緊去。

  再來第五,「壽命永劫與佛齊等」。

  這個提到極樂不退的主要五個因素,這都是增長我們的信心,確實是圓生四土,徑登不退,這是我們《無量壽經》的歸宿、趣向。

  第八,「彌陀悲心至極,聖智無倫」,悲心至極,一切皆成佛,這是他老人家的願。「聖」是他的德行,「智」是他的智慧,無與倫比,「從而流現此凡夫易生之同居淨土」。這個話很有味道,阿彌陀佛為什麼可以成就極樂世界,尤其是凡聖同居土的殊勝?因為他悲心至極;再來,「於無量劫,積植德行」,所以聖智無倫,同居土也是大願大行之所成就。

  「行人不須斷惑消業,只要信願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橫出三界,永離諸苦,位登不退,一生補佛。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不是一般的這種情見、見識所能理解的,「是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故為千經萬論所同讚者也」。因為極樂世界這個凡聖同居的殊勝十方世界沒有,所以千經萬論甚至於十方諸佛都要讚歎。這個就讓我們體會到了,因為十方諸佛也是慈悲,他希望他的學生趕快成佛,所以當然也勸他的弟子趕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而在公案當中也有講到帶業往生。在印祖的開示裡面就說了,我們說生死海,你要渡過去,那我們有業,就好像一顆石頭,你怎麼過生死海?要過,一下就沉下去了。佛就像個大願船,只要你肯上船,他一定幫你渡過這個生死輪迴苦海,但是是我們要肯上船。所以「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

  這個帶業往生很多人懷疑,不相信。過去曾有一位國王請教那先和尚,說念佛帶業往生,此事甚難令人相信。那先和尚回答說:「大王,如果將一塊巨石放在水面上,會沉下去嗎?」國王回答:「那當然會沉下去。」那先和尚說:「如果要巨石不沉,可能嗎?」國王說:「不可能。」和尚又說:「如果將巨石置於一個巨船上,不就不會沉下去了嗎?」國王聽了以後忽然有所領悟,了解到,若仗阿彌陀佛之力,那就像巨船一樣,巨石自可不沉。所以我們是仰仗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來出離生死海,然後同赴西方極樂世界參加蓮池海會。這個大願之所成就,彌陀悲心確實是至極,聖智無倫,他這個智慧流現出我們剛剛說的,六塵水鳥悉演妙法,這都是善巧方便,增長極樂世界每一個眾生的善根、菩提心。

  我們看第九,「往生同居,便是橫生上三土。證位不退,亦即圓證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覺海,是為本經之趣」。往生就是阿惟越致菩薩了,所以往生其實就橫生上三土了,這是無比的殊勝。而且去了念念都是普利群生,因為清淨海會眾菩薩都跟阿彌陀佛同願,我們在那樣的環境,在這麼殊勝的助緣之下,自己的念也都是普利群生。我們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就自自然然,你遇到的緣都是「其中多有一生補處」,你一定都是往這裡不斷提升的。

  第四,我們剛談完了「一經宗趣」,接著我們談「方便力用」,進一步談度生的方便產生的大的受用,作用在哪。

  首先談到了,《大毘盧遮那經》,毘盧遮那就是指法身佛,華藏世界華嚴三聖,就是毘盧遮那佛、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這三聖;極樂三聖,這個大家也熟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娑婆三聖,本師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我們地藏菩薩悲願深切,佛不在世的期間到彌勒佛來,地藏菩薩承擔起弘法利生的重擔。

  我們看這個經裡面講了,「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方便顯出他的究竟智慧,太善巧了。所以大乘佛法也不離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你看這些經句都是呼應的,慈悲為本,所以大悲為根;方便為門,方便為究竟。而老法師開示到,最巧妙的方法沒有一定,我們說沒有定法,在日用平常當中把善巧用出來,這個完全顯示你的智慧。所以在哪裡看到智慧?表現得善巧方便。

  剛剛跟大家提到,我們修學不能出現執著,一執著,自己有障礙,家裡人也不認可。所以要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在這個時代,這八個字太重要了!現在眾生也不是從小學聖教的,都很有性格,你一不恆順,他不高興,他就不來親近佛法。所以我們有同修很可貴,知道吃牠半斤還牠八兩,但是也要恆順眾生,不然會反效果。所以用的方法假如不善巧方便,適得其反,就麻煩了。所以開始自己先帶動,不要求別人,我吃素。然後開始鍛鍊什麼?提升自己的廚藝,把一個豆腐可以三吃、可以五吃、可以十二吃。然後在吃飯的時候煮得很香,「你那個可不可以給我吃一點?」「沒問題,沒問題」。慢慢慢慢,不露聲息,把他們吃的習慣慢慢轉過來。這個就透出了他的善巧方便,透出了他的柔軟,「柔和質直攝生德」。這是恆順眾生。

  再來,隨喜功德。比方說他愛護小動物,隨喜,雖然他還在吃肉。你不要人家愛護小動物,你說:「那你都愛護小動物了,不要吃肉了」,他又生煩惱了,隨喜功德。他偶爾還跟著你去放放生,「功德無量,功德無量。你看放了之後,你有沒有看那個魚都不忍離開,還回頭在給你打招呼」,隨喜功德。所以在吃素的問題上,以至於在護念親戚朋友要慢慢放下五欲六塵的時候,都要懂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我們以很熟悉的公案「舜在雷澤」,他怎麼轉這個地方的風氣的?他沒有批評,見人家禮讓讚歎,自己帶動。「以舜之明哲,豈不能出一言教眾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此良工苦心也。」看起來苦心、慈悲,這慈悲裡面有智慧,不二。為什麼?因為舜王他德行好,以後的人德行不一定有他這麼好,但是用他這個方法都沒問題。假如他當時候是用勸的,也有效果,可是後面的人沒他的德行,用嘴巴講不行了。舜這個方法讓我們二千五百多年之後的子孫都可以效法。

  我們了凡先生也是大悲為根,方便為門,點出了這個公案來提醒我們,在末法時期怎麼處事待人接物,這難道不是了凡先生的智慧善巧嗎?「吾輩處末世」,我們這些同輩現在都處在末法時期,明朝已經是末法時期了,「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斂才智,若無若虛。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這恆順,不跟他對立,不跟他頂。「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人他有良心,他在吃肉,你在吃素,你又不講他,他的良知也會起作用。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不敢縱,「人家都吃素了,我還吃這麼多肉,少吃點吧」。有所顧忌,他就有這種心態,自然。這不是要求來的,要求他就有一種控制。

  我們看到現在很多父母為什麼很頭大,孩子都不聽我的。因為你要控制,他下意識就是我不舒服,我不要讓你抓著我。很可能你是為他好,但是你這種氣勢就讓他不舒服。而且說實在的,教也者,長善救其失。知其心,然後可以救其失。我們想想,十五六歲的孩子是什麼心?什麼狀態?你們應該回想一下,還很近吧。賈同學就稍微遠一點,我就更遠了,我就更遠。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但是想起來初中生活歷歷在目,跟著同學,颱風要來了,逞強好勝,逞強,還跑去露營。結果那次露營果然果報現前,一台摩托車不見了,而且還是租的,每個人賠五千塊錢。那種年代現在想起來,那個場景還很熟悉。人生太短,一晃就過去了。我覺得那也是佛菩薩加持,教訓我們一下,不然太囂張了,都沒有體恤父母會不會擔心,還跑去露營。

  那個年齡,說我們是小孩很不高興,我們自己要當個大人又當不像,就是這種心態。父母要理解就懂得順勢,他想當個大人的時候,有時候恆順他一下,結果碰一鼻子灰回來,幫他擦擦傷口,安撫安撫他。你不要他碰了一鼻子灰回來,「就是不聽我的話」,那他下次就不找你了。恆順眾生。他在那個年齡有一些善根出來了,讚歎他,隨喜功德。

  所以這八個字用在哪?用在日用平常當中。所以佛法就是生活,而且每一個字真是佛經語深。善、巧、方、便,善裡面沒有惡,純淨純善,絕對沒有帶自己目的,沒有帶自己的名利在其中,這是講用心;巧,巧妙,高度的智慧,有德行、有智慧才會巧妙;方是方法;便是便宜,便宜就是恰到好處,合情、合理、合法,剛好安排得皆大歡喜。我們在處理人事問題常常會出現兩難,這個時候就是在境上練我們怎麼善巧方便。

  我們接著看剛剛這一段,「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諸佛大願之結歸,大智之顯現」。我們讀著這個句子,你看阿彌陀佛、諸佛的大願,他要三根普被,一切皆成佛,所以這個善巧方便是大願之結歸,而且是他圓滿智慧的顯現,他「萬德之所莊嚴」,整個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阿彌陀佛萬德成就的、萬德莊嚴的,他「果覺之究竟處」,他的果覺真是究竟圓滿、究竟善巧方便。「繼體性宗趣後」,我們接著「論本經方便勝妙之大力大用」。其實這些都加深我們的信心,對阿彌陀佛的智慧、慈悲、方便體會愈深愈感恩,愈不願辜負,愈有信心,真信就帶動切願。我們這兩個禮拜都是為了理明,把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六道太苦了,不能再搞了;極樂世界太殊勝了,可以徑登不退,一定要去。

  談到這個方便力用,黃老接著引底下的教誨來說明。「諸佛出世有三種利益」,第一,「說經」,主要以講經來度生,四十九年說法不中斷,「法施利益,令眾生破迷開悟,早證無上菩提」。它這個出處,「如《觀佛三昧經》云: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一者,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我們能聽到佛說法,「能除眾生無明暗障,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

  第二,「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若總相,若別相,無問佛身現在過去,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所以能見到佛身,那是很大的因緣、福報。我們看阿難尊者,他一見到佛的相,應該不是三十二相,光是這個「佛面猶如淨滿月」,你看他就生歡喜心,就發心要出家了。這個出家的心要發出來,也是很可貴的。這個總相、別相,觀察到佛的相好,增長善根,所以很殊勝的。

  「三者,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這一點也很重要,用我們世間人去體會,恩德最大的父母,一定要報恩。我們看到佛到忉利天講《地藏經》,這部經開講,十方諸佛都到,很多佛都是地藏菩薩曾經度脫的,都已經成佛了。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麼重要的經典,為報母恩宣講,而且特別相應。因為要開顯自己本有的心地寶藏,心地的無量智慧、德能、福報,怎麼開顯?孝親尊師。佛不只在說法,不只是說《地藏經》而已,他也在表演報母恩給我們看。對父親也是,一定要幫助父親了脫生死。「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這是蓮池大師教導我們,這些話都跟佛的行持完全相應。

  三者,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結果佛陀的父親說了,「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現在我們讀這個就比較不那麼陌生了,我們的本經體性就是在談實相,「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他父王很有善根,佛已經成佛了,他不能念頭上我兒子、我兒子,所以他的父王是以弟子來稱呼自己的,要把情執放下。怎麼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確實如此,但「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我們前面講到,《華嚴》、《法華》圓頓,但是沒有到極圓極頓,它究竟,不夠方便,因為根器不夠修不了,所以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這個是佛出世三種利益。那我們一了解,佛勸他父親念佛、修念佛三昧,那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了,最善巧的方法介紹給自己父親,那大家就會很重視念佛三昧了。

  下一段說到了,「佛告父王,一切眾生,生死中念佛之心,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這個繫念很重要,我們看《淨修捷要》,夏老很用心,第十五拜,「一心觀禮,萬德洪名,能滅眾罪,果能一向專念,自然垢障消除,不但道心純熟,且可福慧增長,臨命終時,聖眾現前,慈悲加祐」,佛放光加持你,「令心不亂」,不是說這個人自己念到一心不亂,他只要有真信切願,佛就來接他,佛一出現就放光照他。

  所以我們讀《阿彌陀經》,鳩摩羅什大師翻的是「一心不亂」,玄奘大師翻的就是強調繫念,不是強調一心不亂,而且是「令心不亂」。所以鳩摩羅什大師是意譯,玄奘大師是直譯,這也是玄奘大師的良苦用心,怕我們誤解了,「得要念到一心不亂,好難」。所以這裡我們也看到佛在勸他的父親,你看都點出來了,「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首先,那裡沒有惡緣,所以不會產生惡念、惡言、惡行;再來,「成大慈悲」,旁邊都是諸上善人,我們本有的慈悲都在這些緣當中增長。

  「此乃世尊大慈至孝,勸父之言,唯勸念佛。可見種種行門,非不殊勝,但非凡眾之所能修,唯有繫心念佛法門,最是應機。」尤其現在到末法了,「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所以最是應機。「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定能往生,萬修萬人去。「一得往生,便能轉惡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顯示無餘。」所以這裡彰顯了方便妙用,勸父王其實也是勸一切眾生。

  而這裡面我們這一段話很重要的,「但能依教念佛」,得要依教奉行,不能不念,要老實念,「三字真傳老實念」。而能夠依教念佛,首先他有尊師重道,老實聽話。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所以要有善根。善根表現在哪?尊師重道,不糟蹋佛陀一片良苦用心,不糟蹋師父上人、夏老、黃老、海賢老和尚、李炳老、印祖種種祖師一片苦心。

  第四,「念佛有四種」。接下來又可以更彰顯持名念佛的善巧方便。「據上經中釋尊勸父王念佛,謂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繫念不止,佛意所指之念佛」,繫念,「乃四種念佛中之持名念佛」。念佛有四種: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

  我們看到,「持名念佛,即本經所宗稱念阿彌陀佛」,就是一向專念。「善導大師曰:『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

  下面有提到念佛法門以外的,「餘門修行名豎出三界,如蟲生竹中」,那個竹子一節一節,牠得一節一節咬咬,才能出得去,所以「豎出則難,故稱難行道。但念佛如蟲橫出竹中,易於透脫,是橫出三界」,徑登四土,所以「稱易行道」。比喻成徑路,「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也」。

  我們接著看「觀像念佛」。觀這個佛像,「以供養聖像,注目觀視,然像去還無」,一直看著像可以修,沒看著像,不是那麼容易修了,「因成間斷,故其方便不如持名念佛之隨時隨地可修」,行住坐臥、穿衣吃飯都可修。

  第三,「觀想念佛」。「如觀經所說:以我心目,想彼如來。」可是問題是如來的相這個境界很細,可是我們的心跟目比較粗,「妙觀難成」。這個我自己有時候也想想一個佛相出來,好像也想得挺用力的。「故不如持名方便易行,不問上智下愚,無論苦樂忙閑,人人能念,個個可行。」這是凸顯出還是持名容易。

  第四,「實相念佛」。「遠離生滅」,就遠離一切對待,絕待圓融,這個才是實相的境界,所以得要遠離對待,「遠離生滅、有無」,我們前面探討的四句百非就落進去了,所以遠離有無;遠離「能所」,能跟所又是二了;還要遠離言說相、遠離名字相、遠離心緣等相,「專念自性本具天真之佛」。「實相念佛,圓覺之性,雖然眾生本具」,但因我們妄心念念生滅,那很難,「而不能觀」,就沒辦法實相念佛。「故佛告父王,諸佛本德,真如實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持名念佛也。」

  「四種念佛,持名念佛,最為方便究竟,故稱為徑中之徑。」念佛法門已經是徑路了,持名念佛是徑中之徑。

  那我們知道念佛是徑中之徑,而且它也非常殊勝,我們看下面說到,「四種念佛,難易懸殊,深淺似異」,好像感覺持名念佛比較淺,實相念佛比較深,「實則事理不二,淺深相即。若是圓人看來,稱名暗合道妙」,這個我們前面提到了,巧入無生,所以「初步即是到家」,初步即是到家,念即見佛成佛時,初步即是到家,三際同時無先後,「故持名念佛又何異於實相念佛」。所以蓮池大師的《疏鈔》說了:「實相云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我們當下在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離一切相,什麼念頭都沒有,離一切相,就應無所住;一聲接著一聲,即一切法,而生其心。所以蓮池大師這段也是讚歎,持名念佛又何異於實相,所以這個法門頓,這個法門彰顯次第不礙圓融,圓融不礙次第,初步即是到家。

  我們前面跟大家就夏蓮居老居士一段話一起交流過,念佛、處事都要用第一念,不要用第二念。真的能這樣去用功,太殊勝了,真的跟持名念佛又何異於實相念佛就很相應了。

  第六,「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這個在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裡面開解得好,「念得純熟,萬緣齊放,能所頓空」,能所都放下了,「即是無住。於此之時,一句佛號,朗然明白,相續不斷,即是生心。此本眾生行不到處」。為什麼說眾生本來是達不到的?因為一般這個境界叫做無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境界是法身的境界,一般是要正入無生,得要先斷見思,再斷塵沙,最後破無明,才能到這個境界。所以「此本眾生行不到處」,因為我們一品見惑都破不了,但「茲以念佛故,暗合道妙,不行而行,無到而到。句句是佛知見,念念放般若光」。「念佛即是自心現,自心現時方念佛」,自心現了放般若光,所以「念佛號即是念實相也」。「持名念佛,無異實相念佛。」

  這段給我們很大的信心,不然我們又生起一個高下見,「我們這個持名念佛低,實相、觀想、觀像高」,那個感覺又是一種障礙。

  接下來第七,「小本有『一心不亂』之文,今本不云『一心不亂』,而專主『一向專念』」,這個是《無量壽經》它「所宗更為明確,更契眾生根機」,因為一向專念,有心人都做得到,「彌顯慈尊恩德」,所以就彰顯出來世尊的慈悲護持,開講這部《無量壽經》。

  第八,「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全顯兩土導師、十方如來之本心,彌陀無盡大悲之勝願,方便至極之大慈,力用難思之果德」,他得到的果報太殊勝了,不可思議,「凡聖齊收,利鈍俱被,下至十惡五逆,餓鬼畜生,但能發心專念,悉得度脫」。這個也有公案,在地獄,剛好有人念佛,一下地獄就放光明了,三惡道眾生肯念也能度脫。我們看彌陀開示:「焰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廣被一切含靈,普惠真實之利」。

  我們看到公案,有個鸚鵡念阿彌陀佛,最後葬下去開出一朵蓮花,你看畜生道。還有公雞牠也是,一隻腳站著往生了,你看這個都是給我們表法。所以「廣被一切含靈,普惠真實之利,大恩大德,大願大力,度生大用,微妙難思,如是方稱如來本懷,才是究竟方便」。所以極樂世界確實是一切佛度生的究竟方便,阿彌陀佛是主,十方諸佛是伴,十方諸佛幫阿彌陀佛招生,也都是暢佛本懷,因為就希望眾生快速成佛,這個方法究竟方便。

  我們看玄義第五,「所被根機」,就是所攝受的眾生根機。「前明本經廣收萬類,普被三根。今當更明,萬類之內,如何是器。」怎樣才是法器?「三根之中,誰是當機。」進一步更深入來分析了。所以十門開啟講得細,五重玄義講得比較綱領,十門開啟講得更細。

  第一,「《疏鈔》云:前三非器」,哪三個非器?「謂無信者,無願者,無行者」,那這個就沒有辦法依教奉行了。「反是皆器」,所以能信願行都是器,都對機了。「信謂: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這個我們在講蕅益大師的「六信」,第一個信自,信他,都在其中了。「願謂: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如子憶母,必欲往生。」這是願,歸心似箭,可以回家了。「行謂:從願起行,一向專念,無有間斷。以上三事,號為資糧。」我們一般要趕遠路,要帶點糧食、帶點盤纏,資、糧,這個意思,就能到目標。所以「信願行三,缺一不可」。

  「《疏鈔》復云:又復世人,雖行眾善,於彼佛土,無信行願,亦名非器。雖有諸過,於彼佛土,有信行願,亦名為器。」所以關鍵在有沒有信願行三資糧。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他這一生做了很多壞事,他有諸過,但是他臨終遇到人家勸他,他肯念,信願行具備了,所以他也是器。一個人做了很多善事,但是他並沒有信、行、願,那也是非器。

  第二,「淨土法門,奇特殊妙,當機之說,亦有三例」。「論『機』,則有『當機』與『不當機』之別。三根之中,誰最當機,古說不一,今當明究」,我們來深入探討一下。「蓋以世尊五時說法,均是隨機設教,應病與藥。一般而論,則大乘經典,菩薩眾當機,小乘典籍,二乘當機。唯此淨土,奇妙殊特,獨標一格。」一般佛陀五時說法,前面十二年講阿含,那是小乘經,小乘當機;後面般若,那是純大乘,大乘人當機。我們看到《法華經》還有五千人退席,不對機。退席,跟了佛陀幾十年的,退席,不對機。那這個法門確實是獨標一格,「古有諸說,下標三例」。依我們祖師所講的,我們來深入一下。

  第一,「上輩往生,唯是菩薩」,有這個說法。「唐善導大師以前之古德,多認為上品上生者,是四地至七地。上中品是初地至四地。…,從上上至中上四品,凡夫絕分」,就是不可能有凡夫的分。這是善導大師以前的古德在說的。

  第二,「本為凡夫,兼為聖人」。善導大師可以算是我們淨土宗很重要的一個祖師。「善導大師四帖疏,破前說曰:『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為了一直在這個輪迴沉淪的眾生講的,「『不干大小聖也』。意謂佛說《觀經》中之九品往生,祇為沉溺之眾生,而非專為菩薩與阿羅漢也。又云:『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所以總在遇緣不同,我們得珍惜因緣。而且哪怕是遇到同一個老師,看起來緣一樣,受用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的恭敬程度不一樣。「又於《行卷偈》前,開示大無量壽經之機曰:『其機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都當機。善導大師之說,「上契聖心」,跟阿彌陀佛的願心相應,「下洽群機,實大有功於淨土,故中日諸師多宗此說」。接著有舉了,如唐朝元曉大師云:「『四十八大願,初先為凡夫,後兼為三乘聖人。』故知淨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此說之要妙,在於直顯如來度生無盡之悲願」,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我們要體會到。所以「掃盡凡夫退怯之心」,我行嗎?我往生得了嗎?我還造了不少罪業。掃盡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此法,發心念佛。乘佛願力,悉得往生也。」

  接著第三,「專接上根,旁及中下」。這個是「疏鈔曰:『明信位初心,有四種機。以禮懺滅罪被初機,以修習止觀被中機,以求生淨土被上機。初謂業障眾生,中謂凡夫二乘,是知淨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又要解謂持名—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因持名一法,乃至圓至頓,無上法門,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故曰深妙」,這個法門深妙。「但驀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開。當下破盡戲論,蕩除一切計度分別。是能直下承當者,肉身大士也。」所以能真正懂得這個法門的,那也都是肉身大士也。所以「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能真正完全看懂這個法門,那都是菩薩的境界,大乘菩薩。

  經文當中也是提到,能信這個法門,「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這個也不能看相,我們現在有在念佛了,但是我們是不是真正驀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我們有這麼用心的去信願行嗎?還是平常想東想西比較多?那就不能算是第一弟子。我們不能看一個相,我現在有在讀《無量壽經》了,那我就是第一弟子了。所以有時候我們也感覺到,我們修念佛法門也要謹防有一種優越感。念著念著,我還特別有善根,有一種優越感上來,這個慢心就跟著上來了。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得對照對照這些經文我們是不是真幹了。

  第三,「要解云:『故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可見念佛法門,實是無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當也」。就是他完全能透徹,那不簡單,九界自力很難信解。但是這個法門妙就妙在,這個義理你沒有完全搞清楚,甚至於你都還沒學過,你只要肯老實念,就得大利益了。一般法門都是悟後起修,我們肯念就得殊勝利益。

  好,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