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念佛 (第四十六集) 2012/8/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節錄自淨土大經科註02-037-0466集) 檔名:29-303-004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五十五頁末後第二行,從末後第二行第二句看起:
「又謂己有道,若是未得聖道,言我得聖道,是為破大妄語戒。所受罪報遠過於其他口業」,昨天我們學到這個地方。這一段意思很深、很廣,學佛的同學不能不知道。在我們補充教材裡頭,「大妄語」,這是從《佛學大辭典》節錄下來的,「大妄語者,不得聖道,言我得聖道,或受天龍鬼神之供養等,總說過人之法也」。這個過講超過一般人見聞覺知,超過一般人的常識。大妄語的目的何在?無非是希望別人對他恭敬、對他供養。實實在在說,用這種手段欺騙人,縱得到恭敬供養非常有限。自己造的這個業,將來果報太可怕了,這是我們不能不小心謹慎的,這種業決定不能造。
下面「經律引證」。經,《大佛頂首楞嚴經•清淨明誨章》,「清淨明誨」這一章裡面講殺盜淫妄,節錄當中妄語這一段。經上說,「阿難」,佛對阿難說就是對我們大家說,「如是世界」,就講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我們的身不造殺盜淫,我們的心沒有貪瞋痴,這叫「三行已圓」。這個圓不是真的圓,為什麼?如果是真的圓,決定沒有大妄語。還要用這些話去欺騙眾生,實在講他沒有圓,只可以說修行有一點點功夫,能夠把身心這個惡念、惡行控制一些。佛法裡面講伏斷,不是滅斷,不是真正斷了,只是控制住了。在這種狀況之下,很容易讓修行人產生誤會,以為自己成就了,其實距離很遠。這些原因,總而言之一句話說,讀誦經典太少、聞法太少。他如果是長時間讀誦經典,長時間聽聞佛法,不會起這個念頭,他明瞭。因為不聽經、不讀誦,所以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天天增長的是愚痴,愚痴才會造這種業,大妄語的業。這種業有有意、無意,有意是騙人,無意是增上慢。就像此地經文所說的,我們繼續看下去。
「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三摩地是修行的功夫,就是制心一處,也就是禪定。「成愛見魔,失如來種」,這心不清淨,阿賴耶識裡頭習氣,不善的習氣,就是殺盜淫妄、貪瞋痴慢的習氣,無始劫以來到今天,很深、很重,這就叫愛見魔,這不是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沒有得道以為得道,他也告訴別人他得道了;「未證言證」,沒有證得他自己以為證得。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講過一個例子,也算是我的一個長輩,念佛人,我出家的時候去看他,他告訴我他證得阿羅漢果。說的語氣很嚴肅,不是開玩笑說的,自己以為真的證得了。應該就是經上講的這個情形,他的身行無殺盜淫,貪瞋痴比較輕,自己以為這三種修行已經圓滿。所以這是誤會,只是念佛功夫稍稍得力,把貪瞋痴慢的念頭伏住,能夠把自己的行業,身口意三業能控制住不造惡業,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在念佛法門裡叫功夫成片。他是接近成片,他沒有真的成片,為什麼?真的成片也不會有大妄語。
所以經不能不聽!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在《文鈔》裡頭老人常說,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要依靠經教。換句話說,經教是法門修學的理論、方法的基礎;沒有經教,這個法門怎麼修法,根據什麼修法你都沒有,那叫盲修瞎練。就是這個難信易行的念佛法門,也有五經一論。我們從這些地方才真正體會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為的是什麼,這就明白了。佛只是講經教學,沒有帶人修行過。講經教學是幫助人看破,修行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就是一個放下,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佛幫助人,幫助人看破,放下是你自己的事情,佛幫不上忙。放下見思煩惱你就成阿羅漢,放下塵沙煩惱你就成菩薩,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成佛,大乘經上佛常說,我們不能不知道。看破之後怎麼個修行方法,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修行這條路長,這條路有難、有易,無論是難是易,有許多境界會現前,你要用智慧去辨別,要用真誠的功德去突破,才能幫助你提升。妄語是障礙,不是提升,妄語是墮落,修行人怎麼肯幹這種事情!
這底下說,這些妄語的人,「為求世間尊勝第一」,換句話說,都是為自己名聞利養,沒有真放下,好名、好利、好大喜功。他對人說,「我今已得須陀洹果」,這是初果,斯陀含是二果,阿那含是三果,阿羅漢是四果,這是小乘道。再往上提升,「辟支佛乘」,還算是小乘,比小乘高。「十地地前」,這是大乘,地前是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叫地前。十地,從初地到十地,大乘菩薩。沒證得,自己告訴別人證得,目的何在?「求彼禮拜,貪其供養」,目的在此地,希望別人對他恭敬禮拜,對他隆重的供養。這種人自古以來就有,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的時候就有。佛滅度之後這種情形常見,現在更多,說某人什麼佛再來的,什麼菩薩再來的,這是很大的忌諱,叫造謠生事。你不說,有別人造謠,造謠的目的在哪裡?他供養這個法師,說這個法師是佛再來、菩薩再來,讓別人對他也恭敬,對他也供養,他在當中取利。所以佛法衰了,怎麼衰的?這些人破壞佛法、消滅佛法,讓社會大眾對佛法產生懷疑,失去信心。
必須要知道,世尊在經教裡教導我們,諸佛菩薩縱然示現在世間,決定不以神通做佛事。佛的神通、道力超過一切魔王外道,這些人用神通接引大眾,佛如果也用神通,那跟他們沒有兩樣,正法、邪法很難區別,所以佛不用這個方法。魔王外道所用的方法佛一概不用,佛用講經教學,講經教學這個東西魔王外道他做不到。所以佛住世,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中斷,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佛一生講經教學不中斷,我們後人做弟子的,我們讀誦、學習經教也不應該中斷,這就對了。
佛一生不貪圖名利、不貪圖供養,也不貪圖別人恭敬。愈不貪圖,眾生對佛愈恭敬,真有德行。佛所需求的供養有限,飲食,每天出去托缽,一缽飯,衣服、臥具、湯藥,有病的時候醫藥接受,其他的一概不接受。釋迦牟尼佛在世,已經做最好的榜樣給我們看了。土地、房屋有沒有人供養?有,佛不要,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我們在海外,有人送地、送房子,我們就在那裡幫助他建立淨宗學會、建立念佛堂,讓那個地區的同學有個地方去修行、去聽經,這樣好。選幾位年長的、有道心的來管理這個道場,這是好事情。不能據為己有,據為己有就大錯特錯!念念要住持正法,念念要幫助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果上的利益就得到了。佛教化眾生,終極的目標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為什麼有苦?迷了就有苦;怎樣得樂?覺悟就得樂。苦樂是果,迷悟是因,迷悟的因解決了,離苦得樂的果就得到。用什麼手段?用教學,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
今天世界亂了,整個世界眾生都苦,你去問問哪個不苦?富貴人有富貴人的苦處,貧賤有貧賤的苦處,大家都苦。為什麼?我們把破迷開悟的教學丟掉了,這是真正把苦的因找到了。有沒有方法拯救這個世界?有。只要你真正明白迷悟是苦樂的根本原因,你承認這一點,然後你用教學的方法幫助人破迷開悟,自然就離苦得樂。這樁事情,現在連外國人慢慢都覺悟到了。在全世界中國人最聰明,中國人在幾千年前就走這條路,就向著這個目標。所以在歷史上,全世界跟中國不能比,中國有很長的時間長治久安,社會安定,人民幸福。靠什麼?儒釋道的教育。古代的帝王特別尊重,甚至於有些時段帝王採取的政策,用儒來做政治教育,用佛來對人民教育,用道來紀念祖先教育,他全用上了,用得真好,國家得以長治久安。這外國人很羨慕,現在他們也很聰明,慢慢覺悟到了。
我們在國際上也不斷在宣傳,向大家解釋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現在大家迫切需要,都在找。我們在去年年初,不是今年,去年年初,得到唐太宗編的《群書治要》,我們無比的歡欣,對於中國文化拯救世界的信心生起來了。以前知道這個事情,從哪裡做起,想不出方法。《群書治要》一出現,我覺得這是祖宗的加持,三寶的恩德,增長了我們的信心。我們是非常快速的把這部書翻印,流通到全世界,目的是什麼?這部書不會再喪失了,不可能再失傳了,我們世界上各地方都有存放,存放在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現在,第二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關鍵的問題,就是老師,要有一批老師講解《群書治要》,由這批老師來講解,全世界人民都來學習,我相信一年的時間天下就太平。
我在今年,前一段時期參加泰國一個活動,多元文化的活動,最近參加馬來西亞,主要是跟老師見面。他們辦了一個大型佛七,三時繫念的法事,我不是為這個去的,我沒有參加這個活動,我是特地邀請這些老師,馬來西亞有一千多個華校,華僑辦的小學,有六十一個中學,我是跟這些學校校長、老師們見面。幹什麼?鼓勵他們發心,用他們多餘的時間,或者退休的老師、校長們,現在年歲還不大,才六十幾歲,認真的學一部經。他們教了一輩子書,有基礎,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真正用三年研究一部經。《群書治要》一共是擷取六十五種經論,有六十五個人,一個人一部經論,三年之後就有一部活的《群書治要》。讓這些人在國家電視台天天講學,我相信一年世界就和平,功德無量!我是去幹這個事情的,我勸導這些老師、這些校長。很難得,他們都能接受,都很歡喜,聽說我講這個方法。我說三年,你們就是這部書傑出的教授,十年你們就變成這部書全世界漢學第一專家,這人生沒有白來,這就是聖人、賢人出現了,希望大家用十年時間學聖學賢、成聖成賢,我是教他們這個事情。
馬來西亞成立一個漢學院,漢學院裡頭我們設研究員,這些人是漢學院的研究員;漢學院現在不招生,就是讓他們做研究工作。講經教學就在攝影棚,我們用衛星電視、用網際網路,面對全世界授課。將來他們是三種語言,有中文、有英語、有馬來語,三種語言展開教學。這個事情我不能不去,我不去沒有人可以代替我,再辛苦也得要去跑一趟。這是第一次見面,我把這個理念、方法告訴大家,底下接著一步就得真幹。這些老師當中去相約,誰肯發心專攻一部,這裡頭六十五種。幾個人都歡喜這一種也行,就成立一個小組,譬如它第一部是《易經》,要有三個、五個喜歡《易經》的,這成立一個小組。可以單獨自己搞,也可以小組,非常好!這個事情很重要。漢學院快要開工了,大概估計要一年多才建好,一年多他們就有很好的基礎,漢學院建好之後他們可以住在裡面。希望漢學院將來培養一、二百個漢學家,對全世界展開儒釋道的教學、《群書治要》的教學,真能救世界,這不是假的。
這些未來的專家學者,最重要的是德行,德行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這是聖賢、佛菩薩的基礎。具足這三個根就是他具足成聖成賢、成佛成菩薩的根基,任何一部經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一定成功。不能貪多,貪多你的心力分散、精神分散、時間分散,搞一生一無所成。一定把力量集中搞一樣,三、五年成為專家,十年就是世界一流,馬來西亞成就了。我希望每個國家都有一個這樣的機構。
上一次我到泰國,行程裡面有跟泰王見面,沒有想到,到泰國,泰王生病了。他跟我同年,住在醫院裡頭,皇后接見。很難得,他的親王要到香港來訪問,親王是皇后的弟弟,今年六十六歲。我跟他們接觸,我有一個想法,泰國是全世界唯一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家,所以我希望他們自己能夠建立一個示範點,佛教文化,把佛陀的教誨完全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學什麼東西?四門功課就可以了,真做到。這四門功課是五戒十善要做到,五戒是一門,十善是一門,六和敬是一門,六波羅蜜是一門,夠了。只要把這四樣東西做好,這個城就是佛教聖城,這裡面居住的都是佛菩薩,人人都修五戒、都修十善、都修六和敬、都修六波羅蜜。這裡面請法師講經教學,落實這四門功課。我跟他們接觸,介紹這個東西。將來看佛教就到佛教聖城去看,看漢學到馬來西亞漢學院去看,我們都有一個示範點,這個示範點是開放的,歡迎大家來參觀、來學習,希望中國文化在全世界開花結果。
我們此地讀的這一大段經文是講五戒十善。妄語裡面開出了大妄語,這是很大的忌諱,不是小事情。一般人認為這小事,開開玩笑無所謂,不行,它影響太大,是負面的影響,它不是正面影響。下面,你看這都是佛的話,他的目的是求彼禮拜,貪其供養,「是一顛迦」,一顛迦就是一闡提。一闡提什麼意思?沒有善根的人。這句話是梵語,音譯的,沒有善根的人,這是惡人。「消滅佛種」,這個問題很嚴重。下面佛做比喻說,「如人以刀斷多羅木」。多羅木是樹的名稱,印度有中國沒有。這個樹非常堅硬,你把這個樹砍倒,樹不能再生長了。「佛記是人,永殞善根」,佛說這個人永遠沒善根了,「無復知見」,佛知佛見沒有了,「沉三苦海,不成三昧」,三苦海是餓鬼、地獄、畜生,就是三惡道,他得不到三昧。這是大妄語的果報,不能不知道。
我們再看下面,《沙彌十戒威儀錄要》裡頭所說的,可以做為《楞嚴經》的補充。這個沙彌戒裡面講,「若未證四果」,四果就是前面講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沒證得,「妄言已證」,他欺騙別人,說他已經證得。「未得四禪」,這是六道裡四禪天,色界四禪天,得四禪將來往生是四禪天,色界天,這很高,超過欲界。沒有得到說自己已經得到。「未悟道,妄言已悟」。悟道是什麼?開悟了。開悟的人,無論世出世間法你向他請教,他都能夠解答。他不需要看這些資料,像惠能大師一樣,世出世間疑難雜症你向他請教,他隨口就給你解釋,這是開悟的人。沒有開悟,自己妄言已悟,還有大妄語,說他從天上來的,或者從龍中來的、鬼神當中來的,能知道過去未來的事情,現在這個世間很多,這統統叫妄語,不誠實,「虛而不實,誑惑世人」,欺騙世間人,迷惑世間人,這都叫大妄語。這些人「犯重罪,失沙彌戒」。這沙彌戒上講的,如果這個人出家受沙彌戒,有這種行為,他沙彌戒失掉了,「不通懺悔」。
「若功夫稍稍得力,不知法相,謂證果等,名增上慢」。像我在前面舉的例子,我遇到這個老人,念佛念了很多年,自己認為證阿羅漢。他不是騙我,他是誤會,這是功夫稍稍得力。那是個善心人、好心人。我跟他講了很多,他都很難接受,最後我是很不得已,拿出阿羅漢得六種神通,你有沒有得到?這是很明顯的例子。須陀洹就得天眼、天耳通,斯陀含得他心通、宿命通,阿那含得神足通,就是他能變化,他能分身,阿羅漢得漏盡通,這是最明顯的例子。我說我們坐在家裡談話,外面隔著兩道牆,這外頭是馬路,馬路上過去車輛、行人你有沒有看見?他說沒有看見。那不是阿羅漢,須陀洹就有能力,這個障礙就突破了。這樣他才相信。他不是大妄語,不是欺騙人,他是增上慢。我們遇到了要幫助他們,把他的誤會解除,不至於走上岔路,回歸到正道上來,念佛求生淨土,這是對的。
再往下看,《沙彌律儀要略增注》,這本書出家初學一定要讀的,但是現在很少人去讀它。這裡面說,「或言得禪、得定、得三昧正受,天龍鬼神來歸依我,以此誑惑世間,而邀名利供養,罪不可悔,墮大地獄,長劫受苦」。這是屬於大妄語,沒有得禪,跟人家說他得禪、他得定、他得三昧,或者說有天龍鬼神來皈依我、來供養我,用這種手段去求名聞利養。名聞利養可能求到,但是死了之後墮地獄,要長劫受苦。知道業因果報不敢講了。世出世間法成功的祕訣,要老實、要聽話。聽誰的話?聽佛的話,聽祖師的話。這部經,經文是佛說的,註解裡面有一半是祖師說的,一半還是佛說的。能夠做到這四個字,後頭要真幹!學以致用。所學非所用,真實利益得不到;學了就要幹,從今之後決定不再妄語。
下面說,「佛言:寧啖灰炭,吞食糞土,利刀破腹,不以虛妄稱得聖法,而得供養」,這佛說的。啖是吞食,吞食什麼?灰、炭,吞食糞土,啖就是吞食。利刀破腹,這都是一般人最難接受的。佛說,寧願吞食灰炭、糞土,甚至於利刀破腹,也不敢用虛妄稱得聖法,就是前面講的不敢大妄語,而得供養,欺騙眾生恭敬供養決定不許可。「是最大賊,以盜人飲食故,故言其罪極重」。這是用非法,非常之法,取得別人的恭敬供養,這個罪過比什麼都重。
末後這一段,「未曾有經云」。這部經我在五十年前學過,我還做了很詳細的科判,可惜這個東西都丟掉了。我的科判是用毛筆寫的,小乘經。這個經上有說,「妄語有二」,一種是重,一種是輕。「為供養故,外現精進,內行邪濁」。這都是騙人,為了名利,外面表現得好像很精進,裡面是貪瞋痴慢、是自私自利、是名聞利養。「向人妄說得禪境界,或言見佛,見龍鬼等,名大妄語,墮阿鼻獄」,這是地獄裡頭最嚴重的地獄。阿鼻地獄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無間地獄。「復有妄語,能令殺人,破壞人家,或違失期契,令他瞋恨,名下妄語,墮小地獄」。這一段是講妄語能令殺人。這是兩舌,挑撥離間,讓這兩個人變成仇敵,互相殘殺。挑撥兩個人,這是小地獄,如果挑撥兩個國家,讓國家發生戰爭,那墮阿鼻地獄。破壞人家的和睦,叫家和萬事興,讓人家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這個罪都很重,都是地獄罪。或違失期契,這就是什麼?今天譬如借錢,借了不還。給人定的有約,到什麼時候還錢,時間到了不還錢。這屬於欺騙,而且裡頭有盜罪,對方當然瞋恨你,這是墮小地獄的。這是經論裡面所引的這幾節,說明大妄語罪。
下面這一段,『橫行威勢,侵易於人』。這是什麼?有權有勢力,用著自己的權跟勢力欺負善良,諺語所說的「橫行霸道,仗勢欺人」。『欲人畏敬』者,「欲令大眾,俯首聽命,唯我是從也。貢高我慢,不知慚愧,不自戒慎恐懼」。這在今天社會,我們走過許多國家地區,幾乎到處都能看到。什麼原因社會變成這個樣子?倫理教育沒有人教了,道德教育沒人教了,宗教教育沒人教了。今天社會,許許多多人提到宗教就會反感,這是不正常的現象。為什麼這麼好的教育,會讓一般人產生這麼嚴重的誤會?第一個,宗教教育幾乎都是過去帝王們所護持的。佛法也不例外,釋迦牟尼佛把護法這樁事情付託給國王、大臣,不是給普通人,只有國王、大臣能推動宗教教育,他能幫助你國泰民安。
宗教這兩個字的意思好!現在大家把它曲解了、誤解了。我們查查字典,這兩個字怎麼個解釋?什麼叫宗?一般字典上都查得到。宗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主要的,第二個是重要的,第三個意思是尊崇的,是被大家尊重、崇高的,有這個意思。教也有三個意思,教育、教學、教化。這兩個字連起來是什麼?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好!人不能沒有這個教育。現在為什麼社會人提到就討厭它?第一個因素,宗教沒人護持。不像從前,從前帝王護持,帝王接受、帝王學習,上行下效,普國人民都學習,所以社會安定,國泰民安。現在講民主、講科學,連這麼好的教育也不要了,社會亂了,想什麼方法來拯救都枉然,找不到方法,也沒人想到宗教。第二個,宗教徒本身變質了,打著宗教的名義欺騙善良的老百姓。他們並沒有依教奉行,這本身腐壞了。所以產生今天宗教的腐化、宗教的衰落,宗教對於社會大眾失去信仰,這都是原因。所以宗教必須放下那些祈禱、那些煩瑣的儀規,回歸到教育。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給我們表現的三十歲開悟,大徹大悟,悟後他就教學,開悟之後就接著教學,教了四十九年。三十歲開始教學,七十九歲圓寂,經上講的,「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佛教如是,其他宗教亦如是,摩西講經教學有二、三十年,伊斯蘭教穆罕默德教學二十七年,基督教耶穌教學三年,他被人害死了。細心去觀察,當年創教的這些祖師大德都是社會教育家,心量都很大,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乃至像佛教,不分宗教信仰,來者不拒,去者不留。這些聖者對一切眾生真誠、清淨、平等的教誨,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別人,世界宗教是一家,這個世界的社會才能真正做到,彼此要恭敬、尊敬,彼此要懂得互相關懷、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所以宗教要互相學習,國家應該建立宗教大學,每個宗教辦一個學院,所有宗教合起來就是一個宗教大學。將來弘揚宗教這些師資一定是這個大學培訓出來的,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不會有衝突發生。宗教裡頭不妨礙人信教自由,絕不妨礙。宗教裡頭有矛盾、有衝突,由宗教自己去解決,擺出經典,按照經典的方法來解決,和平解決,沒有衝突。
古時候宗教教育皇帝親自掌管,國民的教育宰相主管,宰相底下從前是六部,事沒有那麼多。禮部就是教育部,禮部尚書就是今天的教育部長。這是傳統文化裡頭以儒為主,裡面也有佛、也有道,那是附帶的,以儒家為主。可是皇上帶著全國人民,他的教學確實是以佛、以道為主。用佛陀的教育把人都教好了,把人都變成菩薩、都變成佛,天下太平;用道來教導人民敬祖、敬天,好!對於祖宗、對於神明、對於天地萬物都存敬畏之心,自自然然就回到戒慎恐懼。這不是迷信,這是真理,這裡頭有高深的哲學基礎,還有高深的科學基礎在裡頭。現在人不學,用迷信兩個字把它封殺了,造成今天社會的動亂,這不能不知道。
我們再看下面第三段,「福盡惡歸」,這裡頭的意思非常之深。請看經文:
【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為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
這段經文所說的作惡的人,殺、盜、淫、妄,作惡之人,「難於教化降伏」。可以說,完全講的是現代社會。為什麼難?把聖賢教育疏忽太久了。中國人把老祖宗東西丟掉了差不多兩百年,日本把老祖宗東西丟掉四百年。日本人接受西洋文明比我們早,我們接受西洋文明從日本傳過來的。日本自古以來完全用的是中國文化,一直到今天,我們到日本去參觀,你去看看農村、鄉下,還保存著傳統的文明跡象,還非常可觀。我到日本去過七次,我非常歡喜日本的農村,農村在今天還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我們只是在書上念到這個詞句,沒看到,在日本看到了。日本農村的小販,賣菜的,擺個菜攤,沒人管。他每把菜都標一個價錢,放個盒子放旁邊,你拿,自己投錢進去,賣菜的晚上來收錢,白天沒人管。這就是路不拾遺。風氣確實是好,很值得讚歎,老百姓怎麼會那麼好!所以他們的文化底蘊還有,如果有人好好的教,很容易得到效果。都市裡頭人就難教了。
這裡第一句講『難可降化』,「故云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也」。這個用在今天都市,我們明顯的能夠看到。慢,傲慢,這是罪惡,「慢之罪惡,比於三毒」,所以佛法裡常講「貪瞋痴慢,均屬思惑也」。迷惑有兩類,一個是見惑,一個是思惑,見惑是你看錯了,思惑是你想錯了,這些與性德完全不相應。下面跟我們說前因後果,『賴其前世,福德營護』。「營字,據《一切經音義》」的解釋,「乃衛也」,衛是護衛、保護,「即保衛之義」。這說什麼?說前面講的難可降化、常懷驕慢這些人,這些人是靠他前世福德營護。前世修的福報修得多、修得大,這一世當中雖然造惡,因為前世福德還沒有享盡,今世所造的這些惡不會現前,他有過去生中福德保護他;那個福德要是享盡了,他的苦報就來了。這樁事情我們要很細心去觀察,統統在面前。這個人發大財、做大官,這個財是不義之財,是用他的地位,前面所說的橫行霸道,仗勢欺人得來的不義之財,但是他還是會在享受,惡的報沒來。這什麼?他有福,福報太大了。用這種不正當的手段發的這些財,實際它已經打對折了。打對折還有那麼多的福報,你就知道,他如果能愛惜他的福報,能夠正大光明,念念為眾生不為自己,他的福就不得了!多大的福報。我們都看在眼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福報享盡,『福德盡滅』是享盡了,他這一世的惡業果報就現前。有人壽命還沒有終,報應就現前,出了事情,家破人亡,我們看到了。還有福報大的,他臨死的時候還有餘福,你看他還不滅、還不亡,但是他死了之後神魂到地獄去了,這個果報我們看不見。不是沒有果報,果報有種種不同,我們沒有智慧,我們粗心大意;如果有智慧、細心,你全部都能明瞭。真正懂得因果,一生不但不能作惡,惡的念頭都不生,我們要學。
最大的福報無過於念佛,這是我們今天肯定了。人家問我,你學佛六十多年,講經教學五十多年,你得到的是什麼?我告訴大家,我得到的就是認識阿彌陀佛這句名號的功德,這叫沒有白學。這個名號功德說不盡,無量無邊、無數無盡,一切修行法門比不上念這句佛號,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易行。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說的,一切諸佛都是這樣說的。真正相信,你就是這個世間第一等大福報的人,為什麼?來生作佛去了,果報馬上現前。作什麼佛?作阿彌陀佛。你作佛,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阿彌陀佛完全平等,這還得了!阿彌陀佛是佛中至尊,諸佛讚歎他「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部經是一切經裡頭無上的法寶。對於夏蓮居老師的會集,對於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不能有絲毫懷疑,完全接受,我們得大利益!這個利益無法稱說。不但我們無法稱說,諸佛如來也稱說不盡。這句句都是真話。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作惡的人還在享福,行善的人還在受罪,這不是因果顛倒。行善的人,過去生中造的有嚴重的罪業,他行善,罪業消掉了,還有餘罪,他現在還得受一點苦報,這餘罪,這點罪報受完,他的福就來了,福報就現前。跟那個造惡享福的人恰顛倒,造一切罪業他在享福,他的福報享完了,罪報就現前,罪報決定在地獄。念佛人的善報決定往生淨土,往生淨土就是圓滿成佛,沒有人能比。
我們看底下這兩句,「但今世為惡,福德盡滅」。這是說現在這些惡人橫行霸道,仗勢欺人,不可一世,大富大貴,這是他前世修的大福報,這個大福報在護衛他。這一生所作的惡,是過去生中的福報沒享盡,我們不知道,福報享盡了,他這個苦果就現前,我們常說出事情了,那是福報享盡了。如果懂得享福的時候再修福,這個人有智慧,他的福報生生世世享不盡。
我們看到唐太宗的光碟,他現身說法給我們做見證。他自己說,他死了之後神魂墮畜生道,畜生死了之後他又到人道,普通的人,人道死了以後到地獄道。這是什麼?臨終最後的那一念引導他到哪一道去。到地獄道之後幾百年。唐太宗距離我們一千四百年,墮在地獄一直到現在才出來。他那個光碟裡面說得很清楚,他離開地獄好像是三、四天,找到他的皇后,附在她身上,把這信息透露給我們。怎麼出來的?就是《群書治要》。這部書,那就像我們《無量壽經》所說的,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本經是三個,《群書治要》有兩個,真實之際它沒有,它有真實智慧、真實的利益,所以他說這個書能救全世界,這我們沒想到的。是因為我們印這部書他出來了,他到我這來,附體在我面前,來感恩的。我都莫名其妙,我跟你沒什麼恩,你為什麼?說出來,印這部書,要不印這部書出不來,那不知道在地獄裡還要受多少年的罪。
這是偶爾這麼個機會,我們遇到這部書。這部書我想了很多年,我知道有這部書的名字,沒有看到過。因為最近這十幾年,常常參加國際上的和平會議,看到這些專家學者一天到晚都在想怎麼樣幫助這個世界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平,想不出來,找不到方法。這本書裡頭全有,所以我就想到這本書。我知道這本書是因為早年看過一個小冊子,叫《諸子治要》,這上面寫了是《群書治要》裡頭的後半篇。《群書治要》它有經、史、子,這只有《諸子》的這一部分,其他的沒有。所以我就知道有這本書,我知道這個書的內容是好東西,常常想著。所謂心想事成,講經的時候偶然提到,沒想到有聽眾他們居然找到兩部送給我。兩部,不同的版本,都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民國初年,我一看,距離現在都是八、九十年前,真難得!
從這些序文裡頭才知道,這部書在中國失傳一千年。唐朝亡國之後,這書在中國就沒有了,到哪裡去了?日本的留學生把它帶回日本去了,在日本流通一千年。嘉慶皇帝登基,日本對皇上送了一份禮物,就是進貢,裡頭有這部書,這中國人才看到。但是嘉慶是康熙、乾隆的餘福,還沒有墜落,也就是說清朝鼎盛的時代,他們對這個書就不重視。因為康熙、雍正、乾隆到嘉慶初年,那種盛世超過貞觀,所以對這個不重視。那現在這個書是救命的書,非常管用,所以唐太宗講這個書能救全世界。我們知道這書好,但是不知道它救全世界,他這一句話提醒我。一定要把這部書翻成外國文字向全世界流通,我們來做這個工作。
下面望西大師說的,「今依造惡,宿善滅時,善神捨去,故今世遭厄,此厄為痛」。今依造惡,依什麼?依橫行霸道,仗勢欺人,依他的地位、依他的權勢他在造惡。造惡他還不敗,這個原因就是過去生中他有福報,他修的有大福報。所以宿善滅時,過去生中修的大善大福要統統滅掉的時候,善神離開了、捨去了,他的罪報就現前,苦果就來了,這是痛。「《淨影疏》云:宿善滅盡,善神捨遠。身無依倚,多遭厄難,是其痛也」,跟望西師所說的非常接近。所以佛常常勸導我們修福不要享福,自己有福讓大家享,這是好事情。自己要享,自己一定要明瞭,過去生中所修的雖然都忘記了、不知道,總是有限,不要把它享盡,今生所修的不享,這個福報長遠。
孔子世世代代修福。我們在典籍看到夫子的外公,他媽媽的爸爸,觀察孔家前面五代修善積德,就斷定他們家裡會出人才,把他的女兒嫁給他家,嫁給孔子的爸爸。五代積福,這是好人家,所以他的女兒嫁過去生孔子。孔子一生也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沒享福。後世你看對他的紀念,孔子生活在世間居的是普通房屋,不大,後來你看給他蓋的孔廟蓋得那麼大,給他塑的像、供的牌位擺在那裡,多少人去禮拜、去恭敬。後福!你就知道孔子福報多大。有人告訴我,孔老夫子現在在忉利天,我們能相信。因為他沒有遇到淨土,不知道有極樂世界,以他一生的行業肯定是忉利天。在天上也是老師的身分,也是以倫理道德教化眾生。這些事情我們要記住。
生活苦一點好,消業障!所修的一切福報給大家去享,自己不要去享受,這叫積功累德。把這些功德迴向求生淨土,增高品位,這是真的。學佛學這麼久了,總要曉得善惡報應,絲毫不爽。佛告訴我們,帶得去的要真幹,帶不去的要放下;世間名聞利養、功名富貴帶不去,善惡業是帶得去的,我要帶善業不帶惡業。在極樂世界,善幫助我們提升品位,惡不能幫助我們提升,決定要斷惡修善,佛在經上所說的這些惡念不能有,惡言惡行不能造。我們要依教奉行,所學到的要真幹,決定把它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叫行菩薩道,這叫真學佛,真正是增長智慧,不生煩惱。於一切眾生自己能忍、能讓,真正做到佛在經上所說的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只求往生極樂世界。對這個世間眾生有好處的可以做,做完了別放在心上。不求人天福報,只求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希望早一天成佛,沒有第二個念頭。斷惡修善是為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大慈大悲,這是諸佛菩薩的本願,我們要有,可決定不能著相。著相就離不開人天福報,不著相才能離開,才是真正行菩薩道,真正提升自己境界,這就對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