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十集)  2000/6/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4-0010

  請看經本第三頁: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看這段經文。『一時』是時間,佛說經的時間。時間不用年月日,用「一時」,這裡面的意思很深。我們凡夫,尤其是中國人,對於歷史非常重視,時間、地點都一定要考證得非常精確,不可以有錯誤。而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時間跟空間都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並非事實。所以「一時」的意義,不但是很深而且很真切,比我們記載年月日時,可以說還要來得正確。

  「一」,古德有很多種講法,最通常的說法,要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機緣成熟了。機緣成熟的這個時候,叫「一時」。如果緣不成熟,說了也沒用處。所以說師資道合,這是「一時」。要是從理上講,禪宗有一句話說,「識得一,萬事畢」,而又所謂是「萬法歸一」,這個「一」就是與自性相應,這個意思深。在淨土宗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所現的境界是一真法界;心一亂,一真法界就變成十法界,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如果我們真正心歸一,一念不生,一心不亂,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經都圓滿的現前,這才叫真正的「一時」。這是從理上說的,法身大士才能證得。對我們現前的境界,說「師資道合」非常好,聽經的緣分、講經的緣分,這個時候成熟,所以這叫「一時」,不記載年月日時。

  在中國史傳裡面,記載著智者大師,他老人家誦《法華經》,誦到「藥王品」這一段經文的時候,他忽然入定,在定中他見到靈鷲山,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講《法華經》,他還參加了這一會,聽了這一段。出定之後,他告訴別人:「釋迦牟尼佛講《法華經》這一會還沒有散。」這是不是真的?是真的,《法華經》上所說的:「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現在科學家也說,如果我們有能力超過光的速度,就可以回到過去。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講經是過去,我們回到過去,就能參加那個時候的法會,說明時間、空間不是事實。如果你的機緣成熟,像智者大師,有這樣的定功,他可以回到過去,也可以契入未來。

  這個世間有很多預言家講未來的事情,他怎麼會知道?他見到了,他能夠超越時空,他見到了。古人又說,預言大概是兩大類,一類是從數理上推斷的,不見得會正確,準確率不是百分之百,因為有的時候推算錯誤,在所不免。如果推斷得不錯,那就很正確。另外一種是定功,定中境界是他親自見到的現量境界;數理推論是比量境界。現量境界是最可靠的,這是親眼見到的,這個現量境界就叫做「一時」。由此可知,如果記載某年、某月、某日,我們永遠沒有機會參與了。「一時」,好!我們只要到一心不亂,我們就有能力參加這個法會。佛的心是一心,我們的心也是一心,一心與一心交感,境界就現前。所以這兩個字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告訴我們一切諸佛如來的法會,我們都有緣分參加,只要做到一心不亂就行了。

  下面這一句,『佛』,這是主講的人,講經主講的人。這個「佛」是稱釋迦牟尼佛,我們的本師,這部經是他講的。『佛在』,「在」這個字我們不能夠疏忽,沒有說「佛住」,我們今天觀念當中說「住」,我們住哪裡?「住」是錯誤的,「在」是正確的。佛無所住,《金剛經》上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凡夫壞就壞在一個「住」,「住」有堅固的執著。「住」我們一般講是攀緣,「在」是隨緣,我們要細細體會這個意思。實在講佛住哪裡?盡虛空、遍法界是佛的住處,你說他這個境界多大!心量多大!我們凡夫觀念上,「我有個小房子,這就是我的住處」,境界很小,心量也小,迷失了自性。所以,經典上字字句句都含著很深很深的意思,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在」沒有,無處而不在,哪個地方有緣,哪個地方就現身。諸佛如來如是,我們現在雖然做不到那麼自在,但是有相似,相似我們可以做得到。哪個地方有緣,我們也要到哪個地方去參加法會,講經弘法。哪個地方有緣,哪裡去,決定沒有一個固定的住處,有固定住處就壞了,與「無住生心」完全相違背了。「無住生心」是覺,違背是迷。所以在佛經裡面我們看不到「佛住」,統統看到「佛在」。

  『娑竭羅』是梵語,它的意思是「鹹水海」。我們知道大海的海水都是鹹的。這個鹹水海,可能佛當年在世就是指印度洋。『龍宮』,我們知道這是大龍菩薩他的道場,這位菩薩也是法身大士,於是我們就想到,他跟我們是不同的空間維次。這個話如果大家不容易體會,我們用比喻來說你就好懂,像我們現在看的電視螢幕,它跟我們是不同的頻道,確實是在一個畫面上,但是不同的頻道。我們今天對於電視非常熟悉,換一個頻道就換了一個畫面。所以大龍菩薩有沒有?有,不是沒有,你換一個頻道,他就見到了。你要不換頻道去找,怎麼找也找不到。我們今天科學發達,潛水艇造得非常精密,深入海底,整個地球的海洋找遍了,沒有發現龍宮。什麼原因?頻道不相同。

  明白這個道理,這個問題就得到答案,不但是大龍菩薩跟我們是不同維次的空間,許許多多的鬼神跟我們也是不同維次的空間。像我們在史傳裡面看到,唐朝的法照大師,他在五台山見到文殊菩薩大聖竹林寺。我們相信他不是妄語,這是他有特殊的緣分,就是我們現在人所說的進入了時光隧道。他進入另一個不同維次的空間,見到大聖竹林寺,文殊菩薩在講經,他還聽了一會,還向文殊菩薩請教了許多問題。問到末法時期人的根性逐漸遲鈍,修學哪一個法門比較適當?文殊菩薩教他修念佛法門。他向文殊菩薩請教念哪一尊佛,文殊菩薩教他念阿彌陀佛,還念了幾句給他聽。他模仿,他學來了,這就是以後所傳的「五會念佛」。「五會念佛」是文殊菩薩親口傳給法照的,以後他不參禪了,他念佛,他建念佛堂,當時人稱他作「五會法師」。

  但是現在我們聽到有錄音帶裡面念「五會念佛」,我想恐怕不是法照禪師的念法。為什麼?現在我聽的這個音樂心定不下來。心定不下來,那怎麼會成就?這是我們辨別利害的一種方法。這個佛號我們接觸之後,身心清淨,這是好境界,對我就有利。如果我聽了、接觸之後,我身心不能夠安定下來,這個法門就不適合我修學。但是編這個譜子的是一位法師,民國初年的,他懂音樂,編得也不錯,接引初機很好。像現在許多聚會的場合當中表演好,讓這些初學的人把它當作歌曲來唱,這個好。真正用功夫的人,這個念誦的方法不容易攝心,這個我們必須要曉得,這是一個例子。

  法照禪師離開竹林寺之後,他還一路上做記號,不要忘記了,不要迷路了,下一次還再來。正在做記號,回頭一看,大聖竹林寺不見了,只看到是一片荒山,這才知道菩薩示現。那就是離開大聖竹林寺,他又回到我們這個時空,回到這個頻道,那個頻道不見了,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另外還有一個很殊勝的例子,在佛門裡面大家常常拜懺,《慈悲三昧水懺》,這是唐朝時候悟達國師的故事。悟達國師在四川見迦諾迦尊者,那也是個不同頻道,他是得人面瘡,沒法子。過去遇到一個窮苦生病的出家人,他照顧他,悟達國師年輕的時候照顧他,非常誠心誠意,全心全力照顧。這個人就告訴他,你將來有大難的時候,你到四川某個地方,那邊有兩棵樹,你找到那個地方的時候你來找我。所以他得人面瘡之後,這個故事在《三昧水懺》前面的序文裡面說得很清楚,他找到迦諾迦尊者,用慈悲三昧水給他洗,替他釋冤解結,這是冤家債主找來,這化解了,這冤家債主走了,他的人面瘡就好了。這是阿羅漢的道場,離開之後,回頭再一看,道場沒有了,宮殿樓閣全部都沒有了,也是一片荒山,這都說明時間跟空間不是真的。

  《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要去執著。不但不執著,連分別都不可以,稍稍有一點分別執著,就落在攀緣裡面。所以佛教給我們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你在一切境界裡面得大自在。所以十法界有沒有?有,肯定是有,今天科學家所說的不同維次空間的生活,我們決定不能懷疑。諸佛菩薩講經說法,每一個維次空間都有眾生,諸佛菩薩心地平等清淨,所以哪個地方有緣,他就在哪裡說法。所以這不是在人間說的,也就是不是在我們這個三度、四度空間講的。

  聽眾跟我們一般經典記載不相同,一般經典常常記載「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這個地方大比丘眾有八千人,菩薩眾有三萬二千人,這個數字都是表圓滿。『比丘』是印度話,『菩薩摩訶薩』也是印度話。比丘加一個「大」,就不是普通的比丘,大權示現,大乘菩薩以比丘的身分來示現,其實全是菩薩摩訶薩,合起來有四萬人,這是無比殊勝的法會。這些名相我們聽多了,可以省一點時間。

  『眾』這個字要略略解釋一下,我們在經上常常看到,這個字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團體,現在人叫團體,我們一般講人民團體、宗教團體。佛家這個「眾」字,在此地是團體。『比丘眾』,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宗教團體,或者說是佛教團體。但是這個團體跟一般團體不同,叫和合的團體。所以我們在「三皈依」裡面,念到「皈依僧,眾中尊」,這個團體是世出世間所有團體裡面最值得人尊敬的。為什麼?人人都遵守「六和敬」,這個團體就可貴,這個團體就值得人尊敬,是六和敬的團體。比丘尚且如是,何況菩薩?菩薩就更不必說了。所以佛弟子的團體是「六和敬」的團體,我們一定要明瞭、要尊重、要學習。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