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6年幸福人生講座—如何建立理智的人生觀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集)  2006/11/4  台灣中壢善果林  檔名:52-177-0003

  諸位法師、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諸位朋友,中午休息得好嗎?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我們早上有提到「以祖宗之心為心,天下無不和之族人」,我們站在祖宗的心境上可以感知到,他已經把人生的真理、智慧承傳給我們,他們是多麼希望我們能得到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而現在祖宗假如在天之靈看到我們現在夫婦不和、父子無親、君臣無義,他們的內心非常的難受。

  所以學習,學貴立志,我們立什麼志?我們立了是我們整個台灣的社會要能成為全世界的人,尤其全世界的華人學習聖賢教誨的榜樣,這是我們一起共學首先我們立定的志向。所謂眾志成城,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這個力量一定要把它匯集起來。我們要比的是比孝順,我們要比的是比和諧,是比行善,是比感恩的心,對祖宗感恩的心。當我們真正能把和諧做出來,全世界的人現在最渴望的就是和平、和諧,到時候世界各地的人都到台灣來觀光,都到我們台灣來文化交流。相信這一刻會在不遠的將來可以實現。

  諸位朋友,大家有沒有信心?真的,我們台灣是具備這個條件最成熟的一個地區。因為我們的師公把中國文化在台中宣講了三十多年,將近四十年。而我們回想我們的上一輩,他們都懂得孝順、懂得兄弟友愛,我們台灣承傳整個中國的文化是沒有斷掉的。在大陸,他們還有經過文化大革命。所以我們得天獨厚的條件,更不能自暴自棄,應該提起精神來,當下開始去力行,行為世範。我們一個人就要當學習中國文化的榜樣,我們一個家庭也要當所有家庭的榜樣,以至於我們所處的工作單位也要成為同仁的榜樣、同業的榜樣。只要我們有這個信念,我們時時處處光於四海,我們都把它演出來,因為正己一定可以影響他人。

  在海口,整個海南省,真的,做聖賢、做佛菩薩,任何一個行業都能做,絕對沒有說那個行業才能做,教書的人才能做,我不能做,沒有這個道理。只要我們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能夠落實,都是教化一方。我們早上跟大家提到的那位大連的孝子,他沒有社會地位,他也沒有財富,但是他有的是一顆至誠的孝心。當他接受訪問,很多這些年輕人他們以前也沒學過孝道,但是就聽到王希海那段話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在擦眼淚。雖然他沒學過,但是他本善的心處處都在!

  海南省的司法廳副廳長,他已經離退休只剩三年,他的太太是佛教徒,長期受到他太太好的影響,覺得學佛這些理念很好。所以諸位朋友我們要反思,真正弘揚佛法從哪裡做起?從家庭。「近處不能感動,未有能及遠者」,近的地方都不能感動別人,怎麼可能去感動更遙遠的人?近處的人不認同,我們要反求諸己,我們自己還做得不夠好。我們五倫關係沒有做紮實,不然大家都會生歡喜心。哪有一個孩子學佛,變得很孝順,然後爸爸說「你別給我學了!」哪有一個太太學了之後,婦德、婦功、婦言、婦容統統都提升,然後先生說「妳別學了!」那不可能。

  你看很多的女士都說,我先生都不贊成我兒子學《弟子規》。我們接著當然就問她,妳先生不希望妳的孩子孝順嗎?她說不會!妳先生不希望妳的孩子尊敬長輩嗎?她說不可能!妳先生不希望妳的孩子生活有規律,井然有序,東西都擺得整整齊齊,他會反對嗎?不會!妳的先生會反對他的孩子講話有信用嗎?不會。妳的先生會反對孩子懂得接納別人的勸告,「善相勸,德皆建」?會反對他「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嗎?她說不會!妳的先生會反對孩子「泛愛眾」,懂得愛護所有的人嗎?不會!不過他就是反對學《弟子規》!所以,人就是太強求,一定要把先生的頭按下來說,就是要讓孩子學《弟子規》!那個叫重形式不重實質。把「孝、悌、謹、信、愛眾」從我們身上做給孩子當榜樣看,家裡的人會反對?任何的障礙不在外面,在哪?在自己的執著,都想要「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所有的人都要聽我的。

  我在大江南北講課,最後一天我一定會強調一點,我都會跟這些同胞們說,今天妳們聽完課回去,可不能一進門,桌子一拍,對妳的先生講:我可是有念過中國文化的課,以後教孩子都要聽我的。假如大家這麼說,我以後就不敢到你們那裡去了。因為我假如去了以後,突然走在路上,有個人氣沖沖的過來:你是不是蔡老師?我突然想起老祖宗說,好漢不吃眼前虧。會馬上說:那個是我弟弟。是!欲速則不達。

  什麼樣的人做事可以一帆風順?可以沒有怨言?老祖宗都教得好徹底,我們不肯真幹,「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怨都從哪裡來的?要求別人,不要求自己,誰能服氣!為什麼孩子會叛逆?我們都要求他,自己不幹,結果他就在那裡忍、忍;突然有一天跟你一樣高了,他會告訴你,「爸爸,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所以我們要敏感。你看這個逆反、叛逆,在我的內心裡面從沒有這個概念。這個時代,正常都變不正常,不正常都變正常,所以不叛逆的孩子叫不大正常。害我都有點懷疑,還跑去問我媽媽:「媽,我有叛逆嗎?」還有中學召家長會,召集起來就說,諸位家長,你們要注意,你們的孩子將進入龍捲風時期;每個人回去好好的等,龍捲風就快來了。你看一聽完回去算日子,龍捲風要來了,龍捲風要來了。突然有一天孩子一個不好的表情,「你看你龍捲風來了」,心想事成;不好好去教他孝悌,你就在那裡等著龍捲風來。

  這個時代太多的訊息是錯誤的。知識爆炸,知識便利是一個角度,但利弊是共存的,來得方便,但是因為訊息量太大,邪惡難辨,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邪知邪見。我們還沒有具足判斷力以前,那真的會兵敗如山倒,孩子都變成實驗品。五千年的文化,從來沒有產生一代有叛逆,結果我們居然這麼厲害,短短的二十年當中,能把五千年創不出來的東西創出來。為什麼?思想錯誤!思想就決定了行為,我們教給下一代的是錯誤的思想。

  真的,在一百年前,把菜先挾給自己的孩子吃,會笑掉人家的大門牙,人家會瞧不起你,連這麼一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上行下效,你不演孝道給你的孩子看,你把你的孩子給毀了。居然現在對父母好一點的,旁邊的這些朋友說「現在哪有人對父母這麼好?現在要比就要比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你這樣對父母那麼好,你很吃虧!」這種錯誤的風氣,我們在這個時代真的要冷靜來觀照。

  有一個我們台灣的商人,他到大陸去,去了之後,剛好經過黃河。黃河是我們中國文化的母親,看到之後,他也很興奮,給計程車司機說「停下來,停下來,我躺在黃河堤畔感受感受,不然我們以前讀的那些歷史都活不起來。」就在他躺下來,跟這個司機在那裡休息。過沒幾分鐘,這個司機就哭起來了,一個大男人就在那兒哭得唏哩嘩啦。他嚇了一跳,我到底做錯什麼,他怎麼哭成這樣?原來那個司機前幾天發生了一件事,讓他很感慨。

  那個司機剛好前幾天感冒,而司機跟他的太太盡一切能力給他的孩子好日子過,自己寧可吃得很差,還常常給他孩子買雞腿。因為他那天生病了,他的太太也很不忍心,看他的身體比較虛弱,每天又要工作,就把那個雞腿拿到他的面前:「今天你來吃,補充一些營養。」他太太就這麼拿過去,說時遲,那時快,突然「啪」!他的兒子給了他母親一個耳光,接著對他母親講,「那個雞腿是我的」。教育在哪?教育就在「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先後在哪?「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這個叫知所先後,這樣才能把他為人子之道教給他。

  一個人成就一個事業,先後在哪裡?我們先後沒搞清楚,叫本末倒置。沒有讀經典,我們的人生真的恍恍惚惚,忙了幾十年,空忙,一事無成。突然翻開《大學》,「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我們對照對照,我們現在自己經營事業也好,教育孩子以後如何成就事業也好,我們先教什麼?我們希望先獲得什麼?假如我們想的都是薪水、都是金錢,我們已經落入本末倒置而不自知。當各行各業他真的有財富而沒有德行,禍福是相倚的,他一有錢,又沒德行,就會鋌而走險。你看現在當高官、做大生意的違法的人,那真是多得數不完。

  不只是貪念的問題,你看貪裡面,財色名食睡都足以摧毀他的人生。大家不要小看,「身有傷,貽親憂」,他假如沒這個概念,三、四十歲沒有得慢性疾病的人也愈來愈少了。我們有一位長者,他的財產已經上億,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坐在那幹什麼?發呆。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什麼可以吃?吃飽飯之後吃九種藥,有糖尿病、有高血壓,一大堆的藥。你看人不節制欲望,人生真是毀在自己手上,「上頓陪,下頓陪,終於陪出胃下垂」。我的父親是在商業界服務了幾十年,都沒有換過,就一直到退休。商業界,尤其在銀行,要不要應酬?看自己的原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個都是找藉口,愛喝就說愛喝,愛吃都說愛吃,還牽強拿道理來隱瞞。甚至於自己好色,還說英雄難過美人關。人,你看,「倘揜飾,增一辜」。

  在春秋戰國有個平原君,他底下有個大臣是孔夫子的後代。這個孔夫子的後代學問很好,他就一直稱讚他,你的學問跟你的祖宗一樣,這麼樣的崇高。當然孔夫子的後代很謙虛說沒有沒有。後來就請他喝酒,他說我不喝酒。這個平原君馬上說了,你怎麼可以不喝酒?聽說堯帝喝一千杯都不會醉,聽說孔夫子喝一百杯都不會醉,你怎麼可以不會喝酒?孔夫子的後代就問他說,這句話你聽誰說的?平原君說我也不知道。他說我告訴你,就是喜歡喝酒的人說的。你看所有的誘惑都足以把人一生摧毀。

  「名」也很厲害,沒有錢,打腫臉充胖子,還要給親朋好友借一大堆錢,開豪華的車,擺那種好像總經理、董事長的架勢;結果一垮下來,所有親朋好友的錢都完了,可能自己的父母的退休金都毀在裡面。甚至於父母已經六七十、七八十了,都還要步履闌珊踏上法院的階梯。那都是因為我們沒有教育孩子德行所造成的結果,可不要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其實說實在的,人只重財而不重德,這個風氣誰造成的?諸位朋友,誰造成的?我們早上說到,湯王說「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是我造成的。因為蔡老師沒有三歲就出來講《弟子規》,太晚出來了,對不起祖宗。真的,我那時候到深圳去,深圳有個圖書館,它裡面就是萬姓的宗祠,有兩萬多個祖宗的牌位在其中。我一進去,正對的就是三皇五帝、孔子、老子的靈位,那個當下百感交集。當我們在二十多年的人生歲月裡,在那裡迷迷糊糊造作罪業的時候,無量的祖宗都替我們掛心。所以我對著三皇五帝、孔夫子、老子的靈位三跪九叩,接著對著每一面祖宗的靈位三跪九叩。所有的祖宗把他的高度智慧都融入了文化之中,看中國文化裡面家教就有多少?家教就有上百種,每一種都非常的精闢。

  我們有一位老師他教幼兒園教十年了,研究了好多的心理學。當然我也是隨順他,第一本還是拿西方的心理學給他看。接著第二本,我拿《顏氏家訓》給他看,他嚇了一大跳,原來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宗早就談得比他們還透徹。而我們祖宗幾千種的家教、家訓,有沒有哪一種打著「版權所有」?你看都是利他的心。雖是《了凡四訓》,雖是《朱子治家格言》,誰願意我們都歡歡喜喜。但是我們很慚愧,因為我德行不好,不可能主動說「這是我們家的家訓,送給你」,這中國人做不出來。文化裡面含攝著我們祖宗的心血在其中。所以,當我們在給這些祖宗靈位行禮,內心只有一種慚愧、一種救駕來遲的感受,我們來得太晚了。但是只要有開始,就不會來不及,就看到這樣的情境,我們也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諸位朋友,我們要轉變社會風氣根本不難。你看一個王希海,已經震盪神州大地了。大舜,他有軍隊嗎?他有非常多的財富嗎?他有地位嗎?統統都沒有,他只有孝,只有德行,就能讓整個國家安樂下來。他把孝演到了極處,讓所有的人都覺得:我這樣都做不到,比起大舜,我太丟臉了!「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怎麼愧?我們以身作則來讓別人感動。你當下「我就是最好的兒子、我就是最好的父親、我就是最好的單位領導」,你已經在扭轉我們的社會風氣了。

  有一位三十多歲的醫師,他非常有愛心,他開的都是大手術。他去到單位一看,這些老前輩們開刀開完,巡兩次以後,就讓病人自生自滅,巡了兩次以後就不管他了,不管病人。這樣的事他做不出來,因為他覺得那都是人家的父母。為什麼他有這種心境?因為他也是個孝順的孩子。所以《孝經》說,「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為人父者也」,這個有味道。當他對父母的孝心真的很深的時候,他會去感受「看到別人的父母照顧孩子都很不容易,我應該也要尊敬他們」。他對一切長者那種柔軟心就出來了。所以我們諸位長者,你們假如遇到一個年輕人,感覺這個年輕人讓你感覺心裡很舒服,感覺他對你非常恭敬,你去觀察,他一定也是個孝子。

  他也沒有說什麼,每天早晚都去看病人。有時候在看病人的時候,他是要看這一床的病人,隔壁的說「你來看看我!」他說「對不起,我不是你的主治醫師」。慢慢的,旁邊的病人就說,「你看人家那個醫師多有愛心」。結果那個常常不來的醫生,開始受到輿論的壓力,慢慢的就不敢不來了。你把好的做出來,自自然然影響同仁。假如我們自己做得不好,還在那裡批評東、批評西,到最後人家說你五十步笑百步,你有什麼資格說我?你看正己而不求於人,反而能夠讓人家轉變。而他自己,面對後面來的這些醫生,也算是他的師弟,他都會把這分為醫應該有的愛心,一定會跟這些年輕的同仁好好的分享,讓他們一開始就建立起為醫最重要的態度。你看他在單位裡面都可以轉變社會風氣,把每個行業錯誤的社會風氣都可以轉變。

  而我們現在各個行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向「錢」看齊,不是前面的前。諸位老師,你看我們的祖宗多有智慧,早就告訴我們,錢會怎麼樣?左邊一個金,右邊兩支刀,「財物輕,怨何生」,只要重利就輕道義。所以現在太多父親死了都還沒下葬,兄弟在幹什麼?就像那布袋戲一樣,開始怎麼樣?鏘鏘鏘了,敗象已露。上一代演出了兄弟鬩牆,絕對過不了下一代。他縱使現在是台灣最有錢的人,都絕不過一代。這歷史,幾千年歷史都已經給我們寫得清清楚楚,不要用僥倖的心態。不然,歷史是一面鏡子,就幫不了我們。「小人行險以僥倖」,不相信真理,都摻雜自己的意思,吃虧就在眼前。你看當客戶跟醫生都是要錢,當律師跟客戶他只有錢,當老師跟學生眼中只有錢,這社會還了得嗎?當警察只有錢,他有什麼事幹不出來?而這統統向錢看,誰造成的?我們造成的。

  我那時候考上老師的時候,見到很多親朋好友問我的第一句話是「你一個月賺多少?」假如我們講過這句話,我們就在破壞社會善良風氣,是真的,不是假的。當孩子在那裡準備考大學,甚至考上了大學,請問我們跟他談了什麼?「要讀這個科系,那個出來以後會賺大錢。」「我告訴你,你讀醫學院可是一個月花我多少錢;到時候你出來,利息要算一算,要還給老娘!」你看這個孩子要去念醫學院,他的目的是什麼?還得了!當他當了醫生坐下來,病人走進來,不是看到他的病,看到什麼?從頭到尾是「我能賺多少錢」。當老師只有錢:好!讓我來補補習,可以賺多少錢。他會至誠教孩子嗎?所以我們現在社會什麼能力都不缺,就缺德,就缺仁愛的教育。「君子務本」,什麼是學問?心定是學問。所以孟夫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把那顆失去的仁愛心找回來,把自私自利要放下,福田心耕。

  有個醫師他很愛錢。來到他醫院的人,只要沒有一開始進來繳一定金額的掛號費的話,他都不看;縱使已經病得奄奄一息,他都不看。因為他這麼做,他整個底下帶出來的醫生統統都是這樣。後來他有一次車禍,撞得面目全非,認不出人來,很危急,送到自己的醫院,就在自己醫院門口死了。因為他所帶出來所有的醫生,只要沒錢,什麼都免談。這是發生的真實故事。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真正明白德是根本,德才能庇蔭子孫千年後世,啥都不幹,也不會去跟人家計較、不會去爭,只幹把德行演給後代子孫看。你看范仲淹離我們一千多年了,他的二十七代子孫到了「廬江文化教育中心」,上台分享,第一句話說「我是范仲淹的後代」。底下馬上響起一片掌聲,還有的人忍不住激動,站起來給他鼓掌。當我們自己有德行,你的孩子走出去,說我是某某人的兒子。人家馬上響起一片掌聲,「來來來,你有什麼不懂的都問我」,我們已經幫孩子開了多寬廣的人生道路!其實我後來回想,為什麼我這麼多長輩這麼疼我,我恍然大悟。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父母對他們都非常有道義,那一分道義人家記在心上,時時想著你要回報。所以當然我父母的孩子他就會倍加的愛護。其實我們都是受到父母、受到祖宗的庇蔭。這是明白人。

  諸位朋友,我們現在假如把族譜拿出來,保證我們要不是堯舜禹湯的後代,就是文武周公的後代,一定是夏禹、商湯、周文王的後代,一定都是炎黃子孫。因為只要我們祖宗的德不夠,絕對不可能綿延到現在,這都是人生的真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我們在辦講座的時候,有沒有人走上台說「諸位朋友,我是秦檜的後代」?那個也會不約而同,不是掌聲,是什麼?很可能東西就丟上來,他馬上要拿一支雨傘先撐一下。

  諸位朋友,保證沒有秦檜的後代,因為無德,而斷了。秦檜那時候被抓以後,很有意思,他所有同族的人統統不敢姓秦,都去改名字了。這是在宋朝。後來經過幾百年,有個讀書人到了杭州岳王廟去祭拜,在岳王的墳前就在那兒感嘆,他說,「人自宋後少名檜」,自從宋朝以後,就沒有人用秦檜那個「檜」了。你們有沒有遇到朋友取這個「檜」字?你看秦檜的威力很大,那叫「弄權一時,淒涼萬古」。諸位朋友,冷靜來看看,我們中國一百多年來,經歷了多少戰亂,從清末以後,接下來軍閥割據,大家冷靜去思惟。在這一、兩百年來的掌握權勢而無德之人,現在的子孫情況如何?歷史會一再的重演,一部歷史不可等閒視之。

  所以誰是最有福的人?肯接受智慧,肯接受聖賢教誨的人,那是最有福的人。所謂「福在受諫」,有福分的人就是懂得接受勸誡的人。我們的下一代,我曾經跟一些家長聊天,我說現在的孩子都喜歡聽好話,勸他的話都聽不進,五、六歲就聽不進了。那個家長馬上說,哪還要等到五、六歲?現在兩、三歲就講不得,講了之後,他會氣得滿臉通紅,甚至發紫都有。所以諸位朋友,大家要了解,這個時代來的孩子都不是普通人,都是很有來歷的人,我們閩南話說「果然有來歷」。因為他們太有來歷,我們不早一點教,以後想教,怎麼樣?都沒有機會了。

  我這一生最大的福分兩件事,第一件就是被我父母生到,這我最大的慶幸;第二件事就是聞到聖賢的教誨。我們願意聖賢人講一句,我們領受一句,去落實一句。整個人生,從無福可以慢慢積累福分,從心胸狹隘,現在我們感受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樂趣。當然能受諫,首先要我們能受諫,孩子自然能受諫。不要回去馬上把兒子叫過來,「福在受諫,蔡老師說的,你知不知道?」可別操之過急。

  所以這個讀書人很感慨,「人自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我到了您的墳前很慚愧,我跟秦檜同姓。你看秦檜不只害了自己的家人,連姓秦的人都被他玷污了。這些歷史的教訓都告訴我們,「德者,本也」,立身處世也好,家道綿延千年也好,這個才是根本。

  我剛剛提到「正己化人」。有個媽媽,她的孩子七歲,她到上海參加過課程以後,回去按兵不動。開始自己做起,教她的兒子,她兒子七歲,就開始教《弟子規》。這個兒子有一天到他爺爺的房間裡面去,然後他就問他爺爺:「爺爺,這個盒子裡面的東西,我可不可以打開來看看?」他爺爺一聽很吃驚,為什麼很吃驚?因為這個孫子本來是小皇帝,到哪裡他都可以先斬後奏,怎麼今天會問我可不可以動?這個公公很吃驚,「你今天怎麼懂得先問爺爺?」他說媽媽教的,「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

  你看,哪有爺爺不喜歡孩子懂禮貌的道理?他就很高興,這個爺爺馬上去告訴他兒子,他說「你這個當爸爸的要好好當,現在媳婦她這麼用心教孩子,你要配合她教好」。你看這句話是公公講好,還是我們去跟先生講好?所以要善巧方便。最重要的還是「正己而不求於人」,不去要求別人,人家一點怨言都沒有,反而「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這個德風吹過去,草自然彎下腰來。這個「小人」不是指奸詐小人,這是指一般平民百姓,他比較沒有機會讀聖賢書,而你先做出來,他自然善心就點燃。所以道就在當下,我們當下就可以為人演說。

  剛剛講到海南司法廳的副廳長,他只剩三年了,他說我一定要做一個有意義的事,我希望把海南所有的監獄都變成學校。諸位朋友,我們待會講這個例子,您假如有監獄的朋友,這個例子一定要告訴他。真的,現在我們不管在各行各業,我們只要把那個行業做得很成功,就成為世界的榜樣,太有意義了。《華嚴經》要在哪裡落實?當下各行各業。

  有一次我在聽師長講經的時候,講到普賢十願「請佛住世」。一講到請佛住世,我們馬上在腦子裡想了一大堆人。在這裡聽課的時候,「我先生怎麼沒來聽」,「我兒子怎麼沒有把他硬拉來」,整個聽課過程,就是先生要聽、兒子要聽、嬸嬸要聽,一堆人要聽,就一個人不需要聽。對,態度重要,穩下心來。「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不管你在哪個行業,你要成就,「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誰修?自己修,不是講聽一堆都要別人做。

  所以師長那時候講,請佛住世,請誰?誰這麼大福報能當人?誰又這麼大福報,當人還遇到正法?誰又這麼大福報,遇到正法又能遇到當生成就的法門?遇到當生成就,又能遇到我們師父上人,這是何等的因緣!結果我們不幹,還拼命叫別人幹。你請誰?請你自己住世。我在那個當下震得真的是眼淚都掉下來,很慚愧!我們這麼大的福分,不好好的提升自己,好好的造福社會。我們披上佛弟子、披上聖賢弟子,有愧於這個稱謂。當我們告訴別人,「我是佛弟子,我受過三皈」,重實質不重形式。受三皈,一定主法的法師會告訴我們,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隨順聖賢教誨是關鍵,所有經典、所有師長的教誨都是在講誰?就是在講我們自己!這樣的聽經態度得最大的利益。當我們聽經聽了十句,五句講別人、八句講別人,那已經是在退步的狀態。

  所以印光祖師對我們慈悲到極處,了解我們修學的心態,老人家連在稱自己的號的時候,都不忘提醒我們修學最重要的態度,老人家號「常慚愧僧」。老人家是三百年來第一高僧,他還慚愧,那就是喚醒我們要時時觀自己的不足,不是去要求別人。所以最好的狀況,是真正句句都是講我們,我們開始落實。落實在哪?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我們只要這樣去做,不出一個月,法喜就出來了。

  你看師父講的,「我念阿彌陀佛跟大家不一樣!我念阿彌陀佛,我對阿彌陀佛的供養,跟一切人的供養絕對沒有兩樣,眾生本來就是阿彌陀佛。」這都是師父的話,誠誠懇懇,師父把他修學最得力的法寶全盤托出給我們,我們要珍惜。當我們念念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當我們坐下來在那裡念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是佛。我們還在想「我不想見到誰」,每個人都是阿彌陀佛,高高興興跟每個人見面。

  我曾經聽過有同修說,他說他打佛七打到最後兩天會開始緊張。為什麼?他說我已經五天清淨了,接著兩天就要回到五欲六塵,我怕我的清淨又不見了。那五天是真的清淨嗎?那五天是貪清淨。「心淨則佛土淨」,怎麼心淨?對任何人,沒有任何的懷疑、任何的不信任,心就淨了。念念當中只有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一切人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人都是「人之初,性本善」,心就愈來愈清淨。所以,我們每每想到師長這些開示,都足以一個開示就成就我們當生的道業,真的一點都不誇張。不在聽經的多少,而在落實的程度。好,這節課跟大家先分享到這裡,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