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二十八集) 2009/5/12 台灣高雄 檔名:12-047-002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經文第五頁最後一行:
【施戒忍進及禪定。智慧方便神通等。】
前面我們學到『智慧』,這是菩薩自行化他十波羅蜜,也叫十度。前面六條大乘經上常講所謂六度,這個大家很熟悉的,現在六度後面加上方便、願、力、智,合成十波羅蜜,這是文殊菩薩在華嚴會上教導諸菩薩修行的綱領。在《般若經》裡面,世尊常常跟我們講,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學習的科目就是這十種,或者說六度。十度跟六度的意思實際上沒有差別,講六度,後面方便、願、力、智都屬於般若波羅蜜,它就包括在裡面。講十度是把智慧展開,般若智慧是體,般若是體,方便、願、力、智是般若的德用,有體有用。大乘法裡面佛又常說,智慧有兩種,一種是實智,真實智慧;一種叫權智,權智就是善巧方便。在十波羅蜜裡面,般若波羅蜜是實智,方便、願、力、智是權智。另外一個名詞,經上有講的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就是般若波羅蜜,方便、願、力、智是屬於後得智。我們再用一個淺顯的話來講,大家就懂,根本智是離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完全沒有了,自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就現前,這是根本智,真實智慧。後得智是什麼?後得智就有一點像我們現在所說的知識,這裡面有妄想分別執著。
菩薩在日常生活當中教化眾生,豈不跟我們凡夫沒有兩樣嗎?對的,是沒有兩樣。雖沒有兩樣也確實有兩樣,這兩樣是什麼?覺、迷。凡夫不覺,真有分別執著;菩薩、阿羅漢他們覺悟了,雖然表演的有分別執著,實際上他心裡沒有,這就不一樣。表面上有,像什麼?像舞台表演一樣,舞台表演根據什麼?根據劇本。劇本這裡寫讓你笑,到時候你就得笑,讓你哭,到時候就得哭,那不是真的是假的,裝樣子的,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就是在舞台表演。咱們凡夫,凡夫就把表演當真,真有分別、真有執著,不同地方在此地。這一點真正覺悟的人他看得出來,他很清楚;我們凡夫看不出來,龍蛇混雜。佛菩薩跟凡夫和光同塵,我們沒有這個智慧看不出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開悟之後為大家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在中國,諸佛菩薩示現為祖師大德、為比丘、為比丘尼、為長者居士,做出很好的榜樣給我們看。他的身分不暴露,我們不知道!身分一暴露他就走了,他絕不留在世間。在歷朝歷代修行人當中,我們在典籍裡面所看到的,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天台山國清寺豐干和尚是阿彌陀佛再來,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的化身,身分暴露他就走了。五代後梁的時代,浙江奉化的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是自己宣布,告訴大家他是彌勒菩薩,說完他就走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自己說他是什麼佛、什麼菩薩再來的,說了又不走,這是假的,這不是真的。
無論是自己宣布,或是別人替他宣布,說了就走。永明延壽菩薩是定光佛說出來,這個故事很長,說出來耽誤時間。當時國王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做了一個無遮大會,就是修供養求福,無遮就是沒有任何條件,只要是出家人都可以來應供,皇上設宴供養法師。這宴會上首席誰都不願意坐,諸山長老都推辭,都互相推讓,大家都不願意坐。從外面來了一個和尚,看到大家都不願意坐,他就往首席上一坐,這一坐大家就坐定,大家都不認識他,從外面來的。既然是出家人,就是沒有任何條件,所以也就不說話。國王心裡面也不太舒服,因為他心目當中的長老都沒坐上首席,被外頭來的一個人,來了一個和尚。宴會完了之後,散會了,他就向延壽大師請教,他說我今天設這個無遮大會,有沒有聖賢來應供?永明大師告訴他,有!他說什麼人?定光古佛今天來應供。他說誰?就是那個大耳朵坐在上位的,坐在首席的。這一聽可不得了,定光古佛來應供,趕緊派人去追,這就追到,他在一個山上石洞裡面打坐。身分暴露,知道這是定光古佛化身來,國王就要禮請他。他說了一句話「彌陀饒舌」,就是阿彌陀佛多嘴多事,怎麼把我身分暴露,他就走了,就往生。這些追到的人回去趕緊報告,定光佛走了,他說了一句話「彌陀饒舌」,永明延壽不就是阿彌陀佛嗎?回去報消息去。報消息的時候國王聽到歡喜,原來都不知道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這是定光佛口裡說出來,那還有錯嗎?趕緊帶著人去拜永明延壽大師。還沒有出門,外頭就有人來報信,報信的人匆匆忙忙,幾乎跟國王碰在一起,國王說:慌慌張張什麼事?永明大師圓寂了。身分一暴露就走了,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暴露身分而不走的,這是假的,絕對不是真的,可不能相信。
所以權智、後得智,就是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智慧要不能落實在日常生活,這智慧有什麼用?那何必要求智慧?所以,文殊菩薩善巧方便,將般若波羅蜜落實在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分別為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便利我們學習。什麼是方便?大乘教裡面說得很好,「善巧方便,自積功德」,這個七是十波羅蜜裡頭第七,第七個是「方便度,善巧方便,自積功德,又濟度一切有情也」。這幾句話是總說什麼叫方便,說得很清楚。大乘教裡面也常常講三種方便,不離這個宗旨。三種方便第一個,「進趣果向方便,修諸功德,迴向佛果」。這一條很重要,我們學佛,這是修因,為什麼要修因?總希望得一個果報。每個人志願並不相同,你看看絕大多數的人求什麼?人天福報。能不能求到?肯定能求到。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求成佛都能得到,何況其他的!成佛要跟人天福報相比,沒得比,人天福報那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無比殊勝的佛果你都能得到,何況人間這小福、小報!可是老師又告訴我,有很多人求,沒有感應,這是什麼原因?這是自己有業障。換句話說,不是沒有感應,你這個感應它當中有障礙,障礙消除掉,感應就現前。什麼是障礙?叫業障,業障就是你造作的一切不善業,這個不善業障礙人天福報。
所以老師教我要懺悔業障,你的障礙沒有了,善因、善行決定感善果。我們看《了凡四訓》,你看了凡先生命裡沒有功名,功名就好比現在講的學位。在古時候舉人、進士這是功名,要去考這個學位,他命裡沒有,他命裡只有秀才。他命裡沒有福報,福報是有一點,很少,做官最高也只能做到一個很小縣分的縣長,而且在很偏僻的地方,孔先生跟他講,在四川一個小縣。壽命只有五十三歲,那個時候在做縣長的時候,到五十三歲趕緊辭職回到家鄉,不要客死在旅途,讓他回家來壽終正寢。雲谷禪師跟他說明願求的道理,他明白了;原來他什麼都沒有求,真的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二十多年,每年的生活狀況跟孔先生算的完全相同,所以他相信命運,死心塌地。雲谷禪師告訴他,命運從哪來的?是你前生所修的。怎麼修法?十波羅蜜第一個講布施,你前生喜歡用財物幫助苦難的眾生,歡歡喜喜修財布施,你這一生命裡財庫就豐足;你前生沒有,你這一生財庫空空。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前定就是你過去生中修的,這一生是你的果報。
佛家有兩句話說得好,「欲知前世因」,我們要想知道前世我修的是什麼因,「今生受者是」,這一生你所享受的就是,果報!因果是決定相應的。「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這一生所作所為、起心動念,這是在因,果報在來生。如果我們的因殊勝,力量很強,這一生也就轉變,善因往好的方面轉,惡的因那就往壞的方面轉,統統在轉。了凡先生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真正懺悔,斷惡修善。所以他發個願求功名,功名得到了,他考中舉人;過了幾年之後,又考中進士。考中進士之後,官就做大了,還是知縣,但是是大縣分,直接歸皇上管的,寶坻的知縣,那就不一樣了。每年俸祿的收入多了,跟孔先生算的不一樣了。壽命是五十三歲,五十三歲那年他也平平安安度過,也沒什麼事情,他活到七十四歲,延壽二十一年。這就是說命運是有,不是沒有,但是不是定數,不是宿命論,是可以改變的。如果我們的心善、行為善、言語善,你的壽命延長,不求也延長。了凡先生沒求,沒求長壽,他命裡沒有兒女他求兒女,有個好兒子。這個兒子娶了媳婦,好像給他生了六個孫子,所以了凡先生的後代,在老家的後代還是很興旺的。他的後人跟我有過聯繫,我很想去看看他們,這真正是善知識的後裔,他依教奉行。
如果我們現前思想、行為是不善的,我們過去生中修的那點善因,善果也虧損了,打折扣!所以人要真正懂得因緣果報,貪瞋痴慢就沒有了。為什麼?那是冤枉,我想發財用貪瞋痴的手段,能不能得到?得不到。得到了,是你命裡有的,命裡有的,肯定虧折,你命裡有一個億的財富,用的心行不正當,手段不正當,頂多你得五千萬,覺得很了不起。其實你命裡是一個億,已經虧了一半,你說冤不冤枉?如果你要用善心,再能幫助社會一些苦難眾生,那可能你這一個億會變成兩個億,它提升、增長了。所以我在前一段時期在台北,我們立法院王院長來看我,就談到如何讓現在人的貪瞋痴能夠收歛一點,能把它化解掉。我聽了之後,我只回答一句話,佛告訴我們「勤修戒定慧」,就息滅貪瞋痴了。這話說得好,真的。可是現在人不肯修戒定慧,那怎麼辦?因果教育。如果他真正把因果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他自然就肯真修。所以我們想起,印光大師一生當中他就提倡因果教育。在我們現前這個環境裡,愈想老和尚真有智慧,真了不起!我們今天整個世界動亂,問題出在哪裡?出在不相信因果、不懂因果,起心動念、造作行為全都錯了,把自己過去生中所修的福報統統虧折,你說多可惜。這一生死了之後,因為造作種種不善,來生哪裡去?三途地獄去了,你冤不冤枉?
尤其現在社會上災難這麼多,昨天我說過,同學告訴我,現在網上許多人用淨空法師的名義散布災難預言。我昨天也說,不是我散布,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有災難,不知道。因為我平常也不看報紙,也不看電視,媒體這些東西我都不知道。而是我們同學有幾個有心人,把媒體上重要的新聞節錄下來給我看。在此地這是這邊同學送一張報紙給我看,這是報紙上發布的,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明年恐怕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要染上瘟疫,叫新流感。這報紙上登的,不是我傳的。同學又從網路上,也是這樁事情,從網路上下載給我看,諸位要知道,不是我傳的。我雖然不看這些東西,可是有不少同學他們很關心這些事情,遇到這類事情都來告訴我,問我怎麼樣來應付。這裡面,諸位要曉得,現在是亂世,無論是在中國、在外國,靈媒都很多,他們也傳了一些信息,我們如何應對?我們要有智慧、要冷靜,細心觀察,他的報導合情、合理、合法可以用來做參考,如果不合情理法那就是假的,是騙人的。我們被人騙了還情有可原,被鬼騙了那就不值得,這些妖魔鬼怪常常騙人!
從前章嘉大師告訴我,滿清亡國就是被鬼神欺騙,誰被欺騙?慈禧太后被鬼神欺騙。慈禧太后在晚年國家大事她問誰?她不問人,她扶鸞問鬼神,聽鬼神的指示,亡國了。我在年輕的時候也見過扶鸞,小時候我住在福建,福建扶鸞這個風氣很興盛,一般人家裡面都有鸞壇,在沙盤上寫字。那個時候我們念小學,十一、二歲,我們看了相信。因為扶乩的人不認識字,臨時找來的,到哪裡找?到街上去找,拉黃包車的、賣柴的、賣水的,那時候沒有自來水,挑水賣,這些人都沒有念過書,都不認識字也不會寫字,找那麼兩個人來。在乩壇上,那個乩像一個畚箕一樣,前面一個木頭雕的龍頭,在沙盤上寫字,兩個人扶著,動作很慢,一個小時大概可以寫幾十個字到一百多字。字寫得很規矩,工工整整的,我們在旁邊看都認識,這把它記錄下來,所以我不懷疑。如果是知識分子,是專業的,我們會懷疑;他不是,臨時找來的。可是我到台灣之後,住在台北,台北我也參觀過乩壇,那是什麼?扶鸞的是乩童,專業的,別人不行,那是他專業的事情。降壇的時候我也去參觀,只看到動作非常之快,在沙盤裡面寫字,我看了一個小時,我一個字也不認識,動作太快,只聽說他口裡念念有詞,旁邊就給他記錄,這一個小時記錄下來,寫幾千字,我懷疑,這個不太可靠;我小時候福建見的,我覺得那個可靠。我向章嘉大師請教,章嘉大師就告訴我,這不是什麼神仙,絕對不是佛菩薩,靈鬼冒充佛菩薩的名義,他也想做點好事,所以小事很靈,大事就不靈。大師把這個事情跟我說明白,說到滿清末年慈禧太后就相信這個,所以誤了大事。現在像這些方面的信息,靈界的信息太多太多了,我們不能輕易相信。
縱然傳遞這些災難消息,我們加緊念佛,好事情,我們用念佛,依照經典來修行,修懺悔,懺除業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好事!這就能化解災難。《還源觀》裡給我們講得這麼清楚,境隨心轉,我們的念頭善,我們整個身體細胞全部都善;我們心行不善,我們整個身體細胞都不善。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證明這個事實。所以身體有病,怎麼樣治?用清淨心治,用平等心治,用慈悲心治。純淨純善,你長病的細胞自自然然它就恢復正常,恢復正常就健康。如果我們天天煩惱很重,有憂慮、暴躁,我們正常的細胞就變成毒的細胞,帶著有毒的細胞,這就得病!病從哪裡來的?病從心生。你心裡面反常,違背了倫理道德,你的五臟六腑就出問題。所以心地清淨、善良的人,很少得病,就是往生的時候也不生病,這個我們要懂,我們要認真學習。為什麼?往生的時候要是生病,那個人很可憐,你生病不能自理;換句話說,你統統是別人來照顧你,你完全受別人控制,你不能做主。所以念佛人最大的福報,是往生的時候如入禪定,沒有病苦,預知時至,什麼時候走,清清楚楚,走得乾淨俐落。前面我們提到將軍鄉的老太太,你看那走得多自在,沒生病,站著走的。倓虛法師常常給我們講的鍋漏匠,算是他的同學,他們是同一個師父。念佛三年站著走的,走了還站了三天,等諦老給他辦後事,你看厲不厲害?這就叫自己能做得了主!這些人在做示現給我們做榜樣。
說到這裡,我在美國,在舊金山住了一段時期,那個地方有個護法甘老太太,甘立初將軍的夫人。我們是在台中認識的,她也是李老師的學生,所以我到美國,她很照顧我。她給我講了一樁事情,她親眼看到的,她的一個朋友,也是老太太,兒子媳婦在美國念書,念書以後畢業就在美國結婚,在美國工作,生了個兒子,她的孫子。於是她的兒子就把她找到美國去,也從台灣過去,過去什麼?做家事,照顧她兒子媳婦的生活,給他看小孩,看這個小孫子。在美國住了好幾年,她的小孫子上幼稚園。所以每天兒子媳婦上班,把小孩送到學校,晚上下班再把小孩接回來。平常家裡就是老太太一個人,她又不懂英語,也不會開車,所以把她這個家就當作道場,就一心念阿彌陀佛。怎麼念的、怎麼修的,沒人知道,她往生的這一天大家才發現。往生的這一天,沒告訴家人,沒有一個人曉得。只是這一天,因為每天早晨是老太太最早起來準備早餐。這一天老太太沒有起來,大家都起來的時候沒早餐,就把老太太房間打開看一看,老太太穿的衣服很整齊,穿了海青,手上拿著念珠,盤腿坐在床上,叫她也不答應,面前一看往生走了,坐著走的,你看多瀟灑、多自在。更不可思議的,她的兒子、媳婦、孫子的孝服,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做的,擺在床邊上,孝服,還有遺囑她都寫好了,統統擺在面前,預知時至,她早就曉得。這是甘太太親眼看見的,真用功,真幹,你看不生病,說走就走。她沒有告訴家人,告訴她家人恐怕家人阻攔她,不會讓她走,她走了沒人做家事。可見得她沒空過,她這一生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她這個樣子就是利益眾生,讓許許多多念佛人看到,這是個好榜樣。從來也沒有經聽,也沒有參加法會,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時間也不算長,你看小孩,就從她媳婦生小孩她才到美國去,兒子才把她找去,到小孩念幼稚園也不過是五、六歲,她這五、六年的功夫成就了。這些都是現身為我們說法,她自己有方向、有目標,方向、目標不變,求生淨土親近彌陀。這個例子親眼看到的。
在華盛頓D.C.往生的,開麵包店的叫周廣大,名字我想起來了,周廣大居士,你到那邊問,大家都知道。他是生病得癌症末期,他沒有宗教信仰,到癌症末期家人就著急,也是醫生放棄治療。他就找到我們學會,我們學會同修就幫他助念,告訴他、開導他,病既然不能好,不要求好,求生淨土,把極樂世界的殊勝講給他聽。聽完他真高興,告訴他的太太,告訴他的家人,不要找醫生,你們統統念佛幫助我往生。念了一天佛,告訴家人有效,為什麼?他痛苦沒有了。他就跟著念三天,三天三夜沒有中斷,他往生了,瑞相稀有,真能解決問題。所以我們縱然是這個災難擴展,三分之一的人口很可怕,全世界人口六十億,三分之一是二十億,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發表。我們沒有傳播謠言,這個信息大家都知道。
可是我們要有準備,縱然遇到這種事件發生,我們認真努力念佛,不要把身命看得那麼重。大乘教裡,尤其是《華嚴》告訴我們,人有沒有生死?沒有!正是因為沒有,麻煩才大。要是真有生死,那死了不就完了嗎?就算了,那還談什麼因果?麻煩的是身有生死,你的靈性沒有生死,我們中國俗話講靈魂,你的靈魂不死,它又去投胎,這就講到六道輪迴,這真的不是假的。這個世間你的家親眷屬、你的功名富貴帶不去,經典裡面常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所造的善惡業帶去,善業幫助你投生到三善道,惡業幫助你投生到三惡道,這個事情麻煩。你要是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這一生當中要為來生著想,我希望我來生比這一生殊勝,我決定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殊勝裡面第一殊勝,無過於往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去作佛去,這是第一殊勝。你看看,我們前面說的,鍋漏匠成就了,將軍鄉的老太太站著往生成就了。甘夫人給我們講的她那個朋友,你看她坐著走的,多瀟灑、多自在;生病的周廣大,我們同學去幫他助念,看到他走得那麼安詳,那麼樣的瑞相。
所以明白之後就沒有恐懼,一點都不害怕,消息傳來對我們有好處,我們喜歡,為什麼?加緊用功。使我們的成就更有把握,或者使我們的成就提前,這叫方便智慧,這就是方便波羅蜜。我們有一定的方向、一定的目標。在這個世間絕對不可以自私自利,決定不能去求名聞利養,為什麼?帶不去,該捨要捨,捨得乾乾淨淨。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了榜樣,真正做到這一生當中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別人的讚歎,我們點點頭、笑笑而已,不放在心上,為什麼?我們跟佛比差遠了,有什麼值得驕傲?有什麼值得讚歎?別人毀謗、嫉妒、陷害歡喜接受,為什麼?消自己的業障。業障消除,往生品位才能提升,決定沒有怨恨,決定沒有報復,歡歡喜喜的接受。他做的是好事,他不是壞人,替我消業障,這都是事實!所以境界裡面,看我們有沒有智慧去應對,智慧應對,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這一生受的苦難可多了,跟我時間久的人都知道,可是你們看看結果,我跟你們講的「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才會恍然大悟。為什麼?每一次重大的挫折,我們境界大幅度向上提升,不但境界提升,而且福報也提升,不少次!重大的至少有三、四次。所以同學們現在親眼看到,相信了。
如果我們受挫折還怨天尤人,還把過失都推給別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你不但不往上提升,你會往下墮落,你心裡有怨恨,心裡有不平。有這些東西,你的路是三惡道,不是三善道,為什麼?那不善!我們唯有真正把善的念頭要提起來,不善的念頭要斷得乾乾淨淨。什麼時候?看到不善的人都是善人,看到不善的事都是好事,你的功夫算有一點成就!大乘教裡面,佛告訴我們,善惡不是真的,不是一個定數,隨著我們念頭轉,我們念頭善,惡人也變成善人,壞事也變成好事;我們念頭如果不善,好人也變成壞人,好事也變成壞事。境隨心轉,無論是人事環境和物質環境,這是決定的道理。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走佛道。佛心目當中沒有一個惡人,沒有一樁是惡事。如果還有惡人、還有惡事,方便波羅蜜就講不通,全是隨自己心念在轉。這是第一個,就是進趣果向方便。
第二個是「巧會有無方便」,有無是對立,我們把這個換兩個字大家就很容易懂,巧會對立方便。為什麼?這個世界所有一切衝突、所有一切不善,從哪裡來的?從對立來的,對立是矛盾。佛法頭一個就是要我們從內心把對立消除,佛法不叫對立,佛法叫邊見,二邊,有一邊、無一邊。舉這個例子你就知道,二邊就對立。什麼人修的?最低級的菩薩,在《華嚴經》是初信位的菩薩修這個法門。實在講這個法門修成功,他才能夠得初信位的菩薩,就是小學一年級,他要有這個資格才能入門。這就是大小乘經教裡面所講的,五種見惑,就是錯誤的見解迷惑了自性,這有五種。第一種身見,執著我這個身體是自己,錯了,身體不是自己。《金剛經》上講「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哪來的身!身不是我,是什麼?是我所有,這要記住。像衣服一樣,衣服是我所有,不是我;身體也是我所有,不是我的。如果是我,我不生不滅,這個身要是真正能做到不生不滅,那就是我,它有生滅。不生不滅的我,世俗人就講到靈魂,很多宗教都講到靈魂,靈魂不滅,它在六道裡面投胎,捨身受身。捨身就像脫衣服一樣,受身就換一件衣服,換個身體。如果你心行善,你身體愈換愈好,衣服愈換愈漂亮;心行不善就愈換愈差,換個畜生身、換個餓鬼身、換個地獄身,那就換得很差!不是別人主宰,自己主宰,這個道理要懂,所以你不會怨天尤人。
所以真修行的人不但不怨天尤人,對於任何一個人都存感恩的心,好人他從正面幫助我,惡人他從負面讓我反省。我們看到這個惡的行為,立刻就想到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他提醒我,他是好人,他不是壞人。所以說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這才真正是個善人。所以懂得身體不是我,那你何必為身體操那麼大的心?錯了!你要提升你的靈性。所以靈魂,靈魂是六道裡面,出不了六道,它也不是真的自己。真的自己是什麼?靈性。靈性跟靈魂有沒有區別?有區別,靈魂覺悟了就叫靈性,靈性迷惑了就叫靈魂。諸位要知道,靈魂在六道之內出不了,它一覺悟之後就超越六道,超越六道就提升到四聖法界。四聖法界是什麼?是佛、菩薩、聲聞、緣覺,他就入到那個俱樂部去,提升了,那是叫靈性,不叫靈魂。所以靈魂還不是自己,這個東西得要搞清楚、搞明白。第一個身見看破了,什麼災難你就完全不在乎了。自己的心行正,心行善良,什麼樣災難自己不會受,就是不會感染。所以你要把這個身命看破,不在意這些事情。人真的像外面宗教講是永生的,佛法講是不生不滅,那才是真正的自己。
第二個就是邊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巧會有無方便」,就對立。你要能有善巧把它融會,那怎樣?放棄對立,要從自己內心真正去修養,永遠不跟別人對立。別人跟我對立,我不跟他對立;他有對立,我沒有對立。對立一定是兩邊,兩個拳頭才能夠對立;一邊沒有,這一邊怎麼打,它打空了。佛教給我們這個。對立沒有了,給諸位說,矛盾就沒有了;矛盾沒有了,衝突就沒有了;衝突沒有了,鬥爭就沒有了;再提升,戰爭沒有了,這世界是和諧的、是和平的。所以家和萬事興。家為什麼不和?對立。凡是對立總是利害衝突,我們能夠捨棄利害,把利給別人就化解;如果我們跟人家爭利,那就錯了。所有一切利益都給別人,給別人是真正自己得益,我們常常布施別人,人家常常照顧我們,因果報應!平常四眾同修的供養很多,可是我這一生你看,應該說至少四十五年我沒有用過錢,自己生活所需,別人都送來。最近我的帽子壞掉,大家曉得了,不到一個星期,我大概收了十幾頂帽子,可以開帽子店。去旅行,車票、飛機票都有人把它準備好,一點都不要操心。自己一生沒有道場,走到哪裡還都住得不錯,都有人照顧。我們肯念念照顧一切眾生,所以我們走遍全世界無論到哪裡都有人照顧,你說這多好,比自己有錢好。自己有錢操心!我這個不操心,衣食住行都不要操心,所以從來沒有用過錢。
十方供養,我就替大家做好事,好事裡面最殊勝的好事是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怎麼做?印光大師給我們做出好樣子,他一生所有的供養都印經布施。所以我學佛將近六十年,我們不要說別的,小經那就沒法子計算。我們算《大藏經》,《大藏經》我們這麼多年來贈送全世界,應該超過七千套。現在印刷廠裡面大概還有兩千套,我們的發願是一萬套,送《大藏經》送一萬套;送《四庫全書》一百套,送《四庫薈要》大概將近七十套,這是大的;小分量、小部頭的不計其數。除這個之外,我們用於衛星電視、網路、做光碟流通,都做這些事情。最近這幾年我們跟世界上許許多多宗教往來,我們也幫助他們做慈善事業,無論是哪個宗教,他們辦孤兒院、辦養老院、辦醫院,這些慈善事業我們都參與,我們都供養,普供養,沒有分別,沒有對立。所以巧會有無,這裡面有真智慧,只要你真的無我,念念為別人著想,什麼樣困難都能化解,沒有不能化解的事情。為什麼?宇宙是和諧的,在佛法,就是在《還源觀》裡面講和諧的,從宇宙的源起、生命的源起,它就是和諧,決定沒有衝突。
第三種叫「不捨不受方便」,了達一切眾生真相,也通達一切萬物,《般若經》講的諸法實相,人事與環境都包括在其中,通達!諸法實相是什麼?是空寂。《般若經》上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雖然了達,明瞭通達,依然不捨,不捨棄眾生。我們現在這個世間,眾生遇到空前的災難,這個災難是什麼?災難是我們迷失了自性,這叫真的災難,其他的災難是假的,因為都是迷失自性才有的,所以這是根,我們從自性裡面覺悟,這個世間所有災難都化解了。要怎樣覺悟自性?這就要靠教育。這個教育,現在的術語叫素質教育,古時候稱之為倫理道德的教育,在宗教裡面稱之為因果的教育。確確實實,宇宙的和諧、星際的和諧、世界的和諧、人類的和諧,乃至家庭的和諧,沒有一個不是扎根於因果教育。因果講的什麼?因果講的是事實真相,善因善果,惡因惡報。在現前這個社會,講給人聽,人家不相信;要做出來,做給人看,人才會相信。從哪裡做起?記住,一定從自己做起。
要想我們自己這一生真正能成就,成就最穩當、最可靠、最快速、最簡單的,就是取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是最有把握的。善導大師給我們說,善導既然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那他說的就是阿彌陀佛親口宣揚的,「萬修萬人去」。我們今天得人身遇到佛法,又聽到淨土法門,只要能夠相信,前面跟諸位所說的,你能夠專心、能夠守一,你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臨走的時候不生病,站著走、坐著走,這是真自在,不需要靠別人幫助。我們講的這些例子,這些人往生都沒有要人助念,不求人!只有自己功夫做得不夠,這才需要求人幫忙。求人幫忙,那個問題不簡單,你遇的緣是善緣還是惡緣?善緣,大家幫助你往生;惡緣是找麻煩的,來幫你助念意見很多,那就麻煩了。可能對你往生就產生障礙,非常非常的可能,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要認真努力來修行,知道自己把什麼?把我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這樁事情,肯定為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第一樁大事,其餘的都是雞毛蒜皮小事,隨緣而已。
護持正法、弘法利生好不好?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回頭再來幫助眾生,那個有把握。現在我們自己能不能去還有問題,那你要把求極樂世界擺在第一,弘法利生、護持正法擺在第二、擺在第三,這就對了。我們自己是不是真的成就智慧德能?如果覺得沒有把握,你就不能把它放在第一,那就要學普賢菩薩教導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想幫助哪一個,你想度哪一個,不要緊,到極樂世界去,你就真正能夠滿願。你認識這個人,無論他輪迴到哪一道,你到極樂世界都知道,你了解他的狀況,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度他。佛門裡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你會明瞭這句話的意思。什麼叫有緣?什麼叫沒有緣?有緣是他能信、他能解、他能行、他能證,這是有緣;如果他不信,他不能理解,沒有緣。沒有緣的時候怎麼辦?等待,不著急,有的是時間。所以在六道裡頭,你細心去觀察,無論在哪一道,什麼時候他覺悟了,你會知道這個信息。覺悟,他能信,你可以跟他講,你可以在他面前示現,他看到你,跟你一接觸他就會有感受,他有疑惑,他向你請教,你就給他講解。所以諸佛菩薩,世間聖賢也不例外,幫助眾生是先用身去示現,就是身教,不是言教,要叫對方自己提出問題來請教,你教他才管用。如果不是他主動想學,來請教,教他很困難,那個時候就是示現好,就是身教比言教殊勝,盡量做給他看。
做出什麼樣子?幸福人生的樣子,大家很羨慕的。一般人在這個世間生活多痛苦,你怎麼生活得這麼快樂!他苦到頭了,他就想過一點快樂的生活,你怎麼這麼快樂!他就向你請教,這個時候你講給他聽,他能聽得進去。如果我們學佛的人,學得都很痛苦,他一看掉頭就去,學佛怎麼樣?你看這個人那麼痛苦,學他幹什麼?所以學佛的人要法喜充滿,要常生歡喜心,這就是你能接引眾生,你的形象好。我們底下第四段講到「威儀有則」,這就是講求外表,形象要做得好,讓人家接觸到,看到、聽到、接觸到,生羨慕的心、嚮往的心、仰慕的心。由此可知,種種示現為什麼?接引眾生,接引眾生的方便。所以佛氏門中不捨一法,佛氏門中也不受一法,為什麼?你要是接受,受就染污;你要是捨棄,性德就虧損。學佛沒有別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完全跟性德相應,真正做到隨緣妙用,不捨不受是隨緣妙用。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表演,八相成道,示現的求學,他是代表一個知識分子,好學,離開皇宮,他是王子,在外面參學十二年,十九歲離家,三十歲成道,三十歲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怎麼悟的?這不能不知道。開悟與學、與十二年求學不相干,這是佛法跟世法不一樣的地方。世法要學,為什麼?知識。《老子》說得好,「為學日益」,這世間法,你所學的天天增長,「為道日損」,為道是什麼?天天要減,天天減,損就是放下,天天放下,什麼時候把放下也放下,你就大徹大悟。釋迦牟尼佛學了十二年沒開悟,這不是辦法,怎麼辦?把十二年所學的統統放下,這一放下開悟了;他不放下,十二年所學的叫所知障。障礙有兩大類,障礙無量無邊,佛把它分為兩大類,第一叫煩惱障,有煩惱不能開悟,有所知也不能開悟,你學那一大堆東西,不能開悟。記住,學經教也不能開悟,你執著在經教怎麼能開悟?所以佛在《金剛經》才提出警告,「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佛四十九年所說的法,要放下,不是佛說的更要放下。放下就對了,就開悟,為什麼?自性清淨心裡面沒有法。惠能大師說得好,「本來無一物」,這是講自性清淨心,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它的原文是「何處惹塵埃」,是改神秀法師的偈子。我跟你講是何處有塵埃,根本就沒有!煩惱是塵埃,所知障也是塵埃,自性清淨心裡沒有。所以你把煩惱放下,煩惱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把你所學的東西也放下,你就大徹大悟,學的佛法也要放下,佛法也不是真的。所以你要會學,什麼叫會學?不執著它。學它,不執著它,叫會學。也就是我學佛法,在學習佛法當中,沒有分別執著,這叫會;修學佛法,這裡面產生分別執著,叫不會。
由此可知,佛法真正修行的祕訣就是放下,徹底放下你就成功,你就回歸自性。所以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榜樣,他把十二年所學的放下,這才一心專注,大徹大悟。悟了之後,這就是自性裡面無量無邊無盡的智慧德能統統現前,立刻就展開教學,展開教學是三轉法輪。這個三轉,一般講的是示轉、勸轉、作證轉;我跟諸位講的是另外一個意思,身語意三業轉輪。對待一切眾生,身語意是用什麼擺在第一?身,做樣子,做出榜樣給眾生看。威儀有則是做樣子,今天我們常說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釋迦牟尼佛從開悟一直到圓寂,他老人家七十九歲圓寂的,三十歲開始教學,七十九歲走的。他的教學沒有一天停止過,他的講經沒有一天中斷過,對一個人也講,對兩個人也講,對幾百、幾千個人也講。不但對人講,還對六道眾生講,我們今天講不同維次空間的眾生,統統講,統統做示範。那種示範不可思議,現在我們要是用經典來介紹,跟大家初學人講,人家不相信,說那是神話。殊不知,程度淺的人以為是神話,程度高的人那是究竟圓滿的哲學。這是究竟法,每個人根性不相同,他聽了感受不一樣。
我們最近這段時期,常常舉世尊跟彌勒菩薩對話,言語不多,把諸法實相真的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段對話出在哪裡?《菩薩處胎經》,在這部經裡。這個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從兜率天下降,找到摩耶夫人做母親,就是摩耶夫人懷孕的時候,他沒休息,也在那裡轉大法輪,開大法會,無量無邊的那些法身大士都在那裡聽經說法,沒中斷過。他問彌勒菩薩話的時候,是在處胎裡面講的,你看這個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在坐胎的時候,不是神話,是事實真相,哪是神話!我們一般人在母親肚子裡坐胎是糊裡糊塗,無明煩惱蓋覆住他,出胎的時候非常痛苦,把那個事情都忘掉。如果出胎的時候沒有痛苦,你在坐胎那個狀況你都會知道。可是現在人他也有方便法,我們看到美國有一些催眠的報告,把這個人催眠狀態下,他在沒有出生,在母親胎胞的時候,問他那個狀況,他能說得出來,所以證明胎教重要。這外國人不曉得,我們中國人知道。這個小孩子入胎他就有知覺,他不是無知,就是彌勒菩薩所講的「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他在胎胞裡面,雖然還沒有長成人形,他也有識,他也有見聞覺知,他也有受想行識,所以他沒有不知道的,真的是出胎的時候痛苦,那個痛苦把它忘掉了。
我們在這個世間,你仔細觀察小孩,你能夠發現,很聰明的小朋友,如果在五、六歲生一場大病發高燒,以後病雖然好了,他變成遲鈍,記憶力是大幅度的衰退,有!我以前有個很好的朋友,他的兒子。他告訴我,我見他面的時候,他的小孩大概十一、二歲,五、六歲得一場大病,以後就變成很遲鈍,痴痴呆呆的。使我們想到佛告訴我們,出胎的時候受那個苦像夾山地獄,小孩出胎,接觸到外面的空氣就如同風刀解體。佛經上用這個話來形容,太苦!所以把坐胎裡面那些事情統統都忘掉了。有很少數,出生的時候可能沒有受到那麼多的痛苦,他就能夠記得前生的事情,能夠記得在胎胞裡面一些事情。從這些經驗來證明,胎教是有道理的。胎教,我們在全世界也只聽到中國人重視,外國人很少談這個。
還有順便在此地提醒同學,飲食愈簡單愈好,為什麼?你一生不受苦難。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我才知道他老人家,他學佛比較晚,大概是三十五、六歲開始學佛,他是遇到一次戰爭,炮彈落在他的附近,他才叫著「觀世音菩薩,這個災難要過去我就學佛,這個災難要不死我就學佛。」災難沒有死,他是這麼學佛的。他人很聰明,有善根,所以他就選擇素食。而且三十多歲的時候他就日中一食,一直到晚年,他每天吃一餐飯,而且吃得很少,自己料理,沒有人侍候他。我到他住的地方,他住的地方很小只有十五坪,他住的房子,在那裡住了三十多年。十五坪,後面是他的臥室,當中是佛堂,外面是個小客廳,讀書在臥室裡面,臥室有床鋪、一張桌子,很簡單。吃飯自己料理,他一個小鍋,鍋是帶把子的一個小鍋,鍋是它,碗也是它,洗方便。他是山東人喜歡麵食,他的主食,台灣人講麵線,我們家鄉人叫掛麵,麵條,這是他的主食,一餐只有一點點。先把水燒開,幾片菜葉,一、二片豆腐放在鍋裡面去燒,統統煮好,水燒開煮好,麵放下去,麵一燙就熟。放下去之後火就熄掉,蓋子蓋上燜五分鐘打開就能吃。這餐飯從煮飯到吃飯吃完,統統收拾乾淨,多少時間?十五分鐘,多省事!油鹽是吃的時候再調,很有一點像外國的味道,油鹽、胡椒擺在旁邊,自己調味,煮的沒有味道,叫清湯掛麵,飲食愈簡單愈健康。
我跟他那個時候,到台中跟他的時候,我是晚上這一餐斷掉,我吃早飯跟午飯,看到老師這樣子,我就試試看,把早晨這餐也斷掉,只吃一餐,很習慣,吃得很舒服。所以我們自己照料自己的時候,從來沒有炒過菜,沒有煎過菜,沒有這個,統統都是水煮。特別是沒有放油,這個鍋很好洗,不油膩,很容易洗,所以油鹽就在碗裡面調。老師他沒有碗,他的鍋就是碗,非常方便。油是先把它煉熟,所以它不是生油是熟的,煉好之後讓油涼了,涼透了再倒回瓶子裡面去,用的時候就很方便,生活簡單,不浪費時間。我跟老師學,我學吃一餐,我到第八個月才告訴老師,我說:我現在也吃一餐。他問我:身體感覺怎麼樣?我說:很正常。他把桌子一拍,「永遠做下去,一生不要求人」,生活簡單!也不浪費時間。我們在那個時代沒有電爐,用什麼?用煤油爐,也許年歲大的人還記得,最早的時代是燒煤球,不用煤炭用煤球。以後就是用煤油爐,就更方便,一點火就燃;到以後,現在用電、用瓦斯,更方便了。
在遇到有災難的時候,我們清淡的生活過習慣了,不會感覺得難過,會感覺得日子很好過。災難來的時候也不會感覺得有災難,平平安安度過,平平穩穩的度過。所以災難的信息我們並不害怕、不恐懼,我們加功用行。治本是從修清淨心、修慈悲心,治標,我們可以用宗教裡面一些儀式來做祈禱,那是治標,也有效,可以把災難減輕,可以把災難推遲,那不是究竟的方法。究竟方法是真修、真幹,斷惡修善,那個災難就永遠遇不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方便度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