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幸福人生講座—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觀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九集) 2006/11/5 台灣中壢善果林 檔名:52-177-0009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講到一個科學的調查,那個小島上的猴子,因為有這隻母猴牠首先帶動洗地瓜的風氣,所以大半的都開始洗地瓜。有一天剛好河流乾枯了,怎麼辦?我們突然想起理智要建立,寧為成功找方法,現在有狀況了再想辦法,牠忽然想到去海邊洗好了。牠就拿著地瓜到海邊洗,當牠在洗的時候旁邊又有人在看,牠咬了第一口怎麼樣?更好吃,因為還加了一點鹽巴,所以大家用海水來洗。
結果很有意思的事發生了,牠們開始用水洗地瓜以後,整個其他鄰近的小島所有的猴子統統都用水來洗地瓜,本來都沒有,很奇怪。但是宇宙之間沒有一件事是奇怪的事,都不是偶然的,雖然牠們沒有行動電話也沒有無線電,但是為什麼大家一窩蜂的統統都拿水洗地瓜了?因為牠們的思想波已經傳出去了。師長常告訴我們一個念頭遍虛空法界,所以我們一個念頭能讓宇宙和平,我們一個不好的念頭也能讓宇宙衝突不斷,所以真正廣修供養,要先從我們起心動念的善念做起。
這個實驗就已經顯示出來,任何動物的思考都有波可以傳出去。這樣的實驗在人類的世界裡同樣印證,比方有一個實驗室突然發現了一個化合物,他在那裡想太好了,我是最先發現的,他就趕快準備要發表,結果同時期各個地方的實驗室也都發現了這個東西,因為他一發現以後,那個意念傳出去了,結果很多的人也同時專注在這個點上,他這個波也讓人開竅了。所以諸位朋友,我們寶島上的善人太多太多了,但我們這分至善一發出來,也會同時間喚醒千千萬萬的同心出來,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我們可以喚醒太多太多的善人。這一個實驗結果叫做百隻猿猴效應,就是一百隻的猿猴認知到洗地瓜的好處,這個腦波就可以傳得各地都收到。
好,我們現在一起學《弟子規》,學中國文化,現在算一算也超過一百人,所以我們要當第一批台灣的什麼?當然不是做猴子,第一批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先鋒部隊。就從我們當下的念頭開始,就從我們時時觀照自己是不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聽,君仁臣忠,朋友道義?就從我們開始做起。當初我在查,因為辦好婆婆好媳婦表揚,我就想到,真的我也印證了。因為楊老師她自己當過媳婦,嫁過去之後她夫家也非常的興旺,所以她很有好婆婆的感受,深刻感覺娶一個好媳婦可以旺三代,娶一個不好的媳婦會敗三代,所以這個好媳婦太重要了。但是這個好媳婦也要教,所以起了個念頭,要選一些好的出來當表率讓別人學習。結果楊老師一個念頭起了,各地的念頭也都起來了,所以去年的三八婦女節根本沒有好婆婆好媳婦表揚,今年遍地開花。太重要了,我們的善念都在廣修供養世間人,人怎麼會沒有法喜?每天都可以廣修供養,幹嘛不幹?
表揚以前我們去做調查,採訪了很多的人,發現好婆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把媳婦當自己的女兒看,這個難不難?假如我們學大乘佛法的人說難,那我們也只能說阿彌陀佛,沒有什麼可以說的。是!你看哪有那麼複雜?不只是把媳婦當自己女兒,媳婦還沒嫁過來以前,告訴她的兒子、告訴她的女兒,也就是這媳婦的小叔、小姑:大嫂嫁過來,嫁到一個新的環境難免會不適應,會比較緊張,你們可要多體諒、多關懷她,讓她一過來就像一家人。你看那個媳婦嫁過來的時候,小叔小姑都把她當一家人,她很快就融入這個家庭,當她很快融入,她會感念婆婆這分用心,那家就和了!
有一個老太太,她家族很大,幾百個人。現在在大陸還有幾百口的家族,還是有。這個老太太比方小叔跟嫂嫂吵架了,她一定叫小叔去跟大嫂道歉。這都是很深的人生哲理。今天畢竟媳婦心理上她會覺得我是外人,這個時候我們表現得把她排出去了,那這個沒完沒了。小叔是自己兒子,罵自己兒子去跟大嫂道歉,大嫂當下氣都沒了,甚至都生慚愧心。而這個老太太只要家裡的人有吵架,不問理由互相道歉。有哪個晚輩晚回來讓所有的人擔心,她一句話都不罵,自己拄了個拐杖到村口去等,多晚都站在那,然後回來也不罵就走回來。你看下次誰敢晚回來?真的都是以身作則愛護,絕對不是情緒發洩。這是當一個家族的長輩應有的風範要出來。
我們訪問這些好婆婆突然發現真沒什麼訣竅,就是一顆愛心,一顆視如己出的心。而且這個好婆婆不只是對自己的媳婦好,這個好婆婆鄰里鄉黨我們一訪問,下了雨人家來不及收的衣服,她跑的比誰都快去幫人家收。也不可能一家好而已,一定是跟其他鄰里鄉黨都很和諧,這個家才會快樂,而她那分愛心也一定是對每個人都是這樣。假如只對自己媳婦好,看別人媳婦都不順眼,那是私愛,那也不會和諧。
所有的好媳婦也有一個共通點,什麼共通點?把婆婆當媽媽看。這還有另外一個很深的道理,我們繼續問下去之後,這些媳婦都有來歷的。什麼來歷?她的媽媽都給她交代三件事,第一件事你可以不給爸爸媽媽買禮物,不可以沒買給公公婆婆,要先買給公公婆婆。第二件事跟先生吵架了,不准回家。現在怎麼樣?你假如吃點虧馬上回來,爸爸給你當靠山,顛倒!
你看這個歷史我們不讀太可惜了。以前的皇帝懂這個道理,唐代宗的時候有一個大臣叫郭子儀,郭子儀是歷代大臣裡面福報最大的,七個兒子、八個女兒,八個女兒嫁了,八個女婿,十五個。他的晚輩統統當大官,盛極一時。他是功被不知道三代還是四代的皇帝,三代以上的老臣。連皇帝的女兒都是他的媳婦,結果他做壽的時候,公主不肯拜他,兒子氣壞了:你有什麼了不起,居然不拜我的父親。兩個夫妻就鬧彆扭,公主就在那鬧,鬧一鬧話又亂講了,講得愈來愈誇張:你們說沒有郭子儀,就沒有我們唐朝的天下。這句話是實話,沒有郭子儀,唐朝早就沒有了。可是實話有時候不能講,大家知道吧?要忍辱負重。結果這句話一傳,不行,公主鬧成這樣,郭子儀怎麼辦?郭子儀馬上把他兒子綁起來,拉去請皇帝斬首,就拉到皇帝面前去。這個郭子儀很厲害,跟皇帝有默契,就拉過去了:皇帝,你就把他殺了,講這種大逆不道的話。其實他沒講,是公主已經鬧到最後都講成這個樣子了。皇帝就說:好,拖出去砍了。公主怎麼樣?真的要砍她先生那不行了,馬上跪下來:都是我胡鬧的。皇帝馬上說:不殺可以,你當場要給公公、要給家族的長者統統道歉,回到家族跟所有家族人道歉,才可以不殺。你看皇帝聰明,他這麼一教女兒,天下所有的媳婦都被教到了。所以以前讀古書的人都時時看著教化的力量,看到以大局為重。
所有這些好媳婦第二點,就是跟先生吵架不能回來。第三件事,家裡要經營得好,打理得很好,讓孩子、先生回到家裡都覺得非常的舒服。而且要相夫教子,當然這一點我們也要多多體諒。因為假如這個媳婦是全職的家庭主婦,那做這個不難,但是假如已經有工作了,做起來就比較吃力,所以法無定法,要多互相體諒。假如先生工作比較沒有那麼吃緊,剛好也有在家裡,夫妻一起做些家裡的家務事,把它打理好,夫妻之間互相體諒也會很好。這都是我們能時時去體諒到對方的辛苦,就不難做到。而且真的你體會到對方的心,做一點他都覺得很溫暖,那一點點都會化成他無窮的動能。比方說過年了要先把家裡整理得很乾淨,媳婦才二天假、三天假,她已經忙了一年也是很累了,這時候她一回來馬上就要幹活,從頭幹到尾,她是沒時間休息了。這時候假如我們先找專門在做清潔工作的人先把它做了,那才花多少錢,這時候媳婦回來能不能感受到婆婆對她設身處地的著想?還是站在那裡監視,這裡還沒乾淨、那裡還沒好?我們能處處同理設身處地,人和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們發現好婆婆、好媳婦沒有別的祕訣,就是那顆視如己出的心情。這是以大局為重。
其實經營得好家庭以至於大的家族,在歷朝歷代都有做得非常徹底的家族。比方唐朝張公藝他九代同堂,那不容易;元朝張閏八代同堂。現在不是八代,現在人兩個夫妻都搞不定,甚至於自己跟自己在一起還會發脾氣。還有明朝鄭濂七代同堂,鄭濂的家族差不多一千口人住在一起很和樂,這樣是結果,原因在哪裡?這就要我們好好的去感受。唐朝張公藝九代同堂,唐高宗去請教他,你是怎麼治家的?其實這個皇帝面對自己家裡的事,一個頭兩個大。張公藝一句話都沒講,拿了一張紙一直寫,拿給唐高宗看,唐高宗一看「忍、忍、忍」,寫了一百個忍字。大家學到沒有?不能忍的時候怎麼辦?忍。
真的,忍得住,對方感受到的是我們的德行;忍不住,只是大家在那情緒用事。其實人都有良心,誰有德行都感知得到。而且說實在的,《弟子規》從第一句到最後一句都是忍,忍住習性,「父母呼,應勿緩」,忍住什麼?忍住傲慢,提起孝敬。「冬則溫,夏則凊」,忍住什麼?忍住漠不關心,時時提起對父母、對他人的關懷。「置冠服,有定位」,忍住什麼?忍住東西亂放的壞習慣,提起的是禮敬諸佛,禮敬一切的物品,那都是諸佛。《弟子規》自始至尾都是忍住我們的行為。所以忍還忍著說我不跟你計較,那還不是忍的高度功夫,真正外面都不是問題是自己的內心問題,忍住自己所有的貪瞋痴慢。
張閏是八代同堂,他們家一起工作一起紡織,所有的工作是所有的媳婦分擔,不計較。連有一個孩子哭了(怎麼配合這麼好?因為我這個腦波傳過去了),不管是誰的孩子,連想都沒想,誰在旁邊抱起來就餵奶,無私的心。還在那裡分這個我兒子、那個不是我兒子,教給下一代什麼?私情、分別心。不管誰的孩子都抱起來,所有下一代都是我的孩子,你看看這個和樂融融,家族不興都難。做得更徹底的,自己的孩子吃虧,家族裡的孩子全心全意幫他,真吃虧了嗎?
范仲淹先生真是以家族為重,因為他了解。他曾經寫了一篇文章告誡他最親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他說我今天能有這麼顯貴的發展,都是祖宗積德百年千年到我身上發出來了。范仲淹先生最精通的一本經典是《易經》,他太清楚「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早上跟大家提到蘇軾他到了海口,真好,教化一方。所以我們到海口去的時候,都有幫蘇東坡先生立祠堂禮拜他,畫了很多圖畫就是他下鄉去給人民關懷,教育人民。我們是去接蘇東坡先生的接力棒,他在那裡先教化,我們接著踏著他的腳步在那裡講中國文化。為什麼說蘇東坡跟范仲淹的祖宗有關?因為范仲淹的祖宗在漢朝是范滂,他有慨然澄清天下的志向。因為那時候朝政比較腐敗,他被陷害,被陷害以後皇帝下通知要把他抓起來,結果下通知給了一個當地的監察官叫吳導,他接到以後抱頭痛哭,不忍心去陷害忠良,就在那哭不願意去抓。你看以前的人多有道義,現在的人一看到名利,道義不知道到哪去了。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所以我們好好對照古人的行持,懺悔自己。
范滂(范仲淹的祖宗)知道了這個官員為了他的事情這麼樣的難受,所以他不忍心,馬上自己到衙門去報到。你看以前那種道義。去了以後,那個縣太爺叫郭揖,他馬上跟范滂講:范滂,我這個官不幹了,我陪著你逃命,天地之大難道沒有我們容身之處?我這個官不幹了。他高興能跟這麼忠義的人在一起,他已經心滿意足,官都不幹了。范滂馬上說:大人,我不能拖累你,我不能拖累很多人,我還是要親自來報到。過沒有多久,范滂的母親來了,她知道范滂去自首,就趕快趕到衙門來。到了衙門以後,范母對著她的兒子講:兒子,一個人很難有了好名聲又能長壽,所以今天你的名聲跟聖賢人都已經相應了,你此生無憾了,你安心的去吧,不要罣礙母親。你看母親在面臨孩子生死的時候是凜然大義。范滂有個弟弟也很孝順。所以范母你看在這生死關頭是這樣告訴她的兒子,你要提起你的正氣,提起你的忠義。
這件范滂的故事就這樣流傳到了宋朝。剛好蘇東坡的母親在那裡看范滂傳,《後漢書》裡面有范滂傳。他的母親看到這一段之後把書放下,嘆了一口氣。蘇東坡那時候還不到十歲,剛好走過去聽到母親嘆了一口氣,走過來問:母親,你為什麼嘆氣?他的母親就把范滂、范母這段故事講給蘇東坡聽。講完以後,這個蘇東坡還不到十歲的孩子,問他母親什麼?他說母親,假如我要做范滂,你能不能做范母?果然蘇東坡不是普通人,你看少有氣節。他的母親馬上告訴他的兒子:假如你有氣概做范滂,我一定做范母。所以宋朝進諫最厲害的就是蘇東坡,他也被貶得最多次,可是他問心無愧。
你看他那分道義。他有一次遇到一個老太太在哭,他剛好買了一棟房子,走走就看到老太太在那哭,哭得很傷心。問她妳為什麼哭?她說因為我們環境所逼,不得已把祖宗的房子都賣掉了。所以她非常的難過傷痛。他說妳祖宗的房子在哪?她說就在某某個地方。剛好就是他買的那棟,蘇東坡當場就把契約拿給她,走了。你看古代人的道義如此的瀟灑,他們有真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所以范滂的氣節不只影響了千年之後的范仲淹,也影響了多少讀書人的家庭。而范仲淹那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造福了多少的人民。因為這些官員被感動了,都會去愛護他的人民。范仲淹的榜樣,真的我們好好的去效法。
他們家四個孩子只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哪個兄弟要出去了就穿出去,在家裡都沒有很完整的衣服穿。難道他們吃虧了嗎?當他這麼做的時候,所有的鄰里鄉黨打從心裡佩服感動。而他自己的孩子學到了什麼?學到了無私的愛心,因為父親離他們那麼近,父親那種心境他直接感受到。所以范仲淹的兒子成就比他高,可是我們可能都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你看中國人自己再有成就,絕對不敢蓋過自己的父親、自己的祖宗。那個很有味道,為什麼?自己哪有成就?沒有父母哪有自己?
中國的祭祀很有味道,《中庸》裡面講「父為大夫,子為士」,父親當了大夫,兒子只是一般的讀書人,「葬以大夫」,他死的時候用大夫的禮葬他,往後每年祭祀只用普通讀書人祭祀他。但是「父為士」,父親只是一般讀書人,「子為大夫」,他的兒子是大官,大夫了,葬他的時候用讀書人葬他,但是往後每年祭祀他的父親都用大夫禮祭他,因為他幫國家栽培了一個大夫出來。中國人明明白白,而不是去跟他孩子,「你真了不起」,誰了不起?父母栽培他,自然不敢自己的功勞高過父母祖宗。所以祭祀裡面不忘本,厚道都在其中,而我們現在都忽略了這些禮儀,孩子根本感受不到這些文化的氛圍。
去年的除夕夜,我們在廬江湯池辦了一個祭祀祖宗的典禮,一百多個同仁莊嚴肅穆站在萬姓祖宗的牌位前面,我們深刻感覺那種祭禮對人身心的攝受。當我們亦步亦趨走向祖宗的靈位,深刻的感覺祖宗留下來的智慧,也是一步一步蓽路藍縷積累出來的。所以太多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必須我們去做才能真正了解到它的博大精深之處。你看清朝乾隆做了六十年的皇帝,康熙做了幾年?六十一年。所以乾隆到了六十年,自己就退下來,還做了四年的太上皇,不敢功高蓋住自己的祖宗。范仲淹是副宰相,他的兒子范純仁是正宰相,而且當的時間也很久,我們不知道。你看他就出了宰相,其他的兒子都當到像部長一樣的職位,都很有成就。而從宋范仲淹之後到清朝末年,范氏家族出了七十二個,現代的官位來講是部長級以上的官位,哪有吃虧?愛天下的人所感得的福報,那是無量無邊。
范仲淹那時候買了一千畝的義田,到清朝末年他的義田有多少了?四千畝。他的子孫承先啟後,所以有一篇文章叫「義田記」,裡面提到當范仲淹死的時候沒有錢買棺材,他沒有任何的財物留給他的子孫。但是他雖然死了,後世子孫修其業承其志,就像范公在的時候一模一樣,甚至於發揚光大到清朝,已經擴大到四千畝的義田。范仲淹先生唯以施貧活族遺其子孫而已,他只是把救貧困人,幫助鄰里鄉黨的這種道義傳給他的後代子孫,所以能傳千年不衰。我們要學到這個精髓,我們也能開千年不衰的家風。諸位朋友有沒有信心開千年不衰的家風?你們聲音這麼小,范仲淹先生在天之靈在垂淚,我已經演得這麼徹底了,全部都教給你們,你們都不真幹。我們在想范公現在人在哪?你們要往生的時候就知道了。范公他母親就學佛,他們家家風都是學佛的佛教徒。
這是剛剛跟大家提到無私的行為,張閏治家,不管是誰的孩子統統一起照顧。再來七代同堂鄭濂,他為什麼能夠家族這麼興盛?皇帝還賜他「天下第一家」,賜完匾之後,送他兩個大水梨,送完之後還派錦衣衛去跟蹤看他怎麼做,結果你看他把大水梨打碎融入兩個大水缸裡面:來,每個人喝一碗。平等公平,公平就沒有怨就能和。外行人看熱鬧,我們內行人要看門道。皇帝問他為什麼你能夠家庭這麼和樂,訣竅在哪裡?鄭濂說「不聽婦言」。我看諸位師姐看我的臉怎麼變了,你看蔡老師在罵我。沒有這個意思。
我們學佛再學儒就能通權達變,依義不依語。不聽婦言為什麼?因為假如女人不讀書,心胸又太狹窄,講出來的話真的會搞得家族支離破碎。可是我們看聖人都是誰教出來的?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乃天下太平之源。沒有母親教不出聖人,沒有父親還教得出聖人,而且很奇怪好像很多聖人都是母親帶出來的,所以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大過父親,而且說實在的在胎教的時候就夠厲害了,那起心動念都在教這個孩子。為什麼育幼院的孩子特別難帶?因為他在胎中父母所傳遞出來的訊息,就是對他的排斥、遺棄,他感受不到愛,所以可憐!我們更要有大的愛心去包容、去接納,甚至去幫助他。不聽婦言,真正的義理就是絕對不可以聽自私自利人的話,不然就麻煩。我們要能分辨這個是忠言還是纔言,自己要能判斷。從以上這幾個故事我們就了解到,如何能以大局為重。有很好的人和,要懂得忍,要懂得無私,還有要懂得平等對待,才能和睦相處。要懂得分辨是纔言還是忠言,都要有這些能力。好,這是我們講到的大局為重,還有不忘初心。
再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態度,「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一句道理,真的聖賢人把德行講到底了。我們能時時守住這句話,那自己一定「德日進,過日少」。孔夫子在《中庸》裡面講了一段話,就是這個意義,「射有似乎君子」,射箭就好像君子之道,你看我們箭拉好了,一射過去沒射到,下一個念頭是什麼?下一個念頭是這枝箭是不是善果林生產的?品質太差了,害我射不好。這枝弓好像是高雄來的,高雄的品質本來就不好。統統是怪這枝弓、這枝箭,就是沒怪自己。所以「失諸正鵠」,沒有射到目標,馬上回來「反求諸其身」,是我們技術太差了,自己沒射好怎麼還可以怪環境、怪他人?孟夫子對這一句教誨有一段很寶貴的開示,「愛人不親反其仁」,我們愛護別人,人家跟我們都不親,那要反過頭來我的愛心不夠,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人生的抉擇實在是滿困難的,治人不治反其智,我們管理人、治理人帶得不好,不能怪下屬,首先怪我們的智慧不夠。治人不治就是治理人沒有治理好,要反其智。
在這一句當中我們就回想到在堯舜時代。堯帝有一次出來巡視,見到了兩個犯人,他一見到犯人非常焦急,因為他把人民當自己孩子,自己的孩子要被關了,哪有不焦急的道理?他馬上過去問他:你為什麼被關?你犯了什麼罪?他馬上說:因為上天久旱不雨,我們家裡又沒得吃,只好鋌而走險去偷人家的東西吃,所以被抓起來。堯帝聽完之後非常的難過,你看他反求諸己,馬上跟執行人員說:你們把他們兩個放了,把我抓起來。我犯了兩大過失,第一因為我沒有德行,所以才感召來天災久旱不雨。你看古代的這些聖王時時都是反省自己,我的福分不足以庇蔭人民,我該檢討。現在父母官在縣裡面出了大逆不道的人,有哪一個父母官站起來說我沒有把人民教好,我自己反省。你看真的有一個縣長或一個地區的長官起來這麼說了,真的會讓人動容,終於良知醒過來了,要愛民如子。這第一點。第二點是我沒有把人民教好,結果他們去偷人家東西,這都是我的責任。結果堯帝這分反省的心,當下烏雲就過來了,沒多久大雨就下來了。感應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一個至誠的念感應馬上就有,沒有感應是我們德未修。
我們在二00二年六月份到了澳洲去,澳洲躬逢百年旱災,百年來最缺水的時候。因為森林裡面有些樹木有油脂,太陽長期這樣照射下來,森林燒起來了,所以好幾區的森林大火。整個澳洲政府非常的緊張。我們修大乘佛法又在這個地方生活,表達我們的心意,所以每個禮拜都做一次三時繫念,很認真做。結果做做做,每次做完三時繫念,烏雲飄過來了,然後就下了幾滴雨,那個雨是什麼意思?那個雨是這些天使說你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意思意思讓你們不要失去信心,再多多努力。我們每個禮拜在那鏗鏗鏗做得半死,滴了幾滴雨。突然宣布老和尚從日本回來了、老和尚從韓國回來了,幾天大雨下下來。真的有那一分德就有那一分感應,天地萬物萬類相感,以誠為忠。那些感應沒有都是我們德不夠,還起一個念頭說這些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念頭造重罪。
有一位師姐她是負責這次我們到新加坡去講課,七、八千人吃飯。她是總舵,底下一百多個人一起搞定這七、八千人吃的飯。我從她身上感受到她為什麼能夠領這麼多眾,因為包水餃她包了兩千個,沒有別的,身先士卒,其身正,不令而行。而且還有好多的地區都找她去,連尼泊爾、印度的人都找她去教素食。因為佛教本來是只有中國人吃素,現在她去教了,他們也都慢慢吃素了。她去到尼泊爾的時候,每次出去買菜很快很順利就回來了,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所有佛寺的人都對她肅然起敬。為什麼?因為道場裡面的人出去的時候,常常都會被牛擋路。尼泊爾還有很多牛,那個牛看你修行人假修,坐下來不讓你過,常常一擋一、二個小時都沒法動。結果她去了以後,從來沒被擋過,他們對她肅然起敬:你真是大福報的人。真的假不了。
所以我就想起我當初在,也是好多年前,我曾經到一個佛寺住了七個月,在台東。住到第五個月的時候我就去代課,代了兩個月。那兩個月跟一年級的小孩,站著都還不到我的腰,我去教了兩個月。教了以後,好累但是好踏實,終於可以幹一件真正能利益人的事情,所以我那兩個月過後就回去考師資班,就到補習班去報到。在那五個月,我每天幹什麼?每天早上三、四點起來點香,那個佛寺剛好拜十方佛,我每天在那裡「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西方阿彌陀佛,南方解厄寶師如來,北方如意成就如來」,每一次就十方跑一次挺歡喜的。
那個佛寺有一隻狗自己跑來吃素。你看我們吃素還要人勸,真是怎麼可以人而不如狗乎?那隻狗特有意思,牠很聰明,被車子撞了以後還會知道站在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下面休息。假如有修行很好的人來,牠馬上盡地主之誼,站在他的前面開路,給他介紹開路。假如遇到沒有德行的人來,牠理都不理他,就趴在那裡當作沒看到。真的差很多。當有德行的人要回去的時候,這隻狗馬上跑到他的前面,把他帶到山坡下去。然後帶到差不多一百公尺,牠就自己跑到旁邊來,「過猶待,百步餘」。等到車開遠了之後,牠再慢慢的自己爬上山坡來。諸位朋友,我們假如這個都做不到,真的不知道修到哪裡去了。
萬類動物天地都是能夠交感,我們有沒有這顆真心、誠心、忠心在?當堯帝反省自己,你看一個最高領導人這麼樣的反省自己,他所帶動的所有的大臣、人民都反省自己。那種心念一變,任何災難都能化解,心善感得的自然是風調雨順。所以大禹當君主的時候,他非常感慨在那掉眼淚,他說我帶人民帶得比堯舜差太多,堯舜那個時候人民都是羞恥自己不能像堯舜一樣的德行。你看德的感動很深。「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當我們做父母的有這個德行,孩子一定感動;當我們做老師的人有這個德行,學生一定感動;當領導的人這樣,部屬一定都感動。我們怎麼反省自己?我們時時提醒自己,我有沒有做到君、我有沒有做到親、我有沒有做到師?君,我有沒有做到榜樣?親,我有沒有愛護他們像自己人一樣?師,我有沒有最好的時機都懂得引導他們、教誨他們?好,我們這節課先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