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五惡 修五善 (第十集) 2012/8/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02-037-0460集) 檔名:29-304-001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四十七頁倒數第五行,科題「三途輾轉」。請看經文:
【神明剋識。終入惡道。自有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經上這些話全都是事實真相。請看註解,「於是」,剋識這個剋,我們看經文上它有個寸字,應當把它改過來。這兩句是經文,『神明剋識』,也念志,這個識有兩個音,兩個音不同的念法有不同的意思,註解裡頭有說明。『終入惡道』,「神明」,《華嚴經》,《六十華嚴》晉朝翻譯的,「如人從生」,一個人出生到這個世間上來,「有二種天」,這個天是天人,有兩個天人,「常隨侍衛」,這兩個人他跟定了你,跟你一輩子,一位叫同生,跟你同時生的,第二個叫同名,跟你的姓名完全相同。「天常見人,人不見天」,這兩個天神日夜跟著你分秒不離,也保護你,我們見不到他,他能見到我們。「如是二神」,就說這兩個神,「與人俱生,故名俱生神」。
「俱生神」這個名詞,在《佛學大辭典》上有,這神的名字,「與一切人之出生俱生」,出生的時候他就跟著你,「而記人之善惡」,他來幹什麼?他來記錄你一生的善惡。這後面講得很詳細,玄奘大師翻譯的《藥師本願經》裡頭有,「諸有情有俱生神」,一切有情眾生統統都有。「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善、是惡,他們都把它記錄下來。記錄下來給誰?「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琰魔法王就是閻王,就是閻羅王,交給閻羅王。「推問其人,算計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閻羅王將來是賞、是罰完全根據這些報告,這是俱生神的報告。
青丘法師《藥師經古跡》,古跡是註解的名稱,下卷有這麼一句話,「傳說:本識與身生,故名俱生神」,俱生神也是阿賴耶所變的。「言具書持,表法王故言授與,由業威力,似神相現」,這是說他記錄人的善惡。底下一句這是表法王故言授與,把這個權力授與這兩位神同生、同名,這是由業的威力,似神相現。到底是鬼還是神?我們把他提升,這個東西跟靈魂是一樣的,他真的存在,真有這樁事情。
善珠法師的《藥師經鈔》,也是《藥師經》的註解,他在註解裡頭這個說法,「言俱生神者,若約實而言:神即識」,識就是阿賴耶識,所以「俱生神者,即阿賴耶識」,講得通,為什麼?阿賴耶變現的。「以阿賴耶識是受生之主」,一切有情眾生投胎的時候它先來,死亡的時候它最後離開,這是世尊在許多經裡面都講得很清楚。「與身俱時而生」,所以他叫俱生。這俱生同名,是阿賴耶變現的,是講得通的。「隨諸有情所作罪福」,造的是罪,或者修的是福,「皆熏在阿賴耶識中,故言隨其所作乃至皆具書之」。它都把它記下來,阿賴耶確實是個資料庫,像一個電腦,任何一樁事情、一個念頭它都不會忘記。阿賴耶識沒有形狀,它能夠變現一切形狀,這三細相,它能變現業相、轉相、境界相。它的自體?它的自體也就這三種相,所以這三種現象裡頭的體就是阿賴耶。阿賴耶是能變能現,所有現象是所現所變,能所是一不是二,大乘經上常說的。這兩種神佛在經上常說。
「又一說藥師經之俱生神,指華嚴經之同生同名二神」,《華嚴經》上有,《藥師經》上也有,這一說法就是《藥師經》跟《華嚴經》上說的,是一不是二。《六十華嚴經》第四十五卷,有這樣一段經文,「如人從生有二種天常隨侍衛」,人生下來就有這兩個神保護你,是你的護法神,一個叫同生,一個叫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如來神變,亦復如是」。這是用這兩種天來比喻佛的神變,「非諸聲聞所能知見,唯諸菩薩,乃能睹見」。什麼菩薩?法身菩薩才能見到,見到如來的神變。這兩種神要有相當的定功能見到,阿羅漢以上就能見到;換句話說,三果阿那含以下見不到,他確實存在。
「藥師經鈔下曰:倫法師云」,倫法師是個人,「俱生神者,即如淨土三昧經說,同生同名二神,及華嚴等有文也」。也舉《淨土三昧經》跟《華嚴經》對比,佛在這些經上都說的有。所以我們明瞭這個事實真相,起心動念不能自欺,欺騙別人有罪,欺騙自己的罪更重。為什麼?欺騙自己,自己這一生道業不能成就,它障礙你往生。我們到今天總算是搞清楚、搞明白了,人生在世唯一的一樁大事,就是求生淨土。只要能往生淨土決定一生成佛,世出世間之事沒有比這個更大的。這樁事情可遇不可求,它所具備的條件先要得人身,這個人宿世跟佛有緣,種有善根,為什麼?他聽到、看到了能生歡喜心,這是善根。如果聽到、看到了不喜歡,沒有意思接觸,見聞等於不見不聞;換句話說,他一生當中沒有這個機會。
現在末法時期,末法到今天,黃念祖老居士所說(這也是一位金剛上師),八萬四千法門,禪、教、密宗都度不了現在人,什麼原因?現在人煩惱斷不掉、業障消不掉,沒有帶業往生。而今而後只有導歸極樂這一門,《華嚴》導歸極樂,宗門禪宗最後也是念佛求生淨土,持咒也不例外,全歸淨土,淨土是無上法門。領導大眾迴向淨土的這些法師大德,都是諸佛再來,補處菩薩迴向娑婆的,不是凡人。那些法門可以度過去的人,過去的人有善根,宿世善根當然有,我們不談,單講現世。古時候的教育好,他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接觸到的都是倫理道德;換句話說,他從小就培養出一個聖賢的基礎。現在沒有了,這是我們不能不承認的。古時候的家庭是大家庭,現在沒有了。我們讀古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在家沒有了,所以念這些書不懂。從前的家,你看家有祠堂,祠堂做什麼用的?供奉祖先的。子孫後代念念不忘祖宗,知道我是從哪裡來的,所以沒有一個不愛家。把家看得比自己生命還要重要,犧牲生命不要緊,只要家永遠傳下去。世世代代大家都有這個觀念,現在沒有了,現在確實是古人所說的家破人亡。
所以現在人學壞了,沒有人教;古時候教育是家教,誰教?每個人都在教你。為什麼?每個人都守規矩,每個人都做榜樣給你看。這個家庭裡頭從小到老,什麼規矩?《弟子規》是規矩,《感應篇》是規矩,《十善業道》是規矩。不是念,他統統做到,都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所以他家庭整齊,叫齊家。社會安定,世界和諧,沒有一個人不做,沒有一個人敢不做。小孩從出生他睜開眼睛會看,他小耳朵會聽,他已經在學習,父母大人在他面前言談舉止,他看得清清楚楚,他記得清清楚楚,所以到三歲這一千天,他的根就紮牢了,根深蒂固。古諺語有所謂「三歲看八十」,就是說三歲一千天紮下的根,八十歲都不會變。這就是善根福德因緣,是學佛的基礎、學佛的根本。現在學佛,我們都沒有這個根本,都沒有這個基礎,所以學得很困難,很容易被外面誘惑,外面財色名食睡誘惑,修行中途變節的人很多,退轉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很少,道理在此地我們不能不知道。
學佛的人知道,不學佛的,古時候學儒、學道也知道,為什麼?佛的這些經他們讀過。兩千年來,儒釋道確實是一家,表面上有三教,實際上貫通了,學儒的人讀佛經、讀老莊,學道的人也學儒、也學佛,佛門的弟子也讀儒家的書,也讀道家的書,他通的。這就是古人有這種教育,有這種設施,讓大家眼之所見、耳之所聞、身之所觸都有法度,前面講的,都有規矩。佛教沒傳到中國來,老祖宗講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跟道教所說的,跟佛教所說的,跟世界其他宗教所說的不謀而合,聖人所見大略相同。所以底子好、根好容易成就,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能成就,禪宗能見性,密宗能相應,教下能開悟,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都能成就。
現在不行了,現在唯一的方法信願持名,它不講斷煩惱、不講消業障,只要你真信,真願意往生,念佛,阿彌陀佛決定來接引你。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這經裡頭講得清楚,煩惱不斷自然斷了,業障沒有消,到極樂世界業障也消了,這怎麼回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淨土宗斷煩惱、消業障是無形的,都在這一句佛號上,只要你老老實實去念,煩惱自然就沒有了,業障也沒有了,不可思議!名號功德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知道的人少,他要真知道的話他會拼命念佛。今天,不僅是今天,大概一千年前,惠能大師距離我們一千三百年,也就是宋以後,許許多多各宗各派的祖師大德,臨終都是念佛求生淨土,禪宗的例子很多,教下天台大師唐朝時候人,智者大師往生是念佛往生的,生西方極樂世界。別人問他的品位,他很謙虛,也是對人一種鼓勵,他說如果我不領眾(不領眾就是不管事),品位很高;因為領眾做住持、做當家瑣碎事情太多,所以只有五品位往生,五品位是凡聖同居土。這個意思說,他如果要是不管事、不管人,他可以到實報莊嚴土,因為當住持、做當家要管事,品位犧牲了,這是佛菩薩的示現。你看歷代傳說,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來表演給我們看的;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都是佛來示現,來給我們做示範的。
那個時候真是中國佛教黃金時代,大小乘一共十個宗派。這個地方眾生有福,感動得諸佛菩薩都來了,以各種不同的身分出現在世間。我們曉得,唐太宗是總護法,大小乘十個宗派他都護持,不但護佛法,護道、護儒,連基督教那時候剛剛傳到中國叫景教,伊斯蘭教,他全護持,多元宗教的總護法,盛況空前。貞觀之治,在中國歷史上展出輝煌的成就,真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唐太宗的心量大,能包容,對於各個宗教平等對待,教堂,回教的清真寺跟佛教一樣敕建,皇上下令建造的,平等對待,沒有歧視。而且唐太宗真學,非常好學,可是唐太宗最後還是墮地獄,什麼原因沒成就?那個光碟我們一看就明白,情執太重。一千四百多年了,他還沒有把皇后忘掉,念念都不忘,時時掛在口上,掛在口上就是心裡頭真有。我們知道他跟皇后感情非常好,皇后死了之後,皇后死的時候很年輕,三十幾歲,從此以後不再立皇后,唐太宗皇后只有一個長孫皇后,再不立皇后。這麼深厚的感情害他不能往生,這也是自作自受沒法子。
所以俱生神我們要相信,祖師大德們用阿賴耶識來做證明,讓我們信心堅定他不是假的,阿賴耶識變現的。與人俱生,叫俱生神,人死他就沒有了,他就是阿賴耶識。「《藥師經》曰:有俱生神,具書罪福,與閻魔王」,跟前面所說的完全相同。「又《嘉祥疏》曰」,這是《無量壽經義疏》,「一切眾生皆有神」,這個範圍大了,不僅是人,這個眾生講動物。換句話說,所有的有情眾生統統都有俱生神,就是同名、同生。「同生女在右肩上書其作惡」,專門記壞事,你動個念頭不善她記住了,幹一樁不好的事情她記住了。「同名男在左肩上書其作善」,你動一個善念、幹一樁善事,他也給你記錄。記錄這些統統送給閻羅王,閻羅王是主管單位,這個裡面就是檔案、就是記錄。
「又《五戒經》曰」,這講因果報應,「三覆八校,一月六奏」。《五戒經》裡頭,什麼叫三覆,什麼叫八校,什麼叫一月六奏,這底下註解出來。「三覆者,指正月、五月、九月」,這是農曆一年這三個月,這三個月就是俱生神要去做報告,一年有三次做詳細報告。「八校」,校是審核,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俱生神所記的是不是相符。一年有八天,就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這八天叫八校。「六奏指六齋日」,每個月有六天,「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如果月小就是二十八、二十九,月大就是二十九、三十,這叫六齋日。所以一年當中,「有三個月,向上覆稟;有八日上報」,校就是報的意思。「一月之內有六日奏明」,這六齋日。所以古時候的人平常不吃素,這個時期他吃素,六齋日他吃素。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這八天他吃素;還有三個月長齋,正月、五月、九月。過去中國人相信,這個習慣大概在一百年前,還有不少人真幹,滿清亡國之後到民國就很少了。我們做小孩的時候十歲以前,看到家裡面的老人爺爺、祖母,他們這一輩的人這樣做的人很多,都知道。第二次大戰爆發之後,可能農村裡頭還有,城市裡頭看不到。在現前農村裡頭也沒有了,完全看不到。這不是個好現象,為什麼?善人縱然是少,對社會都帶來好處,到善人沒有了,這麻煩大,災難就多了。
佛告訴我們,這個世間出現一個六和敬的道場,幾個人?四個人。四個人住在一起,真正修六和敬,佛說這個地方就不會有災難。為什麼?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我們能不能找到?找不到,兩個人住在一起都鬧意見,都還有衝突,你說有什麼辦法!佛說的四個人住在一起,真正修六和敬,不但救自己,救這一個地區,你的功德愈大它範圍就愈大。香港有這麼一個道場,道場不在大小,真正有四個人真幹,不但香港這個地區沒有災難,我相信中國沿海,北面到韓國、日本,東邊到菲律賓、台灣,南面到南洋,這一整個大地區都不會有災難。這個事情值得做,應該做!早年我在香港講經,交往往來最多的洗塵法師,洗塵法師跟金山法師住在一起兩個人,我聽說常常還吵架。他找過我幾次,我跟他談六和敬,他也非常贊成,那兩個人住都要天天吵架,怎麼辦?可見得這個六和說起來容易,真做起來不容易。為什麼?一定要身心世界萬緣放下,六和才能現前。如果還有一點沒放下,怎麼和法?但是六和的僧團在古時候是常見的,真有,不是假的。所以那個時候太平盛世國泰民安,人民幸福不是沒有道理。我們得認真反省,如何能把這個六和落實,這個事情重要!
「《五戒經》曰:如是等日」,上面所講的三覆、八校、六齋日,「天神記錄眾生善惡也」。等於說這幾天天神他有個規矩,一定要來考察一下,到處巡遊看看。「蓋所稟報者皆眾生之善惡」。下面講「剋識者,剋者刻也」。識有兩個解釋,第一個《嘉祥疏》、《會疏》,好幾位祖師大德都說這個識,「識者記也」,就是記錄。「如《會疏》曰:幽有天神,識其科條」,識在此地念志,就是記錄,一條一條記下來。「無毫釐差」,記得很詳細,一分一毫都不會差錯。「故云剋識」,這是念志字,就是記的意思。「此與嘉祥之意正同,均謂有神明記錄人之善惡,故報應不爽」,說明善有善果,惡有惡報。第二個說法,「謂識乃第八識,如憬興」,憬興法師說,「以種子識功能不亡」,種子識就是第八識,它的功能就是記憶,我們看到東西會記在心上,常常不忘記,這個功能是第八識。前面七識都沒有這個功能,第八識有這個功能,好像第八識是個倉庫,所有資料都存在那個地方,像電腦檔案一樣。義寂法師、日本的望西師都有這個說法,所以「雙取二說」,兩種說法他都採取。
「義寂云:所作善惡,非但自識內薰」,自識內薰就是阿賴耶的記憶永遠不會失掉。所以佛在經上常講,「聞佛名號,一歷耳根,永為道種」,縱然是無量劫之後,如果遇到緣這個種子還起作用。所以傳播這句佛號,功德真的是無量無邊。我也是有一年夏天到香港來講經,看到香港人穿這個T恤,上面都是印的花,像魔鬼一樣那種圖案。我看到這些圖案,那要印上阿彌陀佛名號多好!讓人家看一眼念一聲,阿賴耶識就種種子了。我這一提倡真的就很多人做,印上佛菩薩的名號,印上經文,好事!有人說印上佛的名號,穿在身上不恭敬,常常拿去洗,跟衣服混在一起不恭敬。我說佛沒有什麼恭敬不恭敬,佛只要能度人就是好事,不要忌諱這些。佛才不忌諱這些,佛就是叫名號看到的人愈多愈好,聽到的人愈多愈好,雖然這一生不能得度,種子種下去了。我們這一生能得度,你要知道我們的種子什麼時候種的?無量劫前種的,今天才起作用。
所以該忌諱的現在人不知道忌諱,這些不該忌諱的,還偏偏斤斤計較,這個沒有意義。真正該忌諱的在今天頭一等大事,就是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心裡頭除阿彌陀佛之外,所有一切善法、惡法統統清除掉。惡要斷,善要修,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彌陀佛就對了。為什麼?善放在心上就有三善道,惡放在心上就有三惡道,都不放在心上,六道輪迴的業我們就沒有了,來生不會再搞六道輪迴。心裡頭是阿彌陀佛,來生決定生淨土,只要生淨土,這個人決定一生成佛。成什麼樣的佛?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這還得了!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經上的經文、言語我們要真信,字字句句都是真言,真信、真發願決定得利益。
我們再往下面看,「義寂與望西,雙取二說。義寂云所作善惡,非但自識內薰」,這就是阿賴耶,落在阿賴耶識裡頭,這內薰。「天神外記」,天神就是同名、同生,這兩位神他們在記錄,「記在二處,安有赦乎」,二處就是內識跟外神。內識是自己記的,自己資料庫裡頭有;外神就神他記錄了,他把他的記錄向閻羅王報告。「以上諸說,義寂師穩妥」,說得好,面面俱到。「因唯識不礙於神明記錄,神明記錄,亦是唯識所現」,把這個道理說出來。「故內外皆記之說為善」,這個講得好,內外都有。「內外皆記,罪報追隨,故輾轉三途」,所以你出不了輪迴。我們自己要反省,過去生中的事情已經過去,追悔也來不及,我們就論現前,我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有幾多是善?有幾多是惡?首先我們把善惡標準搞清楚,什麼是善?什麼是真善?什麼是大善?這部經上它的宗旨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就是大善,這就是真善,這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菩提心是什麼?蕅益大師在《要解》裡說得最好,印光大師佩服得五體投地。什麼叫菩提心?真信西方有極樂世界,真信有阿彌陀佛,真想往生,這就是發無上菩提心。除了這個心之外什麼都沒有,統統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沒有妄想、沒有雜念。
像美國夏威夷,修.藍博士到這邊來訪問,告訴我們,他是幫人治病完全用意念,不要用醫藥,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治好。我問他,根據什麼理論?他說清淨心,首先自己把記憶,善的記憶、不善的記憶統統清除掉,讓心恢復到清淨,用這個清淨心來治病。方法是把病人跟自己觀想成一體,自他不二,然後看看他的病歷,他哪些地方生病,那就是自己的病。用自己的清淨心,把自己這個病毒的細胞統統恢復正常,對方的病就好了。他不需要跟病人見面,距離幾千里都有效果,這是世界上有名的人不是假的,治好了幾千個人。這個道理佛經上有,我們相信,方法佛經上也講到,「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他就能做到制心一處,不是最高境界,就起作用了。現在世界上災難這麼多,貧窮的人多,受苦的人多,這些人有病沒有錢治療,這方法好,這個方法要廣為宣傳救多少人!他也到處傳道,就是宣傳這種治療的方法,許多這些大都市他都設有據點,經常巡迴去講演,收門票。也好,要繳學費,繳學費來學的人會認真,他繳了學費,比免費好。免費來了很多人,不見得真學;繳了學費他就真學,所以很難得。
我們要記住確實有這些事情,我們要認真反省,像修.藍博士所說的,把我們不善的記憶統統放下,我們說放下,他說清除。放下,不再去想這些事情,自己做了些好事也不要想,想好事就是三善道,想那些不好的事情就是三惡道,都不要去想它。可是在生活當中一定要斷惡修善,斷惡修善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口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這個好,這真叫專修專弘。自己是專修,給別人做樣子是專弘,讓別人看到這個樣子,將來你自在往生。這樣才能往生!這就是教人,怎麼樣叫做念佛往生,我做給你看。如果內外皆記,麻煩可大了,善惡都追著你,追隨著你,你死了以後哪一個力量強就先受報。如果這個善的力量很強,先到三善道受報,三善道。諸位現在看看,我們這個世間大富大貴之人,這三善道之一,他在這一生享受的時候他忘掉了,雖得人身,得到福報,他把修福忘掉。享福而不修福,不修福造罪業,造無量無邊罪業,他認為是他在享福。福報享盡了怎麼辦?他所造的那些惡就又現前,肯定臨命終時,是惡念現前、惡報現前,三途去了。人間苦短,能享幾年福,三途壽長,所以「輾轉三途」,『累劫難出,痛不可言』。累劫是無量劫,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細心觀察眼前的世間,你對於佛所說的就一絲毫不懷疑,完全相信、完全接受。盜,偷盜戒我們就學到此地。
我們再看下面第三段「婬」,諸位看這段經文: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
這感嘆的詞。
【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婬妷。】
你看這個地方『婬』是女字邊,前面在盜戒裡頭看是三點水,是水字邊。水字邊的淫是過分的意思,不管幹什麼壞事,幹得太過分了,那叫淫。這個地方講「婬」,專門指男女之事,這個字裡頭有差別。
【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為。】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這是這一品經裡頭的第三段,說明「婬惡以及因婬惡而引起之貪瞋等惡」,所以這貪瞋痴一個一定引起其他的。『相因寄生』,「寄」是托附的意思,這一句「指眾生由於相互間之業因而出生於世」,如果跟世間人沒有過去生中業因的關係,他不會到這個世間來。他到這個世間來,肯定與這個世間人有關聯,這個關係過去生中業因造成的。來到這個世間幹什麼?大乘經上有一句話說,「人生酬業」,酬是報酬,是酬償過去生中所造的業因,俗話所謂「冤冤相報」,就是為這個來的。
大乘經上常說,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只要跟我們有認識的人,有往來的人,都是這四種原因。恩有輕重差別,債有多寡差別,差別都是無量無邊,小的,大概一生只碰到一次,我們在路上走路遇到一個人,他對我們笑笑,我們對他也笑笑,大概就這麼一次,以後再不見面,這是什麼?這是緣之淺者。有的時候路上遇到那個人,瞪著眼睛好像很恨你,也沒有見過面的,我們看到他也很不高興。這都什麼?就是喜怒很輕的、很輕微的;大的那是要命的,所以這個差別很大。沒有因,面對面走過不認識,沒有表情。我們每天時時刻刻都碰到,都要曉得。
因果報應在哪裡?就在現前,一點都不差。消業障要在這裡消,用什麼方法?念佛消業障,忍辱消業障。忍辱加上念佛這太好了,別人毀謗我,別人在罵我,在數說我,那我怎麼回應他?阿彌陀佛,他講一句我念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用一句阿彌陀佛去應對他,好!他所講的那些我都沒有聽見,我聽到的是我心裡念阿彌陀佛的聲音。我發出去的是阿彌陀佛,灌到他耳朵裡頭去,我對他修法布施,那他對我是消我業障。你看幫助我消業障,對我有恩,我要把阿彌陀佛回報他,這多好!久而久之這個結就化解,就沒有了。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就互相幫助,自動的,不是勉強的,不是我去要求他的,主動的。這什麼?業障消了才會有這現象,業障沒有消不可能有這現象出生。這是說人與人之間關係一定要清楚。
「《會疏》曰:世界安立,單陽不成」,這中國道家講陰陽,「獨陰不育,夫婦相因相成」,一切眾生才能繁衍下去,才能延續,這是自然現象,自然現象裡頭也有因果。「又父子相因」,佛經上講子女跟父母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四種緣,沒有這四種緣不會來。那現在來了,來了怎麼辦?所以學佛問題解決了,學佛,佛教給我們把這四種緣轉化成法緣,我們一起來同修,做法眷屬,好!所以古時候這些帝王聰明,他們用儒治國,用佛教民,教化老百姓用佛,他用得非常恰當。佛教人,人與人之間怨恨統統化解,冤業化解,家和萬事興、社會安穩、天下太平,佛能做到。用道祭祖,他都用得好,道是中國本土的宗教,懷念祖先用道教,統統派上用場。人不能不敬祖先,不敬祖先是忘本,本是孝之根,人決定不能忘本,所以祠堂必須恢復。
中國這麼多族姓,要恢復也是一個難事,不是容易事情。所以我們想出一個方法,用萬姓先祖紀念堂,一個縣一個大祠堂,這一縣裡面所有的姓氏都有。祠堂裡面可以辦專門的館藏,就是圖書館,藏什麼?藏家譜、藏家訓,就是每一家家庭的歷史,可以做這個館藏。有研究民族學的、研究社會學的,提供他們的參考資料,那就是學術機構,這都是好事情,歡迎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到這來學習。所以家用這個方法來恢復,祠堂一年兩次祭祀、祭祖,地方官員主祭,每一個姓氏選一個代表陪祭。平常可以做為文化活動的場所、文藝表演的場所,我們喜歡看,祖宗也要看。不合法、不合禮的這些表演,我們想到祖宗不願意看,我們不可以做,你到別處去,這個地方不能表演這些東西,所以好。這是現前社會,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好的是利,不好的是病,我們都要想到,都要看到,都要來把它修正,這就好了。
所以下面,「又父子相因,君臣相資」,資是幫助,君需要臣幫助才能治理國家,臣需要君幫助,讓他來統籌規畫,這國家才能治理得好。「凡天地之間,無獨立義」,這個一定要曉得,天地之間確實沒有一個是獨立的,都是互相依靠的,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故云相因寄生」,這一句話重要!在佛法裡面說,「蓋指眾生皆有共業與別業,因彼此有共同之業報,乃於同一時期同一世界」,就是空間,「而出生」。我們生在這個時代,跟這個時代的人有共業,沒有共業你不會來,雖有共業也有各別的業,有別業。「又因別業各各不同,由於彼此個別宿業之緣,或為眷屬,或為仇敵,同生於世,以償宿因」。叫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不外乎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我們了解事實真相,確實事實真相只有佛講得清楚、講得明白。怎麼做人?老祖宗教我們,首先要認識人跟人的關係,這叫道,倫常大道。「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倫,五倫講關係,把人跟人的關係講得圓圓滿滿。不可能有五倫之外的人,不可能;你到這個人間來,就有這五種關係,這五種關係陪伴你一生一世。你能把這五種關係處理得好,你這一生就非常幸福圓滿。在佛法講你的法緣殊勝,我們世俗講人緣好,在任何地方人都歡喜你。
知道五倫關係,還要知道五德,五德是五常,無論對待哪一種關係的人,都要做到五德仁義禮智信。頭一個要知道愛人,仁者愛人,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弟子規》末後一句話說,「凡是人,皆須愛」,天經地義。為什麼?我們同是人,哪有不相親相愛的道理!所以頭一樁大事,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學習愛人。沒有任何條件的,這是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他沒有條件,對於一切眾生都愛護。所以佛的慈說不盡的,對於植物愛護,對於山河大地愛護,一花一草、一粒沙塵沒有不愛護的,為什麼?同體,它跟我是一體。我愛護我的眼目,我也愛護我的手腳,一體,清淨心、平等心發揮大愛。第二個義,義是行事,行事的總原則就是個義字,義是什麼?合情、合理、合法。中國人講人情事理面面顧到,這叫義。仁義落實在哪裡?落實在下面三個字,禮、智、信。禮就是規矩、禮節,不過分,也不能不到,把仁義落實在禮上,辦事要有禮貌、禮節。落實在智慧上,這是現在講理智不是感情用事,隨順感情就是煩惱,隨順理智就是智慧,凡事不要用感情,用感情會跟人結怨,用理智。最後一個信,言而有信,信在佛法裡就是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這都屬於信。你看講得多簡單,多有條理。
存心是仁,處事的原則,原理原則是義,仁義落實在禮,佛法落實在戒律,儒家講禮就是戒律,落實在理智不落實在感情,落實在信用,守信。這是老祖宗教導我們的,我們在這個世間跟任何人、任何物相處,才處得和睦,總是有真誠愛心,常常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這世界多美。首先就是把自己這些大原則守定、落實,然後自自然然能感化別人。能有機緣、緣分,緣分是能在一塊相處,這緣分,你在這一塊相處肯定這一塊地區的眾生就被感化了。中國古人把這個例子做出來,舜王在這個地方住三年,就能把這個地區人民統統都教好了。他並沒有特別教,就是做出來,做出個好榜樣,大家都看到、都學習,這個方法到今天還是有效。堯舜距離我們差不多四千年,那個時候他們用的方法有效果,今天我們照樣去模仿,同樣有效果。如果我們把它做成一種風氣,就能影響到全世界,化解世人的衝突,促進社會的安定和平,這是一樁好事情。以這個功德迴向求生淨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一生同一個時代居住在同一個地區,一定要珍惜,要常常想到『壽命幾何』,「百年短暫,無常迅速,人命在呼吸間,轉瞬即逝」,這都是真話。
我這一次到馬來西亞,主要是參加馬來西亞華校校長、老師的聚會,我是去勉勵大家,希望他們真正能發心,能有使命感,把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這個使命承擔起來。因為他們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做教學,做校長管理學校,現在無論是現任還是退休,我們真正發心,在中國傳統學術經典裡頭,選一種專攻,他們有基礎。我們提出的就是《群書治要》六十五種的原本,那有六十個人就行了。一個人專攻一樣,三年就會有很好的成績可觀,十年之後這六十個人是全世界一流的漢學家,中國文化可以在全世界放光,好事!馬六甲同修送一塊地給我,我把它建作學校,馬來西亞漢學院。這一次重新設計,他們用客家人,客家人是圍屋,圓的,房子是圓屋,很特殊,很有味道。屋頂,用馬來人的屋頂,兩個文化合起來。所以首相看到之後非常歡喜,就問我人的問題。我因為這次見面時間只有五十分鐘,討論到這個問題沒有時間詳細再談,我得詳細寫封信給他。他說辦學院,我們需要他批准大學的執照,將來我們可以變成大學。但是就是這個學院,老師有多少個博士學位,有多少個碩士學位,因為教育制度上它這麼規定,那我們用這個方法行不通。
今天到全世界去請漢學家,博士很多,他懂不懂漢學有問題。因為現在拿博士學位的人,都是把這些典籍當作一種世間普通學術來研究,全是知識,變質了,不是智慧。我們的學習不重視知識,我們重智慧,什麼叫智慧?你所學到的東西統統落實到生活,這智慧,我們要這種人。所以我就在想,這些老師們三年之後,他的成績拿出來,我們可不可以授與給他漢學博士學位?這上面冠漢學,用這個。他在哪裡表現?他所研究東西我們把它錄像,在電台上播放,在網路上播放,讓大眾公認,這個應該沒話說。不用這個方法大家不知道,他所學的東西不知道,我們來聽他講,看看他所講的跟現在一般漢學家所講的,哪些不一樣。
我們要求的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統統落實在篤行。現在做學問的,後頭篤行沒有,他只止於前面這四種,所以做學問與自己實際生活不相干。這自己得不到利益,對社會、對國家、對人類也沒有真正貢獻。所以這個事情,我還得要找時間,我們要當面來談、來討論。我們要有一條新的道路才能走出來,才能夠拯救世界,舊的這個路行不通,這是個很艱苦的一樁事情。所以我們要做實驗,漢學院就是實驗室,有興趣的年輕人,我相信四十歲左右的都可以發心來做這工作,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知道了去做到,從哪裡做起?儒釋道三個根非常重要,沒有這個那你沒有根。所以我們要求每個人《弟子規》落實,《感應篇》落實,《十善業》落實了,我們只要求這個,不要求很高,這最低標準。這是聖賢的根基,人才能學聖學賢,才能成聖成賢。我們同生在這個時代,對這個時代做出真正的貢獻,人要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不會在這一生空過、白來了,那就很可惜。
這後面說,「但世人顛倒,不識苦空無常」,這是真的,世間人確實如此。「但求幻妄之樂」,今天科學技術就是幻妄之樂,科學在變把戲。「如蛾撲火,自焚其身」,這話說到今天這個社會,完全正確。特別是核武戰爭,這個事情誰都沒有能力障礙,我們只有祈求諸佛菩薩、天地神靈,希望他們阻止這樁事情,不能讓它爆發,這個爆發那是人類毀滅的大災難。真有一批人想幹,這想幹什麼?這人瘋了,只有嚴重的神經病、瘋人他才會幹這個事情,正常人不會,除了求佛菩薩、求天地鬼神,沒有別的辦法。
現在我們很冷靜的觀察,中國社會逐漸省悟過來,對於傳統文化有一定的肯定了,好事情。中國文化我們在外國宣揚,不是說它是中國的,它是整個人類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傳統文化。這是什麼?湯恩比提出來的,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我們在這個基礎上,要把這個文化發揚光大,孔孟是什麼?仁義、道德、因果教育,就這六個字。大乘佛法是真誠、慈悲,本經上講的真實智慧、真實之際、真實利益,這大乘講的。都是屬於全人類的,不是屬於某個族群、某個國家、某個地區的,全世界的人都要學習,所以我們現在呼籲學文言文。這一次我看到非洲的小黑人小朋友們背《弟子規》、背《三字經》,字正腔圓。非洲小黑人在學中國文化,將來他們領導全世界你們服不服?所以這些錄像對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要不學,將來跟他們學,將來他來領導我們了。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