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二三) (第三集) 2001/6/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41-0003
請掀開講義,第三面第四行看起。
【八、等虛空界無不往故,發無邊心。】
前面一條是「發廣大心」,這一條是「發無邊心」,無邊際,意思很接近。前面一條是講「遍法界諸佛剎」,這一條著重在『無不往』。「無不往」就是無住,無住生心。在我們凡夫概念當中,處處都有住,有這個概念。住,實在講就是著,佛家常講著相。我們能不能真的有所住?如果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解,才曉得這一個觀念是錯誤的。佛在《楞嚴經》裡面說得好,他老人家講事實真相,說:「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楞嚴經》上這個講法,跟《金剛經》裡面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是一個意思。說明一切法都不可得,哪裡有所住?只是當處出生。這個意思很難懂,為什麼會出生、為什麼會滅盡?佛給我們說,這現象叫「緣生法」。
為什麼會出生?緣;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緣,實在說是非常的短暫,剎那生滅。佛在經上實在講,只給我們說原則,讓我們去體會,實際上生滅時間之短,無法想像,所以佛經用「不可思議」這一句來形容,很恰當。沒有辦法去思惟,也沒有辦法去說明。換句話說,言語是有盡的,也就是它有範圍的,思惟也是有範圍的,而事實真相超越我們言語思惟的範圍,叫「不可思議」。佛給我們說的概略的狀況,我們還是能夠思議,但是這不是實相,我們要從佛所說的細心去體會,你才能得到真實,你才能夠體會到實相。「住」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實在講,它只是一個抽象概念而已,決非事實。但是我們凡夫被這個觀念迷惑,被這個觀念障礙了,障礙了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障礙了自性本具的德能,這一個錯誤,使我們的損失太大太大了,所以佛在般若經上教我們「應無所住」。
生心就是發心。發什麼心?發幫助一切沒有覺悟眾生的心。前面講的無著心、廣大心、無邊心,後面無垢心、清淨心、大智心,佛在經上說得多。我們修學大乘,把佛所說的歸納,為什麼?綱領愈簡單,我們愈得受用。所以佛把所有一切的發心歸納成一個菩提心,全都是菩提心,不過是菩提心的細說,方方面面來解釋。我通常在講席當中把它歸成五個: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比較好記,這就是菩提心,圓圓滿滿的菩提心。廣大心、無邊心都是在平等心裡頭,都歸在平等,平等就沒有邊際。
前面經文上給我們講「等虛空界」。「菩提心」要是從字面上來講,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宗門裡面所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稱為大菩提心。這個心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一切眾生各個具足,沒有例外的。是我們自己真心,真心多大?等虛空界。虛空界有多大,我們的真心體、相、作用就有多大。你要問為什麼?《華嚴經》上講得好,虛空法界、國土眾生,「國土」是講諸佛剎土,「眾生」就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無量無邊。它的根源是什麼?「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我們自己真心變現出來的。心在哪裡?宗門語錄裡面記得很多,這是祖師大德測驗學生,往往提出這個問題來。在哪裡?學生回答的不一樣,但是都被老師肯定。在哪裡?略舉一個例子,它無所不在。這就讓你真正認識能變跟所變,能變的是心,所變的是虛空法界、國土眾生,能變跟所變是一不是二,這個理很深,確實很不容易懂。
賢首國師很聰明,他在宮廷裡面跟帝王說明這個現象,他用金跟器做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是能造,器是所造,我們用黃金做一個茶杯,茶杯是器,用黃金做的。要問金在哪裡?這就是,金就是器,器就是金。我們今天到銀樓裡面去看,看黃金做的這些器皿,幾千種、幾萬種,都不一樣。所變的不一樣,變虛空,變法界,變無量無邊的星球,變許許多多的眾生,但是統統是心變的。心在哪裡?哪一法不是心?真正覺悟過來,隨便拈一法就是。為什麼會變這麼多?識,唯識所變,唯心所現。「識」是什麼?識是心,今天講的心理作用。我們每一個人心是一樣的,但是每一個人心起作用不一樣,因此變的法界就不相同。所以,心的體、心的量、心的作用,確確實實等虛空界,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無不住」,怎麼能住在一個境界上,住在這一個境界上,那個境界有沒有?這事情無關迷悟,迷是這個樣子,覺悟還是這個樣子,不關迷悟,這才叫事實真相。因此,覺悟之後,他的心量跟虛空法界平等,無量無邊,絕對不會有兩個心,厚此薄彼,沒有這個道理,決定是平等的。可是在事實上,我們又似乎感覺得佛菩薩的心不平等,好像保佑這個人,沒有保佑那個人,這現象存在不存在?存在,是有這現象。這現象怎麼產生的?不是從心產生的,從識產生的。心決定平等,就像我們電視螢幕現相一樣,心是現相,決定平等,畫面上各個不相同,那是識的作用。諸位從這比喻細心去體會,這就像印光法師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兩分誠敬得兩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佛的加持是平等的,眾生得利益不平等,這是事實真相,不能怪佛,佛不會有偏心。我們要知道,佛心真的是平等,而是我們的心不平等,我們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什麼叫「一分誠敬」?什麼叫誠,什麼叫敬,誠跟敬還分等級嗎?確實分等級,等級還是從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離開分別執著,誠敬是平等的,只要有分別執著就不平等。所以,祖師講一分、兩分、十分,做這個比喻;換句話說,統統都是分別執著造成的差別現象。
我們學佛,如何契入佛的境界,這是《法華經》上講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的知見就是佛的境界;換句話說,事實真相,我們要怎樣能夠真正徹底明瞭宇宙人生真相,這就是入佛知見。我們先要曉得,我們為什麼不能夠理解事實真相,什麼原因造成的?然後我們把這個原因消除,真相就大白了,道理就在此地。佛在大乘經教裡面告訴我們:我們何以不明?就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造成了障礙。今天科學家跟我們說不同空間維次,實在講他這種說法,跟我們佛法裡面講的不同的法界是一個意思。但是他不知道不同空間維次是怎麼造成的,他不曉得;佛給我們講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要怎樣突破?你明白它的形成,你就容易突破,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空間維次就沒有了,就是一真法界。科學家提出同一「場」的理論,這理論非常接近一真法界。他能不能契入?很難!為什麼?用思惟、用研究沒有辦法突破,思惟研究,他還是用的分別執著妄想,這東西是妄想分別執著造成的,妄想分別執著決定不能夠突破它。
佛法實在講相當高明,不僅僅是禪宗教人,「離心意識參」。心意識是什麼?心就是妄想,心是妄心不是真心,法相宗裡面講的八識,八識是心,這是識心不是真心,你要捨離它,離妄想;意,意是執著,末那識是執著;識,第六意識分別。參禪怎麼參,離妄想分別執著就叫做參禪。參禪不必天天打坐,一切時、一切處,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只要離妄想分別執著,那就是禪,那就是定。所以高級的禪定,行住坐臥都是定,大乘經上佛的形容,「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活動當中都在定,為什麼?他沒有分別、沒有妄想、沒有執著,這種定,《楞嚴經》裡面叫做「首楞嚴大定」,就是「自性本定」。你本來就是這樣的,現在你迷了,迷失了真心,真心本來是不動的。像水一樣,水本來是平靜的,你現在震動了,震動它就起波浪,波就是水,水就是波。但是我們講水是靜態的,講波是動態的,你不曉得動靜一如,動靜不二。什麼叫「一如」,什麼叫「不二」?離開妄想分別執著,動靜一如,動靜不二,你就見到了,你就體會到了,那是真正的受用。
心量要大,心量沒有邊際,邊就是界限,我們今天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學佛的人對待一切眾生不能分界限。換句話說,不可以分國土的界限,你是這一國的人,他是那一國的人;不能分族群的界限,像中國,我們是漢族,他是藏族、他是蒙族、他是滿族,你就有邊際了,無邊心,不分,沒有界限;也不分宗教。離開一切分別執著,一切眾生一家人,我們跟一切眾生相處,清淨心現前,平等心現前,真誠心現前,大慈悲心現前,真正相親相愛,互相尊重,互相協助,互助合作,世間多美滿。由此可知,有邊際的心,就是有界限的心是迷,沒有真正覺悟,不是菩提心,無邊心是菩提心;心量小不是菩提心,廣大心是菩提心。這一句就是講:有界限的不是菩提心,無界限的是菩提心。
諸位要記住,菩提心是我們的真心,菩提心是我們的本性。特別是修學大乘佛法,我們淨土宗,一般人講最方便的、最穩當的。但是為什麼念佛人那麼多,不能各個往生,原因在哪裡?我們要知道,原因在他沒有發菩提心,只是會念佛。念佛念得很勤,念得不錯;但是佛在《無量壽經》告訴我們,往生的條件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他「一向專念」做到,「發菩提心」沒有做到,心胸還是那麼狹小,佛念得再好,到最後不能往生。這樁事情是事實,我們不要看別人,我們自己就是。怎麼知道自己就是?我們從佛經教誨裡面細細去體會,我們今天在座的同學,每一個人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修這個法門,所以你對於淨宗的善根非常深厚,過去生中不知道學了多少次,現在一遇到就生歡喜心,又遇到了。過去生中修學那麼多次數,你為什麼沒有往生?就在這裡疏忽了,知道念佛,不曉得發菩提心。念得再好,這兩句做到一句,打分數滿分也是五十分,還是不及格。諸位同修一定要記住,要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發菩提心;因為它是大乘。在淨業三福裡面,第三句頭一句話說:「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一句多重要!
《華嚴經》好,分量大,講得詳細。什麼叫菩提心?我們從前面一直念下來,「大悲心」是菩提心,「大慈心」是菩提心,「安樂一切眾生心」是菩提心,「饒益一切眾生心」是菩提心,「憐憫一切眾生心」是菩提心,「無著心」是菩提心。前面講「廣大心」是菩提心,今天我們念到「無邊心」,後面還有「無垢心」、「清淨心」、「大智心」。試問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們是不是都具足這些心?菩提心才圓滿。有一、兩條,缺得很多,菩提心不足,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生生世世念佛都沒有辦法往生。這一生我們又遇到這個法門,我們的緣很殊勝,能夠在這個地方接觸到《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部大經,彭際清居士說這是大本《無量壽經》,他講《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經》,《華嚴經》就是大本《無量壽經》。我們有緣遇到大本,於是經上講的這些原理原則,我們這才真正能體會到,否則的話,什麼叫菩提心,真的搞不清楚。《起信論》說了三個:「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經》裡面也說三個:「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經講得好,這經講十一個,十一條,講得這麼細,讓我們曉得什麼叫菩提心。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還分界限,分來分去,到最後障礙了自己往生,你說冤不冤枉!我們對一切不同的國家,在佛法講,不同的諸佛剎土,那範圍就更大了,不同的國家,在我們一國當中,不同的省籍、不同的縣市、不同的村莊、不同的族類、不同宗教信仰,以一個平等心對待,以一個真誠心對待,你的菩提心就具足,你就真發菩提心了。
這個事情我們確實要多想想,佛法裡面叫「參」,要好好的去參究,不是叫你研究。一定要落實在自己生活當中,真正把它做到,一切時、一切處,對人對事對物,我們都是真誠、清淨、平等、慈悲。但是有一些眾生,我們想幫助他,他不接受,這叫無緣。佛家常講「佛不度無緣眾生」,不是佛不度,是他拒絕,他不接受。如果說佛不度,佛還是有邊際的,哪有無邊心?他還是有邊際。佛心沒有邊際,佛度,對方不讓你度,也就是我想幫忙,他不接受我幫忙,他拒絕、他排斥,是這個原因。佛那一邊沒有過,過在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眾生都有這三種煩惱,這三大類障礙,只是有嚴重的,有比較輕緩的,這裡頭有差別不同。同樣,我們學了佛,佛裡頭還有宗派,彼此修學不同宗派的人,他還對立。我們學淨土宗的人,禪宗來傳法,我們不去,我們不聽他的;密宗來傳法,我們不聽他的。祖師大德有沒有這樣教我們?有。這不就有分別嗎?不就有邊際嗎?不是的,祖師大德教,是教初學。為什麼?初學要一門深入,你才能得受用。為什麼?你心專,專就接近定,專精你就得定,定就開慧,是這個道理。如果你開頭學,就學雜了,學得太多,你破壞你自己的禪定;換句話說,你就不可能開智慧,把你的悟門堵塞了,這是善知識的慈悲善巧。
到什麼時候發無邊心?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也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初住菩薩,完全開放了。不管什麼人講經說法都喜歡聽,佛說法,我聽,魔說法,我也聽。到這個時候,妖魔鬼怪說的法全是佛法,這奇怪了!《華嚴經》上就是的。為什麼?沒有障礙了。無障礙就是佛法,有障礙就不是佛法。為什麼會無障礙?離妄想分別執著,不管聽什麼人講經全都是佛法,至高無上的妙法;一落在妄想分別執著,諸佛如來給你講的都不是佛法。眾生跟佛差別就在此地,差別就是迷悟,悟了就是諸佛如來,迷了就是眾生。悟有淺深次第不同,《華嚴經》裡面佛有四十二種不同,《金剛經》上講「諸佛」,諸佛的意思是講四十二個階級的諸佛,在《華嚴經》裡面稱他們是法身菩薩,大乘法裡稱他們是諸佛。只要證得圓教初住的果位,這個人就成佛了,他是真的成佛,不是假的佛。諸位看看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他說得很清楚,天台家講「分證即佛」,他證到佛的果位,但是他不圓滿。所以佛有四十二種,前面四十一種我們都叫法身菩薩,最後叫究竟佛果,這是講悟,層次不一樣。迷,層次不一樣,他才有十法界。迷得最輕的是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迷得最重的是十法界裡地獄法界,這把迷悟的層次,佛方便為我們說出來。
我們要求覺悟。人生的目的,實在講這裡頭差別也很多,你到世間來,你來幹什麼的,你目的何在?我們不學佛,我們的目的都在迷裡頭。學佛之後,我們的目的、方向明朗正確了,我們目的就是求覺。覺增長一分,迷就斷掉一分,覺跟迷必定是互相消長的;迷要是增長一分,覺就會少一分。我們今天,天天要求覺悟,破迷開悟,我們的果報就是離苦得樂。無論我們在世間是什麼樣的身分,過什麼樣的生活,實在講這是無關貧富貴賤,只要悟了,決定得真快樂、大喜樂;就是貧窮到極處,作乞丐,他也得大喜樂。世間富貴人比不上他,富貴人迷,他有苦,所以富而不樂;貧窮人他覺悟,貧而樂。貧而樂的典範,孔老夫子的學生顏回,這很好的例子,顏回物質生活很窮苦,孔老夫子常常感嘆:別人過的生活是「不堪其憂」;但是顏回覺悟,顏回過清苦的生活,「不改其樂」,天天快樂無比,人生目的真正達到了。如果不知道求覺悟,這一生說老實話,空過了。真正覺悟、圓滿的覺悟,我們遇到《大方廣佛華嚴經》,世間人講,真是無比的幸運,在佛法講,那真是無量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你才遇到這法門,這法門是究竟圓滿的法門。從這法門再回到《無量壽經》,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這是《無量壽經》的詳細註解,這不是別人註的,釋迦牟尼佛註的。
我們學了就要起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界限必須要把它除掉,決定沒有界限,要從心裡面把它除掉。但是事實上,事實上還是有,這又怎麼講?事實上有,就是覺悟的人絕不破壞迷惑顛倒的人,這就叫「佛法不壞世間法」。佛法是覺悟的人,世間法就是還沒有覺悟的人,沒有覺悟的人他執著,他有邊際,他有界限,我們在世間我們要隨順他,隨順他的分別,隨順他的執著,他怎麼分別,我也跟他一樣分別,他怎麼執著,我也跟他一樣執著,這叫不壞世間法。我們跟他相處,他很樂意。如果我們一切都不分別,他決定不能接受。所以我們要曉得,我們心裡面沒有分別、沒有界限,我們在生活形式上有分別、有界限。但是你要記住,不是真的有,隨順他們,假的。我們的分別執著是假的,他們的分別執著是真的,這就是永嘉大師回答六祖能大師的「分別亦非意」。永嘉大師契入佛境界,入佛知見,也就是說菩提心現前了,所以能大師考考他,「你還有執著嗎?還有分別嗎?」他回答:「分別亦非意」。如果又問:「你還有執著嗎?」「執著亦非意」,這就對了。「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自己決定沒有成見,眾生說什麼都好,只要沒有大的過錯都能隨順。重大的過錯,我們要幫助他,要去影響他,要幫助他覺悟,要幫助他回頭,這就是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他要做的事情就這一樁,「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學,永遠沒有間斷,從覺悟那一天就開始學。學什麼?做沒有覺悟的人的表率。所有一切行為,從自己的私生活到跟一切大眾接觸,一切作為,包括起心動念,都是世間人最好的榜樣,最好的典範。為什麼要這樣做?讓眾生看,讓眾生聽,讓眾生接觸,慢慢他自己體會,他自己覺悟,他自己回頭,這叫教化眾生。所以教化,身教、言教,還要心教,起心動念那是無形的,但是功夫深的人看得出來,體會到了。身教、言教是教中下根性的人,意教、願教是教上上根人。