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七十八集)  2009/8/20  台灣  檔名:12-047-007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十六面第二行,我們將文念一遍:

  【二者。觀人寂泊絕欲止。謂五蘊無主名曰寂泊。空寂無求名為絕欲。故云觀人寂泊絕欲止也。】

  這個文是五種止裡面的第二種,前面第一種「照法清虛離緣止」,講的是放下對立、放下能所、放下二諦、放下身心。這是說我們要想入華嚴境界,這講方法,末後兩段講方法,前面講理論,現在要落實,落實首先放下然後才能看破。這個第二段所講的是境緣,我們在生活環境當中,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觀人,物質環境是隨著人事環境轉的,大乘經裡面佛常常告訴我們「境隨心轉」,「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講到最後,這個五種止是五種放下,講到最後是要把念頭放下,那是總的。現在先從事上跟我們說,首先講對立。人修行為什麼不能開悟?為什麼不能證果?這個說得太高了一點,我們再往下降,為什麼不能消業障?為什麼不能化解災難?確實根本的原因就是對立。對立是用現代的名詞,佛法的名詞叫邊見,邊是二邊,我跟人這是二邊,理跟事這又是二邊,二邊就對立。我們要問,宇宙之間是不是對立的?不是。

  我們從前面理論上,一直學習到這個地方,我們就很清楚、很明白,宇宙是一體。你看它第一段「自性清淨圓明體」,體是一,一就是道,一就是佛,一就是神,一就是真主。中國古大德,這道家所說的,「太極」,太極是一,「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這是道家講宇宙的發展。古聖也有這種說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顯一體、起二用,從二用裡面看到本性的三種周遍、四種性德,它是一體。什麼是和諧?一體就是和諧。為什麼不和?不和不是自性,自性是和諧的。不和是什麼?不和是妄想、是妄心,妄心是分別執著,這是錯誤的。在《華嚴》裡面,我們看到整個宇宙的源起,是從起心動念。所以宇宙從哪裡來的?一念產生。沒有念頭就沒有宇宙,它不生;有念它就出現。這個念不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念頭,我們現在講的念頭太粗。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這是講凡夫,我們心裡起個念頭,凡夫不知道,粗心大意。佛問彌勒菩薩這一念裡頭,凡夫起的這一個念頭,這一個念頭有多少細念?微細的念頭,有多少個細念?有多少個相(現象)?有多少個識?問三個問題。我們動一個念頭,動一個念頭裡面就有這三樣東西,第一個是有多少細念組成這一個念頭;第二個這裡面有多少個相,相是物質現象;有多少個識,識是精神現象。

  我們這個經文裡面講到五蘊,『五蘊無主』,講到五蘊,五蘊裡面講色受想行識,這個大家很熟悉。為什麼?學佛的人沒有不念《心經》的,《心經》一開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心經》上講得很清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是講物質現象,後面精神現象「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講得很清楚。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都是一念裡面產生,這個念是細念。彌勒菩薩回答釋迦牟尼佛,實際上釋迦牟尼佛是代我們問,彌勒菩薩把事實真相告訴我們,「一彈指」,這一彈指時間很短,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我們怎麼會知道?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單位是百千,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是三百二十兆,一彈指三百二十兆的細念,一個念頭。彌勒菩薩說「念念成形」,每個念頭都有物質現象出現;「形皆有識」,每個念頭都有精神現象出現。物質跟精神分不開,物質裡頭有精神,精神裡頭有物質,分不開。存在的時間多長?我們現在用秒做單位,我們彈指大概一秒鐘可以彈四次。你把三百二十兆乘四,那是什麼樣的數字?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這是彌勒菩薩說出來的速度,太快了,比光的速度還快!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個念頭非常微細,沒有辦法執持,執是你執著,持是你想保持它,不可能,你沒有辦法。所以佛籠統的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夢幻泡影是比喻,沒有一樣是真的。真的是什麼?真的就是自性,自性是一體,自性清淨圓明體這是真的。所以整個宇宙是一體,這是佛法裡面講的宇宙人生觀。

  自性本來是真誠的,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是平等的,本來是慈悲的,這是性德,自性本具的。現在全沒有了,誰把我們攪和成這個樣子?妄想、分別、執著,這三樣東西叫妄心,不是真心,也叫妄念,三種都屬於妄念。起心動念是微細的妄念,分別是粗重的妄念,執著是最重的妄念。大乘教裡面講得多好,沒有起心動念就沒有宇宙,那個境界是什麼?叫常寂光。修淨土的人都知道,我們淨土宗最高的講到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就是自性,自性清淨圓明體顯露出來,這裡頭沒有物質也沒有精神,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所以惠能大師明心見性講得好,自性什麼樣子?第一句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從來沒有染污。第二句話給我們講「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不生不滅,沒有生滅。第三句講「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一樣都不缺,沒有現的時候一樣不缺。現的時候「能生萬法」,只要它一動,起心動念是動,極其微細的振動,我們現在講波動現象,這一動,宇宙現象就出現。不是科學家講的大爆炸,大爆炸講不通,佛法真講得好,佛怎麼知道的?他親眼看到的,看到宇宙怎麼現起來的,不是他一個人看到,很多人看到。

  佛給我們介紹,八地以上就見到,你好好的修你要修到第八地就見到,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十一地是等覺。這五個位次,八、九、十,十一就是等覺菩薩,再往上去是究竟圓滿的佛果,這五種人能看見。為什麼?他們定功深,心地非常清淨,就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的那種波動,他能感覺到,八地菩薩感覺到,感覺到他就能看到,所以他能看到宇宙的起源。這是現量境界,這不是比量,不是從理論上推想的,不是,是親眼看到的。我們好好的修,不是要成佛嗎?你到那個程度的時候你就看到,宇宙之間所有現象就徹底明白。這是華嚴境界,太高了,怎麼入門?入門,今天這一段文就是告訴我們入門,首先放下身見,首先要放下對立。身見是什麼?執著身是我這錯誤的,身不是我。身是什麼?身是我所,我所有的,像衣服,衣服不是我,是我所有的。佛告訴我們身體不是我,我永恆不變、不生不滅;衣服會壞,穿個幾年就不行就壞掉,換一件。身體也是一樣,使用幾十年不好使用,這個機器也不好使用,換一個,所以它不是我。我是什麼?真正見到我,我不生不滅,換個身體。

  有功夫的人,也就是心地清淨的人,不生煩惱的人,他換身體他隨意自在,他想換什麼就能換什麼。我們現在沒有辦法,我們現在叫業報身。過分的執著,你就得要造罪業,罪業造得愈重,你的衣服愈換愈差,來生換個畜生身,換個鬼身,換個地獄身,你就錯了。聰明人來生換個人身,來生的身體比這一生還要好,更好的換成天身到天上去。天有二十八層,一層比一層殊勝,一層比一層福報大,但是出不了六道,六道實在講很苦!依照佛的方法,你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我們身體還在,這怎麼轉變法?佛有善巧方便,告訴我們:不為自己。這個身是個工具,我必須用這個工具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那你這個身就沒有自己,你是為別人來的。大陸上毛主席所謂「全心全力為人民服務」,這很了不起,在佛法裡把人民換成眾生,全心全力為眾生服務,範圍大。人身很小,限於一個地球,要是為眾生,這個心量是遍法界虛空界,不能比,這就是佛菩薩。所以關鍵在哪裡?我們得會轉,轉凡成聖!從念頭上轉,念頭轉過來,行為也轉過來,念頭上會轉是理上轉,行為上轉是事上轉。我真的落實,再也不想自己,沒有自己,全是為眾生。在佛法裡不是單獨為眾生,十法界的眾生統統照顧到,這多麼偉大!所以邊見不能不放下,就是對立。

  現在這個世界災難很多,印光大師告訴我們,我們現在愈來愈感覺到這一位老人,他老人家的教誨,就是為我們現代人說的。我沒有見過他,雖然我出生了,這個老人還在世間,他大概是民國二十八年過世的,在抗戰期間當中。我出生在民國十六年,那個時候印光大師住在普陀山,晚年住在蘇州靈巖山寺,靈巖山寺的關房我去參拜過。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是跟他學的,所以印祖,我們有這麼一個淵源,祖師!他的教誨能救社會,能救國家,能救世界。他用什麼救?我們節錄了一小段,「世亂已極,無可救藥,有志之士,何忍坐視」。世亂已極、無可救藥這八個字,印祖在七十年前講的,七十年前的社會還不錯,他怎麼說出這八個字?這八個字在今天來說那是完全正確。我是三十八年到台灣,那一年我二十三歲,六十年前,今年九十八年。我們到台灣,台灣社會非常好,人心純樸,這小島的居民和睦相處,真的看到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這是六十年前我們親眼見到。為什麼世風日下?我們十年十年來說,一個十年比不上一個十年,今天是第六個十年,這個現象演變得很可怕。我有一個朋友早年居住在巴西,在聖保羅,前幾天來看我,告訴我巴西的社會,他們去的時候很好,巴西社會很安定。那個時候跟我也有聯繫,希望我去訪問,一直我都沒有時間。他說最近這十幾年不一樣,社會動亂,到處有搶劫,搶劫還算不錯,他只要錢,錢給他就沒事,不傷害人。最近十年,也就是說公元二000年以後,不但要錢他殺人。很多人不敢居住,從台灣去的,所以回到台灣來。說到最近十年巴西社會的可怕,往後會不會改善?太難了,無可救藥。

  這樣下去,在中國古聖先賢教誨當中教我們,他說你看一個人,這個人要發了,就是福報要現前,你看他什麼?你看他容光煥發,你看他謙虛,你看他包容,你從言談舉止上來看就知道。袁了凡先生多少次參加考試,看到同學當中,有非常謙虛的、處處讓別人的,他判斷這個人今年一定考中,統統被他預料到。你看他心浮氣躁、自私自利、傲慢自大,決定考不取。他自己也有這些毛病習氣,他考很多次,前面都沒有考取,每次他都參加,最後被他考中。好在他有個好處是什麼?天天懺悔,天天找自己的毛病,他修功過格。習氣很難改,知道這個不好,它發作,真要功夫,要克己的功夫。看一個家庭的興衰,你看這個家和不和,這個家人與人之相處,尊卑、上下,你看他的禮節,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家和萬事興,你從這裡看一點都不錯。那個家要衰敗的時候,家人不和,真的叫父不父、子不子。現在這種家庭很多,做父母的不知道怎樣教兒女,小孩長大,不要父母、不養父母、不敬父母,這個人會有前途嗎?不會有前途。你看家,你看一個團體,然後你再看社會,看一個國家,再看世界,你就明白。世亂,它為什麼亂?教育沒有了,就亂了。中國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幾千年來長治久安,外國讀歷史的人對中國人都佩服,都感到不可思議。我們多次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把中國過去這些智慧、經驗、方法、效果,給與會的朋友們介紹,大家聽了是聞所未聞,聽了歡喜。可是最後發現他們有懷疑,會後我們在一起吃飯、在一起聊天,很多人問我,「法師,你講得很好,這是理想,這不能落實。」他們認為這是古代的東西,不適合現代社會。現在社會還就得讓它亂下去,亂到最後,西方人說,西方宗教也說「世界末日」,世界走向毀滅。

  我們看看大師的文,有志之士不忍心坐視,想什麼?想挽救的方法。可是大師給我們講,「然人心已死,不易挽回」,這講我們現前社會,這個話說得非常嚴肅,人心已死。他說「孔子不云乎」,孔子不是這個說法嗎?「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法語是什麼?大聖大賢嚴正的教誨,這是法語。能無從乎,我們能不能聽進去?能不能接受?能不能依教奉行?底下一句說得好,改之為貴,你要聽從聖賢人的教誨,把自己的毛病改過來,這就行,就有救,你不改就沒救。「巽與之言,能無悅乎,繹之為貴」,巽與是柔順,委曲婉轉的勸告。跟法語不一樣,法語是很嚴厲的教訓,這是委曲婉轉、和顏悅色來勸告你,你喜不喜歡?這人很喜歡聽的。繹之為貴,繹是什麼?認真去研究,這些話合不合理,要怎樣去落實?這行,這能收到效果。如果是「悅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你喜歡聽這些悅耳的話,你不研究它真正的意思,嚴厲的教訓你不能夠改,不能改過自新,夫子說我也沒法子,無可奈何!老法師引用夫子這段話,用意很深,確實針對著我們現實社會。

  「然於無可設法中,不妨特為設法。以世道之亂,人心之死,在於不講因果,不講家庭教育」。這是大師把病因說出來,無可設法當中要特為設法,世道之亂,人心之死,原因是什麼?是不講因果,不講家庭教育,諸位在此地要記住,不講因果在前面。我們這些年來,在中國大陸推行傳統倫理文化,推動儒家《弟子規》的教學,家庭教育。因為現在大陸一般,不只是大陸,在整個世界都是一樣,不講因果,不能接受,認為宗教是迷信,因果不符合科學。科學會把這個世界帶向末日,因果能夠拯救這個世界,讓大家回頭,這就是我們認真要看待因果教育。中國自古以來紮的是三個根,兩千多年佛教到中國,儒家的根是倫常教育,道家的根是因果教育,佛法的根是十善業道的教育,幾千年來普及社會是這三種教育。硬體的設施在從前大家知道,台灣現在還有,家家有祠堂,宗祠,祠堂教的是倫理教育,孝悌忠信;有孔廟,孔廟代表是道德教育;還有城隍廟,城隍廟講的是因果教育;佛的寺廟是佛法的教育,在從前,這些設施全是教學的機構。到現在在台灣祠堂、孔廟、城隍廟,到處還能看見,也只是形式,實質沒有了。乃至於佛教的寺廟,也就是我們一般講變質了,變質以後變成什麼樣子?變成世亂已極、人心已死,變成這個樣子。

  我們學佛的同學要警覺,要救自己從哪裡救?從根救起,從因果教育救起,深信因果你就把戒持好了,就把教學好了。自己得救,你就能救你的家庭;你一家得救,你就能救你的親戚朋友、鄰里鄉黨;最後你功德大、福報大,你救了社會、救了國家、救了世界。從「我」做起,從「我心」做起,要痛下決心,從今之後把所有一切不良的嗜好改正過來。不良的嗜好裡頭最重要的,浪費時間,浪費你的生命,你這一天二十四小時幹些什麼?幹些都是不重要東西,對自己真正有利益東西沒有去做。什麼東西最有利益?親近仁者。《弟子規》裡面講,「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仁慈的人,仁慈的人在哪裡?經書就是仁慈。我們能不能多用一些時間,盡可能的多用時間去親近古聖先賢,讀聖賢的書,那就不一樣。真正能下定決心念上半年,你會法喜充滿;念上一年,你就會有悟入。人心已死,起死回生,一天不能少過四個小時,讀經就是親近聖賢,一天能有八個小時最好,那個效果就非常明顯。

  從哪裡入門?可以從聽光碟入門。蔡禮旭講的《弟子規》四十個小時,一天聽六個小時,一個星期聽一遍,一個月聽四遍,十個月聽四十遍,至少要十個月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才真正把聖人東西變成自己的。一遍、兩遍學沒用處,救不了你自己;一口氣要是你聽十個月的話,你就得度。學東西要這樣學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天不能少過六個小時,怎麼也把這個時間抽出來,我聽,專心聽,不要有任何人打攪。《弟子規》聽完十遍,一遍四十個小時,聽《感應篇》,我們都有光碟,聽《十善業道》,都像這個方法。這三樣東西再加一個《了凡四訓》,四樣東西用多少時間?三年,三年完成。三年把什麼東西都放下,除念佛之外,早晚課念一遍《彌陀經》,念阿彌陀佛,這叫扎根,這三年下來根深蒂固。你念佛能不能往生?肯定往生。為什麼?你確確實實是經典上所說的標準,「善男子善女人」,你真做到!真是善男子善女人,這四門東西三年完成。要不從這上做,你就不能扎根,你要想把已死的心再把它復甦起來,難,不容易。

  有了根,然後無論是儒釋道、是佛,或者是其他宗教,你有一種信仰,你能夠在一部經典上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十年你會開悟。為什麼?一門深入,這是持戒;長時薰修,你是在修定。有個五年六年你得定,七年八年你就開悟,這一悟問題解決,一悟什麼?通了,所有障礙沒有,全通了。然後你要想博覽群經,可以,任何典籍你只要看一遍,意思全部通達。惠能大師,大家知道沒念過書不認識字,他開悟,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一切經,你念給他聽,他講給你聽,這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通了,不但佛法通,世間法都通了,儒家的典籍、道家的典籍,你向他請教,他沒有絲毫障礙。為什麼?恢復到清淨心,恢復到平等心,清淨平等裡頭哪有障礙!我這樣給諸位說這個時間十三年,三年扎根,十年不能有大悟也有小悟,小悟就不得了!就非常管用。不走這條路,無路可走!這條路只有在中國有,在外國找不到,中國人確實得天獨厚,古聖先賢很多,生為中國人多麼幸運;我們把祖宗東西丟掉,罪人。

  這裡給我們一個提示,在無可設法當中,不妨特為設法。我在早年,二十幾歲的時候,親近方東美先生,那個時候我困難到極處,僅僅能維持自己溫飽,一無所有,老師憐憫,不收學費,跟他學習。當時他就告訴我,衛星,那個時候還沒有衛星,黑白電視。他說電視、媒體不能輕視,這個東西將來對社會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可以拯救社會,也可以毀滅社會。他就提醒我,將來講經教學,不要忘記這個工具。那個時候我們是姑妄聽之,為什麼?衡量自己哪有這種力量,沒有這種財力,沒有這個緣分,聽聽而已。三年前我在馬來西亞講經,前首相馬哈迪長老也跟我談過這問題,現在科技進步。他跟我講,「晶體,小小的一片晶體像指甲這麼大,裡面可以含藏大量的資訊,這個東西可以毀滅世界,也能拯救世界,看人怎麼用法。」用在自私自利上,世界就毀滅了,用在利益眾生上,那你就拯救世界。換句話說,用佛法來講,用在菩薩的手上那就救世間,用在魔的手上那就毀滅世間。我們總希望這個世間有多幾位菩薩住世,這就講特為設法,我們要想方法。

  下面這句話說得很好,「以世道之亂,人心之死,在於不講因果,不講家庭教育」。現在是真的,在台灣的社會,講因果朝野都還不反對,好機會,家庭教育在台灣也沒有了,但是可以提倡,障礙還不太大,應該努力朝這個方向去邁進。我這一次回到台灣來,時間很短,沒想到能遇到這麼多的縣市長,有緣我們一起來做訪談,這個緣分想不到,太好了。我都是把這些古聖先賢的東西介紹給他們,每個人都歡喜,都想做。我們在中國做了一個湯池,做了實驗,現在很多人都知道,台灣的朋友很多人曾經到那邊去學習過,也很想在台灣做,好事。這件事情能做出成績出來,成敗關鍵在老師,老師要真正是菩薩,要真正懂得因果,淨業三福裡面講的「深信因果」。捨己為人,我活在這個世間來幹什麼?是來幫助世人離苦得樂,要發這個大願,這就是菩提心。苦從哪裡來的?苦從迷來,現在是因果迷了、道德迷了、倫理迷了。倫理迷了,人跟人的關係不知道,父子關係都不知道,這個可悲。

  我聽胡小林的一個報告,他說他們公司裡一個員工去修鍋爐,到一個人家敲門,一個年輕人開門。他們的員工都學《弟子規》,都懂得禮貌,給這個年輕人深深的一鞠躬,年輕人理都不理他。問他鍋爐放什麼地方,他也不說話,嘴巴一轉,叫你去看,找那個人,他的爸爸。一會兒老人出來,很客氣接待他,告訴他鍋爐在廚房。修完之後,換了零件當然要給主人講解,為什麼換那些零件,說明。看到這個年輕人在看電視,腿架在沙發扶手上,態度很難看,就向他,他也是不理,嘴巴一撇,叫老頭。然後這個員工修完,給這個老人說「這是不是你兒子?」老人點點頭,員工說「你要好好教他,他不懂事」,老頭點點頭。員工送他一套《弟子規》的光碟,送給這個老先生,這就離開。老先生過了幾天打電話給他的公司,匯通公司,非常感謝,看了光碟之後才曉得,他一生沒有把小孩教好,變成這個樣,老的時候感到沒有依靠。他小孩怎麼教的?完全用名利來教他,小學念書,小孩從小念書,成績好給錢,慢慢的把他口味愈提愈高,不懂得孝順父母,根本不懂得父子的關係,這糟不糟糕?看到這個東西之後,他才曉得教錯了,非常感激,沒想到你們公司有這麼好的東西,到處有這麼好的東西來送人。他說這個世界上太稀有了,如果多有像你的公司一樣,我們這個社會就有救了。

  倫理的教育沒有了,道德教育更談不上。我們現在這一代還有一些老人,有這麼一點影響力支撐這個社會。這些老人再過去,底下一代怎麼辦?你就想到這個問題多嚴重,想到這個後果多麼可怕。今天中華傳統倫理道德文化的承傳,如果我們不再加緊努力認真去做,沒有了。不要說過十年,再耽誤五年就完了,神仙來都救不起來。如果有這種機緣,全心全力去做,不為自己,為拯救社會,為把已死的人心慢慢把它復甦醒過來,起死回生,這是什麼事業?這是什麼樣的功德?印光法師七十年前提出的,講因果,重視家庭教育。他老人家講「果能注重此二事,則人人知因果,家家有教育,一切法語巽言均成家常茶飯,無一人肯一日離者」,這個社會就有救,真的從已死就清醒過來,就復甦,這多重要。

  下面說「光常曰」,光是他老人家自稱,印光大師,這個話他講一輩子,遇到人就講,「因果」這樁事情,「聖人治天下」,此地這個聖人是指古代的帝王,古代帝王從小,上一代的帝王是他的父親,選他做太子繼承王位,很小,將全國最有學問、有德行的老師請來教他。這些老師教他什麼?教他學聖學賢,所以稱他為聖人,稱他為聖王,他下達的文件命令稱之為聖旨。他要是真的好好的學,確實是個好皇帝,愛民如子,真的把國家治好,用什麼治?用教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他懂得教育,他懂得倫理、道德、因果,這三樣東西普及於社會,人心就安,社會就安定,這個世界就和平。中國幾千年長治久安,就這麼個道理。皇帝好,底下一個班子,接班人都好,文武百官他們的子弟,優秀的子弟陪著太子叫陪讀,那就是什麼?培養底下一個小朝廷。皇帝一過世,下面一接班,底下這些人接班順理成章,不亂,跟現在不一樣。所以聖人治天下。「佛度眾生之大權也」,佛要度一切眾生講什麼?講因果,你不講因果你度不了眾生。佛度眾生,要知道,先叫眾生不墮三惡道,這是第一步。叫你在世間做善男子善女人,來生不墮惡道,來生一般再得人身比這一生會過得更好,富貴長者。修得好一點是上善,修上品善生天;再向上提升的,那是少數人,不是多數人。他對於人天福報看得很淡,就幫助他往上提升,聲聞、緣覺、菩薩、佛,一步一步向上提升。佛經裡頭,向上的有高等的哲學、有高等的科學,終極的目標是叫你「妄盡還源」,我們這篇文章的題目。還源是回歸自性,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佛法教學終極的目標。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那是階段,就好像辦學一樣,人是小學,天是中學,聲聞是高中,緣覺是大學,菩薩是研究所,佛是圓滿,最高的學位拿到。它是教學,最高的學位必須從小學一年級扎根,這多重要。知道佛教化眾生的方法、階段。

  下面我們看看,佛教對女子、對婦女的期望,「教子為治國平天下之根本,而教女尤為重要也」。這不但是佛教,中國古聖先賢跟佛這個理念完全相同,教女真的是重要。對於一個人的栽培,扎根教育是從什麼時候?從胎教。母親懷孕的時候,思想言行就要端莊,性情要溫和,真正去修忍辱波羅蜜,不煩惱,不煩不惱、不怨不恨,不發脾氣,心平氣和,為什麼?養胎兒,讓胎兒在先天得正氣。換句話說,一切不好的這些刺激統統遠離,這十個月懷胎。小孩出生他就會看、就會聽,已經在學習,這個事情怎麼知道的?古人有記載,我們在經書上讀到的。現在有證明,我們看到美國魏斯博士的這幾本書,他用深度的催眠讓受催眠的人回到過去世。他怎麼回去?先回到童年,讓你催眠的時候回到童年,你三歲、你一歲、你出生那個樣子,沒出生之前在母親肚子裡,肚子裡有什麼感受他統統說出來。才曉得母親她的思想、言行、舉止,小孩感受很深,從催眠裡面知道,胎兒在胎胞裡面的感受,都在學習。中國人講胎教,大有道理!那時候沒有這種技術的時候,我們老祖宗都知道。

  從一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扎根教育,這個教育誰教的?母親。你看母親使命多麼重要,這個小孩是聖人、是賢人,還是凡夫,全在母親,母親調教得好,小孩就聖賢。所以這一千天是關鍵,「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小孩出生,在小孩的面前,母親的時間最多。任何一個人接觸小孩都要端莊,不能隨便,都要如理如法,讓小孩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倫理道德,這個根他自然種下去。中國諺語有所謂,「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有道理。這兩句話在現在講不行,講不通,古時候講得通,他三歲這一千天紮的根根深蒂固,到八十歲都不會變更,都不會改變,這個力量多大!三歲他肯定能夠辨別是非、善惡、邪正,他有這個能力。然後再上學,上學是老師教,老師怎麼教法?老師跟他母親教法一樣,以身作則。老師這時候要講《弟子規》給他聽,要教他依教奉行,要講《感應篇》。讀誦聖賢的典籍,那些東西太高深,他年歲還小,只教他背不必講,講什麼?講因果報應的故事,小孩也喜歡聽。從小善因善果、惡因惡報,這些道理、事實真相灌輸給小孩,他受過這種教育,他一生不敢做壞事。不但不敢做壞事,不會有惡念,為什麼?知道有因果報應。不要說言語造作,起心動念都有因果報應,他會很謹慎、很小心。所以婦女太重要!

  「以有賢女,方有賢婦賢母,賢母所生之兒女皆為賢人,此三太之所以興周,而後世稱女人為太太之來源也」。太太兩個字太偉大!所以,女子教好了她是個賢女,將來出嫁她是賢婦,她生了小孩她是賢母,賢母所生所教的兒女真的是賢人、聖人。下面舉個比喻,三太是周家的,周朝,在歷史上諸位能看到,周朝享國八百年,是中國享國最久的一個朝代,那是大福報,享國八百年。它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福報?祖宗好,祖宗是聖人,文王是聖人,武王是聖人,周公是聖人。怎麼能稱聖人?媽媽好,媽媽會教。周文王的祖母叫太姜,他的母親叫太任,他自己的妃子叫太姒,這三代名號上都有一個太字,所以以後就稱太太。稱誰?所有婦女出嫁之後都尊稱為太太,希望她能夠學三太,學太姜、太任、太姒,養的小孩都是大聖人。孔子一生當中對於文武周公,佩服到極處、仰慕到極處。周朝能享國八百年靠誰?靠這三個太太,這三太。

  底下一個總結,「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家操得一大半,蓋以母教為本也」。換句話說,哪一個國家族群對於婦女輕視,他這個族群決定會亡國,絕不可能興旺,為什麼?沒有家庭教育。所以諸位真正要是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你就了解聖賢人沒有一個人敢輕慢婦女。婦女的責任太大,在五倫裡頭夫婦有別,結婚之後,夫妻兩個組成一個家庭,任務不一樣,家庭裡面兩大任務。過去組織家庭,組織家庭為什麼?不是兩個人相親相愛,不是。因為從前男女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婦兩個可能沒見過面,父母做主,媒人介紹的,結婚的時候才會見面,是這麼回事情!父母對子女愛護,細心選擇有德行、賢慧。結合之後是為什麼?為傳宗接代。從前中國是大家庭,小孩生下來之後到他長成人,他這一生為什麼?為家庭,為榮宗耀祖,為這個家道、家學、家業,綿綿不斷的往下承傳,這是中國人家的概念。跟現在人完全不一樣,現在人不懂!所以古代夫婦一結合,很少聽說離婚,沒這種道理,哪有這種道理?那不全破壞了?所以真的是共甘苦同患難,要維繫這個家源遠流長。

  中國人重視家譜,家譜是什麼?家庭歷史,你能夠曉得世代的承傳,你怎麼能不愛這個家!家是一個人一生永久的保障,無論你從事於什麼樣的工作,你興旺是家庭榮耀,你失敗有困難,家庭幫助。小,家庭教育你,你父母沒能力教的時候,家族教;老的時候年老了,你自己兒女或者是遠地工作不能照顧你,家族照顧你,所以不怕老,老享福。家族是大家庭,你看兒孫晚輩多少!所以叫天倫之樂,這是外國人連作夢都想不到的。老,愈老愈受尊重,家人尊重你、社會尊重你;不像現在愈老愈可憐,社會遺棄你,家人也不要你,你看多可憐。所以中國這個社會是個非常完美的社會,怎樣慢慢的把它再復興起來,這個世界就有救,世界就有前途。今天我們生長在這個大時代裡頭,遇到的是世亂已極、人心已死,祖師七十年前講的話完全兌現。

  我們今天要挽救這個世界,我從二00六年參加巴黎聯合國會議之後,我順便訪問了倫敦。從法國我們坐火車到英國,我還記得很清楚,海峽的隧道火車走了二十五分鐘。英國的訪問給我很大的啟示,那一次我就看了劍橋跟倫敦大學,前一年我在英國訪問牛津大學,這是世界上研究漢學的中心,最好的學校。我看了之後深深感觸到,人才的凋零,我們見不到像古時候那種第一流的教授。我們不能怪學校,因為漢學它的根在中國,中國沒有一流的老師,外國人怎麼可能有?就深深感觸到培養人才的重要。人才怎麼培養?真正有志的這些年輕人,有志、好學、有品德、有修養,只要我們提供環境,一個安定的環境。就像從前的家一樣,從前家學叫私塾,整個家族都知道,這個家會不會興旺?會不會有人才出現?都靠家學,所以他對家學比什麼都重視。如果我們有這種能力,早年我還沒有這個能力,現在勉強,照顧十幾二十個人我還不成問題。我找一個安定的環境來照顧,我的目標是十個人,讓他在這小環境裡面讀十年書,一門深入。但是條件必須要落實三個根,出家人還得加一個《沙彌律儀》,四個根,真的做到。我們希望十個人,能不能找到十個?難,太難太難!有一個算一個。十年當中,我們希望他學一樣東西,不要學兩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跟劍橋大學的漢學家,麥大維教授談過這個問題,談得很久,他也漸漸明白了。他今年六十多歲不到七十歲,身體還不錯,我們要是有這種學術研究機構,我還想請他來。這比什麼都重要。

  第二種方法,就是舉辦各種傳統文化論壇,像現在在中國大陸許多企業家論壇這一類的,時間短,多舉辦,一個月至少辦一次,辦兩次就更好,一批一批的來學習,短時期。目的在哪裡?目的是教他「認知傳統文化價值」,傳統文化的優秀,你才能夠「自救、救家、救國、救世界」,唯有這個辦法可以辦到。這種論壇把它錄成光碟,可以經常不斷的播放,能夠將來有一個電視頻道專門報導這個。大家看多了,警覺心就起來,再一對照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公司、自己的行業,你去反省,他就會改進。這對社會的貢獻非常非常大。

  第三個,我們勸勉有志之士身體力行,這個人就是佛菩薩再來。他先到論壇裡面來做義工,慢慢薰習久了他就能講,他能做到,做到他就能講,一定講得很生動。為什麼?他講的是自己改過自新的經驗,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修學,現身說法!大陸上胡小林就是屬於這一類,真幹,一點都不含糊,做得很徹底。所以他到外面講都講他自己的故事,非常感人,沒有一個不歡喜聽他講演。他不是講經,他不是傳教,講他自己怎樣改過自新,家庭轉變,事業興旺,連他公司每個員工在社會上都受人尊重,感到榮耀。這是什麼?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表現出來,做出來!我們應當為他宣傳,希望他的公司可以開放,讓全世界各個行業都可以能去參考、去考察、去研究,他怎麼成功,向他學習。這樣我們優良的傳統文化就走向全世界,這能救世!這是印光大師給我們簡單的教導。

  我們再回到本文,這一段裡頭教導我們放下境緣,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寂』是清淨寂滅,『泊』,我這個書上印的是害怕的怕,改過來了,很好,應該是三點水,這個泊是停泊,我們的小船靠了碼頭叫停泊。我們的車,香港人就講泊車,停車場叫泊車,這是停的意思,泊是停的意思。『絕欲』,把欲望放下來,這個欲望是對人的欲望、對人情的一種欲望、對事的欲望、對環境的欲望,對環境適可而止,決定不能縱欲,縱欲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我看到彭鑫醫生,在青島企業家論壇裡面的報告,他完全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他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年輕的企業家,三十多歲得了重病,這個年輕企業家,在大陸上還是非常優秀的,國家選出來的尖端人才,事業很成功,很有錢,於是在生活上就放縱。他告訴彭鑫醫生,好像是半年當中換了三個女人。彭鑫告訴他,給他診斷的時候縱欲過度,你得的病是要命的病,沒有辦法救的。他給他開了藥,告訴他「你真正想再能活下去,一年到兩年決定不能有房事。」他不相信他的話,沒照做,他就預期給他講,如果你還是像以前一樣縱欲,六個月,你的兩個腿會發麻,腳底會發涼,就是你腳底是冷的,你這個腿是麻的,會有這種現象出現。結果他三個月之後打電話給彭醫生,他說「你講的徵兆我現在已經有了,怎麼辦?」沒有法子,沒救了,好像三十幾歲就過世。這在佛法裡面講「祿盡人亡」,他有壽命,應該是七、八十歲的壽命,七、八十歲那種福報,正常去享受那個福報,他三十年就把它用光,不知道惜福。中國人講惜福是太大的教誨,真實的教誨,在飲食方面要節儉。

  我們讀古人的這些典籍,我們看到范仲淹,他是一個貧窮出身,做到宰相、做到元帥,出將入相。我們印光大師最佩服的,歷史上兩個人物,第一個是孔子,第二個是范仲淹。做那麼大的官,國家給他的俸祿多,他養了三百多家貧寒的人,養三百多家,辦義學。自己的生活一生都過著窮秀才的生活,盡量節省,幫助社會,真不容易!真的善有善報,他的兒孫裡面有三個宰相,有一個御史大夫。要是台灣的職稱來講,宰相就是行政院長,御史大夫就是監察院長,好像還有一個做到省長,世世代代一直到現在,范家代代都出人才。我在大陸上,他們這個家族代表來找我,我非常讚歎。正好他們家裡印家譜,送了一本給我看,太好了,我說你們印了多少本?一百本。我說一本多少錢?人民幣一百塊錢。我說太少了,我拿了十萬塊錢給他去印一千本,海內外流通。范先生是孔子之後我們最敬仰的榜樣,沒有為自己想,死的時候葬禮都成了問題。一生為社會、為國家,辦義學為國家培養人才,沒有想到自己。可是從因果上來講,那個果報太殊勝,在中國歷史、在全世界,范家確實僅次於孔家,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晚近還出現一個曾國藩,曾家也是節儉。你看曾國藩對他的兒孫晚輩的教訓,非常嚴格,法嚴。官做得很大,家裡佣人很多,可是兒女自己生活都要自理,不能讓別人代做,他限制很嚴。著重於禮節、規矩,要求很嚴格,對人,就是對晚輩、對家裡佣人都有禮貌,都表現得謙卑,尊重別人。傳統文化在他家裡落實,那是社會大眾的好樣子,所以那個家道不衰。我們在台灣,好像過去曾寶蓀教授是他的後裔,這值得人尊敬。所以我們對於欲望要降低,對於犧牲奉獻要提升,要培養自己大願、大行、大志、大德,你這一生沒有白過。

  這是什麼?在佛法講這是能帶得走的,五欲六塵享受帶不走的。所以學佛的人要常常意識到,哪些是我可以能帶得走的,哪些是我帶不走的,帶不走的全是假的,絕不放在心上。有能力、有緣分,多幫助別人,特別幫助有德行、有大志,為國家、為民族,傳宗接代的這些人。中國古人說「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這樣的人,我全心全力護持,盡心盡力去幫助他、成全他。他的成就就是你自己成就,他有多大的功德就是你的功德。就像六祖能大師一生能成就,誰幫助他的?印宗。印宗真了不起,那個時候他是嶺南就是廣東這一帶佛教領袖,有德行、有道德、有學問,嶺南一代的佛教沒有不尊重他的。遇到惠能大師,知道從黃梅得法隱居這麼多年,遇到,惠能大師拜他為師,他給他剃度,剃頭,剃頭完了之後,他倒過來拜惠能為老師。所以印宗是惠能的剃度師,惠能是印宗的和尚,傳法的老師。這個人心量多大!惠能之所以成就,就是印宗的成就,沒有印宗,惠能成就不了。所以水漲船高,惠能的聲望是被印宗一手捧起來的,這抬舉,那個功德多大。沒有印宗,可以說就沒有惠能大師,能大師是印宗成就的,這個我們要知道。

  現在人的心量很小,不能包容,因此就沒辦法發展。你說台灣的寺廟多少,我出家的時候在圓山臨濟寺,我志趣在學習經教、在講經,如果臨濟寺能夠包容我,我不會離開,我這個人很守舊。我能在臨濟寺講五十年的經,臨濟寺今天是世界第一道場。他逼著我要去做經懺佛事、做法會,我對這個沒興趣,我不是為這個出家。所以沒有法子只好離開,到處流浪,流浪了五十年,這諸位曉得。我的運氣沒有惠能好,他遇到印宗,我遇不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